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02:4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的通知》。

第一篇: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

调整意见的通知

豫政办 〔2010〕143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教育厅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意见

(省教育厅二○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和国家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推进我省中小学布局调整提出以下意见:

一、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先后进行了两次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全省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学龄人口流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农村在校学生数大幅减少,部分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闲置;另一方面,随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政策的落实,城镇中小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适应和满足我省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需求,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势在必行。

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形成科学、合理的中小学布局体系,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有效配置教育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有利于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和我省围绕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组织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布局调整的状况。因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责任感,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我省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设校,处理好需求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对中小学校布局进行全面规划,并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通过努力,在切实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使全省城乡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我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布局调整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教育重大投资项目相结合,与人口变化趋势相结合,与薄弱学校改造相结合,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要在保证入学率、普及率的前提下,既积极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又稳妥推进,注重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坚决杜绝因过急、过快、过度撤点并校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等现象发生。

三、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基本要求

农村初中布局调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收拢,并向乡镇所在地集中。原则上每3万人左右设1所初中,5万人左右的乡镇可以设2所初中。平原初中一般应达到18个班、班额50人,校均900人以上的规模;山区初中一般应达到12个教学班、班额50人,校均600人以上的规模。各地要根据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并一些办学规模小、教学质量差的初中。在布局调整中,应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原则上初中要逐步实行寄宿制。

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在坚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依据市(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相对集中、规模适度的原则,进一步调整撤并一些村小和教学点。要着重解决部分地方仍存在的村村办学的“小而全”问题。人口比较密集的平原地区,原则上5000人左右设1所完全小学,每个乡镇可设若干所中心小学,校址选择要兼顾区域均衡分布。中心小学要逐步建成寄宿制学校。小学一年级适龄儿童数不足30人的一般不再设成建制小学。平原地区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公里(不含寄宿制学校),在交通不便或距离较远的村要保留必要的教学点,方便低年级学生就学。逐步在全省形成中心小学、完全小学、教学点相互关联的网络结构。城镇中小学布局调整要重点解决学校数量不足、容量不够、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建

设不配套等问题。各地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居民区配套、旧城区改造尤其是人口密度加大和人口流动加速等因素,科学修订城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原则上每1万人区域内建设1所24班规模的小学,每2万人区域内建设1所36班规模的初中。城镇中小学布局规划要重视和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

各地要按照以上基本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和城乡规划,以县(市、区)为单位,进一步修订本地中小学布局规划。要本着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经济条件和学校布局的现状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布局调整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各地方案确定后,经省辖市汇总审核,报省教育厅备案。方案备案后原则上不得随意变动。

四、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各地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要求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性经常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市、县级财政要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支持力度;要依法足额征收和管理使用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确保全部用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逐步提高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各项教育投资项目必须按照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实施。要通过项目建设,改变农村中小学办学分散状况,努力扩大城镇教育资源规模。对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撤销的学校,不得再安排各项投资项目。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后,撤并学校仍由当地教育部门统筹使用,其教学设备、仪器、图书要“物随生走”,归并到新校使用。校舍是宝贵的公共教育资源,在农村要充分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确实不需要的校舍,要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置,处置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国库,支出按照履行职能需要由财政统筹安排用于布局调整中保留学校的建设,严禁私分或挪作他用,坚决杜绝教育资源流失。

(二)合理调配安置中小学教职工。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各地要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合理调配安置中小学教职工。在同一县域内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互补余缺,对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学校的校长和教职工要统筹考虑、统一调配,符合安置条件的要及时安置,不符合条件的要通过培训、转岗等办法,及时妥善安排。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严禁空编不补和挤占、挪用、截留教职工编制。要结合实际,切实保障山区和偏远地区学校教职工编制,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行。(三)建立

中小学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各地要根据学生流动和变化趋势,建立中小学学籍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学生流动情况,并根据学生流动情况,完善生均公用经费、“两免一补”等经费分配管理办法,做到“钱随生走”,减轻流入学校的经费压力,改善流入学校的办学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全省统一的中小学学籍档案管理系统。

(四)大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各地要把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并采取新建、改扩建等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要依据国家标准保证学校用地,按照配套、安全、实用、经济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建设学生宿舍食堂、教职工周转宿舍及饮用水、医务室、厕所等配套设施。要充分考虑寄宿制学校办学成本较高、教职工需求较多的实际情况,在公用经费补助、教职工编制核定等方面向寄宿制学校倾斜。省编办、教育厅、财政厅要尽快研究制订中小学寄宿制学校教职工编制配备标准;省财政厅、教育厅要根据中央安排,研究制订提高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的补助标准。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为寄宿制学校配备校车。

(五)加快城镇中小学建设步伐。各地要把中小学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均衡推进。要根据城镇区人口居住状况以及城市发展趋势,科学编制中小学建设布局规划。对城区规划预留的中小学建设用地,要核定用地位置和界限,严格加以控制,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侵占或挪作他用。凡新建居住小区,必须按照规定配套建设中小学校。房地产开发商要根据所开发建筑面积承担小区配套学校建设任务或捐建学校。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老城区改造时,要规划扩建、改造一批城镇中小学校,努力解决大班额和生均占地不足问题。

