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及对策探究毕业论文[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9:0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及对策探究毕业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及对策探究毕业论文》。

第一篇: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及对策探究毕业论文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及对策探究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 农产品国际贸易一改以往长期顺差的局面, 已连续几年出现逆差。虽经多方努力,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大幅度缩小, 但今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可能成为常态。本文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今后我国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健康发展的战略调整思路。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战略调整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虽然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但仍呈现大进大出中贸易逆差长期存在的基本格局。农业部发布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双增长,农产品贸易逆差同比大幅度缩小。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63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出口额为314.0亿美元,同比增长13.9%;进口额为3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农产品贸易逆差由去年11.4亿美元缩小为6.7亿美元,下降41.3%。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农产品进出口继续较快增长。

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运营障碍分析

1.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状况

中国农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实质上是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挑战,这种竞争能力涉及农产品的品种、品质方面。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除少数品种外,基本上不具有竞争优势。这主要表现为:(1)中国的初级农产品因缺乏严格与细致的分级分类而没有足够的多样性,中国加工型农产品的多样化与发达国家相距更远;(2)中国的农产品品质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在种植业与养殖业方面基本实现了良种化,在加工产品方面实现了功能化,但中国尚未做到;(3)中国农产品在达到国际安全健康标准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2.散漫的农业经营制度

中国农业经营体制与制度,虽已完成由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模式向以家庭承包制为基本内容的经营模式的过渡,但尚未完成向现代市场制度的接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农业经营应完善三个方面的体制与制度建设。(1)农产品生产中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农肥、农业机械、技术咨询服务系统;(2)农产品销售中的合作制,如股份合作与契约制;(3)农业经营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如灾害保险及其它类型的经营风险保险。然而现在的中国农业经营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散漫的、随机的、小农式的。

3.初级水平的农产品加工业

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从总体看在农产品加工业与整体农业的产值之比方面,中国为0.8比1.0,而发达国家为3—4比1.0;在初级农产品加工的比例方面,中国为20%—30%,而发达国家为90%以上,其中深加工为70%以上;在加工类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例方面,中国小于30%,而发达国家达80%;在加工类产品相对于初级农产品的增加值方面,中国仅为2—3倍,有的甚至为0.5倍,而发达国家平均高达5—7倍;在农产品加工业与初级

农产品生产业的劳动力之比方面,中国远远小于1,而发达国家远远大于

四、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对策分析

1.以贸易农业取代安全农业

中国农业发展,首先需要在思想认识上的重大转变。中国长期以来以“ 粮食安全”为主导的农业思想,不仅产生了一个单一的、低质量的、缺乏市场竞争力的“ 安全农业”,而且产生了一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经济效益低下”的错误认识。这一认识既隐含在“农业为基础、工农业为主导”、“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等决策原则中,又实际体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乡镇企业实践中。甚至至今仍有一些农业和农村经济研究者认为,“ 从长期发展看,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下降将导致农产品贸易由盈余转为逆差”,并且“ 不可扭转”,因而应“促进生产要素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

2.由多样化初级农产品生产结构取代单一型结构

在中国建立一个具有经济效益竞争优势的多样化的初级农产品生产结构,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中国是世界上最有条件建立起多样化农业的国家,这是因为中国幅员辽阔,极具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以及所形成的鲜明的地区差异。同时,由多样化结构带来的不仅是农产品生产优势,而且还有它的经济优势。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在中国建立起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应当包括四个层次:(1)洁净、卫生、安全性加工,即表面处理意义上的加工;(2)强化初级农产品固有生物化学品质意义上的加工,即MADE OF意义上的加工;(3)改变初级农产品固有生物化学性状意义的加工,即MADE FROM意义上的加工;第四是复合性加工,即合成意义上的加工,这就是说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实现多物品的功能组合。上述层次表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不断加深,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李 业:品牌管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张传忠:品牌战略精要研究.[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4]王新新:品牌本体论—对品牌的另类解释, 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网, 2006-12-12.[5]卫海英,祁湘涵: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品牌资产生成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1。

