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文化史

时间:2019-05-14 07:08: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的教育文化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的教育文化史》。

第一篇:中国的教育文化史

中国的教育文化史

从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几 年间,基本为中国的内战时期。当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不受到战争 的严重影响,有关的统计数字也残缺不全。因此,对这一时期的介绍从略。

(1)文化事业 新闻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 期。

建国后最初7年,有步骤地进行了新闻事业的恢复、改造工作,建立起 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系。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新闻出版署召开全国新闻工作会议,讨论在全国 转入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情况下,改进新闻工作的问题。会后,各级报 纸开始以首要篇幅报道生产劳动;积极建立通讯员网络和读报组,进一步加 强报纸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注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根据会议的决定,新 华通讯社结束了战争年代各分支机构的分散状态,完成了组织上和工作上的 集中统一,逐步建成为国家通讯社。通过建立城乡广播收音网和农村广播站,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级地方广播电台的广播扩大了收听范围,人民广播 开始进入工厂、农村和部队。据统计,1957年全国有报纸364种,广播电台 61座,县广播站近1700个。

1957~1966年间,中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58~1960年,适应社 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需要,报纸广播电台的数量有了较大增长,同时开办 了电视事业。1958年全国有报纸491种,广播电台91座,电视台2座。1961 年起,由于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新闻事业随之压缩规模。1961年全国 报纸减少为 260 种,广播电视事业的规模也有所缩减。60 年代中期,1965 年报纸增加到413种,广播电台87座,电视台12座。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批报刊被迫停办,报刊发行量大幅度下降。据 1968年统计,全国省级以上报刊仅42种,其中全国性报刊只有4种。1971 年以后,报纸数量略有回升,但增长有限。与此同时,新华社和广播电视事 业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效率低、效益差,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1979年起,报纸的种类和期刊总发行量成倍增长,收音机和电视机的社会 拥有量急剧增加。中国的新闻事业已由以报纸为主体逐渐转到通讯社、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新闻摄影等多种新闻工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新 格局。一个 136 多层次、多品种、多功能的 遍及全国的新闻宣传网已经形成。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已经成为建 设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工具。据1987年统计,除台湾省外,全国共有登记公 开发行的报纸1482家,期总发行量为18600万份;广播电台386座,发射台 和转播台1016座,收音机、收录机社会拥有量3.3亿架,县级广播站2576 个,广播喇叭8316万只;电视台366座,发射台转播台17570座,电视机社 会拥有量1.16亿台。新华通讯社已成为国际性通讯社之一,在国内外有分社 120多个,派驻国内外的记者1100多人。以海外华侨、台港同胞和外籍华人 为对象的中国新闻社也有了很大发展。

出版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出版业的兴盛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40年来,中国的出版事业尽管经历曲折,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形成 了从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物资供应到教育、科研以及对外贸易等较为 完善的出版体系。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又 为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 事业正在逐步形成。

1949~1956年,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型出版事业的初创阶段。1950~1956 年,出书品种和印数持续增长,共出版各类图书12.9万种,1956年当年出 书28733种,是1949年的3.6倍;7年总计印数达63.2亿册(张),1956 年的总印数为17.8亿册(张),是1949年的17倍。

这一时期,翻译出版了43个国家的各类图书15700多种。书刊印刷业也有较大发展。1949年全国书刊铅印印刷约13万令,1956 年增长到283万令;胶印印刷1949年仅7万令1956137 年达到207万令。

图书发行网点建设加快,图书发行量大幅度上升。1950年全国销售图书 2亿册,1956年增加到14.8亿册;销售金额从0.5亿元增加到3亿元。

1957~1965 年,中国出版事业取得初步发展,同时也经历了曲折的阶 段。到1965年有国营出版社87家。这一时期共出版各类图书23.1万种。总 印数148.29亿册(张)。书刊印刷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铅印印刷从283万令 增加到472万令,胶印印刷从207万令增加到444万令。1956年以后,各地 新华书店依靠供销社建立农村图书销售点,使图书发行网点遍及城乡。1965 年全国共有图书发行网点5万多处,年销售图书18.6亿册(张)。

1966~1976年,中国出版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的10年。1966年“文化大 革命”开始以后,许多出版机构被撤销,出版工作者被遣散,大批图书被当 作“封、资、修毒草”付之一炬,图书出版业十分萧条。

1977~1987 年,中国出版事业空前繁荣和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其表现 是:

①出版能力显著增强。到1987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471家,其中1977 年以后新建和恢复的有396家。在全国范围内,一个专业较为齐全,布局大 体合理的出版社体系基本形成。地方出版力量的增强尤为引人注目。

与之相适应的印刷生产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到1987年,承担书刊印刷任 务的企业有210家,其中千人以上的企业有45家。印刷生产能力:铅印排字 80亿字左右,铅印印刷约3000万令,胶印印刷1200万令,装订2100万令。10年内综合印刷生产138 能力增长50%左右。

②图书品种、印数稳步增长。到1983年基本解决了因“文化大革命”造 成的严重书荒,从1986年开始,整个图书出版从注重品种数量转入着重提高 质量,调整结构,建立体系的新阶段。1987年全国共出版各类图书6万多种,是1978年的3.5倍;总印数达63.09亿册(张),比1978年增长64%。

③同国外的合作出版有了良好的开端。1979~1987年,中国已同14个 国家和地区的170多家出版机构签订了360多项合作出版协议,计划合作出 版700多种书刊画册,其中已有大型《中国》《长征》画册等100多种出版。同时,中国还向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图书,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 图书,图书进出口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④图书发行体制开始进行改革。1982 年开始对图书发行体制进行改革,目标是:在全国形成一个以国营新华书店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 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少流转环节的图书发行网络。改革5年,共发展集 体、个体书店1万多处,个体书摊1.7万多个。同时在新华书店推行经销、寄销、试行承包、租赁、提倡书店和出版社联营,提倡出版社自办发行。有 的出版社出版的书有一半不必经过新华书店发行。

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上卓有成效的时期。10年中共出版各 类图书35.7万种,总印数为574.41亿册(张)。图书出版呈现出初步繁荣 的景象。

