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我国的启示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2 02:3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我国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篇: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8-09-04 09:45:00 ]作者:石会娟编辑:studa07

内容摘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我国的信用担保业由于诞生较晚,存在着许多缺陷与不足,对缓解中小企业资金供给瓶颈所起的作用还十分有限。日本担保业的成熟经验将为我国担保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为我国今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 比较 启示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由专业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由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在企业不能偿还贷款时,由担保机构代为偿付的一种信用服务体系。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克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化解银行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服务手段。日本是最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体系的国家,早在1937年就建立了地方性的东京信用保证协会,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共担风险、担保与再担保相结合的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而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由国家、省、市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政策性担保机构)、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及商业担保机构组成。本文通过中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相关方面的比较,期对建立与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所启示和借鉴。

中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比较

相关法律、法规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应该受到法律的保障和规范。日本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以立法形式给予肯定,制定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予以扶持。根据195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法》,明确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和担保协会的性质、职能和作用,以及担保的规则,保证协会依法为中小企业服务;根据1958年颁布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设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现为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各都道府县均成立了信用保证协会(目前共有 52家),进一步支撑信用保证协会,为其分担风险。

我国目前对担保机构起到一定指导和约束作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有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2000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原国家经贸委1999年下发的《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2001年财政部颁布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和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日本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法律地位、服务对象、支撑体系和运作规则都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加以调整。而我国的《担保法》是以维护债权人利益为立法目的,对担保人的权益显然保护不够。虽然自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以来,原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发布了有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管理办法,但是这些部门规章立法层次相对较低,效力有限,而《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条文又过于原则性,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有效掌握,并没有深入贯彻和有效推广。所以,很难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

资金来源

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以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为资本金。地方性信用保证协会的资金一部分是由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地方政府、公共社团和金融机构捐助,其中,金融机构的捐助资金的比例较大;另一部分是借入资金,主要是信用保险公库和地方财政以低息借给保证协会的。从外部资金的组成来看,国家和地方政府占82%,公共资金在外部资金中所占比例相当高。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来源有政府预算拨付、国有土地及资产划拨、民间投资和社会募捐、会员入股或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其中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

担保比例

日本信用保证协会对中小企业提出的贷款申请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对金融机构承诺信用保证,对承保项目不是全额担保,而是根据贷款规模和期限进行一定比例的担保,在担保机构和银行之间分散风险,一般比例为70%。信用保证协会保证额的70%-80%由信用保险公司公库再保险,一旦出现代位补偿,信用保证协会将承担20%-30%的保证责任,这部分担保余额在发生风险时最终由财政补偿。

我国对担保比例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协作银行不愿承担风险,担保机构实际上是承担了100%的信贷风险。由于风险不能在担保机构和银行间合理分担,造成我国担保机构集中了过多的风险,不仅造成担保机构责任与能力的不对等,也弱化了银行对企业的评估,加大了整体风险,不利于担保机构作用的发挥和担保业务的顺利开展。

担保费标准

日本信用保证协会向委托企业征收信用保证费,担保年费率在0.7%-0.9%。1994年底日本信用保证协会的资产总计为37426亿日元,承保金额的法定最高限额为基本财产的60倍,最低为35倍。单个企业的信用保证的限额为2亿日元,日本信用保证协会根据企业的不同规定做具体规定。

我国的担保机构担保年费率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担保机构收费标准一般控制在同期银行贷款的50%以内,具体收费标准由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企业互助担保机构的收费标准经同级政府物价部门审批,可以在上述标准基础上适当浮动。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借鉴作用

健全法律、法规

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必须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保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向法制化、法规化方向发展。我国涉及信用担保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1995年颁布的担保法是规范担保行为而不是规范担保机构的。1998年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以来,原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分别发布了有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管理办法,但主要是针对政策性担保机构,适用范围比较窄,不够完善。而日本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该国担保和代偿的法律规定得很具体,便于操作。为指导和规范我国担保机构发展,应深入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快出台与其相配套的具体法律、法规。

拓宽资金来源与融资渠道

根据日本的经验,政府的财政资金是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资金的全部或主要来源。我国的担保业务刚刚起步,担保业务的开展还缺乏经验,因此,在我国现阶段,政府要对信用担保机构进行有力的资金支持,通过在财政预算中定期投入、定期拨付,解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的启动资金和补偿资金。同时建立定期的补偿基金制度和给予担保机构税收方面的优惠和减免,补充担保基金的资金来源。具体来说,对政策性担保机构,要将扶持中小企业作为长期政策,建立财政资金补偿机制,将担保资金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为担保活动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鼓励其吸收社会捐助资金。对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企业互助担保基金应给予税收减免优惠,鼓励其进行资本金内部补偿。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外部补偿主要是通过私募和上市募集资金,应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其融资。

