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苦难历程》心得体会
读《苦难辉煌》心得体会
《苦难辉煌》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是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苦难而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领导中国革命从奋斗、挫折、再奋斗的历程中闯出一条通往胜利之路。
这本厚厚的书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横跨的年代较长,涉及的人物较多,根据依据详实而不空泛,气势恢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中国自清末明初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成功地、完整地,波澜壮阔地革命斗争画卷。拜读后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彻底推翻压在自己身上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与压迫,建立起真正代表劳苦大众的红色政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种苦难历程,辉煌业绩映入眼帘。回忆这部书的每一页、每一章节都浸透着早期共产党人与进步的革命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辙印和鲜血。20世纪在世界东方,莫过于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在这一命运形成之初,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碰撞。内外矛盾冲突空前尖锐,相互斗争局面极其复杂,各派力量的策略转换空前迅速;每一方的领袖和将领皆在较量中淋沥尽致地展现自己全部能量,从而在历史中留下深深的印痕。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以及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变,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火中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
小的时候,总是简单的将共产党和国民党贴上好人与坏人的标签,国民党欺负人民,而共产党帮助人民,所以人民要推翻国民党,拥护共产党,建立一个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幸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渐渐长大后,才逐渐发现,其实国民党也有为了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目标,也为中国做了很多有重大意义的贡献,而且,当初的国民党要远远比共产党强大。可为什么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最终取得政权呢?
我想,一方面,自然是共产党能够好的为人民、为民族谋利益,更得人心。所以,没有中国的民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也没有新中国,这也是我们最大的民意。当那么多人参加这一队伍全力以赴地支持这支军队战斗的时候,人民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态度,做出了选择,沿着历史的长河一路走来,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壮大,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体现了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纠正自身错误而不断进步,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更是体现了人民的选择。是共产党唤醒了沉睡的东方巨龙,让炎黄子孙重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树立了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信仰。
另一方面,性格决定命运,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一个政党的兴衰历程。党在成长过程中历经苦难,形成了超越其他
党派团体的一些精神特质,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与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正确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典范。正如书中所说,“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区,征程两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随,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有一点你将永难忘怀:那就是长征所展现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气概。”一个没有精神的政党是没有前途的政党,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通过阅读这部书,反复得到强化的认识就是党的政权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的爱护它。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充分证明:“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历史还昭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今天、明天乃至后天,我们依然面临着人民的选择!我们将以攻坚克难的勇气、续写辉煌的业绩、甘当公仆的情怀来继续赢得人民的选择。同时,当我们嗟叹美酒淹没宝座、金玉压倒豪舍、骄奢倾覆政权的时候,更应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足以兴国,逸豫足以亡身”的古训,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努力为党和人民干一番事业。
