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教案

时间:2019-05-12 20:5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文化史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文化史教案》。

第一篇:世界文化史教案

世界文化史教案

导论

导言

【教学目的】了解“文化”的含义,掌握“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教学重点】“文化是什么?”,何谓“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notion of culture, introducing its signification defined by different scholars.From these we can see that studying culture has been a hotspot.Moreover, we must know that the culture is full of excessive elements.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incorporate.There are some words referring to culture that help you understand this subject.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culture civilization civilized uncivilized inbeing(other words you may consult will present in following text)

一、“文化”的概念

1、语源学方面(etymologist)的探讨: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已经出现了“文化”一词。如汉代刘向的《说苑·指武》篇:“凡武之与,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其意思是“文治教化”。在西方,现代英语中的文化(culture)的来源如下:Middle English[ cultivation ]中古英语[ 培育 ]——from Old French源自古法语——from Latin cultura源自拉丁语 cultura——from cultus, past participle of colere源自 cultus, colere的过去分词colo。其含义为“耕耘、耕种”。在古代阿拉伯语中,文化一词为‘umrãn,这个名词源于动词词根 ‘-m-r。现代汉语中的“文化”一词则来源于日语,即日本人借用古汉语词汇对英语culture的“意译”而来的。

2、人类学家(anthropologist)、哲学家(philosopher)、历史学家(historian)等近现代中西学者对“文化”的界定。

3、“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在古代中国的典籍中,“文明”要比“文化”出现的更早。在《易经》中就有“天下文明”,“文明以止,人文也”之谓。英语中的civilization一词语源学词根是拉丁语的civitas(公民的,有组织的),主要指社会生活的规则和公民的道德,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文明又与城市生活联系起来,说明一种新的伦理关系,后来则引申为一种风尚、生活方式与一种文化进步的观念。

“文明”与“文化”原来是同一性的概念,它们的内容有诸多相同之处,以致于早期的学者把两者常常混用。西方学者有关这两个概念的讨论主要如下几种观点:

其一,“文化”与“文明”的本质(inbeing)是相同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代表人物是泰勒(EB.Tylor)。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克鲁伯也持此种见解。其二,“文明”应隶属于“文化”的概念。此种观点认为,文明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或文化发展的某一特殊阶段。其代表人物是著名文化学家巴格比,人类学家比尔斯和霍杰。我国学者司马云杰也持此种观点。

其三,“文明”是“文化”的浅化。即认为文化是深奥的,而文明是浅薄的;文化是精神,而文明为物质。此种观点也导源于德国。

其四,“文明”是“文化”的深化。这种观点也认为文明与文化内容有别,但文明却是文化的深化,而不是浅化。

后来,对文明的研究还加上了价值判断的内容。文明与“开化”(civilized)和“未开化”(uncivilized)相关,并朝着两个方向发展: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the highest form of culture);文明是文化的外表(即物质)形式(参见其三)。

对于两者的关系,应结合历史的发展来考虑,又要结合其内涵来考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文化要早于人类文明,而人类文明只不过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结果。从其内涵来看,人类文化只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文明等同于人类社会,它有无所不包的特点。因此,文明与文化在很多方面又有重合。

二、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

1、世界文化是“多元”的

正如人类文明的发源是多元的一样,人类文化的发生及其发展也呈现出多元性。世界文化何以呈现多元的特性呢?

首先,这是由不同民族所处的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其次,这是由各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造成的。

再次,多样性是事物的属性,人类文化自然也不例外。不仅各民族、各地区或国家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而且一个民族、地区或国家内部也呈现出差异性。

2、世界文化又是“一体”的

世界文化一方面呈现出多元性,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体的。这是因为:

其一,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呈现出一种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趋势。其二,人类本性或人性是一致的,不管他们是何种肤色,何种民族,也不管他们身处何处和何时代。

其三,人类文化自孤立走向世界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人类是群居的动物,相互依存、相互交往是其本性。

3、“和而不同”是“多元一体”之世界文化的本质

“和而不同”不仅仅是一种君子的为友之道,也是世界文化发展之道。世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所使然。“一体”即是“和”。在这里,“和”是既是“合为一体”之意,也是“和睦”、“和谐”、“和美”之意。各民族、地区或国家的文化在这种“合为一体”的过程中不可妄自尊大,将自己的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或者将自己的文化强加于其他文化之上。

而“不同”则是在“和”的基础上的一种不同,就是说,建立在“和睦”、“和谐”与“和美”之上的不同。世界文化的这种“不同”不是“对立”、“对抗”,而是各民族文化的和睦共存,也是各民族、国家或地区内部不同种类文化的和睦共存。“多元”与“一体”是一对孪生子。它们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三、文化史的研究方法:是一种跨学科的方法,举凡文化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都为其所用。(略讲)

四、文化史的研究历史:(自学)

1、西方文化史研究的历史

2、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历史

五、学习文化史的意义(significance)(略讲)

1、入其国,必先问其俗——各国家、民族人民交往的需要

2、文化建设的需要

3、学术研究的需要

【思考与讨论】

1、“文化”的内涵。

2、为什么说世界文化是“多元一体”的?

第一章

原始文化与古代文化

第一节 人类文化的黎明时期

【教学目的】了解史前时代的物质文化状况,掌握宗教、语言和艺术的起源。【教学重点】宗教、艺术和语言的起源 【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This chapter narrates the conditions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hiefly in the prehistoric age.From these we can know the origin about religion, language and art and so on.There are some words referring to the prehistoric age that help you understand this subject.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Prehistory Stone Age religion totem(other words you may consult will present in following text)

一、原始物质文化

(1)史前时代的技术成就:打制石器的出现、火的使用、弓箭的发明、农业与畜牧业的产生。

(2)物质生活——衣食住行: A、饮食和烹饪的发展:食物范围甚广,甚至在文明民族看来是难以下咽的食物也都为史前时代的人们所食用。饮食方法最初都是生吃,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毫不例外。

B、服饰的起源:人类最初赤身裸体,衣服的发明是为了抵御严寒和日晒雨淋、满足自己的服饰打扮和图腾庇护的心理需要而发明,衣服的原料完全取之于自然。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获得发展,人类开始用亚麻、大麻、棉花、毛和丝等作为纺织原料,同时还掌握了染色技术。

C、居所及其交通工具:

二、精神形态的文化

(1)原始宗教

Religion was the central force in the primary civilization.It provided satisfying explanations for the operations of nature, helped to ease the fear of death, and justified traditional rules of morality.A、宗教的起源:宗教究竟发生于何时?在神学家们看来,宗教信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但是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却表明,宗教则是后天出现的。时间大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B、对宗教起源的探索: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了探索。

C、宗教形式:自然崇拜、图腾(totem)崇拜、巫术、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生殖崇拜。

(2)原始艺术:

A、艺术起源的探索。

B、原始艺术的形式:绘画、雕刻、装饰、音乐、舞蹈。(3)原始语言文字:

A、语言起源的探索

B、语言的发展及其文字的产生。

【思考与讨论】

1、宗教、艺术和语言是怎样起源的?

第二节 古代埃及文化

【教学目的】了解古埃及文化的特征,掌握古埃及各方面的文化成就。【教学重点】古代埃及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就 【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一、古埃及的社会概况

This chapter narrates the Egyptian civilization chiefly.Firstly we must know that the Ni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ducing the Egyptian Civilization.While the Egyptians learned how to control the river, the civilization came into being.Let us know the Egyptian civilization along the mighty river.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the Nile the Old Kingdom the Middle Kingdom the New Kingdom Hyksos(希克索斯王朝)Pharaoh Amenhotep IV monotheism(other words you may consult will present in following text)

埃及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在古王国时期(the Old Kingdom)和中王国时期(the Middle Kingdom)奠定的。

二、科学与技术

A、埃及人最早注意的科学部门是天文(chronometer)和数学(mathematics)。两者的发展都是为了实际的目的,即计算尼罗河(Nile)水泛滥的时间,设计金字塔和神庙等建筑,解决灌溉和经济职责的社会监督等复杂问题。

B、古埃及人最先使用的是太阴历(solar calendar)。古埃及人还绘制了天体图,认出了主要的恒星,能准确地断定星球位置。不过,古埃及人不是理论科学家,他们很少研究自然和宇宙的性质。

C、在数学方面,古埃及人至少为算术和几何(geometry)这两门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古埃及的医学(medicine)比较发达。当时的医学已有内、外、妇等科之分。医生的专业分工也很细致:有眼科医生、牙科医生、外科医生、胃病医生等。

E、古埃及的玻璃制造技术也相当发达。

三、建筑(architecture)与艺术(art)A、古埃及人在建筑方面表现出了高度的智慧和技巧。其建筑物的特点是规模宏大。这体现在诸如金字塔、阿蒙神庙、宫殿、贵族住宅等建筑上。金字塔(Pyramid)分布在距开罗不远的尼罗河西岸。据最新统计,它们共有96座。古埃及国王修建金字塔,有其双重目的:一为宗教的,即他们想在阴间继续作威作福;二为政治的,即用金字塔来表示其君临一切的至高权威。宏伟的金字塔显示了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

B、在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神庙取代金字塔而成为主要的建筑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建于新王国时期的卡尔那克和卢克索神庙。

C、古埃及的雕像和绘画大都附属于建筑物。严明的等级制度、图案式的象形文字、规整的建筑等决定了古埃及艺术的第一大特点:明确的秩序。但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造成了其绘画在比例上的失调。

四、文字与文学

A、埃及图画文字可见于涅伽达II(甚至涅伽达I)的陶器、印章以及一些陶制的或象牙的小雕像和装饰物上。后来,这种图画文字演变为复杂的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意为神圣雕刻的希腊文)。

B、象形文字发明以后,古埃及人的文学作品就较为容易保留下来。但早期的文学作品 5 流传下来的很少,古王国以后的作品开始多了起来,到中王国时期埃及文学进入全盛期,通常称之为“古典时代”。

远在前王朝和古王国时期,埃及就已产生了神话、戏剧、箴言和故事等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其中的神话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人类与宇宙的起源、生与死、善与恶等问题的探索。同时,人们还把这些神话故事编成宗教剧,于节日在庙堂上演。

起源于民间口头创作的故事,则始终为古代或现代的埃及人所喜爱。

总之,古埃及文学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遗产之一。其价值不仅在于它为我们研究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而且还在于它对古希伯来文学和古希腊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宗教信仰

古埃人是一个信仰多神教的民族。他们认为,各个生活领域都有一个或几个神在起主宰作用。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公元前1379-前1362年)进行了宗教改革,企图建立对于太阳神――阿吞神的一神崇拜,但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不过,这并没有妨碍宗教在古埃及文明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宗教渗透到埃及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学和哲学中充满了宗教性的说教;艺术是宗教象征的一种表现;神话则形象地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科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埃及人的信仰。

六、埃及文化的历史意义

埃及的灵魂系于埃及人所创造的文化,她的象形文字虽然已失去了生命力,而那类似字母的24个单音符号,又是腓尼基字母赖以产生的基础。而腓尼基字母又是东西方多种字母之源。古埃及人所创作的许多神话传说和神的形象,早就越出了国界,进入地中海世界(mediterranean sea)各地。也有人认为,西方文化中对天堂、地狱的构思以及人临终前的祷告和忏悔习俗就受到了埃及宗教的影响。

