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教育
2014中考英语命题趋势分析综合2011、2012、2013这三年的中考试题、考试大纲新课标要求来看,总的来说北京中考英语命题还是比较稳定的,2014年的易中难比例仍会保持在6:2:2,试题难度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另外,试题与中考说明有着较强的对应关系,因此考生也应加强对中考说明的重视。分项来说,语言知识的考察重点直接体现在试卷中的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上,总结历年单项选择题,知识点的分布具体如下:词法考核:143个,占81.25%:代词:占18.18%;介词:占6.82%;动词:占34.66%;形容词:占7.95%;名词:占 3.98%;冠词:占1.70%;连词:占5.11%;数词:占1.70%;副词:占1.13%;句法考核:13个,占7.38%:宾语从句:占 6.25%;定语从句:1.14%。交际用语:13个,占7.39%。不难看出,动词、代词和形容词的考察始终是语法知识的重点。语言技能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更加符合新课标对英语学习实用性的要求,在考试中考察体现在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上。看似抽象的考察,需要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多听,多读,多写。听和阅读理解中的阅读是输入的过程,阅读理解中的理解和写作表达是输出的过程,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需要全面把握。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写作命题趋势。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写作的五级要求和《中考说明》要求,学生应当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北京中考作文综合30多个话题为八大类。通过研究考题,我们对作文出题思路有了的初步理解。1.突出开放性。提供更大的空间,启发思维,让学生都有话可写,并让学生表达真实情感。2.突出时代性。体现一定时代性的价值取向。中学生在关注自己的同时,应放眼时代和社会,展示真善美的自我。3.突出实用性。近年来的题目倾向于考察如何解决某一问题,更注重了实用性。4.突出教育性。让学生在读题和写作的过程中得到情感和道德熏陶。实际上,当下时尚的北京精神---即爱国、包容、厚德、创新早就融入在我们中考课标之中。例如:2009年中考题的家务劳动、2010中考题的北京公交,2011期末海淀志愿者都有爱国爱家的元素;2012西城期末的对小组合作的建议就是讲入包容;2012大兴期末试题关于处理失物的建议,2012年中考作文sharing,涉及厚德的话题;如何成为发明家的命题与创新有关;2013年中考作文 my favorite place at school更是开放性,实用性的最佳提现。因此把握好《课准》和《说明》非常重要。
第二篇:初中教育
一些风俗习惯
房子半边盖安徽十大怪之一.指安徽关中昔日的房屋形式,至今仍可见到.房子半边盖,主要指关中西部地区农村传统的房屋建筑形式.这种房从侧面看成划形,正好是两面人字形房屋的一半.一般是,房子后墙高5-6米,檐墙高3米,下雨时,雨水朝一边流.这种一边盖的房子,农村人叫厦房.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种房子省木料,不要大梁、大立柱.同时面积小也省工.再加上砌墙用胡基(夯打成的土坯),取材方便.以这种形式的房组成四合院,雨水流向院内,美其名曰风水不外流.在陕西各地,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住宅、也不尽相同.在陕北,不管生活条件如何改变,农村人总是喜欢住窑洞.陕北的窑洞种类很多.修窑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过去修土窑洞,得挑选一个土风干以后,才开窑门,安门窗.现在农民经济条件好了,修起了结实耐用的石窑洞.这种窑洞,住两三辈人不成问题.所以在当地有富不富看窑洞、修下窑洞,攒下家当的说法.窑洞冬暖夏;冬天外面冰天雪地,窑洞内即是三天不见火也暖融融的.一般人家院墙不高,两个婆姨捡着豆芽就能隔着墙说话.安康紫阳人喜欢住石板房,即房子项铺盖青石板.这种房子下雨利水,日晒不透,盖起来容易,经济实惠.陕西无论关中还是陕南、陕北,家宅与家宅之间,都有院墙相隔.院子大小不等,修有大门.门楼很讲究,出檐雕楣.门上刻有和为贵、勤耕读;等字语;有些较高级的还雕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浮雕.门后垒一照壁,这样人在外就难一看到家里的摆设情况.农村人喜欢给院里栽树,树大成材,树冠遮荫.有些在院内栽些杏、梨、枣树,一年四季,花香果实不断。
