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三进三同的心得报告
关于三进三同的心
按照学校相应市统战部的要求,2011年暑期,我在我的家乡的村庄及附近村庄,开展了与农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的活动。在整个暑期的大半时间里,我都在农村睡农家床、敢农活、走访农村话家常,感受颇多,收益更多,感慨万千。
我本身就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至今的大半时间都是在农村中度过,但并未对生活的周围做过更深入的在走访,很少走动、看望、所以对农村的具体情况并非能达到说之道来的地步,这一点上惭愧之极,自认不是合格的农村人。而这次“三进三同”的活动,为我弥补之前对农村状况不了解的窘境提供了一次弥补的机会。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中,我能够从不同角度了解了家乡的现状,我也十分珍惜这一次机会,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存在的问题,喜忧参半,但也算是被被悲观中看到希望,也不至于绝望。
我对家乡最深的印象是童年时期的家乡,而在我的观念中那是比较美好的农村状况的,我不想过多的吹捧组织在农村建设方面的工作室多么的出色,至少对于我生活的家乡我觉得作用不大反倒是有点反作用,这是个人的观点不代表否定了所谓的组织政策,而反倒觉得这或许是如今社会的趋势。我在这期间的我做了对农村发展的思考而且有了更多的感悟及发现。
我的家乡坐落在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新球村,四面环山,风景清新自然。对比以前现在的村庄是较为富裕的,四处可见的是新盖的小洋楼,人们的生活也较以前好了,不在似以前一般的只求三餐,现今也开始了精神方面的精神建设追求。
但并不是表明就此完美,也不是说过多追求,只是个人疑惑为何年年修的路修了十几年却依旧还是那个样子甚至是更烂,通向建满洋气楼房的村庄给人感觉就像是一道在雪白肌肤上的伤痕令人厌恶。而那建起的一座座篮球场却在我观察的那几十天中找到哪怕一个打球的人影。而村里的老人给的回答是因为球场是拿来当旁边的舞台当观众席的,而这也就一年到头用那么一两次,这也变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了,而搞了那么多年的送知识下乡的活动却不见展开得多么红火,唯有欣慰便是留下一座没有书的从来不开的读书室在风雨浸洗的岁月中让人渐渐遗忘,和那条一下雨就满是泥泞一样的路让人麻木不在提及。
农村的建设不是要让农村得城镇化,这样的农村已经变质,就不再是农村,那些什么建设的要么做下去而且认真地展开,要么干脆直接就别搞,那些资金留着给该怎样就怎样,也不至于不伦不类,甚至越来越失去本性。
我喜欢小时候得家乡,虽然那时后的生活艰苦,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是至少可以在泥泞的门口和其他的孩子们尽情玩耍,那些父老乡亲还会在简陋的小买部那聚在一起谈笑娱乐。而不似如今一般,到处都是冷漠,人们开始自顾个自的生活,活生生的城市作风,那些孩子们也只是在家中开大音响的音量自娱自乐,坚硬的水泥地板上在那里一年四季的冷冰冰,村庄的白天比黑夜还安静。当然,也还是拥有来往的,但已不似从前,感觉一切都已经变了,这或许便是当今社会趋势的反应,而这一切让淳朴的农村变得如城市一样的僵硬冷漠失去了农村原本所应当具有的本质特征,而这往往是现如今所展开的轰轰烈烈的农村建设所忽视的,农村的情况与城市不同,农村就应当农村化而不是城市化,不应当只追求在经济上寻求改革与发展,而忽视了农村传统的文化的建设,更不应当生硬的把城市的东西塞入农村中来。农村建设建初来的应当是一个淳朴的新农村而不是一个失去农村特质反而带有城市陋习的伪农村。
不可否认,近几年的农村发展是较为出色的,但只是住了洋楼做了洋车并不能表明这样的结果就是成功的,应为洋楼是死的,洋车是死的,而唯有人是活的,如果这样的建设样人便成了“死人”,那无异于建一座死城然后屠城,这是一种比屠杀更恐怖的精神扼杀,这样长此以往农村的传统将永远的消失,只剩下那种空虚的假传统。这样的东西是对农村的灾难,将会把农村彻底的吞噬湮没。这不应当在一个伟大的国度中发生的事情,而现如今的状况又是谁造成,历史与时间心知肚明。
农村的建设就应当是给农村人更多的便利与实惠,而不应当把米价提了一毛而又把肥料价提了十块,不是把本应当给农民的钱给了自己的肚皮,这些都无异于喝了母亲的奶水却还要喝她的鲜血。农民们在风吹日晒中流血流汗养活着千千万万的人,结果她们却还要付出,这是最残忍的。到淳朴的农家,你永远都会得到最热情的回应,都会吃上一桌桌有鸡有鸭的大餐,但为何人们在接受农村人喜欢付出这样的事实,而不接受他们总是在付出的事实。
建设着建设着,最后建设成了年轻人都往外跑,孩子们不再在原先的村小学读书了。一个个的都走了,只剩下老弱的人们,这样的村庄是冷得让人心寒的,农村建设为什么就不能建成让别人都往村里跑而村里人不再往外奔,但试问若一年辛辛苦苦换来的收入却不及在城里打工时,谁又还会在这个物价高得离谱的时代呆在农村,而这一切又为何不在建设中得到改善。而这又是什么造成这个社会这样那样的变质,这些更是应当最应该去探讨与寻求解决方案的,而不应当的把农村建设当成城市建设,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文化不应该城市化,相反应当农村化、传统化。