古埃及文化,经腓尼基(Phenicia)、叙利亚(Syria)、犹太(Judah)、克里特(Crete)、希腊(Greece)、罗马人(Roman)的辗转传递,早已变成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埃及文化甚至越过万水千山影响到了遥远的中国。【思考与讨论】

1、古代埃及文化的特征。

2、古代埃及文化的世界影响。

第三节 古代两河流域文化

【教学目的】了解进步历史观念的发展过程,掌握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特点。【教学重点】进步历史观念的兴起及其演进 【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Mesopotamia is the Greek word for “land between the rivers.” As we know, the 6 first civilization began in the Valleys of the Euphrates(幼发拉底河)and the Tigris(底格里斯河)rivers.The Mesopotamias made much impressive advances in many fields.Terms referring to this chapter: Mesopotamia Sumerians the Euphrates river the Tigris river arrowheaded characters(other words you may consult will present in following text)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历史上的苏美尔人(Sumerians)曾经作出了无数惊人的发明和创造,其中有多项位居世界历史之首:如最早的学校、最早的两院制议会、最早的历史学家、最早的爱情歌曲、最早的图书目录等等。苏美尔人的这些发明与发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为两河流域和西亚的古代文明奠定了基础。

一、宗教(religion)与法律(law)宗教是美索不达米亚人生活的中心。他们的一切活动──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社会的、法律的、文学的和艺术的──都服从于一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宗教目的。宗教是美索不达米亚人理解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思想纲领;宗教支配着其他一切文化表现和人类行为。

神统治着整个宇宙及宇宙间的一切。人类生活的整个进程也受至高无上的众神意志的控制。

楔形文字法是古代西亚各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因以钉头或箭头状的楔形文字镌刻于泥版、石柱之上而得名。由于它们之间相互因袭、模仿的因素众多,故被称为“楔形文字法系”。一般说来,法系的最终形成以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为标志。该法系的主要法典包括:《乌尔纳木法典》、《俾拉拉马法典》、《李必特·伊丝达法典》、《苏美尔法典》、《赫梯法典》、《中亚述法典》等等。其中,只有《汉谟拉比法典》是保存比较完整的法典,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完整的成文法典,其余仅存一些残片。

二、科学与技术

常识和工艺知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应该说是实用科学之起源的最可靠的基础。这种规范化的早期征象可以在公元前2500的巴比伦国王的敕令中找到。

六十进位法是巴比伦数学的基础。时间量度创自巴比伦人:1小时分成60分钟,1分钟又分成60秒。但是在巴比伦人那里也有十进位法,如有时他们把年数写成2me25,这里的me代表百,用我们的记号就是225。

与数学比较而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天文学发展较晚。一般认为占星术是天文学的基础,美索不达米亚似乎也不例外。

在其他科学领域,如医学、动物学、植物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他们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知识积累。

美索不达米亚科学上的杰出成就(如天文、历法、数学和医学)对后来的希腊罗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三、建筑与艺术

千古名城巴比伦,在西方是家喻户晓的,就象我们中国人都知道长安、洛阳是我国古代的名城一样。在建筑艺术上,巴比伦人所取得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而“空中花园”、“通天塔”等就是他们的建筑杰作。

两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经济文化长廊──未来的丝绸之路上。贸易与交流促使他们几千年不停顿地伸开双臂,把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各式文明及其物产迎来送去。

由于两河流域缺少山石,无法制作出象埃及那样的大型雕刻,所以美术家们只好凭借贵重小巧的金、银、牙、玉等物质材料施展其才华,在陶土工艺上展露其智慧。

圆柱印章是苏美尔文化的三项杰出成就之一(另二项是塔庙式建筑、楔形文字)。古代东方音乐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形成了。从楔形文字记载来看,早在苏美尔国家中,音乐就已是神庙祭神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乐器则被看成是神圣的祭器。

四、文字与文学

A、古代两河流域最大的文化成就之一是楔形文字(arrowheaded characters)的发明。楔形文字又名钉头字。它的笔划都是由一头粗、一头细的直线构成,象是楔子或钉子。19世纪,英国学者罗林生成功地释读了楔形文字,从而为后人研究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打开了方便之门。

最初的苏美尔文字是刻在石头上的。由于书写不太方便,以后人们逐渐用粘土制成的半干的泥版作为“纸”,以小棍儿为笔在上面书写。这种古怪的文字在西亚应用了3500年,而且还是当时的国际通用文字。

B、文字之外,两河流域的文学在世界古代文学史上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9世纪70年代发现的史诗《吉尔伽美什》代表了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一部史诗。

五、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世界影响

美索不达米亚对这两种文明的兴起都曾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埃及艺术的特定主题明显受美索不达米亚的影响。一项最新的考古发现证明,遥远的东方印度河谷的居民显然和苏美尔保持着频繁的联系。处于这两者之间的一些文明可能是它们相互联系的中间人。位于美索不达米亚边缘的伊朗(即古波斯)自然和美索不达米亚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但是美索不达米亚对它同时代的埃及、伊朗和印度的影响却未能持久。相反,这种影响却在西方生了根。西方人的实证、实践和理性观都可在美索不达米亚世界找到。经过希伯来一神教的改造和希腊哲学家的创造,美索不达米亚的观念逐渐深入到西方民族的头脑中。

美索不达米亚对希伯来人的影响既直接又迂回曲折。公元前586年,希伯来人直接和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发生联系。那时,尼布甲尼撒王摧毁了耶路撒冷,并把它的居民俘获到巴比伦尼亚。巴比伦人的知识和学问逐渐侵入希伯来人的思想和文化之中。后来,当“巴比伦之囚”返回其家园并建立犹太王国时,他们也随之带来了大量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仪式、教育方法和法律制度。这其中有一些渗入到了基督教中,又通过犹太——基督传统而传到西方文明之中。

美索不达米亚丰富而复杂的崇拜仪式和神话深深地影响着西方的宗教信仰──特别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同样,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学对整个西方世界也有着深刻影响。《创世纪》开头几章的主题──创世纪、伊甸园、洪水、该隐与亚伯之争,巴别塔语言──都有着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型。

【思考与讨论】

1、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世界影响。

第四节 中国三代文化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文字的发展和演变,掌握三代的学校教育、史官和青铜文化的概况,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教学重点】文字的演变和三代文献 【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This chapter will discuss three dynasties tha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ncient civilization of china.On the one hand, they had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ier civilization.On the other hand, they made more progress than others severally.So they held not only succession but also development.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character Confucius literature bronze

夏、商、西周通常称为三代,其实它们曾经是子部落而并列存在,并且联合成华夏部落联盟。我们通常把夏代视为村落社会与国家、原始文化与文明时代的分野。夏代已经出现了以地区划分它的国民的行政区划,已经出现了较多的城市,拥有一支常备军,产生了初步的历法和法律,根据现有考古资料的推测,夏代可能已经使用文字。尽管如此,夏、商、西周三代属于中国文明的早期阶段。三代文化既具有文明时代初期的共同特点,又取得了一代比一代更先进的文化成就。孔子(Confucius)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又说:“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道出了三代文化有继承有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文字的使用

文字应当指在经历了手势(gesture)、图画(drawing)、刻划(score)等阶段以后形成的有规律的、有一定数量的、能在比较宽广的空间中交流的、能与后世的文字接轨的、约定俗成的符号。

文字的熟练使用,是原始文化与文明时代分野的主要标志。在中国的传说时代曾经经历过结绳而治、契刻以记事的阶段,然后有苍颉造字之事。根据考古资料,属于母系氐族社会繁荣时期的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刻划记事符号,继仰韶文化而起的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都出现了陶器刻划记事符号,而大汶口文化的记事符号更接近于文字。鉴于这些考古资料的获得,学术界推测,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也不是中国人使用文字之始,应该存在比甲骨文更为原始的文字。

但就目前所获得的材料而言,中国最早的成熟型文字应该是甲骨文。说它成熟,是因为中国文字传统的“六书”构字法则已经具备;而且从卜辞中可能见到名词、单位词(或量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介词和连接词等9种词性,还有助动词和否定词;在使用文字的基础上,“主语—谓语—宾语”的基本语序固定,复杂句的基本语法结构已与周代及其以后的语法基本一致。稍晚于甲骨文的是金文,继金文而起的是简牍、石刻、帛书文字;就字体的变化而言,则有大篆、小篆、隶书以及流传至今的楷书。甲骨文与后来中国所使用的文字有密切的联系,能用考释文字的方法释读它们,故甲骨文是一种 成熟型文字。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由于国家权力机构的建立,需要更多的政府管理人员。三代之所以产生官学教育制度,其目的也正是出于选拔贤能。

既有学校,就应该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教学的内容。国家主管教育者为西周政府中九卿之一的大司徒,其职事之一就是对全体民众施行“十二教”,在校的学士当然也应该接受这些学习内容。《周礼·地官》叙官有“教官之属”,各级地方行政长官当身兼教官之职;还有小司徒、保氏、师氏、大司乐等,也是教官;此外,史官、礼官、军官也当参与教学,上文提及的被养于学宫的“国老”、“庶老”也应该在学校担任一定的教学工作和管理事务,因为当时的老者、长者往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老师”之名也因此而得。当时的受教育者,除了战俘(Kriegie)和奴隶(serf)的子弟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外,从国王到庶民的子弟都能进学校接受教育。

当时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知、仁、圣、义、忠、和“六德”;二是孝、友、睦、姻、任、恤六行;三是礼、乐、射、御、数、书六艺。“六德”和“六行”属于道德品行的范畴,而“六艺”则是实用性的(practical)技能。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是对三代教育目的和作用的最好概括,是三代教育与选拔官员制度紧密结合的实际反映。

三、史官与文献

文献(literature)的形成当为三代文化最杰出的成就之一。殷墟已经出现了编排龟甲的迹象,卜辞有册字,还有与册有关的龠、龢、典等字,戍嗣鼎铭有嗣字,这些字都反映了其时有简策之类的书籍,尤其是典字,其字形就是指供奉在宗庙里的、被称之为祭典、祀典之类的典籍。

至西周,史官制度的完善,著述的风气已经形成。史官除了参与祭祀、掌管部分的刑法外,其基本的职事是记录、撰写文件、整理和保存文献。

在明白了西周著述风气已开、书籍的编撰已经成为可能的前提下,我们就会理解《山海经》、《世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等典籍出现于西周,后经史官和历代知识分子的传授的事实。兹介绍几种要籍如下。

1、《周易》

《周易》是一种筮占书。其名始见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便筮之”。《周易》之周,郑玄《易赞》云:“《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孔颖达《周易正义序》则认为“周”指周王朝之周。按《左传》称《周易》之义,周确指周王朝之周。《周易》是西周时代的书籍是没有问题的。

相传夏易称《连山》,商易称《归藏》。《周易》的成书恐怕是在夏、商所积累的筮占经验和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如《大壮·六五》“丧羊于易,无悔”,《旅·上九》“丧羊于易,10 凶”,系指殷王亥与有易部落进行牛羊贸易的事,当为殷人筮占的内容。《周易》成书于西周初,后来的筮占家也曾对它作过修改和完善的工作。

2、《尚书》

《尚书》在先秦典籍中单称《书》,《汉书·艺文志》始称其为《尚书》,以其为上古之书。三代史官制度确立,“右史记言,左史记事”,虽然唐尧时代未必真有文字,出现了文字又未必真能写出象《尚书》这样的篇章,但由瞽史、巫觋凭记忆进行传承,大量文献的写成当在商周之际,或在西周。虽然《尚书纬》所云古《书》有3240篇,未必确实,但在孔子整理、删定《书》为102篇时,所据文献的数量极多,当是事实。从现存《尚书》而言,从尧至春秋,确实存在史官记事、撰写文件的传统。