去在关中,婚姻全赖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娃娃亲特别盛行.父母在娃娃长到十二三岁时,就托媒人给娃订了婚(当地男娃叫占媳妇、女娃叫寻主儿),娃娃亲一旦订妥,双方就不能随便翻悔.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娃娃亲愈来愈少.娃娃长大后.自由恋爱,只不过还要有个中间人介绍一下.订婚之后,双方商定一个吉日准备结婚.男方修整布置新房,女方准备嫁妆.过去结婚,仪式繁琐.迎娶时,男方去7人(6男1女),拉着箱子,提着篮子,内装猪肉5斤,公鸡一只,酒一瓶,红帖一个,到女家后送上红帖,女方以酒席招待.新娘上花车,多由平辈兄长背到车上.鞋不着地,脚不沾土,上路后撒路帖,(用红帖纸剪成碎片边走边散以之引路),女方家有送女客人,一般视亲戚多少定人数.大多数在40-50人之间.花车到达男家时,先放炮杖,后放鞭炮,再端一碗醋绕花车浇洒一圈,名为避邪.此时新郎出门迎车.新娘下车后由执事人散麦草节于新娘盖头布上,随撒口中随念:一撒草二撒草,三撒媳妇下了轿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新娘下花车,踩着芦席,由男方嫂子陪送到洞房.然后男方开早饭请亲戚朋友吃臊子面.中午时分,几声炮响之后,新媳妇在嫂子陪送下,行至堂前,行拜堂礼.一般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拜夫妻,四拜亲戚朋友.拜完一堂即开午扳,以酒菜为主.饭后,新郎新娘进入洞房,由一位能说会道的中年妇女铺床,边铺边说:铺床铺床,儿孙满堂,先生贵子,后生女郎;福贵双全,永远吉祥.结婚三天后,新娘要回娘家,称为回门.由新郎陪同,提一篮子20个礼馍.中午吃饭时,嫂子身份的妇女故意刁难新郎,第一碗臊子面做得十分咸,放在新郎面前,老实的端起就吃,再咸也得硬着头皮吃下去,而机灵的便会找话题把这一碗递给岳父.岳父一吃感到很咸便叫女儿端走,嫂子的计谋也就落空了.吃完饭,村里妇女开始耍女婿.那些嫂子,每人手里拿一草圈往新郎头上套,新郎既要亲热地笑,也要机智地躲.老实的,往往头上套了四五个,这个风俗带有检验新郎是否聪明伶俐的目的。
陕北男女结婚时,迎亲队伍十分壮观,前边有吹鼓手开道,后边有新郎擎酒相送,一行队伍浩浩荡荡踏得山沟里黄土飞扬.崖畔畔,山梁梁,到处是人观看.由于山大沟深,迎亲队伍有时得走两天时间.晚上,还要在途中的村子里住上一宿.不论歇在哪个庄里,村里人十分高兴,安排食宿.迎亲人数也有讲究,迎人送人的婆姨应为双数,里方去多少人迎亲,女方也陪多少人送亲.迎亲队伍中,婆姨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男人头扎崭新的白羊肚毛巾.但是深藏在花轿中的新娘,却身穿旧羊皮袄,怀抱押轿娃娃(一个6、7岁男娃),用锅底黑把脸涂得黑漆一般,据说是为了在路上逃避魍魉鬼怪的拦截.一声炮响,新郎所在的村庄霎时沸腾起来.男女老少涌到畔上来迎接.吹鼓手鼓着腮帮子吹唢呐,十几分钟不换气.迎亲队伍走进院子,随着司仪落轿一声喊,鞭炮齐鸣,唢呐高奏.新娘踩着毛毡进入洞房窑.洞房窑陈设一新,前有供桌,桌上搭红布,放米和猪肉.司仪待新娘时窑后便宣布拜天地.司仪唱道:一拜神灵送福来,二拜四方甲乙丁,两家儿女合婚姻,一年四季永安康.三拜公婆福寿长,钱财万贵有牛羊„„拜完天地,新娘新郎抬上米斗进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一位老年婆姨为新娘上头,一边梳一边唱头一木硫长,二一木梳节节长,张家的女子跳过王家的墙.对对核桃对对枣,对对儿女满炕跑.养女的,要巧的,石榴牡丹铰得好.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戴顶子„„唱完后把新娘子头发盘成髻子挽起,最后叫二人喝交杯酒,开始闹洞房.结婚三日,新娘携新郎回门.新郎最怕的是小姨子戏姐夫.新郎刚一进家门,眼尖手快的小姨子,趁姐夫不防之际,将锅底黑抹姐夫一脸,意为新娘到男方家受了气,回门非得偿还不可.当然,这是一种戏虐.回门姐夫须得在岳父家住一晚上.第二天一早,为了考察新郎心眼多不多,小姨子做回门饺子,盛情招待姐夫,回门饺子里分别包着花椒、辣面、冰豆、干草节.老实一点的挟着就吃,往往会受捉弄.丈母娘疼女婿,会出来解围,用另一碗换下来,小姨子子可开心哩!
亮针线是指新娘结婚后第二天,在堂屋展出陪嫁的刺绣,缝纫等针线活,让人们观赏、评论.针线活一般有绣花枕头,扎花袜垫,信岔,绣鞋等.亮针线后接着是认大小,行拜礼.执事者把叔伯兄弟,妯娌亲戚,按名单排列亲疏长幼次序,一一唤到堂屋相认.执事者一边介绍、一边端盘收礼,新娘叫声叔、伯、舅、然后送其一件针线礼品,受礼者马上往盘子里放一红色(内装礼钱),由执事者唱明钱数,交给新娘.这一仪式其实质是该家族承认新娘已成为其新的成员。
葬礼俗称白事.从老人溘然长逝的那一刻起.丧礼仪式便算开始.在关中农村,过去人死后,最初,亲人除了嚎啕大哭外,手拿一个瓦盆一张纸,敲着瓦盆走到门外,烧了纸,这叫送终.送终后,再将瓦盆拿回来,放置在死者脚前,名日孝盆,在里面烧纸,给冥间的亲人送钱,然后将尸体安放妥当,差人向死者的娘家、舅家报丧.待亲戚子女到齐后,举行入殓仪式:先给死者剃头、洗身、然后再穿寿衣,往舌头下压一小硬币,最后穿鞋戴帽,放进棺材.入殓后在家搭一灵棚,设一香案,摆上水果、礼馍之类的供品,点一盏长明灯,白天晚上由死者家属守灵.守灵多为死者的子女,名日孝子,身穿白孝衣,头戴白孝帽,腰里系一根粗麻丝,手握丧棒(用大姆指粗的柳木做成,上缠白纸).凡见有前来吊丧的不论生熟都要磕头,以表感谢.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死者亲属要请自乐班演唱秦腔,或者表演木偶戏,有的演电影,亲友送的挽帐,恳于灵堂之上,孝子按辈份大小,分跪灵堂左、右两侧,女眷则围坐在灵枢的后侧,吹鼓手吹起唢呐,声声悲伤凄楚催人泪下.唢呐声中,孝子按次向死者献酒,行跪拜礼.翌日凌晨,开始出殡.一般由阴阳先生主持.随着一声起,悲壮的喷呐声起,哭声连天.24人抬着棺木起身.前边是白纸做的白鹤,引魂幡引路,两边24杆纸幡及花圈花篮.后边吹鼓手引导,孝子扯起一丈多长的白帐,牵引棺木徐徐前进.棺木周围是女孝子,手把棺木放声唱哭,按照一定的哭丧调诉说对死者的思念.全村人都来送殡,在大路上燃起大火.到了坟地,棺木绕坟三周,然后放在墓前,孝子施礼送入墓穴.之后填土起坟冢,丧礼结
束.在陕西,很多有庙字的地方基本上都有庙会,庙会原本是为祭庙中所供之神而举行的.过却庙会都是群众自发而起的.庙会内容大都是烧香拜佛,抽签问卜.各个庙会都有会长,负责布施化缘,将捐来的钱交到会上,或者修理庙宇,或者购买粮食,供过会的香客食用.佳县白云山和延安清凉山过去过庙会时,煮一大锅小米饭,谁来谁吃.一锅饭吃完再煮一锅.信男信女逛庙会,大多是为了布施,讨个吉利、消灾除祸,布施五花八门,有送匾的,有给积德箱放进省吃俭用节省下来几元钱的,留一份香钱,讨得一张福从天来、吉祥如意的红纸,兴高采烈,心满意足.也有根多人逛庙会是为了看热闹,因为庙会均唱大戏,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在农村,上了60岁(一个花甲)的老人,儿孙都要给其祝寿.民间叫做生日.后辈念上辈一生劳碌之苦,祝老人健康长寿,过生日时,亲戚儿女给老人送寿礼,头天晚吃长寿面,第二天全家团聚在老寿星周围,小辈的磕头祝寿,合家欢乐,一般是满60岁以后,每年过