确定适当的担保比例

适当的担保比例有利于在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之间合理分担风险。日本担保机构承担责任的比例一般为70%,其余由协作银行承担。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与协作银行明确保证责任形式、担保范围、责任分担比例、资信评估、违约责任、代偿条件等内容。尽量避免全额担保,以使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共同承担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风险,防止协作银行的道德风险。对目前协作银行不愿承担任何风险的做法,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协作银行在风险分担和业务开展上积极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在合作中促进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之间进行业务创新。

制定担保收费标准

我国担保业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担保机构汇集了中小企业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及银行转嫁的大部分甚至全额信贷风险,而担保机构所获得的受益仅仅是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所取得的微薄保费收入。随着我国担保机构业务品种的多样化,以前制定的“不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50%”这一收费标准已难以反映不同担保业务的合理价格,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与收益很不相称。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按照保费与风险匹配的原则,定期公布担保行业收费的国家指导价格,具体收费标准可按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上下浮动20%左右。

参考文献:

1.余康,郭平.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方经贸,2003(11)

2.韩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国外的比较[J].西安金融,2003

第二篇:谈借鉴日本经验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体系

关键词】中小信用担保制度

【论文摘要】信用担保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其需要法律予以规范、引导和保障。本文在借鉴日本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并建立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体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有关统计,~1]2006年底全国已经发展担保机构5000多家,2006年全国担保机构担保资金总额有3000亿元左右,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信用担保行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法律制度建设滞后,监督管理不到位、运作不规范。为此,本文就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行业的法制建设作一探讨。

一、借鉴日本中小企业信用保证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

日本是较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体系的国家,健全的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体系是El本信用保证机构高效、有序发展的保证。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的中小企业法律制度支持体系。日本政府196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基本法》是日本中小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法规,也是日本现行中小企业政策和管理的总依据。日本于1963年制定了《中小企业化促进法》,并先后颁布了《商工组合中央金库法》、《国民公库法》、《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等法律,还制定了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扶持的其他法律法规,如《中小企业指导法》、《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促进临时措施法》、《中小企业经营革新支援法》、《中小企业振兴法》,并随着发展的变化而不定期修订法律条文或出台新的法律,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

2.专业的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为了消除因不能提供担保而给中小企业融资造成的制度障碍,日本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信用保证协会制度。1953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信用保证协会法》,并依法建立信用保证协会。根据《信用保证协会法》规定,当中小企业欲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时,由信用保证协会充当中小企业的保证人,为中小企业的债务提供保证,对中小企业的债务负连带的清偿责任,为中小企业的信用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证信用保证协会的有效运作,日本政府还专门制定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等法规。

3.较完备的担保和信用保险制度。为保证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的持续、有效运行,日本对信用保证制度实行再保险制度,即信用双保制度。信用双保制度由中央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和52个地方信用保证协会两级担保体系构建。信用双保制度的运作程序是:信用保证协会为中小企业提供债务保证时与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签订一份保险合同,若中小企业没有能够依约偿还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负债,则信用保证协会作为保证人替中小企业清偿债务,此时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向信用保证协会支付保险金。这样,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制度解除了信用保证协会的后顾之忧。

4.建立了损失补偿金补助制度。为保障信用保证制度正常运行,还建立了损失补偿金补助制度。《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规定保险公库只赔付信用保证协会70%~80%的保险金,一旦出现代位清偿,信用保证协会将承担20%一30%的保证责任。为此,日本政府建立损失补偿金补助制度,政府补助的损失补偿金为预期不能收回的求偿权的30%。这一制度最终承担了信用保证协会进行信用保证业务的风险,保障了金融机构对信用保证协会投入资金的安全。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建设概述

我国已初步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框架:全国人大于1995年6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2000年9月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使担保业务有了法律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填补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立法空白,促进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

为引导和促进担保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国家经贸委1999年6月下发的《关于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对信用担保机构的设置、资金来源、组织形式、运作方式、责任承担等问题做出了规定。国家经贸委2001年2月下发的《关于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全国信用担保体系的试点范围、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担保机构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做出了规定。财政部2001年2月出台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对担保机构的组织结构、业务范围、评审制度、风险控制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财政部2003年7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方财政部门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财务管理和政策支持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制定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财务管理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务院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大量民间资金投入担保业,使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正在由初期以政府投入为主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证监会2005年7月制定的《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对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财政部2005年11月印发的《担保企业核算办法》对担保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规范。银监会2006年发布的《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开展合作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今后和银行开展合作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应该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并且必须是实缴资本,从而抬高了担保行业的准入门槛。近年来,我国中小信用担保的政策环境虽然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完善的法律环境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现行《担保法》是基于保障债权人实现其债权的指导思想而制定的,主要反映了债权人的利益,而对专业担保机构应有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并无明确规定,不足以成为信用担保的法律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只是在第二章“资金支持”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国家鼓励各种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鼓励中小企业依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性融资担保,但没有解决信用担保的具体规范问题。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支撑信用担保行业,各种政策性文件虽然推动了国内信用担保业的兴起和快速,但这些规章效力层次较低,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并且很不完善。从总体上看,已出台的有关法律、政策、制度还比较分散,尚未形成国家统一的、全面适应信用担保行业的法律制度体系,因而不利于国家对信用担保行业的宏观把握和管理。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体系

