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申请报告1[本站推荐]
一、本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循环农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有机农业的兴起,当时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F.H.King考察中国、日本、韩国农业后,1911年写成了《四千年的农夫——中日韩永续农耕》一书,总结了中国传统农业数千年兴盛不衰的原因和经验。1924年,德国学者鲁道夫·施泰纳针对农作物的生命力、品种及农业产量、种子质量和病虫害抵抗力的明显减少,提出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原理,倡导农业应与社会、环境和谐的思想。德国学者普法伊费尔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产生了生物动力学农业。这就是有机农业的雏形。其后,英国植物病理学家Albert Howard进一步系统深入总结中国传统农业的经验,出版了《农业盛典》一书,论述了土壤健康与植物、动物健康的关系,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倡导发展有机农业。日本学者冈田茂吉创立自然经济农业,积极主张顺应自然,尊重自然,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产量,不施用化肥和农药增加产量。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布瑞奇首次首次提出生态农业概念。英国农学家华盛顿将定义为:生态农业是在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生产结构,是把经济、生态和社会三者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动力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和生态农业,这些种替代农业模式虽然都注重依靠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循环,实现系统平衡,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但是这些模式是针对石油农业带来的危害所做的一种极端的应对,没有考虑农业的投入产出效应,不利于推广。
针对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替代农业的不足,一些科学家开始尝试对农业发展途径的第二次替代。1975年,美国学者提出“可持续农业”说法。1981年,美国科学家莱斯特·布朗在《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一文中,系统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1985年,美国最早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农业生产。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2000年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第25次大会通过了有关持续农业发展活动的决议。1991年4月,FAO在荷兰登博斯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通过了《登博斯宣言》,提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战略决策,对可持续农业作出定义,可持续农业应“不造成环境恶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能够被社会接受”。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和《里约原则》,明确提出了“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
国外虽没有正式提出“循环型农业或循环农业”的概念,但对循环农业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概念的探索与研究阶段,各地已经纷纷开展了循环农业的建设和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循环经济在德国发展较早,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的除草方法,用有机肥或长效肥替代易溶的石化肥料,采用轮作、间作等种植方式,采用天然饲料饲养动物,控制牧场载畜量,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美国采用高效化施肥技术,高效滴灌和节水技术,高效化重视和养殖技术,实现高效率可持续农业。阿根廷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免耕直播法”,体现出环保、增产以及降低成本的诸多好处。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是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1991年,我国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试验示范县”建设工作。1992年,全国农业区域规划委员会会同有关部委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1998年,循环经济概念萌芽。进入21世纪,“农村循环经济”理念走进我国广大农村。陈德敏、王文献于2002年在《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文中第一次提出“循环农业”一词,他们提出我国农业应该根据循环经济的有关理论和基本国情,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借鉴循环经济在工业发展中取得的经验,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向循环农业发展。同年,吴天马在《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最早提及“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他指出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在农业系统应用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实现形式、技术措施。陈德敏和吴天马的研究,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奠定了基础。2004年以后,国内学者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在研究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原则、特征等的理论研究,如周振峰,郭铁民,李志强,宣亚南,张庸萍,瓮伯琦等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作了大量论述,吴天马,季昆森,楚永生等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与特征进行了大量阐述。另一类是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和模式进行研究,如黄贤金,王鲁明,戴丽,唐华俊,杜华章等的研究。各种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定义的不同论述,其基本内涵无本质的区别,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
(三)研究意义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长期以来,在农业上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道路,呈现出人地矛盾突出,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较差,产业链条较短,经济效益较低。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把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基础,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在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遵循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及农产品加工设备,可有效提高农产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从根本上达到节约资源和能源。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农业循环经济实现了农业产业内部物质与能量相互交换、互为原料和废弃物资源化,较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如以沼气为纽带实现人畜粪便、秸秆和垃圾的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清洁能源,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对解决农业环境污染有重要作用。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实行集约化经营,能有效地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农业循环经济还能将种、养、加工等环节有机的联结起来,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深化了农产品加工,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二、本项目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点
(一)研究思路
本项目主要按照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开展研究工作。首先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文献和案例,系统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采用比较、归纳及演绎等方法,总结归纳出国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并分别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案例分析。最后,结合河南实际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二)主要研究内容
全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就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第二部分梳理、归纳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特征及基础理论,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在经验借鉴方面主要从美国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瑞典的生态农
