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9-05-12 19:1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浅谈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机

培训工作

中存在的问题与对

时间:2009-6-29发件人:枝江市农机学校 孙曼丽人气:1172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且指出要实现全国的小康,而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机械化的使用等直接影响到农村小康社会的进程,这同时也给农机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农机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主力军应该是农村劳动力,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欢走老路、按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求知欲望。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严重束缚着机械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科技知识的教育,特别是农业机械技术教育刻不容缓。

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属于农村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是科技兴农、提高农机化水平的载体,是对广大农民进行农业机械化知识教育的阵地。因此,农机培训工作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农机化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农机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各种新型农具和新技术的投入使用,以及农机专业大户的不断涌现,给农机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理应农机培训工作要有不断发展,但现实状况并不如此,当前农村培训工作存在有哪些问题呢?

1、农机培训领域不宽,办学方式不灵活

现在农机培训机构主要培训的业务大多停留在培训拖拉机驾驶员上,由于拖拉机培训随着农业、农村经

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时变动,其培训单一性和不稳定性,制约着农机培训机构的生存与发展。2004年6月25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此法明确规定拖拉机培训要实行社会化,也就标志着农机培训区域垄断的现状将被打破。社会竞争的出现,将会对农机培训机构带来一定的影响,将促使农机培训走向多元化,从这一意义上说,要尽快地扭转以往的办学方式不灵活、单一性的局面,否则,农机培训工作将会陷入僵局。

2、师资力量不足,再教育缺乏。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各种机型应运而生,但目前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薄弱,远远满足不了农机培训发展的需要。在师资队伍中,大多数学校教师专业知识比较单一,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不足,知识老化问题突出,缺少专业性的进修,对新式农机状况知之甚少,掌握的知识明显落后于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的要求。

3、培训机构硬件设入少,设施比较落后。

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资金的限制,长期以来,农机培训机构缺少必要的投入,致使基础设施步伐不快,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比较差,教学设施陈旧,现有的教材、教具等不能满足培训需要。

4、宣传力度不够,主动占用市场的意识不强。

搞拖拉机驾驶培训时购机者为了领取牌证,进校学习成了必经之路,在动员学习方面不用费力。而其它机械的使用者,培训机构如果仍然处于“等”、“靠”、“望”的状况,不主动占用市场不加强宣传力度,那么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农机培训多元化的思路将无法实现,培训机构也会失去市场竞争力。

5、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在即,培训机构的经费预算管理形式,有的还是属于差额拨款单位,事业经费不

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职工的人心浮动,也制约着农机培训机构的生存与发展。

三、强化农机培训,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面对新形势下农机培训机构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呢?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农机教育培训的工作人员,就农机培训工作谈一下自己的浮浅见解。

(一)拓宽农机培训业务,建设多元化的农机培训体系。

农机化培训要正规化,要拓宽农机培训业务,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农机培训机构培训业务不能仅仅是拖拉机培训,我们应针对本地区所有农业机械使用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比如在我市农村,现在掀起购置联合收割机的热潮,对于新购置的机手来说,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是无法了解联合收割机的特性、操作、保养、维护等知识的,如果盲目地操作,势必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服务质量。农机培训机构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可以在农忙之前举办“联合收割机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让机手了解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帮助机手增加效益。在办学形式上,要根据不同业务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采用“走出去教”与“请进来学”相结合的方式。“走出去教”就是培训机构的教学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会农机操作手技术,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请进来学”就是把农机操作手定期集中到农机培训机构里进行比较正规的系统培训学习,提高他们自身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采用“下乡联办、短期讲座、跟踪服务、现场示范”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推动农机培训事业的发展。

(二)要坚定为农服务思想,提升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农村改革以来,面对联产到户的实际情况,农户变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他们一方面盼望学到新技术;另一方面,机手都是户主,有很重的家庭负担,他们把短期经济效益看得很重,放弃劳动时间学习已有损失,若再摊上什么费,大部分人就不会参加。因此,此类培训应以求社会效益,提倡服务精神为主。同时农机培训工作要与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所推行的“阳光工程”相结合,“多为农民着想”,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要树立“机手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更好地为他们服务,用事实让他们得到“实惠”,让他们学到过硬的技术。

