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共五则)

时间:2019-05-12 19:0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机制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机制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第一篇:创新机制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创新机制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编辑:admin 时间:2010-12-2 12:45:00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沙洋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取得较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优质稻、优质油、优质棉、无公害蔬菜、优质畜禽、优质水产、花卉苗木等七大特色板块基地,面积达235万亩,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水产大县、全省油菜专业大县第一县。

由于受到农业生产条件、资金、技术和农民素质等因素的制约,沙洋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步伐还不快。这要求我们必须抓住关键,重点突破,用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相互配套、操作性强的政策法律法规,是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很有必要明确立法框架,研究形成专门法,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法制化。同时政府应制定系列、配套的农业循环经济政策,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行为,改造传统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建立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

资金投入是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要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经济就难以发展,效益就难以增加。沙洋县每年整合500多万元的资金,对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中的重点企业和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奖励支持,引导和鼓励农民、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循环经济领域,推动了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但相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建立产业准入机制,对新建的农业项目,要从能源、水资源消耗以及土地、环保等方面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一些节约农业能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大农业产业项目和农业技术开发、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予以政策倾斜和资金补助。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农民、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围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科技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业循环经济是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循环经济,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撑,实现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培育产业集群的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目前,沙洋县已与华中农业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高校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县的循环经济还停留在农业资源的低层次循环上,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还较低。必须要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着眼于解决制约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瓶颈问题,整合各类科研力量,加强与国内外有实力的科研院所的联合协作,全力组织科技攻关,尽快攻克关键技术,着力培育和形成多产业横向扩展和资源深加工纵向延伸的循环型产业集群。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整合科技服务力量,全面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的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服务组织模式,推进科技推广服务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要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围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全面推广传统有效的农业科技、实在实用的农业科技、生态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努力培育新型农民

循环农业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素质决定了循环农业发展的层次和规模。沙洋县以农广校、农村科技服务站、农家书屋、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等为阵地,以阳光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程等为平台,以现代农业技术和常规技术等为主要内容,多途径、多形式的开展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全县已举办各类农民培训班440期,培训农民6.8万人,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但与现代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农民素质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增强致富本领;必须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要求,加大新型农民培育力度,努力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土专家和明白人队伍,造就一批会经营、善开拓的农村经纪人队伍,造就一批善管理、懂市场的企业管理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步伐。

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目前,沙洋县已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51家,网络带动农民2万多户。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企业与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共同体,既要保证龙头企业的优质原料需求,又要保障农民利益,通过合作组织带动,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作者:郑中华

来源:《湖北日报》

第二篇:突出重点 完善机制 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突出重点 完善机制扎 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威海市人民政府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了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368.5亿元,增长15.9%,45户省重点用能企业实现节能14.9万吨标准煤,38户重点用水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8.3%。

(一)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均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二是加强政策指导。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威海市节约能源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循环经济重大问题和阶段性工作进行了部署,发挥了指导作用。三是加强目标考核。市政府将循环经济有关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目标任务,实行严格的约束性计划管理。同时,将资源节约工作纳入了对各级的目标责任制考核,逐级签订节能和环保目标责任书,加强调度和考核,建立了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循环经济发展考核体系。四是加强宣传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加大了对节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的宣传,加强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增强了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

(二)努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一是加快结构调整。确定了建设现代制造业、旅游度假和以海产品为主的农副产品出口加工“三大基地”,培育运输设备、机电工具、电子信息、轻纺服装、食品医药“五大产业群”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高耗水、低产出、粗放用地的项目,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推动了产业优化升级。二是发展生态产业。全市有24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45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4家企业被评为全省环境友好企业,去年又确定了10户清洁生产试点示范企业和10户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树立了样板,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刘公岛景区和乳山银滩开发区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区域认证。市工业园、石岛工业园等重点园区按照生态工业园的要求编制了规划,科学引进和合理布局项目。三是发展清洁能源。依托我市地处沿海,岸线和风力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规划和推进了华能风力发电、乳山红石顶核电等一批风电、核电项目。加快推进热电厂的脱硫改造,华能电厂二期海水烟气脱硫项目建成后将使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26%。四是发展环保产业。全市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业已达到49家,一般工业废水治理、中水回用、工业消烟除尘等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废旧资源特别是废旧纸张、粉煤灰、煤矸石和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去年环保产业实现产值15.6亿元。