第二篇: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引言

农业不仅是人类生存之本,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这一客观规律并不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低而改变。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但非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强国。时至今日,中国无论是在农产品产量还是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上都与美国,澳大利亚有着很大差距。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农业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国家间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已渗透的国家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影响中国粮食贸易的因素非常复杂,这里面既有自身的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也包括国际贸易中各种贸易保护措施的制约,在这些因素的干扰下,自2004年至今中国已进入连续的农产品贸易逆差时期。

1中国农业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

1.1 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现状

自入世以来,随着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农业与世界贸易体系结合的成都也不断加深,在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贸易总额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1)

表12001~2011年中国农产品贸易状况

@大傻不傻zZ

通过对表1的分析我们可以知,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发生了显著变化。从2002年开始,出口额与进口额大都保持了相对高速的增长,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虽然双双出现下滑,但2010年的强势回暖延续了前些年的良好势头。进口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曾为主要创汇途径的农产品贸易于2004年开始转为逆差,中国维持20 多年(1984---2003年)的农产品贸易顺差局势从此改变,而且逆差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入世1O年中国农产品贸易表现出两大显著特征:一是进出口贸易规模快速扩大,且进口增速快于出口;二是农产品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且逆差规模呈扩大趋势。

1.2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现状

相比于2000年的农业出口格局,2011年我国的农业出口依旧现对比较集中,亚洲、欧洲、北美分别占据了出口总额的60%、17%、13%,,累计占到出口总额的90,其中亚洲的比重随有所下降,但主体地位相对不变。这种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对农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欧美等地区出口份额的增长,则保证了我国农业贸易的多元化进程,利于分散风险,基本保证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良性发展,符合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长远布局。(表 2)

表22000——2011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格局

相比于我国的农业出口格局,我国农产品进口市场也相对集中。2011年进口农产品主要来自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占总进口额的77.6%。长期以来亚洲和美洲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北美洲所占比重最高,多数年份在30%左右,2011年比重略有降低,为28%;其次为南美洲,10年问向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所占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上升为26.6%;欧洲和大洋洲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表 3)

表32000——2011我国农产品进口格局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市场格局表现出以下特征:(1)主要出口市场比较稳定,市场大格局变化甚微;(2)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额均有不同程度增加;(3)市场多元化趋势显著,各主要进出口市场所占比重趋于均等。多元化分散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利于降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风险系数,符合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方向。

2.中国农业国际贸易的阻碍因素

2.1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

虽然农业生产总值在发达国家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很低,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和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产业,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会对本国农产品给予高额补贴,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但是这一政策也直接破坏了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平衡,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体系受到发达国家低成本农产品的冲击。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农业大国,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产量都居世界前列。2001年,美国特定产品农业补贴为146亿美元,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奶制品.占所有特定产品农业补贴的3l%,其次是大豆和棉花.分别占25%和19%,上述三项总和占“黄箱政策”支出的75%。由此可见,美国在特定产品农业补贴的总量和集中度都非常高。

在欧盟,农业补贴占欧盟总财政支出的40 % ~42 % ,法国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最大受惠国, 每年得到的农业补贴将近100 亿欧元, 占欧盟总农业补贴额的22.1 % , 占欧盟总财政支出的9%。日本也是高农业补贴国家,日本政府每年对农业补贴的总额高达4 万亿日元以上。据经合组织调查显示:早在2000年日本对农业的补贴已经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4%,而同期的农业产值只占1.1%,农业补贴超过了农业产值。

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扭曲了世界农产品价格, 不利于其他国家,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加剧了农产品贸易间的摩擦,打压了世界农产品价格,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产生冲击。

2.2绿色贸易壁垒

随着WTO运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然而进口国为保护本国经济,纷纷采取绿色壁垒的手段来限制进口,这一点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上尤为突出。

自中国入世以来,世界向中国开放了更加自由的国际市场,良好的制度条件为我国扩大出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也本应搭乘WTO的快车,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然而,事与愿违,在WTO的大框架下,中国等来的却是自2004年起长达八年的贸易逆差。这除了我国农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以外,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屡遭进口国绿色壁垒也是一重要原因。