(三)搞好宣传,广造舆论,调动农民学习农业机械技术的热情。

农机培训工作是培训的主体,而另一主体即农民往往被忽略,应该说农民是农机培训的直接参与者。现在的农民由于信息不灵、科技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淡薄、思想比较保守、接收新生事物慢、种田观念陈旧,所以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精耕细作,长期下去,农村实现农业机械化将无法实现。为了转变农民的观念,调动他们学习农业机械技术的热情,这就要求我们农机培训机构,要本着坚持“向社会宣传农机,让农民了解农机”的原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送科技下乡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农机培训业务、农机新技术的宣传,让全社会认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了解最新农业机械技术,支持农业机械培训工作,使农机培训机构在社会上有影响,在农民中有威望,因势利导农民,用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改变他们小农经济的思维惯性,激发他们学农机的兴趣和欲望。

(四)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队伍建设。

农业培训事业的发展自始自终离不开培训机构教学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只有具备相应农机知识的人才能教好用好农业机械,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农机培训工作要想生存与发展,首先必须重视对自身素质的培育。现今的科技日新月异,各种农业机械推广快,更新快,比如栽植机械、收割机械等,如果我们的教学人员不加强对业务的学习,就不能满足培训新技术的要求。我们提倡教学人员一岗多能,能教能用。因此,农机化培训工作为了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必须将农机培训队伍建设入在首位,大力培育复合型、适用型的人才。

(五)加强硬件投入,夯实基础。

农机培训工作是农机化事业的基础,是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因此,农机培训机构的发展壮大,除自身努力建设外,还要积极争取政府对农机培训事业在资金和硬件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除此之外,我觉得农机培训工作还要主动与各相关部门和个人合作,比如与监理部门合作,搞好多种形

式的安全教育;与科技推广部门协作,搞好新机具操作手培训与宣传工作;与管理部门协作,搞好岗位培训和业务培训,提升管理人员、教学人员的素质等等,还可以建立机手培训档案,依托农机大户,带动更多的农民朋友学农机,用农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农机培训事业犹如一项造福于民的浩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更需要我们培训机构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发展中不断更新观点,要灵活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拓宽办学思路,把农机培训机构建设成农民转岗转业培训基地、安全生产培训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浅谈新形势下汶上县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汶上县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农机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主力军应该是农村劳动力,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欢走老路、按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求知欲望。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严重束缚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科技知识的教育,特别是农业机械技术教育刻不容缓。

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属于农村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是科技兴农、提高农机化水平的载体,是对广大农民进行农业机械化知识教育的阵地。因此,农机培训工作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农机化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新源县农机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新源县农牧机械化学校,是一所集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农机操作及维修、电子电器、车工、焊工、钳工等农机实用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学校。自1983年成立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三农”、“从严治校”的办学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实现“招得来、培得实、转得出、能致富”的培训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机驾驶员培训工作,在广大农民群众当中赢得了良好的赞誉,为新源县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较为显著的贡献。

新源农牧机械化学校现有教职工6人,大专以上学历5人,中专1人,高级工程师1人,中级职称的1人,初级职称的2人;农机校总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训练场面积1500平方米,有教室、电教室、办公室、图书室、学员宿舍、模具室、教练车库、维修车间;有教练机车5台,其中30马力拖拉机1台,18马力拖拉机2台,15马力拖拉机2台;有电教设备3套,图书500余册,教学后勤保障机械有工作台、电焊机、切割机、台钻等全套维修设备。可同时培训200人。在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和哈拉布拉乡分别建立了培训分校,各有教室2间,办公室一间,可同时培训50人。

