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组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中考复习计划
八年级组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中考复习计划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了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制定阶段考试目标,及时跟踪各学科复习进度,使中考总复习在质量监控中有序进行。根据教务处制定的阶段考时间要求结合年级情况安排如下:
1、3月16日下午2;30召开学生、家长中考动员会。
2、3月15召开中考备考会,根据学生成绩分析每个学生的每一科得分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分数目标(即年级奋斗目标、教师目标、学生目标)。
3、召开中考经验交流会(时间另行安排)
4、6月初召开全年级师生中考动员会。
5、测试时间安排:4月底,第一次阶段测试(基础知识过关情况监控);5月中下旬初,第二次阶段测试(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监控);6月10日左右,第三次阶段测试(模拟测试,按中考要求规范考试)
每一次阶段考完之后,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中考模拟测试质量分析会议,及时查缺补漏,调整复习进度,改进复习方法,针对学生的测试成绩,制定下一个阶段考目标;测试科目总分300分,制定270分以上要有10人,240分以上要有30人,210分以上要有60人,180分以上要有150人,150分以上要有240人,120分以上要有320人,同时制定分数段的学科目标,学科目标按学科总分乘百分制计算(增减百分之五为一段),通过每一次的模拟测试,做好每一次的质量分析,制定好每一次的目标任务,全体师生要树立中考质量意识。
七、调整师生心态,培养学生兴趣
中考前,老师与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为在:
1、教师的心态;中考复习时,有些老师因过度紧张很容易造成学生过多的压力,对学生的要求也会偏高,总是认为复习的知识都是以前学过的,学生就应该什么都懂、都会。而当学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时老师会言语中无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请
各位教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
2、学生的心态:临近毕业,不少同学会把大量时间花在照纪念像、送纪念品、写留言等活动,形成消极的攀比风。一部分学生觉得马上毕业了,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这些行为对学生思想产生不良影响,也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影响了班风。请全体教师一定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教育。针对师生考前的不同心态,做好师生的心理疏导,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帮助师生顺利度过中考。
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我相信在全年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我级的中考成绩一定有提高
八年级2014年3月10日
第二篇:中考生物复习计划
根据中考复习指导的命题原则,考试范围及考试的时间表,特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力争通过讲解、强化训练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使学生提升能力。
二、具体措施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做到把握考试方向。
2、整体复习教材,合理安排复习侧重点,用好教材。
3、后期安排训练题,大量强化训练。
三、复习计划:
由于七年级知识内容相对较疏远,知识点容易遗忘,特别对这一部分掌握不好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复习顺序能让他们更加容易复习和掌握知识点,使复习的效率更高。然后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的复习。
阶段一:完成《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的基础知识教学,这部分知识在初中生物考试中所占得比例较大,组织好这部分的教学,对于学生将来复习更有好处。
阶段二:由于时间关系,在完成《生物学》(下册)的基础上,教学的时间应该与中考的时间相近,对于做好该部分的复习,可以减轻学生在今后复习的负担。
阶段三:全面复习,这是生物中考前的一轮全面复习过程,是以课本为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使学生能对知识形成一个网络。比如在复习“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时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突破重点,攻破难点。第二轮把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归类,使学生能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考试。
时间安排:
4.1-----4.3主题一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课时1
4.8-----4.10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课时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课时3
4.15----4.17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时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时2
4.22----4.24生物圈中的人课时1生物圈中的人课时2
4.29----5.1生物圈中的人课时3生物圈中的人课时4
5.6-----5.8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与遗传课时1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与遗传课时2
5.13---5.15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与遗传 课时3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与遗传课时4
5.20----5.22生物的多样性1课时健康的生活1课时
5.27---5.29专题训练
第三篇:生物中考复习计划(推荐)
初二生物中考复习计划
新课已结束,即将进入中考总复习阶段。面对这一届初二学生:底子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针对这种情况,制定出科学、有序的总复习计划,并使总复习计划顺利妥当实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从容面对中考。
教学进度:
第一阶段:从3月初到四月初,完成八年级下册的基础知识教学(第八周)
第二阶段:从4月初到4月下旬,完成八年级上下册的复习,并完成生物的第一次模拟考试(第八到十一周)
第三阶段:从5月初到5月底,完成七、八年级上下册的第一轮复习,并完成第二次模拟考试(第十二到地十六周)
第四阶段:从6月初到6月底,完成七八年级第二轮复习(第十七周到十八周)阶段要求:
二、具体要求及做法
(一)第一轮复习阶段:针对学生对已学的生物基础知识,因时间久部分已遗忘的共性,坚持“以本为本”,依据中考指导书和学科“课程标准”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全面扎实复习基础知识,具体地说:教师依据课本和中考指导书扎实地讲清各单元知识点,初步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学生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重新识记,理解,应用。此阶段:我们将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
把书本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列出复习提纲,让学生课后去识记。
(二)第二轮复习阶段:针对学生第一轮复习,反馈情况,以及《考纲》的重点要求。强化训练重点、难点内容。以使学生在掌握全面基础知识基础上,能把握重点,突破重点加深对知识理解和应用。
1、采取专项训练,精选练习,在课堂精讲,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辨析疑点,查找误点、弱点,突破难点。
2、课后,教师精选与课堂知识点相关的练习,供学生在课后专项训练,并尽力使学生题题有所收获。
3、最后练习教研室提供的综合试卷。
2011年4月
第四篇: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八年级地理备课组
针对今年我校八年级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现状,学习氛围不是很浓,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且中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要求高,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做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复习,我们八年级备课组教师经过仔细磋商,在全面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基础上,特制定三阶段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3月中旬——4月下旬)立足课本,夯实基础,迎接第一轮水平模拟测试
从去年中考试卷看,命题覆盖考查是所有章节,且试题凸现异常的灵活性:与社会结合,与时政结合,与生活结合。但不管中考地理试题如何的灵活,命题方式如何新颖,有个根本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地理不可能脱离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会脱离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因此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严格扣紧考试规定的范围,以《中考方略》中概括的知识体系为线索,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本,特别是课本中各个框题及主体文字的内容,它们概括性强,重点突出。课本中的“活动”、插图、图表,重要的阅读材料(如:之“最”)也不能疏忽。做到正确把握地理概念,正确掌握读图、填图、绘图等基本技能。只有掌握熟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试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这个阶段,我们对学生提出的口号是:“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明知识要点,抱地图打滚。”争取第一轮全市水平测试,以较好的成绩为后续复习奠定一个稳定的思想基础。
第二阶段:(5月上旬——5月下旬)梳理体系,讲练结合,迎接第二轮水平模拟测试
课本的基本知识点的熟悉掌握是必要的,但是仅仅有这个环节,还是不够。因为,考试不是简单的对课本知识的重复再现。针对地理考题的特点(“无图不成题”是地理中考试卷的重要特点)。我们这阶段安排了以下两个环节:
1、梳理体系环节。打破几册课本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界限,以地图为中心,整合相关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化,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也便于学生形成知识专题。
2、讲练结合环节。主要分各种题型的讲练(读图、填图、绘图训练,材料分析题训练, 开放性题目训练),各种专题的讲练(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通过讲练,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学习解决某一类问题抓切入点的方法、规范表达的方法、分析地图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同时布置量小而精的作业(对练习要精选,注意练习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础题为主,适当综合、适当提高。坚决舍弃“繁、难、偏、旧",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发现不足和漏洞,及时调整教学,补缺补漏。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让绝大多数学生基本做到课本知识点熟悉,应考方法掌握。力争在全第二轮水平模拟测试中,学生总体水平有长足进步。
第三阶段:(6月上旬——中考)强化训练,冲刺中考
这一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模拟题实战的强化训练 [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做到限时、限量、优质),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最终以百倍的信心冲刺中考。
与此同时,教师应有针对性的搞好各教学班的培优工作,努力提高有效优分数,真正让我校今年的地理中考再打一个胜仗。
第五篇:2013中考地理复习计划
2013中考地理复习计划
中科学校
一、分析现状
今年本年级地理学习现状为: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读图能力较差,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够。且复习时间短,内容多。所以既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复习好中考要求的考点。同时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样才有望在今年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二、复习计划及具体措施
中考地理考试涉及范围广,从“地球和地图”到“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空间跨度大,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所有知识点得复习,还要让学生获得好成绩。科学安排复习时间,合理设计复习计划,精心选择复习资料。是取得中考胜利的关键。
1、复习要求