就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过来看,美国、欧盟、日本作为中国主要农产品出口对象,但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众环保意识强,环境保护行动起步早,环境标准较严格。为了自身的利益,凭借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极力要求将贸易与环境两者紧密结合,并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要求较高甚至于过于苛刻的环境标准,这就使得我国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进口国的标准,从而使我国产品的出口市场范围缩小,出口额减少。

以日本为例,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约占我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40%。尤其是2006年5月29日,日本有关部门对所有进口农产品实施《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涉及302种食品,799种农业化学品,54782个限量标准,涉及全部农产品、全部农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涵盖了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几乎所有日本从我国直接进口的农产品,全面提高我国输日农产品技术门槛。根据该制度,每种食品农产品涉及的残留限量标准平均为200项,有的甚至超过了400项,检测项目预计增加5倍以上以出口猪肉为例,日本原来标准只需检测25项,而该制度实施后,检测项目就上升至425项,所需费用上涨了7倍多。

3.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对策

主要针对欧美两大经济体的农业高关税和高补贴问题多哈回合谈判虽然以发展中国家的失利而宣告结束,但是,但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舞台上所展现的谈判技巧和对WTO规则的熟练运用仍给我们国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1针对农业补贴的对策

就农业补贴而言,虽然WTO框架下,反补贴壁垒已成为贸易壁垒的三大措施之一,但就1995至2004年的全球反补贴点差来看,这十年间共有17个WTO成员国启动了176项反补贴立案调查,其中美国70起、欧盟42起、澳大利亚16起,分别居前三位,上述三个WTO成员启动反补贴调查占全球的72.8%。搞农业补贴的发达国家,却也是主要反补贴调查的国家。究其原因,则是发达国家对WTO规则的熟练运用。

中国入世虽然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但是对WTO规则的认识与运用还处于初级层面,当发达国家以“绿箱政策”代替“黄箱政策”来补贴农产品时,我国却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农业补贴阶段,为此,我国要建立符合WTO规范的农产品补贴体系,以应对发达国家补贴后农产品的进口与反补贴调查。

我们应通过借鉴借鉴,将直接收入补贴代替价格支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由以前的只重视流通领域的补贴转向各种形式的直补。既可以保证农户的利益.又符合WTO协议中有关“黄箱策略”原则。其次就整合粮食补贴政策,当前我国各

种粮食补贴政策.从补贴力度和补贴标准上看并不低于国外发达国家.但补贴效 果却不是很明显.因此需要借鉴欧盟对干预价格和直接支付措施相结合的策略,其次就整合粮食补贴政策。

3.2针对农产品绿色壁垒的对策

对于农产品的绿色壁垒问题的对策,我们应从两个方面认识,一是为如何冲破绿色壁垒的对策,再就是为如何合理利用绿色壁垒的对策。

在冲破绿色壁垒方面,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通过健全农产品自生产至销售的检验检疫制度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再就是,建立绿色预警机制,主动规避农产品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通过对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国环境与卫生体系的重点调查,为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及时的农产品贸易标准的预警;针对单纯以限制我国某项产品的出口为目的、明显带有歧视性的壁垒,不能被动地绕开或被动适应,而应通过预警报告,主动地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在合理利用绿色壁垒的对策方面,要加快环境标准建设,筑起我国自己的绿色壁垒,积极促使国家标准与ISO国际标准接轨,防止国外利用我国环境标准低和环保意识薄弱的机会向我国出口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农产品。第二,对现有的贸易和环境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把环境保护与农产品安全问题纳入国家的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体系,严防类似肯德基“速生鸡”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张琳,李慧,孙东升入世10年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回顾与展望农业展望2012,8(5)

鲁德银,雷海章农业支持:WTO下的中国农业财政政策 财经研究

2002,28(2)

郑少华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世界农业2011(4)

姜庆国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农业工程2012(4)

第三篇: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概况与发展对策

近几年,世界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世界农产品出口额由2003年的6847.20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11276.67亿美元。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的增长速度超过农产品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因而农产品单位价值指数在2003-2005年期间持续上涨,2005年达到了1.29。世界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增长反映了世界农产品市场整体在扩大,带给各农产品出口国更大的机会,农产品单位价值指数上涨则表明农产品出口可能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各国在世界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可能更加激烈。中国农产品出口既面临着可能持续增长的机遇,也面临着可能更加激烈竞争的挑战。

