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隋以前)

时间:2019-05-12 02:2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隋以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隋以前)》。

第一篇: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隋以前)

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隋以前)

一、问答题:

1、农业民族务实的特征在中国文化上有哪些表现。

2、中国文化诸多特点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3、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

4、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5、“学在官府”到“学在私门”的影响和意义何在?

6、汉代官吏选拔有那几种形式?试述察举制的变化和作用。

7、秦汉时期从以法治国到黄老“无为而治”到“图谶于天下”,统治思想有那些变化?

8、简述秦汉天文历法的主要成就。

9、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特点。

二、名词解释:

社稷、图腾崇拜、仓颉、《春秋》、稷下之学、行同伦、察举制、桓谭、鸿都门学、征辟、开成石经、玄学、《世说新语》、《竹书纪年》

第二篇:(0560)《西方文化史》复习思考题

(0560)《西方文化史》复习思考题

一、名次解释

1、十二铜表法

2、塔西佗

3、罗马五大法学家

4、七艺

5、骑士精神

6、经院哲学

二、简述题

1、人类社会共经历了几种婚姻形态?

2.荷马时代部落或部落联盟实行军事民主制,它的主要机构是什么?

3.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

4.简述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发展。

5.文艺复兴产生的社会背景?

6.试述马基雅维里有关政治学的主要观点?

7.为什么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德国?

8.试述路德改革思想的意义?

9.试述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

10.简述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点。

11.简述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人物及思想活动。

12.简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13.简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

14.简述尼采的哲学思想。

15.简述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1.试论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试评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文化的影响。

3.试论中世纪西欧的世俗文学。

4.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根源。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民族文化史思考题与参考书

第一章:

思考题简述清入关前后满族文化的变迁,并分析其原因。试从藏族文化的发展历程看近代藏族文化的走向。

3怎样看西北穆斯林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伊斯兰文化的中国化?西南民族文化的多样化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参考书

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

奇文瑛:满-通古斯语民族宗教研究----宗教与历史

定宜庄: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

方素梅:近代壮族社会研究

蔡凤林:中国农牧文化的结合与中华民族的形成石硕: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

王铭铭: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再构思

刘夏蓓:安多藏区族际关系与区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

潘先林:《民国云南彝族统治集团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游建西:《近代贵州苗族社会的文化变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张云:《青藏文化》(中国地域文化丛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邢莉、易华:《草原文化》(中国地域文化丛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苍铭:《云南民族迁徙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

马汝珩等:《清代边疆开发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李廷贵、张山:《苗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马汝珩、成崇德:《清代边疆开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苏发祥:《清代治藏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马汝珩著:《清代西部历史论衡》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魏永理:《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

黄新宪:《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上中下,民族出版社2001年 邱树森《中国回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

郭大烈《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第四篇: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的特征:

第一,中国文化具有延绵不绝,体系完备的特点

中国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不断自我完善,于坎坷跌宕中创新发展,虽多有曲折和磨难,却从未中断。同时,由于历时久远,文化体系完备,文化的各个方面成就斐然,无论是制度文化、风俗文化还是文学、史学、哲学、教育等都十分发达,且各代均有所发展,各文化门类的发展保持完整连续的阶段性形态。

第二,中国文化具有“伦理型”的特点

中国古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伦理观念而加以维系的。高度重视伦理道德学说,并将伦理道德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分支中去,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去,是中国传统的做法,也是维系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

这种“伦理型”文化教育人们“为理想而献身”,颂扬高尚的情操和名节。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际,总有一批志士仁人慷慨赴国难,不惜舍身取义,马革裹尸。历史上,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不辱君命持节牧羊的苏武等就是其中的典范。第三,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很强,广收兼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文化是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半封闭的环境里,主要由以汉族为主的国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交往中,通过迁徙、和亲、互市等方式,互摄互补,彼此交融。