寿一次。
在农村娃娃生下三十天后,要做满月.这一天,亲朋好友和亲邻都带上礼品,前来看望月婆和娃娃.礼品多是鸡蛋、挂面、糕点,奶粉等营养品和娃娃衣服,同时给月子娃用红绳子系10元 钱挂在脖子上.主人设酒席招待来客,孙子的爷爷奶奶乐得合不上嘴时,前来助兴的妇女、青年,乘其不防,往其脸上抹红,庆贺他们喜得孙子.娃娃过了满月,就要上舅家,叫移窝.离家时给娃娃脸上抹一点黑,回来时抹点白面,意为走一趟舅家,黑
娃变成了白娃。
面条是关中人的主要伙食,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并称之为“__(biangbiang)面”。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肉臊子还是油泼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有筋性。很耐饥。
关于锅盔的来历,有2种说发,一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后,为帮关羽稳定军心而发明的;另一中是,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工匠人数很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程,于是一名士兵就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了饼,把这种饼称之而锅盔。陕西人做锅盔,将面和硬(硬到用手都揉不动),借助木杠子,用力压,压成圆饼以后,放在铁锅里,用火慢慢烙烤,做好的锅盔外脆内酥,又大又厚,很象一个锅盖。
陕西盛产辣子,来自红个长头尖,味级辣,有“线辣子”或“尖辣子”之称。陕西人吃辣子,是先将辣椒摘去蒂把,用文火炕干,再用臼子捣成粉状,经过筛罗,再放上细盐,最后用较多的滚油泼一下,就成了当地著名的“油泼辣子”。这种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即能用来调面,又能加馍吃。
陕西的冬天很冷,并且特别长,所以陕西人爱吃泡馍,并且都能吃很多,各个泡馍馆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就用大瓷碗来装泡馍,就有了泡馍大碗卖的说法。
陕西人吃饭用的是“老碗”,是一种耀州产的直径一尺左右的白瓷青花大碗,这种碗比小盆还大,所有盆碗分不开。关中农村的人们吃饭爱蹲在一起,边说边说,谝闲传,(这就是“老碗会”),所有都盛一碗,就不用在回家去盛饭了。
关中人都爱在头上带一快黑色或者白色的帕帕,这种帕帕实用性很强,可防风,防尘,防雨,防晒,可医科擦汗,擦手,有时还可以临时用来包东西。
有句俗语叫“肥水不流外人田”,陕西人盖房子,屋檐朝着院内,每当下雨的时候,雨水就流到自家院里,可以浇田。这就有了房
子半边盖。
关中平原,土地肥沃,基本上只要有种子入土,就可以丰收,关中地区很早就有一句谚语“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所以关中人很少出外谋生的,男人们不出门远行,姑娘们也不远嫁。
关中的男人们爱蹲在一起“开老碗会”,并且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再加上人们冬天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暖暖”、“丢方”下棋,就养成了蹲的习惯。
关中人干活出大力,吃饭用大碗,唱戏也爱用大嗓门,尤其喜欢吼秦腔。
第三篇:初中教育叙事
初中教育叙事
能够“妙语连珠”肯定对做好班主任工作大有裨益。案例
一、有个班主任,发现他们班的女学生有点爱哭,就决定在班会上就此谈点看法,他是这样引出问题的。首先,在课堂上,他先问了个问题:“大家看过《红楼梦》吗?”大家立刻回答:“看过!”他看了看大家,挺神秘地说:“现在,我想悄悄地问一个男同学一个问题,也请他悄悄地回答我。”说着,这位班主任走到一位挺勇敢的男生跟前悄悄地问了两句话,那男生笑笑,也悄悄地回答了两句。然后,班主任笑眯眯地走向讲台,对大家说:“现在,我可以公开答案了。我问他的问题是„你喜欢林妹妹吗‟,他的回答是„不喜欢‟;我又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喜欢‟,他的回答是„因为林妹妹爱哭‟。”听了班主任的介绍,全班同学都快活地笑了起来,而这位班主任也就立即借题发挥,恰到好处地讲起了哭意味着无奈、软弱和缺乏信心等道理。案例启示:幽默有助于班主任恰到好处地引出所要议论的课题 案例
二、有一次,某班在数学竞赛中得了团体第一,教数学的班主任就曾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表了“演说”:“这回咱们班得了第一,为什么?因为大家听课特别认真;为什么特别认真,是因为本班主任讲得特别生动!”哄的一声,大家全都快活地笑了,可班主任却一点也没笑,反而推了推眼镜,接着又来了一句:“大家笑得太好看了,太迷人了,为什么?因为本人的演讲太成功了,太出色了!”哄的一声,又是一串欢乐的笑声。
案例启示:幽默有助于班主任创造明快欢乐的课堂气氛 案例
三、有一次,某班主任裤子后面剐了个窟窿,可他一点也没发现,仍然那么投入地上课。坐在第一排的两个学生十分心疼他们的老师,绝不情愿大家看见班主任的这个小小的不雅,就紧急磋商想了个办法,这就是瞄准他每回落座的位置,在那张椅子上反放了一块橡皮膏,可是,一向准确无比的班主任这回却偏偏没坐准位置,以至那块橡皮膏不仅没有贴准,反而“生动无比”地挂在那了——一走一扇乎,引得全班人大笑……可也就在这时,发现这一切的班主任不仅一点也不慌乱,反而极幽默地说了一句:“这叫什么?这就叫异峰突起,这就叫意想不到,异峰突起的直接效果是笑,而对付意想不到的最佳策略就是随机应变——这就是,既然这个不雅的地方出了一个不雅的故障,我就有了百分之百坐下来讲课的理由,请多关照,本人这就座!”说着,教师从容落坐,教室里也随之响起一片愉快的笑声!案例启示:幽默有助于班主任巧妙摆脱某种不期而至的窘困与尴尬 案例
