第一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陈尚宾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沈阳,110819)
摘 要: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世界第一农民大国,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大、压力大,可能带来的问题也比较多,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由来已久,并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
性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0)05—0049—01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涵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现有农村劳动力人数多于农村各项
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的劳动力人数,一般来说包括完全无业的劳动力和工作不饱和,有剩余劳动时间的劳动力两种情况。超过农业需求的农业劳动力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种含义:一是超过农业需求量的劳动力,即供给大于需求的那部分;二是超过社会需求量的劳动力,即已经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后备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不完善
首先,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缺失。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劳动者的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
保护劳动者的法律、法规,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然而,目前我国在农民工工资和劳动保护方面的制度保障仍存在不少问题。其次,农民工流动就业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尽管我国针对农民工流动就业暴露的问题加大了
执法力度,但从农民工流动就业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的系统
性和时效性看,涉及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政策法规仍存在突
出问题。
(二)劳动力自身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的主要问题就是其自身素质偏
低,并且无力或不愿更好的接受培训。目前我国农村劳动
力外出就业主要从事建筑业、工业、餐饮业、商业和运输
业,从农业转到这些行业就业,不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很难
适应。一般来说,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越易于学习和掌
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越易于为非农产业所吸纳。然而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总体偏低的现状,导致我国农民
接受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并直接影响到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有效性。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回流
由于金融危机危害性的显现,首当其冲的我国制造业
受到了相当严重的冲击,尤其以沿海劳动密集型、外向型
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然而这一行业正是农村劳
动力进城就业的集中区域。中小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出口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出现资金短缺,开工不足,效
益下滑。导致企业为了能够在金融危机中生存下去也不得
不裁员,因此,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失业,他们不得不回 到原来的家园,回到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由此带来 的问题就相继产生,比如劳动力的生活保障问题,农村的 治安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也进一步加重了农村经济的 负担。
三、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途径
(一)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增进城乡互动
统筹城乡就业一体化,实现劳动就业面前人人平等。统筹城乡一体化就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 城乡并重,统筹兼顾,协调统一的原则,逐步缩小城乡劳 动者就业的差距,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在劳动就业面前人人平等的一种社会劳动就业制度。它将进一步促进和完善社 会保障制度及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农民拥有与城镇居 民完全同等的合法权益和应履行的义务,真正成为新一代 城镇居民,充分享受城市化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成果。
(二)加大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调整及农村内部就业能 力
从农村内部出发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加大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调整及农村内部就业能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内部消化的状态。
加强农村产业化建设,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内部就业能 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产 业一体化,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 产品附加值,其实质是把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领域扩大 延伸到第二、三产业领域,通过某个农产品,把第一、二、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发展农村就业第三方机构,强化劳动力市场信 息服务
发展农村就业第三方机构,强化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更好服务的同时,也使其就业更加规范 有效,并逐渐形成一条链条,促进劳动力的转移。政府应 当制定政策,鼓励、支持发展网上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 动力的培训、转移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要搞好农村劳动 力市场的宏观预测和综合分析,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提高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应发 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作用,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 移的宣传引导。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及法律意识的培养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重要 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对其增强其竞 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城市工业还是乡镇工业,他们对劳动力的素质也越发注重,并且由于技术进步由于 会导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重替代,其对转移的制约作
用日益增大。
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政府要加强对
外出务工人员的市场经济和法律知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构建多层次的法律援助体系,为农民外出务工时提供帮助。让他们逐步成为懂法、用法、护法的新时代民工,通过提 高农民法律和市场经济素质,逐渐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参考文献:
[1] 丁熙鸿,田海英.当代经济: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及对策[J].2007(2):12-13