我所在的村庄有四十多户人家,在以前有两百多的人口,而今却已经只有一百多人生活在这个更像一个城镇的小山村里,这是该喜还是该忧时间将会给粗答案。而在这些洋楼中探访的时间里,和我兴奋地坐下谈心的都是些老人,他们是热情的,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农村人,他们有农村人的一切特质一切优点,他们的淳朴善良深深地感动这我,也让我感想颇多,他们总是热情的款待着来客。而我也听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苦闷与孤独。如今的小洋楼所散发出的东西并不是他们所想要的。年轻人们外出拼搏着,农村建设的大流怂恿着他们拼比着谁的楼高,谁的楼靓丽。所带来东西是最终人与人开始变得陌生,而建起的高楼和球场留下的都是渺小的老人的身影,这一切都是这个社会的物欲风气的成果,而农村不应当拥有这些,农村应当建设成一个圣洁之地,一个保持着原始特性的地方。
我还是比较喜欢从前的家乡,但如果如今的家乡找回了从前的那种乡村传统,再一次热闹起来温暖起来,那将是更令人喜爱的。而所谓的农村建设部就应当要忘这个方向发展的么?给予农村人的应当是又给予物质上的东西和政策还应该把传统保留和给予真正的精神财富。
我期待中的家乡是热闹的、温暖的、淳朴的、质朴的。人们每天在田间劳作结束后聚在一起娱乐、一起谈笑。孩子们成群的追打嬉戏,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平等相敬,每家每户都团圆和谐,一如既往的热情迎接着客人,整个村庄夜不闭户、夜灯长明、一片升华、人人生活富裕。而我坚信着一天会到来,因为老得农村人期待着,现在的农村状况也期待着改变也急需改变,那冰冷的水泥地需要温暖,那泥泞的道路需要改变,那被遗忘的读书室需要热闹的气氛,那空旷的球场需要孩子们奔跑的身影,那闲置的舞台需要彩灯亮起。
在这几周的时间里,我更深一步的了解了我的家乡的情况,也做了很多的感想与思考,得到很多的东西。家乡的建设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农村的建设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这些道路都是曲折的,但我坚信总有一天,农村的建设将会出色的完成。而现今的我们应当在过去的成败中提取经验。而学生的我们要做的便是好好学习,以期在未来能为农村的建设奉献力量。
工程管理一班李俨效
2011年9月5日
第二篇:三进三同心得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按照县委关于加强党性作风实践锻炼的要求,在局机关党组的组织安排下,我与局机关领导同事一起深入源南乡新下村,认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进农村访民情、进农户解民忧、进企业谋发展,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通过与基层群众共同生活、热情交谈、共同劳作、共谋发展思路,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村情民情的了解,丰富了基层工作经验,提升了思想政治素质,拓宽了工作视野,找到了工作方向。盘点这次的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对我而言收获颇丰。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宗旨意识得到强化,增进了与农村群众的感情 对于我来说,带着感情下乡首先是从适应新的生活习惯做起。从入住新下村曾会清家庭开始,我就把农家当成自家,坚持用农家筷、吃农家饭、盖农家被,尊重农户的生活习惯,不在生活条件上提特殊要求。由于我心理准备充分,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农民兄弟之间的距离,使我赢得了认同。我要求自己决不能高高在上,做出一副领导或城里人的样子,而是时时处处平易近人,与他们拉家常,聊农事,谈发展,他们也就随之自然而然敞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当成自己人。活动期间,我还在近70岁的曾招清老人家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她的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困难。结对办事处和村委会两级组织和干部对这个困难家庭给予了深切、温情的关注,在为其积极争取低保户等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尽可能在生活、劳动等多个方面提供帮助,我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聂云芝满含热泪说到“感谢党和政府关心我们这个困难家庭”时所流露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我。由此,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在以前的工作和生活中与弱势人群有所疏远,我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为此感到愧疚。我感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就是要保持与群众血脉相通、心气相连,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党群关系才能避免“油”、“水”分离,实现“鱼”、“水”情深,党的事业和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长久支持和拥护。