语言文字 汉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属汉藏语系,是这个语系里最主要的语言。

除了中国大陆和台湾省以外,汉语还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以汉语 为 母 语 的 人 大 约 有 9.4亿。汉 语 是 联 合 139 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的标准语是近几百年来以北方官话为基础逐渐形成的。它的标准音 是北京音。汉语的标准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

语音 汉语的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3部分。打头的音是声母,其余的部分是韵母,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把声调也看成音节的组成部分,是因为汉语的声调是辨义的。例如:“汤、糖、躺、烫”4 个字的声母是[t ‘]韵母都是[a■](方括弧里是国际音标,表格里的国际音标省去括弧),只是因为声调不同,意义就不一样,在语言里分别代表4个不同的语素(最 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在书面上写成4个不同字。

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自1978年开始,中国人名 地名一律改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取代了威妥玛式等各种旧拼法。

语法 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手│洗│民│失)。语素和语素 可以组合成词(马+路→马路│开+关→开关)。有的语素本身就是词(手、洗),有的语素本身不是词,只能跟别的语素一起组成复合词(婀→婀娜│ 旮→旮旯)。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的比重最大。大部分双音词都是按照上 面提到的复合方式造成的。

把汉语跟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较,可以看出汉语语法上的一些重要的特 点。汉语和印欧语的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没有形态变化。这主要指以下两种情 形。第一,印欧语的动词和形容词后头可以加上一些只改变词根的语法性质(转化成名词)而不改变其词汇意义的后缀,例如英语的-ness、-ation、-ment之类,汉语没有此类后缀。第二,印欧语的动词有限定式和非限定式(不 定式,分词,动名词)的区别。汉语没有这种分别。这种差异使得汉语语法 在以下两个重要方面跟印欧语语法大异其趣。

首先,在印欧语里,词类的功能比较单纯。例如名词只能充任主语和宾 语,形容词只能充任定语和表语,定式动词只能充任谓语里的主要动词。在 汉语里,由于动词和形容词不变形,无论在什么句法位置上出现,形式都一 样。这就造成了词类多功能的现象。

其次,印欧语的句子和分句里必须有定式动词,而词组(短语)里要是 有动词的话,只能是非限定形式,不能是限定形式。因此,句子和分句是一 套构造原则,词组是另一套构造原则。汉语的动词没有限定式和非限定式的 对立,动词不管用在哪里,形式都一样,因此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 原则是一致的;从词序方面看,汉语一个重要特点是所有的修饰语都必须放 在被修饰成分的前边,所以修饰语不宜太长、太复杂。把外文翻译成中文的 时候,原文后置的修饰语都得提到前边去。如果修饰成分比较多,句子就不 太容易组织。这种时候,往往得把原来的长句拆成几个短句,使修饰语适当 分散或者转成谓语。

文字 长期以来也不断有人批评汉字的缺点,主要是说汉字难认、难写、难于机械化(印刷排版、打字等)。因此在扫盲、儿童识字教育、文化传播 等方面,都不如拼音文字效率高。

跟拼音文字比较起来,汉字有它的短处,但是也有它的长处。汉字最大 的长处就是能够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50年代开始进行简化汉字的工作。1986年中国重新公布的《包括简化偏 旁类推的字》规定了2200多个简化汉字(包括用简化偏旁类推的字)。这项 工作目前已告一段落,今后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稳定,不继续简化。因为不断 简化会破坏文字的稳定,而且简化一批字以后,原来的繁体字并不能废除。结果是汉字的总数有增无减,反而加重了学习和使用的人的负担。

关于文字拼音化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论。从理论上说,任何自然语 言都可以用拼音文字记录。但是由于汉语方言分歧,在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没 有取得广泛、切实的成效以前,改用拼音文字会给方言区的人带来很大的困 难。此外,由于汉字历史悠久,大量的文献都是用汉字记录的。一旦改弦易 辙,势必在文献的广泛利用上造成一定困难,在社会心理和民族感情上也可 能引起波动。

方言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情况复杂。下边把汉语方言粗分为 官话和非官话两大类来说明。官话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和长江南岸九江与镇 江之间沿江地带以及湖北、四川、云南、贵州4省,包括北方官话、江淮官 话、西南官话几个方言区。官话区域的面积占全国3/4,人口占全国2/3。官 话方言内部的一致程度比较高。从哈尔滨到昆明,相距3000公里,两地的人 通话没有多大困难。非官话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包括吴方言(江苏 南部,浙江大部)、赣方言(江西大部)、湘方言(湖南大部,广西壮族自 治区北部)、粤方言(广东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闽方言(福建,台湾,广东的潮州、汕头、海南地区)、客家方言(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 西部,江西南部,台湾)。非官话区域比官话区域面积小,可是方言差别大,彼此一般不能通话,甚至在同一个方言区内部(例如浙南吴方言与苏南吴方 言之间、福州话和厦门话之间),交谈都有困难。

(2)教育事业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教育行政 中国教育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下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制度(见下页图示)。全国教育的最高决策机关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中央的教育行政机关原 为教育部。1985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 议决定,撤销教育部,设立国家教育委员会。

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有:(1)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或教育 厅、局);(2)市(地、州)教育委员会(或局);(3)县(市、旗、区)教育委员会(或局);(4)乡(镇)设管理教育的专门机构或专职干部,协 助乡(镇)政府管理所属的地方。根据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基础教育 管理权属于地方。

学制 初等教育

①普通小学,招收6~7周岁的儿童入学,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小学修 业年限5年或6年,实行一贯制。②成人初等学校,主要学习语文、算术两 科;扫盲识字班,吸收文盲、半文盲入学,以学会1500~2000个常用字为扫 盲标准。

中等教育

①普通中学,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两个阶段,修业年限5年或6年(初中3年,高中2~3年)。②农业中学,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 为 2~3 年。③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一般为 3 年。④技工学校,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3年。⑤中等专业学 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一般为3~4年,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为2年。⑥成人中等学校,成人业余初中或高中,分别招收具有小学或初中程度的青壮年入学,修业年 限2~3年;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实行脱产或半脱产学习者,修业年限一般为2~3年。