第二篇:苦难的历程读后感
苦难的历程读后感
苦难的历程读后感1
每个绚烂的生命都是在其代表民族精神,参与创造中绽放出异彩。每部传世名著都是社会激烈变动的缩影。《苦难的历程》就是这样一部由其作者阿·托尔斯泰历时二十年创作的传世佳作。
阿·托尔斯泰是苏联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在文学上的光辉成就与他一生积极探索人生的价值并长期笔耕是分不开的。《苦难的历程》是托尔斯泰用二十年时间精心构思和反复修改所完成的三部曲长篇小说。它是作者本人“良心所经历的一段痛苦、希望、喜悦、失望、颓废和振奋的心酸历程”的结果。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故事的发展从彼得堡到外省,从荒僻的乡村到硝烟弥漫的战争前线,从伏尔加河到库班,从乌克兰到莫斯科,画面广阔;以四个性格不同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人公。故事的情节令人信服地表明了:个人只有在同国家、民族的结合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真正的幸福。
苦难的历程读后感2
俄罗斯,一个冰天雪地的国度。大都市十分繁华,而在这繁华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曲折艰辛的建国史。让我们走进历史的深处,重温这段《苦难的历程》。
《苦难的历程》以历史进程及革命斗争的过程为主线,主人公的.生活为支线两线互相依靠,环环相扣,真实准确地还原并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俄国国内战争这一苦难的历程。以四个主人公的所到之处为场景,描写在这一场景中人们及战场上所发生的所有事情,将战场和人们的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场景从莫斯科到乌克兰,从伏尔加河到库班,从顿河到察里津,画面广阔,布满整个俄罗斯,情节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四个主人公的梦想破灭,东奔西走。他们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各自有着自己曲折复杂地探索和追求,在接近并融合到民族与历史的过程中,体验了一段痛苦、希望、喜悦、失望、颓废和振奋所交织成的一段历程,并终于跳出了个人感情和愿望的狭隘圈子。在国内战争即将结束时,四个主人公在莫斯科幸福团聚,体会到了个人只有置身于民族与国家中,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幸福与安定。
书中最后一段话说:“命运已定!我么在阵营里,要为我们自己及世界的权利,要为永远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正是他们那一代的牺牲换取了下一代的幸福,可歌可泣。
苦难的历程读后感3
以前,每当我阅读列夫、托耳斯泰的作品时,总会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而在这几天我再一次读他的《苦难历程》时,才感受到那种国破人亡的愤怒。
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四面受敌:外有德奥波三国在共同与俄作战,国内又有白军,捷克人和哥萨克在反抗。托耳斯泰借一位士兵之口感叹:“俄罗斯帝国算是完蛋了。”
这本书描述了当时混乱时局下的四个主角:伊万、伊里奇、瓦季姆。罗辛,达莎和卡佳。在这四个人中,我最欣赏的是瓦季姆、罗辛。在我初次看这本书时,我觉得罗辛这个人很奇怪:活得好好的却偏偏要上前线,还想要去寻死。他抛弃相对强大的苏俄红军,却加入了处境艰难的白军。现在我才明白,上前线,寻死都是因为一腔报国热情,不惜生命;加入白军,是因为他认为白军才是正义的队伍,坚持自己的.信念,这正是一种英雄气概。
《苦难历程》,一部国家的兴衰史!
苦难的历程读后感4
俄罗斯文学的优良传统乃是在其表现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他国文学。在读列夫托尔斯泰,托斯随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是,你不得不感到强烈的心灵震撼。他们总是在书中严肃的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而生活,我们活着有什么意义。总是在探索者人生的价值。在俄罗斯文学中,苦难的气质异常的鲜明,这无疑与他们民族的精神气质密切相关。东正教的强烈的忏悔意识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俄罗斯民族的血液之中。他们从不甘于平庸的生活,他们总是一生在寻求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俄罗斯文学中,主人公可能大都并不可爱,但他们却是善良的,有尊严的。
《苦难的历程》也当然继承了这一优良的传统。作品通过两对恋人达莎和捷列金及卡嘉和罗欣在战争年代的动荡历程,展示了俄国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带给俄罗斯民族的全景式变化。
作者虽然在处处描写战争,但是,他所要表现的并不是战争本身,而在于描绘战争对每个阶层的俄罗斯人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因此作者并没有详细介绍战争的布局及经过,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去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主要将战争作为一个背景场,在这特定的场合中去细致观察人们在时刻面对苦难乃至死亡的威胁下的种种反应。而正是在这些艰苦条件下每一个俄罗斯人的种种反应中,集中体现了整个俄罗斯民族的真实面貌,表现了坚毅乐观的民族品质,我认为这才是这部作品去着力展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做到了。
苦难的历程读后感5
