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常考的毛泽东重要文献及注解(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02:3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考研政治常考的毛泽东重要文献及注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考研政治常考的毛泽东重要文献及注解》。

第一篇:2012考研政治常考的毛泽东重要文献及注解

11.《<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三大法宝。深刻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总结了中国共产党18年来的主要经验,提出了民主革命中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

1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历史文献。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必须对其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态度。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明确了革命的任务和性质,分析了各阶级、阶层对革命的态度,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和策略。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13.《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4.《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毛泽东进一步地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风,主要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的党八股。并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

15.《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1942年——延安整风文献。

16.《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17.《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 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提出了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认为这些作风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第二篇:考研政治毛泽东22个重要文献总结[小编推荐]

考研政治毛泽东22个重要文献总结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在这篇文章里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出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2、《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农民问题丛刊》——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

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对象。

4、《井冈山斗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11——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否定了照搬外国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中国革命中心转移。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6、《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阐明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重要性,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

7、《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的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8、《实践论》、《矛盾论》——1937年——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9、《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的思想。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10、《论持久战》——1938年——批判了“亡国论”、“速胜论”;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分析了中日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

11、《<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三大法宝。深刻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总结了中国共产党18年来的主要经验,提出了民主革命中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

1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历史文献。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必须对其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态度。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明确了革命的任务和性质,分析了各阶级、阶层对革命的态度,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和策略。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13、《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4、《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毛泽东进一步地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风,主要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的党八股。并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

15、《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1942年——延安整风文献。

16、《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17、《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 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提出了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认为这些作风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18、《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提出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核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十大军事原则总的精神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战争中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作战方法;强调要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注重在战争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同时又要注重物质条件;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独立自主,以战养战,等等。

19、《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年——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0、《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进一步完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

21、《论十大关系》——1956年——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十大关系。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道路,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作为一个大问题提出。

2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上,首次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尤其是人民内部矛盾学说,这对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在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理论,是我们坚持“两手抓”方针的哲学基础;提出“六条标准”,这是四项基本原则的雏形。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阐述了知识分子问题。

第三篇:2013考研政治-常考的毛泽东文献和党的历次会议总结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在这篇文章里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出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2.《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农民问题丛刊》——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

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对象。

4.《井冈山斗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11月——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否定了照搬外国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中国革命中心转移。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6.《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阐明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重要性,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

7.《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的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8.《实践论》、《矛盾论》——1937年——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9.《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的思想。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10.《论持久战》——1938年——批判了“亡国论”、“速胜论”;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分析了中日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

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出席者有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陈独秀和李大钊因公务在身未出席会议,而在代表们心目中他们仍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袖。

一大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代表们认为目前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会议在齐呼“第三国际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声中闭幕。

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

大会根据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党的最高纲领。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大会提出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这就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

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报告。

大会的主要议程有三项:

一、讨论党纲草案;

二、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三、选举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陈独秀在报告中,着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决定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依据和过程。代表们就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经过讨论,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指示,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这些文件的中心思想是,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文件还规定了要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的一些原则。

党的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则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扬民主,在分析中国社会矛盾和明确中国革命性质的基础上,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的认识,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为了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加强对革命运动的领导,回答党所面临的许多新问题,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大会围绕当前的中心工作,通过了《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11个议决案,并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新当选的中央执行委员共9人: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英、瞿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候补执行委员5人:邓培、王荷波、罗章龙、张太雷、朱锦堂。在随后举行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陈独秀当选为中央总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任中央工农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传部委员,以上5人组成中央局。

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政党应该知道无产阶级参加民族运动,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乃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参加”。“无产阶级是最有革命性的阶级”。所以,民主革命“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关于工农联盟,《对于农民运动的议决案》阐明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原理,强调了农民在中华民族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此外,大会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较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又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这表明,此时党已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

党的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此后,全国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大革命的高潮来临了。

第四篇:考研政治史纲重要文献分时期汇总(最终版)

考研政治史纲重要文献分时期汇总 大革命时期(1921—1927)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 年)——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

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2)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3)资产阶级分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

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年)——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揭示中国革命的对象。

3)分析了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揭示中国革命对象

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1.《井冈山斗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 年10 月、11 月)

分析了处在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的思想。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年)——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2)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

4)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意义: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4.《反对本本主义》(1930 年)——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实践论》(1937 年)——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

1)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2.《矛盾论》(1937 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

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

3.《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 年)——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1)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

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

4)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4.《论持久战》(1938年)

1)分析了中日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

2)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3)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4)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即“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

5)阐明了战略防御理论,应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5.《<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 年)--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

1)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3)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4)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两个武器,党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

5)分析了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对象(帝、封)、革命动力(无、农、城、民)、革命的形式(武装斗争)

6.《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历史文献

1)第一次全面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强调认清中国国情的重要性。

3)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

4)进一步揭示了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5)提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7.《新民主主义论》(1940 年)——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1)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客观依据: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2)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3)第一次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

4)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并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归纳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5)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6)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观点。

8.《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 年)--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一

内容: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

9.《整顿党的作风》(1942 年)--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二

1)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要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

2)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3)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辩证关系

10.《反对党八股》(1942年)--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三

1)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2)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

3)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的思维模式。

1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

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12.《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

1)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2)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3)提出中共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4)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可能性,阐明了实现光明前途的客观依据和条件