二、工作经验得到丰富,深化了对基层群众的认识 无论在与农民群众摆谈中,还是在与镇村干部交流中,我都深刻感受到他们改变落后状况,谋求快速发展的强烈愿望。但我也实实在在地体察到科学发展的观念要农村落到实
处亦非易事。与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不相匹配。尽管外墙贴上了瓷砖,屋里配备了各式家电,但室外的环境则天壤有别。两三米之内遍设鸡窝、猪圈,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连通各家水泥院落的共用小道泥泞难行,类似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虽然这些情况在偏远农村司空见惯,大家也变得熟视无睹,但却促使我认真思考。新下村的农户过度分散居住状况,不仅限制了土地集约利用,造成有效土地资源浪费,而且大大增加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甚至给农村文化、计生、综治工作带来难度,使得空巢老人无人养、留守儿童无人管、公益事业无力做、农村文化很空虚的情况更加严峻。这样的体验让我坚定地认为,强调科学发展对于目前的农村来说并非超前消费,轻视统筹规划反而会削减农民应当享有的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指数,甚至可能制约农村的长远发展。这样的经验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至关重要。要作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谋福利、求发展的党员干部,不仅要有。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此次 “三进三同”活动,使我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并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农民朋友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应当始终不忘党的宗旨,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服务。同时,我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第三篇:“三进三同”心得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活动是重庆市委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群众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为了响应重庆市委的号召,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也于2012年1月7日参与了本次活动,我也有幸成为本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中的一员。
近年来,关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话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所以本次活动便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开展。我们数十名志愿者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走访了三名留守儿童的家。我与其他两名志愿者来到了吴云的家中,吴云家是在陈家桥镇双佛村的一个院落里,顺着低矮的屋檐和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我们走了好一会儿才来到他的家中。是普通的稍显破旧的两层小楼,吴云家是租住的二楼的两间小屋,没有什么多余的家具,只是普通的一张木床,一个木柜。看着我们到来,吴云的妈妈搬来凳子,甚至都凑不齐三张一样的凳子,而吴云根本没有一个像样的书桌,蹲在床边写着作业。我们和吴云一起坐下来,向他了解了生活和学习的一系列情况,并对他的功课进行了辅导。吃饭时,大家围在一张房间外的桌子旁,站着吃饭,期间,我们了解到,吴云的父母都是云南过来的外来务工人员,爸爸暂时还没有工作,而生活的重担就单靠妈妈在纺织厂工作,日子过得十分艰巨。在吴云家为吴云辅导功课之后。我们又来到了沙坪坝区第二福利院,去看望那里的空巢老人们。福利院正准备着吃团年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忙着打扫,我们也加入进去扫地擦桌子,随后又来到老人的房间里,和老人聊天谈心。从交谈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老人的孤单,他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但是非常希望看到自己的家人或者自己的小孙子,我们这次的前往,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份温暖,老人乐得合不拢嘴。我们临走时,老人还将我们送到了门口,看着我们离开的身影挥手告别。