俄罗斯,一个冰天雪地的国度。大都市十分繁华,而在这繁华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曲折艰辛的建国史。让我们走进历史的深处,重温这段《苦难的历程》。
《苦难的历程》以历史进程及革命斗争的过程为主线,主人公的`生活为支线两线互相依靠,环环相扣,真实准确地还原并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俄国国内战争这一苦难的历程。以四个主人公的所到之处为场景,描写在这一场景中人们及战场上所发生的所有事情,将战场和人们的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场景从莫斯科到乌克兰,从伏尔加河到库班,从顿河到察里津,画面广阔,布满整个俄罗斯,情节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四个主人公的梦想破灭,东奔西走。他们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各自有着自己曲折复杂地探索和追求,在接近并融合到民族与历史的过程中,体验了一段痛苦、希望、喜悦、失望、颓废和振奋所交织成的一段历程,并终于跳出了个人感情和愿望的狭隘圈子。在国内战争即将结束时,四个主人公在莫斯科幸福团聚,体会到了个人只有置身于民族与国家中,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幸福与安定。
书中最后一段话说:“命运已定!我要么在阵营里,要为我们自己及世界的权利,要为永远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
第三篇:苦难辉煌心得体会
苦难辉煌心得体会
苦难辉煌>心得体会
(一)本书以客观详实的笔墨描述了民主革命初期,我党从幼稚不断走向成熟的历史过程,描绘了上世纪20 年代起,左右中国前途民运的四种力量中国共产、共产国际、中国国民党、日本昭和军阀集团之间地殊死较量。对我党的发展历程不掩饰错误,不一味赞颂,对党在初期指导方针的严重失误、党员干部中出现的叛徒等内容均如实撰写并加以评价。对历史人物的刻画丝丝入扣,生动鲜活。尤其将1927 年后,我党在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际,咬紧牙关,痛定思痛,在累累伤痕中思索经验,在逆境中不断成长,终于淬火成钢,从苦难中走向成熟的过程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真实的史实换取读者真挚的感动和震撼。通读全书,闭目凝思,回顾这段原本熟悉的历史,跟随 金教授的文字重温后,又有新的>收获:
一是信仰和思想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生生不息,战胜苦难,蓬勃发展的源泉。怀玉山之战红十军团师长胡天桃被俘,战胜红十军团的国民党将领王耀武要亲眼看看红军的师长到底是什么模样。当他见到胡天桃,他惊呆了。时值严冬,天寒地冻,这位红军师长上身穿着3 件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着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瓷碗,除此之外,再无他物。王耀武与胡天桃进行了一番对话,最后问道,你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告诉我们,可以保护你的眷属。’胡天桃说,‘我没有家,没有亲人,不要保护。
试想王耀武当年一身将校戎装,在寒冬中与衣衫褴缕、脚穿两只各异草鞋的红军师长胡天桃谈论国家兴亡、民族命运、个人生死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心境。在思想交锋中,一位红军青年将领,把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意志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王耀武打赢了战役,却输掉了精神,输掉了信仰。共产党人何以能战胜重重反动势力最终领导中华民族实现百年来的真正独立,靠得就是这样的精神和信仰。在一个个共产党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倒在敌人的屠刀下,倒在冲锋的路上时,背后诠释的就是这样一种是为了理想信念,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
二是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有>勇气成为些耕种但不参加收获的人。这样的人是国家和民族希望的所在。如果以个人的成败得失作为心中的准绳,那么中国不会有孙中山,不会有毛泽东,不会有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烈士,不会有奔走呼号,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中华民族也不会从列强的铁蹄下奋勇抗争求得民族独立,也不会有国家今天蒸蒸日上,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那些倒在长征路上的烈士之所以投笔从戎,参加革命,走上一条当时看起来九死一生的革命道路,为的绝不是个人的成败荣辱,他们能想到的是国家民族真正的富强起来,后世子孙不受战乱压迫,所以他们能够大义凛然,能够从容面对各种苦痛,哪怕是死亡。就是这些把生民大众的福祉,把国家民族的存亡放在心里并为之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人,给予了我们今天的一切,而这种崇高的精神,不应是仅仅是我党陈列在历史博物馆中的一件展品,它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