中国文化在古代长期领先于周边地区和国家,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如汉字、儒学经典、典章制度、礼法制度,以及农业手工业技艺等都曾久远地影响周边,这种文化上的“高势位”并不影响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但这种吸收不仅是有选择的,而且将是中国化的。这种对外来文化吸收和改造能力的强盛,是其生命力旺盛的生动体现。

第四,中国文化具有务实的精神和崇尚中庸的特征

务实是农人的基本特点,不务实则无以收获,在文化上自然强调实用,中国古代与生产、生活直接有关的学科受重视而发达,如农学、天文(历法)学、医学等传统学科成果丰硕,许多领域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儒家的思想,中庸之道是儒家倡导的重要主张之一。中庸之道被认为是中国式的智慧特征,体现在政治上裁抑豪强,平均权力和田产;体现在文化上,则是在多种文化相汇时,能异中求同,求同存异;体现于风俗,则不偏不颇,同于一体。

第五,中国文化具有重人事轻宗教,重现实轻来世的特点

中国农业民族务实的精神、务实的性格体现在许多方面,文化上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尤为重要。中国人虽然敬宗祭祖极为隆重,宗法制度极为严密,但对鬼神则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罕言鬼怪的思想具有代表性,相信人是万物之灵,人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儒家强调现世的功名,把通过正常途径获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鄙视投机取巧和玩弄阴谋诡计的小人,体现了中国人重现实重人事的精神。当然,中国重人事并非尊重个人价值,而是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强调人对国君的效忠。

对古代宗教,中国文化兼收并蓄,在百余种曾经流传过的各式各样的宗教中,佛教与道教是古代中国宗教的主体。与许多地区和国家不同的是,宗教并没有主宰中国的一切,中国也从没有陷入宗教迷狂。

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积极:

(一)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对文化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面向全民的,具有一定平等竞争性的选官取士制度,是中国古代用人选拔制度一次重大飞跃,其进步性体现在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即科举的开放

性、公正性。

科举制在形式上的平等、公正创造出一个空前伟大的精神激励给广大人民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幻想。为草野寒竣人士开辟登进之途,增加了社会内部的流动性,消解了社会内部的张力,打破了豪门士族垄断选官的局面。

(二)科举制度的平等、公正带来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官政治的成熟

上下阶层的分子通过科举制不断的合法对流,从而阻止了权利的世袭化,并带来社会的进步。它不仅使我国产生出了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的文官政治日益成熟,从而催生出了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的英才,对中国文明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科举制度对文化思想的凝聚整合起着重大的作用

中国的文化在几千年间未曾中断的持续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的科举制度,特有的文官政治。文官政治树立了一个与自身高度适应的社会政治思想——儒家思想,并通过文官选拔使之成为知识分子的共同信仰,进而传导向整个社会,形成一股统一的民族国家所必须的精神凝聚力。

(四)科举制度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传承

在科举考试制度下,功名、地位与权利的获取,是需要社会成员以获取这个社会的主流知识文化为基础的,科举制度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科举考试是取士的制度,学校教育是养士的法则。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整合为一条龙,学校科举化,科举学校化,这就使文化教育得到了较全面的普及。

消极:

1.科举制度下“八股取士”的弊端,抑制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创新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代,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形式越来越程式化、格式化,最终形成“八股文”。八股文是一种非常刻板僵化的文体,限定论题、格式等。它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泯灭了人们的个性,销蚀了人们的创造力。考生不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只能熟读四书五经以应付科举考试。

2.科举制度下考试内容狭窄单一的弊端,阻碍了中国自然科学的进步

科举考试的内容狭窄单一,不外四书五经,而且只能为“圣贤”作注,不能越雷池一步。科举考试在内容上基本把自然科学排除在外,这使得资本主义“分权时代”到来、相应的“分科之学”(西方科学的基本特征)开始主导世界科学发展潮流的时候,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华民族却无法展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因此,明清以后中国科技大大落后于西方,科举制或许是难辞其咎的。

3.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弊端,扭曲了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