业、澳大利亚的可持续发展农作体系、德国的综合型持续农业、日本的立法推动型持续农业等简要介绍了几个发达国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从国外经验总结出我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些有益启示,主要包括:充分考虑本地资源禀赋、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重视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相结合。
第三部分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利因素包括:农业生产取得较大成效、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拓展、形成了一些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制约因素包括:农业资源环境制约、循环经济意识淡薄、技术支撑体系薄弱、社会支撑体系不健全。
第四部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根据河南省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差异,经过实地调查,将河南省的循环农业发展概括为五种主要模式:立体种养模式、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种养结合农业园区模式、农产品深加工资源最大化利用模式、低碳型新农村建设模式。
第五部分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和对策。为进一步推动河南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是因地制宜,做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二是加强宣传培训教育,提高农技人员技能和全社会农业循环意识;三是开展循环农业试点,推广先进模式经验;四是加快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五是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
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三)重要观点
1.在河南省只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解决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发展。
3.开展循环农业试点、推广先进模式经验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加快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支撑体系是发展好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条件。
三、本项目创新程度、应用价值
(一)理论创新
系统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得出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不同与联系,在当前,只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解决农业增效与环境污染的矛盾。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找到适合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设模式。
(二)应用创新
对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制约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适合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型,并分别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案例分析。在循环模式选择上,第一次提出了低碳型新农村建设模式,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新型农民社区建设相结合,建设低碳型新农村,真正符合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这一模式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四、项目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一)项目负责人前期的相关研究成果
共主持完成六项省级课题,其中两项省级循环经济课题,完成14万字博士论文,在研一项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
专著:(1)循环经济下企业的运行机制研究[M](21万字)
论文:
(1)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研究[J]
(2)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效应分析[J]
(3)循环型企业运行机制的博弈分析[J]
(4)浅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J]
(5)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模式与评价研究
研究报告:
(1)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践研究
(2)河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模式 与对策研究。
(二)主要参考文献
[1] 陈红兵,卢进登,赵丽娅等.循环农业的由来及发展现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6):65-69
[2] 白金明.我国循环农业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3-55
[3] 杜相革,董民.有机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35-39
[4] 沈德中,谢经荣.日本的自然农法[J].世界农业,1995年,7期:9-11
[5] 陈德敏,王文献.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师.2002,11期:8-9.[6] 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02,8期:4-6.[7] 周振峰,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48-351.[8] 郭铁民,王永龙.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期:83-87.[9] 李志强,郝靖涛,李同民.加快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若干对策[J].价格月刊.2005.12期:5-6
[10] 宣亚南,欧名豪,曲福田.循环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期:19-21
[11] 张庸萍,袁冬梅.论我们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
(1):65-68
[12] 翁伯琦.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推动现代化建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期:19-21
[13] 季昆森.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谈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J].安徽农学报.2004.10(6):1-2.[14] 楚永生,初丽霞.论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及制度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3):199-202.[15] 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1-185
[16] 王鲁明,王军,徐少才.资源循环型农业理论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期:14-15.[17] 戴丽.云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1):86-91.[18] 唐华俊.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战略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1):6-11.[19] 杜华章,缪荣蓉,严桂珠.建设循环型农业的对策研究—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5):18-20.[20]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2008-2012年)
[21]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二篇: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申请报告1
一、本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循环农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有机农业的兴起,当时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F.H.King考察中国、日本、韩国农业后,1911年写成了《四千年的农夫——中日韩永续农耕》一书,总结了中国传统农业数千年兴盛不衰的原因和经验。1924年,德国学者鲁道夫·施泰纳针对农作物的生命力、品种及农业产量、种子质量和病虫害抵抗力的明显减少,提出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原理,倡导农业应与社会、环境和谐的思想。德国学者普法伊费尔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产生了生物动力学农业。这就是有机农业的雏形。其后,英国植物病理学家Albert Howard进一步系统深入总结中国传统农业的经验,出版了《农业盛典》一书,论述了土壤健康与植物、动物健康的关系,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倡导发展有机农业。日本学者冈田茂吉创立自然经济农业,积极主张顺应自然,尊重自然,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产量,不施用化肥和农药增加产量。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布瑞奇首次首次提出生态农业概念。英国农学家华盛顿将定义为:生态农业是在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生产结构,是把经济、生态和社会三者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动力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和生态农业,这些种替代农业模式虽然都注重依靠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循环,实现系统平衡,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但是这些模式是针对石油农业带来的危害所做的一种极端的应对,没有考虑农业的投入产出效应,不利于推广。