(三)推动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突破。一是抓节水。对100多家单位实施定期水平衡测试。严格执行用水计划,加强对用水量的调控。积极推进海水利用,华能电厂筹资1980万元,建造了日产淡水能力2500吨的国内最大的二级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所产淡水全部用于锅炉软化水和生活用水,年节约处理成本约550万元。目前全市年海水淡化量300多万立方米,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冷却用水每年约30亿立方米。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回用和中水设施,中心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2.7%,市区日中水生产能力达到 1万吨,利用率达到60%。大规模推广农业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全市节水灌溉面积已达10万公顷,年可节水1.7亿立方米。二是抓节能。对重点用能企业开展了能源审计,指导企业编制节能规划。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节能技术对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三角集团投资300多万元,实施了硫化车间内温冷却水回收系统改造、水泵电机变频改造等五大工程,年可节约400余万元。加强了建筑节能工作,中心城市新建多层住宅全面推广了应用框架结构,中心城市和3 个县级市的城市规划区均实现了新建建筑实心粘土砖使用率为零的目标;大力发展以粉煤灰加工为主的新型墙材,年产量由1999年的1.5亿标块提高到去年的8.7亿标块,应用率达到了85%以上。三是抓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抓了热电、化工、冶金、食品等行业,省、市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46户,年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118万吨,去年实现产值9亿元。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等固体废物做到了当年排放当年全部利用。在农村大力发展“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用沼气及小型沼气工程,沼气总池容达到4.8万立方米,年可产生沼气225万立方米。此外,在节地、节材、节矿等方面也实现了突破。

(四)不断完善循环经济工作机制。一是强化资金支持。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市里设立了节能资金,加大了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近年来先后为二热电海水淡化、蓝星玻璃水煤浆替代重油、以塑代木等一批重点项目,争取资金支持2000多万元,为威海恒信水泥、荣成映波水泥等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减免税收6000多万元。二是强化技术支持。围绕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实施了包括工厂养殖用水循环利用、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等包括国家863计划和省级重点攻关计划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三是强化激励约束。注重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用,去年我们调整了用水价格,对居民生活用水超过阶梯部分加倍收取水费,并提高了船舶、建筑、洗浴、洗车等特殊行业用水价格,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了最大效益。四是强化执法检查。不定期对重点企业开展节能和资源节约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督促企业搞好整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不断深入。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下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全省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资源开采和利用,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废弃物产生以及土地利用等环节,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机制,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标准、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体系,全市万元gdp能耗降低22%、取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具体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抓重点领域。着眼于能源和资源减量化,加强对冶金、热电、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重点抓好百户用能企业,特别是45户省级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任务。着眼于资源再利用,重点抓好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等的回收利用。着眼于废弃物资源化,抓好蓝星玻璃以塑代木、大业金矿尾矿综合利用等一批重点项目。继续抓好清洁生产,今年争取完成10—15户企业的审核验收工作。抓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的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促进面上工作的开展。

二是抓技术支撑。依托重点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发节能、节水、节材、节矿和循环生产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采取现场会、技术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继续淘汰一批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产品。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机制,为企业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三是抓宏观管理。结合“十一五”规划纲要,尽快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明确方向。认真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修订和完善已有的政策,适时出台新的鼓励扶持政策。加快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超能耗加价制度,运用价格杠杆的作用,调控能源供应与使用。不断完善能耗统计公报制度,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实施严格的考核管理。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和引导,为循环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第三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一种新型的资源利用模式与理念,正越来越被接受和认可。现代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有待于运用循环经济原理与方法来解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显著缓解农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对于破解我国农村土地矛盾尖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足问题有明显推动作用。

根据农业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减量化(Reduce)原则要求减少农业投入,从而直接降低成本。目前我国农业普遍存在农药、化肥等投入偏多的情况,导致环境污染、土壤功能弱化、农产品易受污染等负面影响,因此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在保证不降低产出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效率来相对减少投入量。

再利用(Reuse)原则要求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通过对农业生产与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废弃物污染转化为资源,不仅可降低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附加值。

再循环(Recycle)原则要求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反复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少产生废弃物,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和方法,可为今后的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对于循环农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价某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方法(流程)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基本内容