三、新源县农机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一)拓展思路,锐意创新

新源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在九十年代以前主要对从事拖拉机驾驶和内燃机手培训,九十年代后期扩大到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和扶贫开发劳务技能培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出务工农民增多,原来的定期集中办班培训方式以及培训范围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新源县农机局总结了以往的经验与教训,充分认识到只有拓展思路,摆脱培训方式以及培训范围的束缚,不断拓展农机校培训范围,提高培训质量,才能让农机校取得新的突破。为此,将原农机校从农机监理站中独立出来,确立了以农机校为主,管理站及监理站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动

农机技能培训工作的工作格局。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集中与不集中相结合的灵活机动的形式开班培训。如拖拉机驾驶员实行流水培训,随到随学,定期考试取得资格;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农机焊工、维修工、营销员等)与乡镇或村集中培训,条件有限的或上门上户培训;对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则以集中办班突击的方式进行。新的培训范围和培训方式满足了群众的不同要求,提高了培训效率,打开了农机培训教育工作新局面。近5年来共为新源县培训了2100多名农机驾驶员,培训农机大户500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2000人次,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完成1000余人次。为农牧民和农牧业生产提供了优良的服务。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地教育培训。

农机化学校担负着提高农民技术素质、传授农业机械新技术的职能,是全县农机化培训工作的龙头。为切实发挥这一龙头培训基地,新源县围绕提高培训质量,进一步改善农机学校培训设施,努力实现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演练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规范化的培训管理模式。在立足于发展壮大教育培训基地的同时,新源县农机学校成立了农机综合服务部,每年可为学校创收10万元,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农机校基地培训,使更多的农民掌握了生产技能,掌握了增收本领,使大批农民走出土地,凭借一技之长走向了富裕。2008年新源县结合自治区农机监理、推广、培训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用于进一步完善装备多媒体教学宣传投影仪、教练车和主要农业机械的教学挂图、电子模拟教学显示仪、教学模具等必备的农机培训教学仪器设备,积极探索在一次培训中,完成拖拉机驾驶技术、农机田间操作技术和农机修理技术工种的培训模式。

(三)完善工作制度,确保培训质量

加强教学管理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关键。为此,新源县建立了《校长岗位责任制》、《教师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岗位责任制》、《教练员岗位责任制》、《教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学员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学员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教学过程中严格照章办事,做到用制度管理规范各项工作,使培训工作做到了严格有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突出培训重点,打造农机培训品牌效应

在全县多所职业教育培训学校中,如何让农业机械化校这个名字脱颖而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培训市场,新源县结合“阳光工程”和劳务技能培训政策,突出重点,把劳务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机校走向市场的旗帜,努力打造新源农机校劳务技能培训的品牌效应,从而带动了农机培训工作的全面发展壮大。

(五)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广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坚持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坚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的原则,广泛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科技下乡活动,不断拓宽农机培训领域。结合机械化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不断引进新机械、新技术,引导农民进行技术创新;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各乡镇,村远程教育培训场所、“农牧民科技培训基地”的办学场地和办学设施,成立流动“农机学校”,向农民传授农机知识,宣传农机政策,为农民朋友提供贴心服务;作好跨区作业培训服务。每年及时进行技能培训,外出跟踪服务,保证了外出作业机械安全、高效运转。

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县、乡两级培训服务链条,加快了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

(六)做好结合文章,使农机培训工作服务“三农”

农机校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培训工作与农民群众的需求相结合。农机校的工作不仅要立足本职搞好农机驾驶与操作的培训,更要与国家其他各项涉农工作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农机培训工作做到长久不衰,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是培训工作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建设年活动相结合。结合农机田间作业质量建设年活动,开展作业质量专题培训,对全县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操作人员和农牧民分批进行培训,并将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和实际操作内容纳入新考照农机手的新训内容。对新机手的培训增加职业道德、农机具的安装调整、实地作业等技术内容,让农机手真正掌握先进适用的技术,掌握田间操作要领。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农机驾驶操作队伍。

二是培训工作与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安全生产隐患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与农机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法制观念不强。新源县结合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从源头抓起,定期开办农机法规法制培训班,使广大农机手时刻将安全生产放在心头,排除了安全隐患,维护了全县农机安全生产正常秩序。

