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周叶 周国宏
摘要 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着强与弱的区别。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已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首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在介绍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的基础上,得出我国中小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弱、提升难度大、提升所需时间长的特点,而后分析了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因素,最后提出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旨在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关键词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提升途径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4200多万户(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有46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有38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我国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总额的60%,上交的税收已经超过税收总额的一半,并提供了约80%的全国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增加财政收入、吸纳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各个方面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他们综合起来表现为核心竞争力弱,这成为当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1、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由于企业各自的实力及发展状况的不同,不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存在着或弱或强的程度区别。王友志(2007)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组织制度、制度体系和资源要素。其中组织和制度是基础,要素和管理是支撑,价值理念和文化是引导,这样形成了一个系统化、动态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由此建立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模型,见图1。我们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各组成要素的内在机理,将其分为三个层面:核心是核心价值观,包括企业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等。第二层是组织制度与管理。最外层是资源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见图2。值得指出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构成层面是符合木桶原理的,即只要各个层面或各个层面中的任一要素存在问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
2、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在核心层价值观层,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先进的价值理念做指导,企业注重短期利益而不注重对好的企业文化的培养。具体表现为许多中小企业片面强调公司或个人利益,而缺乏服务社会和公众的意识。好些企业的价值观中过分强调物质层的建设,而忽视了员工内心的要求等。从组织制度与管理层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组织结构不够科学,企业管理结构不堪一击,多数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不够完善和科学。从最外层资源要素层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企业技术水平低下,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管理队伍素质偏低,高技术人才奇缺。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核心
竞争力面临着提升难度大、提升所需时间长的困境。
二、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官雪梅(2006)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管理组织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等。
1、管理组织不够科学。企业管理组织能力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织保证,包括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和企业管理组织能力。企业战略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及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然而,我国多数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不够完善和科学,这往往使进入高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在利益和降低风险的驱使下,片面地进行企业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他们不顾一切地追求发展速度,扩大生产规模,或盲目地把有限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他业务领域,从而降低了在主营业务领域的投入。这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维持。甚至会使原来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丧失。企业的管理组织能力指企业独特的组织管理模式。企业只有拥有适应自身需要并能反映企业个性的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才会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而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多为传统的直线式结构,这使组织内部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速度慢,常出现双重甚至多重领导的现象,给管理带来很大不便。这种模式很难适应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技术创新能力受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成功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先进技术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迎合人们需求,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具体表现为:(1)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技术人才极度匮乏。(3)经营观念陈旧。以上三方面原因致使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这成为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又一重要因素。
3、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弱。当今时代信息流量大、流速快,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经营者要高度注视各种信息,迅速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及时地作出科学决策,才能实现最优管理。但是,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弱。在信息化的观念方面,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重视不够,对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以及政府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不甚了解。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虽然我国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的只占44.2%,只有9%左右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应用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这远远不能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在发展环境方面,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服务的覆盖面较小,服务的内容不完善,除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外,还有很多领域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水平。
4、市场营销能力不足。市场营销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重要职能,企业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才能体现出其社会存在价值。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情况看,大多数企业市场营销能力不足,表现为市场营销观念弱和市场细分失当等。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观念不强,许多企业不重视市场营销工作,以至企业没有营销策划的组织。由此导致企业营销战略仍停留在推销产品、获取眼前利益阶段,企业为顾客服务意识不强和企业品牌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这使企业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能力不足的又一表现是市场细分失当。正确的市场细分,可使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和对需求变化进行预测,也可为企业的研发与产品生产提供参照依据。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主要以产品的性能为导向来进行市场细分,而忽视对消费者的研究,致使企业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途径
1、改进管理组织方式。科学合理的管理组织方式是培育和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为此中小企业要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和对企业组织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实现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战略管理的首要前提是对中小企业进行战略定位,这就要求对企业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对组织资源进行客观认识,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进行认真考察;而后,中小企业要紧紧围绕自身的核心能力制定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使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以保持企业的长久竞争优势。在企业组织管理方面,中小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原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扬弃,在现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才能保证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和管理合理。中小企业要改变过去那种固定封闭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向以人本管理为中心的创新管理,知识管理转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因此,中小企业要改造和改革现有和现存的企业管理制度,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保证。