三是我辈责任重大,那些艰苦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我党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继承好,发扬好,代代相传。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在我们来不及过多追忆的时候碾过了一个又一个年头,当年炮火硝烟中最年轻的前辈,如今也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当大部分鲜活的生命成为掩映在书籍中的文字、插图的时候,无论多么精彩、多么悲壮的历史事件也都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渐渐淡去。和平年代,远离炮火硝烟的日子,霓虹装点的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平静坦然的享受这一切的同时,在时钟分分秒秒的消逝中,那些流血牺牲的事情,那些艰苦卓绝的抗争,似乎已经开始淡去。经历过的人渐渐离去,听说过的也渐渐老去,当一代代人就这样走远的时候,忽然有人在说起长征,在讲起革命的时候,我们能回忆起什么呢?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作为一名成长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年党员,党我细细品味过金教授这番文字的时候,我感到身上的责任无比重大。无论再过多少个时代,我们都不能忘记的是,我们这个民族,曾拥有过如此一批义无反顾、舍生忘死、视死如归的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锻造了一种精神,一种天下为公,九死不悔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财富。失去或者遗忘他们,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苦难辉煌心得体会
(二)《苦难辉煌》是本好书。书中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初期的艰难历程是个充满苦难的历程,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历程更是个充满苦难的历程。苦难不仅来自外部帝国主义的欺负,国内反动派蒋介石之流的残酷镇压,而且来自党的高层共产国际的瞎指挥,党的领导人张国焘、孔荷宠、龚楚之流的背叛,苦难还来自党因自身的不成熟而犯下的种种错误,多少党的优秀儿女不是倒在敌人的枪口下,而是含冤于九泉之下。金一南悲伤地认为,历史的真相也许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没有办法用三色、六色或十二色,甚至二十四色来描绘,我们只能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尽管这真实可能很残酷、很费解或者很令人尴尬,但历史就是个复杂的多面体,甚至是个永远也无法说得清清楚楚的综合体。掩卷而思,不禁感叹:人间真的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与上帝,只要是人就不会天生正确,更不可能永远正确,再伟大的人物也会犯错误,也会冤枉人,甚至还会发脾气。
我更加感叹:不是作为伟大领袖的、只是默默无闻的,甚至从不曾留下名字的红军战士,是他们无怨无悔地把自己仅有的一生,奉献给一个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奉献给一个伟大的事业——拯救中华民族,才有今天的辉煌。他们才真正无愧于“中华民族之子”的称号,他们才真正无愧于“中华民族脊梁”的桂冠。所以,不要为自己的籍籍无名而忧伤,却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把自己极其有限的生命融入永恒的人民的事业中去。
苦难辉煌心得体会
(三)《苦难辉煌》是本好书。书中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初期的艰难历程是个充满苦难的历程,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历程更是个充满苦难的历程。苦难不仅来自外部帝国主义的欺负,国内反动派蒋介石之流的残酷镇压,而且来自党的高层共产国际的瞎指挥,党的领导人张国焘、孔荷宠、龚楚之流的背叛,苦难还来自党因自身的不成熟而犯下的种种错误,多少党的优秀儿女不是倒在敌人的枪口下,而是含冤于九泉之下。金一南悲伤地认为,历史的真相也许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没有办法用三色、六色或十二色,甚至二十四色来描绘,我们只能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尽管这真实可能很残酷、很费解或者很令人尴尬,但历史就是个复杂的多面体,甚至是个永远也无法说得清清楚楚的综合体。掩卷而思,不禁感叹:人间真的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与上帝,只要是人就不会天生正确,更不可能永远正确,再伟大的人物也会犯错误,也会冤枉人,甚至还会发脾气。我更加感叹:不是作为伟大领袖的、只是默默无闻的,甚至从不曾留下名字的红军战士,是他们无怨无悔地把自己仅有的一生,奉献给一个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奉献给一个伟大的事业——拯救中华民族,才有今天的辉煌。他们才真正无愧于“中华民族之子”的称号,他们才真正无愧于“中华民族脊梁”的桂冠。所以,不要为自己的籍籍无名而忧伤,却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把自己极其有限的生命融入永恒的人民的事业中去。
书中在描述一些战役的时候经常会有假设,比如说假如怎样,历史就会更改。但是历史的奥妙在于它可以包含无穷无尽的假设,但假设永远只不过就是一个假设。时间的一维性是不会重新再来的,人生的真正的机遇也仅有一次,抓不住便要面对失败。当蒋介石背叛共产国际时,共产国际的领导说:“他们叛变的不是自己的阶级,而是我们的幻想。”共产国际的盲目信任让自己尝了苦果,斯大林党派作风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文过饰非,功劳归自己,错误归别人的不良作风注定失败。书中反复出现的一句真言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从苦难走向辉煌,而不是从苦难跌入深渊,就是因为他们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他们能坚持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他们不唯上也不唯书,他们敢于奋起抗争,他们更不追求个人的私利,甚至他们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去追求一个美丽的梦想,更重要还在于他们这么想也这么干了。正是中国革命的实践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所以,不要为自己干不出惊天伟业而忧伤,却要把自己的分内事做好,试想一尘不扫的能扫净天下的污秽吗?
