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十四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背景A国际:a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略中国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指明方向
B国内:a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阶级矛盾加深b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c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C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经过a分期:
第一阶段:北京
1919年5月4号,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反帝反封建),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后来遭到镇压。
第二阶段:上海
6月5号,上海工人罢工,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出不胜利的表现:
a政府释放被捕学生b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c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结果: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3.意义
a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c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d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e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1.条件a阶级条件: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b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c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传播d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经过
1921年7月23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通过党纲,档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还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A背景:a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中,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可能性:国民党致力于民主革命,孙中山真诚欢迎中共,共产国际的帮助,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B标志: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合作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需要,反帝反封建)
2.北伐战争
a背景: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c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d结果:消灭吴孙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e意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3.大革命的失败
A失败标志:“四一二”(蒋,局部失败),“七一五”(汪,完全失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民B失败原因:a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联合镇压中国革命b主观: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理论修养和实际经验不足,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
4.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第二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重点程度:★★★★一、五四风雷
1归纳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通过对这一时期国际、国内(经济、阶级、思想、政治)状况的分析得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识记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识记五四运动的过程(时间、主力军、地点、口号、罢免卖国贼)
分析运动提出的口号,进而明确运动的性质
识记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理解初步胜利中“初步”的含义
3识记五四运动的意义(性质、特点、作用和影响)
4、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解民主革命的由来
区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最终前途、时代特点)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理解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国际方面分析)
2识记中共一大(时间、地点、代表人、大会内容)
3识记中共诞生的历史意义
★以“历史纵横”所给的材料,尝试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有用信息的提取,锻炼自己阅读材料的能力。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理解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必然性和可能性;共产国际的指示)
2理解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方针
识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合作的标志)
识记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国民大革命
理解国民大革命得以开展的条件(政府、军队、根据地、群众基础)
识记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革命的对象、革命的成果)
识记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标志(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
分析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客观、主观方面)
识记国民大革命的意义和教训
【学业水平考试真题】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D)
A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第三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测试题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选择题:
1、在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B、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加剧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其斗争的发展
3、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主要是因为()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B、俄国帮助的进步性 C、领导阶级的先进性
D、革命成果的丰富性
4、推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的因素是()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队伍扩大
D、五四运动的推动 5、1926年开始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取得了重大胜利,其历史意义在于()A、造成了北洋军阀统治崩溃 B、结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C、从帝国主义国家手中收回了全部权利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6、“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这些对联反映出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个阶层人民的支持?()
A、学生
B、商人
C、工人
D、市民
7、大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不包括()
A、帝国主义干涉、破坏中国革命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中国共产党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8、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因为它()
A、和中共的纲领一致 B、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 D、是在中共帮助下制定的
9、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国民党的诞生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0、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1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表明中国共产党()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
B、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C、受王明“左”倾错误影响
D、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
12、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充分体现这一原则的是下面哪项措施?()A、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C、根据地经济建设 D、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13、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重要的认识是()
A、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建立并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14、从规模和数量上看,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人运动不如大革命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B、中共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C、王明“左”倾错误导致 D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基本结束 15、1927年,毛泽东写过一首《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1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1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奠定了新型的人民军队的基础
C、标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 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
18、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且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
A、敌我力量比较悬殊
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 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
19、下列不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前提条件是()A、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C、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
D、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20、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从根本上讲是指()A、从王明统治到毛泽东的领导 B、从共产国际的领导到中共独立领导
C、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转向胜利
二、材料题:
1、材料一
我党纲领如下:
(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三)废除资本私有制……
——《中共一大纲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共和国。回答:
——《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1)材料1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有何不足?