2、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培育和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适应市场经营环境的新变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是满足顾客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要求,它对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小企业规模小、融资困难、研发能力有限的问题,考虑到单个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比较困难,故可采取联合创新或模仿创新的方式。联合创新即是由多家中小企业联营,以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组成联合研发公司,或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联合进行技术攻关。模仿创新不是纯仿造,而是跟随市场变化,借用先进技术产品的原理,再利用自己的技术能力加以改良和创新,超越该产品的创新技术,这既不会构成侵权,又易使企业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解决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中小企业应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和专利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造核心产品,不断占领和创新市场,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道路。此外,企业的经营决策者要提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同时,企业要加大对科技开发资金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有利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3、强化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强化企业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是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中小企业要进行信息化管理,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就是要使信息量化、简化和网络化。(1)信息的量化。所谓量化,就是确定管理内容的标准,变抽象为具体,变定性为定量,变模糊为数字的一种开放型、明白化的管理办法。采集信息在传输前要进行量化,为本企业人员所接受。(2)信息的简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及时根据信息的反馈情况,对企业不增值的部分要简化,对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要进一步优化,对适合的信息要根据本企业的情况进一步合理化。(3)信息的网络化。要强调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有利于沟通。要对信息进行分级管理,避免泄密和管理上出现漏洞。要对传递信息的渠道进行设计,有利于指挥,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是构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中小企业信息化有利于企业组织运行和生产流程的管理,有利于对客户关系和供应链的管理,从而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发展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好方式,它既可以以很低的成本获取和发布众多信息,节约大量时间和金钱,又可以优化企业管理结构,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从而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发展电子商务应成为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4、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市场营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具备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开展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才能确立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提升市场营销竞争能力是中小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培育市场营销能力:(1)重视市场营销。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中小企业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中小企业要善于发现市场空白点,在这些空白点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点。而后,企业要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多样性和新颖化的变化趋势,不断开发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同时,企业要将研究开发与市场营销相结合,在研究开发过程中酝酿相应的营销方案。最后,企业要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并通过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来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2)合理进行市场细分。中小企业市场细分要改变以产品性能为导向,转到以消费者需求和市场为导向上来。这样企业可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有清楚地了解,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企业适当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也有利于企业核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3)中小企业要加强品牌意识的培养,建设属于自己的产品品牌。此外,中小企业要积极采用网络营销的方式。同时,随着市场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中小企业也要树立全球市场观念,积极与跨国企业进行合作。
第二篇: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研究四
摘要 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着强与弱的区别。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已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首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在介绍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的基础上,得出我国中小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弱、提升难度大、提升所需时间长的特点,而后分析了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因素,最后提出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旨在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提升途径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4200多万户(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有46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有38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我国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总额的60%,上交的税收已经超过税收总额的一半,并提供了约80%的全国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增加财政收入、吸纳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各个方面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他们综合起来表现为核心竞争力弱,这成为当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1、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由于企业各自的实力及发展状况的不同,不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存在着或弱或强的程度区别。王友志(2007)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组织制度、制度体系和资源要素。其中组织和制度是基础,要素和管理是支撑,价值理念和文化是引导,这样形成了一个系统化、动态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由此建立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模型,见图1。我们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各组成要素的内在机理,将其分为三个层面:核心是核心价值观,包括企业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等。第二层是组织制度与管理。最外层是资源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见图2。值得指出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构成层面是符合木桶原理的,即只要各个层面或各个层面中的任一要素存在问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
2、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在核心层价值观层,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先进的价值理念做指导,企业注重短期利益而不注重对好的企业文化的培养。具体表现为许多中小企业片面强调公司
或个人利益,而缺乏服务社会和公众的意识。好些企业的价值观中过分强调物质层的建设,而忽视了员工内心的要求等。从组织制度与管理层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组织结构不够科学,企业管理结构不堪一击,多数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不够完善和科学。从最外层资源要素层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企业技术水平低下,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管理队伍素质偏低,高技术人才奇缺。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核心竞争力面临着提升难度大、提升所需时间长的困境。
二、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官雪梅(2006)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管理组织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等。
