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义务教育法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09年12月14日在绥化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主任会议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09年总体工作安排,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就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市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自查的基础上,11月下旬,调查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红霞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市本级、北林区和望奎县进行了重点调查。通过听取当地政府主管领导汇报、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下发调查问卷、深入城乡部分中小学校进行实地调查的方式,全面了解《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情况。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贯彻法律法规和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全市普通教育中小学2180所,其中小学1860所;普通中学320所(初中269所,完全中学19所,高中19所,九年一贯制13所)。全市中小学教职工4.29万人,普通教育学校在校生601029人。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在依法履行职责,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各级政府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一是纳入日程。把推动教育加快发展作为头等大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二是落实责任。将教育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管理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兑现奖惩,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三是强化宣传。将《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宣传纳入全市“五五”普法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并组织干部、教师和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和辅导,推动教育法律法规的普及。据调查问卷显示,义务教育法在教师学生中的知晓率达到97.25%,在社会的普及率达89%。
(二)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各级政府突出教育经费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努力克服财政困难,依法保障财政对教育的优先投入,近年来,全市教育经费支出逐年增长,每年安排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35%左右。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每年投入都在1亿元以上,《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共改造农村中小学校590多所,改造危房面积近48万平方米,基本消灭了D级危房。今年全市完成了30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全市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满足了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加强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市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真执行相关规定,以实施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力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学生素质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强化教师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整体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四)规范办学行为,依法治教力度不断加大。市教育局针对近年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学校大班额、教师乱办班补课、学生负担重、择校择班等热点问题,认真制订并切实执行了《关于治理初中学校大班额工作的决定》、《阳光分班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集中开展了“三乱”和“三出校园”专项整顿行动。各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各自实际进行了细化落实,工作成效显著,社会反响良好。为了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还协调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食品卫生、文化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了集中排查和重点整治,营造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二、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控辍保学工作不容乐观
全市《义务教育法》的宣传教育还存在死角死面,调查中发现,平均还有16.49%的应知人群对《义务教育法》还不知道或不了解。部分干部对有关政策还理解得不深不透;个别家长受读书无用论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对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认识不够,依法送读意识不强;另外,在应试教育评价体制下,由于教育教学方法不活、针对性不强及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等原因,产生了一批学困生,农村初中生辍学的现象比较突出。全社会依法治教、依法兴教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城乡校际差距明显,义务教育发展很不均衡
由于经济状况和教育基础不同,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还不够均衡。农村和薄弱学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电化教学设备、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仍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图书资料陈旧短缺,优质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择校入学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有些农村和薄弱学校生源流失,资源闲置浪费,城里学校人满为患。
(三)教师年龄老化断档,教师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教师年龄断层、学科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问题较为突出。教师队伍整体年龄偏大,年轻教师比例偏低,一线教师紧缺。部分学校教师平均年龄达到了50岁左右,面临着年龄和学科断层的问题,教育工作后续力量严重不足;农村学校普遍缺乏英语、音体美以及计算机等学科专任教师,影响了部分课程的正常开展。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长期缺乏培训,教学理念落后,对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操作能力较差,难以承担起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
(四)违规补课反映强烈,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
据调查了解,受利益驱动,有些学校的部分教师在校外多个辅导班任课,精力难以集中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上,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个别教师在课堂讲课时有所保留,课后把学生带到校外进行有偿补课,令学生和家长有苦难言,社会各界对此反映强烈。
(五)学校外部环境不佳,教育发展环境急需改善
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频繁到各中小学校进行收费、罚款,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学校对此不堪重负。校园周边环境亟待治理,学校200米以内还有个别网吧存在,流动摊点治理后反弹现象仍未得到较好解决,出租车堵塞校门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在发展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使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都熟悉并自觉执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进而形成全社会关心义务教育、支持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各级干部应带头学习义务教育法,做到依法治教,推动义务教育工作全面发展。
(二)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市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科学规划中小学校布局,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从政策、资金、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方面向薄弱学校倾斜,采取教师、校长交流,对口支援和帮扶,制定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方式,改变农村中小学和城市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使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教育有明显的发展和提高,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认真落实教育系统人事管理体制的有关规定,建立教师队伍及时补充机制,科学规划,合理调配教师,尽快解决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年龄偏大、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抓好在岗教师的业务知识培训,认真制定和落实教师培训计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教师,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法制纪律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自觉性。
(四)加大治理力度,进一步净化教育发展环境
市政府应严格规范各相关部门的执法行为,杜绝一些部门对学校的乱罚款、乱摊派,切实减轻学校负担。同时,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学校周边网吧、流动饮食摊点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建议市政府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好相关部门的责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防止问题反弹,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坚持德育为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市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大对学校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力度,督促学校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到各学科教育的全过程,努力构筑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不断提升素质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加强控辍保学,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