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与排放量,加大对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产出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是循环经济型农业的总体目标。因此,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可以结合农业生产的行为以及相应的结果来考察,据此建立一个BPEIR概念模型,即行为-压力-效果-冲击-反应模型(图1)。因为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存在一个循环总量,而且该循环总量大小取决于系统外的投入以及系统内的消费量。如果对于一个区域系统投入加大,消费量减少,则循环总量会增大,对于系统产生的压力增加,从而会造成系统内各组分向不利的方向发展,比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使用过多,促使其有效利用量下降,则会带来土壤退化、作物产量下降等负效果。负效应集聚对系统的冲击,促使人们通过各种措施减少系统的循环总量,减小系统的循环压力,比如农业中种植模式的改变、废弃物资源化等措施,均为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减少对于系统的投入;反之,如果对于区域系统投入减小,消费增加,说明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则系统内循环总量减少,压力减小,使系统各组分良性发展。因此,从农业生产行为以及产生的效果出发,考虑系统的输入端、过程、输出端来进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1.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技术路线

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农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农业循环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反映某一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二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因素诊断,具体是通过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和障碍度3个指标来进行分析诊断,找出制约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促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图2)。

1.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循环经济的“3R” 原则,即以“ 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为内容的行为原则,并根据研究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认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必须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以及核心技术指标,全面准确地反映农业系统输入、输出终端和运行过程的复杂内容。因此,为选取有效的评价指标,本文根据图1中BPEIR模型以及特尔菲法,对众多因子进行分析,筛选出20个参评因子构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 一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该类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即系统输出终端的效果。其中,采用农机总动力与农林牧渔商品率作为反映农业产业化基础条件以及农业产业化效益的指标; 二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该类指标用来揭示区域农业生产系统投入端的现状;三是资源循环利用评价指标,用来体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系统内资源循环利用的程度; 四是资源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反映农业发展中对于生态环境和资源安全的影响。

1.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的权重是指在相同目标的约束下,各指标间的重要性关系 "#$。因此,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采取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指标赋以权重(表1)

研究区域实证分析 2.1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从以上选取的指标中可以得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性质各不相同,数据之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为使各指标具有可比性,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参照值标准化法主要适用于评价指标与参照值之间相互关联且有所区别的情形。具体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应用有两种类型:

一是正作用指标。该类指标值越大,所反映的循环状况越好;

二是负作用指标。该类指标值越小,越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两种类型,指标标准化处理的公式如下:

Xij为某一指标的原始值,Xi为具体研究对象某一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第i指标原始值。

2.2综合评价结果计算

由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与层次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项指标均需从不同层次与侧面反映农业循环发展的状况。因此,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是一项综合性评价,采用加权函数法进行计算,即

式中,Xi为各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值;Wi为与各指标相对应的权重;S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水平得分。

2.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诊断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是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的考察,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找出阻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有的放矢地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行为与政策的相应调整,从而有效地减少系统投入、提高系统产出,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统一的目标。具体方法是采用“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障碍度”3个指标来进行分析诊断。

3做出结论并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下面就分别以2000~2009 年甘肃省、1991 ~ 2005 年黑龙江省、1990~2008 年吉林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为例具体分析

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结果

2000-2009 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态和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图3 2000-2009 年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提升的趋势,2009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是 2000年的 2.76倍,年均提升速率为11.95%(图3)。分类指标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2000~2009年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准则层中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数、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和生态环境安全指数评价值,均高于2000年的水平,资源减量化评价指数值从2004开始才高于2000年的水平,按照各项分类指标评价指数值年均提升速度的高低来排序,依次为资源循环利用指标(21.63%)、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7.27%)、资源减量减量化指标(2.21%)、资源环境安全指标(1.61%)。说明2000~2009年资源循环利用因素对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升的拉动作用较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的推动作用也较为明显,而资源减量化和资源环境安全因素的作用非常有限,是限制甘肃农业循环经济进

图4 2000-2009 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分类指标评价结果

一步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3 分类指标的约束度判断

为了进一步判断各分类指标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约束程度的大小,将单项指标的约束度进行加总,得到各分类指标的约束程度的度大小。从图7可以看出,2008年影响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资源减量化因素,其约束度为57.03%,然后依次是资源环境安全因素(20.06%)、资源循环利用因素(17.12%)、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5.79%),说明甘肃通过控制农业资源投入减轻农业循环系统压力的任务还很艰巨,未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在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的同时还要格外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图5 2008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各分类指标的约束度