信用担保机构是联系企业与银行的纽带,信用担保法律关系相当复杂,涉及行业内外多个方面、多个部门的利益,因此,信用担保行业迫切需要国家立法,以全面规范信用担保中的问题。只有建立健全信用担保法律制度规范,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有序运转,避免不规范行为所带来的各种混乱和风险。我国信用担保发展至今已经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完全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指导,尽快制定信用担保业法律规范,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以促进信用担保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

1.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担保法》。《担保法》中没有明确专业信用保证机构的运作,有必要结合我国信用担保行业的实际情况对《担保法》进行补充,如对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办法、与机构的信用保证合同、与委托人的保证委托合同进行规范。应根据新出台的《物权法》和人民银行关于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实施规定修改完善《担保法》,扩大动产担保物范围,允许应收账款作为担保物,允许在普通债权上设立担保,引入浮动担保制度,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应引入新的担保方式,如所有权保留、信托收据、债权担保、浮动抵押、让与担保、集合抵押等,开拓业务,保障权利。同时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公示性动产担保权登记制度,低成本、高效率地保护动产担保权人以及信贷交易各方的利益,增强信贷人放贷的积极性,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地进行融资。

2.及时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规,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与运作。信用担保是高风险行业,而法律规范不健全可以说是信用担保中最大的风险。要使信用担保政策文件能够顺利推行,应尽快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该法作为国家立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强制力,是全国信用担保的统一规范和有力保障,也是信用担保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依据。我国《保险法》对于信用保证保险只在“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中简单提及,目前尚无关于信用保证保险的专门立法,更没有各类专门信用保证保险具体险种的法律法规,阻碍了信用保险和信用担保行业的运营和发展。建议在实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后再制定《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保险法》。

3.建立多级再担保制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依靠再担保制度分散和规避经营风险,降低担保损失的实际代偿率。可借鉴t3本构建二级担保体系的经验,推行国家、省市、地方三级信用保证再担保制度,由地方信用保证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信用保证,保障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安全。应建立省级信用再担保机构,为地方信用保证机构再担保。国家级再担保机构应为省市、地方信用再担保机构进行再担保,每年可从财政预算中安排定量的资金用于担保机构资金补充和风险补偿,以分散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激励信用担保机构更加主动地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

4.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配套法律制度。首先,要建立专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评级制度和考评制度,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管理。其次,要制定信用担保从业人员管理的法律制度,从法律制度上将信用担保从业人员的培训予以明确规定,对现有从业人员定期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同时规范担保从业资格的准入、惩罚和退出制度等,加强对担保专业人才的管理。再次,要健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外部投资人、贷款人对中小企业内部信息缺乏信任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封闭、财务行为不规范、财务信息严重失真、缺乏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融资边际信誉成本高等问题,因而贷款给中小企业会加大金融机构的风险。因此,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的资信度、构建融洽的银企关系,从而为信用担保提供便利。

第三篇: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法律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法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柴让措

[摘 要] 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己初具规模,但尚不健全。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模式入手,指出了在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存在的运行及立法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法律视角给予了对策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单行立法的构想,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 法律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融资困难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担保困难又是瓶颈中的瓶颈。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了对信用担保、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的探索。担保制度的产生是经济与法律互动的结果,然而由于法律制度的缺失及不完善阻碍了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持续发展。完善信用担保的相关法律法规,是担保活动得以健康开展的保证。

一、我国中小企业担保试点的实践模式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0]59号的基本要求和《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基本框架,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的实践模式,归纳起来包括政策性担保、互助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等三种具体模式。

1.政策性担保。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是社会化的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探索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是核心,为政府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机构,属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金融业务和财政信用,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设立具有法人实体资格的独立担保机构(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接受政府机构的监管。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有政府预算拨付、国有土地及资产划拨、民间投资和社会募集等资本金以及政府信用担保基金、再担保准备金、会员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