(2)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据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2的内容是否表示中共放弃了“一大”制定的纲领?证据是什么?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2、材料一
2005年10月,将是红军长征出发整整70周年,全国各地已经开始了各种纪念活动,比如“重走长征路”等„„ 材料二
歌词:“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
回答:长征是我们党走向胜利的一个里程碑,长征已经成为历史,长征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请问:你是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的?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三、问答题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内部对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如果你是当时其中的一员,你认识哪一条道路才是正确的?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D
5.A
6.B
7.D
8.C
9.C
10.A 11.B
12.A 13.D
14.B
15.C
16.D
17.A
18.C
19.D
20.C
二、材料题:
1、(1)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从建立起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不足:没有提出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2)当时中共认识到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民主革命的纲领。说明中共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情况相结合来制定自己的纲领和政策。
(3)没有放弃。中共“二大”纲领明确提出“为工人和贫民目前利益”,充分表明民主革命纲领仅是中共的最低革命纲领。
2、长征精神主要包括:红军指战员对革命理想和事业的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等。现实含义:发扬长征精神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广大人民的理想信念;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必须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自觉地珍惜、维护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政军民团结等。
三、问答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正确的。这是当时中国国情所决定。反革命势力在城市中力量强大,而在农村则相对薄弱。中国共产党应该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在农村发动群众,建立政权,使敌我力量发生变化,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第四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堂小结[推荐]
一、五四运动
1、背景(1)政治:北洋军阀政府对内独裁专制,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国内阶级矛盾加深。(根本原因)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3)思想: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思想的解放。
(4)导火线:1918年的战胜国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做出了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
3、高潮:上海的“三罢”斗争。
4、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结果:初步胜利。免除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6、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4)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7.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不但应当继承五四精神,而且应当弘扬五四精神: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四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2)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
(3)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4)有利的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1921年7月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把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3.意义: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领导。
4.中共“二大”:1922年召开,制定现阶段奋斗目标为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民党一大
⑴原因:①中共方面: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使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共“二大”正式确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②孙中山方面:接受建议,同意合作。③共产国际的帮助。
⑵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开展起来。
2.北伐战争
⑴在国共两党推动下,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全国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时间:1926年7月北伐
目的: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过程:①到1926年底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②1927年,广州的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成果:①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打击了帝国主义②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3.国民大革命失败
1927年蒋发动“四一二”政变,汪发动“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革命失败 失败原因:
客观:帝国主义联合起来干涉中国革命,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主观: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等坚持右顷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教训: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和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4)遵义会议
①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②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顷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影响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胜利结束: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建立陕甘宁根据地。
第五篇:高一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
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湖南省桂东县第二中学李益成搜集整理
【设计背景】: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的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涉及到的内容多,有七大历史事件;篇幅长;跨度大,从1919年——1949年;课时少。倘若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程序实施教学,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感觉杂乱而枯燥;教师实施起来,要么无限制的拖延教学课时,要么紧紧张张仓仓促促的完成上课任务。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这是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普遍面临的困惑.
新的历史课程与过去历史课程相比,重大变化就是教材编排体系的变化和规定时限的模块式教学,这种变化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注重模块的整体设计和教材内容的整和,凸显教学的计划性和整体性.过去翻开教材就讲,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面面俱到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历史课程改革.
【设计目标】:
知识与能力:
比较全面的了解有关无产阶级或中国共产党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基本史实;
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曲折和不平凡的经历,特别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重要紧急关头作出重大决定:进军井冈山、红军长征的路线问题、抗日战争的路线、解放战争的战略等历史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根据时代的主要矛盾,迎合时代的潮流,实事求是和果断正确的处事方法; 过程与方法:
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在研习本课提供的较多历史材料(包括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
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五四”精神;
了解共产党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 学习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尤其是中国革命面临极其低潮的情况下:如北伐战争的失败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抗日根据地遭到日寇大“扫荡”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时,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等史实。培养学生学会面对重大事件时,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重、难点设计】:
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教学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红军长征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巩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五四运动、遵义会议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成长壮大