针对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替代农业的不足,一些科学家开始尝试对农业发展途径的第二次替代。1975年,美国学者提出“可持续农业”说法。1981年,美国科学家莱斯特·布朗在《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一文中,系统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1985年,美国最早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农业生产。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2000年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第25次大会通过了有关持续农业发展活动的决议。1991年4月,FAO在荷兰登博斯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通过了《登博斯宣言》,提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战略决策,对可持续农业作出定义,可持续农业应“不造成环境恶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能够被社会接受”。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和《里约原则》,明确提出了“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
国外虽没有正式提出“循环型农业或循环农业”的概念,但对循环农业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概念的探索与研究阶段,各地已经纷纷开展了循环农业的建设和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循环经济在德国发展较早,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的除草方法,用有机肥或长效肥替代易溶的石化肥料,采用轮作、间作等种植方式,采用天然饲料饲养动物,控制牧场载畜量,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美国采用高效化施肥技术,高效滴灌和节水技术,高效化重视和养殖技术,实现高效率可持续农业。阿根廷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免耕直播法”,体现出环保、增产以及降低成本的诸多好处。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是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1991年,我国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试验示范县”建设工作。1992年,全国农业区域规划委员会会同有关部委开展了“中国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1998年,循环经济概念萌芽。进入21世纪,“农村循环经济”理念走进我国广大农村。陈德敏、王文献于2002年在《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文中第一次提出“循环农业”一词,他们提出我国农业应该根据循环经济的有关理论和基本国情,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借鉴循环经济在工业发展中取得的经验,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向循环农业发展。同年,吴天马在《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最早提及“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他指出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在农业系统应用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实现形式、技术措施。陈德敏和吴天马的研究,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奠定了基础。2004年以后,国内学者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在研究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原则、特征等的理论研究,如周振峰,郭铁民,李志强,宣亚南,张庸萍,瓮伯琦等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作了大量论述,吴天马,季昆森,楚永生等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与特征进行了大量阐述。另一类是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和模式进行研究,如黄贤金,王鲁明,戴丽,唐华俊,杜华章等的研究。各种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定义的不同论述,其基本内涵无本质的区别,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
(三)研究意义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长期以来,在农业上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道路,呈现出人地矛盾突出,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较差,产业链条较短,经济效益较低。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把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基础,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在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遵循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及农产品加工设备,可有效提高农产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从根本上达到节约资源和能源。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农业循环经济实现了农业产业内部物质与能量相互交换、互为原料和废弃物资源化,较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如以沼气为纽带实现人畜粪便、秸秆和垃圾的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清洁能源,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对解决农业环境污染有重要作用。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实行集约化经营,能有效地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农业循环经济还能将种、养、加工等环节有机的联结起来,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深化了农产品加工,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二、本项目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点
(一)研究思路
本项目主要按照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开展研究工作。首先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文献和案例,系统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采用比较、归纳及演绎等方法,总结归纳出国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并分别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案例分析。最后,结合河南实际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二)主要研究内容 全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就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梳理、归纳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特征及基础理论,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在经验借鉴方面主要从美国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瑞典的生态农业、澳大利亚的可持续发展农作体系、德国的综合型持续农业、日本的立法推动型持续农业等简要介绍了几个发达国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从国外经验总结出我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些有益启示,主要包括:充分考虑本地资源禀赋、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重视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相结合。
第三部分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利因素包括:农业生产取得较大成效、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拓展、形成了一些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制约因素包括:农业资源环境制约、循环经济意识淡薄、技术支撑体系薄弱、社会支撑体系不健全。
第四部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根据河南省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差异,经过实地调查,将河南省的循环农业发展概括为五种主要模式:立体种养模式、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种养结合农业园区模式、农产品深加工资源最大化利用模式、低碳型新农村建设模式。