第二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三种形式,文中所用的转移主要指前两种形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能有效地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本次全球经济危机造成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流,对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挑战,从长期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然是促进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因而应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工作,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回流;城乡协调
作者简介:赵翠红(1963-),女,河南襄城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3-0062-04
收稿日期:2009-02-16
一、引言
学术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颇多,形成的各种不同观点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种是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即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但这种观点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而以刘易斯(1954)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坚持认为农业部门存在无限丰剩的剩余劳动力,把他们转移到非农部门中不会使农业产量减少,因为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低到接近零。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有如下理解:(1)把农业劳动力的闲置视为“剩余”;(2)认为“剩余”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社会需要量之差;(3)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李仙娥,2004)。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我们赞同周振华的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是在农产品供给满足社会需要的条件下,其劳动边际产量等于零的那部分劳动力;或者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稳定增长,并且满足社会需要条件下的农业闲置劳动力。只有这部分农村劳动力才可以向非农产业转移。”(周振华199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三种: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鉴于我们现有体制和制度因素,在较长时期内对大多数农民来说,要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换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所使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念,是指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实行就地或异地转移即前两种形式的转移。
近几年来,原先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部分剩余劳动力又开始返乡或创业或务农,这种现象被称作劳动力回流。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流入区域的领先发展,强化了其增长极的地位
由于劳动力流入区域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工业发展较快,各种类型的企业迅猛发展,它们已由最初的劳动力剩余经济变为劳动力不足。大量农民工的流入,为这些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资源,降低了发达地区用工单位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发达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达地区凭借开放的政策、勤奋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吸引外资,成为加快本地资金积累的重要源泉(姜长云,2005)。企业积累和外资的增加,进而又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其累积效果是工业与贸易的滚动发展,工业化快速推进,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增长极。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带动了流出区域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在比较利益的推动下,劳动力就不断地从报酬比较低的地方或行业向报酬比较高的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一方面外出务工收入主要靠从农业生产部门分离出来而未完全脱离农村的劳动力创造的,他们获得了高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报酬收入,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收人。打工者带回的收入,对不同地区起着不同的作用。很多贫困地区,是“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输出百人,脱贫一村”。对温饱解决的地区,注入了生活消费、盖房建屋、活跃市场、发展经济的资金。多数农民的打工收入成了子女上学、医疗等不可或缺的经济来源(姜太碧,2005)。另一方面,河南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以及人才、劳动力资源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速度、成效,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化程度,对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大规模农村劳动者跨区域务工经商,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是进步,他们以廉价的劳务支援了流入地区的经济建设,并把获取的信息、劳务收入和学到的致富技能带回家乡,有力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带着技术、项目、资金返回家乡创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创造了财富,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繁荣了地方经济(时慧娜,2008)。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依靠技术回乡创业;二是依靠资金回乡创业。例如邓州市万余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回报乡里,创办企业400多家,创办其他经济实体8000余家,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3万余人;社旗县把“返乡创业潮”与“外出务工潮”形成双向对流,使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回流乡里,形成能人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凤还巢”局面,有效拉动了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截至2008年8月底,该县已有1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兴业,总投资8000多万元,为当地农民增加就业岗位1万多个(河南调查总队,2008)。
