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人大对中药材视察的调研报告
* * 乡人大对中药材视察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和县人大的安排,我乡人大主席团利用二周的时间,深入各村实地视察,通过走访种植大户、交易市场,与农民广泛座谈交流,听取各方面意见,已经对我乡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依据发展成效和突出问题,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现将我乡中药材的视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药材资源与分布
* * 乡位于宕昌县东南部,距县城100多公里。地处林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各种生物生长的良好环境,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传统家栽的药用植物有大黄、党参、当归等。其中,大黄分布在东部山区,这里地处秦巴山脉的延伸地带,海拔在2500米左右,境内气候高寒阴湿、植被稀疏,非常适应大黄的生长;党参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这里地处林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大部分植物的生长;当归在全乡范围内均有分布。大宗野生药材有柴胡、钱胡、半夏、红杞、黑药、细辛、芍药等,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的林区。
二、中药材的发展情况
* * 乡辖7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54户,总人口6212人。总面积10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0
亩,森林面积14万亩,年均气温6℃,年均降雨量600毫米,无霜期130天。境内气候高寒阴湿,森林茂密。粮食作物以马铃薯、蚕豆、玉米、油料等为主,经济作物以党参、大黄、当归等为主。我乡按照县委“川坝蔬菜、半山药果、高山畜牧”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结合我乡实际,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目前从我乡的种植情况来看,中药材的种植占耕地面积的42%、4620多亩;在全乡的产业当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中,大黄占14%、约1540亩,按亩产300kg(两年一收),2011年每千克15元(干货价格),预计毛收入为693万元。党参占20%、约2200亩,按亩产160kg,2011年每千克52元(干货价格),预计毛收入为1830.4万元。当归占8%、约880亩,按亩产150kg,2011年每千克20元(干货价格),预计毛收入为264万元。除去种子及秧苗和化肥成本,我乡中药材收入为1672.44万元,人均收入2690元。
三、中药材市场调查
目前,我乡中药材的销售主要借助周边个体商的收购为主,没有形成任何的产业链。受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刺激,药材销售趋旺。在狙击疫情的战斗中,传统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度出现了哄抢中药材的浪潮,给疲软的药材交易注入了活力,拉动了中药材市场发展。也为价格上的上涨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 人们更多关注补益类保健品,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也不
段增加,逐渐呈上升趋势。
四、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视察了解,我乡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几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是“四无”:“种植无秩序,产品无质量,流通无市场,加工无龙头。”主要表现在:
1、政府引导不够。从视察情况来看,全乡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状况都处于自我发展的状态。从理论的角度考虑,市场调节尽管有市场调节的好处和优势,但其发展节奏却难以与全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协调一致。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有其主导调节的威力,但总有鞭长莫及的地方。政府的调节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在各地区都为挖掘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大显身手的时候,我们势必坐失良机。
2、种植技术水平不高。在调查影响药农种植药材的问题中,技术问题在七成以上,尤其在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上,调查农户表现出强烈的期望。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中药材种植户集中反映的技术、生产条件改善、市场风险这三大类问题是影响中药材种植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突出问题。
3、种植产量过低。无良种、无标准,种植户凭感觉盲目种植,结果是产量上去了,质量下来了,市场反而缩小。造成农户经济受损。
4、没有稳定的市场。虽然个体中药材收购商交易相对
活跃,但没有一个相对集中、有规模的、在全乡有一定影响的中药材市场;导致信息滞后、受制于人,没有价格话语权、不能带动中药材户走出自己的产业链。
当然,我们特别列出突出的问题类型,并不是说其他类型的问题可以视而不见,如交通运输不便、缺少专业技术型的自助组织、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资金不足、专业大户影响力不够、种植基地没有形成气候等等,都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上升为突出矛盾。
五、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1、政府要根据实际,合理布局中药材收购网点,引导收购商良性经营,以达到双赢的目的;要指导农民按季节种植、采挖和粗加工。同时建立一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加强对中药材的种植和销售上的监管。
2、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收购站点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市场。
3、引进新的品种,将中药材的产业有耕地数量增加转移到质量及产量上的突破,相关部门应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和引导中药材户种植高质量的中药材。逐渐建设几个具有突出地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4、加强对中药材的扶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种植大户的资金及技术扶持,加大小额贷款的力度和新技术的运用,鼓励其发展高附加高产量的产品。
5、加固道路建设。我乡地处偏远,道路建设滞后;加上药材收购时,正值雨季,道路时常被洪水冲毁,这就增加了收购商的收购成本,也给农户收割带来了不便。
2012年4月20日
第二篇:人大视察报告
古庄店乡人大主席团视察组
关于对乡政府2010年以来创业园建设情况的视 察 报 告
—─2011年8月23日在乡十届人大主席团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乡人大主席团成员张学豪
各位主席团成员:
根据乡人大主席团2011工作要点安排,经主席团会议研究,8月份以来,乡人大主席团组织由部分主席团成员和县、乡人大代表组成的视察组,对乡政府2010年创业园建设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听取了乡政府关于创业园建设的情况汇报,走访、座谈了部分企业负责人、工人、当地群众代表。现在,我受视察组委托,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视察组认为,古庄店乡创业园立足于发挥我乡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着眼于扩大交流合作,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产业特色,实施品牌战略,在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富民强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规划布局科学合理。这种科学合理的规划既体现在园区规划编制的先进理念上,也体现在园区长远发展的科学定位上。我乡创业园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用工业和园区的理念、市场的意识谋划和发展,坚持规划先行,以规 1
划引领项目、以规划指导建设,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科学编制发展规划。视察组认为,这样的规划布局既立足于当地独特的区位地理优势,又着眼于园区长远发展的科学定位,充分体现了 “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典型示范”的发展思路,使我乡创业园能起到工业经济龙头带动作用,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聚集度高的产业集群。二是产业特色更加凸显。这种产业特色既体现在园区的产业布局上,也体现在园区产业发展的重点上。我乡以石材加工为主的创业园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发展重点,着力打造主导产业,重点培养新兴产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点石成“金”产业。
三是品牌战略初显成效。这种品牌战略既体现在创业园区域品牌的打造上,也体现在园区产业品牌的培育上。去年以来,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对外部环境进行了大幅度改善,修建了标志性牌坊、景观墙,栽植了绿化苗木,水电路标准进一步提高,创业园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创业园整体形象进一步改善。我乡创业园把创业园品牌打造与产业品牌培育结合起来,不断做大做强园区特色产业,以石材加工为主的创业园品牌在方城已经打响。视察组认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是发展工业经济,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富乡富民,建设工业强乡的必由之路。
四是招商引资卓有成效。这种招商引资的成效既体现在项目的数量上,也体现在项目的质量上。我乡创业园根据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园区企业发展需求,精心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优
2化招商引资环境,通过外出招商、以情招商、以商引商等办法,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截止目前,乡创业园累计入驻企业15家,建成12家,总投资达到2.3亿元,园区年产值超亿元。视察组认为,依托资源优势,加强项目策划,推进项目对接,促成项目落地,已经成为推动乡创业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是交流合作日益广阔。这种交流合作既体现在本地与外地人才技术交流合作平台的打造上,也体现在民间经济、文化和产业的交流合作上。乡创业园开采、运输、加工、销售整个环节可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以上,不但有吸收外地工人,也为本地群众提供了上千个就业岗位,让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在家门口致富,交流合作空间不断拓展。视察组认为,我乡创业园已经成为扩大开放、增加就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带动融合共进的广阔天地。
二、创业园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视察团认为,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乡创业园产业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良好,作用日益突显,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新亮点,成为方城的区域品牌,在全县处于领先地位。但也必须看到,我乡创业园建设和发展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建设仍较薄弱。我乡创业园发展之路是先引凤后筑巢,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基础设施建设虽有明显改善,但由于投入不足,园区基础设施与先进地区相比仍较薄弱,园区内部道路配套不完善。水利设施比较缺乏,水资源严重不足,蓄
3水功能十分有限,电力设施无法满足创业园开发和当地群众生活的需要。
二是企业融资较为困难。我乡创业园的外商在融资方面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基本无法办理,对外商增资扩产造成信心不足,已成为制约创业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配套政策支持不够。在制度环境上,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宏观指导和对技术引进项目的政策支持,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影响了产业技术引进的积极性和实施效果。在用地方面,企业用地报批难问题比较突出,影响和制约了项目的引进和创业园的发展。
四是创业园产业层次不高。目前,创业园入驻企业多数是石材加工方面,产业层次较低,项目比较单一,发展受资源因素影响较大。
三、进一步推动乡创业园发展的几点建议
视察组认为,古庄店乡创业园应坚持长远规划打牢基础,体现特色稳步推进,加大资金投入,深化项目对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扶持,增强园区工业龙头持续发展能力,保持我乡创业园发展的领先地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建议之一: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夯实我乡创业园的发展基础。完善创业园总体发展规划,包括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体系建设等,科学引导创业园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财政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提
4升创业园核心区水、电、路、渠等网络的建设档次。同时,大力引进内外资,激活民间资本,鼓励企业自建、委托建设,结合产业开发、项目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推进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奠定良好基础,着力打造省、市级精品创业园。
