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砀山四中中层干部队伍培养考察制度
砀山四中中层干部队伍培养考察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进一步加强我校中层干部的培养考察工作,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能为学校发展发挥应有作用的中层干部队伍,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选拔中层干部的原则:
1、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
2、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4、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
5、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的原则;
6、备用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
二、中层干部的选定
㈠中层干部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水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政治立场坚定,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2、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实际工作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3、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师德,在学校建设事业中开拓创新,有一定成绩。
4、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能自觉接受党和
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5、勤奋敬业,钻研业务,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6、维护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和全局观念,光明磊落,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
㈡中层干部的选拔
按照学校工作需要和选拔条件,经民主测评和党政联席会议确定中层干部队伍名单,由校长一年一聘。注意选拔精力充沛,在各方面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的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坚持走群众路线选拔中层干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具体采取民主推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与群众推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正职干部,一般从副职干部中选拔。根据平时考察了解和公开民主推荐,个人自荐与群众推荐的情况,在确定的后备干部名单中结合实际需要,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加以确定。
2、副职干部的选拔,根据平时考察了解和公开民主推荐,个人自荐与群众推荐的情况,在确定的后备干部名单中结合实际需要,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加以确定。
三、中层干部的培养
1、加强中层干部的政治理论、法律政策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中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2、努力创造机会,适当进行岗位轮换与交流,加强中层干部的实践锻炼。
四、中层干部的管理与使用
1、建立中层干部定期考核制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状况和
工作表现,政策理论水平及组织领导能力提高情况,缺点改正情况与培养方向的差距等。
2、建立中层干部动态管理制度。中层干部队伍实行滚动管理,优胜劣汰。根据学校工作需要,每学年进行1~2次考核和民主推荐。
3、经考核,中层干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校长可以在其任期内予以解聘:
⑴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政等方面有问题的;
⑵工作无明显实绩,不负责任,且造成工作失误或造成较大影响的;⑶民意测验差,群众意见较大的;
⑷有其他明显问题的。
4、坚持培养使用结合的原则,根据中层干部的特长和成熟程度,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中层干部之间的协调配合作用。
第二篇:砀山四中教育扶贫制度建设
砀山四中关于成立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
根据《关于做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及砀教【2016】78号文件规定,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育扶贫工作,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扶贫工作管理制度,确保家庭贫困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按政策、按程序、按计划予以贯彻落实,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学校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一、教育扶贫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薛宗党(校长)
副组长:范增文 李慧玲 孙宜国
成 员:王忠全 黄子海 王海峰 文工团 陈衡 李翠侠
宋 达 吴继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主任:王忠全
副主任: 李翠侠 宋达
成员:王文学 焦学峰 代浩 各班班主任
二、教育扶贫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学校教育扶贫管理规定和实施办法。
2、对申请享受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等贫困生免学费以及特困救助等的学生进行审核。
3、对各年级、班级贯彻执行教育扶贫政策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4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和要求,保证教育扶贫经费的足额划拨并监督使用。
