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9-05-12 02:4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义务教育法》检查情况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义务教育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第一篇:《义务教育法》检查情况的报告

关于对县政府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

检查情况的报告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08年工作安排,9月19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科成、副主任李贤民带领由部分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组成的检查组,对县政府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听取了县教育局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汇报,分别深入彪角镇中学、彪角镇中心小学、上郭店小学、三岔小学等进行了实地察看,较全面的了解了我县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基本情况。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颁布实施以来,县政府及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始终把义务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大投入,规范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006年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一举成功,全县义务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法律宣传不断深入。县政府及主管部门始终把贯彻宣传《义务教育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公正,均衡发展的主题,不断细化工作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工作责任,巩固提高“创强”成果。一是坚持把《义务教育法》同《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有机结合,作为宣传重点,纳入“五五”普法规划,通过电视媒体,发放问答资料,刷写永久性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营造学法、讲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1

二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人员和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系统的《义务教育法》知识学习培训,提高其依法治教和依法执教水平。三是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了《凤翔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的有关规定》、《凤翔县中小学安全工作预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保障了《义务教育法》的顺利实施。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有效落实。一是健全机构,强化领导。县政府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研究制定了《凤翔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方案》。二是强化职能作用,经费投入达到“三个增长”。2007年财政对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比上年增长42.55%,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率; 2007年度,财政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费,初中比上年度增长63.6%,小学比上年增长52.6%;县本级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预算,2006年生均小学25元、初中45元,2007年小学25.6元、初中45.6元。三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全程落实。从2004年秋季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从2006年春季,对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除杂费,取消借读费,免除贫困生课本费,并从2008年春季开始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2006、2007年两年间,省市共补助我县免学杂费资金3722万元。2007年补助免费教科书资金431万元,为230名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15.8万元。

三、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来抓。一是坚持严格标准,公开选拔,择优录用,岗位培训的方法,严把新教师录用关,近三年,公开招聘录用青年教师128名。二是采取不同形式,加大教育帮扶和教师流动配置,加强校际间交流,全县有27位教师参加校校“结对子”城乡交流,109名校长在薄弱学校挂职锻炼。三是鼓励和支持教师利用函授,离职进修,远程教育,节假日培训等途径,全面提高在职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四是深入开展“名师工程”。全县小学教师专科学历比率达50.8%,初中教师本科比率33.7%。

四、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是抢抓国家“利用两年时间全面消除中小学危房”的历史机遇,近两年,共争取中小学危改项目50个,总投资2534万元。目前已建成投用项目40个,完成投资1950万元。二是抢抓灾后重建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灾后重建项目23个,争取各类资金7000多万元,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三是抢抓国家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机遇,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近年来,累计投资824万元,为243所中小学建成远程教育系统,学校微机总量达到4948台。

五、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一是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把危房改造、灾后重建和资源整合相结合,撤并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较低的薄弱学校。至目前,共撤并中小学57所(含教学点),新建农村寄宿学校3所。二是加大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结合县情制定了《凤翔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的有关规定》,为所有进城农民工子女划定学区,并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和杂费,农民工子女和城区学生享受同等义务教育的权利。三是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相统一,2006年,完成了教育强县目标之后,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管理和考评制度,对部分教育教学薄弱学校进行专项调研,重点剖析,查找问题,增添措施,促进全面发展。目前,全县共创建省级示范中小学6所,市级农村义务教育示范校65所,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存在问题

近年来,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县义务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教育事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教学仪器购置经费目前仍没有来源。一些乡镇存在教育经费不能按时拨付的现象。

2、部分中小学周边环境和秩序不尽人意。一些中小学周围服务业、网吧等文化娱乐摊点过多,学校周边噪音污染大,秩序较乱,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3、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农村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地方,中小学办学条件有待改善。这些学校普遍存在教师年龄结构失衡,知识老化,部室设置不足,基本教学设备仪器缺乏等情况。

4、农村个别中小学管理比较薄弱,一些教师教学能力、思想素质不能适应工作要求。

几点建议

县人民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促进义务教育工作全面发展。

一、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

县政府应该加强深化对义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继续加大《义务教育法》宣传力度,并将其列入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县范围内形成“政府依法治教,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全社会关心支持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再次掀起全民支持义务教育,各级狠抓义务教育的新高潮。

二、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工作

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明确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责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要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严格执行新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发挥政府主投入渠道作用。依法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稳步提高。积极落实各项配套资金,确保城市教育附加、转移支付、“两免一补”等经费的专款专用。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高度重视部分中小学校债务问题。

三、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要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继续坚持和完善教师支教、带教制度,建立健全均衡、有序的教师补充、流动和交流机制,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二是要选配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着力解决部分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年龄偏大、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三是要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扎实推进在职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多形式地培训农村在职教师,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自身素质。

四、整合教育资源,切实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根据“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按照省政府灾后重建要求和《凤翔县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从政策、资金、师

资力量等方面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努力改变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落后等现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五、努力巩固“创强”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加大力度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将德育教育作为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的主线,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防线。下大气力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优化教学环境。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切实维护校园治安秩序。采取积极措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方法,为学生营造安全、和谐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08年10月20日

