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最好的中层干部心得体会
寒假期间学习了《做最好的中层》这本书,感受颇深。
书中说到中层有三类:一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栋梁,是公司的中流砥柱,主动担起公司的重任;二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夹心饼,被动地完成任务;三流的中层,处处埋怨,只会发牢骚,最终一事无成。
首先,作为学校的一名中层,虽然不同于企业,但我也有同感。在工作中常常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
力:学校的发展愿景和现实的矛盾,工作中执行力度的把握,班主任的考核评价的公正性,行政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现实表现等等。在工作中也碰到一些困难,感觉不堪重负,但有句古话说得好:“不忍辱焉能负重?”所以一流的中层管理者正是明了这个道理,在面对屈辱时,往往会懂得忍耐。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面子,以及打开新工作局面的困难,而是如何以此为契机,让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获得快速的提升和飞跃,一流的中层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其次,要想做领导信任的一流中层管理者,除了在政治上坚定,理论水平比较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旗帜鲜明,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外;领导经验丰富,熟悉业务,工作有魄力,驾驭全局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充满激情,勤奋务实,在干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很欣赏书中的一句话:“不充电,就不会放电“。自己在这几年的工作中也有同感,当今世界知识爆炸,要掌握先进的方法和教育届的敏感话题,不断的充电,才不至于在历史的浪潮中落后。
最后,做最好的中层,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团队是心理上相互认知,行为上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利益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目标上有工作向往的人们结合在一起的人群集合体。可见有共同价值观共同文化认同的团队精神是多么的灵魂,而中层的个性很大程度决定该团队的文化。在这个氛围中,中层不仅要因人施管激发每个人的潜力,更要保持团队和谐沟通,建立一支高绩效的团队,总之“一个人只是单翼天使,两个人抱在一起才能展翅高飞”。
第二篇:做最好教师心得体会
做最好教师心得体会
做最好教师心得体会1脆弱的心灵需要抚慰,受伤的孩子需要关爱,迷路的学生需要用爱为他们指点迷津。对于一些学生,他们渴望老师深层次的理解与关爱,耐心聆听他们的真情倾诉,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自控自强,让他们时时处处感觉到:艰难的日子里,老师与我同行。而这一切都需要师生间心与心的沟通,搭建起尊重与理解的桥梁。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这种爱是无私的。因为它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但这一切的基础都该缘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不管他是差生或是双差生,他们都应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这样才能改变他们。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性中最深刻的赋是对被赏识的渴望。”面对学生,老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又扮演着家长、朋友等多种角色。老师关爱学生,学生会真诚地喜欢老师、尊重老师,从而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知识和能力。丘吉尔曾说:“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这样去赞美他。”
其次,在对待个性各异的学生时,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呵护他们的成长。但老师在对于每位学生时需要一个最起码的尊重与理解,公平的对待每件事、每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且更要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给予积极关注。公平观体现教师的道德风尚,是教师之所以成为好教师的起码要求。一个教师要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地教诲学生,除了他可能在个性素质中就具备细腻、沉稳的性格特征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像夸美纽斯一样坚信:只要木头没有完全被毁坏,每一块木头都可以雕刻成麦克利神;只要没有完全败坏,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人。
做最好教师心得体会23月11日,我在阅读《做最好的教师》一书中读到作者李振西介绍他读过的书: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等这几种类型的书籍。每种不低于20种。当我看完这些书名时,感到特别惊讶,在这些书中。我读过几本呢?没有一两本,真是惭愧,当时心中生出一种念头:我要读书,哪怕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慢慢读这些书。作者说他养成了“手不释卷”的习惯。
作者还总结自己的写作实践有几点体会:
一要日积月累 不能急功近利。这段中用到一个很好的成语:厚积薄发
二是要独立思考 不能人云亦云。这段说到写作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三要自然朴实 不能故作高深。这段写到要让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
四是要读写结合 不要读写分离。这段说读是吸收、写是表达,这个结合就是思考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有几点想法:
一每天要读1—2篇好文章,从中学习到各种知识
二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记录好的词语、成语
三随时记录工作情况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做最好教师心得体会3走进李镇西《做最好的教师》,就走进了他的课堂,走进了他的心灵世界,走进了他的教育生活。掩卷沉思,感受师生之间最真挚的感情,感受教育最纯真的浪漫,感受一位教育家朴实的教育情怀。
《做最好的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他和孩子们之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受罚站的任安妮、课堂上搞怪的曹辛、让李老师不惜打人的王红川、不断战胜自己的杨嵩……每一个故事背后,都包含着教育思想的批判、积淀、升华。莫言因为擅长写故事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李老师因擅长写故事而成为一位教育家。李老师说:“一个班主任一定要让班级有故事,这故事中有学生的成长,也有教师的智慧。每一天平凡的小事,都可能成为教育的契机,也能够成为教育的奇迹。”的确,他把故事演绎到极致,讲得有声有色,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一个个故事,都是镇西毕生智慧的结晶;一次次捧读,都是自我心灵的净化提升。我从书中感受到:在实践中成长的老师将要经历那样多的磨砺,学生对教师的爱戴是多少点滴的累积,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又是多少岁月里的呕心沥血。