1、管理组织不够科学。企业管理组织能力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织保证,包括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和企业管理组织能力。企业战略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及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然而,我国多数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不够完善和科学,这往往使进入高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在利益和降低风险的驱使下,片面地进行企业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他们不顾一切地追求发展速度,扩大生产规模,或盲目地把有限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他业务领域,从而降低了在主营业务领域的投入。这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维持。甚至会使原来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丧失。企业的管理组织能力指企业独特的组织管理模式。企业只有拥有适应自身需要并能反映企业个性的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才会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而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多为传统的直线式结构,这使组织内部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速度慢,常出现双重甚至多重领导的现象,给管理带来很大不便。这种模式很难适应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技术创新能力受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成功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先进技术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迎合人们需求,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具体表现为:(1)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技术人才极度匮乏。(3)经营观念陈旧。以上三方面原因致使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这成为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又一重要因素。
3、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弱。当今时代信息流量大、流速快,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经营者要高度注视各种信息,迅速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及时地作出科学决策,才能实现最优管理。但是,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弱。在信息化的观念方面,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重视不够,对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以及政府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不甚了解。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虽然我国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的只占44.2%,只有9%左右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应用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这远远不能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在发展环境方面,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服务的覆盖面较小,服务的内容不完善,除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外,还有很多领域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水平。
4、市场营销能力不足。市场营销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重要职能,企业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才能体现出其社会存在价值。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情况看,大多数企业市场营销能力不足,表现为市场营销观念弱和市场细分失当等。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观念不强,许多企业不重视市场营销工作,以至企业没有营销策划的组织。由此导致企业营销战略仍停留在推销产品、获取眼前利益阶段,企业为顾客服务意识不强和企业品牌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这使企业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能力不足的又一表现是市场细分失当。正确的市场细分,可使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和对需求变化进行预测,也可为企业的研发与产品生产提供参照依据。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主要以产品的性能为导向来进行市场细分,而忽视对消费者的研究,致使企业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途径
1、改进管理组织方式。科学合理的管理组织方式是培育和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为此中小企业要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和对企业组织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实现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战略管理的首要前提是对中小企业进行战略定位,这就要求对企业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对组织资源进行客观认识,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进行认真考察;而后,中小企业要紧紧围绕自身的核心能力制
定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使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以保持企业的长久竞争优势。在企业组织管理方面,中小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原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扬弃,在现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才能保证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和管理合理。中小企业要改变过去那种固定封闭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向以人本管理为中心的创新管理,知识管理转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因此,中小企业要改造和改革现有和现存的企业管理制度,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保证。
2、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培育和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适应市场经营环境的新变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是满足顾客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要求,它对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小企业规模小、融资困难、研发能力有限的问题,考虑到单个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比较困难,故可采取联合创新或模仿创新的方式。联合创新即是由多家中小企业联营,以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组成联合研发公司,或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联合进行技术攻关。模仿创新不是纯仿造,而是跟随市场变化,借用先进技术产品的原理,再利用自己的技术能力加以改良和创新,超越该产品的创新技术,这既不会构成侵权,又易使企业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解决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中小企业应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和专利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造核心产品,不断占领和创新市场,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道路。此外,企业的经营决策者要提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同时,企业要加大对科技开发资金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有利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3、强化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强化企业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是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中小企业要进行信息化管理,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就是要使信息量化、简化和网络化。(1)信息的量化。所谓量化,就是确定管理内容的标准,变抽象为具体,变定性为定量,变模糊为数字的一种开放型、明白化的管理办法。采集信息在传输前要进行量化,为本企业人员所接受。(2)信息的简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及时根据信息的反馈情况,对企业不增值的部分