第二篇:义务教育法检查汇报材料

中江县七一中学

关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情 况 汇 报

几年来,我校本着“责任、诚毅、健美”的原则,以“培养志高品优、心康体健、好学广趣、实践创新、全面发展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育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成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法》,不断提高基础教育投入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上升。现将几年来的教育工作简要汇报一下:

一、基本情况

中江县七一中学隶属中江县龙台镇中心学校,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组织部用“特殊党费”援建而成。学校占地面积104.4亩,建筑面积27000余平方米,48个教学班,可容纳2800名学生。学校设有电脑室、音乐室、形体室、健身室、美术室等各种功能室及标准运动场,是一所恢宏大气、设备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学校。

2011年9月1日,中江县七一中学正式投入使用。根据中江县教育总体规划布局,原龙台镇初级中学、龙安分校初中、柏林分校初中、高店乡初中整体并入七一中学。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00余人、教职员工110人的办学规模。

二、教育经费

近三年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1、学校经费来源于财政下拨的公用经费。

2、学校每期由上级财政拨付资金,保证落实学生的“三免一补”工作。

三、控辍保学工作

控辍保学是《义务教育法》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法》对学校、家长、学生的最基本要求——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在学校里学习。对于农村初中来说,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成立了控辍保学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及班主任任组员,加大控辍保学的力度。我校采取了各种措施,努力做好该工作。

1、保证普及程度达标

为了保证入学率在100%以上,学校努力把宣传工作做好,采用书写标语口号、对外张贴海报,把学校的教学情况等对外宣传;印发告家长书,把学校的目标、办学水平、师资水平对外宣传;为了使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召开家长会等对家长进行宣传,使家长懂得依法送子女按时入学的道理,同时学校做好摸底工作,及时通知家长送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由于工作做得好,适龄儿童均能按时入学。

2、为了保证辍学率在0.5%以下,我校采取以下措施:

①认真落实“三免一补”工作,有效地防止了这一类学生辍学现象。

②重视做好家校联系工作,走访学生家长,填写班主任记录手册,定期跟家长沟通、联系、交流,一旦发现有辍学苗头,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和防止学生辍学。

③准确定位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时采取激励评价方式,增强学生自信心。关爱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有辍学意向的学生,校长、教导主任及班主任协同相关职责部门

解释、开导,以《义务教育法》为准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打消辍学思想,继续学习。

四、教育教学情况

1、抓常规,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首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教师做到了认真备课、上课,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学习后进生的转化措施,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千方百计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严要求、轻负担、低消耗、高质量。坚持领导深入班级听课制度。

2、抓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力。首先,抓好教学研究。建立教研活动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抓信息技术工作,发挥现代技术资源优势,为教育教学服务,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使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4、积极开展文化娱乐、体育保健等课外活动,有课外活动计划和各种安全、督导、奖励措施,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带领下,开展好每天的学生大课间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记录,保证学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探索具有小沙垡小学特色的社团文化建设。

五、功能教室

目前,上级行政部门统一配置了图书、实验室器材,完善实验室、图书室的建设,同时开展了学校美化工程。同时,学校积极筹措资金用于改善教师办公设施、设备,添置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师生相关书籍,保证办学条件达标。

六、安全教育

1、学校制定了各种安全制度,并严格按照执行。如:教师护校队巡查制度、教师值守制度、学生轮流值勤制度、教师晨检制度等。

2、学校与教师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落实好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每学学校都制定周密的安全工作计划,在学期初、中进行两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坚持周检查、月汇报,并有记录和专人签字。

3、学校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来,要求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开展两次大规模的安全演练活动,以增强学生应急逃生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几年来由于我们工作措施到位,我校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七、违法处理情况

由于我校对《义务教育法》落实到位,学校里没有发现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或事件。

八、义务教育法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专职教师的缺乏,建议上级给各个学校核定编制和调配人员时应根据学校实际及学生、班级的数量。

2、优质师资易流失。年轻的优秀教师大都努力争取调入城区及高完中。建议提高乡镇教师的待遇,缩小与城区学校及高完中学校的差异。

3、早晚自习无专项资金。现早晚自习产生的费用从全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绩效中提留,全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情绪较大,积极性不高。建议上级根据寄宿学生人数核定早晚自习所产生的各项费用。

第三篇:义务教育法检查汇报材料20160918[模版]

顾湾完小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顾湾完小对检查组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衷心地希望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一、学校基本情况;顾湾完小座落在海岱镇顾湾村,是一所六制中心完小;

二、学习宣传情况;自新《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校从全面贯彻科学发观;把新《义务教育法》的宣传教育列入新学期的工作;通过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对实施新《义务教育法》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认真的解读。

下面,就我校近年来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顾湾完小座落在海岱镇孔湾村,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创建于1975年。学校占地面积近8671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90平方米。现拥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07人,领导机构设有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营养管理员、大队辅导员各一名。教职工25人,专业结构配置基本合理。现有教学楼一幢,2015年危改兴建1897平方米教学楼一栋,新食堂面积400平方米,厕所160平方米,老教学楼属于C级危房,面积1633平方米,现已停用。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区划分清晰,整个校园现已经重新规划,正在筹划建设运动场。我校所辖原顾湾村、孔湾村、袁家湾村等5个自然村。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100%。