高等教育

①大学和专门学院。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青年入学,修业年限 一般为4年,部分专业和少数重点学校为5年;部分大专院校附设短训班、专修班。②属于成人教育的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招收具有相当高中毕业 文化程度者入学,修业年限为4~5年;职工、农民大学修业年限一般为3~ 4 年;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和夜大学或独立函授学院,实行学年制的,修业 年限一般为5~6年,实行学分制的,修业年限不限。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 度。按学科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成绩证明书,累积分达到专业毕业要求者,发给毕业证书。④研究生制度。由各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单位招收攻读硕士 学位或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修业年限均为2~3年;部分高等院校设有研究生 院(部)。中国现行学制图见下页。

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4年,中国的教育工作经历了一个 曲折的发展历程。这期间虽然在工作中有不少失误,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 期间,曾遭到严重破坏;但是从全局来看,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①1949~1983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1600 多万建设人才。其中,普通高等学校由1949年的205所增加到805所;本、专科在校学生120.68万人,比1949年增加9倍多,共计培养本、专科毕业 生411.02万人,等于旧中国36年毕业生总数的19.5倍;培养了毕业研究生

4.18万人,尚有在校研究生3.71万人;派出留学生2.7万人,加上自费留 学生共有3.4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已发展到3090所,在校学生114.33万人,比1949年增加了近4倍;培养了毕业生722.4万人。(包括广播电视大学、夜大学、函授大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约500万人。以上这1700 多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是中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局面的依靠力量,他们正在发挥着骨干的作用。

②普通教育也发展得相当快,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劳动人民的科学 文化水平,做出重大贡献。据统计,到1983年,全国共有普通中学9.65万 所,在校学生达到4397.73万人,比

1949年增加41.3倍;共有小 学86.22万所,在校学生达到13578万人,比1949年增加4.6倍。学龄儿童 入学率已由解放前的20%左右增加到94%。有的地区,如上海市郊区(县)、江苏省苏州地区、山东省烟台地区、吉林省延边地区、广东省佛山地区以及 有些大中城市不仅普及了小学教育,而且正在普及初中教育。幼儿教育也发 展得很快。198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包括独立设置的)13.63万所,在园 幼儿1140万人,比1950年增加87倍。

③职业教育的网络正在形成。到1983年,全国职业学校已有5481所,在校学生122万人(其中农业中学4073所,在校学生68万人)。据18个省、市统计,各地职业学校设置了近400个专业和工种。1983~1984年职业大 学发展得很快,已达60多所。技工学校和就业前的培训也有较大发展。有的 地区,如辽宁、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一个从初级到中级(包括中等 专业学校)、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④建国以来成人教育得到普遍的发展,特别是1984年前后,全国城乡兴 起了以振兴中华、实现四化为目标的群众性的读书自学活动,参加自学活动 的职工达到三千多万人,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兴未艾。1983年全国共有多种类 型的成人高等学校1196所(其中,广播电视大学29所,职工大学841所,农民大学4所,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304所,独立函授学院3所,管理 干部学院15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函授、夜大学的有155所,办夜大学的 有169所,同时举办函授、夜大学的有54所。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共112.84 万人。自从1981年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以来,全国有25.9万人参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颁发11.38万张合格证书。1979年创办中央广播电 视大学以来,已有16万人毕业,有20万人单科结业。全国中等成人教育在 校学生有974.75万人(其中成人中等技术学校在校学生236.57万人,包括 农民200.8万人,成人中学在校学生646.52万人),各类成人学校学习时间 在一年以下的短训班、进修班在校学生527.69万人,全国成人初等学校在校 学生817.24万人。1949~1983年,全国已扫除青年文盲1.5亿人。1983 年全国约有650万人参加识字学习。

⑤建立了一支社会主义教育的教职工队伍。到1983年,全国大、中、小 学和幼儿园共有教职工1186.75万人,约占全国职工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 专任教师923.4万人。据1983年的统计,在普通高等学校的35.8万教师中,有教授5282人,副教授31782人,讲师149987人,共计187051人,相当于 1965年讲师以上人数37088人的5倍以上。中、小学教师经过近来的整顿、考核和培训,素质有新提高。1984 年起,正在采取措施,改革师范教育,把已有的197所高等师范学校、861所中等师范学校办好,并有计划发展师 范教育,以适应普及小学教育,发展中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

⑥广泛开展了教育外事国际交流。在50年代,中国的教育国际交流主要 是在前苏联东欧等国之间进行。派出的留学人员主要是去前苏联。据统计,先后派往前苏联的留学生和进修生9106人,派往其他国家的较少。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1984年前后已向54个国家 派出了公费留学人员18500多名,已经学习结业回国的有7000余人。还有自 费留学生7000多人,正在国外学习。同时还接待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00多个 国家、地区的大批外国留学人员。1983 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 5000 余人。其中学习2~5年的有2000多人。应28个国家的聘请在外国高等学校 任教的有120多人,主要的是从事汉语教学工作;之外,尚有许多学者、专 家应聘出国短期讲学。中国教育系统参加国际学校交流的活动日益广泛,仅

1979~1982年就有370次,839人。1984年中国已有106所高等学校同外 国151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校际联系,互换留学人员、进修教师、学者,交流资料、学报、学术论文,并进行教学、科研方面的合作。有的中、小学也同外国的同类学校建立了校际联系。通过与世界各国的教育、学习交 流,对提高中国的教学、科研水平,了解世界的教育、学术动态,起到了有 益的作用。

中国的教育,在建国后40年中,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许多 问题。“左”的思想还未完全克服,教育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发展的需要,教育结构还不合理,管理过于集中,有一部分师资的水平不高,教育的发展缓慢,有些学校教育质量较低,还有2亿多文盲,幼儿教育落后,小学教育还有不少地方没有普及,等等。中国正在按照邓小平提出的“教育 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开创社 会主义教育的新局面,努力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