要简化,对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要进一步优化,对适合的信息要根据本企业的情况进一步合理化。(3)信息的网络化。要强调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有利于沟通。要对信息进行分级管理,避免泄密和管理上出现漏洞。要对传递信息的渠道进行设计,有利于指挥,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是构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中小企业信息化有利于企业组织运行和生产流程的管理,有利于对客户关系和供应链的管理,从而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发展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好方式,它既可以以很低的成本获取和发布众多信息,节约大量时间和金钱,又可以优化企业管理结构,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从而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发展电子商务应成为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4、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市场营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具备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开展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才能确立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提升市场营销竞争能力是中小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培育市场营销能力:(1)重视市场营销。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中小企业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中小企业要善于发现市场空白点,在这些空白点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点。而后,企业要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多样性和新颖化的变化趋势,不断开发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同时,企业要将研究开发与市场营销相结合,在研究开发过程中酝酿相应的营销方案。最后,企业要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并通过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来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2)合理进行市场细分。中小企业市场细分要改变以产品性能为导向,转到以消费者需求和市场为导向上来。这样企业可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有清楚地了解,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企业适当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也有利于企业核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3)中小企业要加强品牌意识的培养,建设属于自己的产品品牌。此外,中小企业要积极采用网络营销的方式。同时,随着市场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中小企业也要树立全球市场观念,积极与跨国企业进行合作。
第三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众所周知,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促进技术革新、繁荣市场供给的重要力量。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到2004年底中小企业已占我国全部注册企业的99%,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销售额占57%,出口总额占全国的60%。此外,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75%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往往具有比较灵活的机制,在社会分工中承担着提供就业机会、振兴地方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角色,近年更成为知识创新的主要力量。按照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2003年我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6%,提供的出口额占全国的62.3%,并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产业结构方面,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从所有制看,“三资”和个体、私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占绝对比重;无论是产值、利税还是出口量,中小企业都占重要份额;第二,在发展趋势方面,“小而特、小而专”替代“小而全”渐成气候,为大企业协作配套越来越多;第三,在竞争力方面,不少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效应较高,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同时,我们又不难发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资金短缺、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战略意识薄弱,过分注重短期盈利,“重战术,轻战略”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投机性,难以促经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第二,技术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导致企业缺乏成长潜力;第三,不能高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往往在自己主营的业务尚未具有强竞争力的情况下就实施盲目的多元化经营,将资源分散到多个业务领域;第四,人力资源质量普遍不高,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思想,职工整体文化,技术素质不高或参差不齐;第五,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第六,受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影响,如果国家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能真正用于扶持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信贷政策也不能真正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可以看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其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从经济学角度看,竞争力就是经济效率(或生产效率)。众所周知,竞争是构成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不存在市场,也就不存在竞争。竞争的唯一表现形式是国内产品与国际市场之间的竞争,但由于实行封闭经济,国际间的竞争非常有限。这种计划水平与市场机制之间的有限竞争,一方面由于计划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时高昂的交易成本使得计划失效,另一方面因为竞争压力和激励不足难以诱发企业内在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结果造成了产业发展停滞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在开放、自由和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率,包括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两个部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既要关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来实现产出最大化问题,又要关注产品和要素价格、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来实现成本最小化问题。前者是为了获得技术效率,而后者是为了获得配置效率。
以往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中,文献繁多而且存在观点不尽相同的诸多流派,都从不同角度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指导。本文主要从波特五力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着手,探讨影响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波特五力理论主要从供方侃价能力、买方侃价能力、替代品威胁、进入威胁以及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状况五个方面对企业的生存环境进行分析,并指出企业应该具备的资源和能力。该模型实际上阐述的是行业内最重要的资源能力以及怎样利用这些资源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一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为:价值性、独特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核心竞争力理论首先指出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运用这些资源的能力应当是有价值的和稀有的:一方面,没有利用价值的资源不构成竞争力;另一方面,资源稀缺性会导致资源的供不应求,占有这种资源的企业才能够具有竞争力。除此之外,核心竞争力理论还指出企业所拥有的这些稀缺的资源和资源运用能力必须是竞争者所难以模仿复制的,同时竞争者也不可能拥有替代资源或替代性的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对于资源和资源的运用能力具有独占性。波特五力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事实上都对企业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资源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作了描述。前者描述了构成企业竞争力需要哪些资源和能力,但是没有明确说明为什么拥有这些资源和能力则拥有核心竞争力;而后者则指出一些企业之所以能够比另外一些企业更有竞争力,主要原于这些企业掌握了行业中对客户形成价值的稀缺不可复制的资源和能力。
可以看到,波特五力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本质含义是相同的,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将核心竞争力的思想运用到波特五力分析中,对企业的资源和运用资源的能力进行分析,指出稀缺的资源及其运用能力的具体构成,同时指出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企业资源和能力能够具有稀缺价值性和不可复制性,从而整合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波特五力理论;在此基础上,可以将表征竞争力的不同要素用财务指标予以量化,为管理者提供客观的数据分析与理论指导。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2)
在中小企业经营与管理过程中,要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应该注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企业必须注重创新。创新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是企业具备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创新可以分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方面。在管理创新方面,要重视战略管理,不能急于求成,被短期利益所迷惑,而应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避免决策的盲目性、随机性。以人为本,创建学习型组织,运用恰当的引进、约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同时注重风险管理。利润是风险的回报,提高风险报酬率和经营安全性,抓住机遇,取得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人才少,所以没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可以采用技术转移,以产学研联合为主的技术转移,中小企业可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实验室,研究所等研发机构,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技术创新回报。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相对与技术转移来说还有一条更快更简捷的路那就是利用失效的专利。我国有22多万失效专利,使用率非常低,中小企业可以免费使用这些专利,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二次创新和开发。其次,企业应该走出自身特色。一是市场定位策略,在战略基点上,中小企业要努力做市场补缺者,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成为行业里的市场领导者或市场挑战者。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可以采用依附策略,通过依附大企业,成为大企业的某种特殊原材料,零部件或服务的供给专家,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二是集中差异化策略,以差异化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表现在能提高购买者利用满意度。应该使有限的资源的到更有效的利用,只有集中有限的资金、技术、人才与进入能发挥企业优势的领域,采用“小而精,小而专”的策略,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在专业领域内谋求实现差异化,取得竞争优势。