5、探索学校教育扶贫工作的新渠道,研究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制定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三、学校教育扶贫办公室职责
1、负责学校教育扶贫工作各项政策的落实,拟定学校教育扶贫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和管理办法,负责学校教育扶贫工作体系的各项具体工作,同时按照隶属关系对学校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上级主管部门教育扶贫管理中心负责。
2、负责学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信息的汇总上报工作,负责了解受助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做好学校教育扶贫档案等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向县教体局学生资助教育扶贫管理中心提供受助学生的有关信息。
3、按照国家、市和县的有关文件精神,负责统一管理、协调全校的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教育扶贫工作,并按照国家和市县有关文件规定做好上述各项工作。
4、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宣传栏等做好学校教育扶贫的政策宣传工作,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和咨询等工作。
5、负责完成上级部门部署的其他有关教育扶贫工作。
四、以上各项若因各部门领导变动,则由变动后的新任领导直接替换。
五、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砀山四中关于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的分工
组长:薛宗党
全面负责砀山四中的教育扶贫工作,是砀山四中教育扶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副组长:范增文
具体分管砀山四中教育扶贫工作,协调各处室、各年级的教育扶贫工作。
副组长:李慧玲
协调会计室所需教育扶贫资金的拨付。副组长:孙宜国
负责教育扶贫各项政策的宣传工作。主任:王忠全
统筹砀山四中教育扶贫办公室的各项工作;主抓生源地助学贷款 副主任:宋达
负责砀山四中教育扶贫系统的维护以及受助学生信息的输入及上报;负责砀山四中初中部的教育扶贫工作。
副主任: 李翠侠
负责砀山四中高中部的教育扶贫工作,负责砀山四中教育扶贫的档案规整工作。
第三篇:培养考察制度
培养考察制度
㈠,在培养考察期,培养考察对象必须按期向党组织提交思想汇报,按只不要求书写相关资料,听从培养人的相关安排,主动向培养人汇报自己在学习﹑思想﹑生活及工作等各方面的相关情况。若违反者,予以警告,延迟培养(发展或是预备),对于态度不诚恳,不愿改正者,停止培养(发展或是预备)
㈡,在培养期内,不得有大量的逃课现象。违反者,予以警告,延迟培养(发展或是预备),对于态度不诚恳,不愿改正者,停止培养(发展或是预备)。
㈢,在培养期内,不得有打架斗殴的现象。违反者,延迟培养(发展或是预备),对于态度不诚恳,不愿改正者,停止培养(发展或是预备)。
㈣,在培养期内,必须认真学习,成绩不得有明显下降。若成绩下降,未达到推优要求的,延迟培养(发展或是预备)。
㈤,在培养期内,若因工作﹑生活等原因收到个人或是部门批评﹑检举者,支部委派专人调查,若情况属实。处以警告,延迟培养(发展或是预备),直至取消相应资格。
㈥,在培养期内,散发不良言论,组织或是煽动群众者,处以警告,延迟培养(发展或是预备),直至取消相应资格。
㈦,在培养期内,不按要求参加支部活动者,处以警告,延迟培养(发展或是预备)。㈧,在培养期内,未经支部负责人允许,私自浏览支部资料者,按情况处以警告,延迟培养(发展或是预备),情节严重的取消相应资格。
㈨,支部委托办事,因自身原因倒自资料遗失,按情况论处。
㈩,考试作弊者,按情况论处。
(十一),延迟培养(发展或是预备)时间不得超过一年,超过一年者,若为叨叨要求者,取消相应资格。
该制度最终解释权归贵州民族学院理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而且只是用于本支部。
第四篇:砀山四中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承诺书
砀山四中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承诺书
为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不断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从思想源头杜绝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特做出如下承诺,并随时接受监督和检查。
共性内容:
1.校领导干部在执行公务时,不准接受礼品、礼金。不得在招生、转学、入 党、提干、评先、评职、聘任等工作中以权谋私,接受他人好处。
2.不接受与执行学校公务有关的宴请或参加公款娱乐活动,包括进歌舞厅、钓鱼、桑拿浴等。
3.不私设“小金库”作为自己私房钱随意挥霍。
4.不以任何名义在校办企业或其他预算外资金内报销个人花销和吃喝费用。
5.严格控制招待范围。非招待不可的,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要严格控制陪客人员,不准超过招待标准,严禁娱乐性招待。
6.不借外出学习,考察、开会之名搞公费旅游、公款消费。
7.严禁以各种名义用公款向上级领导赠送礼金、礼物,从而为个人捞取好处。
8.严禁用公家钱物办自己私事。如装修房屋,购买物品,公车私用等等。
9.学校领导干部及其家庭成员婚丧嫁娶,工作调动,过生日,迁新居等均应节约从简,不得大操大办,奢侈铺张,更不得借机收受礼品、礼金。领导不得参与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不得参与一切形式的赌博活动,不得传看黄色和有严重政治错误的影视和书刊。
个性内容:
1. 实行分权管理、民主管理,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2. 坚持政务、财务公开,严守财务纪律,规范财务管理,不做违纪事情。
3. 实行阳光采购,严格执行上级采购政策,学校 50 元以上采购必须两人 以上进行。
4. 廉洁从政,不接受学生家长、教师的任何礼物、礼金、宴请。
承诺人(签字):
年月日
第五篇:中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曲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总结
按照市委及市直机关工委的总体部署,市文广新系统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活动分为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关键环节,坚持把统一思想、学习教育、整改提高、领导带头、推动工作贯穿整个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始终,努力实现了党员意识、执政意识、责任意识、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明显增强,为实现文化建设“突破曲阜”,实施“2711“工程建设,实现”三年翻一番、五年大变样“目标,创造了良好的精神环境。