1.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

1.1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迅速,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

农产品贸易一直是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该年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79亿美元。在入世后的第一年,也就是2002年,小麦、豆油等农产品未发生大量冲击国内市场的情况,玉米、棉花、大米的出口增加。也就是说我国的农产品市场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农产品出口额在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进口额度也有所上升,贸易顺差为30亿美元。到了2003年,农产品贸易出现了三个“新高”,即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创历史新高,但农产品顺差为25亿美元,同比下降56.1%。这表明2003年是我国农产品贸易自1990年以来顺差较少的年份。而到了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入世风险凸显,虽然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保持双增长。但进口增幅已大大超过出口增幅,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25亿美元转变为逆差46.4亿美元。这是我国首次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出现逆差,而这一逆转的出现仅仅是在我国入世后的第三年。进入2005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有所好转,到了2006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2.88%。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10.3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319.9亿美元,农产品进出口逆差由2005年的14.7亿美元减少到9.6亿美元,近几年。农产品进出口逆差连续减少,改善了农产品贸易逆差过大所引起的不利情况。另外,农产品进出口持续较快的增长。并创造出历史新记录。表明中国正在向农产品贸易大国迈进。

但2008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放缓,进出口总额为9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其中出口额为405.0亿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17.9%下滑到9.4%;进口额为58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8%。贸易逆差为18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倍。农产品出口反映了我国农业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结构特征:一方面,出口农产品以劳动密集型高价值农产品为主,占出口总额比例的二分之一以上;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出口额虽然不断增加,但占比在十分之一左右。从出口表现看,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1.2 我国农产品贸易遭遇壁垒狙击

发达成员国非常重视进口食品的安全性,对农药残留等检测指标的限制十分严格,从而导致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难以参加公平竞争。早在2001年1月25日,欧盟委员会做出停止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食品的决定。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也相继公布了禁止在进口动物源性食品中使用包括氯霉素在内的11种药物名单,随后许多发达国家针对不同食品规定了不同的农药最高残留量标准。而我国尚未对不同类食品规定不同的农药残留标准,因而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受到国外各类环境标准的限制。由此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值从前几年的180亿元降到目前的120亿元,我国每年出口农产品因绿色壁垒屡屡遭禁、退货和索赔,损失惨重。此外,随着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都在不断的创新、增加贸易壁垒的种类,譬如食品检验标准、国有贸易标准、基因工程作物以及劳工和环境标

准等等构成了新的农产品贸易壁垒。特别是国外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农产品贸易产生了现实的和潜在的巨大影响,这对以传统农产品贸易为主的我国农业来说,将会大大减弱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导致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萎缩,成为阻碍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新因素。

近几年,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己经引起了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各国政府和世界组织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出台了许多国际环境保护协议和规则。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将环境与贸易直接挂钩,通过限制乃至禁止对环境有害的产品、服务、技术等的贸易,希望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绿色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最典型的是1991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为了“保护”海豚的生存。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效仿,通过绿色壁垒对进口产品进行种种限制。其实绿色壁垒实质上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型式,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商品进口国制定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对外国进口商品构成了贸易障碍,即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在技术指标、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方面制定苛刻的规定,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目的或效果。技术贸易壁垒涉及的主要范围不仅局限于工业产品、农产品等制成品,而且己扩展到对产品生产过程、产品的使用或进口预期结果等。而大多理论提法之所以将“绿色壁垒”从“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单列出来作为非关税壁垒的又一种形式,是因为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和实施上的有效性,近年来为多数发达国家频频使用,其实施范围较大,影响也较深远,使之逐渐从众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凸现出来。