从《尚书》的文体来看,基本功为典、谟、训、诰、誓、命6种,都是王公大臣的政事或言论的记录,在孔子编定为102篇《书》以前,大量的篇章已为周代的史官所写就。参以《逸周书》71篇文章(今存60篇),知周代史官确实写就了诸如典、谟、训、诰、誓、命各体的篇章,藏在周府。至孔子观书于周,王子朝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周书》逐渐传播到各诸侯国家。

3、《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来仅称《诗》,汉武帝时始称《诗经》。《诗经》中最早的作品是《七月》,在古公亶父迁岐之前出现的民歌,最晚的诗篇出现于春秋中叶,时间跨度在五六百年间。

《诗》的作者也很广泛,有王公贵族,有士阶层的作者,也有女诗人。每篇《诗序》几乎都说明了作者,不可全信,不可全不信。即使是民众口头传诵的作品,最终亦需由文化人写定。

《诗》按所配音乐来分,有《风》、《雅》、《颂》各种音乐。《风》是各地方的乐歌,《雅》是周王朝宫廷、京畿一带王公贵族家庭的乐歌,周宫廷的乐歌为《大雅》,贵族家庭的乐歌为《小雅》。或说西周宫廷的乐歌为《大雅》,东周宫廷的乐歌为《小雅》。《诗》的表现手法有三种:赋,铺陈其情;比,借物喻志;兴,托物兴辞。

依据传统的说法,《诗经》是经过孔子(Confucius)编定的。自商周以降,我国已经涌现了大批诗人(Poet),并创作了许多不朽的篇章,成为诗歌永不枯竭之源。

4、《周礼》

目前对《周礼》成书的时代存在7种意见:

(一)为周公旦所作;

(二)作于西周后期;

(三)成书于春秋;

(四)作于战国;

(五)作于秦汉之际;

(六)刘歆伪造;

(七)作于汉初。

第二种意见最得其实,理由有三:其一,《周礼》反映了巫政结合的特点,符合西周君权神授、怀保小民的人神并重思想。其二,《周礼》的写作方法有与《逸周书》相似的地方,在叙述时多用数字来编排条理。其三,《周礼》中有70—80种官职已得到西周金文的证实。因此,《周礼》虽然不是周公旦所写,但他制礼作乐的内容必定在此书中有所反映,亦即《周 11 礼》所记的内容就是西周的职官、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它的作者应该是西周的史官,由史官作记录,又由史官修改和编纂。

四、青铜文化

青铜(bronze)文化在文明的起源、国家的形成、阶级社会等社会科学的原则性、法则性问题上,有世界一般性的意义。中国的青铜时代与文明时代相合到可以等同的程度。所以能作为文明时代的标志,它象征着权力的集中,它的铸造技术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才能,器皿的造型、纹饰、铭文又能反映其时的艺术、文学和史学的成就。

我国约于公元前3—2千纪进入青铜时代。考古资料表明,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二里头文化、齐家文化的遗址都出土过青铜器。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在时间上与夏代相当,学术界多以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豫西、晋南的二里头文化已经出现青铜生产工具、兵器、乐器和礼器,这与夏代铸九鼎、已掌握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记载相符,夏代开始进入了青铜时代。经过商代的发展,以至于西周,我国的青铜文化成为绽开亚洲大陆的奇葩。

根据我们现在所获得的大量青铜器,大体上可以分成农具、工具、兵器、饪食器、酒器、盥水器、乐器等7类。

青铜器的铸造需要铜(copper)、锡(stannum)、铅(plumbum)、锌(zinc)等金属,因此必然有矿藏的开采、冶炼和铸造技术。三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也已经为专家们揭示,有分范浇铸法、分模制范术、陶范翻铸术等。青铜器铸造时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铜、锡、铅的合金配比,不同的器具需要不同的配比。

青铜文化还包括青铜器本身的造型艺术和各种纹饰,以及铜器铭文所体现的文学、史学成就。

【课后思考】

1、中国文字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2、你了解三代都有哪些历史文献吗?

第五节 古代印度文化

第一讲 哈拉帕文化

【教学目的】了解哈拉帕文化的主要成就。【教学重点】印章文字。【教学时数】1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The chapter discusses the pioneer of the ancient Indian culture.The inchoate culture form showed the early achievements in India.Today we are surprised to the achievements,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still puzzled with its vanishment.根据地理概念,南亚次大陆在古代称为印度,它包括今日的印度(India)、巴基斯坦(Pakistan)、孟加拉(Bengal)、斯里兰卡(Sri Lanka)等国家。南亚次大陆在地理上同欧亚大陆基本隔绝,其历史充满着外族的入侵,这使古代印度文化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独特风貌。南亚次大陆最古老的文明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由于这一文明最早发现于哈拉帕,所以它也被称为哈拉帕文化。

1、哈拉帕(Harappa)文化的发现

长期以来,学术界曾普遍认为,印度的文明史始于公元前15世纪,也就是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的时候。然而,哈拉帕文化的发现震动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看法。哈拉帕文化的发现把印度历史时代和文明时代的开端上溯了1000多年,从而使古代印度进入了人类文明发祥地的行列。

2、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

在哈拉帕文化时期,印度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这时文明已进入了青铜时代,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锻铸和焊接技术。随着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也日趋活跃。哈拉帕文化诸城市与印度河流域各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产生,城市的精心规划与建设是哈拉帕文化的重要特征。在印度河流域发掘的古城遗址中,最著名的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3、印章文字与雕刻艺术

在哈拉帕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印度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有的刻在陶器和金属制品上,但主要刻在皂石、陶土、象牙和铜制成的印章上,因此被称为印章文字。据估计,印章上的文字符号大约有500多个,但至今尚未完全解读成功,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它属于古达罗毗荼语。

印章上的铭文通常伴有各种图案,其中刻画最多的是独角兽。除了印章上的雕刻之外,人们还制作赤陶、石头和青铜等各类雕像。印章和各种雕像的制作不仅说明哈拉帕人已经创造了文字,而且也表现了他们杰出的雕刻艺术才能。【思考与讨论】 Considering and analyzing

1、哈拉帕文化的主要成就。The main achievements of the Harappa culture.【教学效果分析】

第二讲

【教学目的】了解古印度文化的成就,掌握种姓制度的特征和佛教的教义。【教学重点】种姓制度的特征,佛教教义。【教学时数】1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This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he ancient Indian culture to us in detail.Firstly, we should know the Indian social and cultutre background before knowing the achievements established by the Indians.Particularly we should know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 that is to say the Caste System.13 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the Caste System Buddhism Sakyamun Veda

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的部落,从中亚细亚经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以迅猛之势侵入南亚次大陆,印度的历史进入了所谓的吠陀时代。从这个时代到公元4世纪笈多帝国兴起,印度人民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由于雅利安人的入侵,印度也产生了种姓制度这一对其文化发展主要起负面影响的制度模式。

1、独具特色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印度文化中颇有特色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Varna),意为颜色、品质。中国古籍称之为“族姓”或“种姓”。

种姓制度的产生

种姓制度(The Caste System)是在雅利安人由部落向阶级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最初的两大瓦尔那集团的出现是征服战争的直接后果。征服次大陆的雅利安人把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鼻子扁平的被征服土著居民称为“达萨”(意为“敌人”)。于是种姓制开始萌芽,产生了“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这种根据肤色来划分居民等级的做法。

种姓制度的产生也是雅利安人内部分化的结果。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之时,处于原始社会解体阶段,内部已经有了贵族和平民的区分。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由游牧生活转入农业定居生活,随着社会经济与劳动分工的发展,雅利安人内部的贫富分化也日益加剧,出现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瓦尔那集团的划分,终于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为婆罗门,由主管宗教祭祀的僧侣贵族组成,他们掌握神权和教权。第二等为级刹帝利,由王族、官吏和武士构成,他们执掌军事和行政大权。第三等级为吠舍,由雅利安的一般公社成员组成,他们是从事农、牧、工、商等业的平民大众。第四等级为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他们中有雇工、奴隶,也有各行各业的独立生产者。在四个种姓之外还有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最受人们鄙视。

种姓制度的特征

职业世袭和实行内婚制是印度种姓制度的最重要特征。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此外,种姓制度在饮食等社会生活方面也有严格的规定,高级种姓的人不能从低级种姓的人手中接受任何食物和饮料,而作为高级种姓婆罗门所享用的食物,其它种姓的人都可以吃。

维护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和《摩奴法典》

统治阶级利用婆罗门教给种姓制度披上一层宗教的外衣。婆罗门教是由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演变而来的,它把《吠陀》作为经典。婆罗门教崇拜的三大主神是最高主宰和创造神梵天、保护神毗湿奴和毁灭神湿婆,它主张“三神一体”,“梵我同一”。该教宣称,人分为四个种姓完全出于神的意志,是天经地义的。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统治阶级还制定了种种法律,其中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这部法典,其目的是为了在应有的次序上确定婆罗门和其他种姓的义务。各种姓的不平等关系在法典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印度自古代至近代,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但是种姓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其社会 14 结构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种姓制度经过长期的演变,越来越复杂。种姓制度在一度程度上向种姓内成员提供了保护,但它制造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平等,对印度社会的发展和强盛起了消极的阻碍作用。

2、主张“众生平等”的佛教(Buddhism)列国时代的印度社会

印度文化是一种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印度人以善于内省和沉思而著称。佛教大约产生于公元前6-前5世纪,它的兴起是列国时代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在宗教和思想领域的反映。

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印度思想界空前活跃,出现了各种反对婆罗门正统思想的思潮,当时统称为“沙门思潮”,兴起了许多新的哲学派别和新的宗教。

释迦牟尼和佛教的产生

佛教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5-前485年)。他还被人们尊称为释迦牟尼(Sakyamuni),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特点

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公元前4世纪为早期佛教(又称原始佛教)时期,这是佛教的初创阶段。原始佛教吸取了婆罗门教的业报轮回思想,创造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宗教哲学和社会伦理思想,其基本教义可以概括为: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和三法印。

原始佛教是当时具有改革思想的重要宗教之一,它以“无我”说来反对婆罗门教的“梵我同一”论,以“众生平等”说来反对种姓制度,适应了正在迅速扩张势力的刹帝利和上层吠舍的需要,也反映了备受压迫的下等种姓的某些要求;它重信仰和修心,反对苦行和杀牲献祭,并用通俗的语言传教,因而获得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支持。但它接受并发展了婆罗门教的业报轮回说,引导人们抛弃现实世界,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佛教的发展和弘扬

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进一步发展。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在佛教史上称为部派佛教时期。由于各地政治、经济和文化差异较大,加上各僧团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公元前4世纪中叶,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以后又在这两部中分裂为18部或20部,这些不同的派别形成了自己不同的思想体系。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在位时,积极扶持佛教,大力弘扬佛法。为了统一佛教的教义和戒律,阿育王召集各地僧人在华氏城举行第三次集结,议定了佛教经典,使佛教的经、律、论三类经典基本齐备。1除此之外,他还派遣高僧到锡兰、缅甸、克什米尔、尼泊尔、马其顿、埃及、叙利亚等地去传教,使佛教不仅在次大陆内部影响日广,而且越出印度国界,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3、色彩斑斓的文学艺术