4政策建议

①在优化资源减量投入的前提下,提高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效率,特别是要在加大科研投入强度和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和示范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废弃物资源无害化处理技术

②构建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尽快向包容性增长转变主攻方向为:加强以农产品加工为载体的环保型产业间循环链接技术和农业产后剩余资源及废弃物多功能化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③研究和推广应用农业洁净生产技术。主攻方向为:研究和推广以科学施肥技术、高效农药综合防治技术、农膜高效利用和回收循环利用技术为主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并加强生物农药、优质复合肥、基因技术等替代物质的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

④开发和推广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主攻方向为:研究开发农业废弃物资 源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和农业技术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耗

⑤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长效运行机制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1991—2004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逐渐向前发展。2004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是1991年评价指数的1.37倍。依据图2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的时间发展顺序,可将1991—2004年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八五”期间(1991—1995年):起步发展阶段,该阶段循环农业发展评价指数在[0.87,0.95]内波动,发展状态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比较缓慢。第二阶段“九五”期间(1996—2000年):平稳发展阶段。该阶段

图6 1991—2004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循环农业发展指数在[0.96,1.04]内波动。虽然该阶段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总体水平高于第一阶段,但该阶段也明显表现出平稳趋势。第三阶段“十五”期间(2001—2004年):提升发展阶段。该阶段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处于一种相对较快发展的状态,其综合评价指数主要分布在1.04左右。其中,2004年出现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的最高值(1.194)2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分类比较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较高,产出水平提高幅度最大,对整个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起较强的拉动作用;农业生产的投入方面,在“八五”期间发展逐年下降,对农业整体发展起制约作用,但在“十五”期间,情况有所好转,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日益贯彻到农业生产中;在资源的利用环节,总的有效利用效率

图7 1992—2005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各分类指标评价指数

不高,循环利用的水平低,1995年后逐年下降,对整个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起 阻碍作用;生态效应方面,其发展水平低于或等于农业总体发展水平,但仍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1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

图8 1990-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图

(1)1990—1996年停滞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各年份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数均低于1990年,综合评价指数平均为4.18,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处于低水平波动阶段。该阶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粮食产量,依靠高投入、高消耗获得高产出,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为主,忽视农业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2)1997—2002年缓慢波动上升阶段。这一阶段循环农业指数小幅升高。除了2000和2001年受自然灾害影响以外,综合评价值均高于1990年,综合指数平均为4.77。国家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积极推进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上升态势

(3)2003—2008年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农业循环经济指数快速升高,年均指数为7.01。随着国家重视“三农”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并明确提出发展循环农业,将发展循环农业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吉林省作为国家农业大省是这一政策的主要受益地区。农民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支持鼓励下,提高了循环利用意识,重视利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关产业链接、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农业技术。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2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类指标评价

图9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类指标评价指数

依据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类指标评价结果,2008年吉林省经济社会产出指数、资源循环利用指数、资源环境安全指数均高于1990年。1990年以来资源减量化指数不断下降,单位面积上物质量增加,循环系统内消费能力下降,导致循环农业系统内循环总量增加,促使系统内压力加大,对系统的负面影响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变动与经济社会产出指数变化趋势相似,2002年以后经济社会产出指数和资源循环利用指数迅速提高,说明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资源投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吉林省经济社会产出与资源循环利用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003年以来,随着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业产出提高,农民开始更加关注农业资源减量投入和循环利用。

3障碍性因素分析

根据农业循环经济障碍因素诊断计算得到,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性因素依次为人均沼气量、农用柴油使用强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使用强度、农村用量强度、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化肥有效利用水平、农膜使用强度、单位畜禽产品率和农机动力产值。尤其是人均沼气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柴油使用强度是成为制约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首先要提高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质量和数量,充分发挥沼气在循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购买性外部资源的投入,降低化石能源消耗。从分类指标上看,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主要集中在资源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社会产出指标。说明长期以来吉林省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要素投入过多,而系统内消费能力没有提高,导致投入的物质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系统内循环总量增加,制约着吉林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因此,当前吉林省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源投入的水平,在同等产出情况下降低单位面积上的物质投入,从而达到高效利用资源的目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结论及政策建议