1.3 农产品出口的产品、市场结构不合理

从产品结构上讲,在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中,大部分是一些价格比较低的土地密集型产品,如谷物、油料作物、棉花、烟草等。而相对价值比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鲜花、水果等出口数量有限。这种低级农产品出口结构不符合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的趋势。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的另一现象是:在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中,初加工产品占到80%,深加工产品占到20%,按价值看,深加工产品的价值及其附加值比初加工产品大的多,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从总体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品质和收益。而且,对于农产品深加工的技术和设备而言.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相当大的差距,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产品的成本,也影响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从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上分析,由于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市场非常集中,大部分集中在亚洲的近邻国家,其中日本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国。而非洲、拉丁美洲作为当今世界最有潜力的农产品市场,我国所占的份额却很小,这种出口市场过于单一的现象,同样的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多元化发展有制约作用。

2.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

2.1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将会持续增长

近几年,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呈上升的趋势,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是514.2亿美元,其中进口额是280.3亿美元,出口额是233.9亿美元。2005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是562.9亿美元,其中进口额是287.1亿美元,出口额是275.8亿美元。2006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创造出历史新纪录,贸易总额是630.2亿美元,其中进口额是319.9亿美元,出口额是310.3美元。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上仍将继续增长。原因是:从外部环境讲,中国加入WTO,就必须要履行WTO农业协议规则的要求,履行当初入世的承诺,进一步开放中国的农产品市场;从国内环境讲,由于近几年我国调整了生产结构,使国内的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导致消费水平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都将促进未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增长。2.2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是未来的主流

水产品、园艺产品、畜产品等都属于劳动密集性产品,随着国际上对绿色农产品要求的日益提高,未来中国农业必然要解决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大幅度的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和改善检疫制度,发挥劳动密集性产品的成本比较优势,从而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相对于那些土地密集性产品(如谷物、油料作物、棉花、大豆等)来说,由于中国农户的经营规模太小而使其缺乏国际竞争力,因而随着市场上需求的发展,供求关系的变化,中国将不可能大量出口土地密集性产品。

2.3 绿色贸易已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趋势

所谓绿色农产品,是指“在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产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卫生、优质、营养型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统一的绿色农产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可在世界范围内注册使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开始发展环保性绿色农业,使绿色食品生产一直保持旺盛态势。美、德、英、法、荷兰、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绿色农业的发展,绿色农业技术不断成熟,从事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绿色生产的农场和耕地不仅在数量上增多,而且生产领域迅速扩大,从粮食、蔬菜扩大到园艺、饮料生产,从植物生产扩大到动物生产,可以说,绿色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从80年代就提出了“无公害蔬菜”的概念,并由有关部门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掌握了一些实用技术。但由于没有和市场结合起来,没有形成规模,最后也没有大面积推广。到90年代初,我国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并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绿色食品工程活动,同时,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发出了“有机食品”。2001年4月,农业部正式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使我国绿色农产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绿色食品产品数目从1990年底的127种发展到2000年底的1831种,占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中的7大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产品、酒类、饮料类等。其中初级产品占30%,加工产品占70%。绿色食品实物生产总量1000多万吨。目前中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2047家。国内很多的著名大企业都是绿色食品企业。如内蒙古伊利集团、中国蓝田集团、山东鲁花集团等。到2003年底,绿色食品的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总数达4030个,产品实物总量为3260万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很多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水果、茶叶、液体及乳制品产品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比重比上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一些地区将发展绿色食品与优势农产品区域产业带建设相结合,提高了主产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目前中国北京、天津、哈尔滨、南京、西安、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绿色食品以其优良的质量、合理的价位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近几年来,在我国农产品贸易额不断上升的同时,我国的绿色农产品贸易也在快速增长,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绿色农产品已成功进入了日本、韩国、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显示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出口的产品结构看,出口的绿色农产品主要以粮油类、畜禽蛋奶类、蔬菜类、饮料类为主;从出口的区域结构上看,目前我国绿色农产品的出口集中在沿海地区和东北三省,其中,山东省和黑龙江省的绿色农产品出口量最大。并显示出了在技术、质量、价格、品牌上的明显优势,展示出了绿色农产品贸易的美好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在今后的时期里,我们必须注重发展我国的绿色农产品市场,努力提高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推动绿色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的绿色农产品贸易法律制度。

3.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对策建议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破除国外技术壁垒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出口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为此,建议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相关服务职能,健全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1)提高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自身服务职能,发挥保障农产品出口质量的作用