第五部分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和对策。为进一步推动河南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是因地制宜,做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二是加强宣传培训教育,提高农技人员技能和全社会农业循环意识;三是开展循环农业试点,推广先进模式经验;四是加快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五是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
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三)重要观点
1.在河南省只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解决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发展。
3.开展循环农业试点、推广先进模式经验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加快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支撑体系是发展好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条件。
三、本项目创新程度、应用价值
(一)理论创新
系统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得出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不同与联系,在当前,只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解决农业增效与环境污染的矛盾。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找到适合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设模式。
(二)应用创新
对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制约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适合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型,并分别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案例分析。在循环模式选择上,第一次提出了低碳型新农村建设模式,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新型农民社区建设相结合,建设低碳型新农村,真正符合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这一模式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四、项目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一)项目负责人前期的相关研究成果
共主持完成六项省级课题,其中两项省级循环经济课题,完成14万字博士论文,在研一项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
专著:(1)循环经济下企业的运行机制研究[M](21万字)论文:
(1)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研究[J](2)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效应分析[J](3)循环型企业运行机制的博弈分析[J](4)浅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J](5)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模式与评价研究 研究报告:
(1)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践研究
(2)河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模式 与对策研究。
(二)主要参考文献
[1] 陈红兵,卢进登,赵丽娅等.循环农业的由来及发展现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6):65-69 [2] 白金明.我国循环农业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3-55 [3] 杜相革,董民.有机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35-39 [4] 沈德中,谢经荣.日本的自然农法[J].世界农业,1995年,7期:9-11 [5] 陈德敏,王文献.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师.2002,11期:8-9.[6] 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02,8期:4-6.[7] 周振峰,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48-351.[8] 郭铁民,王永龙.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期:83-87.[9] 李志强,郝靖涛,李同民.加快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若干对策[J].价格月刊.2005.12期:5-6 [10] 宣亚南,欧名豪,曲福田.循环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期:19-21 [11] 张庸萍,袁冬梅.论我们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1):65-68 [12] 翁伯琦.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推动现代化建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期:19-21 [13] 季昆森.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谈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J].安徽农学报.2004.10(6):1-2.[14] 楚永生,初丽霞.论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及制度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3):199-202.[15] 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1-185 [16] 王鲁明,王军,徐少才.资源循环型农业理论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期:14-15.[17] 戴丽.云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1):86-91.[18] 唐华俊.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战略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1):6-11.[19] 杜华章,缪荣蓉,严桂珠.建设循环型农业的对策研究—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5):18-20.[20]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2008-2012年)[21]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三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一种新型的资源利用模式与理念,正越来越被接受和认可。现代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有待于运用循环经济原理与方法来解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显著缓解农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对于破解我国农村土地矛盾尖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足问题有明显推动作用。
根据农业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减量化(Reduce)原则要求减少农业投入,从而直接降低成本。目前我国农业普遍存在农药、化肥等投入偏多的情况,导致环境污染、土壤功能弱化、农产品易受污染等负面影响,因此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在保证不降低产出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效率来相对减少投入量。
再利用(Reuse)原则要求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通过对农业生产与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废弃物污染转化为资源,不仅可降低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附加值。
再循环(Recycle)原则要求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反复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少产生废弃物,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和方法,可为今后的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对于循环农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价某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方法(流程)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基本内容
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与排放量,加大对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产出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是循环经济型农业的总体目标。因此,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可以结合农业生产的行为以及相应的结果来考察,据此建立一个BPEIR概念模型,即行为-压力-效果-冲击-反应模型(图1)。因为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存在一个循环总量,而且该循环总量大小取决于系统外的投入以及系统内的消费量。如果对于一个区域系统投入加大,消费量减少,则循环总量会增大,对于系统产生的压力增加,从而会造成系统内各组分向不利的方向发展,比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使用过多,促使其有效利用量下降,则会带来土壤退化、作物产量下降等负效果。负效应集聚对系统的冲击,促使人们通过各种措施减少系统的循环总量,减小系统的循环压力,比如农业中种植模式的改变、废弃物资源化等措施,均为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减少对于系统的投入;反之,如果对于区域系统投入减小,消费增加,说明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则系统内循环总量减少,压力减小,使系统各组分良性发展。因此,从农业生产行为以及产生的效果出发,考虑系统的输入端、过程、输出端来进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1.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技术路线