【课时设计】:三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
一 导入新课:采用情景问题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组照片,可以是历史的真实照片、或是反映历史的一组邮票、或是选取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几幅浮雕,还可以用教材中比较典型的图片等素材。然后提出问题1:你从每一幅画面中,分别解读到哪些信息?在学生回答出了五四运动、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图片信息后,设置问题2:如果将这一组图片作为整体进行解读,我们又可以获取什么信息?从而以此导入新课标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在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归纳补充的基础上,对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作出解释。同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事件用图示法进行板书。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那学生对第3、4课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和整体印象。示意如下:
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无产阶级的政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革命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内战争)土地革命(第二次国内战争)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红军长征
1921年——1949年)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战争)
二.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五四运动、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等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整和在一起成为一个背景小专题,既要显示他们的共性,也要区别个性,还要突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现状开始分析,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主力军、思想指导、领导核心、革命目标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与区别。如下示意:
(一)革命对象:主要是分析1919年——1949年,给中国带来黑暗的中外反动势力,主要是使学生明白五四运动等重大事件的基本社会背景。示意如下: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
(五四运动、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长征)
(抗日战争)
国民党反动派
(解放战争)
(二)革命的主力军:一战期间中华民族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壮大了中国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的救治中国的黑暗,于是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历史的必然。又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并不充分,所以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仅仅依靠工人阶级是不够的,所以到农村去,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成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如下:
无产阶级初步显示力量主要依靠农民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三)革命指导思想:中国的知识分子用西学改造中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并成功的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产生毛泽东思想,最终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具有马克思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了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中国
共产党成立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四)革命的领导核心
国共合作共同领导: 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解放战争
(五)革命的目标:通过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目标
反封建反帝国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
反帝国主义:抗日战争
反官僚资本主义:土地革命解放战争
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事件的经过,教师也尽量将其内容进行合理整和。充分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图片和地图的能力,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小结。
五四运动的经过,注意导火线、运动地点中心从北京到上海的变化和与之相关联的运动主体,从学生到工人的变化。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学生与工人阶级在运动中不同作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注意它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和制定的最高目标和最低纲领即可;北伐战争注意了解国共合作的模式,学生们通过合作讨论,分析其利与弊,进一步理解共产党对两党的合作模式,其实是没有什么选择的。另外也要了解北伐战争由高潮走向失败的直接和深层次的原因。
关于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经过,教师可以并在一快儿讲解。利用教材中四幅地图:1929——1932年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和三大主力挺进中原示意
图。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通过这四幅地图的变化,描述共产党四次革命战略中心的变化。即革命中心从中国南方和东南方,经过了长征后,战略转移到华北,解放战争又南下中原。问题2:通过第一幅图,我们不难知道,土地革命形势,曾经一片红火?为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武装起义的失败、从城市到农村道路的正确和土地改革等几方面加以分析。问题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放弃南方根据地革命,进行长征?长征的主要的路线图为什么偏西?问题4:革命形势由图二至图三的转变,主要是什么事件?共产党在华北为什么又能如此迅速的开辟和发展抗日根据地?问题5:共产党由抗战时的不到中国半壁江山的地盘,并且主要在农村,却在解放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就出现图四的革命形势,并短短的三年时间解放整个中国大陆,又是为何?
这种设计模式,很显然在加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同时,又提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事件的高度,显得气势磅礴,学生学习起来,既增强了兴趣,理解起来有高度也有深度。还节省了教学时间。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共产党召开的会议。历史上的会议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的内容。为此,可以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几次会议整和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首先,在学生了解具体的内容之前,要求学生思考:依据常理,中国共产党召开重大会议,可能会在面临什么问题的时候?很显然,要么是革命的危急时分,要么是准备革命的战略转移,或者面临重大事件。解决这个问题后,接下来就让学生回顾中国共产党面临革命危急和转移具体在哪几个时段?只要学生真正理解了会议召开的背景后,会议的内容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会议之间也不容易相互混淆。教师小结如下:
重大事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中共“一大”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 中共“二大”
讨论与国民党合作的问题——中共“三大”
危急时分:被迫长征和长征初期的重大伤亡 —— 遵义会议
战略转移:从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转移——洛川会议
由抗日战争向国内战争转移——中共“七大”
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七届二中全会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这个问题的设计应尽量放在中国历史的长河和世界史中去理解。为此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倘若将1949年前后的中国作一比较,你觉得最大的变化是哪些方面?问题2.这个重大成就的取得,你觉得主要归功于什么因素?问题3.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后,给整个世界会带来什么变化?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小结:
(1)新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国历史的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严重束缚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最腐朽的上层建筑,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只有推翻三者的统治,中国的生产力才能获得解放,中国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
屈辱独立自主 专政民主
分裂基本统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世界历史的带来变化。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
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的后方基地变成了反帝斗争的前哨阵地,大大增强了世界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3)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的后方基地变成了反帝斗争的前哨阵地,大大增强了世界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小结。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今天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继承先烈们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超越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