(1)减少农业生产外购性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减量投入是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限制因素。因此,按照农业循环经济原理,减少和优化对化石能源消耗结构,解决滥施和偏施化肥、农药的现象,以及地膜回收不力等问题。

(2)建立农牧结合循环生产模式,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水平。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是制约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二限制因素。因此,吉林省应建立适宜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尤其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和农业高新技术,促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3)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是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另一限制因素。今后,吉林省应当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资本、技术、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业带动、村企互动、投资推动、科技驱动、服务拉动、外向牵动等不同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4)建立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鼓励机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政府需要规范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激发他们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①是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开发专项基金,支持各种形式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开发;②是对农业循环经济产品生产和销售给予减税让利;③是对投资农业循环经济开发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提供信贷担保;④是对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实施给予水电等能源价格方面的减让或补助。

第四篇:探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税收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水、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也日益严峻。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迫在眉睫。审视我国现阶段财税政策,有必要调整和完善财税政策,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合理的税制安排有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绿色产业和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一、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税收政策的支持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税收手段既能很好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更可有效地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因势利导,对于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企业所得税法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跃升到了新的高度。新法重新规范了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建立了“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加大了对环境保护、新技术研发等领域的扶持和鼓励力度,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将有效激励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能源消耗由高污染、高消耗向低消耗、循环型转变,生产技术由粗放、滞后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生态环境由高污染、高破坏向低污染、友好型转变。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1、税收政策鼓励资源节约降耗。(1)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2)纳税人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需要定期减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地方税务局审核后,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3)纳税人纳税确有困难的,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定期减征或者免征房产税。

2、税收政策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减计收入是指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原材料占生产产品材料的比例不得低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标准。

3、税收政策鼓励加强环境保护。(1)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2)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企业从事的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的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3)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了环保企业乃至一般企业从事从事环境保护相关产品与技术开发的积极性,从而将直接有利于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

三、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税收政策借鉴

1、德国的生态税政策。生态税是对那些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和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品而增加的一个税种。生态税的引入有利于政府从宏观上控制市场导向,促使生产商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通过经济措施引导生产者的行为,改进消费模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2、日本的退税政策。政府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产处理设备,在使用内除了普通退税外,还按取得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对废纸脱墨处理装置、处理玻璃碎片用的夹杂物剔除装置、铝再生制造设备、空瓶洗净处理装置等,除实行特别退税外,还可获得3年的固定资产税退还。对公害防治设施可减免固定资产税,根据设施的差异,减免税率分别为原税金的40%-70%。同时,对各类环保设施,加大设备折旧率,在其原

大争之世 网游之复活 炼宝专家 混在三国当军阀重生之官道

有折旧率的基础上再增加14%-20%的特别折旧率。

3、美国的税收优惠。美国亚利桑那州1999年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对分期付款购买回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可减销售税10%。征收新鲜材料税,促使人们少用原生材料、多进行再循环;征收生态税,除可再生能源外,其他能源都要收取生态税;征收垃圾填埋和焚烧税。从上世纪90年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代起,美国政府开始了农业“绿色补贴”的试点。其特点是,设置了一些强制性的条件,要求受补贴农民必须检查他们自己的环保行为,定期对自己农场所属区域的野生资源、森林、植被进行情况调查。此外,对表现出色的农户,除提供“绿色补贴”外,还可暂行减免农业所得税,以资鼓励。

四、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

与国外相对完善的生态税收和循环经济税收制度相比,我国的税收制度在调节经济发展、引导循环经济方向等方面,仍然存在相当的差距。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税制,为此建议采取实施以下税收政策:

1、增强资源税的环境保护功能。一是扩大征收范围。在现行资源税的基础上,将那些必须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也列入征收范围,如土地、海洋、森林、草原、滩涂、淡水和地热等自然资源。二是调整计税依据。由现行的以销售量和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调整为以产量为计税依据,并适当提高单位计税税额,特别是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征以重税,以此限制掠夺性开采与开发。三是将现行其他资源性的税种如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并入资源税,并将各类资源性收费如矿产资源管理费、林业补偿费、育林基金、林政保护费、电力基金、水资源费、渔业资源费等也并入资源税。四是制定必要的鼓励资源回收利用、开发利用替代资源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资源税真正成为发挥环境保护功能的税种。