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距离,因此只有提高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才能发挥保障农产品出口质量的作用。

(2)批发市场必须遵守法律、规范发展

要想发挥批发市场的贸促作用,必须制定批发市场行业服务规范,加强治理,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强化行业内部监督,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及服务质量。作为我国批发市场的行业协会,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正在进行在这方面的工作。

(3)对批发市场给予政策的大力支持

积极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还应从宏观上通过政府、行业协会给予批发市场以政策支持、财政扶植。强化完善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农业贸易环境。各部门和各地方积极配合和协助,加强领导和宏观规划,进行相应的体制调整和政策支持,切实加大对农业贸易促进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工作力度。同时,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扩大农产品促进专项资金规模。

(4)提高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建立世界知名品牌批发市场

目前,全国将近430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已覆盖了所有的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构成了贯通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批发市场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体业态和主要环节。但是我国批发市场普遍规模较小,实力弱,组织化程度低,管理粗放,国际化程度偏弱。全国仅有少数大型批发市场经营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虽然单个市场的贸易规模较大,例如仅广东湛江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全年出口对虾的贸易额就达到20亿元人民币,但是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省份和边境城市,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为此,必须向国外知名批发市场学习,提高批发市场自身经营管理水平,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保证通过批发市场出口的农产品具有相当的质量水准。例如自身进行ISO9000、ISO14000认证等。进而使得批发市场本身获得国际知名度,建立品牌批发市场,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参考文献:

[1]王超.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平台促进农产品出口[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张汉林等.WTO与农产品贸易争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3]张莉琴,林万龙,辛毅.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4]陈锡文.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J].上海:上海投资

[5]安玉发,焦长丰.世界主要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M].中国农业出版社,[6]赵一夫,田志宏,乔忠.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7]寇平君,卢凤君,沈泽江.构建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模式的战略性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8]徐印州,周颖.对我国批发市场未来发展的思考[J].南方经济

第四篇: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马小辉 王粹月

我国是农业大国,66%的人口生活在农村,48%的劳动力依靠土地为生计,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就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优势和劣势,希望能对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有所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迅速。农产品贸易一直是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及加工品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保持了40%-50%的份额。1980年以来,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得到快速发展,按SITC统计,2000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268.2亿美元,比1980年的105.92亿美元增长1.53倍,据最新统计,2003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达403.6亿美元,出口额为214.3亿美元,进口额为189.3亿美元。第二,农产品贸易进大于出的局面得到改善,贸易顺差扩大。198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为18.9亿美元,199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一直保持顺差。1995-2000年每年净出口值分别达到28.1亿美元、24.3亿美元、25.4亿美元、24.4亿美元、53.1亿美元、44.2亿美元。

第三,沿海、沿江和边境地区为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地区。中国近十年来每年5亿美元以上的农产品出口大省基本集中在广东、山东、福建、浙江、上海、辽宁、江苏等沿海、沿江和边境地区,内陆地区还没有出口超过5亿美元的省市。

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为亚洲地区。1995-2000年对亚洲国家的出口占农产品出口的67.5%以上,据2003年数据我国农产品出口亚洲其他国家148.5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9.3%;其次是欧洲市场,占15%-20%左右,2003年我农产品出口欧洲30.6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3%;对北美、非洲、南美洲、澳洲的出口较少,占3%-7%左右。

我国农产品主要进口市场为北美洲和南美洲。2003年我国从北美洲和南美洲分别进口农产品55.6亿美元、50.2亿美元,分别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9.4%和26.5%。其次为澳洲,占到10-14%左右;欧洲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波动较大,占6%-15%左右。

第四,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品种上看,粮食、蔬菜、水果和水产品出口增较快长,大豆、油脂和棉花进口较多。2003年我国累计出口粮食2200.4万吨,粮食净出口1615.9万吨,这是我国历史上粮食出口最多的年份。同年,我国进口大豆2074.1万吨、食用植物油541.8万吨、棉花95.4万吨,是我国大豆、食用植物油、棉花进口最多的年份。同时蔬菜、水果、水产品出口继续增长,分别达到18.7%、33.8%和17%。