文学

印度最古老的文学作品是以诗歌为主要形式的《吠陀》,吠陀(Veda)的原意是“知识”,后来转化为对婆罗门教、印度教经典的总称,包括《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等。

古印度文学中最珍贵的遗产是著名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它们被 1 佛教的经典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总称三藏。“经”是佛陀关于教义的说教,“律”是为僧众制定的戒条和生活规则,“论”是对教义的解释和论述。誉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两颗明珠,其文学价值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相媲美。

古印度的小说以《佛本生经》和《五卷书》最为著名。古代印度人在戏剧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艺术

古代印度的艺术以建筑、雕刻与绘画最为突出,这些艺术形式都与宗教尤其是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阿旃陀石窟是古印度佛教艺术的宝库,它巧妙地将绘画、雕刻和建筑艺术合为一体。犍陀罗艺术致力于佛像的塑造,形成了与早期佛教艺术不同的特点。这一艺术也受到了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很大影响,其雕塑品吸取了西方古典造型艺术的某些特征。犍陀罗艺术实际上是东西文化交融的产物,而它对中亚、中国、朝鲜和日本的佛教艺术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除了文学艺术和宗教方面,古代印度人民在语言文字、哲学伦理、音乐舞蹈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使用的古典梵语是其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工具,他们创造的多姿多彩的舞蹈是世界艺术的珍宝,而他们发明的1-0的数字和十进位计算方法,更是他们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这一切共同谱写了印度古典文化的光辉篇章。【思考与讨论】

1、印度种姓制度的特征及其影响。

2、早期佛教的主要教义和特点。

第六节 希伯来文化

【教学目的】了解希伯来文化的世界影响,掌握犹太教的教义及其特点。【教学重点】犹太教的教义及其特点 【教学时数】1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Today we will examine one source of the Western tradition.In the course of knowing the Hebrews history, we can understand the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civilization.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Hebrew Saul David Solomon Yahweh the Law of Moses Bible the Old Testament the New Testament Judaism(other words you may consult will present in following text)

犹太人在古代被称为希伯来人(Hebrew)。希伯来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弱小民族。在古代历史上,它曾先后受到埃及(Egypt)、巴比伦(Babylon)、波斯(Persia)、马其顿(Macedon)和罗马(Rome)等外族人的奴役,长期过着受人歧视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希伯来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它不但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也对东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犹太教的产生和发展

希伯来人能够历尽浩劫而不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把犹太教作为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犹太教是人类最早的系统一神教,它是犹太人的信仰、习俗、礼拜仪式以及宗教组织等方面的统一。犹太教从诞生到定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希伯来民族的历史有着密切联系。

二、希伯来《圣经》(Bible)及其宗教思想

犹太教的主要经典是希伯来《圣经》。基督教(Christianism)兴起后,它在接受犹太教经典的同时还产生了新的经典。为了加以区别,基督徒把前者称为《旧约全书》,把后者称为《新约全书》,而犹太教徒并不接受这一说法。

希伯来《圣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它不仅仅是希伯来人的宗教经典,还是古希伯来文献的汇编,它包括宗教、法律、历史、诗歌、格言、神话传说等多方面的内容。

希伯来《圣经》共有39卷,由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组成。律法书即狭义的《托拉》(Torah),是希伯来《圣经》的核心部分,指的是《圣经》的前5卷,由于相传为摩西所作,所以它又被称为《摩西五经》。先知书包括历史记载和先知言行录两方面内容。圣录收录了多篇希伯来文学作品,其中《雅歌》是十分优美动人的爱情诗集,《约伯记》则是一部描写人与命运之间悲剧性斗争的诗剧。该剧是希伯来文学的伟大杰作,也是世界最佳文学名著之一。

希伯来《圣经》具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其中最著名的版本有手抄本和“七十子译本”。希伯来《圣经》是希伯来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它不但为研究古代巴勒斯坦地区的历史提供了丰富史料,而且对西方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圣经》等犹太教的经典包含的宗教思想极为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一神观。只崇拜上帝雅赫维,认为它是宇宙间唯一的真神,它全知全能,永恒存在。它创造了宇宙万物,并主宰一切。

(二)契约观。认为希伯来人与上帝雅赫维之间有“约”的关系。

(三)、神选说。坚信希伯来人是上帝雅赫维的“选民”,因而是一个得到上帝恩宠的特殊民族,享有特别的荣耀。

(四)、救世主信仰。相信上帝雅赫维不会丢弃希伯来人,将派弥赛亚(救世主)来到人间拯救他们脱离苦难生活。

三.希伯来人的习俗与节期

在犹太教产生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希伯来人也形成了一系列与他们的信仰相关的习俗和节期。它们制约着希伯来人的日常行为,造就了这个民族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希伯来人的习俗较多,这里仅叙述他们最突出的两个习俗。

割礼(Circumcision)是希伯来人的重要习俗。割礼就是在男婴出生后的第八天用石刀割破其阴茎包皮,以此来作为希伯来人和上帝立约的标记。割礼也是希伯来种族的标记,它在希伯来人传递生命和四处流亡的过程中强化着他们的民族意识。

可食(Kosher)是按照犹太教的饮食规定可以食用的食品。希伯来人有自己特殊的饮 17 食习俗,他们只吃犹太教律法允许吃的食物。

希伯来人除了保持犹太教习俗外,还要庆祝许多圣日和节期。他们的节期与其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安息日(Shabbath)是希伯来人的主要节期之一。

逾越节(Pesach)是纪念希伯来人在摩西的领导下逃离埃及获得自由的节日。赎罪日(Yom Kippur)是希伯来人一年中最庄严的节日,也是他们进行忏悔的圣日,时间为每年犹太历提斯利月(公历9-10月)10日。

住棚节(Sukkot),又称结庐节,开始于赎罪日后第五天,即犹太历的提斯利月15日,整个节期持续7天。该节日在秋天举行,它起初是农民喜庆丰收的日子,后来用来纪念希伯来人在上帝的指引下逃出埃及,并在西奈旷野住棚安营的事件。

除了上述节日以外,希伯来人还有新年、净殿节、普珥节、五旬节等节日。希伯来人的节日都与他们的民族密切相关,并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这充分显示了希伯来文化重信仰的特点,它对西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思考与讨论】

1、犹太教的教义及其特点。

2、希伯来文化的世界影响。

第七讲 古希腊文化

【教学目的】了解古典希腊文化的源头、发展和成就,掌握古希腊文化的特征。【教学重点】爱琴文化的内容和古希腊文化的特征。【教学时数】3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We have studied about the Ancient Egyptian Culture, Ancient Western Asian Culture and ancient Indian Culture。We are going to study the Ancient Greek Culture.The Ancient Greek Cultu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ulture.It is the root of western culture.Philosopher Hegel(黑格尔)said :“When you mention about Greek Culture ,You will have a feeling of going back your hometown”There is a famous saying“Glorious Greece and Great Rome”。

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Crete Mycenaean the Homeric epics polis Sparta Messenia Perioikoi Helot Solon Pisistratus Cleisthenes the Peloponnesian War Alexander democracy The Olympic Games Religion Mythology homomorphism commonness logos(other words you may consult will present in following text)

人类积蓄已久的智慧和创造力在一种不曾有过的自由环境中突然迸发出来,如古希腊罗马、东周时代的中国、印度的列国时代。而该时代人类所贡献于世的各项文化成就则成为以后各时代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它也因此而获得了所谓的“元典”或“古典”的意义。我们所说的“元典”或“古典”就是“独创性的、一流的”意思。“古典文化”时代从时间上 18 来说大致以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3世纪为限,从范围上来说主要指该时期的亚欧大陆的文明。介绍古希腊文化发展的线索

A.希腊文化的形成期——包括荷马时代、东方化时代和古风时代

第一阶段:荷马与古希腊文化传统的初创:其主要文化成就是考古发现的物质文化、希腊最早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

“荷马”,一种文化的象征:荷马史诗是几代游吟诗人创作的结果,也是黑暗时代文化的代表。荷马虽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但它已成为一个文化的象征。

“荷马史诗”,希腊民族的象征:对于希腊人来说,荷马史诗并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希腊民族的象征,是他们早期历史的最权威的记载,还是他们的宗教经典。

第二阶段:东方化时代(公元前750年至前650年,另一说为公元前720—630年):东方化时代是是古风时代(古风时代为公元前800-前500年)的初期。在这个时期,古希腊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全面吸收东方文化的时代。

第三阶段:古风时代与新精神的确立——希腊文化的初步形成。古风时代的并不仅仅是古典文化的前奏或序幕,而是一个有着自身特征的文化发展阶段。古风时代是一个文化丰富多彩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文化精神和新的贵族生活方式开始形成并逐渐确立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古风时代也许是希腊文化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时代。

B.希腊文化的繁荣期:即希腊文化的古典时代。

C.希腊文化的传播期:希腊化时代(the Hellenistic Age)Although Hellenistic culture rested on a Hellenic foundation, it also revealed new trends: a heightened universalism and a growing individualism.东西方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交流 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所谓的“希腊化”时代,亦即希腊文化向东方扩散和传播的时代。作为统治者,希腊人竭力推行希腊语和希腊文化的教育,希腊式的教育机构遍及西亚和埃及的城市以至某些乡村。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希腊语言和文学,此外还有音乐和体育。在东方各地普遍希腊化的同时,希腊殖民者也东方化了。无论在饮食、服饰、礼仪,还是在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希腊殖民者无不效仿东方人。

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本土的经济和文化处于衰落的状态,而东方的希腊化王国却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希腊化时代是历史上地中海世界第一次大规模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时代。正是通过此次交流,希腊文化获得了赖以发展和创新的动力。

一、爱琴文化(Aegean Culture)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其存在时间为公元前3000年—前12世纪。与诞生于沃野千里的大河流域的文明相比,它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蔚蓝色的海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源头。对这一文明的发现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德国富商谢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和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Arthur Evans)。

1、讲述爱琴文化所包括的地理范围和时间跨度

2、米诺牛的传说

3、用幻灯片展示爱琴文化的成就

二、城邦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 of City-states)

1、城邦(polis)这种政治组织的特点

①从形式上看,城邦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它的小国寡民的规模。②从本质上看,城邦的特征是一个以公民权概念为核心的政治集体。

2、尚武的斯巴达

① 斯巴达的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

斯巴达征服拉科尼亚(Lakonia)和美塞尼亚(Messenia)后,境内居民主要分为斯巴达人(Spartans)庇里阿西人(Perioikoi—Dwellers Around)和黑劳士(Helots)(又译希洛人)三大类,后二类是被统治者。② 为什么斯巴达人会崇尚武力

在讲述斯巴达社会基础上,可以看出斯巴达城邦完全是一个严密组织起来的军事共同体,整个斯巴达国家就像是一座敞开的兵营。如果说,斯巴达人在对外扩张期间实行军事化的目的在于征服;那么,他们在征服目标实现之后实行军事化的目的则是为了维持对大量依附人口的统治,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3、雅典的民主政治(Democracy)

①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

②伯里克利时代(Pericles Age)③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On the one hand, we can see that Athenian democracy had its limitations(局限性)and weakness(缺点)。On the other hand, the flaws(缺点)shouldn’t cause us to undervalue its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The development of Athenian democracy accelerated the prosperity(繁荣)on literature(文学), art(艺术), drama(戏剧), history(史学), philosophy(哲学)and so on.From these abundant achievements, now we select some portion to display Aegean culture.三、宗教与神话(Religion and Mythology)

1、宗教信仰在古希腊人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important role)