翻开书的第一章,我就被这样一段话吸引:“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反复默读着这段话,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孩子的关怀。我突然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转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活生生的”这让我联想到了爱!爱是鲜活的、富有生气的,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有爱才会有责任,有爱才有教育。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颇多也受益匪浅。在读此书以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满腔热情就足够。现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担起教师的职责,不仅需要我不断的自我学习增加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爱心去灌溉。只有充满对职业和对学生的爱,才能令我肩负起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最后,我想引用附录中的一段话: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
虽然有人认为,教师辛苦教师累,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职业倦怠感。而这种职业倦怠感,让教师失去了继续前进的激情和动力,失去了身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如果教师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心灵间的沟通融合,师生演绎的故事才会真挚感人、才会有厚重感。或是与学生一次倾心的谈话,一次温馨的家访,课间与学生的一次游戏,与学生一次真诚的书信交流;或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轻轻拍他肩膀的动作;亦或是学生在你上课前帮你拿取上课用的资料,在节日时送给你他们亲手执着的小小礼物……只要你愿意,我们每分每秒都可以制造出精彩的教育故事,只要你愿意,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成为故事的第一号主角。
李镇西老师说:“今天看来很普通很寻常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属于你自己的教育‘文物’:照片,文字,现在还有视频,这些都应该细心地保留下来。”李老师在工作之余,笔耕不辍,记录着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里面包含着李老师的教育智慧、文字功底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正是借助李老师的真挚文笔,我们才有幸分享他的幸福教育生活、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吧,心存一份敬畏、怜爱和责任,胸怀一种理想、使命和信仰,与学生共同谱写生命成长的精彩篇章。
做最好教师心得体会4一、重视理论学习,转变育人观念,为课堂模式创新扫清思想障碍
世界上最难驾御的是人的思想。思想是灵魂,是统帅,在不同的思想指导下做事,其结果也大相径庭。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多元化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人们的生存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创新与发展成为永恒的主题。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系统工程,以什么样的思想作指导,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成败,也关系着民族的兴衰。从这一高度出发,我们一直把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研讨作为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校领导准确把握方向,带头学习培训,积极倡导推进,坚定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信念。学校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教研室每月都安排一次教育理论学习研讨活动,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学习交流,加深理解,使素质教育的思想在自己的脑海中变得清晰可感;每个假期都举办理论学习培训班,或组织集体学习讨论,或聘请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每学年都组织教师参加以新课程理论研讨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继续教育考试,促使教师用心去学、去悟,明白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尽快走进新课程。坚持不懈地学习,使教师对新的课程理论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由最初的排斥、茫然、观望、患得患失变为接近、探索、接纳、积极尝试,单一呆板、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较好的改变,新的课程理念的尝试应用,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落实校本教研,解决实际问题,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新课程实验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必须立足于本校实际,不断研究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学科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
1、以案例研究强化校本教研意识。我们倡导教师要树立“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理念,大力推行案例研究,强化教师教学过程的反思意识,在工作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要求每位教师在公开课活动之后提交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报告、案例分析等资料,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真正把教学研究变为每位教师自觉的行动,避免为教学而教学,为研究而研究,做到教有所得。