2、加大消费税的环境保护功能。把使用无法回收利用的原材料、资源消耗量大、严重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并征收较高的消费税;对使用新型或可再生能源的低能耗的交通工具实行低税或免税;对于资源消耗量小、能循环利用资源的产品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绿色产品、清洁产品不征收消费税,从而限制环境污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3、通过取消出口退税和加征出口关税等限制一些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保护国内资源;同时通过调节进口关税提高进口产品的质量,减少污染产品的进口。

4、调整增值税。采用“消费型”增值税。目前我们国家除了东北等部分试点地区以外其余的地区都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大部分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从而抑制了企业投资发展循环经济设备的积极性。为促进企业购置除尘、污水处理和提高利用效率的环保设备,需要增加企业时这些设备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规定。

5、开征环境保护税。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废弃物、噪音等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建立起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种,既唤起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又能充分发挥税收对环保工作的促进作用。

6、实施税收激励机制。通过税收这个经济杠杆,实施税收激励机制,鼓励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如对利用“三废”的生产行业和产品进行减免税;对生产环保产品的产业给予的政策倾斜,如对无污染的农药、化肥等可采取减免税措施;对从事环保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进行支持,对单位及个人给予环保的投资、再投资、捐赠予以退税或所得税税前扣除等;鼓励企业防治污染设备加速折旧;对使用环保建材的建筑企业要予以减免税费等。

7、尽早开征燃油税。燃油税已经在各个层面讨论了很长时间,开征燃油税对循环经济的建立,实现可持续发展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大争之世 网游之复活 炼宝专家 混在三国当军阀重生之官道

第五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模式构建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模式构建

叶美锋林代炎吴飞龙

(福建省农科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州 350003)

摘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理念介绍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Agriculture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Pattern Construction

Mei-feng YE,Dai-yan LIN, Fei-long WU,(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Fuzhou,Fujian,350003)

Abstract: The develop agriculture circulation economy was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agricultural circul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luencing factor and the agricultural circul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circulation economical idea

Key words:agriculture; circular economy;Development model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和资源约束型国家,有限的资源与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为了经济的全方位的、快速的发展,必须把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通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循环经济理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工业循环经济理论,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而言,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它要求系统内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利用。而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中,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尽可能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加大对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产出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原则是“3R”原则[2],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原则是通过在农业循环经济运作的源头,即资源投入的输入端,减少物质与能源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以预防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如在畜禽养殖业中,通过集约化生产,引进新品种,并对饲料的合理配制,降低料肉比,推行畜禽健康养殖,减少饲料成本及药品投入,提高成活率,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降低畜禽废弃物重金属排放的效果。再利用原则是通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次使用资源或产品,以避免其过早成为垃圾。如猪舍冲栏污水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7BAD89B13及院科技支撑项目Zymb0805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叶美锋(1981-),福建福州人,研究实习员,从事农业污水治理研究。E-mail:yemeifeng1021@126.com [1]

经过厌氧处理后的可作为鱼塘养鱼、农田灌溉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资源化原则是通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回收,综合利用,以达到从输出端减少废弃物最终处理量的目的,如利用畜禽养殖场固液分离后的畜禽粪渣栽培食用菌,再利用菌渣生产有机肥,使畜禽粪便废弃物完全资源化利用,既防止废弃物排放污染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2.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方向

目前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不断重视,国内各省市对农业循环经济都开展了一系列模式构建与推广,就此总结归纳一些较有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1.1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是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中发展最早的模式[3-5],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立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是循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的典型代表,在我国发展已有相当成功的模式。由于我国南北方地域气候、环境、经济条件等各项因素差异较大,因此各地实施的生态农业模式也各有不同。在辽宁省实行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更高效的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目前已在东北地区大范围推广21万户,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还有在南方地区推广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以及在此模式基础上因地制宜衍生出的“猪-沼-稻-鱼”、“猪-沼-茶”等模式,则是通过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与此同时,还将加工业引入了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体的循环链条中,实现“种、养、加”一条龙生产,扩大了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种养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该模式已在各地区也已取得良好成效[6]。在西北地区则是根据当地生态脆弱,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等实际情况,通过“山地种养结合”、“小流域开发治理”、“林间套作”等多种模式,发展小规模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通过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以解决西北地区干旱地区的用水,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2.1.2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