总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带动了城乡、区域间的沟通,促进了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开创了落后的农村地区主动利用地区差异,参与发达地区发展,解决不发达地区就业、收入难的经济形式,也使发达地区得以利用广大农村劳动力的丰剩和低成本,进一步发展,产生对两大地区的“双口”作用。在这种作用下,实现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为基础的发达与不发达区域间的经济互动循环,逐步推动二元结构的转换,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情况分析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和农业大省,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截至2005年底,总人口9768万人,乡村人口6774万人,农村劳动力4752万人,耕地面积1.1亿亩,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000万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就确定了变人口“包袱”为人力资源“财富”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富民升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沿海发达地区及本省非农产业、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了可能和空间(李莉等。2004)。
(一)从农业和非农业从业人员分布看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改革开放前,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劳动力要素的 人为滞留,使得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锢在农业中而处于隐性剩余状态。1978年河南农业从业人员为2262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80.6%,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为545万人,比重为19.4%,农业经济的特征非常突出。1978年之后,农村经济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剩余,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978年~2005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由545万人迅速升至2523万人,27年中增加了1978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3.44%。1995年河南省农业与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62.4%与37.6%。
分阶段看,1978年~1985年在短短7年中,河南农业就业份额由80.6%迅速下降到73.0%,非农就业比重由19.4%升至27%。非农就业人员由545万人增加到949万人,增加了404万人,年均递增10.6%。1986年~1990年,在全国宏观经济受到通货膨胀与市场“疲软”的双重影响下,河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有所放慢。5年中农业就业人员比重仅下降2.2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75万人,比重升至30.7%。1991年~1995年,河南经济进入到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所加快。统计数据表明,仅1991年~1996年的5年中,非农就业劳动力净增加521万人,是1986年~1990年增加人数的2.28倍。1997年之后,全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增长有所放慢,而始于1997年夏的亚洲金融危机较大程度地抑制了国内商品出口的增长,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趋缓,河南经济也进入缓慢增长期。1998年河南实际gdp增长率为8.8%,比1995年的14.8%下降了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也开始放慢,1996年一2000年的4年中仅增加了192万人,年均增加48万人,属改革开放以来年均转移人数最少的时期。2001年~2005年,河南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缓慢的下降,由2000年的64.0%降至2005年的55.4%,降了8.6个百分点,非农产业人员增加了515万人。说明河南农村劳动力进入一个平缓的转移过程。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分析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以乡镇企业为载体的就地转移;另一是进入城镇就业的异地转移。
资料显示,截止到2005年,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河南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绝对数为1613万人,年均转移76 8l万人。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转移的速度有所差异。其表现在1986年~199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为年均11.25%,其间1987年的转移速度达到历史最高,为33.25%。1992年~1998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最快,年均转移79.4万人,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1.65%。1998年以后,这一速度开始放慢,年均转移2.82万人,年均增长率降为5.6%,尤其是1999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甚至发生了倒流,当年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为-10.18%。
由于城乡分隔等原因,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有限,在1986年~2005年的全部转移量约229万人,只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量的不足13%。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河南农村非农产业及城镇转移的数量达1842万人左右。而其中1986年~1990年转向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少,年均转移量为o.6万人,但同转向农村非农产业的变化不同的是,转向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91年~1997年的年均转移人数最大为29万人,由于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转移几乎停止,导致1999年~2000年连续发生了倒流。2001年以后,河南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开始平稳上升。
(三)现阶段河南农村劳动力回流情况分析
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我国出口下降,工厂大批裁员,导致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失业返乡(曾纪发,2009)。2008年12月,河南调查总队在10个劳务输出大县的30个行政村,就外出务工人员回流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42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有如下主要特点:
1,年龄小、学历低人员是回流劳动力的主体。截至2008年9月底,16―20岁年龄段的在外劳动力同比减少14.1%,居各年龄段之首;小学文化程度的在外劳动力同比减少15.2%,在文化程度各组里减少最多,而拥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同比增加32.7%。
2,从事第二产业特别是建筑业的农民务工者回流最多。至2008年9月底,调查的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为1432人,比上年同期减少6%;而从事第三产业的外出劳动力为923人,比上年同期增加8.1%。进一步观察,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劳动力同比减少5.2%;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劳动力同比增加25%。
3,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近距离打工者返乡回流的比例大。据对10个劳务输出县30个行政村150个回流返乡的农民工者调查,2008年1-8月,从江苏、浙江和上海三地回乡的有32人,占21%;从北京回乡的有27人,占18%;从广东省回乡的有24人,占16%;从省内县外回流返乡的有31人,占21%。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北京是吸纳河南农民工最多的地区,也是返乡回流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地区。
调查还显示,劳务输出依然是未来一个时期河南农村用工的主基调。目前,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及经济危机影响虽然是外出务工者回流的原因之一,但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及其劳动力容量决定,回流是少数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外出是长期的、绝对的,只要条件许可,外出务工的比较利益仍吸引那些回流农民工再度外出。在被调查的150个回流民工中,有112人(占75%)年内有再度外出打工的打算。这一比例说明了。劳务输出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劳动用工的主要方向,但目前的形势使农民外出务工面临更多的困难(陈佳贵,2008)。