三是培训工作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相结合。新源县结合农机维修、农机电焊、农机营销、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工种适时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既规范了行业准入制度,又为学员就业务工提供了有效的证明,做到了农机培训与技能鉴定相辅相成。

四是培训工作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相结合。购置补贴的实施带动了农民购买先进使用农机具的热情,农机具大幅增加。新源县结合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对购机补贴政策、补贴产品目录、实施方案、申请程序等政策信息进行宣传,让农牧民了解政策、清楚办理程序。让补贴政策家喻户晓,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四、农机培训工作面临的困难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各种新型农具和新技术的投入使用,以及农机专业大户的不断涌现,给农机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理应农机培训工作要有不断发展,但现实状况并不如此,当前农村培训工作存在有哪些问题呢?

(一)农机培训领域不宽,办学方式不灵活

现在农机培训机构主要培训的业务大多停留在培训拖拉机驾驶员上,由于拖拉机培训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时变动,其培训单一性和不稳定性,制约着农机培训机构的生存与发展。2004年6月25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此法明确规定拖拉机培训要实行社会化,也就标志着农机培训区域垄断的现状将被打破。社会竞争的出现,将会对农机培训机构带来一定的影响,将促使农机培训走向多元化,从这一意义上说,要尽快地扭转以往的办学方式不灵活、单一性的局面,否则,农机培训工作将会陷入僵局。

(二)师资力量不足,再教育缺乏。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各种机型应运而生,但目前新源县农机培训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远远满足不了农机培训发展的需要。而且目前

现有的培训教师专业知识比较单一,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不足,知识老化问题突出,缺少专业性的进修,对新式农机状况知之甚少,掌握的知识明显落后于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的要求。

(三)培训机构硬件设入少,设施比较落后。

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资金的限制,长期以来,农机培训机构缺少必要的投入,致使基础设施步伐不快,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比较差,教学设施陈旧,现有的教材、教具等不能满足培训需要。

(四)宣传力度不够,主动占用市场的意识不强。

搞拖拉机驾驶培训时购机者为了领取牌证,进校学习成了必经之路,在动员学习方面不用费力。而其它机械的使用者,培训机构如果仍然处于“等”、“靠”、“望”的状况,不主动占用市场不加强宣传力度,那么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农机培训多元化的思路将无法实现,培训机构也会失去市场竞争力。

(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在即,事业经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职工的人心浮动,也制约着农机培训机构的生存与发展。

五、做好新形势下农机培训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新的形势为农机化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为农机职业培训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农机职业培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机职业教育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农机职业培训教育必须在内涵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拓宽农机培训业务,建设多元化的农机培训体系。

农机化培训要正规化,要拓宽农机培训业务,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农机培训机构培训业务不能仅仅是拖拉机培训,我们应针对所有农业机械使用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比如在新源农村,现在掀起购置联合收割机的热潮,对于新购置的机手来说,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是无法了解联合收割机的特性、操作、保养、维护等知识的,如果盲目地操作,势必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服务质量。农机培训机构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可以在农忙之前举办“联合收割机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让机手了解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帮助机手增加效益。在办学形式上,要根据不同业务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采用“走出去教”与“请进来学”相结合的方式。“走出去教”就是培训机构的教学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会农机操作手技术,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请进来学”就是把农机操作手定期集中到农机培训机构里进行比较正规的系统培训学习,提高他们自身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采用“下乡联办、短期讲座、跟踪服务、现场示范”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推动农机培训事业的发展。

(二)要坚定为农服务思想,提升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农村改革以来,面对联产到户的实际情况,农户变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他们一方面盼望学到新技术;另一方面,机手都是户主,有很重的家庭负担,他们把短期经济效益看得很重,放弃劳动时间学习已有损失,若再摊上什么费,大部分人就不会参加。因此,农机培训应以求社会效益,提倡服务精神为主。同时农机培训工作要与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所推行的“阳光工程”相结合,“多为农民

着想”,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要树立“机手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更好地为他们服务,用事实让他们得到“实惠”,让他们学到过硬的技术。