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模式就是指将废弃物、农副产品等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后变成有用的资源,再通过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过程,生产出新的产品,即利用农业废弃物与农业资源之间的循环发展经济。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植物残余类废弃物,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动物类残余废弃物,农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类残余废弃物等,这些废弃物中还含有丰富有机质、N、P、K养分,若利用得力,既可解决废弃物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为企业、农户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目前在该方面研究应用比较广泛的包括农作物秸杆的综合利用及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等。

2.1.3 循环生态农业园区发展模式

循环生态农业园区发展模式是把农业的发展纳入到生态农业园区中,以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为基础,通过加工业的发展带动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加工业主要生产原料来自农业生产,而生产过程产生的有机垃圾等固体废物能够转变成为良好的农业资源,从而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形成以农业为主体的农业和工业互动的循环经济模式。建立“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依托科研机构开展新品种研究及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创立企业品牌,并使农民有效参与到产业系统中,让农民真正分享到企业的利益,得到更多的实惠,实现共同富裕。

2.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推行农业循环经济的要害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弃物的产出与排放量,加大对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产出量,因此,以福建省为例,运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可以知道,目前福建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的主要影响因素集中在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安全和资源循环利用指标。而根据2002的福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排序分析[8],排名前五名的分别是为农业耗水系数、禽畜粪便资源化率、化肥使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农膜使用强度,排名前五位的有4个是资源减量投入方面的,说明长期以来资源大量投入是影响福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资源投入不断增加,导致单位面积投入的农业资源量过大,影响了农业系统的消费能力,给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因而制约福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资源安全和资源循环利用指标排名也较前,特别是资源循环利用指标中的禽畜粪便资源化率,排在第二,障碍度达14.57%。因此,只有充分关注并处理好这些因素,才能使农业循环经济取得更大的发展。[7]

2.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目前,全国上下对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缺少对物质循环和价值增殖等量化研究和系统分析,仍有许多理论、技术、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问题亟待学术界研究解决。具体来说,一是需通过政府干预措施,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部门、相关企业及农业生产者各自的职责与权益,同时指定经济激励措施以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积极性;二是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度,并全面推广先进技术,对各地比较有代表性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更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或措施;三是应根据各区域环境条件、资源情况及当前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分析、比较国内外先进地区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成果,从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制度以及模式创新进行研究,以便制定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与实施成效

根据以上各地区制定与实施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可以看出,在推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目前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源的大量投入与资源循环利用问题,而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过程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目前我国农业废弃物中主要的产物包括农业桔杆、农产品加工下脚料以及畜禽粪便废弃物等,其中又以畜禽粪便废弃物为最主要污染物,这些废弃物的年产量巨大,如果不经过处理会对

环境造成极其严重影响,而这些废弃物中还含有丰富有机质、N、P、K养分,通过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潜力分析(表1)可见其巨大的商业开发前景[9]。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潜力分析表

种类

畜禽粪便

农业秸杆

生活垃圾

林业废弃物

加工废弃物

其他

合计 数量/108t26 7.0 2.5 0.5 1.5 0.5 39.0 肥料 有机质/10t N/10t 27399 36386 1748 6250 3205 3040 2001 80029 1470 430 69 120 34 84.8 56.6 44能源 4P/10t 294 57 7.3 72 55.5 17.3 11.5 K/10t 1109 651 37 249 500 101.8 67.9 4热值/10KJ 沼气/10m 标准煤/10t 32 100 12 23 7.3 22 6.7 203 497.84 1546.86 177.8 346.71 111.13 328.93 102.24 3111.5 1.12 3.48 0.40 0.78 0.25 0.74 0.23 7.0 15838蔬菜类废弃物 1.0 2264.4 459.1 2715.7

因此,针对这一发展趋势对各地区实行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进行分析,可归纳出以下两种模式:一是以种植业为农业循环模式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农副产品加工业,种植业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原材料的同时,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农作物秸杆可利用秸秆气化制气、秸秆压块成型制炭和锅炉集中直接燃烧等形式,其中秸秆气化目前在国内已开始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应用,通过秸秆气化产生的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可成为直接供生活和工业生产用的优质能源;农作物秸秆、籽壳还可作为食用菌栽培基料,既可提高秸杆转化率,有可降低食用菌栽培成本[10-11]。而菌渣可作为有机肥的生产原料,生产出的有机肥又可以用于农产品种植,实现一个以有机肥为中心的闭和循环体系。例如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山东章丘