“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取向使得人们认为受教育、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做官,科场功名往往成为读书人的原动力和毕生追求。“学而优则仕”的政治制度和价值取向也极大地缩小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空间。

第五篇:中国文化史

导论

一、释“中国” “中” 飘扬的旗帜,又引义为空间上的中央。“国”原指城邑。“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京都)(中国,京师也)中国有多种引申,一如诸夏列邦,二如国境之内,三如中等之国,四如中央之国。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意谓“文物之国”。4 一个朝代自称“中国”,始于元朝。

二、释“中华民族” 从时序划分,有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其核心单字“族”,原义“矢锋”(箭头),引申为众。“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复合词之简称,较早出现于华夷混融的魏晋南北朝。由“民族”和“中华”组成复合词,出于晚清。1905年孙中山组建同盟会,其誓词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语,是对朱元璋讨元檄文口号的袭用。

三、释“文化”“文明” “文”原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指二物相接。“文”与“化”的配合使用,首见于《易●贲卦》的《象传》 “文化”构成整词,始于西汉末年经学家刘向的《说苑●指武》。总之,作为整词的“文化”是“文治”与“教化”的合称。“文化”获得现代义,是在日本人以此词对译西洋术语的过程中开始的。4 文明: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尤其是对火的利用)引申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5 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有三:文字发明与使用,金属工具发明与使用,城市出现。文化作为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被众多学科所探究,阐发,开端于近代欧洲。7 文化的本质内蕴是自然的人化。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包括这四种层面的文化是广义文化。精神文化是狭义文化。

五、中国文化的生态环境 1 地理环境 2 经济土壤。延绵久远的中国文化大体植根于农耕与游牧这样两种经济生活的土壤之中。以年降水量400毫米线为界,中国约略分为湿润的东南和干寒的西北两大区域。西极大漠的万里长城,大体上与这条年降水量400毫米线重合,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边界线。3 社会结构

宗法制孕育于商代,定型于西周。

第一,政治权力和经济产权的继承,普遍遵循父系的单系世系原则。第二,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组织――家族长盛不衰。第三,族权与政权结合 4 国际条件

七、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中国文化的特质:人文传统,伦理中心,尊君重民,中㢕协和,延绵坚韧

由于地域、种族、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在东亚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汉字文化圈”,它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以及东南亚、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

八、中国文化史分期 前文明期:猿人到大禹传子。文明奠基及元典创制期: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 3 一统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秦汉 胡汉、中印文化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 5近古文化定型期:唐中叶至明中叶 东西文化交汇至现代转型期:明末至今 中国文化史上发生过三次转折:春秋战国之际、魏晋南北朝之际、唐宋之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旧转换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发祥

一、中国人的起源 从体质人类学考察,世界上的人类分为黄种人(蒙古人种)、白种人(欧罗巴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三大类别。“旧石器”和“新石器”的区分,主要是在于先民使用的石器工具制作的精细程度。在距今12000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不同,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除此之外,农业、奍畜业和陶器制作也都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仰韶文化(彩陶文化),河姆渡文化 大汶口文化 屈家岭文化 龙山文化(黑陶文化)

二、原始农业与畜牧业 北京人洞穴内灰烬厚达6米,表明至少在50万年之前,华人先祖已经熟练地用火与贮火。小麦、粟子(小米)、水稻、大豆、茶、柑橘、梨、李、梅、荔枝、龙眼等作物都被公认为原产于中国。传说中的尧、舜、禹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

三、初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包括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几大类。2 东方尚鸟尚凤,东南尚蛇、中原尚龙、西南尚虎 原始宗教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些以谋求控制自然力为目标的仪式,这便是巫术。

四、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 1 中原大地上生活着三个主要的部落族团:一是华夏集团(又称河落集团)主要活动在华夏中游的中原地区,以北部的黄帝和南部的炎帝为首;二是东夷集团(又称海岱集团)主要活动在黄河下游及东部沿海地区,以蚩尤为首,另有少昊氏、高阳氏、有虞氏等;三是苗蛮集团(江汉集团),主要活动在南方长江、汉水流域甚至更远的地区,以祝融为首。按照儒家的说法,尧、舜、禹三代是“大道之行”的“大同”时期。3 大禹传子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天下为家”的“小康”时代。