四、结论
(一)通过城市化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实践证明,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因此,从协调发展的角度,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应积极发展现有城市的第二、三产业。户籍制度的放开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给进城的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因而加快以第二、三产业和扩大内需为特点的城市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现有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是必不可少的选择。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经 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扩大就业是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既要适应自身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为农村劳力进城就业创造条件。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衔接起来,使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壁垒最终消失。
(二)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构建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结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加广泛的就业渠道
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应把区域城镇群体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地域来考虑,增强城市网络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功能组织和空间组织的集聚和中心作用,构筑合理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的发展,不仅要靠壮大首位城市,还要以积极发展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调节城市群内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网络结构和功能分工,促进中原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和整体功能的发挥。要立足现有城镇发展基础,从整合城镇群体的职能、等级、规模结构人手,构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级市为支撑、建制镇为基础,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层次分明、布局协调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加广泛的就业渠道。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采取针对性更强、更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的跨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同时调整产业结构。近年来,来料加工的弊端逐渐显现,企业和职工长期处于薄利状态,工人工资增加有限,此外,加工工业消耗的大量水、电和能源,但是却给当地留下的大量污染。所以,应在不影响就业的基础上,积极增加高技术含量、高科技的先导产业,以先导产业带动一般工业,再带动消费,从而实现扩大就业。
(四)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经济危机背景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劳务市场,提供各类更加有效的劳务信息,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多综合性的就业信息,都是政府部门较易获取和掌握的资源。政府有责任通过各种渠道使这些稀缺资源得到及时分享和利用,特别是对于急需帮助的农民工,获取真实的用工信息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一步。从全国情况看,政府在此领域的作为还远远不够。
首先,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盲目流动而遭受的损失。其次,要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建立一整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以及调控和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最后,完善市、县、乡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抓好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摸底和资料建档工作,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畅通劳动力资源调蓄和信息共享渠道;加强劳务市场管理,引导扶持劳动就业中介服务健康发展。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和激励机制,开展劳务协作,依法有序地开展境外就业和劳务输出。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劳务专业协会,加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
(五)以劳动力回流为契机,积极推动劳动力回乡创业
回乡创业是回乡创业者对输出地和输入地投资成本和效益比较后的一种理性选择。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是安排劳动力就地转移,吸引人力资源回归的重要途径,也是劳务输出的最终目的。“回归”工程近年来已成为我省劳务经济的突出特色,但随着劳务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需宽松环境建立更为完善的服务机制,积极引导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政府要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为回流劳动力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支持创业的财税、金融、工商、场地等政策体系,降低进入门槛,改善创业环境。同时强化创业培训,加强创业服务,提高创业的成功性和稳定性。
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更多农民工回到家乡,政府应抓住这个机会,将“包袱”变成财富――一笔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把经济危机和农民工返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大力实施承接产业转移、承接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双承接”工程,将有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因而也将成为推动中部农区崛起,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的支撑点。