二、学习宣传情况

自新《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校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作为当前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实抓好:

1、把新《义务教育法》的宣传教育列入新学期的工作计划,作为教师培训的必修课和普法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对实施新《义务教育法》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认真的解读。通过学习,教师们充分认识到:新《义务教育法》将素质教育上升为法律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方针和目标,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新《义务教育法》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确定下来,明确各级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法律保障。

2、在教师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宣传教育计划,结合少先队活动、班会等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用社会实践、主题班队会等活动方式营造宣传氛围,做到让新《义务教育法》在学生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开学期间,我们在校门口悬挂宣传条幅;在学校附近的主要路口拉过街标语。同时设计和制作义务教育宣传栏,在学校显著位置张贴《义务教育法》的宣传版面,各班利用黑板报、文化长廊等办校内义务教育宣传栏,宣传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亮点和精神实质。

3、为严格贯彻新的《义务教育法》,保证服务区适龄少年儿童全部依法入学。我校首先做好义教与幼教的衔接,在一年级入学之前,对应入学的服务区内人员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对未能按时入学者,学校要了解原因,掌握去向,保证学校服务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其次努力做好学籍管理工作,按规定办理转入、转出手续,做到个个学生有着落。

4、加强防辍控辍保学工作。我们把“防辍”作为学校对班主任进行考核的主要指标,让“一个也不能少”成为班级管理响亮的口号,成为深入人心的观念,成为卓有成效的实际工作。从而严格控制学生流失,杜绝辍学现象。保证小学学生毕业率达到100%。

三、学校管理情况

1、校园文化建设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学校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全力打造“平安校园,魅力校园”,使校园文化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有效载体。从本校实际出发,学校聘请专业人员对校园整体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做到环境育人,让文化元素时时充满校园,让多彩校园处处体现教育,让学校成为蓓蕾绽放的花园。

我校近年来在全镇教学成绩排名稳居全镇前三名,今年在全镇教学成绩排名第一,全镇举行的各种活动均获得好的名次。学校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合格小公民。

我校在“硬件”建设中注重了“硬件”的功能开发,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一花一木都“关情”,体现出强烈的教育性,努力实现了每一寸土地都有管理的痕迹,每一处角落都有育人的功能,将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精神,科学中蕴含人文情怀。

我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办学特色,提出了“创和谐校园、育时代新人”的办学理念、“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校训、“文明尚德、尊师爱生”的校风、“乐教爱生、启智崇真”的教风、“爱学善思、励志笃学”的学风。诠释学校文化底蕴,加强“爱校”和“礼仪”教育。为此,我们设立了学校荣誉室,通过展示,让学生知晓学校所取得的成就,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校园精神。我校还对学生进行了以礼仪教育为主题的养成教育,从学生的语言、行为、学习、生活等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校园内营造了文明礼貌、积极向上的氛围。

2、标准化及义务教育均衡建设 我校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积极履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职责,努力规范办学行为,遵循教育规律,优化管理,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创设条件,树立社会、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大教育观念,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硬件建设。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近8671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90平方米。其中绿化带80多平方米,教学楼一栋,食堂一栋。学校有图书共有8000余册。电子白板教室2个,现已投入使用。学校有办公电脑5台,全部计算机光纤入校,接通远程教育系统,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经费管理。近年以来,农村教育义保经费足额到位,教师工资能按月发放。我校按上级标准,严格实行“营养餐”,在校学生全部享受“营养餐”,学校收费严格按一费制标准进行,无一例乱收费现象。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经学校多方筹措,安装了电子白板,智能广播系统;对校园文化进行了整体设计制作;几年来,我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增多,办学条件逐步完善。为确保学校经费能正常运转,确保学校不产生新债务,我们学校一直坚持科学理财;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四是学校安全管理;

五、存在的问题;1、校园文化建设还不够丰富多采;2、专职教师紧缺,小三门课程无法更好的开展;

3、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与考核有待于建立一套科学的制度评价体系;

4、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够理想;

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教师素质和能力的竞争。我校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归根结底,是得益于有一支思想好、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在培养教师队伍过程中,我校重点抓了两个“强化”。以师德建设为龙头,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心。通过“学、议、查、评”开展活动;以业务培训为抓手,强化教书育人的技能。首先是抓继续教育,制订了一系列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业务培训的制度,在时间上给予保证,经济上给予支持。还经常性地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取经,通过网站听取专家讲课,不断拓宽教师视野,及时接受教育前沿理论的熏陶,教师的学历水平、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其次是抓常规工作。学校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方面的常规管理力度,督促各教研组注重做好从备课到上课一系列活动的有效性的研讨和实践。

五、是学校安全管理。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后勤等职能处室具体抓,形成了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组织领导机构。牢固树立了“安全无小事”意识,从大处着想,从小处着手,从细处防范,形成了人人抓安全、时时想安全、事事有安全的学校安全管理良好氛围。多年来,我校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学校财产和师生安全也从未受到过任何的损失和伤害。