建议之二:深化产业对接,优化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我乡创业园的发展水平。引进、利用先进地区发展的理念和技术,加快推进创业园产业合作,与技术类院校合作,搞好技术培训,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在资金、技术、管理模式等关键环节的对接与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引进产品附加值大,产业层次、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建议之三: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我乡创业园的发展动力。充分利用各级优惠政策,发挥古庄店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管理、融资、用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建议之四:完善政策扶持,进一步优化我乡创业园的发展环境。在项目、资金、用地、用水、用电以及税收、金融、技术、人才等方面争取和给予创业园更多的政策支持。对创业园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规划、用地、政府服务、鼓励保障措施等相关内容出台规定,促进创业园的发展。
第三篇:人大视察报告
古文乡人大代表联合视察情况报告
自治县人大常委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察办法》的规定,为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探索人大代表活动的新方法、新思路,推动古文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并结合我乡实际,11月29日——12月1日,由古文乡人大主席覃楚均带队,古文乡人大代表和古文乡政府领导班子参加的视察组,对古文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等形式,全面了解了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古文乡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古文乡政府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我县乡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目标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经济的安排部署,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全面掀起了经济发展新高潮。
(一)组织领导有力。古文乡政府对发展古文乡经济,提高人民群众
生活水平的工作高度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落实。乡党委、乡政府组织乡、村干部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子,为大石山区人民群众解决增收致富难题上苦下功夫,因地制宜做好大石山区养殖业。其中以波尔山羊养殖为重点,并积极推广。
(二)基础设施建设得力。促进了古文乡面貌的明显改善。多年以来,全乡上下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统一部署,全力攻坚。使古文乡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以村级水泥路为重点,乡党委、乡政府领导班子始终把通村水泥路看做方便农产品运输,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为克服资金困难,多方筹集资金建设通村水泥路,先后使古文乡八个村中的六个村通了水泥路,另外两个村一个在建和一个待建,创造了路通民旺的良好局面。二是以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大会战项目为重点,大石山区属于喀斯特地貌,不仅严重缺乏地表水源,而且保水能力差,通常是“有雨三日水成湖,无雨三日地生烟。”严酷的自然条件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制约着经济发展。开展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大会战,就是为了帮助大石山区的群众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的。古文乡党委、乡政府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大会战建设,解决好大石山区的水窖水池和水利设施建设,积极寻找新的水源,同时做好水质的检测和消毒工作,切实改善当地群众的饮水安全和生存环境,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真正把水柜建成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同时鼓励群众把建和管结合起来,建一个用得上一个,把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民生建设结
合起来,切实改善大石山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高抗旱抗涝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为了促进古文乡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全乡上下都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全乡经济也取得了明显改善,但古文乡发展面临的形势仍比较严峻,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自治区、市在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上没有细化,使经济发展较快与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没有分别开来,这样,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经济发展就会越来越滞后。有时,国家、自治区安排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资金和少民族扶贫资金也不能按时定额到位落实。
(二)人居环境仍然很差,整体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提高,普遍存在着“脏、乱、差”,严惩影响着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发展文明生态村,是小康村建设、精神文明村建设以及生态家园工程建设的深化和发展,是农村三个文明一齐抓的直接载体,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利民工程。特别是非典后,人们深刻认识到,切实抓好文明生态村建设,加快建立痢疾防治长效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于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农村的公共环境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自然条件对发展经济影响较大,发展形式过于单一。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气候、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稀缺。人民群众只能靠天吃饭,农业水平极为低下,农业收入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单一的发展方
式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
(四)农民劳动者素质偏低。大石山区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石山生息繁衍,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人民群众较少与外界接触,造成各种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不畅,农业培训率低。
三、几点建议