让-皮埃尔·韦尔南说过,古希腊宗教“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神圣”。

①它是维系古希腊社会组织内部团结的精神纽带。共同的宗教把古希腊的家族、氏族、胞族、部落、城邦和民族成员联系在一起,反复的祭仪使他们产生了对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宗教信仰不仅维系着古希腊社会组织内部的团结,而且还在调节古希腊人的心理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古希腊人抗拒恐怖的避难所,危难时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③宗教对于古希腊社会的政治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古希腊宗教也是引发许多政治事件的导火线和评判政治是非的标准,并对民众的政治倾向产生影响。④古希腊宗教还促进了体育和文艺活动在希腊各城邦的发展。

2、古希腊宗教的特点(character)

①古希腊宗教是多神教(Polytheism),有众多的神祗和不同的神系。

②古希腊宗教不但是一种多神教,而且它没有教会、教义和神职人员这些等级制度,也没有一个特殊的祭司阶层。同时,“神人同形同性”也是其鲜明的特征。

③古希腊宗教是一种复杂的象征结构,它通过神话、祭祀仪式等形式而得以表现出来。

3、古希腊宗教神话的影响(influence)

附:奥林匹斯宗教崇拜十二位主神的名字是:神人之王宙斯(Zeus)、天后赫拉(Hera)、海神波塞冬(Poseidon)、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太阳神阿波罗(Apollo)、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Artemis)、爱神阿佛洛狄忒(Aphareus)、战神阿瑞斯(Ares)、农业女神德墨忒耳(Demeter)、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灶神赫斯提亚(Hestia)和神使赫尔墨斯(Hermes)。

四、文学与艺术

五、哲学与科学

六、体育与竞技

七、希腊文化之精神(特征)

A.爱美 在古希腊人看来,一个优秀的公民不仅应有高尚的灵魂,渊博的学识(或者健康的灵魂和健康的头脑),还应有健美的体魄。所以古希腊人追求一种形体美。为了达到这一点,他们热衷于体育锻炼。古希腊人这种对美的追求还体现在他们的艺术中,并创作出了最完美的男子的化身——阿波罗和最完美的女子的化身——阿弗洛狄蒂。B.爱智慧 古希腊人热衷于对自然和人类本身之奥妙的探索。他们对哲学的热爱表现在:为了哲学而宁愿放弃一切。希腊哲学的发展历程:从自然哲学到人本哲学。

C.崇尚自由和民主 古希腊人所创设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典文化中最富魅力的文化成就之一。而雅典的民主政治则是其中的楷模。在雅典,公民民主制达到了极致,是古代世界发展最充分、最完备、最典型的民主形式。

D.崇尚人文主义 古典文化中充满着一种浓厚的人文主义(humanism)精神。西方著名的古典文化学者安·邦纳曾对此作过精彩的论述:“ 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西方古典时代的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思考与讨论】

1、爱琴文化的主要成就。

1、古希腊文化的精神是什么?

2、亚历山大东征对于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影响。

第八节 古罗马文化

【教学目的】了解古罗马文化的成就,掌握古罗马文化的特征。【教学重点】古罗马文化的特征。【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The Roman civilization is another sourc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As we have known,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estern classical civilization.Unlike the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 the Roman civilization emphasizes practicability.Rome’s great achiev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The Hebrews are famous for their prophets, and the Greeks for their philosophers;while the Rome for their law and government.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the Etruscan monarch Punic War the Gracchi brothers Sulla Marius Caesar Octavian Pax Romana Roman law(other words you may consult will present in following text)

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它与“两希文化”一起汇成了西方文化之河。罗马文化也是西方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希腊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传统。罗马文化是希腊文化的继承者,它在文化的诸多领域中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巨大影响。罗马文化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希腊文化进行了吸收和改造,形成一种具有自己特点的文化。

一、罗马文化的缘起

古罗马文化兴起于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Tiber)畔,它是在拉丁(Latin)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根据罗马人的实际需要,有条件地吸收伊达拉里亚文化与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民族精神与罗马文化的特点

A、民族精神: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在这以后几个世纪的时间内,罗马由台伯河(Tiber)畔的一个小国寡民的城邦(city-state)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world empire)。

民族精神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形态,它表现的是文化共同体,也就是民族的群体心态,这种心态是一个民族的体质结构、自然环境与文化积淀诸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般说来,罗马人的民族精神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质朴务实的传统美德。

第二,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爱国主义是罗马民族精神的最主要特征。

第三,虔诚敬神的宗教态度。宗教在古罗马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虔诚敬神是他们的特点。

第四,遵纪守法的习惯风气。罗马人以纪律严明而著称。

B、罗马文化的特点:在罗马民族精神的影响下,现实主义和求实致用成为罗马文化最 22 重要的特征。

在建筑艺术中,罗马人极力体现自己国家的伟大,并把“实用”放在了建筑原则的首位。

在雕刻艺术中,他们着力追求真实地表现人物的本来面貌,甚至不惜把刻画对象的丑陋之处也显示出来。

在文学上,他们欣赏便于群众接受的简明扼要而又清雅纯净的文风。在科学上,他们积极发展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科学技术。

在政治上,他们吸取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创造出符合罗马现实情况的政治体制及行省和自治城市制度。

在法律上,他们以务实的态度,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案例,逐渐制定出符合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需要的法律,与此同时也丰富了罗马的法学思想。罗马人以现实主义的风格创造了堪称“伟大”的文化,吸引着后人去追踪他们的足迹。

三.罗马法(Roman law)与法学(law)罗马人以崇尚法制而著称,罗马法律和法学思想是他们留给人类最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也是他们对西方和世界文化作出的最主要贡献。当代美国学者赞恩指出:“当今世界对其法律的划分、一般理论和实施方法都应归功于罗马。

罗马法的产生和发展

罗马法从萌芽到发展为完备的体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自罗马建国至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被统称为市民法,也称公民法。在长期的司法实际中,外事裁判官和其他高级长官的告示与案例形成了不同于市民法的新的法律体系──万民法,其含义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它适应于罗马人和异邦人。这样,罗马私法便出现了市民法和万民法的两个体系共存的局面。在帝国时代,罗马的公民权逐步扩大到异邦人,市民法和万民法的差别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消失。

公元1-2世纪,在罗马帝国兴盛之际,罗马法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法学史上,它被称为罗马法的古典时期。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开始走向衰落,但罗马法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停止,这时罗马法进入了整理和编纂的阶段。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雄心勃勃的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527-565年在位)对罗马法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系统的编纂工作,在他的主持下,以特里波尼安为首的法学家编纂了四部法典,被后人合称为《民法大全》或《国法大全》。

罗马法学家与法学 古罗马人曾经说过:“法学家创造了罗马法”。罗马法学家在罗马法与法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通过解答民众的法律问题、办案、为诉讼当事人拟定契约和撰写法律著作等方法,推动了法律的完善和法学的发展。

罗马法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影响

罗马法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把罗马法分成不同的类别。根据法律的形式,他们把法律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前者是指以书面形式发表的各种法律,后者是指习惯法。根据法律所调整的不同范围,他们把罗马法分为公法和私法。前者是保护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法律,后者是保护个人利益的法律。根据法律适用的范围,他们又把罗马 23 法分为自然法、市民法和万民法。

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法理精深,是古代世界最为完备发达的法律。恩格斯指出:“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生产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至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它对后世的深远而持久的历史影响是任何古代法都无法相比拟的。

四.“作为世界统治者的世界建筑”

罗马建筑艺术的特点 罗马人不仅在法律方面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遗产,而且在建筑(Architecture)方面也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他们的创造能力在建设帝国的宏伟工程中得到了最好的发挥。罗马的建筑艺术有以下特点:

第一,注重实用(practicality)价值。

第二,讲究整体规划。希腊人的建筑物布局随意、独立自由,缺乏整体性与规划性。第三,追求宏伟壮观。罗马成为地中海世界的主宰后,罗马精神中又增添了威严的气势和兼容并蓄的特点。第四,努力开拓创新。

形式多样的罗马建筑

古罗马的建筑大体上可分为住宅、城防建筑、宫殿、宗教圣地、娱乐场所、公共设施和纪念物等几类。

五.拉丁文学与史学

文学(literature)罗马文学是在吸收、模仿希腊文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不过,它并不完全是希腊文学的复制品。他们采用的语言工具是拉丁语。

拉丁字母源于希腊字母,古代罗马人是通过伊达拉里亚字母的媒介熟悉希腊字母的。在此基础上,他们于公元前7世纪创造了自己的拼音文字――拉丁字母。在罗马时代和中世纪,拉丁文是欧洲的通用文字。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许多民族采用拉丁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地理大发现后,西欧国家把它传播到拉美、非、亚殖民地。直至今日,拉丁文仍是医学和生物学的重要语言工具。

古罗马虽然较早就产生了文字,但是,直到公元前3世纪 罗马文学才初露端倪。从这时至公元前2世纪的100多年时间里,罗马文学由萌芽走向成熟,尤其是在诗歌和喜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罗马共和末期由于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希腊化文化的影响,雄辩术在罗马获得了很大发展,被人们称为“拉丁散文泰斗”的西塞罗(Cicero)不仅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演说家和散文作家。

奥古斯都时代(Augustan Age)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维吉尔(Virgil)、贺拉斯(Horace)和奥维德(Ovid)都是麦凯纳斯文学集团的重要成员,他们也是奥古斯都时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

在屋大维(Octavian)死后的200多年时间内,罗马的文学逐渐颓废,宫廷趣味日趋浓厚。尽管如此,罗马文坛上还是出现了朱文纳尔、琉善和昆体良等一批文学史上的精英。

史学(historiography)

象文学一样,罗马的史学起步也比较晚,并继承了希腊的传统。然而,罗马从城邦到帝国的漫长历程为史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罗马人的爱国传统也使他们十分注重对本民族历史的编纂。因此,罗马史学的星空也象希腊一样群星璀璨,众多的史学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史学遗产。

六.罗马哲学与科学技术

哲学(philosophy)

古罗马哲学是在希腊化文化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古希腊哲学的成果,接受并发展了伊壁鸠鲁派、斯多噶派等学派的学说,还出现了折衷主义等新学派。在思想与智力活动逐步活跃的过程中,罗马思想界产生了一些著名的哲学家。

科学技术(technology)

罗马人讲求实际、不喜幻想的性格使他们在理论科学方面鲜有创造,但是,富有组织才能和纪律意识的罗马人又以其出色的综合能力和熟练技巧而见长。由于罗马人对实用性的注重,使得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农艺、建筑、军事、医学、测绘等实用科学技术在罗马得到了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另一方面,罗马帝国广袤的领土包括希腊、埃及等古代文明中心地 区,这有利于它吸收境内各民族的先进科学文化成果,并对这些成果进行综合与总结。

七、西方古典文化的衰落(decline)与基督教(Christianism)的兴起

古典文化的衰落

公元3-5世纪,罗马帝国进入后期阶段。这是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全面危机进而崩溃灭亡的时期,也是西方古典文化日渐衰弱的时期。

伴随着社会危机和文化衰落发生的是人们的精神和信仰的危机。帝国后期,罗马人完全丧失了传统的精神。他们一方面沉溺于观看奴隶角斗、斗兽、海战、骑术等感官享受之中,另一方面却思想极度空虚,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悲观失望的情绪。在古典文化风雨飘摇之际,基督教却不断发展壮大,在百孔千疮的罗马帝国站稳了脚跟。