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应将控辍保学作为重要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大控辍的行政工作力度,采取得力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建议市政府组织教育等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出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有效办法,确保义务教育法在农村的全面贯彻落实。
第二篇:义务教育法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XX年总体工作安排,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就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市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自查的基础上,11月下旬,调查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红霞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市本级、北林区和望奎县进行了重点调查。通过听取当地政府主管领导汇报、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下发调查问卷、深入城乡部分中小学校进行实地调查的方式,全面了解《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情况。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贯彻法律法规和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全市普通教育中小学2180所,其中小学1860所;普通中学320所(初中269所,完全中学19所,高中19所,九年一贯制13所)。全市中小学教职工4.29万人,普通教育学校在校生601029人。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在依法履行职责,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各级政府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一是纳入日程。把推动教育加快发展作为头等大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二是落实责任。将教育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管理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兑现奖惩,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三是强化宣传。将《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宣传纳入全市“xx”普法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并组织干部、教师和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和辅导,推动教育法律法规的普及。据调查问卷显示,义务教育法在教师学生中的知晓率达到97.25%,在社会的普及率达89%。
(二)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各级政府突出教育经费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努力克服财政困难,依法保障财政对教育的优先投入,近年来,全市教育经费支出逐年增长,每年安排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35%左右。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每年投入都在1亿元以上,《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共改造农村中小学校590多所,改造危房面积近48万平方米,基本消灭了d级危房。今年全市完成了30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全市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满足了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加强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市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真执行相关规定,以实施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力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学生素质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强化教师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整体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四)规范办学行为,依法治教力度不断加大。市教育局针对近年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学校大班额、教师乱办班补课、学生负担重、择校择班等热点问题,认真制订并切实执行了《关于治理初中学校大班额工作的决定》、《阳光分班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集中开展了“三乱”和“三出校园”专项整顿行动。各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各自实际进行了细化落实,工作成效显著,社会反响良好。为了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还协调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食品卫生、文化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了集中排查和重点整治,营造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二、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控辍保学工作不容乐观
全市《义务教育法》的宣传教育还存在死角死面,调查中发现,平均还有16.49%的应知人群对《义务教育法》还不知道或不了解。部分干部对有关政策还理解得不深不透;个别家长受读书无用论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对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认识不够,依法送读意识不强;另外,在应试教育评价体制下,由于教育教学方法不活、针对性不强及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等原因,产生了一批学困生,农村初中生辍学的现象比较突出。全社会依法治教、依法兴教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城乡校际差距明显,义务教育发展很不均衡
由于经济状况和教育基础不同,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还不够均衡。农村和薄弱学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电化教学设备、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仍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图书资料陈旧短缺,优质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择校入学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有些农村和薄弱学校生源流失,资源闲置浪费,城里学校人满为患。
第三篇:关于我县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情况 的调查报告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安排,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兴昌的带领下,县人大调查组于4月中旬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深入部分中小学校,听取了县政府、财政、教育主管部门及有关中小学校关于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汇报,并查核相关资料了解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对我县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情况的基本评价 新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在防流控辍、统筹规划、教育教学、经费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12月我县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县督导验收,2013年2月被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教育强县”;2014年12月,在全市率先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
(一)加大了教育投入,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先后出台
相关政策,保障义务教育经费,为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公用经费标准逐年提高。县政府能够将省财政公用经费专项转移支付按时、足额拨付给义务教育学校并落实相关配套资金,近年来,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能够按规定标准逐年提高。二是着力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薄弱学校改造、教育新装备添臵等工程建设,使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三是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书本费以及农村寄宿生住宿费,让广大适龄儿童家庭真正感受到了实惠。
(二)致力于均衡与统筹发展,教育公平得到稳步推进。一是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2014年小学生入学率、保留率分别为100%和99.43%,初中生入学率、保留率分别为100%和96.5%。全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二是重视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认真解决贫困学生入学问题,对贫困家庭学生给予关心支持,帮助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生活费问题。同时认真解决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入学问题,切实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近年来,我县还制定实施了《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实施方案》,对确定不能到校上课的残疾少年儿童实施“送教上门服务”,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三是开展了支教交流活动,县直学校派出骨干教师到山区学校支教,山区学校派出年轻骨干教师到县直学校跟岗学习,通过支教交流活动着重加强学校科组