再次,企业需要实施积极的战略风险管理,注重非价格竞争策略。企业间市场竞争手段大体有
价格因素与非价格因素两类。中小企业面对竞争采取的第一步措施是改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和降低产品价格,第二是改进产品质量,第三步是开发新产品。从这可以看出企业在竞争措施上偏重于优先采用短期内见效快的价格竞争,其次才考虑采用长期的产品差异化竞争措施。在一定条件下,运用价格手段展开竞争是必要的,但价格竞争往往会两败俱伤。目前在世界各国,非价格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导方式,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通过市场营销组合中的非价格因素刺激需求和推动购买。价格竞争容易引发竞争者的及时反应,很快便会抵消首先发起者的竞争优势。非价格竞争也会遭到对手的反击,但速度要慢得多。因为非价格手段的变化一般不太明显,也不易仿效。中小企业应该立足于长期利益,更多考虑将非价格竞争作为主要的战略手段。
中小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市场、扩大就业、优化经济结构以及防范金融风险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育和成长,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要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之外,更重要的还要依靠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培育核心竞争能力,这样企业才能真正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在中国,小企业靠自身,大企业靠环境。企业做大靠战略,做强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之源,而其战略实施能力(执行能力、速度能力、反应或适应能力等)已成为一个企业保持竞争力优势的前提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核心竞争力的判断准则 对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核心竞争优势),目前有不同的定义。国内学者将其定义为: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某些环节上明显具有优势,并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也有的学者将核心竞争能力分为五个方面:公司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公司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公司的管理和生产经营能力;公司创造品牌和运用品牌的能力;公司独特的文件和价值观。判断一个企业的能力是否为核心竞争力,唯一的标准就是看其能否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要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它应符合四项具体标准,即它应是有价值的能力、独特的能力、难以模仿的能力和不可替代的能力。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一种能力若成为核心竞争力,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它是有价值并不可替代的;从竞争者的角度看,它是独特并难以模仿的。只有同时符合这四项标准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许多成功企业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例如:英特尔公司不断推出新的CPU的技术创新能力;可口可乐公司对顾客认识的把握、营销和商标管理的经验以及高超的管理能力;海尔公司的品牌推广、广告销售和售后服务能力等等。这些成功的大企业,正是由于在发展初期时,就精心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把它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通过集中企业资源及对本行业的专注、忠诚和持续投入,苦心经营,一步一步成长壮大,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中小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都逊于大型企业,比如:资金不足,在市场化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对机会的把握能力不强等等。但中小企业也有很多大型企业不具备的优势,比如机动灵活、反应灵敏、危机感强烈、富于进取等,所以,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克服不利因素,避己之短,扬己所长。核心竞争力的培训也是如此,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企业特征的核心竞争力。1.树立战略经营理念,提高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因此往往比较关注眼前的生存问题和短期利益的获取,而忽视长远打算,缺乏战略经营思想,短期行为严重。然而,企业应该认识到,树立战略经营理念、提高战略管理能力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中小企业只有树立战略经营理念,即建立一个相对完备和科学的战略管理体
系,确立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制定一个切实可行且富有挑战性的战略方案,并对战略方案进行有效的实施、控制、修正和评价,才能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企业还应充分认识到,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某一时期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应该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例如,海尔集团在1984年曾是一个亏损额达147万元的小型企业,但自从张瑞敏上任后,注重把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紧密相联,从而使海尔成为当今中国家电行业获得成功的典范。2.重视企业安全,专注核心业务 市场化生存下的企业,都面临着各自的竞争对手,企业要充分重视竞争,更要有技巧地回避竞争,采取避重就轻的策略,以自己的安全生存、利益保证为前提,尽量将对自己不利的因素排除掉。多元化战略往往被认为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企业利润、分散经营风险的一种手段。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盲目的追求“大而全”,从而跌入了多元化的陷阱。中小企业往往不宜搞多元化经营。在市场需求多样化的今天,企业进行差别化经营与管理非常必要,一些成功的大企业尚且兢兢业业地专注于发展主业,实力弱小的中小企业更应如此。中小企业应该集中资源,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实施“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的经营战略。在某一领域进行专业化经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的特色,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方式和方法等。著名企业格兰仕的成功就在于它选择了正确的经营战略,即先做强后做大。中国中小企业大多寿命不长,一个致命的原因就是把“做强”与“做大”搞颠倒了,往往是先做大后做强,结果就出现许多像爱多这类速生速亡的短命企业。格兰仕的竞争战略是依靠已有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去扩大规模优势,之后再扩大比较优势,进而扩大规模优势,如此循环,逐步形成在微波炉制造方面的竞争力,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规模超一流的生产力。这一点很值得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学习和借鉴。
3、加强企业周转能力,强化企业创利能力 企业在创新的同时要有迅速周转的能力,这其中速度很重要。很多人对速度的理解不深刻,在此举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是Dell,一个是沃尔玛。Dell的利润并不高,但是Dell能做到全球电脑界的头把交椅,在于它的周转速度快。在绝大部分的行业中,速度成了竞争的关键。现在要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规模不一定必然是优势。长虹当年取胜,是因为它有规模,但现在的规模成了一种拖累。现在要的是速度,因为消费者喜新厌旧的速度更快了。这个速度能够带来节约成本的效应,当毛利趋于平均化,当创新趋于雷同化的时候,胜负就取决于谁能更快周转。比如说100万,每次投资10%的盈利,100万周转两次就是20万。100万压在这里慢慢做,周转一次就只赚10万。同样一个定价,谁周转快,谁就能节约成本,因此速度问题很重要。为什么中国很多的市最后都关门倒闭了,关键是它们没有学到沃尔玛经营的精髓——速度。现在速度的竞争变成21世纪经济载体竞争的关键所在,速度成为企业竞争的一个关键点。
4、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中小企业处于成长的活跃期,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忠诚,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企业凝聚力。企业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企业的各种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那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自然会得到最好的发挥。因此,企业要想获得最难以模仿和最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
5、强化组织管理。高效地组织结构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市场灵活性,从而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增加客户价值,并不断吸引新客户,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规模小、人员少、管理幅度窄,因此具有对市场反应灵敏,管理成本低的优势。当前市场环境变化不断加快,要求企业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这种速度和灵活性的价值与日俱增。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挥这些比较优势,精简机构,改变传统的塔形组织结构,建立扁平化组织,从而保证企业内部的沟通渠道的畅通,使企业在恰当的时间内对重要事件、机会和外部威胁做出的有意识的反应以获得竞争优势。此外,要及时抓住市场机遇、有效规避行业风险,保证企业各项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企
业活着是硬道理,市场化存活的保证是首位的,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要有安全性的重视,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自身产品、客户、市场的阶段培养。在机会把握能力上,对现有机会的延伸是最安全的。重视竞争而又懂得回避竞争,归避风险,最好采取避强策略,在那些对手不注意的地方下手,会让自己成功的机率更大。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企业付出长期的努力,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需要企业全体上下众志成城、持之以恒。虽然这个过程是长期的,但它的重要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相对优势,倾力打造自己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以专业的形象去赢得市场。