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

基督教(Christianism)是从犹太教(Judaism)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它从犹太教的一个教派发展而来,其神学思想主要渊源于犹太教。犹太教是人类最早的系统的一神教(monotheism),它信奉宇宙的唯一真神上帝雅赫维(基督教兴起后将之读为耶和华(Yahveh)),并把犹太人看作是上帝的“选民”。除此之外,基督教还吸收并改造了其他的东方神秘主义宗教的神学思想和崇拜仪式。

从哲学思想来看,基督教在其形成和早期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古希腊罗马哲学,尤其是斯多葛派哲学、犹太――希腊哲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的深刻影响。

由于基督教与犹太教的思想渊源,它兴起后接受了犹太教的经典《圣经》(bible),但它也产生了自己的新经典。为了加以区别,基督徒把前者称为《旧约全书》(the Old Testament),把自己的新经典称为《新约全书》(the New Testament),两者合称为《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

基督教在其产生的初期是下层人民的宗教,参加者多为贫民、手工业者、奴隶或半自由人。因此,初期的原始基督教的政治思想具有比较强烈的反抗意识。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以及帝国危机的显露和加深,许多富人、官吏和知识界人士也加入了基督教,他们对教会的 25 影响不断增强,基督教义的反抗色彩淡化,由主张斗争到提倡忍耐和顺从,这就使基督教发生了演变,开始与统治阶级合流。德尔图良、奥古斯丁等教父和护教士在促成这一合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极力向皇帝说明,基督教与帝国的利益是一致的。313年,君士坦丁皇帝和他的共治者李锡尼共同颁布“米兰敕令”,宣布宗教自由,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92年,狄奥多西一世皇帝下令严禁一切异教崇拜和献祭活动,把基督教确立为罗马国教。至此,基督教在罗马世界获得胜利并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是西方文化史的重要转折点,从此,基督教文化取代古典文化成为帝国文化的主流,这为西方文化向中世纪的过渡奠定了基础。

【思考与讨论】

1、罗马文化的主要成就。

2、民族精神与罗马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 中世纪文化

第一节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化

【教学目的】了解基督教文化圈的重大文化成就,掌握十二世纪拉丁世界的文化复兴和拜占庭文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十二世纪文化复兴,拜占庭文化的特征。【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In the Middle Ages, Christianity was at the center of the medieval civilization, integrating Christian, Greco-Roman, and Germanic traditions.In the circle of Christianity civilization , there came being to two culture areas with different feature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geographical, social and culture circumstances.Terms referring to this subject: Catholicism papacy pope the Roman Catholic the Eastern Orthodox scholasticism chivalry(other words you may consult will present in following text)

在中世纪时代,基督教会继续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各地传播基督教,于是一个巨大的基督教文化圈形成了,其范围囊括了现在的整个欧洲。同时,由于东西教会的彻底分裂,加之拉丁基督教世界和拜占庭帝国所处的地理、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不同,所以在基督教文化圈内又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两个文化区——拉丁基督教文化区和东正教文化区。

1、拉丁基督教文化

拉丁基督教文化的形成中世纪西方文化是罗马天主教(Catholicism Civilization)、希腊与罗马文化(Greco-Roman Civilization)和日耳曼文化(Germanic Civilization)相互冲突和融合,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范型。

西方文化的复兴与繁荣

在所谓的“黑暗时代”(the Dark Ages即公元5—10世纪),拉丁西方虽然出现了令人称道的“加洛林文化复兴(Carlovingian civilization revival)”,但其在文化上的落后状况并未有根本的改观。

在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拉丁西方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翻译运动。翻译运动有力地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复兴。伴随着希腊和阿拉伯人的科学和哲学著作被大量译介到西方,在中世纪盛期(the High Middle Ages),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也走向繁荣。

中世纪盛期西方文化的复兴还促进了西方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即大学教育机构的兴起。

基督教与西方的日常文化生活

在西方中世纪早期动荡不宁的社会环境中,天主教继续在各地传播,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中世纪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它不仅主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控制着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而且还左右着世俗的社会和政治生活。

中世纪西方是一个充满信仰的时代,大多数人都信奉天主教的基本教义。为了真正获得上帝的拯救,人们虔诚地信奉上帝的教诲,遵从天主教所规定的“摩西十戒”。同时,人们还应积极参加各种圣礼。

在中世纪西方,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也大多围绕着宗教节日而展开。在一年当中,天主教有众多的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有圣诞节、主显节、圣枝主日、复活节、圣灵降临节、耶稣升天节、圣母升天节、圣母诞生日。此外,还有许多其它礼拜圣徒的节日。

贵族骑士文化

不同的社会阶层各有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由此也就产生了风格各异的文化。骑士制度所特有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塑造了一种所谓的“骑士精神(chivalry)”。其核心就是效忠主人、勇敢顽强、注重荣誉、保护弱者、护卫基督教、尊崇女性。所以论者认为,骑士精神——这种封建贵族的生活方式是封建的、宗教的和宫廷的三种骑士精神的总和。

市民文化

中世纪西欧特殊的政治环境使其城市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自由或自治。这种自由或自治城市的出现及其繁荣则导致了西欧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市民文化的出现,尽管它并不超脱于统一的西欧基督教文化之外。

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政治单位,西欧城市发展了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

作为一个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中心,西欧城市还促进了西欧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西欧文化向世俗化方面的发展。

正如贵族骑士阶层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骑士文学一样,独特的城市生活也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市民文学。

基督教艺术

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以诉诸人们感官的方式传达着基督教的理念。不论是庄严耸立的教堂,还是纷繁各异的雕塑和壁画,肃穆凝重的音乐都传达着有关上帝的信息。概括起来说,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风格分为罗马式和哥特式(Gothic)两种。(具体情况,自学)

2、拜占庭—东正教文化

当西罗马帝国在蛮族入侵的浪潮中土崩瓦解并陷入所谓的“黑暗时代”的时候,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Byzantine Empire)则因成功地抵御住了蛮族的进攻而保持了社会与 27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并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而拜占庭文化也伴随着东正教在东欧的传播而得以广布,从而形成了东正教(the Eastern Orthodox)文化区。

拜占庭文化的渊源与特征

自从公元395年东、西罗马帝国分道扬镳之后,两者便开始走向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由于拜占庭(Byzantium)地处原罗马帝国东部的希腊语区,加上长期以来该地区东西方各民族及其文化的相互融合,因而其文化渊源除了希腊和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之外,东方文化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因此,与拉丁西方文化传统相比,拜占庭文化有其独特的方面。概括起来说,它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拜占庭帝国承袭了原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和法律系统。其次,拜占庭帝国有着浓厚的希腊文化传统。再次,拜占庭文化的东方化亦十分明显。第四,拜占庭文化深深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

拜占庭文化发展的两次高峰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发展经历了两次高峰。其一是在查士丁尼时代,其二是在公元9世纪至11世纪。查士丁尼皇帝(Emperor Justinian)统治时期(527—565年),拜占庭帝国不仅经济繁荣、内政显赫,而且在学术和文化上也趋于高涨。也正是在该时期,拜占庭帝国内的各种文化因素才最终熔为一炉,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传统。在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帝国的文化成就集中体现在法典的编纂和圣索非亚大教堂(Hagia Sophia)的建立上。

公元7、8世纪是拜占庭历史上的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也是学术文化上的暗淡期。然而自公元9世纪开始,拜占庭文化又重新走向复苏,并迅速达至繁荣,从而形成了拜占庭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正是在这个时期,拜占庭文化走向了成熟。

东正教传播及其东正教文化区的形成 野蛮、落后的斯拉夫人走向文明开化显然有基督教的一份功劳。在公元9—10世纪,斯拉夫人陆续接受了基督教文明。具体说来,西斯拉夫人(即今日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人)与南斯拉夫人中的保加利亚和斯洛文尼亚人接受了罗马天主教,而东斯拉夫人与南斯拉夫人中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人则接受了东正教。【课后思考】

1、十二世纪文化复兴的特点。

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

【教学目的】了解阿拉伯文化的重大成就,掌握阿拉伯文化的世界影响。【教学重点】阿拉伯文化的世界影响。【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This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he Arab-Islamic culture circle in Arabia to us in detail.The Arab not only set up a grand empire across three continents, but also established the Islam.The Isiam assembled the essence of the Arabian culture, showing a 28 colourful world for us.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Arab Islam Muslem Alcoran

在中世纪早期,一个伟大的民族在阿拉伯半岛(Arabia)迅速崛起——那就是阿拉伯人。它不仅建立起了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而且还创立了一种宗教——伊斯兰教(Islam),并将之传播于帝国以至世界各地,伊斯兰教也由此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同时,阿拉伯人广采博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一、伊兰教的诞生(略)

二、阿拉伯文化

1、阿拉伯文化的启蒙时代

四大哈里发和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是阿拉伯文化的启蒙时代。

在政治体制上,他们仿效拜占庭帝国建立起世袭的君主专制政体(absolute monarchy)。在建筑艺术上,他们以各被征服地区的建筑传统为基础,初步创立出了别具一格的伊斯兰建筑样式。

在这个时期,阿拉伯人的各项学术文化活动业已肇始。与伊斯兰教的传播相关联,阿拉伯语言学和圣训学相继产生。与圣训学的出现相伴随,阿拉伯历史编纂也开始了。可以说,在一开始,编纂历史也就是编纂圣训。同时教义学的研究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

在刚刚征服的土地上,阿拉伯人也展开了学习外国科学和哲学的活动。

伊斯兰教也大力提倡诗歌创作,但事实上,在一开始它似乎不利于阿拉伯诗歌的发展。直到倭马亚王朝时代,阿拉伯诗歌才重新走向繁荣。

虽然频繁的内外战争和动荡不宁社会环境妨碍了这一时期阿拉伯人的文化发展,但是它却在各个方面为阿拔斯王朝时代的文化繁盛打下了基础。

2、阿拉伯文化的全盛时代

至阿拔斯王朝时代(公元750—1258年),由于政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阿拉伯文化也进入了它的全盛时代。它一方面表现在各项学术文化活动走向鼎盛,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整个帝国的各地区的文化发展都蒸蒸日上。在这个时期,阿拉伯帝国出现了三大文化中心:即巴格达、科尔多瓦和开罗文化中心。兹分别作以叙述。

巴格达文化中心

在帝国的前期,阿拔斯王朝所掀起的文化建设运动高潮迭起,哈里发(calif)则是这场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曼苏尔在位之时,就大力提倡医学和星占学的研究,鼓励各流派的哲学家进行争辩。拉希德在位之时,帝国达至鼎盛。他本人也以其远见卓识,提倡人们学习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从而造就了一大批醉心于研究和介绍外来文化的学者和翻译家。同时,他还建立了巴格达图书馆,以收藏搜获到的书籍。至麦蒙时代,阿拉伯学术与文化终于开放出了绚丽的花朵。

科尔多瓦文化中心

穆斯林(Muslem)西班牙的文化繁盛状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穆斯林西班牙的图书馆众多。虽然在纯语言学的研究方面,穆斯林西班牙不及东方的叙 29 利亚,但是在文学方面却是成绩卓著。