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农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农业循环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反映某一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二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因素诊断,具体是通过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和障碍度3个指标来进行分析诊断,找出制约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促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图2)。
1.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循环经济的“3R” 原则,即以“ 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为内容的行为原则,并根据研究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认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必须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以及核心技术指标,全面准确地反映农业系统输入、输出终端和运行过程的复杂内容。因此,为选取有效的评价指标,本文根据图1中BPEIR模型以及特尔菲法,对众多因子进行分析,筛选出20个参评因子构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 一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该类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即系统输出终端的效果。其中,采用农机总动力与农林牧渔商品率作为反映农业产业化基础条件以及农业产业化效益的指标; 二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该类指标用来揭示区域农业生产系统投入端的现状;三是资源循环利用评价指标,用来体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系统内资源循环利用的程度; 四是资源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反映农业发展中对于生态环境和资源安全的影响。
1.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的权重是指在相同目标的约束下,各指标间的重要性关系 "#$。因此,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采取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指标赋以权重(表1)
研究区域实证分析 2.1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从以上选取的指标中可以得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性质各不相同,数据之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为使各指标具有可比性,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参照值标准化法主要适用于评价指标与参照值之间相互关联且有所区别的情形。具体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应用有两种类型:
一是正作用指标。该类指标值越大,所反映的循环状况越好;
二是负作用指标。该类指标值越小,越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两种类型,指标标准化处理的公式如下:
Xij为某一指标的原始值,Xi为具体研究对象某一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第i指标原始值。
2.2综合评价结果计算
由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与层次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项指标均需从不同层次与侧面反映农业循环发展的状况。因此,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是一项综合性评价,采用加权函数法进行计算,即
式中,Xi为各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值;Wi为与各指标相对应的权重;S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水平得分。
2.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诊断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是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的考察,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找出阻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有的放矢地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行为与政策的相应调整,从而有效地减少系统投入、提高系统产出,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统一的目标。具体方法是采用“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障碍度”3个指标来进行分析诊断。
3做出结论并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下面就分别以2000~2009 年甘肃省、1991 ~ 2005 年黑龙江省、1990~2008 年吉林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为例具体分析
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结果
2000-2009 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态和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图3 2000-2009 年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提升的趋势,2009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是 2000年的 2.76倍,年均提升速率为11.95%(图3)。分类指标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2000~2009年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准则层中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数、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和生态环境安全指数评价值,均高于2000年的水平,资源减量化评价指数值从2004开始才高于2000年的水平,按照各项分类指标评价指数值年均提升速度的高低来排序,依次为资源循环利用指标(21.63%)、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7.27%)、资源减量减量化指标(2.21%)、资源环境安全指标(1.61%)。说明2000~2009年资源循环利用因素对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升的拉动作用较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的推动作用也较为明显,而资源减量化和资源环境安全因素的作用非常有限,是限制甘肃农业循环经济进
图4 2000-2009 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分类指标评价结果
一步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3 分类指标的约束度判断
为了进一步判断各分类指标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约束程度的大小,将单项指标的约束度进行加总,得到各分类指标的约束程度的度大小。从图7可以看出,2008年影响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资源减量化因素,其约束度为57.03%,然后依次是资源环境安全因素(20.06%)、资源循环利用因素(17.12%)、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5.79%),说明甘肃通过控制农业资源投入减轻农业循环系统压力的任务还很艰巨,未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在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的同时还要格外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图5 2008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各分类指标的约束度
4政策建议
①在优化资源减量投入的前提下,提高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效率,特别是要在加大科研投入强度和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和示范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废弃物资源无害化处理技术
②构建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尽快向包容性增长转变主攻方向为:加强以农产品加工为载体的环保型产业间循环链接技术和农业产后剩余资源及废弃物多功能化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③研究和推广应用农业洁净生产技术。主攻方向为:研究和推广以科学施肥技术、高效农药综合防治技术、农膜高效利用和回收循环利用技术为主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并加强生物农药、优质复合肥、基因技术等替代物质的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