金一南撰写这本书的精神也很让我感动。从网上资料获知,金一南曾当过工人,被赞为“天生就是个好工人”,还曾当过兵,被誉为“天生就是个好战士”,他现在是大学教授,又被叹为“天生就是个教书的料”。金一南自己说,没有天生的事情,只是做什么就要用心、尽全力,热爱生活就要干好工作;创新贵在坚持,只是把别人打牌、看电视的时间用来搞研究了;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八小时以外。他的这些话对我来说无异金玉良言。我也是个老师就应该做个好老师,做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我的教书也要教出自己的风格,我的育人就该育出对人民有利的人。人活一辈子要有热情、有理想,有追求,不要说得太多,干的太少,要做个能干实事的实干家。人间的苦难很多,但大多不能创造出辉煌,只有凤凰涅盘地对待苦难才能浴火重生创造辉煌。作为个人的我从不敢希翼一辉光芒,也永远不敢存此妄想。但我愿,愿与我灾难深重的全民族人民一起去创造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第四篇:苦难辉煌心得体会
以下关于苦难辉煌心得体会范文的文章由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苦难辉煌》横跨的年代较长,涉及的人物较多,根据依据详实而不空泛。气势恢宏。展现在我们面前是一幅中国自清末明初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成功地、完整地,波澜壮阔地革命斗争画卷。拜读后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彻底推翻压在自己身上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与压迫,建立起真正代表劳苦大众的红色的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种的苦难历程,辉煌业绩映入眼帘。回忆这部书的每一页、每一章节都浸透着早期共产党人与进步的革命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辙印和鲜血。我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与成功来之十分不易。粗浅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寻求一个适合中国国情使中国人民摆脱枷锁至酷的真理不易。
二、确立一个政党取得合法地位斗争不易。
三、确定一个确实能够代表党的利益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明天的领袖不易。
一、寻求一个适合中国国情使中国人民摆脱枷锁至酷的真理不易
中国自清末民初时期,不乏一群胸怀远大救国抱负优秀的有识之士都在茫茫宇宙中寻觅探索一条救国图强之路的真理,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杰出人物包括改良派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初见端倪的早期共产党代表号称“南陈北李”的陈独秀和李大钊。以上这些优秀分子通过他们努力奋斗都在一定的特定时期推动了中国历史车轮进程向前发展,但是这些人因为受到当时的历史形态局限与羁绊,或者说他们所代表的利益群体各不相同,最终的结果应该说都是有始无终或言悲剧。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试想通过改良变法推动朝廷的变革,因为他们推行的改革变法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皇帝的世袭统治,但是抵触到统治者阶级之间的根本利益发生碰撞,最终被慈禧“老佛爷”将这干人斩首焉,放逐之,落个失败下场。革命先驱孙中山推行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虽然他也曾提出“联俄、联共、扶住工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铁肩担道义”等进步口号,但是也不能说是彻底的、完整的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他所依靠的很大一部分力量仍然是买办、军阀,资产阶级,他所代表的政权阶级很大成分是由这部分人组成的,他的政权根基建立在这些人的支持基础上,当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风暴来临席卷到买办、军阀他们自己头上时,这些人的阶级本性就会充分暴露出来,为了维护他们的阶级利益,他们就会凶相毕露,就一定要反目和动摇,甚至拿起屠刀把革命扼杀在摇篮中。应该承认孙中山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将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爱新觉罗满清王朝赶下台,实现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中国最大的地主封建世袭王朝的统治局面。并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后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是因为所代表的阶级对象是极少数人的部分利益,当革命的触角刺痛他们的利益神经时,就会自相侵轧。最终袁世凯在1912年夺取了革命的果实,进而取而代之当了八十三天皇帝妄想复辟倒退落个可耻下场。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走向流产。1917年俄国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一声炮响,占领了沙皇反动统治的大本营“冬宫”,发动了震惊寰宇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沙皇的独裁统治,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苏维埃共和国。中国无产阶级的杰出代表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早期共产党人似乎面颊上感受领略到一缕从遥远的俄国吹来扑面春风,毛泽东曾形象的说到“苏联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应该说从那一刻,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才真正找到了拯救中国人民于苦海的药方。然而,各个国家的国情都不尽相同,俄国是在夺取了一个或者几个中心城市进而夺取了政权。而我们党的早期领导者因为缺乏斗争经验,甚至幼稚的认为照搬俄国的模式,取得一些中心城市的胜利就算革命成功了,据书中介绍,我们党在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在全国的城市范围内共组织发起了80余次的起义革命斗争,最著名的当属李立三组织的安源煤矿大罢工,恽代英等组织的广州起义和周恩来、贺龙、朱德等组织的“八一”南昌起义。