2、构建道德课堂与课堂道德。学校教育中的“差生”从何而来?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长期冷淡、放弃的结果,对他们缺乏足够的耐心去关注、去帮助、去研究,而是把注意力过多地盯在质量——也就是成绩上。为了照顾“大局”,只是简单地将他们弃置在教室的“后排”或“边缘地带”,在长期的冷落中,这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得到不断强化,直至走向我们教育的对立面。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与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大相径庭,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我们倡导构建道德课堂与课堂道德,把教学行为提升到师德高度去看,就是要让教师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这一高度出发,我们坚持“育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很冷静地看待生源问题,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中差学生的发展,在加强学科教学的同时,重视教师育人水平的提升,制定了教师育人水平考核评价方案,促使教师把眼光由学业成绩转向学习动机方面,主动去接近他们、研究它们、帮助他们,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化解心理隔阂,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将单一的教学研究拓宽为教育教学研究,双管齐下,以教风促学风,通过全方位的研究探索,找到一条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3、以立项课题带动教育科研。立项教研课题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点,使提升学校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学校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申报了国家级研究课题,广泛吸纳教育教学骨干共同来研究;同时各学科组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积极申报省级、市级研究课题,也鼓励教师个人可申报不同级别的研究课题。学校除了组织好开提结题报告会,重点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督导,分阶段召开不同形式的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工作报告会,了解掌握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做好督促指导工作。研究工作的最终结果是取得实效,为了杜绝教学研究中搞“浮夸风”和“纸上谈兵”,各教研组每周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每周都有公开课、研讨课;教研室每月一次教研工作会议,每月都举办专题讲座;学校每学年进行一届全校性优质课竞赛、一届教学论文及案例评选、一届教学课件评选,教研室把每项工作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严格考核兑现,使之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做最好教师心得体会5在家读了魏书生老师《如何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的心头为之震撼。工作已经整整十九个年头,在岁月的流逝中,我似乎也变得平庸了起来,许多关于教育的畅想与激情被时间打磨的无影无踪。好险!魏书生老师的思想和做法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决定向他学习。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 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 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 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 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 ?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 ?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 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作为一名教师,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我人生当中一直会遇到很好的老师,他们一直鼓励着我,引领着我。他们不是最富声名的名师名家,但是在我心目中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我特别崇拜的小学时代毕业班的数学老师张老师,那时的他已四十多岁,上课时从未见过他厉声呵斥,她的才识、她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解、时而幽默的话语却感染着我们每个人。那个时候她会在每节课后出上一道深奥的数学题让我们回家钻研,现在想来应该是今天所盛行的奥数培训,她也经常会讲一些数学家的趣味故事,使我们对数学这门学科充满了兴趣。回顾自己的中学生活,仔细梳理下来,最难忘的还是当年在我心中觉得很严格认真的老师,如中学时,我的语文杨老师,且不说他那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声情并茂的朗读迷住了我们,单单是他那严谨治学的态度就足以使我们敬畏。他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要求我们字迹要写端正,任何一样作业完成才能回家,为此,放学后他常常陪那些懒惰的学生补写作业到黄昏,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我们懂得了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懂得了做事要持之以恒,他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影响着我们每个学生的人生观。二十多年过去了,同学聚会时,我们每个人都记得这样一个细节,杨老师担任我们班的语文教师时第一节课就准确的叫出我们每个新生的名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杨老师对学生的用心使我们吃惊之余又倍感亲切与尊重。这何尝不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呢?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杨老师对于细节的关注,使我们学生一开始就和他建立了信任与默契,我们怎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呢?
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老师必定是充满爱心的老师。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生活在现代学校中的学生,不仅希望教师成为他们步入科学殿堂的引路人,也非常希望教师成为他们真诚、坦率、无话不说的挚友。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首先必须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其次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学习氛围,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满足学生合理的要求。师爱需要沟通,而沟通的前提是师生的平等,没有平等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之中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也是不由自主的: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还他们一张热情的笑脸;当我们感觉冷时,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学生上下楼梯连蹦带跳,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只有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的献给学生时,学生才会以相同的爱回报给我们:当我在擦玻璃忙得晕头转向,一个学生端来了一杯水;当我在埋头寻找掉在地上的笔套,一个学生乖巧的把它拣给了我,当我吃力的抱着一大堆作业,一个学生跑来告诉我,老师我来帮你……这样为学生所信任、所喜欢,我怎样不感到高兴,感到欣慰?赢得学生,方能教育学生;成全学生,才能铸造学生,我们,还等什么呢?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不知不觉中,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已工作了近19个年头,我在不断的读书、在研修中提升自己,在交流中锤炼语言基本功,多听同科教师的课,研究教育大师的课,从他人的教学艺术中品味,反复研读文本,再确定教法,力求因材施教,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艺术风格。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始终坚持最好的老师应是严谨治学,不断反思的老师,我将继续用自身严谨治学的习惯去影响我的学生,将自己的爱奉献给孩子们。