第二章 青铜时代

周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青铜器在中国的使用,约相当于从夏代至春秋战国之交,经历了约1500年,习惯上将这一时段称为中国的“青铜时代”。

一、文明的初现

20世纪末完成的“夏商断代工程”的目的是揭示夏商周的精确年代。该工程1996年启动。

二、青铜器及三代的物质文明 青铜器主要有以下几类:

饪食器:如鼎(出土青铜器型制最大的司母戊大方鼎为青铜礼器的代表)酒器和水器:如爵、尊、缶等 兵器:如戈、矛、剑、盾、胄等 生产工具:如耒、耜等

乐器:如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青铜编钟65件,为世界乐器史上的奇观。

三、文字的早期形态 中国古来即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目前所见中国正式的古文字,最初发现于商代 今日所见到的商朝文化最多的是甲骨文,因刻于龟甲、兽骨上,故称“甲骨文”;因其内容为卜问记录,故又称“甲骨卜辞”。大致分为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等四部分。古代称铜为金,铸刻在铜器上的铭文即称“金文”,或称“吉金文字”。四、三代的天命观念和人文传统 1 商人也频繁祭祀祖先神,形成“周祭制度”,周人实行的是所谓“昭穆之制”。2 天命观:一是对“德”的强调,二是对“民”即“人”的重视。

五、礼乐制度与社会生活 与宗法制相关连的是封建制,这里的“封建”是“封土建国”的简称,指帝王按照宗法的等级秩序分封诸侯。周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古代婚礼属于此类)等。3 所有的贵族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人生修养。

第三章

元典时代文化的多元走向

中国历史上的“元典时代”,大约相当于东周及春秋战国时期。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变革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折时期。“礼崩乐坏”一是表现为旧礼制的废止,二是表现为礼制的下移,即使用者身份等级界限的打破。

二、士的崛起与私学的出现 巫、史、祝、卜是第一批较正式的文化人。春秋末期以后,士逐渐成为知识阶层的通称。最著名的“奍士”贵族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与昔日的巫史和同时代的其他阶层相比,士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身份羁绊,形成新的品格:

(1)胸襟博大,以天下为己任(2)政治参与意识强烈(3)道德自律严格

三、百家争鸣与元典创制 孔子:有教无类 孟子:人性善 荀子:人性恶 2 墨家:最富于宗教性质 3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变法”与“专制” 管仲、子严、李悝、吴起和商鞅 5 战国时期阴阳五行说的代表人物邹衍 中国的元典时代大约相当于东周,中国文化元典――《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六艺”及《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其他诸子著作。

五、尊君重民的政治伦理

先秦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 其一,肯认民的地位和作用

其二,认识到君依赖民,民制约君的君民关系

其三,进而提出处理君民关系的理论构架(民为邦本,才能尊君)

六、先秦时期的区域文化 管仲、孔丘、墨翟、孟轲、孙武、邹衍等巨子诞生于齐鲁。战国初,韩、赵、魏三家分晋,故称“三晋”,地括今山西全境及河南中北部、河北中南部。秦文化的特色是功利主义鲜明。4 楚文化的特色是长于幻想玄思。

第四章

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一、专制帝国的文化模式 所谓“大”,就是尊重,重视。所谓“一统”,即“万物之本皆归于一”,本指诸侯天下皆统一于周天子,后世经解也借以指普天之下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同化一致 2 秦汉是郡县制 政策: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轮、地同域(废除西周以来的封邦建国制,打破地区壁垒,又通过大规模移民,开发边境,传播中原文化)、修秦律