在科学和哲学上,穆斯林西班牙的成就尤为突出。

穆斯林西班牙的建筑艺术也是别具特色,希腊—罗马式风格和阿拉伯风格相互融合,从而发展出具有当地独特风格的建筑艺术。

我们完全可以说,穆斯林西班牙在文化上的创造于许多方面毫不逊色于东方的阿拔斯王朝。

开罗文化中心

埃及这个文明古国在“法蒂玛哈里发王朝”时代重新焕发出了青春。在这个时期,不仅工商业步入高涨,而且文化也在11世纪走向繁荣。哈里发则是文化发展的扶持者。

统治者也极为重视图书馆的建设。

在这个时期,埃及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学者。他们在医学(iatrology)、天文学(astronomy)、数学(mathematics)、哲学(philosophy)、历史学(history)和文学(literature)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相对于阿拔斯和西班牙穆斯林王朝来说,埃及的文化成就稍显逊色,学者们在独创性的研究方面较为单薄。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的形成

伴随着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伊斯兰教也迅速传播开来。阿拉伯人中,凡是能够背诵《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教义的穆斯林,多数应召随军出征,从事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古兰经》(Alcoran)的教育。同时,大规模的阿拉伯人的移民活动也随之开始。

在大多数情况下,帝国被征服居民改信伊斯兰教是通过和平与自愿的方式。宗教上的征服要比军事上的征服更为艰难。虽然在扩张时代,已有许多被征服地区的居民改信了伊斯兰教,但是直到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宗教征服活动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过,这也是阿拉伯帝国伊斯兰化的最后阶段。一个世纪后,亦即公元9世纪中叶,帝国境内的绝大部分居民都改信了伊斯兰教。当然,在帝国的某些地区,伊斯兰化一直持续到了12世纪,甚至更晚的时期。

与帝国的伊斯兰化相伴随的是帝国的阿拉伯化。与伊斯兰化相比,它所受到的阻力更大,进程也更为缓慢。因为被征服民族宁愿在政治上臣服征服者,在宗教上改信伊斯兰教,也不愿放弃本民族的语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拉伯化也不断向纵深发展,其主要表现就是阿拉伯语逐渐成为各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语言。

伴随着帝国的“伊斯兰化”和“阿拉伯化”的实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得以最终形成。在这个庞大的文化圈中,虽然生存着各种各样的民族,但是统一的标准语——阿拉伯语和共同的信仰——伊斯兰教就像两条无形的纽带将他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从而其产生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的形成不仅有力地促进了该地区文化的繁荣,而且还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地中海世界以至全球的政治和文化布局。其影响也极为深远。时至今日,在西亚和 30 北非,仍然有20多个国家是讲阿拉伯语的伊斯兰国家。

3、阿拉伯文化成就面面观

阿拉伯人是一个上学好进的民族。先知穆罕默德就鼓励人们追求学问,他讲道:“哲理是穆民失去的骆驼,必须不遗余力地去寻找,哪怕它远在中国。”此类的圣训甚多,如“求学要比礼拜更善”,“学者的墨汁等于殉道者的鲜血”,“守财者死,有学问者生”等等。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激励下,阿拉伯人在数个世纪里广采博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不断加以创造,从而使阿拉伯文化由简到繁,并蔚为大观。他们在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有关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学)【思考与讨论】

1、阿拉伯文化的世界影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是怎样形成的?

第三节 南亚印度文化圈

【教学目的】了解南亚印度文化圈的重大文化成就,掌握印度教的兴起和佛教的外传。【教学重点】印度教的兴起及佛教的外传。【教学时数】1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This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he culture circle in India of south Asion to us.As we know, there was full of turbulence in Indian history in Middle Ages.Particularly Indians were suffered aggression from foreign nations.Against the circumstance, the intrinsic culture collided with the foreign religion and culture.So the Indian civilization takes on diversity.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India Hinduism the caste system Buddhism 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看,印度文化圈的范围主要包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但印度文化的辐射力极强,其中,尤以东南亚诸国受其影响最深。

在中世纪时代,印度历史动荡多变,分多合少。尤其是外族势力不断侵入南亚次大陆,外来的宗教与文化也不断给其原有的文化形态带来极大的冲击,所以中世纪印度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色彩。

一、印度教(Hinduism)的兴起

印度教的兴起

在公元4世纪的笈多王朝时代,一度陷入低潮的婆罗门教重新得以复兴。不过,它不是对古代婆罗门教的简单重复,而是以其基本教义为基础,吸收了佛教、耆那教的诸多思想,融合进了各种各样的民间信仰而形成的,所以它被称为新婆罗门教,亦即印度教。

在公元9世纪,吠檀多派大师商羯罗(约公元788—820年)为消除吠陀哲学的晦涩和矛盾之处,使之为一般民众所普遍接受和理解,而对吠檀多派作了新的阐释。他认为,我们所感觉到的现实世界只是一种“幻觉”,是不真实的,而个人的精神“我”与宇宙的精神“梵” 31 则是同一“不二”的真实存在。他还主张简化印度教的朝拜仪式,清除其中的一些烦琐的、不必要的典礼。商羯罗的改革适应了日益变化着的社会形势的需要,应答了来自其它宗教派别的有力挑战,从而使新兴的婆罗门教建立在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印度教也由此确立了它的基本形式。商羯罗不仅自己穿梭于南亚次大陆各地,宣传其学说,而且还鼓励其追随者四处传达他的教导,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印度教在各地的传播。

新兴的印度教既符合了上层社会的要求,又迎合了下层民众的心理,所以它一经复兴便得到迅速的传播。在其咄咄逼人的扩张气势之下,南亚次大陆的其它宗教纷纷趋于衰落或萎缩。自它兴起以至13世纪初期德里苏丹王朝的建立,印度教在南亚次大陆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所以学者们通常将该时期称为印度教文化的时代。其

复杂的信仰体系

印度教不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样,有唯一信奉的经典。除了古老的四部吠陀经典外,它还信奉种类繁多的“奥义书”、“往事书”、“法典”,以及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印度教也不像基督教(Christianism)和伊斯兰教(Islam)那样,有公认的祖神。其神明体系是极为庞大的。据一些学者统计,印度教徒所信奉的神3.33亿个。但究竟有多少,恐怕连印度教人自己也搞不清楚。概而言之,他们所信奉的神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其一是“梵”。它是一个没有任何属性,没有任何形式,而又无所不在的“绝对实在”或“宇宙灵魂”。它超越于此岸与彼岸世界之上,但又主宰着它们。总之,“梵”就是隐藏于宇宙万物和神明世界幕后的操纵者。其二是“梵”的具体形态的显现者,即印度教中的梵天、湿婆、毗湿奴三大主神,及其他们的化身、配偶、子神、守护神。梵天是“创世主”。它既创造了美好的东西,也创造了恶的东西。其三是人格化的自然物。如太阳、月亮、大地、莲花、菩提树、牡牛、蛇、牛、猴等等都成为他们的崇拜的神灵。这一些神大多来自于民间,是最普通的神灵。这也是印度教得以广泛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度教的神可谓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因此,它既非多神教,亦非一神教,而是一种泛神教。但不同的印度教徒又往往信奉不同的神,于是其内部又形成了不同的教派。大体说来,印度教主要有四个派别:尸摩多派、湿婆派、毗湿奴派和坦陀罗派。

在宗教仪式上,印度教也是多种多样。印度教的仪式虽然已大大简化,但与其它宗教相比,其仪式仍然相当繁多。大体而言,其宗教仪式可分为公共和家庭两类。当然还有其它种类的仪式。

总之,印度教是一个复杂多样,包容性极广的宗教。它一方面要人们追求苦行,另一方面又要人们追求享乐;它一方面要求人们禁欲,另一方面则强调纵欲。但这一切却又互不矛盾。因为,它们最终融入印度教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中。

印度教与印度的社会和文化

印度教虽然缺少其它宗教那样严密的组织,但它却与印度社会有着深厚的关系。它为种姓制度的合理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种姓制度则成为其强大的后盾。可以说,种姓制度就是它的组织形式,两者相得益彰,从而维系着印度的社会与文化传统。

在中世纪,印度的种姓制度(caste system)更加复杂化。婆罗门和刹帝利依然保持着他们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吠舍已专门指从事商业的居民,而首陀罗专门指从事农业的依附农民。在四种姓之外,还形成了一个按行业组成的各种集团,即提。提内部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相互隔离。由于手工业分工的不断加剧,各种提的数目也急剧增加。印度社会就是一个由无数种姓所组成的世界。从政治和经济制度、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哲学与伦理道德以至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各方面都无不受到它的影响。正是由于它与印度教密切相连,所以它得以延续数千年而不朽。它既是印度文明在不断的外族入侵的情况下得以保持其独特性并延续下来的主要原因,也是印度在未来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印度教在其兴盛之时还逐渐独占了印度的教育。学校大都附属于印度教的寺庙。由于其寺庙几乎遍及每一个大的村落,所以印度教的学校也相当普遍。作为高级学问的学院则是由王室和大贵族等通过捐赠而建立起来。这些正规的教育机构主要以传授神学及其相关的知识为主。

印度教的出现还导致了各种哲学派别间的争论。发源于公元初的印度教哲学的六大派,在该时期的辩论极为活跃,其中吠檀多派的影响最大。它围绕着梵(宇宙精神)与我(个人灵魂)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并形成了诸多不同的流派。其中较重要的有商羯罗提出的“不二论”,罗摩奴提出的“殊胜不二论”。此外,还有“二论”、“二不二论”、“纯粹不二论”。数论派也受吠檀多派哲学影响,强调神我的决定性作用,从而走向二元论。胜论派则与正理派结合,日益走向神秘主义。哲学派别间的争论有力地促进了印度哲学的发展。

印度的艺术亦附属于宗教,从而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印度教的艺术也有其鲜明的特点,正如论者所言,“这种艺术的基本特质中有一些内容,与西方宗教上极端拘谨的概念大相径庭——它的形式华而不实,它的极端耽于声色,它的鲜明的实体感的存在,以及它习以为常不害羞地关切性爱。”确实,综观印度教的艺术,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极为突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具有一种强烈的律动感和极强的色彩刺激感;其二,对性力(尤其是女性)的过分渲染。

二、佛教(Buddhism)在印度的衰落及其外传

佛教在印度的由盛而衰

在笈多王朝时代,印度教虽然已兴起,但佛教在印度仍然相当兴盛。笈多王朝和戒日王朝时代,是印度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在文学、艺术、建筑,还是在哲学和科学方面都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笈多王朝也因此而被学者们看作是印度文化史上的“古典时代”。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印度文化逐渐走向成熟和定型,从而都奠定了日后印度文化传统的基调。

伴随着印度教的兴起和急剧传播,佛教也开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间信仰而进入所谓的密教时期,或金刚乘阶段。公元8—9世纪后,印度佛教便日趋衰落。其后,伴随着伊斯兰教在印度的大力扩张,佛教寺院多遭毁灭,佛教徒也四散,至13世纪初,它最终在印度慢慢地沉寂下去,直到19世纪末,印度佛教才重新走向复兴。

佛教的北传和南传

佛教在阿育王时代就开始急剧向外传播。进入中世纪,当印度佛 33 教走向衰落之时,它在东南亚却得到了迅速的传播。总的来看,佛教的外传大致分为两条路线:即北传和南传。(具体的传播情况,学生自学)

3、伊斯兰教对印度文化的影响

自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就传入印度的西北部和西部沿海,10世纪后,伴随着加兹尼和古尔王朝的入侵,伊斯兰教逐步向印度内地传播。德里苏丹王朝(公元1206—1526年)时期,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并在印度得到广泛传播。