2.互助性担保。中小企业互助性担保机构分布在我国城乡社区,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从事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中小企业互助性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为缓解自身贷款难而自发组建的担保机构,它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独立法人、自担风险、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和主要特征。中小企业互助性担保机构依据国家规定和协议约定可以享受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提供的再担保服务和风险分担。从未来发展情况看,互助性担保机构将有三个特点:一是每个担保机构的规模相对较小;二是与区县级同业公会密切结合;三是通过向政策性担保机构申请再担保来分散风险。

3.商业性担保。中小企业商业性担保机构起步较早,但是由于担保风险与担保收益不成比例,所以,除个别几个具有政府背景的国有商业性担保公司之外,其他商业性担保公司发展比较缓慢。商业性担保公司以独立法人、商业化运作、以盈利为目的和同时兼营投资等其他商业业务为特征,从事的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只是其业务之一。中小企业商业性担保机构依据国家规定和协议约定可以享受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提供的再担保服务和风险分担。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法律地位、行业属性不明确

我国很多地方都已认识到组建担保机构的必要性,并且有很多地方已经组建了担保机构,但由于我国对此尚未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担保机构的行业属性难以认定,法律地位得不到确立。因此,担保机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难以被人们认识。如有的地方把担保机构当作是政府部门的一个派出机构,有的地方把它当作仅仅是银行的一种扩展业务的手段等等,而真正需要担保的中小企业对它们也很少真正的了解。而多数银行又将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一般保证人看待,不大认可专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信誉。

2.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

担保行业是公认的高风险行业,如风险控制不力、经营不善,完全可能会发生资不抵债的现象而导致破产,从而危及银行资产质量,影响金融环境的稳定。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和保护中小企业担保行业,现行的规范基本上是国家各有关部门出台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根据有关政策自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3.《担保法》保护力度不够

《担保法》的出台,使担保业务的开展有了法律依据。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在细节上有别于其他行业。就信用担保活动来讲,到目前为止,只有《担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作为信用担保活动的一般规范,但《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只是担保行为法,组织机构、运作方式、经营范围、行业监管、法律责任等组织法内容不作规定,造成信用担保机构身份模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主体资格、业务规则、监督管理、财务制度等内容,仍由政策调整或企业自我规范。《担保法》的滞后性表现日益突出,其对担保行业的保护力度明显跟不上担保体系的迅速发展。另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其中有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内容规定也极其的简略,仅具有指导的意义难以有效的操作。

4.配套法律法规矛盾突出

目前,国家对担保行业的主管部门还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事实上围绕着对担保机构的管理并行着三个主要部门,即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中小司主管中小企业,对承担信用中介服务的担保机构极为重视,将其作为主要部分来抓,制定了一系列担保行业规范。财政部是担保机构资金来源和财政扶持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担保机构主管部门之一。中国人民银行出于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维护金融债权的安全考虑,也在制定规范担保机构资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制度。三方管理部门纷纷从各自角度制定担保行业的管理制度。混乱的法规,担保行业主管部门的模糊,导致信用担保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处于多头管理和放任自流的矛盾之中。因各自角度和利益目标的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磨擦、责任推托现象在所难免,这些均不利于形成完整、规范、超越部门利益的行业准则。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法律对策

1.设立全国性的统一的监管机构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对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完善的监管制度。而我国以省市设立由经贸委会同财政、人民银行、工商行政管理及商业银行等部门组成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管委员会,负责对辖区内中小企业担保、再担保业务和机构的监督管理,但却来对该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权限范围、监管程序做具体规定,难以真正起到监管作用。

鉴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监管混乱的现状,参考国外立法经验,我国可以适时在中央单独设立或者在中央部门内部单独设立一个全国性的监督管理机关,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行统一监管,避免多头管理,同时可以授权财政部门进行单项财务监督。

2.建立担保资金补偿法律制度

担保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具有政策性非金融机构性质的信誉担保机构只靠收取少量担保费,根本无力维持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如果没有稳定的资金注入机制,其规模将日益萎缩。我国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也必须有良好的资金补偿法律制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识别防范风险能力是与银行合作的基础。

3.建立科学的风险内部控制法律体系

世界各国信用担保法为了防止风险的发生,对信用担保机构在从事担保业务时,规定了一系列的风险内部控制法律制度。

我国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建立一套科学的担保风险内部控制法律制度。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信用调查法律制度,对审请担保企业的资格条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应当在国家产业政策基础上通过调查审核对申请担保企业进行资信评级,对申请担保企业的基础素质、经营状况、竞争优势、信誉状况、发展前景、财务结构与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然后根据评级结果选择给予担保的企业。其次,建立在保项目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以贷款银行建立的贷款风险预警系统为基础,对受保企业银行账户的变化、财务状况、人事变动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为避免受保企业滥用贷款担保资金,可向其内部派驻财务监管人员,对其日常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4.健全与协作银行共担风险的法律体系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是为了分散银行风险,然而银行对中小企业扩大融资也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银行是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的载体,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协作和配合是搞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避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行全额担保,一方面国家要有相应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应承担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待于资本市场的发育。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资本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银行间的竞争加剧,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共担风险才可以真正确立。而且随着担保主动权的逐步增加,商业银行在风险分担、放大倍数和业务开展上会积极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信用担保机构在协作银行的选择上则可以扩大自主性,择优合作。