四、有一次物理考试,有几个一向拔尖的同学因为骄傲考砸了,班主任曾在总结时发表了如下的一段演说:“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个大学生放假回到乡下老家,为了说明他见解深刻,就在吃饭时大谈哲学,还特意指着桌上的烧鸡对爸爸说:„哲学上讲究具体与抽象,说得明确点,鸡也有抽象的与具体的之分,比如这儿——这只盘子里的烧鸡就是具体的,此外还有一只抽象的鸡在。‟老父亲见他滔滔不绝,听得挺烦,就立刻顶了他一句:那好!这只具体的鸡我吃,你吃那只抽象的去!”听到这,大家果然哈哈大笑,而这位班主任也就恰到好处地接着说:“大家笑了,说明大家知道骄傲不好,也知道该让骄傲者吃点„抽象的鸡‟!那么,这次物理考试,应该让谁吃„抽象的鸡‟呢?大家猜猜?对了,就是那些骄傲轻敌的人,说得具体点,有几位同学一向拔尖,可这次却偏偏只考了七十几分!因此我建议,„具体的鸡‟,请谦虚者吃,„抽象的鸡‟,就留给他们!”见大家听了有默默含笑的,也有低头深思的,这位班主任接着说:“不过,我也要补充一句,如果这几位是因为谦虚才这么干的,那就另当别论,也请他们吃具体的鸡!”于是哄的一声,教室里又一次响起愉快的笑声。班主任的话既是对谦虚者的一个热烈的表扬,也是对骄傲者的一个既含蓄又明朗的批评!案例启示:幽默有助于班主任把严肃的批评变得亲切得体 案例五:
一天,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女同学因到校医室打针迟到了两分钟,气喘吁吁地站在教室门外,由于恰好嗓子发炎喊不出“报告”二字,便在教室外急得小脸通红,双手紧紧抓住教室的门框,好在班主任及时发现了她,于是立刻对她说了一句:“我一看就知道你特别特别地爱我们的教室,瞧,你把门抓得多紧!进来吧!”那学生笑眯眯地进来了,自然不再慌乱,并打心眼里感激这位善解人意的好老师。案例启示:幽默有助于班主任对症下药,及时缓解学生的紧张。
第四篇:初中教育案例
一路走来的成长
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 杜婷婷
初次担任班主任,很多事情感觉无从下手。特别是如何让所有的孩子对学习始终保持兴趣,并在不断的竞争中依然有很强的班级凝聚力。
初生牛犊不怕虎,再加上毫无经验可谈,也就无所谓最好,也无所谓最坏。刚好接触过一位高中的班主任,他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小组合作制,效果十分显著,这让自己跃跃欲试。我想也许在自己的班上也可以实行。于是,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制定出一套小组合作方案,也就是最简单的加分减分制,内容涉及到学习、纪律、两操和卫生各个方面。感觉很有成就感的自己,第二天就冲动地实施起来,丝毫没有再深入探讨到底适不适合初中阶段的孩子,是不是还有需要补充或完善的地方。孩子们的热情也很高,很快的就在组内选出组长,制定组名,喊出口号。也许孩子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对一切新鲜的事务都充满好奇,看到孩子如此的热衷于小组合作制,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了回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实行了一段时间后,让副班长统计了近一个月的加分减分情况,结果每个小组的得分都不高,甚至有的是负分。这是什么原因呢?当初加分的分值很低、减分的分值却相对较高,是为了鼓励孩子珍惜得来不易的加分,从而减少扣分的情况。到最后却事与愿违,思前想后,问题还是出现在加减分制度上,加减分不平衡,很多方面只有减分却没有加分,比如,作业不合格,要减分;作业很优秀,却没有加分,这样就并没有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再比如,卫生打扫不及时,要减分;打扫的及时又干净,却不给于加分。这样就造成奖惩失衡,小组合作并没有发挥作用,徒有
其形式而已。虽然有明确的规定,学期末要评选最优秀的小组及最优秀的组员,但对孩子来说并没有多少吸引力。总之,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学期末,照常评选了最优秀小组及优秀组员。这次又有了奇思妙想,现在的孩子都喜欢有新意的奖励,所以自己也不想走寻常路。与发给他们奖状相比,相信自己的创意更能吸引他们。放假会上,优秀小组领到了他们的礼物---一个信封。孩子们欢呼雀跃,以为是给他们包的红包,结果打开一看,是一张优惠券,不禁大失所望。于是按照优惠券上的内容,优秀小组选择了最佳的听课座位,并自助选择了卫生区域,其他小组也根据得分情况做出了相应的选择。本来想通过这份新颖的礼物来激起孩子们的上进心,可又出现了种种困难:高矮个不同,挡住了后排较矮孩子的视线;卫生打扫已经习惯,重新划分需要重新熟悉,比较麻烦。最终优惠券折合成分数,当做每个人第二学期的底分。再一次高估了自己的创意。