这些著名的起义斗争虽然在某一方面和在一定的形式上给予资产阶级反动统治以狠狠的打击,起到了唤起民众觉醒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确没有动摇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你揭竿起义的越频繁,越高亢猛烈。反之,反动阶级的扑灭与镇压就越惨烈,越血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五卅惨案”等针对革命党人的大屠杀使以李大钊、罗亦农、赵世炎、陈延年、李启汉、肖楚女、邓培、向警予、熊雄、夏明翰、陈乔年、张太雷、澎湃、恽代英等为代表的近30多万革命先驱洒尽了最后一滴血,其结果都是以革命失败而告终。真可谓革命风暴此消彼长,就像大海波涛勇猛滚滚向前,势不可挡!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从倒下战友旁的血泊中站立起来时,才真正猛醒地认识到中国的问题不是占领几个城市那么简单,中国的出路在农村,只有团结占人口90%以上的农民,唤起他们的阶级觉悟,中国才有希望。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中坚力量是农民,是千千万万饱受压迫的劳苦大众。经过几番生死较量和流血实践才真正找寻到一条解决问题的道路也是唯一、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之路,为此诞生了当时最著名的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农村运动考察报告》,与此同时,毛泽东更加深刻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共产党只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用革命的武装战胜反动派武装,才能夺取政权。毛泽东精辟的论述到;“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刻画绣花,不能温良恭俭让,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斗争”。聪明的共产党人在腥风血雨中寻觅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唤起全国的劳苦大众一起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阶级压迫才是中国人民解放的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以朱德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红军,也就是我们大家都知晓的“朱毛”红军发动了“秋收起义”轰轰烈烈的掀起了井冈山地区的革命暴动。虽然这次起义也失利了,但是革命的火种已经燃遍大江南北。毛泽东著名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确诠释了革命的发展锐不可挡。打消了林彪等一些人对革命的消极思想与悲观失望,甚至没有前途的妄言,文章说到:“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
二、确立一个政党取得合法地位不易
一个革命政党的诞生也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斗争考验,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以前是以几个党小组的形式出现的,为了适应历史的发展要求,迎接革命大风暴的到来,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领导帮助下于1921年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从这时起共产党应该说在中国正式诞生成立了,但是,是在非公开的形势下进行的,因为在会议期间曾被上海法国租界内的反动派发现,所以不得不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破旧的棚屋船上继续进行会议的议程,可以设想当初成立一个革命政党之不易的艰辛。比这更难的路程还在后面,一个党要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被社会认知就必须要宣传自己的组织纲领,代表的阶级利益关系,实现的远大目标等等。这样一来就与新的买办资产阶级形成了对立阶级,他们是不允许你发出反叛声音的。他们一定要把你绞死在萌芽中。而中国共产党就是要破茧而出,挣脱束缚的枷锁。实现自己的宏大蓝图。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时撰写创刊宣言;“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这就把共产党所代表的阶级,实现的远大抱负充分表达出来。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体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革命的最彻底,最纯粹。这个时期,孙中山在推进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同时也认识到光靠国民党自己是难以实现,他也深知国民党内部腐败,独木难支大局。故在许多进步人士和国民党左派的支持鼓励下,采取了联俄、联共的政策。我认为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应该是获得了一定的合法地位。史称第一次国共合作。但是在孙中山因肝病在北京仙逝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剥去了革命的外衣,对共产党人进行了残酷的杀戮。蒋介石曾言;对共产党“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进而对革命苏区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围剿。中央红军在敌人的几十万大军压境和红军在李德等人错误指挥下,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逆境中被迫实施战略上的转移,也就是日后大家津津乐道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艰苦跋涉,英勇拼杀。当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不久,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为了侵略扩张,掠夺别国的财富资源,称霸西亚、南亚等地区。在中国东北精心制造了“南满事件”。将东北掌控在手中。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图报收复国土,抵抗外辱之心。奋起抗命,挟天子以令诸侯,将蒋介石软禁,毅然决然的发动了史称的“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不得不再次坐下来与我们共产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一致对外,进行全民抗日。毛泽东曾说过“当民族矛盾激化时,阶级矛盾也就退居到第二位了。”这时才能真正说共产党在中国大地取得了真正的合法地位,这一年应该是1937年,也就是说共产党从1921年算起经过16年的不懈抗争才取得了国际和国内政府的真正认可。我们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有7000多万党员的一个大党在世界上也决无仅有。回忆当年建党之初,我们的党从弱小的几十个人经过近90年的不懈努力,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执政党。