5.完善再担保法律

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将已承保的担保风险按照一定的比例再次担保,以分散和转移已担保的风险,同时将已收取的担保费按照再担保的比例支付给再担保机构,由再担保机构来承担这部分风险,如果发生赔付,则由再担保机构按照与担保机构约定的方式和承担再保险的比例予以赔

偿。再担保是信用担保体系中分散和转移信用担保机构担保风险、提升担保机构信用、扩大担保资源总量的重要保障方式。面对高风险性的担保行业,仅有担保机构的存在,其防范和规避风险的能力还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各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再担保体系。

我国的再担保机构以省市为基础、国家为保障进行组建,以辖区内信用担保机构为担保对象,开展再担保业务。然而由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出资分散、资本金数量偏小、操作不够规范和信用再担保机构还处于试点阶段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加大组建再担保机构的工作力度,逐步完善我国再担保体系,并适时建立全国性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以进一步转移分散各级再担保机构的风险。同时,应在有关法律中明确规定担保机构与再担保机构之间的责任分担比例。总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高风险行业,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决定了其在运作过程中必然要面临多种风险。这些风险不仅会影响我国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甚至会危及信用担保业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起步较晚,抵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正确认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并探索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控制法律制度,对完善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改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状况不仅要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且还要注重于中小企业社会文化以及人文观念的培养,但这是一个长期、艰难、曲折的过程。就现阶段而言,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已经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立法和制度研究以及完善担保行业的配套法律体系是必需的首要目标。只有在构建全社会信用担保体系的法律环境下,才可以保证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乃醒:中小企业信用担保[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64~273

[2]金 玲 杨艳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持续发展研究[J].中南工业大学学

报,2001(7)

[3]吴兴国: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体系之构建[J].中国发展,2005(2)

[4]杨绍杰 商秀娟 王 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2(3

第四篇:浅谈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浅谈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资金不足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融资困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可帮助企业解决贷款难、担保难的矛盾,有利于降低和分散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提高资金使用率,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银企信用关系,有助于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担保行业就在学习摸索中不断前进和壮大,由原来的非专业性“呆人作保”,逐渐发展成现在政府扶持的专业性信用担保体系,而且信用担保在化解融资风险、确保融资成功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信用资源担保体系问题对策影响

保,顾名思义,一人一呆称其为保,而这是以前非专业化的解释。当今社会,“保”代表一种信用,代表一种责任,更代表一种发展。在现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专业性担保机构,控制性担保机构并存发展的情况下,政府给予了财政支持,税务支持,风险准备金支持等,这就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更快、更好、更稳的发展下去。那么什么是信用担保?现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存在什么问题?而我们将如何做好我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工作呢??

一、信用担保的概述

(一)所谓信用,就是一种他人认可的未来的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是一种无形资产商品,具有价值或使用价值。其形成是一个正反馈过程,是时间财富的积累,是履约意愿的历史记录。而其形成取决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与法律的健全和稳定。

(二)所谓担保,是指为了降低信用违约风险,促成市场交易,由担保人主动承诺提供履约的保证,保障债权人经济利益的行为。

(三)信用担保:是指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债权人约定以保证的方式为债权人提供担保,当被担保人不能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时,由担保人进行代偿,承担债务人的责任或履行债务的金融中介行为,可以解决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时担保难的问题,补充中小企业信用的不足,分散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担保方式:保证担保、抵押担保、质押担保、留置担保、定金担保。

2、担保责任形式:一般保证、连带保证、按份联合担保、最高限额担保、再担保。

(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加工的信用资源

1、房屋、土地、在建工程等不动产;

2、设备、车辆、存货等动产;

3、存单、股票、债券、票据、保险单等有价证券;

4、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5、应收账款、租金收益权、承包权股权等法定权益;

6、企业其它一切财产等。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担保机构的基本特点

1、与政府机关相比:遵守市场化原则,是一种有偿服务;

2、与商业银行相比:以管理资金风险价值为主,风险较大;

3、与保险公司相比:以管理社会性风险为主,不确定性大;

4、与投资公司比:风险较小,监控成本较低;

5、与服务机构比:承担一定的风险;