新学期开始了,还得小组合作,因为无数人已经证明这个方法确实很适合班级管理,大概自己还没有摸索出正确的方法,还得再努力。还得从加分减分上入手改革,不同的是,依然是小组捆绑评价,却更多的注重孩子个人的加分减分,而不是之前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比如,之前的加分减分大多情况是针对小组,一个人扣分了,通常小组内所有成员都跟着遭殃,这种连坐式评价,虽然目的是警示那些不遵守管理的孩子要有小组集体感,但是也挫伤了大部分无辜孩子的积极性,有时候还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于是这次得以个人量化管理为基础,整合小组量化管理。这样既能保住了小组合作,又能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并且一件事情,只要有罚就必有奖,奖的同时,其实就是对未受到奖励 的孩子的惩罚;罚的同时,也就是对做得好的孩子的表扬。一奖一罚,丰富了小组合作的内容。这样,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一定会有一个不错的分数,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小组的分数,孩子的积极性确实比以前提高了。当然还有很多要修整的地方,问题来了,自然就会想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反思】想想这半年来的尝试,有很多是因为自己考虑不周全,或者是只是从一个局外人去制定一些制度。作为老师,更重要的是,想能够孩子所想,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考虑他们的喜好,因材施教,才能使班级管理步入正轨。
孩子毕竟是孩子,也许很多成年人看起来,很无聊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却是充满着新奇与趣味,所以,有时候还要保持一颗童心。
也许小组合作的这些加分减分制度,只是适应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也许他们升入新的年级时,又得制定与年龄阶段相符合的制度了,所以,还要在变化中不断地改进方案,以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
第五篇:初中教育随笔
初中教育随笔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广大教师都意识到,教学必须有革命性的变化,必须体现新思路。传授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培养具有现代意识,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育界推广新课标、新理念的浪潮中,它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一场大考验。
《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本人也积极转变自己的思想,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与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
一、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与新课程理念
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事实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因而改进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课改新教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教材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2.教材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数学素材大多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体现了人的社会现实性,做到数学学习内容现代化。
3.教材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坚持把握课程标准,在体现基础性、普及性的同时,又弹性地编入一些选学内容,对大多数例题和习题均留有一定的拓展、探索余地,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教材适当编排应用题、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增设了研究性课题学习,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实践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平面镶嵌、设计对称图案、撰写小论文等。
5.教材的编写有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不再是执行教材的忠实奴仆,而是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运用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资源。在课程范围内,教师的教学可以突破教材的框架,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体例,可以适当改变课程顺序,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创造性教学,把生动的教材变成生动的课程。
二、新课程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1.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要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前提是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创设情境可通过动手操作、看动画