建设,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三)加强了学校内涵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积极实施“五大工程”,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一是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创建高效课堂为主线,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深化课堂改革,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二是实施强师工程,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加强了师德师能建设,教师从教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实施校园平安工程,构建平安和谐育人环境。以创建平安始兴打造平安校园为抓手,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营造了安全的校园环境。四是以“特色品牌”工程为抓手,特色学校建设取得新的成效。进一步丰富了教育教学内涵,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理念较先进的特色学校。五是实施家校合作工程,优化了教育发展环境。通过学校把家长请进课堂,老师入户为家长服务的方式,促进了学校与家庭的合作联系。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调查,我县在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当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教师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是目前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普遍存在教师年龄普遍偏大,知识老化的现象,全县55周岁以上教师占18.8%,小学阶段教师平均年龄
48.8岁。二是部分学科教师短缺、学科结构配比严重失衡。计算机、美术、音乐、体育等专业课教师缺少。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按照师生比规定,教师编制相对不够,在乡镇学校教学点中存在“复式教学”的现象。
(二)教师队伍师德师能建设有待提高。一是有偿家教的现象存在。经调查发现,个别在职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或参与有偿家教,违背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原则,占用了教师备课、学习、研发的时间和精力。二是教师队伍工作积极性、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部分教师工作热情不足,缺乏奉献精神,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特别是山区学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以及创新能力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需要。
(三)经费保障仍不够到位。一是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偏低。全县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水平仍处于较后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二是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不足,安排不够到位。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199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53号)的要求,县政府要在教育事业费中按不低于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5%的比例,安排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三是教师福利待遇偏低,教师津补贴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尤其是县城各县直学校的教师,日常工作量大,但是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津补贴。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教书育人的热情。
(四)教育均衡发展仍有差距。一是规划布局相对滞后。存在着规划布局滞后于发展形势和缺乏规划布局的两种现象。其一,教育规划缺失。根据调查,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定点布局,至今仍无定论,面对日益增长的适龄入学儿童,学校校区的新建、扩建工程进度缓慢,有些学校周边没有科学规划预留用地,校园扩建工作无法实施。其二,教育规划滞后,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统筹不够。突出表现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大量农村家庭迁出到县城定居、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县城以及近年来不断的撤点并校,导致县直小学和部分中心镇中心小学学位紧张,“僧多粥少”情况明显。校舍、教师不够用,“大额班”现象普遍存在,学校接纳能力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适龄入学儿童的矛盾,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特殊群体教育滞后。近年来农村人口大量外出,留守儿童明显增多,隔代教育情况普遍。一些单亲、智障以及有行为偏差和心理缺失的适龄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五)“校安”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师生相关安全意识仍不到位,校园内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有待提高,一些商贩乱摆乱卖、占道经营、出售劣质商品等问题突出,学校周边“家庭式托管班”普遍存在,但因为有关部门权责不明,导致存在管理漏洞和监管空白,严重影响着校园和学生
安全。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营造社会氛围。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充分把握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公益性、公平性等特点,规范办学行为,自觉履行工作职责。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职责和依法治教意识,真正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义务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教育投入力度。县政府要负起统筹全县义务教育发展的责任,在经费上予以更大保障、政策上予以更大倾斜、工作上予以更大支持,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工作局面。一是要将义务教育全面列入财政保障范围,严格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三增长、两比例”要求,确保财政预算和执行结果都达到教育经费支出的法定增长水平。二是建立科学的奖教奖学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向农村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继续巩固和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切实改善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严重不足和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二是综合考虑乡镇学校办学点多的问题,在编制上予以倾斜,科学调配教师编制。三是为缓解县直小学和部分中心镇的学位紧张压力,一方面需要科学规划学校周边保障性用地,推进学校扩建及新建工
程,另一方面,建议有条件的乡村恢复部分农村办学点为全年级教学。四是加大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智障、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扶力度,加强心理疏导和教学辅导,有效促进儿童的平安健康成长。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及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做到依法廉洁从教。二是多渠道充实教师队伍。政府要按编制要求,通过公开招考、人才招聘、招聘“特岗”教师等多种方式,动态化的引入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增加我县义务教育师资力量,逐步解决用人紧张、年龄老化,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三是畅通城乡交流渠道。加强教师支教交流,进一步加大系统内教师轮岗交流力度,有效缓解师资配臵不均衡的问题。四是抓好教师专业培训,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足额拨付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使更多的老师通过参加培训、促进专业水平提高。
(五)抓好基础工作,加强管理与指导。一是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督促学校把加强教师、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食堂饮食卫生、基础设施安全等工作纳入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主动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及时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解决有关问题。二是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无证“午托”、流动摊贩乱摆摊设点、商店越门占道经营、出售不符合卫生质量标准的商品等问题的综合整治力度,实现常态化管理,做到标本兼治,为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三是积极巩固教育创强成果,对照省教育强县标准,继续保持工作力度,持续提升我县义务教育水平,让《义务教育法》深入贯彻落实。
始兴县人大调查组
2015年5月12日
第四篇:义务教育法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 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 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1、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 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12、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
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6、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7、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
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 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8、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9、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0、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21、义务教育法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收费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22、义务教育法规定,谁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 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23、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谁申请?由谁批准?