(三)搞好宣传,广造舆论,调动农民学习农业机械技术的热情。

农机培训工作是培训的主体,而另一主体即农民往往被忽略,应该说农民是农机培训的直接参与者。现在的农民由于信息不灵、科技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淡薄、思想比较保守、接收新生事物慢、种田观念陈旧,所以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精耕细作,长期下去,农村实现农业机械化将无法实现。为了转变农民的观念,调动他们学习农业机械技术的热情,这就要求我们农机培训机构,要本着坚持“向社会宣传农机,让农民了解农机”的原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送科技下乡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农机培训业务、农机新技术的宣传,让全社会认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了解最新农业机械技术,支持农业机械培训工作,使农机培训机构在社会上有影响,在农民中有威望,因势利导农民,用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改变他们小农经济的思维惯性,激发他们学农机的兴趣和欲望。

(四)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队伍建设。

农机培训事业的发展自始自终离不开培训机构教学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只有具备相应农机知识的人才能教好用好农业机械,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农机培训工作要想生存与发展,首先必须重视对自身素质的培育。现今的科技日新月异,各种农业机械推广快,更新快,比如栽植机械、收割机械等,如果我们的教学人员不加强对业务的学习,就不能满足培训新技术的要求。我们提倡教学人员一岗多能,能教能用。因此,农机化培训工作为了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必须将农机培训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培育复合型、适用型的人才。

(五)加强硬件投入,夯实基础。

农机培训工作是农机化事业的基础,是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因此,农机培训机构的发展壮大,除自身努力建设外,还要积极争取政府对农机培训事业在资金和硬件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除此之外,农机培训工作还要主动与各相关部门合作,比如与农机监理部门合作,搞好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与科技推广部门协作,搞好新机具操作手培训与宣传工作;与管理部门协作,搞好岗位培训和业务培训,提升管理人员、教学人员的素质等等,还可以建立机手培训档案,依托农机大户,带动更多的农民朋友学农机,用农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农机培训事业犹如一项造福于民的浩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更需要我们农机系统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发展中不断更新观点,要灵活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拓宽办学思路,把农机培训机构建设成农民转岗转业培训基地、安全生产培训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伊犁州农机局)

第三篇:浅谈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

浅谈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何好生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乡村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本人多年的农机化工作经验,现就如何抓好当前农机科技推广工作浅谈几点想法。

主题词:农机科技推广问题对策

农机科技推广是农机化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最有效的措施。为此,笔者就当前我省乡村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进行探讨,助推现代农业稳中发展。

一、乡村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乡村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由于受过去传统耕种模式的影响,思想认识、工作方法、专业技术、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制约,普遍存在新型农机具、农机化技术推广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广体系断层,技术服务难到位;

二是行政指令推广,服务对象难接受;

三是农民素质偏低,应用科技难普及;

四是服务环节薄弱,推广效果难突破;

五是科技交流不畅,专业技术难更新;

六是推广经费短缺、服务功能难增强。

二、推进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针对当前乡村农机科技推广难的实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与乡村地貌特征、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人员素质、本土化作业程度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打造特色、推介亮点、抓出成效来,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服务。

1、提高农机科技推广认识,树立科技兴农意识

中央1号文件提出“坚持科技兴农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重大战备部署,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发展乡村生产力,农机科推广体系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要充分认识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风,各级党委、政府都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层农机科技推广体系稳定和发展。基层农机科技推广人员也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弘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始终走在农机科技推广第一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献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加强农机科技人才培养,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地乡情村貌均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有着较好的发展环境,但在很大程度上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生根缔固,导致乡村农业产业项目难形成规模,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农机科技带头人、农机科技示范户、大规模的机械化示范作业带动等。这就需要乡村加强农机科技能人培养,培育发展农机科技示范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整合乡村农机科技人力资源;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农机科技下乡秀、专业技术培训秀、农机推广信息秀”的作法,以农时活动为契机,将新型适用、符合本土作业特色的农业机械现场演示会和技术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注重加大对新型适用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的推广示范力度,积极邀请相关生产企业技术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农户科学操作使用新型农业机械和农机化技术,真正把“科技培训班”办到农民的心坎上,把技能培训转移到素质培养上。农机专