第四篇:电子商务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
电子商务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刘满成摘要:从电子商务的产生、发展及现状入手,利用经济学原理,对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认为电子商务是能够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并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并对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的几点措施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竞争力
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众多迫切要求增强竞争力的企业得到了一件至胜法宝。特别是对于在资金、规模和人力上不具有优势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缩小其与大企业之间差距的必然选择。一个中小企业成功的因素很多,但实施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必然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电子商务对企业竞争的影响
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电子商务的全球化、信息化、虚拟化和突破时空等特征,使电子商务不仅给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开拓市场的机会,而且也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的能力和消费者了解市场的能力;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的竞争基础,在传统模式下,企业比的是规模、成本,当今企业通过应用电子商务,可以迅速地获取市场信息,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便于企业寻求合作伙伴,把业务拓展到全球各地,因此,在电子商务模式下,比的是速度和反应;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竞争的环境,任何一个公司的盈利不仅依靠企业的内部活动,还依赖领先企业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它进行竞争的行业,波特提出了一个五力竞争模型,即行业竞争、进人障碍、替代产品、供应商的竞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企业竞争的行业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为了说明电子商务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以下从电子商务引起资源的替代效应、电子商务项目的投入对边际产品成本、边际产品收益和边际产品利润影响、电子商务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以及电子商务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等角度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
1、电子商务形成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效应
资源替代是人类通过在各类资源间不断进行的比较选择和重新认识,逐步采用具有相似或更高效用的资源置换或取代现有资源的行为。电子商务使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各种外部信息,可以整合与协调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营销以及企业对供应商和客户的管理等活动,这样信息在企业内部顺畅的流动。同时,信息在企业的不同部门之间流动,并且在供应链中的各节点企业流动,使企业可以加强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及时地沟通,流动得越多,信息共享越充分,电子商务中信息流形成的这种效应对其他资源来说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2、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边际收益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成本由三部分构成:电子商务网络建设成本、电子商务信息传递成本、电子商务中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成本。把三者综合起来,可以看到,电子商务实施时投入的固定资产成本在下降,电子商务实施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呈递减趋势,信息网络的收益随着入网人数增加而同比例增加。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不断加深,企业员工对电子商务意识加强,在信息、特别是知识方面的培训等成本不断下降。随着企业产量的积累,企业产品中的边际信息成本在下降。电子商务不仅使企业产品的边际成本中的信息成本迅速下降,而且也加速了其他要素成本的下降,因此,在适度的信息化规模下,企业的产品边际成本曲线下降的速度加快了。电子商务引起累积增值和传递效应,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特殊功能,可以把大量的零散、片面、无序的资料和数据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进行处理和加工、分析,从而成为能够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高质量的信息资源,这样使得企业产品中的信息和知识技术含量增多,由于知识对企业的贡献具有边际收益递增规律,因此,这种传递效应也使电子商务呈现出对其产品边际收益的贡献是递增的。电子商务引起边际利润上升,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初始阶段,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产品边际利润的贡献是缓慢上升;在成熟阶段,由于员工的信息素质、学习机制的形成,企业不用太多的成本就可以使新员工适应企业的电子商务环境,而且各部门之间能够较好地协同发展,替代效应和学习效应较明显。此时,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产品边际收益的贡献增长速度很快,快于应用电子商务后边际成本的下降速度,因此,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企业利润的贡献陡增。可见,电子商务引起产品的边际成本降低,边际收益递增,提高了对产品边际利润的贡献,从而使企业提高企业利润,获得成本优势,最终大大提升企业竞争力。
3、电子商务对企业边界的影响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企业组织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部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企业的最优规模由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或等于其他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的那一点决定的。网络经济到来以后,企业的边界逐渐呈模糊化的趋势。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导致企业向超大规模方向发展,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导致企业向“细胞化”、“原子化”方向发展,发挥专业化优势。因此,电子商务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会在企业管理中形成规模管理效应,从而引起企业成本的收缩,并相对地扩大了企业管理的最优边界,使企业获得了在把握企业最优规模的同时获取竞争优势。
4、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价值链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价值链由“应用价值—投资收益—组织进化价值”三部分组成。电子商务的应用,使中小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减少流通中间环节,中间商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作用大大减弱,并且压缩了很多辅助设施,从而减少产品在流通中成本沉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益,这就是电子商务的“排挤效应”。只要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对电子商务进行有效投入,就能产生可观的应用投资价值。迈克尔·波特认为,每一个创造价值的环节同时占用成本,因此,对于传统模式下的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压缩企业经营活动的环节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整体价值。电子商务的应用,使传统经营活动的价值链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全新的网络经济模式价值链。因而电子商务引起的组织进化价值可以使企业对价值链进行改造,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导致利润提高,从而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三、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之一。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生存环境日益受到挤压,随着其生存环境扩展到全球,其生存的环境也更加恶劣,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中小企业在资金、市场、资讯、人才、技术等方面都与大企业有着十分显著的差距,在许多方面无法与大企业开展竞争。然而,电子商务的开展,为中小企业展现出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中小企业的许多固有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弥补,利用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是必要的。
2、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的可行性
当前,电子商务的技术可行性得到满足,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数据库技术的进步为中小企业建立电子商务提供了技术基础;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历来持扶持的态度,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来改造传统的企业模式;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得以完善,目前,全国有大部分高等院校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每年培养出几千名专业人才;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电子商务理论研究、实际应用推广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数百所高职高专类院校以及高等自学考试也设置了相应专业;国家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考试全面推向社会,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最后,中小企业的自身基础建设的发展,中小企业生产模式迎合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者变化的需求,中小企业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迎合了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者变化的需求。
四、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1、积极转变观念是前提