6:与工商企业比:以无形资产为主。

(二)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特征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由各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担保对象的特殊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为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提供担保。

2.担保业务的政策性。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很难以商业化形式运作,政府必须介入,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实质是以政府的信用作为它本身信用的担保。

3.担保信用的放大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自身的一定资产为基础为中小企业的债务履行提供保证,但是这种保证不是一对一的,即不是以一元的资产为一元的债务提供保证,而是通过杠杆放大作用,以一定量的资产启动多倍的银行信誉,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要。

4.风险补偿的稳定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风险补偿基金是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所以风险补偿基金具有稳定和可靠的来源,从根本上保障了担保业务的顺利进行和稳定发展。

三、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为了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管理暂行规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规范提供了依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6月底,中国设立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近1千家,共筹集资金287亿元人民币;累计受保企业约5万户,累计担保总额约1200亿元;受保企业担保后从业人员增加58万人,新增销售收入1100亿元,新增利税100多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快速发展,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盲目跟风和缺乏约束机制,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1.制度分散,管理多头。,由于信用担保行业的国家主管部门尚未明确,因此,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但有些政策、制度的出台,无疑推动了国内担保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确立信用担保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规范行业管理、控制行业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宏观管理角度看,已出台的有关政策、制度还比较分散,尚未形成国家统一的、全面的针对信用担保行业的宏观管理政策体系。

2.规模偏小。由于受地方政府财力所限,担保机构普遍规模不大。

3.缺乏资金补偿机制。政策性担保机构是中小信用担保体系的主要支柱。政策性担保机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收取的担保费用很低,资金来源以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和资产划入为主,但地方财政资金和资产划入大多是一次性的,且规模不大,缺乏后续资金注入及补偿机制。由于担保机构缺乏资金补偿机制,使其承保能力弱,发展困难,从而一旦发生问题就有财务亏损或破产的危险。

4.缺乏风险分散机制。我国由于缺少明确的制度规范,再加上担保机构的实力过于弱小,很难得到银行的信任,许多银行都将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转嫁给了担保机构,不少担保机构甚至被迫承担了100%的信贷风险。这样不仅造成担保机构责任与能力的不对等,也弱化了银行对企业的考察和评估,加大了整体风险,严重制约着担保机构的发展和担保业务的开展。

5.担保机构缺乏专业人才,内部管理混乱。由于我国过去专业担保机构少,近三年担保机构的迅速扩张使得本来就稀缺的担保人才更加短缺。而且,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担保从业资格准入制度和失信惩罚制度,造成了现有从业人员能力和素质偏低,使得担保机构信用度降低,风险加大。

6、担保收费困难。人们往往有一定习惯性思维,将担保机构定位在非盈利机构一方,且风

险成本难以定价,从而决定了担保收费难以定价、收取。

四、如何做好我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工作

(一)搞清担保业务流程

1、咨询登记、收集信息、财务人登记好担保申请登记表

2、进行担保审查(运用社会公用信息系统进行社会公用信息采集、运用计算机评审)核实信息的正确性

3、在债权人与债务人签订主合同的同时,由担保机构与债务人签订保证合同;需要时,担保机构与债务人签订反担保合同;

4、按约定支付担保费;

5、主合同履约不能,由担保机构按约定代偿;

6、担保机构实施追偿。

(二)正确运用担保机构的存入保证金

1、履约保证作用,加大违约成本,保证自身利益

2、做好风险测试,降低对冲风险、流动性风险

3、要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担保法、合同法、担保会计办法等

4、规范操作,影响担保定价

5、防止变相融资、加大融资风险

(三)加强担保资金的管理

1担保机构货币形态的担保资金,要存入省市经贸委和同级人民银行指定的银行,也可以按协作合同约定存入协作银行。

2担保机构要按再担保协议要求,将担保资金和会员交纳的风险保证金按约定比例上存再担保机构指定的银行专门帐户。

3担保机构货币形态的担保资金可按国家规定购买国库券、国债。

4担保机构非货币形态的担保资金可按国家规定进行管理。

(四)明确担保业务收费与经费来源

1明确担保业务收费

为减轻中小企业财务费用负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收费标准一般控制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50%以内,具体收费标准由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从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的收费标准经同级政府物价部门审批,可以在上述标准基础上适当浮动。

(1)要进行收费精算设计,注意时点和频度、权益换算及保证金的收取

(2)收费要取之有度,实施履约奖励、优质客户授粉优惠的政策

2业务经费来源

(1)财政拨款;(2)担保收费;(3)担保资金存款利息所得;(4)其他来源。

(五)提高管理团队素质

1、合理化团队结构;

2、提高团队的平均素质;

3、完善团队的沟通机制;

4、进行一定程度的激励政策;