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优劣势分析

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并获取比较利益,是自由贸易理论学派的一贯主张。认清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自身的劣势,这将对我国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而言的,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素禀赋优势。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对外经贸活动地位。从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大要素状况比较,中国劳动力资源具有明显优势,而人均资本和土地拥有量,美国、欧洲和日本分别占有绝对优势。

(2)出口商品价格优势。从总体看,我国的水果、蔬菜、肉类产品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目前,我国的主要水果如苹果、鸭梨、柑橘的国内市场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四至七成,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蔬菜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其出口量约为进口量的30倍,出口额是进口额的50多倍。从长期来看,我国蔬菜行业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将会保持相当时间的竞争优势。我国畜牧业的比较优势要强于种植业,在价格方面,除禽肉外,其他肉类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其中,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57%,牛肉价格低84%,羊肉价格低54%。

(3)出口商品产量优势。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渔业生产国,1997年我国的水产品产量达到3602万t,总产量占世界首位,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为29.87kg,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4%。2000年我国肉类产量达6270万t,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苹果、柑橘、梨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但是这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

势的农产品出口水平仍然较低,如水果类产品,目前的年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左右,与其产量相比,出口潜力较大。

(4)出口商品质量优势。近年来,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进口国的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农业部制定、修订农产品国家标准450多项,行业标准1550项,开展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活动,从生产源头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另外,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早稻和高产高油大豆等优质专用农产品迅速发展,都大大促进了我国粮食产品质量的提高。

2、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劣势分析

(1)我国处于劣势的农产品主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棉花、油、糖等大宗农产品,我国每年都大量进口这几类产品。90年代以前,我国粮食、棉花的国内价格水平均低于国际市场水平,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近1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糖类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二至五成,失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国内市场花生油、菜油和豆油的价格已分别高出国际市场价格24%、43%和45%。这种价格上的劣势使得中国的粮、棉油等农产品极易遭到国外价廉质优的同类农产品的冲击。

(2)出口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过于单一。长期以来粮食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大宗农产品,而价值比较高的农产品如蔬菜、鲜花、水果等出口数量有限,这种低级农产品出口结构不符合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的趋势。与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相对应的是农产品的出口市场单一化:一是出口地区过于集中。据统计,近年来外贸农产品出口70%以上集中在沿海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而占全国大部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外贸农产品的生产比重偏少,造成外贸农产品生产地域分布不合理。二是出口市场过于单一。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韩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如2000年1-8月份,亚洲占出口份额的73.4%,山东省2000年农产品出口日、韩就占80%左右。这种状况造成对局部世界市场过分依赖。

(3)出口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过去计划体制通过价格扭曲造成多数农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随着农业政策倾向的转变,农产品的提价,外贸农产品价格日益提高。其次,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正逐步消失,使直接生产费用不断提高,粮油生产几乎无利可图。再次,如果按照国外统计口径计算完全生产成本(包括土地费用、劳动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直接费用和税收等),外贸农产品的成本会更高。成本偏高,将会直接削弱价格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主要粮食生产成本普遍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国的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几大粮食作物的国内市场价格都已超过国际市场,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4)出口农产品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加工程度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与国外差距明显。我国畜产品用于加工的肉、蛋产品占全国总产的3%~4%和1%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30%~40%,有的高达70%。就农产品质量而言,我国主要农产品与国外农产品的质量差距参差不齐。就稻米来说,国外消费者喜食长粒米,而我国优质大米粒长平均为6.8毫米,比国际名牌大米短0.4毫米;影响煮熟及食品品质的直链淀粉含量,国外名牌大米平均为20.1%,我国8个优质米平均为17.5%。从小麦来看,我国小麦品种与国外代表性品种在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等主要指标差异不大,但在特质粉、专用粉的专用品种上差距较大,不仅数量缺,而且质量差。除此以外,我国的许多农产品在加工处理、储藏包装、花色品种、卫生检疫等诸多方面有明显的劣势,这都影响到出口农产品的品质。

第五篇: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方向

四大因素支撑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把对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最初推动力。世界自由化政策的效果,世界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以及9%左右的实际增长率为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内部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加快了贸易和投资政策的改革。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上又具有比较优势。外资对我国增加出口,改善国际贸易地位起了积极作用。