六、存在的问题

1、校园文化建设还不够丰富多采。2、专职教师紧缺。

3、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与考核有待于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4、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够理想。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要进一步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提高对义务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努力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今后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抓质量,针对学生实际,开足开全课程,重视每一门学科的教学,扎实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师生谈心活动,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心学困生和留守生的成长。注重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为目标的过程管理,力争我校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2、抓安全,保确师生平安。要强化师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始终加强安全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确保学校财产安全和师生人身安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抓校本研修,加快教师职业成长,确保一支相对稳定,较为成熟,专业过硬,技能过关的教师队伍。

4、抓德育,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突出留守学生管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强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以优雅的环境,多彩的学习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大力推进普法工作,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民主管理,大力推进以校务会、教职工大会为重点的民主管理学校的进程,做到民主治校,大力推进校务公开。

6、抓改革,创新管理制度。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办法,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管理体系,使学校管理将民主化与科学化融为一体,努力促进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

总之,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农村示范学校。最后,恳请各位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顾湾完小 2019年9月18日

第四篇:县人大检查义务教育法汇报

《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汇报

海原县教育体育局(2011年3月20日)

尊敬的马主任、检查组各位领导:

首先,对检查指导组来我系统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工作,推动义务教育事业全面、健康、均衡发展,我局按照职责职能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下面,就我县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县委、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县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79所,其中小学351所(完全小学214所、初级小学20所、教学点117所)、中学26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2所(其中民办1所)。在编教职工4414名。在校学生96144人。

二、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

(一)积极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准确把握精神实质 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创建教育强县活动,我局安排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新《义务教育法》。通过学习,使全体党员、教职员工全面掌握了《义务教育法》内容,为开展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每学期开学,我局都把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并通过电视、标

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通过学习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提高了教师、家长对实施《义务教育法》重大意义的认识。二是教师对教育发展的目标更明确了。三是明确了《义务教育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认真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保证每一个适龄少年充分享有法律规定的受教育的权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使义务教育段学龄人口“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依据《海原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全县各中小学积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突出“三个到位”:一是政策宣传执行到位。开学初,各学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宣传动员,通过政策说服、救助帮扶,逐村逐户动员未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对拒不送子女入学返校的,依法强制入学。二是学校控辍保学机制保障到位。各中小学都制订了控辍保学制度,实行了控辍保学承包责任制,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生包村;各学校与年级与班级与各教师层层签订了控辍保学责任书,把控辍保学责任捆绑到人、捆绑到村。三是与当地党委、政府的联系到位。各中小学校开学初就本校的入学情况,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作了汇报,形成了学校与乡镇政府、各村委会共同保学、劝学的控辍保学格局。经过多方努力,今年全县共动员181名适龄儿童少年重返校园,控辍保学工作成效明显。

——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按照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李学文同志在全县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各学校紧抓学习实践活动载体,全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了创建学校德育管理示范校活动,把落实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和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全面提高教师师德素养。积极开展了“三德”(孝德、诚德、爱德)工程教育、国旗下的演讲、青年志愿行动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号召学生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优秀少年学习,并成功组织了庆六一广场文化首场演出,组织参加了全区“孝敬父母月”等活动,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海原三小、海原四小继海原一小之后,成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基地”。

——积极探索学校体卫艺教育特色。切实加强体卫艺工作,大力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举办了第三套中小学百人广播体操,大课间、兴趣小组以及“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文艺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狠抓学校卫生工作,加强食品卫生检查,加强学生生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健康检查制度。

——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加快构建符合我县实际和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认真修改和完善了《海原县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全县学校新课程的落实,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切实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规定》及全区教育局长会议精神,下发了《关于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复读班的紧急通知》,就严肃考生纪律,规范办学和招生行为,作出具体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关闭了不符合办学资质和条件的丑小鸭艺术幼儿园。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制订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出现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班”、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等现象,没有出现通过学业测试考试等方式给学生编排班级等现象,没有出现违规收费的现象,保证了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

——努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狠抓学生安全教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积极创建安全文明校园。2007年,在县财政特别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资300万元,为农村贫困寄宿学生购置棉被6000条、炉具700套、高低床500套,极大地改善了寄宿制学校住宿条件。2008年,我县筹措资金10万元,将原粮食局闲置宾馆整体租用,解决了500名校外租住女生的住宿问题。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多年来学校无安全事故发生,营造了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2009年11月对创建“书香校园”工作进行评估,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了校园品味。根据“创建区级卫生县城”的创建要求,各学校开足开齐健康教育课,并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传播卫生知识,普及卫生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继续关注教育民生问题。推行寄宿生营养行动计划,每周给寄宿生补助两个鸡蛋;实施学校“饮水安全”工程,计划给

每个完小以上农村学校打一眼水窖,部分学校已经完成,解决全县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困难,确保师生饮水安全。启动实施贫困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寒假期间全县受理贷款申请58名,自治区审定合格37名,实际贷款16.7万元;7-10月,受理贷款申请1130名,签定上交合同867名,合同金额429.04万元,目前已上交自治区审定。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规定的资助范围,认真做好贫困生资助试点工作的组织、审核、统计和上报等各项工作。