(1)注重基础知识,提高读图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要将地理知识系统化,注重地理知识之间的相关性,以教材为依据,以中考赢分练为指导。把握好地理知识,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并特别注意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学生读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考试成绩。因而在复习中应特别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做到图文顺利转换,做到心中有图,脑中有图。
(2)注重考试能力的培养
在复习过程中,要应对考试题型的变化,经常给学生变换题型,将十分有利学生应对能力的提高。同时,要要求学生注意答题的规范性,让学生注意在答题过程中语言的准确性。并引导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养成检查的好习惯。争取多拿分,少丢分。
2、复习阶段
在认真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前提下,将复习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这一阶段的复习重在夯实基础,在考试大纲的引导下,引导学生正确研读课本:课文中的大小标题、活动题、插图图表,重要阅读资料,均不能放过。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读图基本能力,把握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各种题型的变化,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2)梳理体系,讲练结合掌握基础知识是应对考试的基础,但考试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重复。在复习过程中学会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也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因而在中考复习中,注意知识体系的梳理和讲练结合也尤为重要。
梳理体系,注重打破课本与课本、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界限。以图、资料为载体,将知识点融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提高综合使用地理知识点得能力。
讲练结合,重在习题的精选、精讲、精练。既要有专题训练,也要有综合测试。注意结合历年中考题型和方向,合理选择训练题,要注重训练题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并注意在习题中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应对试题的能力。并针对学生在习题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查漏补缺。使复习真正做到切实有效。
3、强化训练、冲刺中考
在最后阶段,选择几套精心挑选的中考模拟题,给学生一定的强化训练。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纠正、提高。让学生具备真正的能力应对中考。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3月中旬——4月中旬)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这一阶段主要是立足课本,夯实基础.从去年中考试卷看,命题覆盖了所有章节,且试题凸现异常的灵活性,与社会结合,与时政结合,与生活结合.但不管中考地理试题如何的灵活,呈现的方式如何新颖,有个根本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地理还是地理,不可能脱离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会脱离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因此,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严格扣紧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以《考标》中概括的知识体系为线索,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本,特别是课本中大小标题(黑体字)的内容,它们概括性强,重点突出.课本中的“活动”,插图图表,重要的阅读材料(如:之“最”)也不能疏忽.做到正确把握地理概念,正确掌握读图,填图,绘图等基本技能.只有掌握熟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试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这个阶段,应要求学生会:“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牢记地图.”特别是地图,从每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地图占有的比例相当高,如果复习中只强调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把知识点与地图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第二阶段:(4月中旬——5月中旬)梳理体系,讲练结合.课本基本知识点的熟悉掌握是必须而且必要的,但是仅仅有这个环节,还是不够的.因为考试不是简单的对课本知识的重复再现.其中,解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中考中能否考出比较理想成绩的一个关键所在.针对地理中考试题的特点(“无图不成题”是地理中考试卷的重要特点).这阶段应安排以下两个环节:
1,梳理体系环节.打破几册课本之间,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界限,以地图为中心,整合相关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体系化.以帮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也便于学生专题掌握知识,并在中考答题中准确有效使用基础知识.2,讲练结合环节.主要分各种题型的讲练(读图,填图,绘图训练,材料分析题训练,开放性题目训练),各种专题的讲练(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通过讲练,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切入点,方法,规范表达的方法,分析地图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同时布置量小而精的作业(对练习要精选,注意练习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础题为主,适当综合,适当提高.坚决舍弃“繁,难,偏,旧”,的题目.考虑到教材改版,我们不会选择2008年以前的复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发现不足和漏洞,及时调整教学,查漏补缺.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学生们基本做到基础知识熟悉,应考方法熟练,为第三阶段的复习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阶段:(5月中旬——六月中考)强化训练,冲刺中考.这一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模拟题实战的强化训练[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做到限时,限量,优质),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最终以百倍的信心冲刺中考。.制订人:莫崇录
2013-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