二、汉文化对秦、楚文化的继承 四面楚歌发生在安徽境内

三、秦汉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 汉朝,为巩固君主专制,继续寻觅统治思想。汉初,社会需要休养生息。2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李斯建议秦始皇焚烧《诗》,他们都为了主禁绝异端,维护帝王一统意志。他们两位都是在专制一统帝国建立后设计“大一统”思想体系。其核心为君权神授。

四、经学与经今古文之争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差别:

第一,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目不同 第二,二者的学术取向不同

第三,二者所尊崇的圣贤对象不同 第四,二者学风不同

五、帝国文化的固守和外拓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是世界文明史的最大主题。秦汉帝国同时采取静态与动态,固守与外拓的两手政策,前者的标志是修筑长城,后者的标志是开辟丝路。

六、佛教传入和道教创立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答多。它领悟到苦、集、灭、道“四谤”以及“十二因缘”。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故称中国佛教“祖庭”。3 道教的基本信仰――“道”被释作宇宙本原。

七、文史创作和科技成就 秦汉帝国以农业立国,重本抑末,农业技术和农学理论都达到相当高度。包括一人一牛、隔年轮种、对粮、菜、桑、麻的栽培过程的详细叙述、水利。2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第五章 胡汉、中印文化的融合

一、魏晋之际的文化变革 经学和名教衰颓,是魏晋以来文化转折的一大标志。“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轻贱唐虞而笑大禹”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主潮。所谓“名教”,即以正名定分为主要内容的礼教。王国维将春秋战国视为中国古代学术的“能动时代”,将两汉视为“思想凋敝”的时代,将六朝至唐代视为 “受动之时代”。5 魏晋至中唐间,亦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期。强宗大姓与地域的结合十分明显,郡望和氏族谱在当时成为重要的文化要件。大姓如瑯琊王氏、颖川庾氏、谁都桓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陇西李氏、渤海高氏之类,先后掌握军政大权。

二、玄学与魏晋风度 玄学成为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老子》《庄子》和《周易》“总谓三玄” 玄学在魏晋南朝,成为豪门高族借以自矜并沉潜其中的意识形态,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继先秦诸子学和两汉经学之后的第三次学术高峰。3 一般认为,魏晋玄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正始时期

第二,西晋“竹林七贤”时期(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第三:东晋、南朝时期,玄佛合流。玄学开辟了一个思辨时代:通、难、胜、屈,清谈风格。5 这还是一个放诞不羁,个性解放的时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做有《酒德颂》蔑视礼教,曾经长醉60天以拒绝与司马氏合作。这些狂羁怪诞的行为风尚,即史上所谓的“魏晋风度”。

三、胡、汉文化的融合互补 对于胡文化来说,抛弃旧质,以适应新的农业文明环境是首当其冲的急务。2 胡文化“汉化”通常通过两个渠道进行

第一个途径,是由胡人统治者采用汉族统治的组织形式,推广儒学。第二个途径便是入迁内地的胡人在“与华民错居”的情势中,不仅“语习中夏”,“多知中国语”,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汉族儒士改造胡文化的主要途径是以胡族上层为中介,倡导儒学,建设汉式政权组织以及以农业社会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倡兴文教。隋唐时期的汉族,是受容了鲜卑等胡族的新汉族。隋唐皇室便有胡族血统,如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

四、南北文化的差异与整合 汉代经学嬗变为魏晋玄学,其中心区域在洛阳一带。秦汉帝国的文化整合以中原文化为本位,大量汲取南方文化的成分;而隋唐帝国的文化整合,则由于“五胡乱华”、南北分治、中原文化的特殊历史演变,转而以南方文化为基础,融汇北方文化。

五、佛教华化与三教共弘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广泛流播,其重要物化成果有二:其一是寺院的广为兴建,其二是巨型石窟造像(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佛、道二教在魏晋南北朝的兴建,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有关(梁武帝萧衍)3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的灭佛,与以后的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的灭佛,合称“三武一宗灭佛”,佛教史上称为“法难”。隋唐时期还是中国佛教宗派创始、成熟的关键时期,如三论宗(法性宗)创始于隋唐间的吉藏,法相宗(唯识宗)创始于唐代的玄奘。5 玄奘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6 唐朝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设有太学。