资料来源: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

第二篇:文化史读后感

读《庙会与中国文化》有感

幼年时期,曾在爷爷家长大,记忆中的家乡每年都会有热闹的庙会,周围村落的男女老少都会前拥后挤的前来参加。在那座古老肃穆的古庙前,会搭起戏台,有各种形式的戏班子来演出,戏台周边还有各种的小贩摆摊设点,沿街叫卖。然而随着村民物质生活的提高,随着时间的一步步推进,村里的庙会文化越来越淡化,参与的人越来越少,戏曲打鼓评书的形式也逐渐被一些民俗歌手的演唱取代,人们对庙会文化似乎越来越不重视。甚至在城市几乎见不到曾经趣味十足的庙会的举行。这不得不引起我的反思,是人们遗忘了传统摒弃了传统,亦或是传统已远不适合这个满是电气充斥的时代。

因此,带着我对家乡庙会的深深遗憾,带着各种疑问,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高有鹏著的《庙会与中国文化》,当读完它后,心中落下的是更深的遗憾,也许我们需要回过头,将传统拾起,将我们的风俗传承,将中国的文化一代代通过庙会这种方式展示给后代,展示给社会。以下则是本人通读此书的一些感想以及文中精髓记录。

首先是庙会的形成和起源,对于庙会,尤其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一定不会陌生。庙会就是因为庙而形成的具有一定仪式等特定内容的聚会。庙会的实质在于民间信仰,其核心在于神灵的供奉。庙会的历史,其实就是民间信仰的历史。而庙会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庙市的前身,庙会和庙市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而又不同的概念,庙市是庙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关于庙会的形成,这里将不得不涉及到宗庙社郊四个字。庙会的形成和我国远古时代的宗庙社郊制度分不开。宗,即尊崇的意思。宗庙在古代国家社会中的文化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宗庙与社稷并重,在明清时代表现在民间视为神圣之地的宗族祠堂。与宗庙制度不同的是,社不是祖先神崇拜,更多的成分在于自然崇拜。在后世的庙会文化中,名目繁多的香火社、鼓乐社等民间社会团体,其渊源应该就在这里。社神即土地神,社祭即自然神崇拜。与之相应的另一种自然崇拜,是郊祭。郊祭的主要内容是:祭天地,祭日月。

对于八零后的我们,参加庙会,感受的是庙会带给我们的乐趣,庙会中的晋剧演出,杂耍,以及一些吹塑小人等,都是我们喜爱庙会的理由。而对于上几代的人们来说,庙会则更是他们的一种信仰,是他们的希望以及对神灵的崇敬的舒服。在远古也是如此,古时 人们相信人和神灵是可以沟通的。而庙会就是一种特殊的对话行为,是人与神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先人之间和他人之间的集体对话。这种对话并不是单独的言语进行,而是伴随着多种行为形成浓郁的氛围来实现的。庙会上,供奉的内容,包括吃、住、行、乐等因素,表现为香,烛,表,各种冥器,五光十色。

而庙会中的祭品又是尤其重要的东西,它是庙会至关重要的“硬件”。而对于祭品,这里还引申出许多民间的俗语的来源。比如民间骂人“杂毛”,杂毛这一词的起源也与祭品有关。祭祀用的动物叫牺牲。而其中的“牺”则是指毛色纯净,能表达人们纯洁、庄重的感情的动物,一直延续到今天,民间祭祀用的动物仍然选取毛色单纯的动物,而把杂色视为污秽。因此民间的“杂毛”根源就在于此。

对于祭品的选择也有严格的标准,如不同的祭祀,对牛的选择也有等级划分。祭天地时用小牛,祭祖先用稍大些的牛,招待人食用则是大牛。祭品的大小,色彩、性别等,在使用时都能反映出牺牲制度背后人们复杂的价值观念、尊卑观念等信仰心态。

在传统庙会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农耕、战争、预防灾害、封禅之礼等活动的整体联系。

说到庙会,这里不得不提到庙会的场所,即庙宇。庙会的硬件是庙宇,而软件是祭祀行为,在行为中,心理基础则直接支配着原始先民的庙会文化,这种心理基础就是原始信仰。而原始信仰又是通过原始艺术表现出来并传承的。

以下将谈到庙会的四大特征,以帮助我们更多的了解庙会。一

区域性特征

庙会的区域性特征基于与庙宇有关的一些传说的语域,以及影响着特定地域的民间信仰。不同地区的具体的各种社会因素,形成各地不同特色的庙会。如陕西皇帝庙和河南的皇帝庙不同,山西尧祠和山东的尧祠也不同。在区域性特征上表现最突出的是南北庙会。古语说的好“南人好佛,北人好仙”,庙会的区域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民间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很多地方,百姓之所以很虔诚的崇拜当地庙宇中的神灵,是因为他们把这种神灵当做他们的保护神来崇拜。如房间莆田人民对妈祖的信仰;很那淮阳太旱人对伏羲的信仰等。

而庙会供奉的神灵与土特产的联系,也使庙会的区域性特征更加突出。土特产是地域性物产神奇化的现实。如河南淮阳的黄花菜,这是植物特产。河南浚县的泥塑,山东泰山的鸟兽雕塑,北京峰山的纸花、纸灯、面具等,这是手工特产,这些特产也是庙会上一道美丽的风景。每一种工艺在民间庙会上都是特殊的文化符号,理解它,则需要民间传说具体阐释。此外,还有地方文化艺术的中药形式,如南方的越剧、木鱼书、舞狮子、跑旱船、中原地区的豫剧、杂技、剪纸、编织,北方的歌舞、秧歌、大鼓评书等,在庙会上都成为一项内容。

二 庙会的季节性特征

庙会的季节性特征主要分为会首、会中、会尾,三个阶段。一般庙会在三天左右,第一天是会中,第二天为会中(会腰),第三天为会尾。较长的庙会在河南淮阳,太旱陵庙会从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而庙会的季节性特征最集中体现于它和农耕文化的紧密联系。庙会的季节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春日庙会居多。这也是以我国所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为背景而形成的文化特色。

庙会的季节性特征还体现在以神佛的诞生日或忌日所举行的庙会。这里所说的神佛通指所有神灵,我们把佛也当做神灵。关帝、岳飞、观音是我国民间神庙祭祀最多的三位神圣人物,庙会中以他们的生日作为庙会的高潮。