(三)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落实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工作,切实保证教育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为确保学校财务工作规范运行,成立了教育纪检监察审计室,对工程预决算情况进行了审计,对全县所有学校财务运行情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审计和整顿,将存在问题较多的7名会计调离会计岗位。同时,会同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全县校长、会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廉政从教、规范理财等专题培训,被《宁夏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4月至6月,纪检监察审计室配合县财政局对全县46所中小学2008年至2009年3月期间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会计信息质量及政府采购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资金支配不合理的学校提出整改要求,并限期整改。春秋季开学初,各学校积极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活动,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局联合相关部门对学校周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网吧进行整

治;落实《义务教育法》,坚决杜绝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切实加强教育管理,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根据《自治区基础教育学校综合管理质量工程》文件精神,为加强学校管理,我局及时起草下发了《海原县学校综合管理质量工程》和《海原县学校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为学校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进一步坚持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年初,根据全县地域特点,将全县学校分东、西、南、北四个片,实行了县教研员分片蹲点教研指导和服务,尤其加强了对农村完小和教学点的指导;开展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系列教研活动,邀请自治区教研室10余名专家在海原举办讲座、专题辅导、专题培训、小专题研究、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1000多人次参与了此项活动,促进了城乡、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使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健康稳步发展,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我县进行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课题实验,在李旺中心小学等7所小学进行试点,逐步向全县辐射。本课题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和英语入手,通过科学的理念、方法,以及专家每月一次的亲临指导,使二年级后的学生语文和英语水平达到四年级的水平,目前课题已开始实施。面对县外优质高中对全县初中升高中考生的选拔,面对高中留下来的生源基础比较差等现状,一方面,我们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号召,把优质初中毕业生送出去,另一方面,我们结合生源实际,采取学校苦抓、教师苦教、专家指导,同时,通过中高考研讨、高考论坛等形式,力促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广大师生的全力拼搏,2009年全县高考、中考获得“双丰

收”。全县高考本科上线416人,比2008年增加120名,其中重点本科上线148人,比2008年增加一倍,高职类重点本科上线27人,为此,县政府筹资25万元,专门对我局和高考成绩突出的学校进行了表彰奖励;2009年,全县中考考生4043名,中考成绩600分以上考生517人,约占全县考生总数的13%,比2008年增长3个百分点;中考成绩550分以上考生1251人,约占全县考生总数的31%,比2008年增长4.2个百分点。六盘山、育才等县外优质高中学校在我县招生650人左右。

(五)加强师生安全教育,积极落实安全制度,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制定出台了《海原县学校安全制度汇编》、《海原县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海原县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海原县教育系统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和寄宿生安全管理等六项制度,各学校也相应建立了各项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每学期,各学校组织师生上好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利用升国旗仪式、班队会、团会、演讲会、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和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学生受教育面达到100%,海原一小、海原四小被确立为“全国法制安全基地”;5月份、9月份分别在全县成功举行了防震、防控应急疏散演练,增强了广大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逃生能力;积极配合县禁毒办、防邪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林业等部门上街设立宣传咨询台进行相关宣传;积极开展了“法律进校园”、“12315消费维权进校园”活动,聘请县检察院法官进行法律讲座31场次。建立学校12315消费维权站48各,进一步增强了依法治校的意识;尤其是进入9月份,教育系统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在加大宣传的同时,协调卫生部门,从全县各卫生医疗机构医师中,为各学校聘用了兼职校医,全力做好学生传染病防治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聘任派出所干警担任法制副校长,积极发挥法制副校长在维护学校治安、加强学生法制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根据不同季节出现不同安全隐患,各学校对师生分别进行了交通安全、防溺水、消防、防震演练和集体外出活动安全及自救互救常识教育,预防和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学校门卫管理、寄宿制学校学生寄宿管理、学生乘车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卫生和食堂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条例》、《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建立卫生防疫制度、学校食堂、餐厅卫生安全责任制度、采购管理制度、食品储藏管理制度和食品留样制度,严把食品卫生关,预防师生食物中毒事件及传染病的发生;保证所有学校幼儿园“两证”齐全,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并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严把食品采购、运输、验收入库三个环节,坚持食品原料索证索票制,严防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进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精神,开展了校园方责任保险工作,全县48所学校、幼儿园全部参加了校园方责任保险(其中19所学校今年3月份在中国人寿保险投保,29所学校统一在教育厅风险管理中心委托的太平洋保险公司投保),参保率100%,建立和完善了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