④开发和推广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主攻方向为:研究开发农业废弃物资 源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和农业技术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耗
⑤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长效运行机制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1991—2004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逐渐向前发展。2004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是1991年评价指数的1.37倍。依据图2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的时间发展顺序,可将1991—2004年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八五”期间(1991—1995年):起步发展阶段,该阶段循环农业发展评价指数在[0.87,0.95]内波动,发展状态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比较缓慢。第二阶段“九五”期间(1996—2000年):平稳发展阶段。该阶段
图6 1991—2004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循环农业发展指数在[0.96,1.04]内波动。虽然该阶段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总体水平高于第一阶段,但该阶段也明显表现出平稳趋势。第三阶段“十五”期间(2001—2004年):提升发展阶段。该阶段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处于一种相对较快发展的状态,其综合评价指数主要分布在1.04左右。其中,2004年出现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的最高值(1.194)2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分类比较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较高,产出水平提高幅度最大,对整个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起较强的拉动作用;农业生产的投入方面,在“八五”期间发展逐年下降,对农业整体发展起制约作用,但在“十五”期间,情况有所好转,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日益贯彻到农业生产中;在资源的利用环节,总的有效利用效率
图7 1992—2005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各分类指标评价指数
不高,循环利用的水平低,1995年后逐年下降,对整个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起 阻碍作用;生态效应方面,其发展水平低于或等于农业总体发展水平,但仍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1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
图8 1990-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图
(1)1990—1996年停滞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各年份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数均低于1990年,综合评价指数平均为4.18,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处于低水平波动阶段。该阶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粮食产量,依靠高投入、高消耗获得高产出,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为主,忽视农业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2)1997—2002年缓慢波动上升阶段。这一阶段循环农业指数小幅升高。除了2000和2001年受自然灾害影响以外,综合评价值均高于1990年,综合指数平均为4.77。国家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积极推进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上升态势
(3)2003—2008年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农业循环经济指数快速升高,年均指数为7.01。随着国家重视“三农”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并明确提出发展循环农业,将发展循环农业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吉林省作为国家农业大省是这一政策的主要受益地区。农民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支持鼓励下,提高了循环利用意识,重视利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关产业链接、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农业技术。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2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类指标评价
图9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类指标评价指数
依据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类指标评价结果,2008年吉林省经济社会产出指数、资源循环利用指数、资源环境安全指数均高于1990年。1990年以来资源减量化指数不断下降,单位面积上物质量增加,循环系统内消费能力下降,导致循环农业系统内循环总量增加,促使系统内压力加大,对系统的负面影响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变动与经济社会产出指数变化趋势相似,2002年以后经济社会产出指数和资源循环利用指数迅速提高,说明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资源投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吉林省经济社会产出与资源循环利用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003年以来,随着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业产出提高,农民开始更加关注农业资源减量投入和循环利用。
3障碍性因素分析
根据农业循环经济障碍因素诊断计算得到,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性因素依次为人均沼气量、农用柴油使用强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使用强度、农村用量强度、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化肥有效利用水平、农膜使用强度、单位畜禽产品率和农机动力产值。尤其是人均沼气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柴油使用强度是成为制约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首先要提高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质量和数量,充分发挥沼气在循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购买性外部资源的投入,降低化石能源消耗。从分类指标上看,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主要集中在资源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社会产出指标。说明长期以来吉林省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要素投入过多,而系统内消费能力没有提高,导致投入的物质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系统内循环总量增加,制约着吉林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因此,当前吉林省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源投入的水平,在同等产出情况下降低单位面积上的物质投入,从而达到高效利用资源的目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结论及政策建议
(1)减少农业生产外购性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减量投入是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限制因素。因此,按照农业循环经济原理,减少和优化对化石能源消耗结构,解决滥施和偏施化肥、农药的现象,以及地膜回收不力等问题。
(2)建立农牧结合循环生产模式,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水平。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是制约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二限制因素。因此,吉林省应建立适宜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尤其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和农业高新技术,促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3)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是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另一限制因素。今后,吉林省应当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资本、技术、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业带动、村企互动、投资推动、科技驱动、服务拉动、外向牵动等不同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4)建立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鼓励机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政府需要规范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激发他们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①是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开发专项基金,支持各种形式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开发;②是对农业循环经济产品生产和销售给予减税让利;③是对投资农业循环经济开发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提供信贷担保;④是对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实施给予水电等能源价格方面的减让或补助。