做最好教师心得体会6踏上工作岗位十五年了,在这期间我有过悲伤,也有过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十五年一直努力想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想做最好的老师。最近有幸拜读了《做最好的教师》。在没有阅读之前,我曾那么自信地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看完后我扪心自问,我是最好的老师吗?我真的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
阅读后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对于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这样的学生就像体弱的树苗,更需要我们班主任给予更多的阳光,更多的呵护,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积极向上,茁壮成长。
我班有一名学生叫李肖然,这孩子有个性、不好惹很难管理,作业总是不按时上交,上课要么发呆,要么捣蛋,加之整天抽烟旷课,活像一个“小痞子”。
为了彻底挽救李肖然,使他不掉队,我制订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一、情感沟通
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为了在保护他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打开他的心扉。我乘同学们上自习课的时候,悄悄地把他叫进只有我一个人在的办公室。在交谈中,我终于明白了他心中的痛楚—他的父母因为父亲的出轨离婚了,现在他随父亲生活,继母对他很不好,他很想念他的妈妈。这次谈话初步了解了他的状况,表明了我的立场,最起码看出他对我没有敌对情绪。然后决定从学习习惯入手。对于他上课没有规矩的缺点,不能指望他一天、两天就改变,要循序渐进。有了好的表现,就及时表扬、鼓励;不好了,不是简单的批评,而是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因为在他的内心中并没有真正建立作为一名学生的标准。就这样,一个月过后,经过了我无数次的提醒、鼓励,他上课不举手说话的毛病基本上得到了改正。为了呵护好这棵被急风骤雨摧残的幼苗,我决定继续实施我的护苗方案。
二、抚慰心灵
最好的教师要给学生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护,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为了抚慰他受伤的心灵,让他尽快走出悲苦的阴影,拾回应有的无虑和活泼。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这样做的:一是在课下主动亲近他,并多与他谈心,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他足以信赖的亲人角色。有一次早读课,我发现李肖然趴在桌子上,经询问得知他早饭没有吃胃疼,我立刻给他倒来热水,并给他买了面包,从他的眼神中我读到了感激。二是暗地里组织班委成员,给他送去同学的温暖,如送些小礼物、邀她做游戏、一块完成作业、一起布置班级文化等。我把他的同桌换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不管是从学习上还是思想上对他起一个带动作用。三是进行“秘密”的“日记对话”,进行心灵对白。从其他同学那里我得知他在痴情的暗恋着一位同学,正陷于无法自拔的情感泥潭中,难怪上课心不在焉、闷闷不乐,成绩下滑明显。我通过私信引导他,青少年时期很多看法和想法很不成熟,等将来有了立足社会的本领,再考虑这些人生大问题。现在是人生的关键时期,首要任务是把学习成绩搞好,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我没有声张并在班级替他保了密。他给我回信感谢我给予他的尊重和信任,并表示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从此他转变很多,学习成绩也呈上升趋势。
所有这些,旨在让他感受老师的爱,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再次融入集体,使曾经受到情感伤害的他走进可避风挡雨的温馨的港湾。
三、形成品质
当他的情绪趋于稳定的时候,在直接和间接的交流中,我有意识、有目的地向他灌输诸如刚强、自信、协作、向往、奋斗、善良等精神品质。我在与他心灵对白的同时,辅导他缺漏的知识,并找机会以不同的形式表扬激励他,让他懂得,在逆境中的人应怎样倔强生存,怎样向命运挑战的道理。他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进步很大。但是,学生的进步难免是有反复的,时隔不久他又原形毕露,恢复了他本来面貌了。一次月考前被某科老师严厉批评,他一气之下,该学科的卷子只写了名字,以不答试题来宣泄心中的不满,以此来报复老师。原因是老师得罪了他。我前边对他所做的所有工作付之东流,一切又恢复了最原始的状态。但是我心中却深深的明白,自己怎样对待这棵刚刚发芽的幼苗,决定着这个孩子的一生。我的放弃也许是一时的,但是对李肖然来讲,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放弃。也许因为这个放弃,他的未来变得更加的坷坎、曲折。虽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没有退路可言,只能迎难而上,不能放弃。
在学校的一次集体大扫除上,我惊奇的发现,平时爱偷懒的李肖然竟然满头大汗的用力去劳动,而且还颇有一番业绩呢!于是,我对他说:“小然,你真行啊!真够棒的!”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其实叫他小然是我一时高兴对他所用的称呼,没想到这个称呼却真的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之后劳动中,他干得十分卖劲,再没见过他偷懒。学习上也比以前努力、刻苦了,从不问问题的他,经常跑到我的身边来问这问那,上课也爱回答问题了。有一次,他回答问题的次数在全组中排第一名。看着他的变化,我也经常想,难道真的就是因为这一声亲切的称呼使他改变吗?当然不是,这也许就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吧。以前所做的都是在积蓄能量,而今这一声亲切的称呼,使他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有些慢长,但是毕竟我等到了这一天。
幼小的心灵,最怕早早被扭曲,受伤的幼苗,最需备至的呵护。李肖然同学的变化,折射出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爱带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创造性的释放。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学中要多倾注爱心、耐心、宽容之心,让他们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在被爱中学会爱,从而确立做人的尊严与自信,我们坚信:今天弯曲的幼苗在细心呵护、照料下一定会成为明日的参天大树。
要做最好的老师,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我会一直朝这个目标努力下去!