第三篇: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及与人口总量变化相关联。但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作用,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劳动力过剩。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是转移到非农产业,流向收入水平高或预期收入高的部门。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有四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渠道。从1998年到2006年,乡镇企业从业人数逐年增加,并于2006年达到1.468亿人。二是农民向城镇转移。我国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积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有效地吸引了部分农民向城镇转移。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5.77亿。三是农村异地转移和跨区域流动。随着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逐步放开,部分农民纷纷外出就业,劳务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四是农业产业化拓展了农业就业空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吸引农民由产中向产前、产后转移,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出路。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一)流向分布:省内城市和东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我国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高额工资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调查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41.2%的人在省内城市打工,其中在省城打工的占19.6%,在省内其他城市打工的占21.6%。此外,分别有20.9%、11.6%和11.9%的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打工。与2005年相比,到环渤海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上升了5.6个百分点,到长三角地区、闽东南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分别下降了1.9和1.0个百分点。
(二)行业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
外出务工劳动力受文化水平和技能的限制,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些行业所需技术不高、投资少、风险少,比较适合文化程度不高,但能吃苦耐劳的农村打工者。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从业较为集中的行业及其所占比重分别为:建筑施工业16.3%、电子电器业13.5%、制衣制鞋业11.7%、住宿餐饮业9.4%,在以上四个行业就业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50.9%。除上述行业外,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比重较高的行业还有:机械制造业6.2%、商务服务业6%、食品制造业4.9%、交通运输业4.3%、居民服务业4%等。
(三)就业途径:亲友介绍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2007年的一项调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所找到的工作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的占10.51%。另外,还有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或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等媒体找到工作,分别占7.94%、7.38%、5.15%、3.85%、2.46%和2.05%。
(四)务工模式: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
长期以来,农民外出务工大概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摆钟式”流动,即农民外出务工以年为周期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往来;“兼业式”流动,即农村劳动力利益农闲时间季节性地外出打工。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课题组的调查,常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率平均为18.1%,其中东部的劳动力转移率最高(为23.55%)。这表明转入非农产业的全部农村劳动力中,已经有接近40%的属于常年在外从事非农业。举家外出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平均为5.29%,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举家外出率最低(为4.71%),而西部地区举家外出率最高(为6.61%),外出劳动力中的三分之一已经实现了举家外出。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正在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就业兼业性减弱;由“候鸟式”流动向“迁徙式”流动转变,转移稳定性增强;由城乡间双向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逐渐增多。
(五)发展规模:外出务工队伍不断扩大
农业生产效率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就业压力迅速增大,这些都构成了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的直接动因。近几年,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外出从业时间不断增加。根据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目前农村有1.5亿剩余劳动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供给总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另外,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发展,也对劳动力将持续产生较大需求,对农民外出务工产生巨大拉力。我国耕地资源少,承载农业劳动力有限,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巨大推力;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城市现代文明的呼唤,也对农民进程就业具有巨大引力。这预示着农民工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现行土地制度的双重功能与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存在着矛盾
现行土地制度既有经济功能,也有保障功能。尽管目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有所减缓,甚至在许多农民中存在农业生产的消极懈怠性,但土地经济功能的减弱并没有因此削弱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土地的保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从而制约了土地经济功能效率的提高。这就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面临两难困境,既想成为非农业劳动力,又不想放弃户口农业。一方面,土地由于细碎化经营而效率低下,剩余劳动力必须转移出去才是农户合理配置其劳动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转移劳动力又不敢轻易放弃土地承包权,在转移中始终与土地保持着松散或紧密的联系。
(二)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过程中,会遇到一个现实的户籍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真正的转移。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个矛盾:改革开放后,虽然将自主择业的权力交给了农民,但农民进城后却因户籍问题而无法实现身份的转变,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另外,户籍制度还造成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难以取得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有关待遇,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转为市场,传统的户籍制度与新体制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户籍制度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尽管经过新中国50年的努力,我国文盲率已大幅下降,农民文化程度逐步提高,但目前的整体文化素质仍普遍偏低(如图1)。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的份额只有1%,初中程度所占的份额最大。我国农村劳动力初中和初中以下学历的劳动力仍占多数,文盲、半文盲还占有相当比重。这就使得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较差,通常只滞留于依靠传统经验的有限领域,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