演示、做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联系实际生活等多种方式进行。可以是教师在课前设计的,在上课开始的时候作为创设情境,积累经验和提出问题之用,如许多教师常常用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研究需要而临时产生的尝试性的研究活动,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意想不到的观点或方案等。显然,关键在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
2.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改革实验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都要根本性变化,要打破传统师生关系的陈旧摸式,放下架子,重塑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在课堂中我们要营造宽松、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不主观、不武断、不包办,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眼光投向每个学生,增加对学生感情的投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诚心。以平等的态度点拨、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的个性,多关注一些学生的能力,诱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不断地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结合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培养“亲其师、信其道”的真挚感情,化感情为学习数学的动力。
3.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例如:①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②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③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④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⑤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有很多学生都知道它的证明方法,知道其中考查的知识点,但总不能够很好地以“写”的形式将其证明过程展现出来。即使写了,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较为混乱,推理过程也不够严密。这些都是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某一侧面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写”能力的重要性。“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例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4.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成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
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
5.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三、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教学评价
新课程改革十分关注评价方法的改革,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努力构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手段多标准化,既关心结果又关心过程的新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树立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理念。对于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三句话: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多一个角度,多一幅美景;多一份情感,多一片天地。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人是有差异的,如果按同样的要求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不科学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均衡发展,木桶理论从一个侧面讲也不利于人才的培育。教师只有让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同时,让学生的特长更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才是教育的成功。多一个角度,多一幅美景。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有多种智能,教师要有非此即彼的想法,不要以一概全,一棒子打死人。要想想你面对的学生将来不仅有科学家、文学家,也有艺术家,还有运动员,但更多的是普通的社会人,只有多角度地看待学生,才能看到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不是单