六、隋唐盛世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这一时期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全盛佳境。最为人称道者,一为西汉的“文景之治”,二为唐太宗贞观年间的“贞观之治”。3 隋唐盛世的辉煌气象:京都、帝陵(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祖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运河 隋唐时期,敦煌地区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要冲。天宝年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教,被日本人称为“日本律宗太祖”,“日本文化的恩人”。现在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就是生动的历史见证。6 科技的传播是隋唐文化对远西的主要影响之一。

七、科举制度 系统的科举制度创设于隋,以分科举士而得名。2 唐代明经科主要考帖经和墨义。进士科在考试策论和帖经之外,诗赋成为必考的重要内容。武则天亲行殿试,此制后代沿袭。殿试的实质在于“君师合一”。5 自隋唐始兴至晚清昭废,科举制度实行约1300年。

八、文史自觉 曹丕的《典论●论文》标志文史走向自觉。魏晋间的散文也多有佳篇。诸葛亮的《出师表》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所谓“惊人文字,千秋涕泪”。至唐代前期撰《隋书●经籍志》才确定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和顺序。4 这一时期还出现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评专著――刘知几的《史通》。5 杜佑编纂的《通典》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第六章近古文化的定型

一、唐中叶的文化转折

史家普遍认为,“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二、渗透神机的新儒学――理学 理学是一种以儒学为主体,兼收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因子。2 周敦颐和邵雍是理学体系的开山人物。继周敦颐、邵雍之后,张载、程颢、程颐真正奠定了理学的坚实基础。至于张载关于“心统性情”,“天地之性”,“德性所知”等伦理学问题的思索,都成为后来理学家们关切的重大命题。5 理学发展到南宋,朱熹是集大成者。重要的是,朱熹将“理”推绎为政治哲学。7 在这里,朱熹提出了精神修炼的方法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人生,二是理学家所推崇的“孔颜乐处”,三是张载在《正蒙●西铭》中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四是所谓的“浩然正气”。

三、文化的雅化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韦庄《女冠子》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 苏轼尤为推崇王维,他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四君子:梅、兰、竹、菊 四大书院:嵩阳、乐麓、睢阳及白鹿洞。6 米芾以“石痴”著称。

四、俗文化的展开 《清明上河图》出自北宋画家张择端之手。仔细察看画中人物,可以发现各色人。宋人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即可与《清明上河图》相互印证。市民文化的发展,导致宋代城市出现了迎合市民口味的娱乐场所――瓦舍,每一瓦舍都有若干专供演出的圈子,史称“勾栏”。“说话”是宋代民间艺术中颇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分小说、讲史、讲经、合生四大家。

五、文官政治的建立 文官政治的基石――科举制 宋代重视文官政治,与开国君主宋太祖“性好艺文”,宋太宗“锐意文史”大有干系。宋四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4 在标榜“右文”的宋代,文官待遇之高,地位之隆,为中国历史之罕见。5 台谏制作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举措。

六、文化中心的南移 1 靖康俘获徽宗、钦宗 经济中心的南称为文化中心的南称奠定了基础。北宋大词人如晏殊、柳永、欧阳修等,都是南人,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也都游历于江南。唐至北宋,洛阳成为学术中心,南宋时期转移至福建。

第七章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

一、辽、夏、金、元: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律背反 1 在许多时候,用武力取胜的一方往往从失败者的文化里吸取更为丰富的养分,否则胜利者将面临惨败的现实,这就是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律背反。2 相对而言,蒙古人的汉化历程要缓慢得多(例外:忽必烈)

二、帝国体制下的中西文化交流 从元代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一个回回族。就中国文化史而言,马可●波罗历史地成为元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

三、元曲的兴盛 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大都以南曲为主要艺术形式。2 元曲使中国真正步入戏剧大国的门槛,并享誉世界。