三、确定一个能够代表党的利益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明天的领袖不易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一个政党必须要有自己的领袖,他必须是代表全党的意志,代表全民族的解放利益。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思想,具备坚强不摧的毅志,能够处理复杂的政治局面和具备领导艺术与才能,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之盖。俄国当初选择了伊里奇·列宁,主要是列宁具有洞察社会事物规律的发展变化,并且总结出其中的客观发展规律。并能用于指导本国的具体实践。列宁四次被流放到寒冷的西伯利亚和外国,身体矮小而瘦弱,即便是这样他的革命意志弥坚不摧!斯大林这个名字的中文译音是“钢铁”的意思,确实也是这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卫国战争期间德国法西斯的大炮已经直抵莫斯科城下,然而为了鼓舞全体苏联人民顽强斗志,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党决定在红场进行盛大的阅兵式,苏联红军,哥萨克骑兵迈着矫健的步伐在隆隆的炮声中经过红场接受检阅踏向消灭德国法西斯的战场。如此决定乃必须具备多么雄大的气魄才能做出。所以说一个领袖在一个国家的地位是如此的关键与重要。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党代会组成人员代表也应该说是人才济济,不乏佼佼者。代表不同地区50多名党员选出的12人均代表着不同地区党的组织,他们是: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陈独秀的代表包惠僧,外加一个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第一次党代会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任组织主任,李达任宣传主任。他们应该是普通党员中的精英,这当中,陈独秀曾是北大教授,张国焘也是早期的学生领袖,周佛海、陈公博都是喝过洋墨水,啃过洋面包的人,还有当时在苏联的王明,博古等都被公认为通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与思想家。在革命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确都为革命做出过一些贡献。但是这些人在历史斗争的长河中,在经过了腥风血雨的残酷环境斗争下,有的人继续锲而不舍沿着共产主义的远大奋斗目标勇敢奋进,有的则失去了当初旺盛的革命斗志,丧失了信仰,终止了追求理想。有的灵魂泯灭走到了人民的反面,帮助过去的敌人去残害人民。有的为革命洒尽最后一滴血。这12人当中,陈独秀被捕后,营救出监狱即脱党,躲到四川老家做起了寓公,虽然他的两个儿子陈乔年、陈延年都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但是他却郁郁寡欢,郁闷而死。李大钊坚持真理不屈不挠被奉系军阀张作霖绞死。何叔衡、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被敌人杀害。陈公博、周佛海投靠日本法西斯成立伪政权成为可耻的民族败类,张国焘变节投敌成为叛徒特务,李达跑到一个大学去做了一个教书匠。唯有毛泽东,董必武成为共产党的杰出领袖人物之一。在党内有许多昙花一现的领导人,似过路使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王明号称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在上海被巡捕抓进板房的第一天就将党的秘密联络点暴露出来,当党将其营救出狱后不久就跑到苏联去了。邓忠发、李立
三、项英、罗章龙、瞿秋白等都曾是党的领导人也如过早而逝。说到毛泽东成为党的领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陈独秀当教授和张国焘担任学生领袖的同时毛泽东不过是北大图书馆的一个管理员,他没有留过洋,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资本论》与《共产党宣言》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一些人称为“土包子”的农民的儿子,在漫长的斗争岁月里,成长为中国人民的公认的,无可替代的领袖,也有一个被大家逐步认知的过程,他曾多次被错误的误解甚至打入冷宫。曾几上又几下,路途也很不平坦。尤其在长征之初被李德、博古等人希数冷落,他也不服输、不气馁,即坚韧,更执着。遵义会议与四渡赤水之后才真正确立了毛泽东在军队的领导地位。历史确实证明了我们党选择是正确的,毛泽东是扭转乾坤的大英雄,具有力挽狂澜的豪迈气概。具有审时度势的深邃眼光,具有驾驭一切复杂环境形势的睿智,他用他那宽阔的头颅认真思考,探寻中国的现状与现实的发展规律,总结出和找寻到解决中国问题的钥匙。他用他那博大的胸怀丈量着中国的大地,追溯上下五千年的华夏印记,来指导自己的革命实践。没有毛泽东我们的国家还要在黑暗中摸索不知多少年,所以,我们的党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一代卓越领导的带领下,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总之,我通过阅读这部书,进一步认识到我们的政权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的爱护他,实事求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努力创造和谐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为把我们国家建设的更富强而努力工作。也更加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空间,可以增长我们的才干,可以提供我们好的理论文学素养,可以提高我们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习有百利而无一害。
以上关于苦难辉煌心得体会范文由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统一整理,请您继续关注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
第五篇:《苦难辉煌》心得体会
《苦难辉煌》心得体会
最苦难也最辉煌,苦难过后,注定是辉煌!