三 庙会的集体性特征

无论古代的庙会还是现代社会继续存在的庙会,都以这种集体性特征形成其具体的文化内涵。一般相当大的社会规模,才能构成庙会。这种规模在量的意义上构成庙会的标志。其中庙会的组织“会”和“社”成为集体性特征的标志。

在今天的庙会发展中,会和社依然相当普遍,如各地的香火社,他们在庙会期间,整队出发,或步行、乘车或者划船,还要做些标记,有的标志是彩旗上标明“××村”“××香火社”的字样,有的则在旗上写着“朝祖进香”之类的字样,或者在会众的胸前缀上一缕红布条或红丝带。

庙会的集体性还体现在其作为民俗之“法”的意义显示。在许多地方有各种契约被刻写在石碑上,庙会包括请神、演戏等仪式作为契约的神圣见证。这种通过庙会借助神灵惩罚社会不道德行为的现象,是庙会“俗法”的表现,也体现了社会发展中民众情感自我调适的表现。

四 神秘性特征 几乎所有庙会都有还愿的仪式:每一个神庙都悬挂写着“有求必应”“心诚则灵”等字样的彩旗,匾额,借以表达民间百姓的虔诚信仰。而所有这些信仰都以神秘的外表出现,在庙会上都具体化作一系列具有神秘色彩的传说与故事。神秘是一种文化氛围,包含虔诚、圣洁和庄严、肃穆,使人置身于特殊的环境中。这种神秘性与节日的狂欢是相统一的,形成了庙会不同景致。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神之间的对话。庙会的神秘性主要表现在心理的虔诚和行为的庄重上。

而“巫”的意义在庙会的神秘性表现和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表现是1 祷词和誓,2 经歌和舞蹈,3 “药”的神圣意义,4 献供的特殊性,5 对神像的敬奉。

庙会的以上几种特征共同构成了庙会文化的基本内容,使庙会成为社会发展中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都喊着相信科学抵制迷信的口号,因此很多人甚至提倡永久性的取消庙会这一文化活动,对于这些理论,不得不用庙会的功能以及它对我们文化的重要性方面来说明。

庙会的基本功能

在我国,庙会文化具有一下几种具体功能: 一 娱乐身心

二 文化传播

三 促进贸易发展

四 规范社会即教育民众。

以下详细论述上述庙会的功能,庙会所具有的娱乐功能使庙会形成了巨大的文化向心力。庙会的组织管理者,用各种民间艺术的演出为庙会曾增添了热闹的气氛,表面上看来是为了娱神,事实上实在娱人。在这些娱乐中,我们能看到民族文化的积淀和传播。

庙会作为一种文化景点的存在,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神庙本身就是文化的集聚点,不同的神庙,蕴藏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盘古神庙,我们在庙会上的感受很突出的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女娲神庙,反映在庙会上的文化集中体现在女娲补天咱人的艰辛和伟大。黄帝神庙,在庙会文化上则主要是颂扬黄帝奠定了中华民族统一的基础。

庙会中的民间文化艺术。庙会时民间文化艺术的土壤,它是重要的民间文化生活形式。庙会中的民间文化艺术,主要包括:民间戏曲、民间歌曲、民间社火、民间杂技、民间工艺等内容。

庙会常被人与庙市等同,其原因在于其商业贸易即经济的职能一场突出。庙会经常吸引方圆临近地区的民众,成为商贾青睐处。各个商贩会摆出各种类型的摊点,贩卖不同种类的东西。其中不同的地区,还包括当地的民族文化物质产物,时间在往前推,还有各种类型的商行,在庙会上进行贸易。

总之,庙会作为文化的一个典型,作为一种中国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它从来不是纹丝不动的塘水、井水,而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容纳着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

而说起现在的庙会,对老庙会有过印象的村民们认为,现在的庙会规模变“小”了,我认为根本不在于经济,从前村子里没有大交易市场,所以庙会才在事实上起到了交易会的作用。以前庙会很少用钱,大多各自拿自己的东西互换。现在有了大型的农贸市场,农民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交易,虽然庙会市场还存在,规模和数量都不如以前。因此,在庙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展的城市抵消了庙会原有的部分功能。

但通过阅读庙会与文化的丝丝缕缕的各种关系,我们可以得出庙会有它存在的价值。传统文化应力求保持原汁原味,一个庙会如何进行,更多的在于当地百姓的约定俗成,以前在没有刻意组织、完全处于民间状态的时候,庙会也能生生不息。面对现在的状况,我建议政府能够参与,积极扶持庙会文化。坚持庙会的文化品位,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华,使庙会能够有持久的生命力。

-------------《庙会与中国文化》高有鹏著 人民出版社 第一版(2008年1月)

对于颐和园的研究课题,我所做的工作:

初次游览颐和园,了解颐和园内部具体结构布局,以及颐和园内部的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景点。在详细了解颐和园整体的基础上,确定可挖深的点,作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小组召开会议,分配任务,我的任务是颐和园长廊中的彩绘文化。2

借阅书《颐和园长廊画故事集》---辛文生著,了解颐和园长廊中的彩绘描述的故事。并上网搜集其中的经典彩绘图片,如四大名著中的各种故事彩绘。3

阅读刘托著的《颐和园》,并阅读其中相关颐和园长廊的章节,了解颐和园中包含的艺术内涵。了解颐和园的彩绘的具体知识。

a深入研究颐和园长廊中彩绘所属的苏式彩绘的具体特点。比如彩绘分类,和玺彩绘,旋子彩绘,苏式彩绘。而颐和园中属于苏彩。通过网上资料收集,了解苏彩的特点,等级划分的原因及种类,以及金线墨线在等级划分中的作用;

b 了解苏彩所涉及的各种题材以及题材的应用和其象征的意义。

c 了解苏彩工艺精在各个时代的表现出来的特点。尤其针对清朝早中晚三个时期的工艺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再次游览颐和园,专门针对长廊中的彩绘,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游赏,从更专业的视角欣赏颐和园长廊中的彩绘,并进行拍照。