四、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坚持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的重要作用。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二)依靠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通过工业化的推进,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产业都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从而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工业化总体模式的目标应该是在城乡工业一体化背景下达到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在工业化过程中既要协调好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又要解决好各产业间发展层次和发展顺序的问题。
(三)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大力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从产业结构上看,要特别强调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逐步理顺产业结构,以改变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结构上的趋同现象;从地区布局上看,我国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应重点扶植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促进其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增强乡镇企业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改变其布局分散,外部不经济和规模效益低下的状况,通过关联企业的乘数效应使现有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就业容量扩大。
(四)调整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适度的规模经济,增强土地的经济功能,并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与跨越。政府要积极地、渐进式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自由地迁入到城市中,这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说,具有战略作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需要逐渐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另外,在子女入学、税收、购买住房方面给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规范政府行为,禁止和取消政府机关对外地劳工的一切收费。
(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扩展职业教育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完善农村教育政策,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启动以传授实用技术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职前、职后教育。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强化培训。
第四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浅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浅析
——访贵州省瓮安县华严村 李莉1
摘要: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科技逐步普及后,农业人口相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显得过于富足。转移劳动力是解决剩余、优化就业结构的必然选择。九十年代以来,农民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成为一种主流趋势。面对因此带来的诸多问题,需要从强化政府职能,提高劳动力素质,拓展农民工就业渠道,加大社会公益力量等多方面予以改善,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序进行,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
关键词:华严村;农民工;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建议
一、村情基本情况介绍
华严村隶属贵州省瓮安县木老坪乡,距离县城雍阳约40公里,海拔1019米,地形山峦起伏,蜿蜒崎岖。交通设施欠缺,仅以一条过境的公路与县城和其他城镇链接。村内部基本没有平整的公路,只有条条泥巴路供村民过往,逢下雨便泥泞不堪,汽车能到达院子的村民住户屈指可数。
该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几乎属于自给自足状态,商品化程度低。农业发展缓慢,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土豆、油菜、烤烟、天麻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兼以养殖少量鸡鸭猪牛等。工业发展滞后,仅有几家依靠当地土地资源建立起来的小型采砂厂、砖瓦厂,生产污染情况较少;但由于没有完善的污水、废弃物循环处理系统,生活垃圾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总体来说,整体自然环境比较好,青山绿水,树木幽深,溪水淙淙,空气怡人。这片山水养育下的村民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2007年,全村总人口为1887人,其中95%为农业人口。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过程中,家家户户均通了电,有近85%的村民组安装上了自来水。2在我们调查的十户村民家庭中,电视机、洗衣机配置率均为100%,手机拥有率为70%。40%的村民表示家里的经济状况与十年前相比有很大进步,30%认为有改善。调查户中家庭收入状况如下图所示:
全村2007年人均纯年收入仅为1800元,远远低于同期全国农民人均水平4140元。村民们普遍表示生活艰难,“钱难赚”。有八成的农民在被问及“您家一年下来大概能剩余多少钱”这 12李莉,女,(1986-),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劳动经济专业本科生。数据来源:http:// 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去县城又太远,不方便。”试问这样的培训怎么会有群众基础,拿什么来吸引农民去参加呢?另外,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的宣传也相对较少,没有深入人心,使得很多农名工对培训的了解不足。
2、社会保障方面
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问题,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如2006年的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这一措施见效颇为明显,使得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都能高高兴兴地领到工资回家过年。
但当前农民工在很多方面仍然面临着问题,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作为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与很多服务行业的主要劳动力提供者,外出的村民大多从事的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甚至是危险、有毒、有害的工作,却得不到相应的医疗、保险等政策保障。他们法律意识淡薄,普遍缺乏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识,在发生争议时也就缺少法律的保护。
“村里出去打工的农民中很多人并不知道五大社会保障的内容1,并不理解社会保障,因为户口还留在农村,他们还是华严村的农民,身在异乡的他们势单力薄,属于弱势群体,这些城市里的所谓保障与他们是遥不可及的,他们的要求就是能拿到工资,回家盖房、结婚,改善现在的生活状况。”村长惋惜地说道。
3、农民工家庭生活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看农民工的生活情况。他们大都超时工作,业余生活单调。他们之所以愿意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是为了努力赚钱以摆脱家里的贫困状况。他们能吃苦,肯出力,任劳任怨且廉价,他们干着城市里最累、最苦、最脏、最险的工作。由于大部分工厂企业都实行计件工资制,他们为了能获得更多工资总是加班加点。高强度、长时间的透支体力工作,损伤是显而易见的,加之住在简陋的集体宿舍或出租房内,农民工疲惫的身心难以得到有效的调整和恢复。
在很少的空余时间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也未得到重视。他们社会交际圈子狭小,看电视、打牌和睡觉成为他们最主要的休闲方式,而年轻的打工一族在单调枯燥的打工生活之余也学会了上网,网络成为他们新的精神寄托。