(六)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科学管理和使用

认真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

入财政预算,实行资金专户管理。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再穷不穷教育”,县级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义务教育。严格资金管理,义务教育保障资金全部通过财政特设专户,直接划拨到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兑付到施工单位。从2009年春季起,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300元/年和500元/年,寄宿生生活补助分别为500元/年和750元/年,全县每年义务教育保障资金达4500万元,平均每生受益约470元。在免除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费、杂费的基础上,逐步免除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住宿费。另外,2009年春季,给1011名高中贫困学生每生每月发放生活补助75元,共计37.92万元,使四分之一的高中生受惠。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严格按照宁财(教)发[2008]307号《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暂行管理办法》执行。各学校在统一印制饭票后,根据已审核、公示、批准的享受补助人数,造册发放饭菜票,学生凭票或刷卡就餐,学生灶凭票和学校财务定期转账结算。各学校对公用经费严格按照年初中小学预算批复的用途使用,基本做到了没有将公用经费用于发放工资、津贴补贴和福利,没有用于偿还债务。各校对所属完小及教学点的资金使用实行“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体制,在满足所属完小及教学点日常公用支出的基础上,实行经费由教委统一管理,统一支配,根据所属学校的具体需求进行统一购置,统一配发。所属学校有特殊的支出项目,可通过申请报告,由教委研究决定予以批准使用。

(七)多渠道筹措资金,继续改善办学条件

2009年,利用新区建设项目、中小学安全隐患校舍改造、初中校舍改造等项目资金1.82亿元,新建新区一中、一小及职教中心;完成海原一小、四小教学综合楼、33所安全隐患校舍改造、19所寄宿制学校食堂(餐厅)及关桥中学、西安中学学生宿舍楼等工程,涉及44所学校,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

此外,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教育厅、经委、人防办、监狱管理局等区直单位,及社会各界积极捐资捐物,不断改善我县办学条件。特别是上半年,厦门大学、厦门市东山中学等中学及厦门市嘉奋公司、厦门市PA1、PA2等社会团体为海原一中等10所学校共捐赠了约40万元的助学金和物品,中科大及《语文世界》、《读写月报》等社会团体为西安中学捐赠了20多万元的物资,世界宣明会为三河镇六窑小学捐赠了31台电脑,价值达13.36万元。

三、当前义务教育工作主要问题

我县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教育发展还不够平衡。全县农村教育还比较薄弱,县城的优质资源也十分有限,农村学生涌入县城学校借读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县城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严重。

二是教师队伍配置调整有待优化。教师的编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很多学校还需雇用教师补充;学科结构不够合理,特别是音、体、美等学科师资紧缺,小学英语教师更是紧缺,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三是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虽然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满意度还有一定差距,农村寄宿制学校大通铺现象依然比较严峻。

四、今后贯彻《义务教育法》的打算

一是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和群众对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二是扎实实施《学校综合管理质量工程》,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研究和解决部分民办教师和老龄化教师不适应新课改的问题,着力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三是继续实施强弱学校、城乡学校“捆帮”发展,坚持教研重心下移,努力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争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是进一步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五是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六是继续实行学校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教学环境和食品卫生的综合治理,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安全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切实提高全县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奋力推进我县教育事业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五篇: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今年9月至11月对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张德江委员长对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专门做出批示,指出“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检验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效果,关键看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根据法律要求和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这次执法检查确立了四个重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管理及使用情况;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赴浙江、江西、四川、陕西,就开展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进行工作调研。9月,检查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关于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汇报,国家民委、公安部、中编办作了书面汇报。随后,由严隽琪、艾力更?依明巴海、陈竺副委员长和我带队,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任组长,分别到山西、吉林、河南、广东、重庆、云南、青海、新疆8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检查。各检查组听取了省、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汇报,召开24次校长、教师座谈会,实地考察63所不同类型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同时委托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现在,我代表检查组,将这次执法检查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级政府实施义务教育法的新进展和新成效

义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后,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义务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建立起“国务院领导,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政府为主管理”的管理体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切实加大投入,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2011年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1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1.8%。从整体上看,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得到了较好落实,义务教育迈入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两基攻坚” 到“质量提高”的历史发展新阶段。

(一)经费保障政策成效显著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加。2006年到2011年,全国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从3305亿元增长到9739亿元,年均增长24.1%;中央财政安排的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从187.7亿元增长到1140.5亿元,年均增长43.5%;小学、初中生均公共财政公用经费分别从271元、378元增长到1366元、2045元,年均增长38.2%、40.1%。“十一五”期间财政性教育经费中,义务教育约占53%,居于各级各类教育的首位。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效实施。2006年到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共投入资金约6000亿元,为免除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学校危房改造,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各级政府不断完善改革措施,如国家规定对不足100人的村小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小学、初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1250元、1500元。2011年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已覆盖13万多所农村学校,惠及3000多万农村学生。

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迈上新台阶。2009年到2012年实施的校舍安全工程,中央安排专项资金300亿元,带动地方投入3500多亿元,对近14.1万所中小学校、3.5亿平方米校舍实施加固改造。2010年,启动的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有效改善了教学设备和生活服务设施。在中西部农村的许多地区,“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得到群众的公认。

(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

教职工编制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北京、山西、辽宁、上海、山东、云南、青海、海南等省市率先实行城市、县镇、农村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安徽、湖南、重庆等地根据生源及当年在校生数,定期核定教职工编制。河北、四川、甘肃、青海等省对挤占、挪用和截留教职工编制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江西、广东等省建立了中小学编制报告制度。

教师工资待遇不断提高。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绩效工资,覆盖约1051万在职教职工。抽样调查显示,绩效工资实施后,城镇、农村教师工资分别增长19%、34%。2013年起,中央财政对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贴的地方给予奖补,目前已有200多个县得到了中央奖补资金支持。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已建成20余万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重点改善特岗、支教、交流教师和离家较远的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的生活条件。