5、完善权力约束政策。

(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竞争力

1、管理要制度化,加强内部监控制度;

2、明确权责,形成环环相扣的管理体制;

3、完善经企业管理战略和计划;

4、加强自身的风险意识。

五、规范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对策

(一)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法律体系

(二)建立资金补偿机制

1、财政投入;

2、税收优惠。

(三)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1、要健全在担保制度;

2、协作银行分担风险;

3、推行反担保制度。

(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1、实行政府推动措施,加强企业信用建设;

2、不断完善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方便信用担保机构咨询。

六、信用担保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帮助企业解决了贷款难、担保难的矛盾,降低和分散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提高了资金使用率,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银企信用关系,从而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使我国信用担保行业更快、更好、更稳的发展、成熟。

第五篇: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调研报告

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调研报告

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支持和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了全面了解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情况,根据市里的统一安排,2007年6月,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基本情况

我市自2000年成立第一家信用担保机构以来,至2007年6月30日,全市共有信用担保机构8家,按所有制性质分:其中政府参股的信用担保机构2家,即高新区火炬信用担保公司、房地产信用担保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余均为民营信用担保机构。8家信用担保机构从业人员70人,共计注册资本16005万元;累计担保企业740个,累计担保6897笔,累计担保总额12.72亿元;在保企业668个,在保责任总额58798万元。累计代偿金额1395.17万元,本年代偿总额442.63万元。几年来,我市担保行业积极开展了流动资金借款担保、固定资产借款担保、票据承兑贴现和授信担保等业务,为部分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对促进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困难和问题

从掌握的情况来看,尽管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自2000年成立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促进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仍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目前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1、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我市的八家担保机构总共注册资本才16005万元,规模最大的湖南铁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也只有5500万元,平均每家2000万元,实际到位的资本只有注册资本的一半多,按放大5倍来计算,平均每家担保能力只有6000万元左右,这样的规模,很难得到银行的信任,也远远不能满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需要。由于规模小,资金分散,单个担保机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差,所担保的资产质量不高,变现非常困难,一旦出现代偿的情况,整个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担保机构的破产。

2、缺乏资金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我市的担保机构收取的担保费较低,一般只有2%左右。担保资金来源大都是政府和投资者一次性注入,没有后续的资金注入机制。在不发生代偿的情况下,少量的保费收入在扣除人员工资和办公费用之后所剩无几,一旦发生代偿的情况,就有财务亏损甚至破产的风险,这严重制约了我市担保机构的发展和担保业务的开展。同时,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在银行和担保机构之间风险没有进行合理分配,目前我市的担保机构承担了100%的信贷风险,一旦出现风险,担保公司的损失很大。全市2005年累计代偿总额838万元,本年代偿总额378万元。担保行业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危机。

3、今年担保机构运行处于停滞状态。今年五月中国银监委,银监办发„2006‟145号文件:《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开展合作风险提示的通知》对担保行业的发展是一个不利的消息。该提示明确规定担保机构资本金要达到1亿元以上,目前,我省仅三家达到这个标准,我市八家担保公司均未达到。全市70%担保公司处于停滞阶段,业务开展较少,湖南铁诚担保今年也很少开展新的业务。

4、担保专业人才缺乏。担保行业在我市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随着我市担保业的发展,对担保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由于缺乏担保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我市现有从事担保行业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门的担保知识教育,目前,我市部分担保人员参加了由国家发改委,省经委组织的专业培训,业务知识有所提高,但与担保行业发展还不相称。也使得担保机构风险加大。业务拓展艰难。

三、对策与建议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国家紧缩银根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遇到更大的困难。为了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发挥好信用担保机构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针对我市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除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外,还应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本,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信用担保市场。一方面要发挥政府担保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资本参股政府投资的信用担保机构;另一方面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成立商业性或互助担保机构,政府给予一些优惠政策。

2、扩充资本总量,做大担保公司规模。信用担保公司股本金的规模与其信誉和抗风险能力成正比,一定规模的担保资金既是信用担保机构设立的前提,又是其做强做大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市八家担保机构除湖南铁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及株洲世纪颐和担保公司外,其余规模较小,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大担保公司规模,一是通过整合资源做大规模。二是建立信用担保资本金补偿制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风险大、收益低,但社会效益较大,政府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建议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项基金,建立担保资本金补偿机制,每年安排一定的资本金补偿额度列入财政预算,从而保证市重点信用担保机构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三是积极募集社会资金。信誉较好,影响较大的担保机构可以采取公开募集形式,吸收社会资金,从而扩大担保机构规模。四是鼓励采取会员制吸收资金。吸收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作为会员单位,动员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股,扩大担保资金规模。五是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软待款,扩充我市担保机构资本金。