然后,再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家中青壮年都出外打工的情况下,家中种地、喂养牲畜的担子就落在了老、弱、妇、幼肩上。在华严村,我们随处可以看见这样的情景:年迈的老人在地里干着农活,稚气未脱的孩子在一边熟练地帮忙„„由于时值暑假,我们没能看到这些孩子去上学的样子。但据村民介绍,村里的小学因为资金,师源等问题关闭了,村里的孩子不得不每天步行四五公里去乡里的小学上课。他们中最小的仅五六岁,就要踏上这样的求学之路,实在不得不让人为之感到痛惜!相对于城市里的孩子饱受父母的关爱,下课后参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村里大部分的农民工子女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而长期远离父母,一下课就回家做饭、放牛„„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1000万人以上。他们长期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引导,孤独生活对这些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容易产生不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方面已呈现出的一些倾向性问题。村民们反映,九年义务教育在这里确已普及,但很多孩子要么娇惯要么冷漠,不爱学习,甚至厌学。初中勉强毕业就去打工,走上父辈的老路。如此以来,农民工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并非一代人,一时能解决的。
1五大社会保障内容包括:城市低保、职工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退休养老金、工伤待遇。
三、农户家庭案例
今年七岁的杨杰(化名),据村民们说,是一个非常“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逃学。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在小杨杰四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带着他离开家去广东打工了。但夫妻俩都要工作,根本无暇照顾这孩子。白天他们去上班,他就自己一个人待在出租房里,经常哭闹。不得已下,妈妈又把他送回老家,交由他的爷爷奶奶照顾。回到乡下,“他就像又回到了他自己的天地一样”。
但是情况并没有父母预期的那样好,由于两位老人要干活,照顾小孩也没有年轻人那么细致,村民们很少看到小杨杰穿得干净整洁的样子;这孩子没有了父母的管束,再加上两位老人的宠溺,慢慢变得任性,甚至学会了骂人,“他被惹急了连爷爷奶奶也照样骂”。
在他要上小学的时候,杨杰的妈妈不得不辞工返回家乡照顾孩子。她这样告诉笔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孩子要父母照顾,如果回来种地,这个家是养不起的。只有留下他在那边工作,我回来看着孩子,还可以在家干点活吧。”看着这个刚三十出头的妇女头上的丝丝白发,心里的酸楚溢于言表。
当我们试图跟小杨杰说话时,这个脸蛋红扑扑的男孩一直把弄着手里的电视机遥控器,头埋得很低,不发一言。也许孤独的童年生活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些印记,我们企盼着母亲的关爱能早点治愈这个小身体的内心创伤,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思考建议
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加快村里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华严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关键。对此,我们的建议如下:
1、强化政府职能,保障村民外出就业的有序进行。
由于农民工的外出较为分散、流动性大,因此对于他们的管理,应向劳动力输出就业服务转型。政府应建立起具有较高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的农民信赖的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向农民工提供人性化、周到的就业服务,架起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减轻农民负担,使之能够促进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2、提高劳动者素质,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进一步做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通过切实加强农民工文化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转变村民就业观念,提高自我保护和参与社会保障意识,使他们能够尽快掌握城市生存技能,尽可能地享受与城里人平等的社会福利,更好地在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
3、多角度拓展农民工就业渠道,给农民更多的就业空间。
华严村煤、硫铁矿等矿藏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当地应因地制宜,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通过新增项目建设,加大对特色农业和非农产业发展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高农民的土地收入,减少青壮劳动力外出带来的留守儿童等问题。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也可以吸引很大一部分农民朋友就地就近就业,减少农民工向沿海大城市过度聚集的情况。
4、加大社会公益力量,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
“留守儿童”现象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进城务工的村民应加强与留在家中的孩子沟通;学校、老师应给这部分孩子更多的交流和关心;派出所在加强户籍管理的同时,应及时掌握这些孩子的生活情况,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村政府应认识到下一代的健康发展同样事关新农村建设,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照顾。1
参考文献:
1、佚名:《完善制度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半月谈》2006年第18期。
2、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年。
3、迟书君:《新型城市移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4、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
1陆 敏:《“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关注》,《春城晚报》2007年1月25日,第三段
第五篇: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及与人口总量变化相关联。但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作用,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劳动力过剩。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是转移到非农产业,流向收入水平高或预期收入高的部门。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有四个方面。乡镇企业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渠道。我国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积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有效地吸引了部分农民向城镇转移。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5.77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吸引农民由产中向产前、产后转移,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出路。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一)流向分布:省内城市和东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我国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高额工资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调查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41.2%的人在省内城市打工,其中在省城打工的占19.6%,在省内其他城市打工的占21.6%。此外,分别有20.9%、11.6%和11.9%的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打工。与2005年相比,到环渤海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上升了5.6个百分点,到长三角地区、闽东南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分别下降了1.9和1.0个百分点。