业合作组织应遵循“民主、民办、民管、民受益、社会化”原则,把它办成农民自己的农机合作经营组织。

一是创办主体多元化。可采取乡村农机大户、种稻大户、致富能手领头办,依托龙头企业兴办、乡村集体组织领办等方式。

二是服务功能多形式。根据农户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采取“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多种服务形式。

三是政府部门多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形成、建立、健全、完善与发展壮大,需要政府政府各部门加强扶持、指导和管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帮助他们筹集资金、组织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重点突破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拓宽跨区作业服务领域。

3、开展农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针对目前乡村发展现状,积极开展农机科技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宣传培训要突出层次、实用型,进行分类指导,全力提高农民农机科技素质。对基层农机技术培训可以通过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对乡村干部、科技人员、农民三个层次进行分类指导,采取“理论讲座+现场操作+专家指导+考核验收”等有效方式进行培训,对考核达标者发给结业证书或“绿色操作证书”。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应结合农时季节,采取把培训班与现场示范操作相结合的办法,手把手的指导农户现场操作,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科技意识。同时应加强对基层农机科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4、加强农机科技体系建设,发挥科技创新优势

一是要健全农机科技推广体系。合理构建县、乡、村、农机科技示范户四位一体的推广体系,县一级要突出新型农机具、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应用,还要根据乡镇产业特点,确定区域性农机科技服

务网络,配置相关专业人员,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更好的为现代农业服务;要切实大力对农机科技员,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科技示范户的正面引导,让他们在农机科技推广领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要充分发挥农机科技优势。根据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科技能人,培育发展更多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将农机作业服务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服务环节,积极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中科技与人才优势,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要创新农机科技推广思路。一方面,要把农机科技推广体系融入到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中去,通过他们的示范辐射影响周边乡村农户发展新型农机具和应用新型农机化技术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要在有条件的乡村发展1-2个农机科技示范户,采取典型引路、政策扶持、民企互动等有效方式,推进乡村农机科技推广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其三要积极引导、鼓励各自农机生产企业创办自己的科研推广机制,充分调到社会各方力量,加快新型农机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创新,切实提高机械化作业能力,推动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篇:创业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业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创业目前存在问题

1、创业培训与各项优惠政策联系不紧密。学员参加创业培训后,不能很好的得到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例如在小额贷款方面,很多学员希望在培训结束后能获得免息小额贷款的帮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相关文件的支持,造成学员的诉求无法得以实现。

2、创业培训经费标准有待提高,尤其是针对后续支持服务补贴标准及时出台。现在实行的培训补贴标准还是2003年制定的前600元后400元。随着这几年的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高,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培训的要求了。在后续服务方面,学员地域分布很广,在经费不到位的情况下,市区的可以上门回访,而较远的学员只能是电话回访了。

3、教材陈旧,实用性不强。现在所使用的教材还是2003年由国际劳工组织和人社部统一编写出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学对象的变化,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实际情况了,并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二、提出的对策

1、出台相关文件,加强与小额贷款的联系。XX市XX县一直以来在小额贷款发放的过程中,都是把创业培训合格证作为发放贷款的必要条件。这样一来,一是学员对培训重视了,二是使学员能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还款的能力。使创业培训和小额贷款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良性循环。

2、制定新的创业培训补贴标准,加强后续服务工作建设。建议省厅尽快出台操作性强的后续服务技术标准和财政补贴标准,为后续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质保障。另外,针对GYB的补贴标准也要尽快出台。

3、开展针对不同群体创业培训的教材研修活动。为更好的满足不同群体的培训需求,建议省厅组织专家针对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版本的教材展开修订工作。