在这个社会中,就是有那么一个群体,他们承受着我们不曾体会得到孤独,他们或许得到过些微的关注,但是他们最想得到的还是家人的关心和问候。我们不仅要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他们这个群体,也要呼吁这个群体的家人们,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
第四篇:三进三同心得
三进三同心得
要放假了学校让我们进乡体验生活,名叫“三进三同”,是重庆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身为一名大学生,我十分珍惜学习锻炼的机会。但对于我来说,我本来就是从农村出来的对于乡下我是很有感情的,我喜欢我的家乡虽然他并不富裕但很有色彩天空更加的蓝树更加的绿,晚上可以看到漫天的星星这是城市里所没有的。
带着感情回到乡下那还真实别有一番滋味。从报到任职开始,我常常留出时间,走进田间地头,百姓家中,与他们近距离交流,了解本村民情,密切与群众的联系,由于我本是农村人,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通过这个活动,我更快地了解了本村的一些基本情况,通过参加“三进三同”活动,我深刻的体会到,在万州的绝大多数农户并无多大收益的农作物和畜禽种养殖,农村群众却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学技术,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锄一锄的辛勤耕耘着。当我和村民围座在餐桌上旁,他们用自己喂养的鸡、老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我,还会给我介绍,这些都是地道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是一种劳动收获后自然流露的喜悦,也是他们对待客人最好的招待,每逢此,我还是会感受到他们这种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也会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劳动果实的快乐。这些平凡举动中体现了踏踏实实、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这正是我们工作、学习所必须的精神。我认为,用这种精神指导我们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用这种精神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历程和天地里,即便是成功失败,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总会体会到播种和收获的喜悦。如果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心系群众,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的疾苦,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老百姓就会真心地拥护我们,爱戴我们,我们党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在短暂的时间里,我深刻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深刻感受到基层党员干部的朴实无华和聪明才智。要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发挥覆盖面广、活力强大、凝聚力强的战斗堡垒作用。“三进三同”活动,不仅让我回到了家乡还提供了和朴实的农民密切联系的机会,进行深刻思考的机会,而且也为我创造了以人民群众为师为友,接受基层实践锻炼的的良好平台。今后,我会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不断提高能力,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学习深造,为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三进三同心得
2011年暑期大学生“三进三同”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 为了响应胡书记“想实践学习,想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进基层、进农村、进农户,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国情市情民情,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增长自己的实践才干。不断增强自己在实践中奋发成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我自小居住在乡村小镇,父母为我创造了一个相对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我深刻了解农村生活的艰辛,所以对农村生活还是比较了解的。7月下旬,我们一行3人到巫山县双龙镇水田村开展了同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活动,输入乡村小户,感受农民朋友的生活历程。