(一)、国家、自治区、市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分别制定不同的倾斜政策。对于发达地区内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自治区可给予少量的资金扶持,由当地政府负责解决较大比例的匹配资金,而应考虑适当提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扶持金总量,以确保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时,要继续教育和引导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少数民族工作的干部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和省、市关于支持少数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学习,吃透政策,把握精神,摸清乡情,用好政策,以政策促进发展。
(二)、以科学为依托,对有限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和增值,把发展新型沼气池、等新技术作为净化农村公共环境、开发农村新能源、发展生态经济、富裕广大农民等具有综合性多重效益的革命性措施予以强力推进,走沼气建设与发展规模养殖、规模种植相结合的路子,努力实现无害化生产,真正实现经济的发展。
(三)、经济要发展,劳动者的素质是根本、是保证。要不断通过提
高人口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加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一是加强人民群众的基础教育,进一步配强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水平;二是继续实行优惠政策,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适龄人口入学率,减少流失率,提高升学率,确保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加强农民成人阶段的教育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农民群众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人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变观念;四是加强对乡、村的智力支持,选派一些技术水平高、实际工作能力强的科技人员到乡村开展帮助工作。
第四篇:中药材调研报告格式
中药材调研报告格式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灿烂的瑰宝,各位,大家看看下面的中药材调研报告格式吧1
中药材调研报告格式
甘肃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的高寒阴湿贫困区,是甘肃变自然条件劣势为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也是贫困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具潜力的发展之路。全省有70个县区种植中药材,其中10个县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3个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尤其以当归之乡岷县,黄芪之乡陇西县,党参之乡渭源县最为著名。在我省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相当大的比例。如XX年当归、党参、黄芪的产值占岷县农业产 值的%,占渭源县农业产值的%,占陇西县农业产值的%,占漳县农业产值的%,占临潭县农业产值的%,占 康乐县农业产值的%。
张掖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除民乐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其他各县的面积都较小,张掖甘州区、山丹县每年的面积在10005000亩间浮动,其他县也有零星种植,年份间差异很大,种植区域大都分布在安阳、花寨、陈户乡等干旱缺水山区。20xx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万亩,比上年增长万亩。其中,民乐县种植面积万亩,占全市 的%,XX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基本相同。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行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一、种植现状
1、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
中药材作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民乐县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等中药材以来,中药材就以效益好的优势,迅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种植面积快速膨胀。到XX年高峰时,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近20%,总产量达到万吨。此后,受市场供求影响及新型高效作物替代,面积逐步回落并稳定在5万亩左右。目前,全县形成了以新天镇、六坝镇、南古镇、民联乡为主的万亩种植乡镇4个,以林山村、马均村、太和村等为主的千亩种植村10个。
2、初步形成产业链条
中药材较其他农作物而言,水肥土壤条件等要求不甚苛刻,近年来,由于受非典、禽流感和入世后市场开放的影响,作为医药和保健原料的中药材价格不断上升,市场行情看好,各种药材每斤均价均在4元左右;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产业链条,种植大户、贩销大户先后成立了茂红中药材产销协会、三堡镇中药材协会、新天镇中药材协会、六坝中药材合作社等,也有一些企业加入了中药材产业的行列:青海永正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成药材加工厂房8000平方米、仓库8000平方米;锦世农业科技公司,中药材通过了药监局GMP认证,中药材加工厂年生产能力XX吨。中药材产业链条上,初步建起了种子种苗供应、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3、种植投入少、能节水、易调茬、效益高
民乐种植中药材一般都是浇1水,相对农作物而言,比较节水;特别是,很多地方都是用的秋水,避开了农作物种植用水高峰期,很好的解决了灌水的矛盾。
肥料使用量各种中药材要求不同,但投入都比种植农作物少,一般1亩地投入磷肥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中药材由于是特殊的用途,有很多药材,如黄芪等,按照GAP标准要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因此,很多中药材的农药与化肥使用量很少(但也相应影响产量)。
中药材的收益一般都比较高,在正常年份,防风、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的纯收入可达1000多元,在中药材紧俏的年份,一般在1500元以上,有时甚至可达到
30004000 元,是平常年份的34倍。以667平方米(1亩)种植板蓝根为例,投入:种子用量2公斤,种款为200元,肥料200元,农药、除草剂等30元,合计430元。收入:板蓝根常年产块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6元/公斤,按最低产量和价格计算,产值为250公斤*6元/公斤=1500元。大青叶片亩产100公斤左右,收购价元,100*=60元。纯收益1560430=1130元。板蓝根的价格波动很大,XX年价格在12元/公斤左右,因此收益比今年要高1倍,今年板蓝根价格低,而且有价无市。
其他作物如甘草、黄芪、孜然等种植收益与板蓝根相似,都存在类似现象,收益的波动很大。
二、存在问题
种植方面的问题