第四篇:循环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探讨国内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系统总结了有关循环经济的一些概念、特征、发展模式等问题,并通过介绍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优秀案例,结合本国国情给出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区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通过清洁生产、市场机制、社会调控等方式, 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旨在最终实现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目标可以从技术和经济两个层次界定。技术层次,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相融合,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最高效率地节约使用资源;在经济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机制。需要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利益分配。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二是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四是新的生产观。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在生产过程中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
五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提倡物质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要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三、各国循环经济发展趋势
(一)日本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理念在日本深入人心,21世纪初,提出“环境立国”战略,即创建循环型社会的国家目标。消费者报废电器时应支付废旧家电收集、再商品化等有关费用,废旧电器经过商家回收又重新回到生产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率如空调为78%,电视为73%,冰箱为59%,洗衣机为56%。日本力争资源回收率达100%。从家电中回收的玻璃、铜、铝等材料制作成玻璃杯、易拉罐等再生产品。
(二)德国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和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1996年又颁布《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确立产生废弃物最小法、污染者承担治理义务以及政府与公民合作三原则。家庭废弃物利用率从1996年的35%上升到2003年的60%。2003年在冶金行业,95%的矿渣、75%以上的粉尘和矿泥,以及至少有2000万顿废旧钢材被重新利用。目前,废弃物处理成为德国经济支柱产业,年均营业额约410亿欧元,并创造20多万个就业机会。
(三)美国
美国1976年就制定和颁布《固体废弃物处置法》。2003年,美国城镇产生的废弃物为5.5亿t,回收利用率达到40%。在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中,纸张为42%,软饮料塑料瓶为40%,铁制包装为57%。
(四)欧盟
欧盟实施的家用电器回收办法,规定商业界必须回收90%的废弃电冰箱及洗衣机,并将此类大型电器用品的60%用于再生产利用。在个人电脑方面其回收比例则按产品重量由原定的60%提高到70%,再生率也由50%提高至60%。此外法国政府要求应有85%的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奥地利法规要求80%回收包装材料必须进行再循环处理或再利用;丹麦政府规定所有废弃物要有50%进行再循环处理。
四、目前循环经济的几种发展模式
(一)杜邦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
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耐用性等。发明这种模式的杜邦公司到1994年生产废弃物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
(二)工业园区模式——又称为卡伦堡工业园区模式
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内各企业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生产量,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德国DSD——回收再利用体系
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DSD)是专门组织回收包装废弃物的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最初由95家产品生产厂家、商业企业以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目前已有1.6万家企业加入。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做标记然后由DSD委托回收企业进行清理、分拣再进行循环利用。
(四)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
日本在循环型社会建设方面主要体现三个层次上。一是政府推动构筑多层次法律体系;二是要求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三是要求国民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不要鄙视垃圾,要把它视为有用资源。堆在一起是垃圾,分类存放就是资源。
五、国外循环经济优秀案例及经验借鉴
下面以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为例介绍。
(一)园区简介
为解决大量消耗能源、资源而产生的垃圾排放等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北九州市以建设亚洲的“国家资源及环保产业基地”为目标,以振兴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为主,制定了生态工业园基本规划。工业园建于2001年,是再利用型生态园的代表。园区分为实证研究区和循环工业园两个区域。
(二)循环经济实施措施
北九州市的环保产业拥有合理的环境管理体制及安全的高新技术,由企业、大学及政府部门组成的“北九州环境产业推进会议”制定了基本工作方向并采用了环境政策与产业振兴政策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地方政策。重点实施措施有四个方面:(1)建设循环使用及旧零部件再次使用产业园区;(2)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设施,发展新产业;(3)创办新能源技术产业、超微纳米等新一代环保产业项目;(4)加强人才培训。
此外北九州通过规划合理的功能区布局来更好的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理念,具体功能区布局如下:(1)2001年6月设立北九州市生态工业园区中心:是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举办以市民为主的环保知识讲座,举办环保技术相关研修、讲座,推广环保技术。(2)环保企业聚集区:通过各企业的相互合作,把环保相关企业发展成为废www.xiexiebang.com物排放为零的资源循环基地。(3)响滩再生使用区:市政府场地租给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环保项目,地方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独创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开展各种再生使用产业活动。(4)环保研发中心:企业、政府、大学联合起来将进行最尖端的废物处理技术、再生使用技术的研发。本九州生态产业园利用作为工业城市积累起来的技术和人才、工业设施及企业、研究机构、政府、市民建立的网络,将振兴产业与环境保护两大政策有机结合成功实现了建立独具特色的地区政策的工业园区,其成功经验对我们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六、国内发展循环经济建议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结合我国国情发展生态园区循环经济可从以下几点试做努力:
1.创新机构,保证循环经济深入发展。成立循环经济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区域实际状况,从引导和促进的角度出发全面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工作。
2.绿色招商,促进第二产业生态工业发展。通过产业链、产品链和废物链的构建与完善,资源和废物的减量化等措施,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改善投资环境。根据生态工业系统建设需求和市场机制有选择地进行主题招商和绿色招商,重点发展补链企业,形成多产品多链条的生态工业网状结构。
3.集约使用,提高资源使用率。注重资源的集约化使用,无论在土地资源、水资源、还是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均努力达到较高水平。
4.重视科技,引领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发展。可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海水淡化以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投资兴建垃圾发电厂,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烟气净化处理发电的同时保护居住环境;完善区域水循环系统,建立以污水处理厂为主体的中水回用系统,节约用水的同时满足企业对中水的需求。