(一)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努力加强组织领导。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活动对于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举行动员会、座谈会、组织集中学习、撰写心得体会,传达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二是思想重视,组织周密,成立了作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召开了局总支扩大会,对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各阶段《实施方案》及活动配档表,真正把各项工作措施及任务落到实处。三是正确把握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1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正面教育为主,发扬党
内民主,分类指导,负责同志带头等原则,努力达到提高党员素
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
(二)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努力提高党员素质。一是
建立了学习制度,每个阶段都制定《学习计划安排表》,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在学习上级党
委统一安排的教材外,结合文化工作,组织学习大量有关先进文
化理论的文章。建立了作风建设活动考勤制度和学习档案,用制
度保证参学率、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二是积极组织
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富有特色的学习活动,建立了以《领导
干部和机关作风建设活动》为主题的学习园地,领导干部都写出
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承诺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作风建设活动中
来,为进一步推动作风建设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是突出抓好了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学习宣传。充分发挥文化部门的职能作用,在《鲁风》文化专刊上开辟专栏,张贴了宣传标语,为这作风建设年活动提供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坚持把评议整改贯穿始终,努力增强党性意识。一是
坚持边学边改,边议边改,边查边改。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要求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本着“深入找问题,重点找
原因,关键查主观”的精神,全面总结近年来的思想、工作和作
风等方面的情况,结合文化工作实际,着力解决好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落实发展“第一要务”不力;自由主
义蔓延;事业心和责任心衰退;作风不扎实;素质能力不适应等
六个方面的问题。二是深入开展分析评议。采取召开座谈会、书
面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党支部对征求到的党员意见,以书面形式对本人进行了反馈;对局领导班子和党支部的意见,形成书面材料,并向全体党员和群众进行了通报。三是深刻进行
自我剖析。党支部根据党员个人讲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的情
况以及征求到的意见和党员一贯表现,客观、公正地提出对每个
党员的评议意见,使广大党员找准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努
力方向。按程序召开了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参加生活会的党员达到100%。采取“一人谈,众人帮,逐个进行”的方式,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使全体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
礼。五是积极进行整改。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央党
校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抓好整改提高的自觉性和责任
感,针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重
点,落实整改责任,搞好配套整改。努力探索建立作风建设的长
效机制,提高机关效能和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
群众的长效机制和责任制管责任人、责任人管一班人、上下结合、常抓不懈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及时制定和落实了整改措
施,充分发扬民主,把群众参与监督贯穿整改全过程,有力推动
了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健康发展。
(四)坚持把推动工作贯穿始终,努力做到两促进、双丰收。
按照“两不误、两促进”的要求,市文广新系统妥善处理好作风
建设活动与工作实际的关系,大力推进“天天一线”工作法、“
5加2”、“白加黑”,真正做到了两促进、双丰收。一是社会文
化活动蓬勃开展。组织了一月一村一场电影、夏秋广场系列文化
活动,丰富了节日期间群众文化生活,精心组织了大型春节文艺
联欢会、元宵灯会,大力督导综合文化站及农家书屋建设,完成农村文化大院年底95%的建设任务,实现了市、镇、村三级公共
文化设施的有效覆盖,鼓励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组
织舞龙舞狮、高跷、书法、合唱等文艺队伍92支。二是文化产
业势头迅猛。文广新局大力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和孔子文化品牌带
动战略,着力构建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势头。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
值达28.1亿元,增幅达18.3%,占DP10.8%。三是非物质遗产项
目百花齐放,文广新局积极推进传承人、传承基地、研究基地的普查、保护、申报工作,重点推进《孔庙祀典》申报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孔府菜烹饪技艺》
入选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已有4项国家级、1
1项省级、26项济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2000余项非物质
文化遗产资源线索,位居全省县级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