(二)行业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
外出务工劳动力受文化水平和技能的限制,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些行业所需技术不高、投资少、风险少,比较适合文化程度不高,但能吃苦耐劳的农村打工者。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从业较为集中的行业及其所占比重分别为:建筑施工业16.3%、电子电器业13.5%、制衣制鞋业11.7%、住宿餐饮业9.4%,在以上四个行业就业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50.9%。除上述行业外,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比重较高的行业还有:机械制造业6.2%、商务服务业6%、食品制造业4.9%、交通运输业4.3%、居民服务业4%等。
(三)就业途径:亲友介绍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2007年的一项调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所找到的工作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
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的占
10.51%。另外,还有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或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等媒体找到工作,分别占7.94%、7.38%、5.15%、3.85%、2.46%和2.05%。
(四)务工模式: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
长期以来,农民外出务工大概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摆钟式”流动,即农民外出务工以年为周期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往来;“兼业式”流动,即农村劳动力利益农闲时间季节性地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正在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就业兼业性减弱;由“候鸟式”流动向“迁徙式”流动转变,转移稳定性增强;由城乡间双向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逐渐增多。
(五)发展规模:外出务工队伍不断扩大
农业生产效率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就业压力迅速增大,这些都构成了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的直接动因。近几年,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外出从业时间不断增加。根据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目前农村有1.5亿剩余劳动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供给总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另外,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发展,也对劳动力将持续产生较大需求,对农民外出务工产生巨大拉力。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现行土地制度的双重功能与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存在着矛盾现行土地制度既有经济功能,也有保障功能。尽管目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有所减缓,甚至在许多农民中存在农业生产的消极懈怠性,但土地经济功能的减弱并没有因此削弱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土地的保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从而制约了土地经济功能效率的提高。这就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面临两难困境,既想成为非农业劳动力,又不想放弃户口农业。一方面,土地由于细碎化经营而效率低下,剩余劳动力必须转移出去才是农户合理配置其劳动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转移劳动力又不敢轻易放弃土地承包权,在转移中始终与土地保持着松散或紧密的联系。
(二)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过程中,会遇到一个现实的户籍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真正的转移。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个矛盾:改革开放后,虽然将自主择业的权力交给了农民,但农民进城后却因户籍问题而无法实现身份的转变,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另外,户籍制度还造成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难以取得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有关待遇,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尽管经过新中国50年的努力,我国文盲率已大幅下降,农民文化程度逐步提高,但目前的整体文化素质仍普遍偏低(如图1)。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的份额只有1%,初
中程度所占的份额最大。我国农村劳动力初中和初中以下学历的劳动力仍占多数,文盲、半文盲还占有相当比重。这就使得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较差,通常只滞留于依靠传统经验的有限领域,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
四、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坚持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的重要作用。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二)依靠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通过工业化的推进,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产业都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从而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工业化总体模式的目标应该是在城乡工业一体化背景下达到劳动力就业一体化。
(三)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大力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从产业结构上看,要特别强调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逐步理顺产业结构,以改变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结构上的趋同现象;从地区布局上看,我国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应重点扶植
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促进其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增强乡镇企业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四)调整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适度的规模经济,增强土地的经济功能,并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与跨越。政府要积极地、渐进式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自由地迁入到城市中,这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说,具有战略作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需要逐渐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
(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扩展职业教育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完善农村教育政策,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启动以传授实用技术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职前、职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