5.加强信息建设,构建生态工业信息平台。建立固废资源信息网,便于企业之间进行固废资源交换与再利用的信息沟通,为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建设搭建信息平台。
6.注重生态教育,建设绿色学校。生态文化建设从孩子抓起,各级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在相应课程中增加环境保护知识内容,把生态教育纳入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从小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林慧岳.基于循环经济区域创新活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
[2]于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J].天津科技,2004,(6).
[3]许江萍.循环经济:从理念到实践[J].中国科技投资,2006,(8).
[4]江翔.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J].华东经济管理,2005,(3).
[5]王晶日.实现循环的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4,(1).
第五篇:加强示范项目建设 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加强示范项目建设 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青岛市畜牧科技示范园
青岛市畜牧科技示范园管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废物排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畜牧业,更好地促进了园区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快速发展,有力提高了青岛市畜牧业综合生产水平。
一、基本情况
建于2001年的青岛市畜牧科技示范园,核心区占地6000亩,总投资3亿元。先后引进了泰国正大绿色肉鸡欧盟认证出口示范场、新希望集团优质奶牛示范场、青岛蓝天伊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剑桥湾现代牛业有限公司、青岛兴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信康进口畜禽良种繁育中心、莱阳农学院科研实习基地等大型高科技畜牧企业内外资等14个项目。年完成秸秆青贮1.2万吨,玉米秸秆青贮9000吨,利用花生蔓、地瓜蔓等干草7000多吨,利用果渣、牛蒡渣、胡萝卜皮、酒糟等农产品废弃物5000多吨、种植牧草200亩,种植青贮饲料玉米100亩;建有粪便堆积发酵场地1000平方米,粪便进行堆积发酵,装车运走还田。初步形成了“粮(草)-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加工)-农田”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养殖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农业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循环经济型农业园区循环链
小规模畜牧业畜禽粪便无序排放,农业秸秆无序焚烧既对环境造成污染,又浪费了大量资源。为改善环境,园区整合资源,变废为宝,自建设之初高起点、高定位,用循环经济理念打造现代畜牧业,用循环经济模式推进园区建设,以高科技、高品质、高效益为切入点,规划设计了高产奶牛繁育区、肉牛育肥养殖区、肉鸡养殖示范区、蛋鸡养殖示范区、家畜停检隔离区、特种畜禽养殖区、畜产品加工区、饲料加工区、兽药饲料生产区、牧草种植示范区、牧业机械推广区和办公培训区等12个板块小区,积极倡导入园企业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在园区规划建设畜禽粪便污水处理池和堆肥发酵处理厂,建设秸秆养畜项目,充分利用周边丰富的秸秆资源,开展秸秆青贮、氨化,通过家畜过腹还田,形成秸秆(粮)—畜禽—粪便(有机肥)—还田—粮(秸秆)的资源循环链条。
(二)积极推进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区建设
利用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废弃物大力发展牛羊为主的食草家畜生产。一是利用果渣、啤酒糟、中药残渣等农产品废弃物饲养家畜,减少资源浪费;二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农作物秸秆,通过“三贮一氨化”处理作物秸秆,过腹还田,既避免环境污染,又增加土壤肥力,有效改良了土壤结构;三是大力推广种草养畜,有利于改善植被,美化生态环境。项目一年可消化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废弃物34万吨,农民增加收入2720万元,而且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和人居生活条件。
(三)组织实施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
运用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技术,一方面保证畜禽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促其健康生长,另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养殖场粪便污水综合治理,采用干清粪工艺,实现“干湿分离”,使干粪与尿、冲洗水分离,干粪堆制成有机肥,水经处理达标后还田或排放。按照年畜禽粪便排放量5000吨,每吨畜禽粪便可生产有机肥0.4吨计算,可生产有机肥2000吨,对外销售产生效益320万元。肥料还田后土地肥力增加,粮食作物及牧草产量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作物秸秆和牧草资源充足也反哺了畜牧养殖业,形成了畜牧业良性循环。
三、取得效果
(一)经济效益。一是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实现了农民增收。据粗略估算,园区年产自用有机肥1045吨,年产液肥1.25万m3,为养殖场户增收节支36万元。二是节约饲料粮。2006年,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等措施处理秸杆34.5万吨,按每6.4公斤青贮玉米节约饲料粮1公斤计算,可以节粮5.31万吨,按每吨粮价(玉米)1200元计算,可增加收入6372万元。
(二)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改善畜产品结构,丰富市场供应。
(三)生态效益。一是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大量作物秸杆被综合利用,从根本上缓解了焚烧秸杆造成的大气污染;发展沼气生态农业,改变了农村过去的“脏、乱、差”现象。二是改善了土壤物理结构。通过施用沼渣沼液和秸杆还田,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大量秸杆还田,有效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缓解了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有效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下步思路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发展型畜牧业,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资源综合利用来发展的循环经济,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园区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园区将加快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区建设,秸秆养畜覆盖率达到100%,示范带动全市秸秆资源利用率达到40%;加快畜禽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园区规模养殖场户畜禽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示范带动全市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覆盖率达到90%;着手建设五大绿色畜牧生产示范基地,拓宽循环型畜牧业发展之路;搞好宣传培训,提高园区业户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
工作措施:
(一)加快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区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掀起利用农作物秸秆青贮、黄贮、氨化处理热潮,鼓励种草养畜,“十一五”期间,改扩建永久性青贮池5万立方米,带动全市完成青贮作物秸秆60万吨,综合利用农作物废弃物、农产品副产品,提高全市秸秆资源利用率。
(二)做好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推进“粮——畜——沼”发展模式,在园区建设日处理粪便50吨的规模沼气处理工程,示范带动全市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开展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生能源工程,确保全市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覆盖率达到预期目标。有全市积极推广秸秆-畜禽粪便-沼气-能源利用(电力、有机肥等)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三)做好园区无公害畜禽产品基地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园区优势,鼓励企业进行无公害畜禽生产无公害产品认定工作,同时利用沼渣、沼液、发酵粪便等天然有机肥料辐射带动园区周边农业生产无公害蔬菜、粮食。做好生态恢复、沼气建设工程的结合,引种推广优质牧草,扩大高产优质饲料的种植面积。
(四)加快五大绿色畜牧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按照绿色畜禽产品生产要求,在园区建成绿色肉鸡、绿色牛奶、绿色蛋鸡产品、绿色生猪和绿色肉羊等五大绿色畜禽产品示范基地。同时建设畜禽产品无公害检测实验室,在园区内养殖企业实现零污染、绿色养殖,通过绿色产品认证,形成品牌,带动全市实现畜牧产业化发展。
(五)加快畜牧业现代化、标准化建设。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行政监管力度,严格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用循环经济理念规范园区向现代化、标准化发展,在青岛正大、新希望奶牛场、青岛剑桥湾胚胎产业基地、青岛蓝天伊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地建设养殖业污染控制和畜禽粪便无害化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