第五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澄迈大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消防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消防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火灾发生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为贯彻总队《海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条令条例学习月”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县消防大队开展了“条令条例学习月”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规范了干部、官兵的言行举止,强化了干部、官兵的法纪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大队战斗力的进一步提高。如何应对、解决消防大队管理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关系到消防大队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关系到消防大队内部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

一、鉴于当前条令条例学习存在的问题,应着重抓好以下四点

一是要使条令条例教育走上规范化教育。如何改变条令条例教育落实不到位的状况,将条令条例教育纳入训练计划,建立计划、备课、测试、检查、讲评等制度,并在时间和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使条令条例教育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条令条例学习。组织大队全体干部、官兵学习条令条例,真正掌握条令条例的基本内容。可结合大队实际,围绕干部职责、行为规范、日常制度、遵纪守法、防火等内容,组织系统专题讲座,深化条令条例的学习。

三是要知条令、懂条令、用条令。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紧密结合,防止和克服知条令、懂条令而不用条令的不正常现象。大队每名官兵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学习、消化和理解,全面掌握条令条例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吸收其精髓,提高对学习条令条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认清贯彻条令条例的重要意义,把学习、熟悉条令条例作为思想教育的必修课,真正做到牢记于心,惯之于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按条令条例办事的良好习惯。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日常工作,狠抓日常养成,确保条令条例贯穿于工作、学习、训练、执勤中,自觉、刻苦地学习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二、针对问题,落实措施

一是抓好学习,切实增强大队全体干部依据条令条例进行正规化管理的观念。条令条例学习方法单

一、时间不落实,是导致大队不少干部条令意识不强,对条令条例掌握得不深不透的主要原因。比如,有的干部不熟悉条令条例的基本内容,不会用其规范大队的各项工作;有的干部片面理解条令条例的内容,降低落实条令条例的标准。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条令条例的落实。因此,加强大队正规化管理,首先要抓好条令条例教育,增强干部依据条令条例进行正规化管理的理念。二是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积极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合力推进条令条例深入落实。为积极营造浓厚学用条令条例的氛围,使全体官兵充分认识到开展条令条例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活动期间,大队通过宣传板报、学习园地、条令条例抽考、宣传横幅,队列训练,集中组织学习等形式,让官兵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条令条例学习同官兵的工作、学习、生活有机结合,促使官兵们自觉保持严整的警容警姿,努力形成“人人学条例、个个懂条例、事事依条例”的良好氛围。

三是抓好履职,确保条令条例在落实过程中不走样,见实效。当前,条令条例不能真正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干部对抓条令条例和内务规定落实的职责不清。有的抓落实随意性很大,想怎么抓就怎么抓;有的抓落实没有统一计划和重点,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只抓一点不顾其它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依据条令条例中各自的职责,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使各干部按职尽责。大队领导对落实条令条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要及时拿出正确决策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强有力的领导。干部要识大体、顾大局,强化全局意识,克服本位主义,自觉摆正自己在抓条令条例落实中的位置,积极围绕正规化管理的总目标。

下载浅谈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农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工程招投标是一种竞争性的工程发包方式,也是工程建设领域依据相关法律进行的一种市场交易活动。近年来,全国各......

    浅议12315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议12315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校教师谢素清 12315经过了由最初的申诉举报电话,发展成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申诉举报网络,进而建设12315行政执法......

    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范文大全]

    工程招投标是一种竞争性的工程发包方式,也是工程建设领域依据相关法律进行的一种市场交易活动。近年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治理工程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工程......

    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滨江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也出现了许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外来流动人口的大......

    公务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篇

    公务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务员培训是公务员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公务员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区的公务员培训......

    农机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机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保驾护航作用。近几年,各级农机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不断加大农机......

    农机信息宣传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机信息宣传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有句话说得好“光埋头工作不宣传,好比肉埋在碗底吃掉了”。农机信息宣传是上级了解农机化工作的窗口,是兄弟单位学习经验的真实记录,是引导群......

    新形势下农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形势下农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随着鄄城县农村经济的健康蓬勃发展,农民富有程度迅速增多,加之中央财政扶持补贴农机具政策的激励和引导,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