教师补充、培训机制进一步完善。2006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计划共招聘36.1万名特岗教师,留任率连续三年保持在87%以上,为农村学校输送了一批紧缺学科教师。2007年以来,部属师范大学共招收7万多名免费师范生,近三年的毕业生90%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任教。全国先后有22个省(市、区)实行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江西、湖南、广西等地积极探索补充农村教师的新途径,定向招生、定向就业,重点为农村小学、教学点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的本地教师。2010年启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已培训中小学教师493万人,其中农村教师473万人。

(三)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机制开局良好。河北、福建、湖北、贵州、海南等省在与教育部签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基础上,又与辖区内市、县政府签署责任书,建立起各级政府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各地以标准化的教学设施、健康安全的生活条件、科学有序的管理制度为载体,因地制宜地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已全面开展。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范围持续扩大。各地通过学区管理、集团办学、对口帮扶,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将更多的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等措施,缓解初中择校问题。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帮扶欠发达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机制正在形成。

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明显改善。落实“以输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原则,推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公平接受义务教育,2012年,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已超过80%。各地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探索建立社会关爱服务机制,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温暖的家。中央支持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182所,加大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保障力度。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边境地区的义务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云南省大力兴建民族学校、边境沿线学校,改善了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

(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是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不断改进。从品德、学业、身心、兴趣等方面综合考察学生素质和能力,改变长期以考分和升学率为主的评价导向。各地认真开展“减负万里行”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创造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良好环境。二是德育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我的中国梦”、“书香校园”等主题教育,将德育工作融入义务教育的各个环节。三是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各地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凝练出一批有特色的教育方法。一些学校各具特点的教学研讨、高效课堂以及经典诵读、阳光体育等活动,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贯彻义务教育法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大幅度增加了义务教育投入,但基层仍反映经费不足、保障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在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资金缺口很大。学校标准化建设包括用地、校舍、器材等硬件和师资、管理、教育教学等软件。由于我国中小学校规模庞大、基础薄弱,一些建设时间较早、不符合现行标准的校舍仍在使用,保障校舍安全工作任务繁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检查组在地方了解到,在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时,一些地方政府以借贷方式筹集资金,在完成“普九”化债任务后又出现新的负债。从目前情况看,要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还需要更大的投入,地方财政压力很大。二是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偏低。虽然国家每年都在调整标准,2013年中西部地区已达到小学生均560元/年,初中生均760元/年,但由于物价上涨、办学标准提高、支出范围扩大等原因,学校仍反映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办学需求。地方政府反映,农村寄宿制学校由于运行成本高,公用经费入不敷出。三是一些寄宿制学校宿舍不足,食堂、厕所、饮用水等设施达不到标准。审计署2012年审计的27个省1185个县的12533所寄宿制学校中,有13%的学校存在“大通铺”或两人一床现象。

(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农村教师队伍仍存在待遇不高、结构性短缺、队伍不稳等问题。一是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管理机制仍需完善。在生源分散的山区、边远地区学校,如果按照生师比核定教职工数量,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实际需求。在管理上,一些地方未能根据城乡学生变化数量及时调整编制。二是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学科结构不匹配,很多农村中小学缺少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及信息技术教师。年龄结构失衡,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多年未补充年轻的新教师,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三是边远艰苦地区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优秀教师派不进、留不住。一些地方虽然发放了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但数额偏低,难以起到激励作用。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普遍较差,培训机会少,发展缺乏后劲。在一些寄宿制学校,教师白天上课“当老师”,早晚值班“做父母”,长年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一些边远、艰苦地区经常完不成教师招聘计划。农村骨干教师流失普遍,偏远山区学校面临着“后继无师”的困境。四是一些地区还存在低薪聘用代课教师的现象。目前,全国有20多万名代课教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工作在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工资收入水平低于在编教师,有的甚至不足在编教师工资收入水平的一半。

(三)义务教育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仍不均衡

总体来看,教育均衡的现实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存在着强烈反差,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尚未能有效解决。从城乡看,农村教育仍是短板。在生均经费方面,城乡还有相当差距。2011年,普通小学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农村比城市(含县城)少近700元;农村普通初中比城市(含县城)少近900元。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的差距带来教育投入的差距。2011年,普通小学、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最高省份超出最低省份9倍左右。从学校看,不同学校间水平相差较大。社会公认的重点学校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仍然存在,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显著。在一些大中城市,存在着招生不规范、择校热等问题,造成“不均衡——择校——更严重的不均衡——更强烈的择校”的恶性循环,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从群体看,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还不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还没有全部纳入输入地的财政保障和教育发展规划,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还存在不少困难。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在安全、学习、情感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特殊教育仍是薄弱环节,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低于普通儿童,辍学率高于普通儿童。

近十年来,受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撤乡并镇等因素影响,很多农村学生进城读书。2012年到城区小学就读的农村学生达到1035万人,比上年增长11%。生源流动使城区出现校舍不足、师资紧张、大班额等问题。2012年,全国22%的城区小学,21%的镇区小学班额在56人以上,影响了教育质量。在座谈中,家长对大班额意见很大。