做最好教师心得体会7《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的第四讲,高老师讲了,我们教育学生,就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老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值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还要走进每个学生的心里。我们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采用不同的方法。高老师还讲到,“赢得家长,教育成功了一半”,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离不开家庭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的第三讲,高老师讲了怎样教学最有效。通过读这一讲我知道了,老师要上好课,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还要具有丰富的学识修养,要多才多艺;要做到为了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准备一潭水。要上好课,还要在工作、上课中营造积极的学习生态,培养学生们健康的情感和人格,发展学生与人共处的技巧和能力。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老师要做到的,也是评价教师上课水平的重要途径。
学习了高老师的《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的第二讲,高老师讲到了用爱来教育学生,我觉得用爱教育学生是我们教师的最高境界,平常我们也都这样说,也都这样做,但是我们做的远远的不够。我们只有真正的去用爱去教育学生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用爱心去教育,我相信一定会做好教育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用爱教育学生,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读了高金英老师的《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的第一讲,我感触很深,教师怎样才能感受到快乐和幸福?高老师说的”要看得开、想得透、出得来、放得下,回归内心,种好自己的心田,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眼前的事情,尽到眼前能尽的责任”这句话非常好,我想如果我们都能达到这种心境,那么一定会快乐、幸福。高老师讲的要有一颗平常心,用阳光味道感染学生,要有一股静气,我想这也是我正缺少的。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朝着高老师讲的去做,让自己快乐、幸福。
做最好教师心得体会88月31号,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当时没有书,会后我特意去网上看了这本书,深有感触,在那里写下我的读后感。
李老师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群众大熔炉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他所具有的这种情感魅力,简直让我崇拜。因为他做到的一切,是那样崇高难能可贵,只能让人望其项背。所以当低下头来反思学习自己该如何做一个好老师时,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了。
我记得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我们这个时代,号召什么,正证明了他缺乏什么。当我反思现实时,发现它真的是一个真理。比如三八妇女节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妇女的地位,体现男女平等,但男女真正平等了吗?它的设立正是男女不平等的显现,真正的强者,从来不需要宣扬的,所以我们没有男人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男女从来没有平等过,性别歧视也一向存在。那里我就不详细举例了。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9月10号教师节,刚刚过去三天,那我也来说说教师节吧。在医生,教师,律师等这些行业中,唯有教师有个教师节,看上去是社会对教师独有的尊敬,体现教师独有的尊贵地位,可反观一下现实是这样吗?这个答案很明显大家都明白。我举个很小的例子吧,以前有次,校长和我们几个老师一行人被一个学生家长请去KTV唱歌,那个家长还请了他另外一些朋友,之间有个30岁左右的女人,长得挺漂亮,关键是歌唱的挺漂亮,听说是在KTV里唱歌工作的。这种场合,大家免不了寒暄,在唱歌之余,当谈到大家的职业时,那位家长也许是出于对我们的恭维,说还是你们老师好啊,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在我们还打着马虎说哪里,哪里的时候,那个漂亮的30多岁的女人脱口而出,不是吧,此刻谁还想去当老师咯,给你当都不当咯。
这个女人出口太快,一时没意识到在座的我们一行有四五个就是老师,霎时,冷场,虽然那个女人立刻打圆场,但尴尬的气氛却一向在上空飘荡。这就是老师的地位,一个在KTV房工作的人说的话。还有一次,在车上听到别人谈话,一个生意人说最不愿做一种人的生意,那就是老师,另一个人是导游,也呼应说最不愿带的团也是老师,因为什么呢?穷酸,斤斤计较。看这就是社会对老师的评价,对老师独有的尊重。从此以后出门,我再也不敢说自己是老师了。前天看了一篇文章,说是笔者去到日本发现日本没有教师节,起初,笔者感到很惊讶,但当笔者跟随他的日本朋友做了一趟地铁之后他就释疑了,因为在地铁上一个老人坚决给年纪轻轻的他让座,他的朋友给他解释说因为老人看到他戴了校徽,明白他是教师,他朋友还告诉他,日本有专门的教师商店,所有的商品都对老师打折,商贩们把教师光顾自己的生意看作是一种荣耀,日本人最尊重的人就是教师,同时,日本的教师工资制度是教育财政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是获得了学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的话,去基础学校任教的月薪是去高等学校任教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而且日本的教师待遇在全国任何学校都是一样的。教师之间工资的差别,只存在于工作年限之间,既不存在不同地区,也不存在不同学校,更不存在所谓的先进与落后教师之间。日本中小学教师没有级别,只有资格新老之别。正因为如此优越的条件,因此日本中小学教师入门的门槛很严。
虽然日本没有“教师节”,但我分明感到,日本的教师天天都在过教师节。关于说到日本没有教师节,而教师却受到全社会尊重,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在反思,这天我们大力号召提倡做最好的老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国家缺少好老师呢?那为什么又缺少好老师呢?看看我们国家教师的地位,国家在教育中投入的经费,就明白答案了。我们总是要求老师要有奉献精神,对其有着较高的社会职责期望,然而人不是活着真空中,他是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着家庭职责,负担,有他的喜怒哀乐,在房价物价如此高,工资那样低入不敷出的状况下,衣食住行都烦恼时,他怎能安心做一个好老师呢?他自己都活的那样狼狈卑微,他怎能崇高起来呢?这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了!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精神层次。我们有句古话,衣食足而知荣辱!