[12],当地大力发展秸秆气化,实现了能源循环利用。目前已建成六处大型秸秆气化站,可消化秸秆1.5万亩/年。如刁镇巩家以各种秸秆为气化原料,产气量400立方米/小时,气柜容量为600立方米,日均消耗作物秸秆2000多公斤,年可消化作物秸秆近1000吨,消化利用1000多亩的秸秆。当地还大力发展食用菌养殖,通过利用小麦、玉米等秸秆作为培养基发展食用菌生产,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目前已修建了水寨、枣园、双山等20余处食用菌养殖基地,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年消化秸秆近6万亩。产菌后的菌渣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成生物肥料,或是把桔杆加工成制成颗粒状饲料,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生产,目前已建成济南澳利、凤凰山、东旺等六家生物有机肥厂和白云湖、金土地等五家以作物秸秆为原料的饲料厂, 年消化玉米秸秆近20万亩。一方面提高种植业作物产量,培肥地力,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闭合循环系统,另一方面扶持壮大了龙头企业,实现了秸秆转化增值。

另一种是以种植业养殖业结合作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带动养殖业、种植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共同发展,该模式主要是利用厌氧发酵技术,使畜禽粪便转化为养殖业内部或种植业的原料或能源,实现养殖粪便的潜在经济价值,同时实现养殖废物零排放。通过对畜禽粪便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后,猪粪渣可以作为原料栽培食用菌,菌渣与猪粪渣生产有机肥,分离出的污水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产生的沼液作为液体肥料用于农田施肥,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作为生活生产燃料,还可以用于发电以提供养殖场及周边农户生活用电[13]。目前福建省福清市一个年生猪存栏数1万头的猪场,利用菌渣及猪粪渣年可实现生产有机肥

3000吨,年产沼气量达11万m3用于发电利用,预计年发电量将达17.0万度,则年可节约电费11.5万元。沼液用于鱼塘养鱼及灌溉用肥料,年可节省肥料27万元,年新增产值达360万元,新增利润100万元,猪场采用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运行3年,已全部收回投资,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李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与发展生态农业的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4):141-143.[2]翁伯琦,陈奇榕,黄跃东,等.循环经济与现代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科技出版社,2006.[3]张庸萍,袁冬梅.论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

(1):65-68.[4]曹俊杰.论生态农业与农村循环经济的一致性[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22-25.[5]周震峰.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1):61-64.[6]王芳,赵黎明.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建设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9):72-73.[7]方中友,陈 逸,陈志刚,等.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对策[J].江苏农业学报,2007,23(5):487-491.[8]朱鹏颐,张国.福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思考[J].东南学术,2007(3):78-86.[9] 孙永明, 李国学, 张夫道等.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8): 169 – 173.[10]胡明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探讨[ 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757—

759,76.[11]孙振钧,孙永明.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 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1):6—13.[12]许英梅.山东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剖析..[13]黄军,何健,周青.循环农业模式下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28(6):76-79.

下载创新机制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机制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罗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汇报5篇

    罗城农业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情况汇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业局(2012年7月18日)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

    潍坊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推荐)

    4.2.3潍坊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与实证分析在潍坊现有的农业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下,考虑到潍坊市农业发展的特点,在产业优化,产品优化思路指导下,以农业可持续增效,农业收入......

    创新机制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创新机制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腐败是文明社会的毒瘤,是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腐化剂。腐败会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危及政治稳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预防惩治腐......

    创新推进“大调解”机制

    创新推进“大调解”机制 西部志愿者彭洪军 “廉洁高效”是行政机关的宗旨,调解工作也应与时俱进,面对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纠纷复杂突出的问题,采取“大调解”的新举措,改变重复接......

    创新机制 团结协作 稳步推进 - 福建农业信息网

    创新机制 团结协作 稳步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宁乡县兆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宁乡县兆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9月,是一家以乡镇农业技术......

    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

    【发布单位】农业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9-09-15 【生效日期】2009-09-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

    推进公司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推进公司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及措施摘要: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既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观需求,也是煤炭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就......

    关于推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2005 年 6 月 24 日政协邯郸市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 11 次会议通过) 今年,市政协把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