第三篇: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将来,除了文化史外,不会有别的人类史了。卡尔 李卜克内西

作为人类智慧的整体文化,不应该割裂成文学文化与科学文化。割裂后的两种文化,就难免互相隔离,互相误解,这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东西文化交流与比较

终极关怀与文化生态

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伴随着新千年新世纪,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社会和自然的挑战,人口爆炸,水资源枯竭,森林锐减,沙漠扩大,土地沙化,臭氧破坏,酸雨危害,粮食短缺,军备竞赛,恐怖阴影,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人类必须尽早明白地球是人类创造文明的故乡,汤因比人类比作是大地母亲的孩子——只是诸多生命中的一员。人受赐于自然,也受制与自然,同时又能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但是人更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早在古代,中国人就主张天人和一,在 逸周书 中就有如下的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只重发展,而忽视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人口爆炸(英)斯诺

在新石期时代,人口的年增长率约为百分之零点零三,19世纪上半叶是百分之零点五,而据联合国6的统计,1960年至1965年的年增长率为百分之一点九九,1965年至1970年的增长率是百分之二点

一一,从1850年的10亿人口发展到1930年的20亿,经过了80年,而增加到40亿只用了40年。眼下,世界总人口已超过60亿。预测表明,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的天文数字,届时,其中的许多人无法获得足够的供养。

二、水资源枯竭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是一切文明之泉。但世界上每年65%的水资源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占世界总人口40%的80国家却严重缺水。据世界水文理事会预计,到本世纪中,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二的66个国家将由一般缺水发展到严重缺水。

三、森林锐减

全球森林面积比300年前减少了23%,3000多年前,中国黄土高原曾经是“草木繁茂,禽兽繁殖”的人间乐土,森林覆盖面积在50以上。但如今,中国正面临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后果最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四、沙漠扩大

目前,由于砍伐森林、气候变化、人口激增、过度的耕种与放牧,造成全球每年约有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变为荒漠,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1950年是0.56公顷,1960 年0.46公顷,1966年 0.43公顷,1974年 0.37公顷,1980年 0.31公顷.沙漠已经吞没了40%的耕地,每年有600万公顷耕地沙漠化.五 艾滋病蔓延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被称为"人类20世纪的瘟疫",据联合国统计,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已有160万死于艾滋病,30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联合国的报告称其为”世界上最致命的未宣布的战争”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六 环境污染严重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所著的<<寂静的春天>>描述了杀虫剂给人类及野生动植物带来严重危害的景象,阐述3 j j

<<

第四篇:欧洲文化史

欧洲文化史

欧洲文化略分五个时期。

一、古典时期(the Classic Age,1200 B.C~476 A.D)

主要是古希腊文明(the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及古罗马文明(the Ancient Roman Civilization)。奉行的是异教徒的信仰和实践(Paganism)。异教徒指非基督教徒,非犹太教徒,非伊斯兰教徒。理念上鲜有束缚,实践中享受人生,个性突出,热情奔放,创造力旺盛,风格多姿多彩。

二、中世纪时期(the Middle Ages,476~1453)

主要是罗马天主教的教会文化(the Church Culture),强调人的原罪(the original sin),人性受到压抑(inhibited),文化上是一泓死水(cultural backwater)。这一时期的主流是对古典时期的反动。

反主流的代表人物是但丁(Alighier,Dante,l265~1321),杰作是史诗《神曲》(Divine Comedy)。

三、文艺复兴时期(the Renaissance,15~16C)

古典主义的复兴,遵循的是人文主义(Humanism),这是对中世纪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的对抗(reaction)。

代表人物有:

1.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

代表作有梵蒂冈教皇(Pope,pontiff)专用西斯庭小教堂(The Sistine chapel)穹顶上的壁画《创世纪》,(Genesis)以及圣坛后的壁画《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ment),雕塑《大卫》(David)等。米氏又是建筑师、诗人。

2.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代表作有《蒙娜丽莎》(Mona Lisa),《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是

画家,又是雕塑家、建筑师、音乐家、工程师,确是多才多艺(versatile)。

3.拉斐尔(Raphael,1483~1520):代表作有《圣礼之辩》,(The Triumph of Religion,又名Disputa),《雅典学派》(the School of Athens)。他所设计的52幅梵蒂岗壁画世称“拉斐尔圣经”(Raphael's Bible)。

4.提香(Titian,1490~1576):威尼斯画派中的调色大师。代表作有《乌尔宾诺的维纳斯》(venus of Urbino)等。

5.蒙田(Montaigne,1533~1592):散文之父。

反对经院哲学和基督教的原罪说。代表作为《随笔集》(Essays),以怀疑论(Skepticism)先是研究自己,发展为研究人世。座右铭(motto)是“我知道什么”(What do I know?)

6.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1547~1717):

代表作《唐吉柯德》(Don Quixote)。

7.莎士比士(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代表作:《哈姆雷特》(Hamlet),《李尔王》(King Lear),《马克白斯》(Mac-Bath),《奥赛罗》(Othello),《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等,以及14行诗(Sonnets)154首。

四、新古典主义时期(Neo-classicism,17~18C)

特点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抵制(reaction)。有两种相反而相成的思潮:

理性主义(rationalism),认为只有凭借理性认识才能得到可靠的知识。代表者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 l632~1677);

经验主义(empiricism),认为感性经验为知识的唯一源泉。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1632~1704)。

前者推崇“理性”,矛头指向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所形成的文化思潮称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后者殊途同归,锋芒直指“君权神授”说,主张立宪政体(constitutional monarch)和政治体制的相互制约(checks and balances)。

在文艺风格上,主张明晰(clearness),典雅(elegance),对称(symmetry),恬静(repose),认为人应能控制激情,以理性自律。代表人物有:

1.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哲学家,语言大师,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

《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新工具》(Novum Organum)。但人品不佳。

2.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对18世纪诗人产生深刻影响,不朽之作有:

《失乐园》(Paradise Lost),《复乐园》(Paradise Regained),《力士山孙》(Samson agonistes)。

3.伏尔泰(Francois Voltaire,1694~1778),法国作家,信奉洛克学说,反对专制政治,两次入狱,被逐出国。主要作品《哲学书简》(Letters Philosophiques),悲剧《扎伊尔》(Zaire),参与《百科全书》的撰述。

4.狄德罗(Denis Diderot l713~1784),法国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主编。

5.海顿(Franz JQseph Haydn,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交响乐(symphony)和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作出贡献。

6.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维也纳古典乐派主要代表,主要作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磺》(Don Giovanni)、《魔笛》(The Magic flute)等。

五、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ism,18~19世纪)

浪漫主义是对前一时期新古典主义的反作用。主张:

1.感情重于理性(Feeling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reason.);

2.重回自然,返朴归真(Return to nature);

3.培养自我,解放个性(Cultivate ego and individuality);

4.追求自由平等(Pursue liberty and equality)。

这四项要旨贯串于代表人物的创作思想与创作实践之中。

代表人物是:

1.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思想家,对法国大革命及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巨大影响。主要著作《民约论》(Du Contract Social)和自传《 忏悔录》(Confessions)等。

2.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先验论(transcendentalism)的创始人。认为:有一个可知世界(a sensible Worlds),也有一个纯概念性的、超感觉的世界(an intelligible world)。两者之间的桥梁就是美(beauty)和目的性(purposiveness)的观念。代表作:《纯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

3.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诗人,狂飙运动(Storm and Stress)代表人物。代表作诗剧《浮士德》(Faust)。

4.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英国诗人。代表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Canto of Child Harold)等。

5.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德国诗人。代表作《华伦斯坦》(Wallenstein),《威廉·退尔》(William Tell)。《欢乐颂》(Ode to Joy)成为贝多芬第九交响乐(the Choral Symphony)第五乐章的主题(theme)。

6.雨果(Victor Hugo,1805~1885),法国作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悲惨世界》(Le Miserables)。

7.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02~1870)法国作家。代表作《基度山怕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8.小仲马(Alexandre Dumas,1824~1895),法国作家。代表作《茶花女》(Camille),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地(Giuseppe Verdi,1813~1901)改编为著名歌剧《茶花女》(La Traviata)。

9.普希金(Alexander Sergeyevich Pushkin,1799~1837),俄国诗人,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Eugene Onegin)和《黑桃皇后》(The Queen of Spades),由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

改编为两首同名歌剧;《露丝兰与柳德米拉》(Russlan and Ludmilla)由格林卡(Mikhail lvanovich Glinka,1804~1857)

改编为同名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Boris Godunov),由穆索尔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1839~1881)改编为同名歌剧。

10.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

11.伯辽兹(Louis Hector Berlioz,1803~1869),致力于标题音乐(programme music),代表作《幻想交响曲》(Symphonie Fantastique)。

12.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30~1882)

美国思想家、作家,美国先验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论自然》(Nature)等。

13.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代表作《沃尔登》(Walden),《论公民的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

14.惠特曼(Walter Whitman,1819~1892),美国作家,代表作:《草叶集》(Leaves of Grass),《稃鼓集》([Sequel to]Drum Taps)

15.德拉克洛瓦(Ferdinand Victor Delacroix,1798~1863),法国画家,对印象派很有影响,代表作《自由领导人民》(Freedom Guiding the People)等。

作品大多收藏于卢浮宫(the Louvre)。

16.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雕塑家,代表作:《思想者》(The Thinker)等。

17.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法国早期印象派画家,印象派创始人,强调细致入微地表现光的变化(subtle nuance of transitory light effects)。作品《印象:日出》(Impression: Sunrise),“印象派”因以得名。

18.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期印象派画家,所绘风景画和人物画富于表现力和激情。主要作品:《垦夜》(Starry Night)等。

19.高庚(PauI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醉心于原始主义(Primitivism),表现异国情调(exotic ambience),礼赞高贵的野蛮人(the Noble Savage)。主要作品:《黄色的基督》(The Yellow Christ)等。

20.塞尚(Paul Cezanne,1838~1906),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创见:自然物体与简洁的几何图形相似,对毕加索影响很深。作品:《玩纸牌者》(The Card player)等。

21.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西班牙画家,立体主义(Cubism)画派主要代表,把物体表现为几何形的组合(Objects broken down analytically into geometric figures),平面复叠(overlapping planes)和超现实的失真(surrealistic distortion)。主要作品:《阿维农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格尔尼加》(Guernica)等。

从哲学界的尼采(Friedrich W.Nietzsche l844~1900),到教育界的斐斯塔洛齐(Johann H.Pestalozzi,1746~1827),从心理学界的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到后现代主义者(post-modernists),在他们的思想中、作品中,如果钩沉索隐,往往可以发现浪漫主义的深刻影响。