(四)实施素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各级政府虽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但受到中高考升学压力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教育还存在着“重知识不重能力、重智育不重体育、重课堂不重课外”的现象。由于场地、设备缺乏和师资短缺等原因,一些学校难以开齐开足课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这些问题如不切实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五)控辍保学任务依然艰巨

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辍学率较高,有的地区超过10%。初三学生流失严重,初中生外出务工现象时有发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有:极少数是因贫辍学;多数是学生随家长工作地区变化而流动,未能及时转学;一些地区在学校布局调整后,低年级学生因上学路途远而辍学;再就是一些学生家长认为继续让子女读书升学不如早务工赚钱;一些学校教学水平低,学生因厌学而辍学。还有一种“隐性辍学”,学生经常旷课,虽有学籍却不在学校上学,仅仅是在时间上度过了九年。此外,有的地区普九质量不高,学生达不到初中毕业应有的学业标准,应当引起重视。检查中了解到,有的县六年级学生的学业考核及格人数不足一半,九年级学生及格人数不到五分之一。

三、对下一步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建议

在已实现全面“普九”的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始终应当把贯彻义务教育法作为一项事关民生的重要工作,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应对推进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回应群众对公平且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的更高期盼,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进展。针对这次执法检查存在的问题,检查组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贯彻义务教育法的意识

义务教育是法律规定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要继续开展义务教育法学习宣传活动,为贯彻法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一要强调保证学生就近免试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职责。督促地方政府要依法科学合理地设置学校,合理规划学校的服务半径和办学规模,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免试入学,这是保证义务教育法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国务院教育督导机构应就一些大中城市群众反映强烈的择校问题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并督促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的限期整改措施。二要强调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家长的法定义务。接受义务教育对儿童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对家长来说,不仅仅是把孩子送进学校,并保证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还有言传身教、生活照顾、亲情关怀和安全保护的责任。对没有尽到责任的家长,要督促改正。三要强调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学校要加强管理,改进教育,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想方设法帮其克服困难,完成学业。社会组织也应当为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二)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当前,尽管财政支出面临的压力很大,但各级政府仍应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健全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进一步明晰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一是要保证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按照“保基本、补短板”的要求,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力度,保证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二是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可能、物价变化、办学实际需求等多种因素,建立生均公用经费稳定增长机制,促进中小学可持续发展。国务院要督促各地统筹研究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支持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转。三是适时调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在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逐步由过去重视硬件建设转移到重视软实力建设,加大对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四是切实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国务院相关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地方合理安排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逐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从预算编制到决算全过程的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及监督机制。

(三)扎实推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资格、待遇、培训等作出专门规定。要努力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教师队伍,为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二是尽快出台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切实保证农村学校需求。对寄宿制中小学、民族地区双语学校、村小及教学点实施特殊师资配备政策。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加快补足配齐农村体育、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课程等紧缺学科教师。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逐步提高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助津贴标准。建议国务院研究一师一校教学点教师的待遇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继续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四是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和培养机制。着重加强农村紧缺薄弱学科课程教师、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和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并重视提高双语教材的编写水平及相应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鼓励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实施并推行“代偿制”模式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为农村学校定向培养补充“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教师。五是促进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化、常态化,使校长教师能够在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有序流动,从而达到解决择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

(四)结合城镇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应在研究分析学龄人口变化、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区域、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一是完善办学标准。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研究确定学校规模,指导地方制定适合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办学标准。坚持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防止建设超标准豪华学校。二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要严格执行撤并程序,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要督促地方政府关注城区学校建设,依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念,根据学龄人口的增加,建设新校,扩建老校,切实化解大班额等问题。三是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尽快建成全国统一的中小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准确掌握学生流动的真实情况,为学生入学、转学提供便利,为科学配置资源提供数据支撑。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镇户籍的适龄少年儿童享有同等待遇,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尽快启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四是下决心治理大中城市择校、乱收费现象。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锐意改革、迎难而上的精神,把治理择校、乱收费作为教育部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让人民群众切实感觉到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

(五)建立健全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工作机制

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要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义务教育阶段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使儿童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学校要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把体育课真正还给孩子。

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也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已经实现全面“普九”这一世纪工程,成就举世瞩目,但必须认识到,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难度更大,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积极进取,扎实工作,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实现亿万儿童少年的人生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审议。

下载《义务教育法》检查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义务教育法》检查情况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义务教育法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 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

    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一、 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 A、2006年9月1日B、2007年1月1日C、2007年9月1日 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义务教育法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调研报告--2009年12月14日在绥化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主任会议上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

    义务教育法调研报告[推荐5篇]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按照市人大常委会XX年总体工作安排,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就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市......

    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报告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汇报 尊敬的县人大代表、教育局各位领导: 现就我校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工作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学校概况......

    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报告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我受县政府的委托,向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做关于我县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有关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一、我县教育工作基本情况及......

    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报告(★)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我受县政府的委托,向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做关于我县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有关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一、我县教育工作基本情况及......

    义务教育法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义务教育法,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