一、灰色的图案,而是五颜六色的、丰富多彩的画卷。
多一份情感,多一片天地。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只有多带一份情感,才不仅能看到今天的好学生,也能看到明天的人才。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还要加上一句:只有爱的成功,才有教育的成功。教师只有充满情感地看待学生,才能看到你为学生搭设的无尽的、广阔的天地。
2、明确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特点。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教学评价有其显著的特点,即面向大众,承认差异。
面向大众。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教学评价,标准应适合每一个学生,因而要改变唯一标准式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应是多方面的,要求应是多层次的,方式应是可供选择的。
承认差异。《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而不是所有人朝一个目标看齐,只有让不同的人得到适合其自身的不同程度的发展,评价才有价值,才是成功的。
尊重个体。评价的主体不仅是教师,也应包括学生本身,只有将学生也视为评价的主体,才能使评价被学生认可与接受,评价才有意义。
3、实施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实施强调过程,突出
形成性评价;重视参与,突出参与性评价;重视个人成长经历,突出过程性评价。
强调过程,突出形成性评价。要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重视数学教育的过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感受,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突出学生知识形成、思维形成、情感态度形成的过程,强调形成性评价。
总之,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也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上不断摸索的过程,更是每位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创新更需要勇气,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无论在教育观念,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转变。做到由以前的“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转变。在教学中着重突出人文精神,重视学生的自身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追求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轻松自主地学习数学。在学习中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学习中发现和创新、领悟和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构建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实施方案。我坚信,我国的教学改革一定能取得巨大成功。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广大教师都意识到,教学必须有革命性的变化,必须体现新思路。传授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培养具有现代意识,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育界推广新课标、新理念的浪潮中,它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一场大考验。
《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本人也积极转变自己的思想,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与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
一、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与新课程理念
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事实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因而改进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课改新教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教材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2.教材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数学素材大多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体现了人的社会现实性,做到数学学习内容现代化。