20世纪的世界东方,最为激动人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这一命运形成之初,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的碰撞。毛泽东,斯大林,蒋介石和昭和军阀集团同处于一个时代,他们身后所代表的三种主义在中国冲撞与较量绝非历史巧合。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以及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变,中国共产党人正经历如此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由此成为一只火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
伟人其实也是凡人,没有神的智慧与力量,不会天生事事正确,难免也会犯下一些错误,难免也会打败仗,走弯路,他们也会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也会出尔反尔,也会拉帮结派,只是这一切被太多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所美化,剪切了,反倒是给人一种距离感,模糊感,平面感。纵观整本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绍,我不禁感慨:伟人又的的确确不平凡,无数历史场合的大浪淘沙留下的仅是具体钢铁意志和胆魄之人,我们细细品味,就不难发现伟人的过人
之处,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对身处境域的清醒认识,耐心听取他人意见,并从中做出取舍做出最后的正确选择,这一次次的选择都将自己引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两万五千里长征,精炼出的是一种民族之魂,无论再艰苦,有再多的磨难我们都能从容面对,最终坚持下来的几千精锐,他们经历了苦难,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铸造了辉煌!
看到书中对于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描述,仿佛将我带到了那个食不饱,穿不暖,日夜兼程的苦难岁月。长征的艰辛我们很难感同身受的去体会,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对当时境域描述的文字或影视作品中感受,如《一袋干粮》《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了长征的艰苦条件,这使我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生更应体会到现今优越物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无浴血奋战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他们的光辉事迹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每当看到我们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事迹,我心中总是无比的崇敬他们。他们中许许多多为我们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让人敬佩万分。走进新时代、迎接新挑战!我们青年一代要继续的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传统,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弘扬永不褪色的延安精神,以此指引我们的
工作和事业,坚定我们为国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忠心,早日将自己打造成一名合格的中国军人。
白求恩也好,李德也好,这些外国人来到中国,真心实意的帮助中国革命,难免在不了解情况,甚至在根本就不理解情况之下,从原有的条件,环境,从他们原来接受的知识和收到的训练出发,发出一些对我们革命情况不尽适合的命令与指令来。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我们学习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之所长,引导他们制订出适合我国革命的道路,用事实与实践使洋为中国之所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指定出一套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与发展道路。我们作为当代国防生,同样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应该盲目的借鉴别人成熟的管理,学习模式,生活模式,要积极的探索适合自己,切实对自己提高有帮助的实际方式,从实际出发,逐渐形成一套只为自己所适应的模式,正如同胡主席在清华百年校庆之中对我们青年一代提出的希望那样:“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
这本《苦难辉煌》是金教授积累一生只所学所做出的总结,其中独立的缜密思考让我受益匪浅,做人要作有心之人,做事要认认真真,不能半途而废,做事要脚踏实地,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自己的风格,人活着要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不可人云亦云,不能说的多做的少!
缅怀先辈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后人,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
地开创未来。我们要以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为动力,努力提高党员素质,立足本职,以高质量地做好本职工作来缅怀革命先烈,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革命精神;学习他们对理想信念无比坚定,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严于律己、公道正派、始终如一的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弘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精神是我、也是我们许许多多青年一代要用心去培养的爱国情操。作为新世纪的中国国防生,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崇高精神,紧紧跟随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学习,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我们经历了苦难,更应该牢记这苦难,这必将激励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爱国青年为中国之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