五、加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地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我省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县(市、区)政府为主,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对布局调整的统筹规划、宣传协调、督促检查等重要环节要亲自抓,并及时妥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统筹协调,密切配合。教育部门要统筹中小学布局调整,搞好学校布点规划,在政府领导下大力推进此项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把中小学作为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根据城镇化需要,从城镇功能配套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出发,会同教育部门搞好城镇学校布点;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先学校用地、后开发用地”的原则,保障教育用地;财政部门要切实增加投入,支持城乡教

育设施建设;编制部门要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满足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合理安排调配中小学教职工。

(三)加强监督,严格考核。各级政府及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考核和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为政策落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推进贵州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

推进全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

黔府办发〔2012〕26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创造条件,积极稳妥,逐步推进。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省教育厅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省基础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近年来,为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动各级教育协调发展,我省又启动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高中阶段教育突破性工程等,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但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量人口向城镇集中,学龄人口流动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需要加大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法规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推进我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实现全省基础教育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有机统一,1

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让农村的孩子开阔眼界,逐步使农村中学集中布局到县城、寄宿制小学集中布局到乡镇,使教育更好地服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

(二)基本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就近入学、适度集中;资源整合、提高效益;先建后撤、保证教学;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实现四个结合: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与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等重大教育建设项目实施相结合。

(三)目标任务。

1.提倡小学初中独立办学。在乡镇中心小学和部分人口较多的社区小学建设寄宿制学校,逐步减少现有村小和教学点,形成以一定比例的寄宿制小学和必要的村小、教学点为补充的农村小学新格局。

2.适度扩大初中学校办学规模。初中学校学生一般应达到1000人以上。原则上人口在2万人以下和学生规模达不到600人的乡镇不独立设立初中学校,人口在2万人至5万人的乡镇可举办1所初中学校,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乡镇可举办2所初中学校。

3.支持各地集中举办普通高级中学,适度扩大高中办学规模,逐步撤销设在乡镇的普通高中学校,在县城新建一批规模一般在3000人左右的普通高中,满足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就读的需要。

4.在市(州)政府所在地以及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的县城逐步建设(以改扩建为主)一批学校,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就读问题,逐步满足城镇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需要。在“十二五”期间较好地解决县城及城市学校“大班额”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

二、主要措施

(一)统筹学校布局与经济发展。教育部门要主动与当地发展改革、财政、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沟通协调,准确把握城镇化布局、产业发展、人口密度,尤其是学龄人口变化的趋势与特征,将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与工业化、城镇化统筹考虑,促进基础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各地要针对布局结构调整后寄宿生大量增加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11〕23号)精神,优先在县城、乡镇集中财力建设规模较大的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学校食堂、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等基础设施,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并配齐配足学校食堂工勤、安保和宿管人员,为教师教书育人、学生读书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紧密结合布局调整实施教育项目。各地的教育项目规划要与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紧密结合,对目前正在实施和将要实施,但与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原则不相符的项目要尽快研究,作出必要调整。在安排有关项目和资金时,要优先向我省属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优先向布局调整较快、结构相对合理的地区和布局调整后办学规模较大的新建、改建学校倾斜。对计划撤并的学校,一律不再投入建设资金。

(四)大力提高中小学办学质量和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中,要通过优化教育结构,实现中小学合理布局,最大限度缩小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教师总数在县域内调剂,禁止产生聘用新的代课人员;建立中小学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促进教师在分布、学科、职务结构等方面不断趋于均衡,实现良性循环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三、工作要求

(一)制定具体规划。各级政府对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详细规划,明确职责分工,精心组织实施,积极稳步推进。省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普通高中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由市(州)统筹,市、县分级实施;初中学校和小学布局结调整规划由县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各地对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尤其是中小学校的撤销与合并要慎重考虑,稳步推进。在撤销与合并原有学校、教学点之前,要充分论证,广泛听取意见,确保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对一些有必要保留的学校和教学点,在师资配备、校舍维修、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要给予必要支持。

(三)管好用好闲置校舍。校舍是宝贵的公共教育资源。各地对调整后闲置的校舍,可因地制宜改扩建为幼儿园,也可由当地政府开设文化活动中心、乡村图书馆或敬老院等公益事业。

(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各地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使干部、群众、教师、学生充分认识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切实消除负面影响,为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坚决杜绝因工作简单粗暴引发群体性事件,确保思想稳定、学校稳定、教育稳定、社会稳定。

第三篇:中小学布局整改措施

一、教育经费投入及使用政策

(一)加大市、区两级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发展费征收力度。并全部用于教育,主要用于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

(二)认真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综〔〕62号)精神,按市区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足额计提教育资金,主要用于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

(三)按照公共财政优先教育发展的原则,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

(四)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资金审批程序,坚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由财政设立专户、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专帐进行管理,接受财政、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二、教育用地政策

(一)将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纳入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学校用地纳入市区土地规划,设立“教育用地橙线”强化教育用地执行的刚性,变更教育用地性质,须征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由市规划委员会报市政府批准执行。