3.教材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坚持把握课程标准,在体现基础性、普及性的同时,又弹性地编
入一些选学内容,对大多数例题和习题均留有一定的拓展、探索余地,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教材适当编排应用题、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增设了研究性课题学习,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实践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平面镶嵌、设计对称图案、撰写小论文等。
5.教材的编写有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不再是执行教材的忠实奴仆,而是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运用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资源。在课程范围内,教师的教学可以突破教材的框架,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体例,可以适当改变课程顺序,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创造性教学,把生动的教材变成生动的课程。
二、新课程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1.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要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前提是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创设情境可通过动手操作、看动画演示、做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联系实际生活等多种方式进行。可以是教师在课前设计的,在上课开始的时候作为创设情境,积累经验和提出问题之用,如许多教师常常用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研究需要而临时产生的尝试性的研究活动,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意想不到的观点或方案等。显然,关键在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
2.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改革实验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都要根本性变化,要打破传统师生关系的陈旧摸式,放下架子,重塑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在课堂中我们要营造宽松、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不主观、不武断、不包办,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眼光投向每个学生,增加对学生感情的投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诚心。以平等的态度点拨、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的个性,多关注一些学生的能力,诱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不断地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结合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培养“亲其师、信其道”的真挚感情,化感情为学习数学的动力。
3.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例如:①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
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②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③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④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⑤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有很多学生都知道它的证明方法,知道其中考查的知识点,但总不能够很好地以“写”的形式将其证明过程展现出来。即使写了,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较为混乱,推理过程也不够严密。这些都是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某一侧面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写”能力的重要性。“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例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