聊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第一个意思就是,中国的好老师少,这么多年就出了个魏书生,李镇西,同时,在中国做一个好老师,也难,做最好的老师是一个理想,是一个国家,社会,老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一个理想,而不是只是对老师的诉求。国家与社会首先就应为老师带给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要让全社会崇尚教育,提高教师地位,把教育强国,教育兴国真正落实,让老师能安心做一个好老师,他才会竭尽全能去做好这个老师。一个老师能安心做一个老师,他不必须能做到最好的老师,那是方法问题,甚至还需要天赋,因为教育是门艺术,但一个安不了心做老师的人,肯定做不了最好的老师,因为那是态度问题。所以这是为国者,为领导者务必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为师者务必做出的努力。一个老师既然选取了老师这个职业,不论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无论外界环境如何,首先他就要沉下心来,热爱老师这个职业,这对个人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论这份工作是什么,我们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你只有战胜了你面前的困境,你才能到达你想去的远方,就像那掉落于井中的驴一样,应对扑面而来铲过来的沙,只有及时的抖落,踩在上面,才能最终站到地面上来,摆脱困境。试想如果你做不了一个好老师,干其它工作,你是不是也做不好呢,因为它也只是工作中的一种。所以如果对教师职业本身缺乏认同感,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那这个老师根本就谈不上对学生的爱,也就成不了好老师。因为一个好老师的核心品质就是源于对学生的爱。这也许是目前我们所有已经在职的老师该反思的问题,该学习的问题。
做最好教师心得体会9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抉择,但不需要为压力过重而苦恼,更不需要为了失败而哭泣,也不要让事情来主宰我们,而是要用积极的态度来主导、推动事情往更好的方向进展。
最后李开复博士认为: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对此我的理解就是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形式不同,成功的意义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实现理想,并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无论是令人瞩目还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当然,在现实社会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我们的理想和现实永远存在着差距。而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改变心态,调节情绪,改变思考方式,不断超越自己,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烧,做最好的自己。
读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实做好自己并不难。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工作经常陷入一种疲劳的状态,经常会被学生的问题搞得自己觉得很累,我知道这不应该是年轻老师应有的心态,但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会被学生不如意的表现所影响,开始经常抱怨这,抱怨那,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减少了,这种心情影响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师的影响,“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
是啊,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可是,每天出现的让人头疼的事情,让人头疼的学生,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我经常想: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孩子们就会越来越爱自己,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多么简单多么朴素的道理,为什么我当初就没想到呢,想想我们在工作学习中难免会与人产生摩擦,如果我们只盯着别人的错误,那么只能让矛盾越来越激化,但是我们如果想别人的优点,就会使我们很快的冰释前嫌,问什么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学生与老师的身上就这么不可调和呢?其实还是缘于“爱”,如果我们给学生多点,再多点的爱,对于他们的错误我们都用理解之心,包容之心,责任之心看待,而不去苛求他们像成年人那么懂事,师生关系会不会更和谐一点呢?在众多的压力与竞争下,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论遇上什么困难都不要气馁,积极心态战胜一切困难,一样可以做到优秀。
事实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优秀。我们更不必为自己赶不上别人而太过自责,也不必因为境遇不好而太过感伤,怨天忧人。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追随自己心灵的选择,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它可以“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中华瑰丽的五千年,“看”到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对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积累、提高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人人拥有一好书,人人读一本好书的读书工程的号召下,我读了李开复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当书到手时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这本书。读完后不禁觉得神清气爽,以前也曾读过一些书,读后似乎感觉都是一些空话,仅仅留给我一些无谓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这需要我们每人个人进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审评对方,研究对手,却很少有时时间静下心来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实的语言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心门。他告诉人们:做人不是只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时的自省却能让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简单的树立理想就可以轻松实现,但是没有理想的人却一定无所适从;做人一定要有广阔的胸怀,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气度;做人要有勇气,真正敢于追逐自己梦想的人才能让更多的机会停留在自己身边……他不仅提出了浅显易懂的“成功同心圆”说,而且运用了发生在他身边的大量故事来阐述成功的秘诀。这些故事很值得我学习和品味,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指导我走向成功之路。
其次,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或许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样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现在看了李老师的“成功”学后,体会到: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无论是所处地位与名望的高与低,拥有财富的多与少,只有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对社会和他人有益,同时还体验到了无穷的快乐,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做最好教师心得体会10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完之后,受益匪浅。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李老师认为,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学生的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同时,这种爱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内容,如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怀着一颗爱才之心;对淘气、不守纪律的学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怀着一颗关怀之心……这些爱是成为最好老师的基础。
爱得走进学生的心灵。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是啊,“爱”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爱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细,效果就有多好。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我的性子急燥,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反思后才认识到: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读了《做最好的老师》,我还体会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都能开花发芽、结果。只是有的发的晚,有的发得早,有的开在初春,有的开在晚秋,有的枝上结果,有的根上结实,有的可作为栋梁之材,有的作为医药之用,而有的则以自己的芳香和知识去美化人们的生活,各有各的用途。这就要求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沿着不同的规律去开发。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成长中的学生每天都是新的。