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最高的时期。北宋科学家沈括提出了地磁影响指南针这一科学论断。《梦溪笔谈》 3 中国是将火药应用于军事目的的最早的国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英宗年间陨石的记载,比西方早700余年。5 德国数学家称秦九韶是“最幸运的天才”,美国科学家萨顿认为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在世界数学界,“大衍求一术”被誉为“中国剩余定理”。6 《农桑辑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郭守敬不仅是优秀的水利专家,而且是卓越的天文学家。他和王恂、许衡等人共同编制了更为准确的《授时历》,运用时间长达360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历法。元代医学的成就令人瞩目,发展为十三科。元代纺织业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是棉花广泛种植。

第八章 晚清帝国文化

一、古典文化的集成 明清两代,中国古典文化进入总结阶段。编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始于清康熙年间,被康有为称为“清代第一大书”。3 《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属于类书,《四库全书》属于丛书。4 在中国文化史上,《永乐大典》确乎是一部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5 《古今图书集成》遂成为现存的搜罗最博,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虽然绝比不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规模,但与约3500万字的《大英百科全书》比较,仍可称为煌煌巨㠸,因而在国外有“康熙百科全书”之称。清代朴学脱颖而出,成为乾嘉时期的主导学术。8 以故顾氏被称为朴学的开山大师。客观而论,清代朴学对古籍文献的整理与考据工作,对于学术文化的传承不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极端皇权与文化专制 鲁迅将明清时期的文字狱喻为“脍炙人口的虐政”。2 明代文网的编织者是朱元璋。明清两朝大兴文字狱,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桎梏。

三、理学的嬗变 初明时期,是理学的“述朱期”。陈献章是明代理学家中第一个大胆“通禅”的人物。3 王守仁是明代心学的开创者。王学又叫“心学”,因为王守仁把“心”视作第一性的、本原的东西。王守仁“心学”的主旨是“心即理”说和“致良知”说,其实行路径是“知行合一”。5 王学极一时之盛,成为明代中后期的“显学”。到了泰州学派,这一层意味则更加明朗,并对礼教教条提出某些尖锐的批评和嘲讽,形成一种有悖于纲常名教的异端色彩。功利主义是泰州学派另一富于战斗性的思想,它直接针对理学禁欲主义。8 泰州学派正是这种思潮在中国的早期代表。9 顾炎武、王夫之、唐甄

四、启蒙新声 顾炎武明确区分“国家”和“天下”两个概念。黄宗羲认为,天下与君主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3 值得注意的是,黄宗羲主张以法制来抑制君权。4 黄宗羲提出设学校以监督朝政的思想。明清启蒙浪潮还大力提供实学精神。实用理性是中国文化的的特征之一。徐光启是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清初启蒙思想家们极力从复兴儒学的立场出发,高扬经世致用的旗帜。黄宗羲认为,儒学本质上是经世致用之学。清初另有倡导实学的“颜李学派”,其领袖人物颜元、李塨。

五、耶稣会士来华有东西方文化交流 当利马窦等传教士进入中国时,正值明朝末期。2 利马窦堪称西方“汉学家”之先驱。汤若望所著《远镜说》标志着西方光学正式传入中国。4 至今沿用的阴历就是崇祯历法。中国的绘画、建筑、戏剧、诗歌、陶瓷丝绸及典章文物,风磨于南欧和西欧,被称为“洛可可艺术”。

六、郑和七下西洋与“迁海令” 以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元世祖忽必烈曾发动远征日本列岛的战争,但以失败告终,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以武力征服海外国度的尝试。2 民间流传的“三保太监下西洋”,便是发生于明朝初期。3 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为了政治目的远航,一是为了寻找不知所踪的明惠帝,二是为了向海外炫耀明帝国的强大国力。为了对付郑成功的抗清斗争,清廷于顺治十八年颁布迁海令。5 乾隆年间,正式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七、市井口味与小说丰收 苏州是清代前期传统工商业水平的最高代表。一位在清代前期游历过苏州的法国人,称苏州是“高级趣味的工艺和风靡全国的风尚的策源地。市井文化的繁荣,为明清小说的丰收准备了肥沃土壤。4 金瓶梅 “三言”、“二拍”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它们分别是历史小说,侠义小说,神怪小说,世情小说的典型代表。《三国演义》开章回体小说之先河,是中国历史长篇小说最杰出的巨著。7 《西游记》取材于唐代高僧玄奘赴印度取经的故事。清代小说也有所谓四大流派,即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拟古派,《红楼梦》为代表的人情派,《儒林外史》为代表的讽刺派,《三侠五义》为代表的侠义派。