栽培技术不配套:中草药的人工种植历史很短,很多中草药目前仍然采用野生药材,已经驯化的中草药也因为种植时间短,驯化程度不够高,科技人员对中草药的药物机理与种植间的相互作用,尚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目前的中草药种植尚停留在试验与摸索阶段,存在产量在年份间不稳定、药效与产量间的矛盾等等很多问题。因此,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假劣种子问题严重: 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植物,大多数中药材的地域性很强,种植方法、地域、气候、年份都会影响种子质量,种子培育需要专门的种植技术,在种植方法上、化肥、农药使用方面有很多特殊性,以保障中药材的药效、产量。中药材种子、种苗从外地引进,往往出现水土不符的现象;农户自己留种,在种植、收获方面欠缺必要的技术条件,对产量、质量都有一定影响。假种子、劣质种子目前常在市面上出现,严重影响中药材产业的正常发展。
价格波动大,种植面积不稳定:我市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种植历史较短。1995年左右,中药材种植才在民乐李寨林山村试种,并获得成功,在良种良法上还需要不断的摸索。
中药材自身的原因,价格波动大,导致种植面积波动巨大。中药材由于药用的特殊性,和当年的疾病发生情况、气候情况、销售与存储情况等紧密相关,价格波动本身就比较大,而中药材与种植的农作物有本质区别,除了加工中药材,难以有其他用途。以中药材王不留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药材种植的波动情况,年份间全国种植面积波动达2040%,最高可达70%。其他中药材也有类似情况。
张掖市中药材产业也刚刚起步,而中药材行情不稳定,从而导致种植面积上的大幅度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张掖市中药材产业能否健康的发展。
第五篇:火红乡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会泽县火红乡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准确掌握我乡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我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认真按照会农发【2012】7号文件精神,在全乡认真开展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全面调查活动,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努力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富民强乡的主导产业,并结合我乡农业工作实际,近期对我乡中药材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乡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我乡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可种植中药材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旱地、山坡地、林地、园地等能够适应种植多种中药材。据调查统计,全乡现有零星种植中药材面积约5亩,品种不多(不含野生)。以下为各村情况:桥边村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1亩,主要品种为草乌。勺冲角村村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4亩,主要品种为党参。我乡中药材生产,传统上主要以农民个体生产为主的生产运营模式.二我乡中药材发展存在问题及分析
(1)中药材生产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 ,虽然我乡有种植中药材的自然优势,但是中药材生产的潜力还没有发挥。如品种资源潜力、地理交通环境潜力、科技教育潜力等,如何把这些潜力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效益是重要问题。
(2)品种资源潜力方面,我乡中药材种植面积不大,而且属于零星种植。其他药材如当归、白术,雪上一支蒿,柴胡等没有种植或面积不大,潜力优势几乎没有发挥。
(3)技术水平不高,规范化生产严重不足,虽然种植药材农户有一定种植经验,但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生产管理和生产技术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4)各部门对中药材产业发展未能发挥出较强的的引导作用,在生产指导、技术服务、行业监管等方面力度不够,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投入不足,从而造成了农民生产上的盲目性以及销售上的无序性。没有形成严格的中药材种植品种指导、产中监督、规范收购等机制,因此造成了农民信息不灵,种植品种不对路,种植技术差,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上得不到有效保障,种植规模小、品种少、效益差、抗风险能力弱。
三、推动我乡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1、提高认识,明确中药材生产在我乡的地位和意义.随着国际化发展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天然药物发展潜力巨大。从国际国内市场及国家的配套政策来看,中药产业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时期,作为源头的中药材生产也遇到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乡中药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中药发展理应为我乡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提高农民收入、为生态建设做出贡献。
2、加强领导,积极营造中药材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在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根据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家中药发展目标,国家、省、市相继制定了有关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政策,为中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切实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中药产业发展的高度,把中药材生产开发摆上重要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3、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市场之间的联系,引进生产技术水平.通过示范种植促进和推动中药产业发展,加快我乡中药材产业的形成。
4、选择好示范种植村和组,一是扶持示范村搞好中药材生产开发,带动全乡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二是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公共利益投入,如原产地保护等。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国家经贸委每年都安排一块资金用于扶持中药产业的发展,扶贫方面、农业开发项目、科技项目等都有资金投入,要尽快组织力量,通过定项目、建基地、上规模,努力争取上级的专项资金补助。二是努力争取金融贷款,国家对农业生产扶持的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外宣传,大胆走出去引进来,吸引外来资金注入,加快产业发展。
通过调研,我们既要发现我乡中药材产业的优势,也要看到初步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乡中药材产业正处在一个未开发发展状态的关键时期,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来推动,相信,在上级的关心帮助下,我乡中药材产业必将为我乡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2012
火红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