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第三篇:《做最好班主任》读书心得体会
《做最好班主任》读书心得体会二篇
篇一
最近拜读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受益匪浅、心潮澎湃!读李老师的书犹如观看一部让人回味良久的电视剧,里面有各种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共同向我们展示出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发人深省,作为一名班主任是幸福的,这是我们终生难忘的一笔财富。我也是一名班主任,幼儿园大班班主任,35个娃娃的“贾爸爸”,现将读书点滴感悟与大家分享。
因为爱所以爱:
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爱所以美好,人与人之间也正是有爱才显亲近,作为一名班主任,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班级的爱,缺一不可,当然这种爱是相互的,班主任的爱会时刻影响着他的学生们,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学习、爱社会,这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教育力量。
爱,是教育行业永远谈不完的话题,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教师、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师德,因为爱,李老师赢得学生的喜爱、赢得家长的认可、赢得社会的褒奖、赢得了一般教师体会不到的幸福。
经常有同事说:“下辈子再也不做老师了,做老师也不当班主任了。”为啥?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呀!要管理班级,要上传下达,要做学生工作,要做家长工作,还有教研工作等等。可我们可以转变角度来想:正是因为做班主任,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相互了解、心灵相通,曾经被借调在小学带一年级,说实话,小学老师很少自愿主动做一年级班主任,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规则意识、集体意识都不强,同学之间很容易发生矛盾,而他们又不会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这时班主任的身份又成了法官,带一年级琐事很多,我经常开玩笑说,做这个班主任是既当爹又当妈,可为以后自己的子女教育打下基础了。想起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天学校领导临时通知我去市里听课,等我下午回来路过班门口时,班里的孩子立即沸腾起来,叽叽喳喳地争相喊着“贾老师,你去哪了?”“
贾老师,我们都想你了”。说实话,当时我进班板起脸假装生气,批评他们不该活动课上乱喊,但事后心里还是偷着乐,能够被孩子们喜欢、挂念是一种真切的幸福,这就是我的孩子们、可爱的孩子们!现在回归幼儿园,更是多重身份:教师、警察、医生、法官、修理工、爸爸等等,一直享受这份独特的职业幸福!
爱一个人,可以是无缘无故、无拘无束的;爱班主任岗位,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当问自己理由时,这已经不是发自内心的爱了。一份对教育和孩子的爱,足以让生活充满阳光!还有什么比孩子回馈的爱来得更为纯净呢?
术业有专攻: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定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任课教师。班主任都是从任课教师做起的,教育是一件很实实在在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浮躁。李镇西老师是一位语文教师,他又是一位聪明的老师。我想他的学生们真是幸福!听他的课一定是一种享受,正是拥有这样的人格魅力,学生喜欢他这位老师,必然喜欢他的学科、他的课堂,学习成绩自然不言而喻!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上高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他上课从不带教案,轻轻来,轻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他的头脑就是词典,而且是一本百科全书,上他的课仿佛在听相声,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不知不觉四十分钟在意犹未尽中过去。上这位老师的课,谁能舍得错过每一个细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术业有专攻”,专家型教师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专业是永远不可放下的!
篇二
本学期,我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着,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书中的观点深深吸引了我,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即童心、爱心和责任心。这对教师的工作尤为重要。
一、童心
工作中常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言语和学生有一道无形的隔阂,总是不能和学生很好的沟通,换来的是自己感叹这是一种代沟。
李镇西老师关于童心的论述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和学生同年龄的一个学生,这不但是教师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所谓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是指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有同年龄学生般的情感,同年龄般学生的兴趣和纯真。当我们努力保持这一份童心时,其实我们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构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变得“一样大”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当老师放下成人的包袱,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我想当我们怀着李老师所说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时,我们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爱。即使学生做错了事时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动机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总是怀着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或许会好心办坏事,当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平易近人,会使学生觉得你亲近,具有亲和力。
教育者的童心,是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
二、爱心
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
常听到现在的一些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
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那些常抱怨的班主任说这样的话的原因或许是他并不懂得“爱心”的内涵,他们把爱心建立在成绩的高低的基础上来,“爱心”化作了分数,不会去考虑学生是否承受的了这种爱之重……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自己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
李老师书中有一个例子最能说明我们怎样付出爱心。苏霍姆林斯基曾为了孩子出去的快乐,自己攒钱买船带孩子去旅行,他说“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我想这就是“爱心”。
三、责任心
常认为责任心就是从早到晚一直陪着学生,学生成绩好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李老师让我明白,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的点点滴滴的工作,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未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人。为国家培养现代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神圣的使命,更应该是班主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班主任每天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谈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我们今天怎样对待学生,今天作学生怎样的榜样,明天的学生就怎样对待他人,我们手中诞生的是未来的人才,我们的责任重大。
教育者具有怎样的思想行为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为目标,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班主任的责任心,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历史使命。
我想当我们真正懂得了“三心”含义,明白班主任是用“心”的事业时,我们跟优秀班主任的距离就在咫尺之间了。
我觉得这本书值得每一个想做好老师的人读。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打牢根基。学无止境,教海无涯,我会不断努力,在教学的这条道路上前进、前进、再前进!