5)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

6)提出废除国民党***,建立由各党各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7)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及其新中国成立后(1949—1956)

1.《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 年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两个没收一个保护)

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

(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提出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核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2.《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

1)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

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年6 月)--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1)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进一步完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3)分析了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

5)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

6)制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提出新中国在政治上必须实行一边倒即倒社会主义

4.《论十大关系》(1956 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的总结

第一,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思想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

(1)经济方面①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为序;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国防建设;

③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沿海支援内地;

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⑤集体、国家、个人的关系:三者兼顾;

(2)政治方面①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②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③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④是和非的关系;⑤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反对一概排外,反对全盘西化。

第三,阐述了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则,强调要处理好这些矛盾的各个方面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了唯物史观。

第四,辩证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学习别国长处。

第五,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道路,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第六,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第七,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作为一个大问题提出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 年)-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

1)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2)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阐明了政治生活主题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①敌我矛盾,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解决;②人民内部矛盾,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解决

4)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不是首次提出)

6)坏事具有两重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论证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7)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阐述了知识分子问题

第五篇:毛泽东重要文献记忆思路

毛泽东重要文献记忆思路

1925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记忆:就是分析了各个阶级的特点,并提出:分清敌友是首要、农民问题是中心

1927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记忆:顾名思义,就是分析农民的。继续提出:农民问题是中心

进而具体分析了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

1927:《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意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奠定基础

193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思初步形成的标志

记忆:星星之火,指革命根据地,可以燎原,指在全国范围铺开(个人理解)

文章标题就是“以乡村为中心”,农村包围城市的意思。

1930:《反对本本主义》——奠定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哲学基础

记忆:反本本就是反教条,所以要实事求是,进而提出思想路线。反本本就要调查研究,所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1938:《论持久战》

记忆:打日本鬼子要搞持久战,为什么?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既然是持久的,就分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1939:《<共产党人>发刊词》

记忆:顾名思义,主题词是党,就谈了党的建设,“是伟大的工程”,三大法宝之一,进而谈了三大法宝。要建设党,就要马列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

1939:《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记忆:关键词:中国革命。革谁的命?提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面临革命如何发展的问题?就提出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于是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革命总路线

注:不要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混淆。

1940:《新民主主义论》

记忆:关键词:论。论述一件事物,肯定是比较全面的。于是本文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国体、政体等。于是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注意:既然是论,肯定准备比较充分,故不是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1941:《改造我们的学习》

记忆:可以看着是《反对本本主义》的升级版,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正确解释“实事求是”,系统阐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本本主义》是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42:《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

记忆:与《改造我们的学习》一起构成延安整风的三大光辉文献

第一次提出党风科学概念是《整顿党的作风》,这个不要解释吧。

1945:《论联合政府》

记忆:要成立联合政府,就要废除国民党***。而联合政府中,共产党有什么特点呢?进而概括了共产党人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即三大作风的提出。

1947:《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记忆:我们的任务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就提出了三大经济纲领。土地改革是愈演愈烈,怕土改过火了,于是提出满足贫雇农要求,坚决团结中农的原则。

1948:《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记忆:我们称干部,不叫官僚,因为我们将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第一次)。

官僚资本主义成革命对象了,三大敌人就聚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推翻三大敌人)就出炉了。

1948:《将革命进行到底》

记忆:革命进行到底,就是革命最后关头,于是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扩大了民主的范围,以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革命胜利。

1949:《论人民民主专政》

记忆:关键词:论。论述一件事物,肯定是比较全面的。于是本文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只能、历史任务、外交政策。

总结我们的经验,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注意:既然是论,肯定准备比较充分,故不是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1956:《论十大关系》

记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再论十大关系的目的,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十大关系当然包括我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于是提出。

195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记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主题。并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概念。

后记:我强调主要从文章题目来分析联想文章内容,达到记忆的目的。不需要死记硬背。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砸砖的时候轻点,别把我显示器砸坏了就行。

下载2012考研政治常考的毛泽东重要文献及注解(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考研政治常考的毛泽东重要文献及注解(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年考研政治常考考点总结

    一、“思维与存在”等同于“物质与意识/精神”吗? 思维与存在何者在第一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考研政治中,通常把“思维”等同于“意识”或“精神”,把“存在”等同于“......

    2018考研政治常考知识点分析——整风运动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考研政治常考知识点分析——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 1941年5月,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1942......

    2016考研政治:历年常考中共会议总结

    2016考研政治:历年常考中共会议总结 历届重要会议内容: 1.一大(1921.7)《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立党,二大立纲) 2.二大(1922.7)半殖半封;......

    考研政治常考的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

    考研政治常考的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

    考研政治部分史实材料整理 重要文献,会议,“第一”,标志

    考研政治部分史实材料整理:重要文献,会议,“第一”,标志 注:本材料以重要文献、会议、各种“第一”的提法、标志性事件为主要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页码以《2013年思想政治理论考......

    考研政治毛泽东著作记忆

     《国民革命与农民问题》:1926年9月,毛泽东在此文中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 的中心问题”,“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  《古田会议决议》:1929年12月,毛泽东......

    历年考研政治毛概常考著作汇总(三)

    历年考研政治毛概常考著作汇总(三)《目前形式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①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②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

    考研政治毛泽东重要著作汇总及分析2009-2-7

     1925.12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分析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状况及其在革命中的地位;划分了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