认识上的滞后,是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大障碍。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在势不可挡的电子商务发展大潮面前,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转变观念。必须提高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一方面中小企业不应把电子商务看成神秘的高科技,不能把它当做纯粹的技术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认识到,通过电子商务可展示本企业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形象,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从而更有效地寻找新的贸易合作伙伴,拓展市场制高点,从而把企业、供应商、客户以及合作伙伴通过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企业外部网全面结合起来。
2、加大资金投入是保障
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资金不足是阻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施电子商务过程中,作为企业在认识到电子商务所蕴含的巨大商机的同时,企业必须要有相当配套资金的投人,不仅要添置一定数量的硬件,更重要的是要购置一批功能先进的软件,另外,企业进行电子商务活动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些都需要有资金的保障。因此,中小企业要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就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争取包括金融等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加大电子商务实施项目资金的投入,不断提高网上服务水平,率先实现从信息流向物流、资金流递进,从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升级。
3、加强网站建设是关键
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小企业在实施电子商
务时根据需要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作为技术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可以有三种方式来考虑构建电子商务平台:(1)第三方平台模式;(2)专业化电子商务(ASP)应用模式;(3)区域协同电子商务平台模式。
4、人才资源开发是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开展全球性的电子商务,需要有一大批热爱本行业并具有责任心的员工对其进行管理,从事电子商务所需的人才有别于传统商务的电子商务人才,它是集国际型、综合型、复合型、高技能型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既要有实干精神,又要有创新精神;既要有高尚的人格,又要有效益观念;既要“一专多能”,又要熟练掌握先进工具,还要能将专业知识和多学科知识揉和在一起,具有融会贯通的才能。
5、扩展应用功能是根本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外贸领域虽然是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领域,但其创业环境较好,能为获得新的客户及市场提供便利。因此,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活动,扩大市场范围。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在整合内部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使企业能够更加迅速地进行决策和行动,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从而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每一个企业都不能忽视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从对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子商务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企业竞争力。作为自身存在很多弊端的中小企业而言,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并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实施电子商务。因为电子商务的应用能缩小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差距,能扩大中小企业的市场范围,充分把握市场的信息,并能克服资金障碍和大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竞争,帮助中小企业应对突发事件。中小企业只有抓住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提升自己在市场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并保持竞争优势。
第五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评定成绩: 评阅教师:
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内容提要: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将上述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途径和表现方式进行组合,形成类似“品牌优势+难以模仿的技术研发能力+获取稀缺资源”的组合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任何一家企业没有强大的不被挑战,任何一家企业没有弱小到不足以去竞争。优秀可以生存,卓越才能发展,唯有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才能使中小企业在商海中脱颖而出。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及作用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企业组织中长期积累所形成独有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具体包括科技价值创新、创新品类缔造品牌、构建独特的营销网络、抢占稀缺资源、实施战略管理、虚拟经营、区隔定位、整合产业价值链、优化升级商业模式、灵活运用赢销之道、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等等能力的组合。
(二)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积累性、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单一的基本要素,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构成核心竞争力基本要素协同运作,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而且核心竞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竞争和环境因素变化进行同步升级。
(三)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中小企业所拥有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或者模仿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现象和主要问题以及中小企业 的优点
(一)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现象和主要问题
1、企业缺乏战略规划、定位模糊,企业小而弱、大而散。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重战术、轻战略、依赖经验决策的思维定式,经营的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特点比较明显。由于缺乏明确的战略意图和经营理念,多元化经营被很多中小企业认为是企业寻求规模扩张、利润增长、分散风险的策略。而事实上,盲目多元化导致了许多中小企业经营方向迷失,将有限的资源分散,跌入盲目多元化的陷阱。
2、融资难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资金来源的渠道比较溃乏。
3、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用人唯亲“家族式”管理现象,组织结构设置很不合理。凭经验管理企业,管理方式陈旧,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产品质量不太稳定。
4、企业人员素质偏低,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小。
5、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差,科研开发投入较少。
(二)中小企业拥有大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两大优点:
1、产权明晰和利益主体分明。
2、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和高度灵活的运营机制。
三、核心竞争力构建的途径和表现形式
(一)科技创新,研发高新技术
其核心竞争优势是拥有生产核心产品的技术设备、核心专利技术和拥有门槛很高的行业技术标准。创新是核心竞争力构建的灵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研究,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开发和技术引进等方式形成一定的技术储备,独家买断科研技术成果,以 2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创新应该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价值创新为基础。创新最忌讳企业闭门造门。
1、拥有生产核心产品的技术设备。例如:拥有生产牛奶包装设备的利乐公司在激烈的竞争市场能做到“高枕无忧”特牛,中国乳业巨头蒙牛和伊利的牛奶所用的利乐枕包装就是源自利乐公司。
2、拥有核心专利技术(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是受到法律的保护)。例如:英特尔公司就是靠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处理器而大获成功的。深圳朗科公司拥有闪存盘、闪存应用及移动存储领域多项基础性及核心发明专利,朗科每年收取的专利使用费就达到上亿元。
3、拥有门槛很高的行业技术标准。例如:微软研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
(二)创新品类,缔造强势品牌;不做第一,就做唯一
企业是把产品铺到货架上,而品牌是把产品铺到消费者心里。做销量解决的是企业目前吃饭的问题,而建设品牌解决的是企业将来吃饭的问题。企划鼻祖史蒂芬金说过:“产品是工厂生产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购买的东西。”缔造强势品牌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创新品类,不做第一就做唯一。例如:雅客V9开创了富含维生素糖果的品类先河,利郎商务休闲男装开创了“商务也休闲”的品类先河,从而使企业效益蒸蒸日上。
(三)构建独特的营销网络,渠道为王、终端致胜。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联盟(整合上、下游的资源或通过异业战略联盟)或者直营、特许经营连锁加盟的方式来独占稀缺的渠道资源,从而构建起排它性、独占的营销网络。渠道是受利益驱使的,而终端致胜就像战场最后拼刺刀一样显得尤为关键。
例如:娃哈哈公司通过与经销商利益捆绑形成“联销体”,并展开蜘蛛网式的营销网络布局,从而能达到在矿泉水、茶饮料、果汁饮料方面后发致人的市场效果。也可以通过异业联盟的方式来获取竞争优势。例如:苏泊尔和金龙鱼进行联合促销,用好锅为健康加油。合作双方签订排它性的协议来巩固双方的利益。
通过跑马圈地的直营或特许经营方式来抢占市场。在行业集中度不高的情况下,跑马圈地抢地盘比企业“练内功”要重要的多。渠道有很强的排它性,先入为主。
(四)获取稀缺性的资源或者用赢利模式来获取风险投资基金进行资本运营,使企业焕发更旺盛的生命力。
拥有稀缺性的资源就像在游戏规则中拥有王牌一样,使企业无往不利。
例如:天威保变公司就是拥有新能源的原材料晶硅胶,在原材料晶硅胶水涨船高时,企业的赢利能力与日俱增。
原产地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和积极或消极的看法受原产地的影响。而企业若掌控了这种能产生原产地效应的稀缺资源,那么就能更好的统治市场。
例如:同样价格同样原材料的排毒养颜产品,消费者更愿意购买青藏或云南生产的,而不选上海生产的,原因就在于青藏或云南的特殊地理环境下土生土长的药材药用价值比较高,药材好药才好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
用良好的赢利模式来吸引风投注资,进行资本运作,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企业通过资本运做才会乘数效应,快速发展。