3、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防范化解担保风险。信用担保是国际上公认的风险较高的行业,防范和化解风险是担保机构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信用担保业务运作中,按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资金运用原则,通过建立各种风险控制机制,以防范、控制和化解担保风险。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主要是建立规范的信用担保操作程序和担保管理制度,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对信用担保的申请、审核、担保条件、保后跟踪和贷款代偿等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和透明度。二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包括内部风险补偿机制和外部风险补偿机制。内部风险补偿机制主要是提取呆帐准备金和风险准备金。外部风险补偿机制包括政府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风险给予一定的补偿。目前此项工作计划已建立,必须有效实施。三要建立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转移机制。就是让参与担保的各方共担风险,共同协定责任比例。风险责任比例可按以下方面分担:一是与合作银行共担风险。分担比例与银行协商,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一般是担保公司承担80%左右,银行承担20%左右。二是通过反担保措施转移风险。要求企业以其合法的财产(包括股权)抵押或质押,提供担保或反担保。可实行个人无限责任反担保、特殊产权质押、专用设备卖方回购合作反担保等。担保合同可以抵押、质押为反担保措施,并明确担保条款。三是通过再担保转移一部分担保风险。各类担保机构必须参加再担保,担保机构与再担保机构之间的责任分担,以担保机构为主,再担保机构分担部分风险,这样有利于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稳健运营。

4、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要积极开展银、企与担保公司的合作,积极推动担保行业稳步健康发展。一是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通过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开展合作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担保机构员工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增强其业务经营管理能力,尽快造就一支业务能力强、道德水准高的担保队伍。二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担保机构工作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信用担保工作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如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开发的“担保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支持从咨询、申请、初审、保前调研、评审、签约、放款、跟踪、终止、逾期、代偿、结案等全过程工作流的业务处理,为信用担保的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项目跟踪等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增加了工作透明度,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我市信用担保机构也应把信息化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三是要不断开发新的担保品种。担保公司应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开发担保新品种。如承兑汇票贴现担保业务、信用证担保业务、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业务等等,进一步满足不同层次企业资金担保需求

5、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外部发展环境。担保业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决定了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扶持,政府有力的支持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信用担保机构成功运作的前提,也是各国担保机构运作的基本特征.一要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经济运行体制,良好的社会信用有助于降低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也是开展融资担保业务的基础。

目前,由于我市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必须加快推进我市信用体系建设,包括成立由市经委、工商、财税、银行、信息等有关部门参加的专门机构,负责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尽快设立社会信用联合征信机构;建立社会信用评价机制,鼓励和支持守信单位和个人,加大对失信单位和个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二要加大财税政策上的支持力度。除了对担保体系的担保净损失由政府财政补贴一部分外,政府给予担保机构相应的免税政策。国家对列入试点的信用担保公司,对其从事担保业务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我市可在自身权限范围内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三要优化政务环境。一是减少政府干预。政府出资的担保基金坚持“政策化资金、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避免不恰当的行政干预。二是协调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关系。由于我市担保机构成立较晚,规模不大,在银行的信用度还不高,目前只与建行、商行等少数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引导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建立业务关系。三是房地产、土地等相关政府部门设立的评估机构,要公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尽量降低费用。

6、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行业发展。信用担保业是涉及面广、风险高的行业,能不能规范发展,不仅影响其本身,还响到银行和中小企业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所以,政府有责任对其运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一是建立市场准入制度。设立一定的门坎有利于提高信用担保机构的整体实力。二是设立监管部门,建立日常监管机制。明确授权一个政府部门来管理和监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由市经委、财政、银行、工商等部门组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由中小企业职能部门负责人兼任委员会主任),由财政、审计和其他出资者组成担保机构的监事会,主要对担保机构的资格、担保机制、担保程序、会计制度、风险防范、从业人员、收费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管理,定期监督和检查担保业务开展情况,积极创造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加强对担保资金的管理。政府出资的担保基金要制定担保办法。担保公司的担保资金必须全部存入协作银行;四是加强行业的自律。加快组建担保机构的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监督办法,规范服务行为,加强行业自律。

下载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我国的启示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我国的启示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范文]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9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发展改革委、......

    广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设有关情况

    广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设有关情况 广州市经贸委近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随着《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以及我市支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相继出......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模式探讨[五篇]

    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不论是从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上看,中小企业都存在很大资金缺口。中小企业通过股权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的很少......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研究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研究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做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等关键问题......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体系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市信用担保机构体系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信用担保机构的共同努......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谢八妹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2期 [摘 要]当前,我国担保体系发展存在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文......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不论是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维护市场经济稳定的重要支柱力量,在经济和......

    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文 件工信部企业[2010]225号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