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外贸从初级产品出口转换为轻工纺织品的出口,再到机电制品的出口,目前利用世界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机遇正向高科技制品为支撑点转变。改革开放以前一般贸易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异军突起,超过一般贸易的增长,目前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55%,进口总额的39%,尤其是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升级, 人们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传统服务部门和新兴服务行业, 从商务、旅游、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 到信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经纪、通讯和各种专业服务, 都成为各国谈判和扩大市场准入的对象。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各国政府逐步开放服务市场, 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 服务贸易将越来越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国际货物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 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朝着更高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增长, 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货物贸易正在萎缩, 高知识密集型产业贸易的上升诱发当代知识贸易。知识不再仅仅是生产要素, 而是一种重要的企业战略资源, 在价值创造活动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 日益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必要的核心优势资源。

世界产业结构信息化进一步刺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全球科技产业化浪潮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 产生了大量新的服务贸易门类, 刺激了整个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将使世界服务结构进一步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发展, 与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新

1技术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将会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造,而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又

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因此,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

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这也是我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发展国际贸易的关键。

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创新首先,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

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进一步解决我国科

技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问题。其次,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我国

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占其增加值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

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这是我国面向知识经济发展的重

要制约,它阻碍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增加对科技的投入。第三,要改善科技投入渠道单一,科技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状

况。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设立国家科技风险

基金,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促进技术产业的发展。第四,要树立技术创新意识,发掘、培养、保护高技术人才,加强产

学研结合,鼓励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转为企业,培养产

业技术的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第五,要建立明晰的科

技产权及其转让制度,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切实维护科学技

术发明、发现、创新者的利益。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网络贸易日益

成为拓展海外的贸易的重要方式。这主要是因为网络贸易具有传统

贸易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网络贸易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其次,生产厂商也从中受益,通过网络企业可以开辟新市场,增加

了贸易机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此外,生产厂商通过网络贸易可

以简化交易程序,降低贸易单证处理成本,节约了生产费用,更重

要的是企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点随时销售商品,获得了无

限的商机,这种长期的利益是难以想象的。第三,消费者也可以获

得好处,网上虚拟的世界市场,价值规律发挥更充分,激烈的竞争

使产品质优价廉,一些特殊商品成本下降的好处可完全转移到消费

者的身上,消费福利得以提高。然而,我国目前高级计算机、网络

技术人员缺乏,网络基础设施滞后,企业界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

贸易在未来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没有形成网络贸易的国

内环境和市场,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反差。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共同的利益,在国

际贸易关系的协调中应紧密联合起来,协调彼此的立场和观点,维

护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优势和经济利益;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亚太国

家,亚太地区是我国进行贸易、投资、金融活动的重要地区,搞好

周边国家关系,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协调,是发挥我国政治经

济大国作用的重要表现,也能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东南亚金融危

机发生以后,我国政府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对东南亚国家进行经援

助贷款,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此外,要创造条件尽可能早地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应有的经济

利益,特别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更加关注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业、高科技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知识经济领域的问题时就更为重要。

电子商务111班郑也

下载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及对策探究毕业论文[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及对策探究毕业论文[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农业经济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专 业 农业经济 年 级 **** 学 校 ****......

    浅析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浅析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国贸1141 刘春连 1137114101 【内容摘要】江西作为我国内部地区的一个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外向型农产品的优越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

    浅谈我国城市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城市管理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城市管理工作日益得到重视。实现城市化、构建和谐社会则必须加强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如何提高城市的管理......

    浅谈我国高考制度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高考制度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高考是一项重要的国家选拔人才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公平、政府信义、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前景的一面镜子。我国一直致力于探索公平、公正的高......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2006-5-11 14:26:55 http://www.xiexiebang.com/chinese/news.asp?step=3001&pid=163&mtype=行业动态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

    街道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街道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论文摘要】总结了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范文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来源: 《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1).-71-72转75 作者:邱玉杰 阅读次数: 73改革开放20a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主要农产品的......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细观我国农产品行业的发展历程,真正发展起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为各行各业带去了发展的希望,其中也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