第四篇:《做最好的党员》心得体会(精选)
《做最好的党员》心得体会
近日阅读了京华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做最好的党员》一书。该书摒弃了以前党建读物枯燥、平淡的理论说教形式,将党的理论修养知识寓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中,让广大的党员、甚至是普通的群众都能看得进、读得懂、学得会,真正教会党员“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怎么学”。
本书中的党员典型,都是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做法,来让其先进性得以充分展现。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人物,而是有着普通人同样情感的人,只是他们在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时,能积极想方法去解决问题,能不断超越自我去服务人民。这种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活灵活现的故事,可以让我们觉得他们更加亲近,也让我们更容易仿效和学习。
“最好的党员怎样想”,讲的是其思想境界;“最好的党员怎样做”,讲的是工作能力;“最好的党员怎样说”,讲的是说话技巧;“最好的党员怎样学”,讲的是学习艺术。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循序渐进,照此来学习,可以学得更有效率。
《做最好的党员》一书,摒弃“假大空”说教模式,立足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等各条战线的岗位实际,告诉我们最好的党员应该“怎么想”(思想培养)、“怎么做”(工作能力)、“怎么说”(说话技巧)、“怎么学”(学习提高的艺术),以典型案例和精彩点评,通过平白的语言,诠释一个困惑了几十年的大难题:在和平年代和市场经济环境下,在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上,优秀的党员是如何做出来的。
特别能贡献:不只“为人民服务”,还要“全心全意”。
每个中国共产党员,在入党的第一天就该明白:我们入党,并不是为了当官发财,而是为人民奉献一生。可以说,奉献就是共产党员的“代名词”。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懂得:“为人民服务”,这只是对每个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要成为一个最好的党员,还得提一个更高的标准,那就是“全心全意”。
“越能体会奉献的意义,越能读懂党员的含义” 毫无疑问,优秀党员是一面旗帜,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但是,一提起“优秀党员”,不少人又往往将他们与“高、大、全”联系起来。这一来,不仅与真实情况脱离,又使人觉得可望不可及,难以学习。
实际上,哪怕最优秀的共产党员,也生活在我们身边,既食人间烟火,也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们之所以能做得更好,就在于他们在处理问题、面临选择时,自觉超越个人情感,将对人民群众的服务与奉献,落实到自己日常的工作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去。这样一来,就给我们提供了可以直接学习的标杆,既让我们受榜样的激励而努力向他们看齐,同时只要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去做,同样也可以变得优秀。
第五篇:做最好的党员心得体会
《做最好的党员》学习心得体会
5月14日党员活动,我们学习了《做最好的党员》中的部分材料,我深感这次学习活动的意义重大,以及收获良多。结合自身作为一名党员的经历,我想就党员如何在新时期保持做最好的党员,以便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谈几点体会:
以前,我总认为作为普通党员只要能踏实工作,认真学习,做好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听从党的指挥就可以了,但是通过这次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只做好这一些是远远不够的。每名党员是党组织的一个细胞,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的先进性就是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
做最好的党员,我觉得首先必须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工作,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当做这项工作或者任务的主人,避免应付敷衍,要用最端正的态度,最积极的心态去完成工作任务,努力提高积极性和自觉性,另外还要提高团结协作的意识,积极主动的与同事互相配合互相帮助,虽然分工不同,但我们都是宇迪人,一切以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出发点,同心协力做好一件事情,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自己的脾气个性,而影响同事们的工作情绪,努力发扬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作风。
其次,要善于学习,不断增强学习意识,这是一个知识更新十分迅猛的时代,要想紧跟信息飞速发展的脚步,必须不断的学习。通过学习,努力掌握科学知识,提升思想境界,丰富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要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工作中不断地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当前公司成立了创新委员会,开展“成长树结苹果”的活动,我想作为党员首先要带头身先士卒,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为企业实现新的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要深刻认识到党员应该说什么、做什么,怎样说,怎样做。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必须摆脱说空话、说大话、说套话的现象,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我们要善于说真话、敢于说真话,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能够让人说真话的环境。我们必须了解,敢于说真话是对企业负责,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同时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这一点也符合我们吴书记提出的党员必须要说“实话,做实事”的要求,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来说,要具备的首要条件就是能够讲真话,讲实话。
总结自我,用心感悟的同时,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要做一名最好的党员,必须在工作上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做实事,立足本职工作,牢记自己的责任,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工作中积极发挥党
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道德修养,做到心胸坦荡,宽容待人,时刻以“待人好就是待自己好”的原则来做人,与同事和睦相
处,不计较个人得失,坚持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做到品德高
尚、态度友善。
3、要不断完善自己,加强学习,同时要转变思想,端正态度,用高标准来严格
要求自己,坚持说实话,做实事,从思想上、语言上、行动上,以及学习
上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四支部:曹霞
201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