第九章 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

一、经世实学 对于道咸间学风之变的社会背景,那一时代成就最大的经世学者魏源。2 清中叶提倡议政最力者是龚自珍 澧运、盐法、河工在明清时期被称为“三大政”。魏源根据《四洲志》等材料,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5 注意探讨本朝掌故,纂修当代史,是道咸间学术的又一特色,其创始者是魏源。道咸间的经世实学是中国“古学”通往“新学”的桥梁。

二、兴办“洋务”与“中体西用”模式 19世纪60年代伊始,中国出现了一股模仿西方工业化模式,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军事-实业一体化浪潮,为“洋务运动”。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把中体西用的概念说得最为清晰,把中体西用的内涵阐述得最为充分者,莫过于张之洞。

三、近代文教机构的兴办与知识分子形成。书院改制与新式学堂的设立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线。2 在近代外国商办报刊中,最著名者为《申报》。在近代出版机构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巨的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4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

四、从“维新”到“革命” 1 康有为《大同书》 维新派的另一员健将,是被梁启超誉为晚清思想界“彗星”的谭嗣同。3 严复被时人誉为“中国西学第一者”。孙中山借鉴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监察制度,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资产阶级“五权分立”学说。五、五四狂飙 青年胡适亮出了“文学革命”的旗帜。2 《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开山之作。法国作家罗曼●罗兰高度称赞《阿Q正传》这部讽刺写实小说是世界的。4 北京大学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堡垒,而且是科学精神的摇篮。

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

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发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经济思想。

七、文化论争

1923年春,又爆发了著名的以人生观为主题的科学与玄学之争。

八、汉字改革

20世纪80年代编出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录汉字3500个。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汉学7000个

下载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隋以前)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隋以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法制史复习思考题

    思考题 1.清政府立宪举措及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意义? 答:清政府立宪举措: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01年,清政府面临列强蚕食中国的局面,于1905年清廷派大臣考察列国宪政,以期仿效谋富强......

    中国当代文学课复习思考题

    中国当代文学课复习思考题一、 填空题: 1、中国20世纪文学是一个————的整体,中国当代文学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特指————年以后的中国文学。 2、中国文......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绪论 一、文化的概念、结构和传承 (一)文化和文明 1、文化的概念 中国:“文”本意指交错的纹理,引申为自然与社会纷繁复杂的事象; “化”本意为改易、生......

    中国文化史笔记(本站推荐)

    中国文化史笔记 1、五礼 ① 吉礼:对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鱼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以及四望百物等的祭祀典礼。 ② 凶礼:一般理解是指丧葬,还应该包括对天灾......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之二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1文明“文明”中之“文”实指文采、文藻、文华;“明”指开明、明智、昌明、光明。“文明”一词首见于《尚书・舜典》之“睿智文明”。按孔颖达的说法,则为“......

    中国文化史第六章

    宋代文化的总结 唐中叶至明中叶,中国文化开始了又一轮变迁,称之为近古文化。宋代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宋代之后,汉唐的雄浑气象一去不复还,雅文化层面走向......

    中国现当代文化史

    《中国现当代文化史》考查 1、总结归纳20世纪10-30年代,中国学术界发起了哪几次有关东西文化(中西文化)的争论。列举每次争论双方的代表人物、主要的观点,以及每次争论的结果。......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 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史实了解中国国情,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它至少需要和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目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