第五篇:文化史读后感

文化史的崛起,是对传统史学范式的反叛,“文化即人化”的基本内涵,决定了文化史注定要以人的活动和创造为中心,以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从世纪之初“王朝政治”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到70年代末“阶级斗争”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百年文化史研究走了一个“之”字型道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精华、寻求资源,同样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文化史自始至终关注的,是在历史和现实中探寻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包括民族的心理结构、性格趋向、思维方式以及长期积淀的若干稳定的观念)是如何生成、积淀、整合、定型的,这种民族性又是怎样渗入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使之表现出民族特色的。当历史即将跨入新世纪的门槛,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也即将走完百年历程。这一时间上的同步并非巧合,事实上,百年文化史研究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有着本质上的深刻联系。史学范式的转型 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程。从中国现代化开始启动的20世纪初年到今天,中国社会的一切变迁、动荡、冲突,中国所有的政治制度更替、经济结构转型、意识形态更新、文化格局重组,都包含在现代化变迁的大框架之内,都可以在传统社会现代转型的宏大主题下重新获得解释和价值意义。与这一历程同步,“史学革命”的浪潮强烈冲击着传统史学的故道,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从传统的以王朝政治为中心的旧史学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史。这是一种史学范式的转型。在传统史学范式中,史学家感兴趣的是王朝的更替以及统治者的政治行为,而史学研究的全部目的便是为帝王的政治统治提供“资鉴”。文化史的崛起,是对传统史学范式的反叛,“文化即人化”的基本内涵,决定了文化史注定要以人的活动和创造为中心,以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为此,它关心人类的生活样式,关心社会制度、社会组织与道德风习,关心个体的存在与价值,关心民族精神的特性与生长轨迹,关心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流。这样一种兴趣和重心,与历史的潮流是一致的,与人的主体性地位日益高扬的趋势是一致的。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史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揭开了序幕。文化史研究的发蒙者梁启超一方面尖锐批判“旧史皆详于政事而略于文化”,旧史乃“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另一方面呼吁:“中国文学史可作也,中国种族史可作也,中国财富史可作也,中国宗教史可作也。诸如此类,其数何限?”把人们的目光引向文化史研究。1921年,梁启超规划写作多卷本的中国文化史并列出了详细大纲,虽然,这一构想最终未能实现,但他的气魄、眼光以及所设计的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构架足以令人由衷钦佩。以梁启超为前端,批判旧史学、倡导文化史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的重要内容。如柳诒徵阐明他著《中国文化史》的动因时说:“世恒病吾国史书,为皇帝家谱,不能表示民族社会变迁进步之状况。”“吾书欲祛此惑,故于帝王朝代、国家战伐,多从删略,唯就民族全体之精神所表现者,广搜而列举之。”王云五在《编纂中国文化史之研究》中也指出:“我国士夫之著作,要皆偏于庙堂之制度,号为高文大册,其有关闾阎之琐屑,足以表现平民之文化者,皆不屑及焉。”而他编纂《中国文化史》的初衷,便是为了校正这一缺陷。顾康伯《中国文化史·自序》表述同样见解说:“历史之功用,在考究其文化耳。顾吾国所谓历史,不外记历朝之治乱兴亡,而于文化进退之际,概不注意,致外人动讥吾国无历史。二十四史者,二十四姓之家谱。斯言虽或过当,然吾国史家专为一朝一姓之奴隶,未始非缺憾也。”由此可见,本世纪上半叶的文化史研究,充满了史学范式转型的自觉意识,即从以帝王为中心的史学,走向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史学。令人遗憾的是,1949年以后,由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片面理解,阶级斗争史学形成一种史学霸权,在这样的氛围中,文化史的萧条和冷寂自是必然。历史的转机出现在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党的中心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史研究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如30年代的学者曾经感叹“文化史的缺乏,正是现在学术界的饥渴”,80年代初的中国史学工作者也发现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在我国学术领域属于一个巨大的空白,不了解一种文明的历史过程,就很难了解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整个精神状态,“我们在大力发展学术文化事业的时候,必须注意填补这个空白,把加强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提到日程

上来。”从1984年始,文化研究以前所未有的势态崛起,形成一股异常强劲的“文化热”。由于所有有关文化问题的讨论,都离不开历史的回溯,都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流变中寻求根源,因此,“文化热”同时也意味着文化史研究的高潮。李侃、田居俭先生指出这一历史动向说:“文化史研究的兴起,是中国史学界近几年出现的新气象。”颇有意味的是,这一新气象竟演变成持续性的热点,至今不衰。从世纪之初“王朝政治”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到70年代末“阶级斗争”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百年文化史研究走了一个“之”字型道路。就文化本质而言,“王朝政治”史学与“阶级斗争史学”都是一种“政治本位”的史学,而80年代兴起并延续至今的文化史研究则是对本世纪上半叶的文化史研究的回归与深化,体现了对人的关注。从这一意义上言,百年文化史研究的“之”字型道路,表现了一种强大的文化趋势,这就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的史学,终将成为中国史学的主流。现代化的文化支援 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充满复杂的文化冲突和思想冲突。由于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后发外生型”,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十分激烈尖锐,由此必然导致两种思潮产生:一种是因顾恋传统而强化民族本位、放大民族自我意识的文化民族主义,另一种是因现代化先行国家的影响和示范效应而崇尚西方、轻视本国文化传统的“西化”观念。此两种思潮虽然各行其道,但对于现代化的进程都是有碍无益的。与此同时,传统与现代化也构成复杂的关系。一方面,“现代功能对传统体制的冲击就是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布莱克语)另一方面,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全盘移植”其他民族的现代化模式,而只能是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出发,立足于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反省和重建

下载中国的教育文化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的教育文化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农业文化史

    中国农业文化史 ——一个值得继续探索和发掘的学术领域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以至于文化史的研究范围至今并不十分的明确与稳定,但是它们对于人们认识和反思历史、展望人类未来......

    古代文化史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古代文化史 1. 思想 ① 百家争鸣:春秋时老子着有《道德经》,创立道家学派,其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春秋晚期的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他提出“仁”的学......

    世界文化史

    人文学院小教1001班吕金红1505100115 浅析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原因 【摘要】美国从建国到至今,从将女子隔离在高等教育之外,再到由于美国经济的高度发展,政府的法律支持,女......

    德国文化史

    德 文 化课程:德国文化史 姓名:杨泽昊 国 史 德国文化史 ----浅析德国与德意志民族统一 摘要: 德国的统一走过了艰辛的道路,从476年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带给德意志民族的并不是......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第一章导论•参考书目:罗素《西方哲学史》;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和要素 •什么是文化。文化和文明之别 。 •文化的作用和类别。......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的特征: 第一,中国文化具有延绵不绝,体系完备的特点 中国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不断自我完善,于坎坷跌宕中创新发展,虽多有曲折和磨难,却从未中断。同时,由于历时久远,文化......

    中国文化史

    导论 一、释“中国” 1 “中” 飘扬的旗帜,又引义为空间上的中央。“国”原指城邑。“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京都)(中国,京师也) 2 中国有多种引申,一如诸夏列......

    囍桂圆文化史

    囍桂圆发展历程 囍桂圆是做喜事的,帮您创造幸福,提升幸福指数。 文化篇 囍:喜事 桂:尊贵、贵气、富贵.荣耀.价值.厚重 圆:圆满、完美、和谐 囍桂圆使命:为尊贵人创造吉祥婚礼 囍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