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24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是如何规定的?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25、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是如何规定的?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26、义务教育法对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27、义务教育法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有何要求?
(1)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
(2)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工作。
(3)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 生,忠于职责
28、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权利是如何保护的?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 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29、义务教育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是如何要求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30、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 务教育的,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 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3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 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3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 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3、义务教育法对保障义务教育教学秩序是如何规定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 秩序,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 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35、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在宗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
36、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由谁制定的?什么时间实施的?
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于1992年3月14日实施的。
3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 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哪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3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是如何确定?
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3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机构有那些?
地方人民政府设置或者批准设置的 全日制小学,全日制普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种形 式的简易小学或者教学点(班或者组),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工读学校等。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应当保证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上述单位自行实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需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4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哪个部门最迟在新学年开始前十五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由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41、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谁必须按照通知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 护人入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42、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是如何规定的?
(1)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 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2)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 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3)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4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 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如何处理?
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 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45、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如何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4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标志是什么 ?
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获得的毕业证书或者结业证书,可视为完成义务教 育的证书。
48、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 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可否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可以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49、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什么费用?
5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费用标准和具体办法,谁提出方案?谁批准?其他单位是否有权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和向学生乱收费用?
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 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51、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不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52、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学生人身权和人格权的是如何保护的?
(1)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 的需要;
(2)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对 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53、与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相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优势或独特性在哪里?
答:第一,它有非常强的专门性,紧紧扣住义务教育的性质作出规定。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强制性和义务性都是它的专门性带来的。
第二,它有可操作性,这部法律尽量写得具体,对于政府、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管理和投入都作了比较细的而不是原则性的规定。
第三,它有针对性,立法意图很明确。比如对于政府保障的责任、管理职责的规定,对学校不能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规定等,都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
第四,它具有明确的规范性,法律责任规定得比较具体。在突出义务教育性质方面的条款很清楚、准确,容易操作,不会发生歧义。而且尽可能对义务教育阶段一些法律问题进行了规范,而过去我们立法的一个难点往往是绕着走,比较原则。
54、与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相比,新《义务教育法》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答:第一,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的方向。第二,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第三,新的《义务教育法》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第四,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强化了省级的统筹实施。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新《义务教育法》的一大亮点。第五,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第六,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第七,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第八,建立了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第九,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
55、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第五篇: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
A、2006年9月1日B、2007年1月1日C、2007年9月1日
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A)
A、收学费,不收杂费B、不收学费、杂费C、不收书本费、杂费
3、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A)。
A、引咎辞职B、受到党纪处罚C、追究刑事责任
4、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B)
A、5,6B、6,7C、7,85、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A),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A、寄宿制学校B、全日制学校C、民办制学校
6、(B)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A、初中B、普通学校C、小学
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C)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违纪B、违法C、严重不良行为
8、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要费由(C)予以保障。
A、家庭B、学校C、人民政府
9、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B)。
A、制度保障B、安全保障C、经费保障
10、(B)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A、乡镇级B、县级C、省级
11、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C)
A、开除B、批评惩罚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12、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C),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B、性格差异C、个体差异
13、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B、体罚、变相体罚C、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14、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C)的平均工资水平。
A、工人B、医生C、公务员
15、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的建设。
A、城市学校B、薄弱学校C、农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