例如:江南春创办的分众传媒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就遭遇了同行好耶广告公司的市场阻击。后来江南春就是通过风投资金把好耶公司收购于“芽胞”状态,从而成就了分众传媒户外楼宇广告市场占有率NO1的业绩。
(五)充分运用产品差异化竞争战略和集中化竞争战略
必要时调整产品结构和业务结构,适时的采用同心多元化战略。企业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找到并能够实施蓝海战略。
产品差异化竞争战略可以细分为特色经营战略、缝隙战略、与领导品牌对立面的定位竞争战略。做得更好是个陷阱,绝大多数成功者不是因为做得更好成功的,而是因为与众不同成功的。如果当年的微软跟IBM一样,微软则不能能打败IBM;宝马如果和奔驰一样,宝马也不敢和奔驰竞争了。
1.特色经营战略是根据中小企业努力研发和展示具有自己独特文化内涵和使用功能的产品,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包装以及附加功能上寻找与同质产品的区别点,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优势。
例如:柒牌公司生产的中华立领服饰一经推出就备受市场热捧。
2.缝隙战略是选择一些能够发挥特长,而大企业难以或不愿涉足的经营领域。
例如:义乌双童吸管公司就是专门做饮料吸管方面的研发,是饮料吸管行业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福建浔兴集团就是专门做拉链,做到拉链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3.集中化竞争战略可以分为专精战略、(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的)地域集群战略、细分市场集中化战略。中小企业应在消费群密集的区域采用集中媒体投放轰炸的方法,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专精战略是指企业发挥其“小”特点,专注于做最擅长的业务,“专而精”战略是中小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战略选择。中小企业要专注于某一两个优势方面,把自己业务做到足够专业,真正做到与众不同,形成特色和专业优势。
例如:圣雅伦公司就只专注于生产“非常小器”指甲剪,做成情侣式的指甲剪,做成可供送礼的指甲剪,把小饰品做成大生意,企业风光无限。
产品生产地域集群战略(即区位优势策略)是指相关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即若干相关企都选择在某一地方建设生产设施,这样不仅降低了上、下游企业处在不同地点所带来的运输、协调费用,还大大降低了库存水平,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产品销售市场集中战略是指企业把自己的目标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子市场上。建立营销根据地,在整体没有优势时,要善于创造局部优势。
例如:史玉柱携脑白金卷土重来,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先在江苏江阴县开发市场并建成根据地,然后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来滚动开发市场,最终达到遍地开花的赢利效果。
细分市场集中化战略是指通过对市场容量、人均可支配收收入、知识文化水平、购买行为特征等参数的筛选,选择符合企业产品销售要求的目标市场和目标消费群进行针对性的研发销售,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夏新双核股票王手机诉求的是:移动炒股,赢在速度,随时随地的炒股。而金立V9游戏手机诉求的是:内设2000款游戏和电子浏览和迷你DVD、MP4功能。两者细分市场的目标消费者完全不同,各得其所。
4.同心多元化战略指企业周时经营多个项目,但运作的项目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性,都是从企业的核心技术或资源向外延伸拓展开的。
例如:当初比亚迪就是依托自身较强的发电机和充电器电板研发技术采用同心多元化战略从电动自行车业务向上发展充电式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研发业务而大获成功。
5.蓝海战略:最好的竞争就是没有竞争,不战而屈人之兵。蓝海战略是以价值创新为基石。对消费者所关注的因素进行排序,对产品功能进行创新和增减。
(六)实施虚拟经营、强化核心功能
业务板块分化、外包业务;以速度抗击规模。先市场,后工厂。实施虚拟经营,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增强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虚拟经营注重对产业价值链关键环节的把握,加强对核心性中间产品市场份额的争夺,确保自己在行业中的强者地位,把握竞争的主动权。
虚拟企业是指企业仅保留少部分核心的经营功能,将大部分所需要的经营功能虚拟化,通过与别的企业进行合作以弥补其功能的不足。企业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充分的共享信息,了解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亦可利用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充分的信息进行产品开发、设计和网上营销、业务外包、跨联盟合作等。中小企业要利用自身小而灵活的特点,用速度来抗击大企业的规模效应。
(七)找准定位,形成区隔;运用攀附定位法则,善于借势、趁势、创势。
定位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定位、资源定位、消费群体定位、技术定位、战略定位的整合。企业只有找准定位,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完全注册,让自已的企业形象、产品、服务出现在消费者购买阶梯的前五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运用攀附定位法则,善于借势、趁势、创势,在竞争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优秀的公司不是贩卖产品或贩卖服务,而是贩卖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完成注册。定位的同时必须附于产品独特的卖点,而独特卖点就是企业说服消费者购买的理由,只有你这个企业有,而别的企业没有或者有作用也不大。比如说:吉列代表刮胡刀,格兰仕代表微波炉,联邦快递代表隔夜到达,使命必达。
例如:王老吉精准的定位为:怕上火,喝王老吉。一个“怕”字很精准道出了王老吉是在业界率先定位于“预防上火的凉茶”,良好的功效倍受消费者的青睐,业绩屡创新高。
当金蝶软件刚问世之初,市场反应一般,而位于北方的用友软件知名度很高,于是金蝶就运用攀附定位借势、趁势的方法,打出“北用友,南金蝶”的旗号,很快就在南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蒙牛公司在成立之初,一无资金、二无渠道、三无牛源的情况下,企业发展速度却能做到“一头牛能跑出火箭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初善于“傍大款”借势、趁势、创势。“伊利、蒙牛为乳都喝彩!”;神六宇航员专用牛奶;赞助《超级女声》节目让蒙牛赚足了眼球,得以迅速壮大起来。
(八)整合产业价值链,优化升级商业盈利模式。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现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业价值链以及商业盈利模式之间的竞争。整合产业价值链就像作战时拥有航空母舰,威力无比。波特的竞争理论也着重强调了对通用竞争战略、竞争环境分析和价值链分析。任何企业的竞争规律都寓于这5种力量之中:竞争者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货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所以整合产业价值链,率先抢断行业的稀缺资源,优化升级商业盈利模式,占领产业竞争的致高点,才能运筹为幄、决胜千里。
例如:携程网在全国范围内针对飞机和酒店订票业务进行统一采购,签定排它性合作协议,将这些飞机和酒店网上订票的资源尽收囊中,然后再将统一采购获得的价格优惠提供给自己的会员。携程网不收取会员的任何费用,它的盈利途径是航空公司和酒店给它的佣金。在羸利模式上,航空公司和酒店是携程网的供应商,而携程网则成为广大旅客的服务供应商。通俗的说就是:携程网的商业盈利模式实质上就是酒店与航空公司的代理商,但它在营运中做到了价值创新。正是这种整合产业链的价值创新使携程网在该领域形成资源垄断,一支独秀。
(九)市场营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达。
赢销之道在于有策略地使用营销组合拳来打倒竞争对手。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有且只有两个职能:一个是营销,一个是创新。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过剩的今天,营销创新成为了克敌制胜的法宝。要想在商业领域中脱颖而出,第一就是要找到一个趋势,第二找一个最广的市场,第三找一个最少的竞争对手领域。也就是说理想的状态就是找一个最好的趋势、最广的市场、最少的竞争对手,自己最热爱最擅长的领域。比如像当年的微软公司。严介和曾说过:企业最大的幸福就是选对行业,所以中小企业家必须对行业的集中度和所处的发展阶、对产品生命周期、对产品所处的市场阶段、对行业内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有高度清晰的认识和关注。
常用的营销方法有:系统营销、切割营销、破局营销、嵌入式营销、品类营销、深度分销、事件营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USP独特卖点价值诉求主张、品牌形象理论、品牌插位升位、错位竞争经营法则、对立面营销法则等。营销无定式,但营销的本质就是将相同的产品卖出不同,把没有差异的东西卖出差异来。低成本高效益的营销才是最贴切中小企业营销需求的突围之道。寻找行业领先者强势中的弱点,并在尽可能狭窄的阵地上发动进攻、攻击弱点。提高用户的转换成本;顾客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忠诚度才是最高的。
增加企业产品销量的方法:增加顾客的数量;增加顾客每次消费的金额;增加顾客消费的频率;逆转顾客的风险,让你的宣传比你对手的更具吸引力。聚焦企业最擅长做的事,聚焦企业的VIP客户,聚焦企业的高利润市场。
(十)企业文化是孕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土壤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和企业形象系统,其中,企业精神文化是核心,包括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管理就是价值观的引导和管理。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和价值使命决定了企业的格局。一个企业家必须对所从事的行业有足够的“专注”程度以及“狂热”程度,只有这样当企业面临困难和危机时才能坚持下来。经营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挖掘、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创新的积极性,在企业管理中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够减少企业内部的摩擦和内耗,在企业内部形成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建立起充满活力、朝气、有凝聚力的学习型组织。一个开放的、尊重个人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最需要的。企业文化中的中的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等功能能间接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 周旭东.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战略.经济师,2002(11).[2]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 芮明杰.培养核心竞争力.管理科学,2002(2).[4] 范徵.论企业知识资本与核心能力的整合.经济管理,2001(22).[5] 王永长.核心竞争力:企业理论的新发展.上海经济研究,2001.(6).[6] 严若森.企业核心能力的角色定位与管理.经济师,2002.(6).[7] 薛永祥.如何培育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前沿,2002(5).[8] 孙春雷.独立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和关键环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4).[9] 魏杰.国企业大趋势.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10]冯奎.学习型组织: 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