(二)优先保障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用地。新建、迁建、扩建的学校需征用土地,按“教育用地”性质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和预留控制,尤其对城东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设置和教育用地作出控制性详细规划。布局调整学校建设征用土地,需改变现有土地性质和拆迁的由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市政府统一协调解决。

(三)对市区现有中小学土地权属清晰、尚未办理国有土地证的集中办理相关土地证件,并明确教育用地性质。

(四)依法保护学校土地及资产相关权益。对于市区学校土地及资产,由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配,用于教育事业发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对因布局调整空置的教育用地,由市国土部门依法处置,处置净收益全部用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

三、教师定编和调配政策

(一)市区中小学教师编制按省定的编制标准,由机构编制部门核定。

(二)建立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合理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市区教师交流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调配。

四、建设费用减免政策

(一)为确保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建设工程费用,执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市区五大社会发展项目建设优惠政策予以减免: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一律实行零收费,有成本的可收取成本费(如工本费、材料费)属经营服务性收费和中介服务收费的通过有关部门和中介方双方协商,只收取成本费或免收,确需收费的原则上不应超过规定收费额下限的30%具体收费项目及标准可按市人民政府《关于研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29号)有关收费标准执行,未列入的其他收费项目均应比照执行。

(二)针对学校布局调整建设工程项目多、规模大、系统性强的特点,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建设工程相关手续,采取部门协商、一次性集中办理。

五、扶持民办学校发展政策

(一)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在市区投资兴办优质教育。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在土地征用、税费减免、招生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民办学校学生应享受的公共财政政策,对办学思想端正、办学条件好、教育教学质量高的民办学校给予优先和重点扶持。

(二)建立和完善公办学校教师在公办和民办学校之间合理流动的制度,鼓励经批准的公办教师在公办学校保留身份到民办学校任教。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四篇: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

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

一、2002年学校布局及学生、教师数

全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269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九年制学校1所,民办初中1所,县重点小学1所,乡镇中心小学12所,完全小学62所,初小170所,民办小学1所,儿童育智学校1所,幼儿园12所。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27023人,其中:普通高中1913人,职中500人,初中6594人,小学16094人,儿童育智学校6人,幼儿园及学前班1916人。有教职工1615人,其中:普通中学446人,职中51人,小学996人,幼儿园118人,儿童育智学校4人。

二、2005年学校布局及学生、老师数

全县有中小学、幼儿园156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民办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制学校2所,民办初级中学1所,县重点小学1所,乡镇中心小学9所,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117所,民办小学3所,儿童育智学校1所,幼儿园12所。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22631人,其中:高中3238人,职中290人,初中7906人,小学9735人,儿童育智学校7人,幼儿园及学前班1455人。共有教职工1552人,其中:普通中学709人,小学686人,儿童育智学校10人,幼儿园147人。

第五篇:中小学布局调整信息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审计调查

根据审计署统一部署,本次审计调查按照“评价总体、揭露问题、规范管理、推动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总体工作思路,以检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相关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为核心,深入反映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深入分析原因,提出科学规划、综合统筹、完善配套措施、合理配置资源等建议,促进农村中小学布局更加合理,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是国家审计署统一安排的审计项目。审计局把此审计调查项目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和关注“三农”及民生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走访、面询、座谈等调查方式,重点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前后的变化情况、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编制及调整、实施情况、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对全县8乡1镇10所农村中小学进行了审计调查。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审计组采取了双休不休、晚上加班等方式,确保审计调查扎实有效推进。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总体情况,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工作取得的成效,并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

摸清存在的问题,深入细致分析原因,提出科学规划、推动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措施的审计建议和意见,以达到“摸清总体情况,强化质量控制,防范审计风险,提升审计成果”的工作目标,促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合理规划和调整好农村中小学布局,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和人民群众。

下载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仅仅是撤并校点,而是在于优化校点布局,调整的目的是要保证孩子就近上学的权利和公平接受教育。 布局调整的再审视再出发 《 中国教育报 》 2012 年 8 月......

    中小学应怎样布局

    中小学应怎样布局 2012-01-02 第06版:文化教育 作者:汪明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151发生在江苏丰县的重大校车事故,包括最近在甘肃、云南、广东发生的一连串校车事故,引发了全社会......

    关于进一步推进班组建设工作通知

    关于进一步推进班组建设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 自2017年公司开展“加强生产企业班组建设”活动以来,各企业在班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继续推进各企业班组建设工作,按照......

    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育人成才先锋” 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 各党总支、现代科技学院党委: 我校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着力做好服务学校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师生......

    关于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推进 创先争优强堡垒做先锋活动的通知 局直各单位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最近,市委先后召开常委会和全市创先争优强堡垒做先锋活动调度推进会,对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进......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需求和现......

    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有关情况汇报

    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有关情况汇报 《六安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0~2030年)》已成型,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划背景 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要求,市教育局于2009年......

    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探

    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探 摘 要:中小学的布局调整,是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在农村各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当前基础教育努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