水田村,穷县穷镇穷乡里的穷村。如今,这里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交通相当不便。这里的人们进一趟县城必须先走几十里的山路然后再辗转到小镇做汽车。村里产的烟叶、红薯、土豆、西瓜质量上乘却因为交通不便不能转换城利益,仅有少数人依靠人力搬运下山换取一点儿少的可怜的现金。正因为如此,这里的人们更渴望发展,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找出一条致富之路。
初来乍到,农村的谧静让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尽情享受着大自然馈赠的最原始的美丽。农家大婶、大叔热情淳朴,看到我们这些所谓的大学生的到来,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盛情款待我们。烟熏腊肉,腊猪蹄是我们这儿款带客人的最高规格,弄得我们心里着实愧疚。
这里的大多数人家都以养猪为主要经济来源,一年养个三四头肥猪,到了过年时自家杀一头,其余的就卖掉。本来现今毛猪的价格已上了10元每斤,可因为交通不便猪贩子便一压再压,把价格压到7元以下,本来一年辛辛苦苦喂几个猪就不容易,到头来还只是卖了几个少的可怜的辛苦钱。我们一同到田间打猪草,土豆、红苕藤、野菜是猪的主食,一次至少得弄5大背篓,我压根儿就背不动,大婶腿一蹬,腰一挺就背起来了。而且那个背篓带子还是竹子编的,勒的肩膀红痛难忍。此时此刻,我是打心眼儿里既佩服又心疼大婶。他们常年如此循环,不曾间歇、不曾抱怨。
7月正是土豆收获的季节,大叔家的土豆又大淀粉又多,种了好几亩地,还是和玉米套种的。我们一人扛一把锄头到地里刨土豆,我们根本不会使用锄头,好端端的土豆被我们挖的遍体鳞伤,这样的土豆只能喂猪不能储存了,而且手上还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泡。后来我们就负责装袋、搬运,好几十斤压在身上,终于知道了什么才叫辛苦。想想以前时不时的抱怨生活的不易,再看看大婶大叔的辛苦劳作,加上切身的感受,真的是无地自容。
大叔爱抽旱烟,出了种点儿自己抽以外,其他的全部卖掉作为一部分收益。大叔很细心,烟草地里几乎看不到杂草,隔三差五的还要施肥。抽叶的时候最麻烦,刚抽下来的烟叶烟油很重,而且很难闻,然后将其编成排晾干。由于不会弄,我们的衣服上到处是烟油,无法洗掉,浑身一股子臭臭的熏人味儿。到了烟叶晾干的时候,成色很重要,金黄色的能卖个好价钱,不过这时候烟草的味儿就变成香味儿了。虽然我很反感抽烟,但闻着却很舒服,配上“香烟”这个名词却也名副其实。
最欣喜的莫过于收获西瓜了,我们学着大叔大婶的样子帮助清理杂草,给西瓜秧子散枝、施肥。由于是高海拔,昼夜温差大,这里的西瓜成熟的比较晚,糖分也比较多,吃起来特别甜。每天吃几个西瓜就能让我们不思茶饭。我们一人扛几个西瓜到镇上卖掉,山路崎岖不平,赤手空拳的走都觉得累,背上几个大西瓜着实让我们辛苦了一把。但看到大叔数钱时脸上欣喜的表情,我们心里也觉得热乎乎的。
到了闲暇时候,我们就辅导小弟弟小妹妹的学习。这里的村小学软硬件设施都很差,一个老师需要代理几个年级的课程,教学质量根本无从谈起。小弟弟小妹妹的基础很差,但他们很上进,看到他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我们也不遗余力的帮助他们。
通过一个星期的实践,我深深的感受到农民朋友的艰辛不易。他们依然秉承老祖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优良品质。因为闭塞,他们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因为贫困,所以他们更渴望走出大山,走出农村。祖国在发展,国家的实力在壮大,经济在腾飞,可这些贫困、辛劳的农民朋友们依然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很期待国家的重视,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让自己的生活富裕起来。可是,他们只知道有这个政策却不曾享受过待遇,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这也是个现实问题,党和国家为国为民,一切都是为了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但这么大个国家想要一下子全部改善也是不现实的。正如有句话所说,“经是好的,只是念经的和尚把它念歪了”。
现今的农村,人民生活日渐富裕,可问题依然严峻。大多数的人依然生活在贫苦之中。在农村,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些老人、小孩儿,青壮年要么外出务工,要么居住在外。闭塞的交通让封闭的地区更封闭,落后的地区更落后。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能依稀看到这保存相对完整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