古老的印度文化虽然极具亲和力,但由于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侵入印度的穆斯林在文化上并未被印度人同化。同时,作为征服者的穆斯林虽然在印度极力推行伊斯兰化,但也无法消除印度人的传统信仰,所以原有的印度文化得以继续存在与发展。其结果是:一方面,两种宗教的对立导致了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间尖锐的冲突,从而对当时及以后的印度社会以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伊斯兰文化与印度文化在许多层面上发生了相互的渗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这种文化融合的最显著的实例则是印度的穆斯林建筑艺术。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伊斯兰式与印度式发生融合,从而导致一种新型的建筑艺术的出现:印度——伊斯兰式。

由于改宗穆斯林的印度人大都属于低级种姓,所以他们在习俗上既采纳了伊斯兰教的仪式,也保持了印度的传统。上层的穆斯林在衣食以至风俗上也逐渐接受了当地的传统,而城镇中从事商业或手工业的阿拉伯或波斯人出身的穆斯林,在生活方式上的印度化则更深。同时,一些伊斯兰教的礼仪也渗入到了印度教的仪式中。

在学术上,穆斯林学者学习印度的哲学(Philosophy)、医术(leechcraft)和星占学(horoscopy)等,而印度教学者在天文(astronomy)、历法(Calend)、医学(iatrology)和化学(chemistry)等方面接受了穆斯林的研究成果。在语言上,一种融合波斯语、阿拉伯语、突厥语和梵文而成的新语言——乌尔语得到发展。在宗教上,也出现了相互的影响。如印度的伊斯兰派别苏菲派的神秘主义显然就受到了印度教的影响,而印度教中的巴提克教派也曾吸收了苏菲派的教义。

但从总体来看,两种文化间的融合大多停留在表面上,深层次的文化融合因宗教上的尖锐对立而无法实现,这也是导致以后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发生不断冲突的原因。虽然印度教传统文化在后来仍然成为印度文化的主流,但伊斯兰教对印度文化产生的影响至今犹存。【思考与讨论】

1、佛教的外传及其影响。

2、印度教的教义及其历史影响。

第四节 中世纪东亚文化圈

【教学目的】了解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及其影响。【教学重点】儒学向朝鲜和日本的传播。【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This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o us the culture circle in eastern Asion.With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different areas and nations going along, there came into being a large culture community.The phenomenon indicates that different culture identity walk up to farther amalgamation.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Korea Japan Chinese characters Confucius

进入中世纪时代,各地区、国家或民族内部的文化在继续发展,同时,各地区、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因交通的日益发达、贸易交往的愈加繁盛、战争与殖民的加剧、各种宗教的急剧传播而步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尤其是各种宗教的传播给该时期不同地区的人类文化的进一步整合以极大的推动,而导致一个更为庞大的文化共同体——即文化圈的出现。而它的出现可以说是各种族、各种文化在宗教的旗帜下走向进一步融合的产物,是人类文明与文化走向成熟的体现。我们将该时期的世界文化约略地划分为如下几个文化圈:东亚儒家文化圈、南亚印度文化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各文化圈的兴起基本上奠定了日后世界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格局。

一、自汉唐至明清中国儒学的发展(略)

儒学在汉代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儒家的重要书籍成为经典;在唐代则完成了儒家经义的统一;至明清儒学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同时,先进的中国文化也有力地辐射到了其周边国家,尤其是发源于中国的儒学在秦汉之时传入周边的朝鲜(Korea)和日本(Japan),并逐渐成为这些国家的主流文化,于是一个以儒学为主导的东亚儒家文化圈由此形成。

二、儒家文化向周边的传播

儒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朝鲜半岛与中国自古有着一衣带水的邻邦关系。自秦汉始,中朝之间出现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儒家思想随同中国的文字典籍输入朝鲜半岛,对朝鲜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早在秦汉时期,汉字(Chinese characters)就开始广泛使用于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尤其是半岛北部的高句丽,汉文甚至流行于一般民众之中。随着汉字在三国的传播,中国儒学也传入朝鲜半岛。最先接受儒学的是高句丽,儒家思想成了高句丽统治者用来维护其封建统治的工具。当然,在三国时代,各国虽接受了儒家思想,但其本土的原始宗教仍在统治阶级意识形态中占重要地位,儒学并未取得独尊的地位。

新罗统一朝鲜后,崇尚中国儒学,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与礼仪,使儒家思想与儒学教育制度在新罗得到进一步推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朝鲜封建王朝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高丽王朝(935-1392)统治时期,虽然佛教在朝鲜半岛流行一时,但儒学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李氏朝鲜取代高丽之后,著名儒家学者郑道传、权近等人积极主张尊儒排佛,奠定了李氏朝鲜儒学繁荣的基础。

儒学在日本的传播

儒学最初是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5世纪初,百济儒学博士王仁到日本,把10卷《论语》和1卷《千字文》献给大和朝廷,这些书成了日本宫廷教育的 35 教科书,王仁也成了皇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师。一般认为,这是儒学传入日本之始。6世纪时,百济五经博士段杨尔、汉高安茂、马丁安、王柳贵等人先继到日本,儒家五经由是在日本影响日增,儒学教育也由皇室扩及宫廷官吏。圣德太子时,以儒学运用于日本的政治改革,主要以五经等儒家思想为依据,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其中许多条款的语言甚至是直接从五经和《论语》中搬过去的。圣德太子还派人到中国留学,一些学者在中国居留长达二三十年之久,如高向玄理、僧旻等,他们回国后在大化革新中起了重要作用。

7世纪中叶的大化革新,仿效唐律唐制,强调儒家的德治教化,在日本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使儒学作为日本国家的政治学说而确立起来,天智天皇建立了大学寮,包括首都大学和各省大学,以《易经》、《礼记》、《尚书》、《诗经》、《左传》、《春秋》等为教科书,使这些大学成为对国家官吏进行儒学教育的中心。至此,中国儒家关于上下之别、尊卑有序、君臣之义、父子之亲等政治伦理思想逐渐深入日本上层社会。然而,在江户时代之前的日本社会,儒学只是统治阶级的学问,一般人不得随意讲说儒家经典,使得儒学未能在民间广泛传播,这就为佛教在民众中的流行开启了方便之门。平安时期(794—1192),儒学的传播受到了来自佛教的挑战,并且渐渐让位于佛教。

镰仓时代(1184—1333),新儒学——程朱理学传到了日本。这一时期,由于在日本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是禅宗佛教,儒学成了佛教的补充,从事儒学研究的人也大多是主张儒佛一致的僧人,他们以儒学为副业,把程朱理学介绍到了日本。

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儒学的全盛时期,儒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发展了起来。首先使儒学脱离禅宗佛教而成为独立学派的人是藤原惺窝(1561—1619)。藤原惺窝不仅把儒学从禅宗寺院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开始了儒学日本化的历程。当时的幕府统治者德川家康以儒学作为其统治的思想文化工具,重用藤原惺窝和他的弟子林罗山(1583-1657),藤原惺窝曾给德川家康讲授《贞观政要》,而林罗山则直接参与幕府政事,“起朝仪,定律令,大府所颁文书,无不经其手者”,对幕府政治影响很大。德川家康起用儒家学者作为政治顾问,也就确立起了儒学的官学地位。林罗山虽承袭师业,但他排斥陆王学说,也不赞成程朱理学的理气并存二元论,而是主张理气合一、忠孝合一、神儒合一。他在促使儒学日本化与官学化方面继承了藤原惺窝的事业,进一步发展了日本朱子学。

藤原惺窝与林罗山的朱子学以京都为中心,被称为京师朱子学派。此外,山崎暗斋为代表的一派称海南朱子学派,贝原益轩一派则称海西朱子学派。日本朱子学派在促使儒学日本化方面的贡献,如果说藤原惺窝与林罗山在政治上实现了儒学的日本化,那么,山崎暗斋与贝原益轩则在道德与伦理方面实现了儒学的日本化。

在日本儒学中,随着中国阳明学的传入,也形成了日本阳明学派,其开创者是中江藤树。日本朱子学派与阳明学派的争论,使得一些人对宋明儒学产生了怀疑甚至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试图从先秦儒家中寻求儒学的真谛,主张回复到周孔之道,因而形成了另一重要儒学派别――古学派。【课后思考】

1、中世纪中国儒学发展的特点。

1、儒学在朝鲜和日本的传播及其影响。

第三章

近代文化

第一节 西方文化的近代化转型 Transition to the Modern Age 【教学目的】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对西方文化的近代化转型的影响。【教学重点】人文主义、理性主义 【教学时数】3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From the fifteenth century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radical changes in European civilization could be seen on every level of society, including of economy, politics, religion and so on.The renaissance was another climax of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The Reformation stressed individual conscience rather than clerical authority.Terms referring to this subject: capitalism Renaissance humanism

Reformation Petrarch Boccaccio Leonardo da Vinci Niccolo Machiavelli Alberti, Leon Battista Erasmian William Shakespeare Descartes,René

(other words presented in following text)

15至18世纪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社会经济与政治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此在文化领域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总的来说,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欧洲文化完成了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型。文艺复兴把人们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确立起了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humanism)传统。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天主教(the Roman Catholic)的一统天下,实行了教会的民族化,建立起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完成了对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的近代化改造。启蒙运动则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用理性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与社会,最终瓦解了欧洲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石,全方位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

一、西欧中世纪文化的衰落

从11世纪开始的城市复兴给西欧社会注入了一种新的生命活力,基督教笼罩下的西欧中世纪文化,也由此增添了一缕世俗文化的光明。正是以城市文化为代表的世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从内部侵蚀与瓦解着以信仰为特征的西欧中世纪文化,使得14、15世纪的西欧社会呈现出新的特征——中世纪封建文化的衰落与近代资本主义文化的萌芽。经济上,一方面是庄园制度走向解体,经济衰退与瘟疫流行,另一方面又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政治上,封建政治结构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教皇权威衰落,君主权力加强,贵族地位下降,市民阶级上升。思想文化上,服务于封建秩序的神学与经院哲学出现了危机,要求改革教会的异端运动与神秘主义思潮蓬勃兴起;另一方面,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在西欧社会形成,适应新生活需要的世俗文学、教育与法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变化,表明西欧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便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

应运而生了,西方文化由此走上了近代化的历程。

二、文艺复兴运动(Renaissance)Renaissance(文艺复兴)一词来自于法语,意为“再生”、“复兴”。文艺复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古典文化的复兴,它实质上是一场以古典文化复活为外衣的新文化运动,是当时欧洲社会经济与政治结构变革条件下的产物,是中世纪晚期欧洲世俗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也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速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在这场运动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者在文学、艺术、教育、政治思想等方面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为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的初步确立奠定了基础。这一运动的发展并非仅仅局限于人文学科领域,它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在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大大推进了欧洲社会的近代化转型。

1、人文主义的兴起与传播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社会文化基础

文艺复兴首先发轫于意大利(Italy),是与意大利的具体历史条件分不开的。中世纪的意大利虽是四分五裂、政局动荡,但它是古代罗马的发源地和核心地区,它从古代罗马继承下来的两项遗产――城市文明(civic civilization)与罗马法(Roman Law),使得意大利具有了不同于欧洲其它地区的文化特性,并由此首先具备了人文主义诞生的两个基本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与古典文化的复活。

意大利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是在古典文化复活的旗帜下开展的一场新文化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humanism)。

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奠基人是诗人弗兰西斯科·彼特拉克(Petrarch)。在其作品中开始把人的眼光从虚幻的来世转向真实的现世,歌颂尘世生活,重视人的价值,并把古典文化同中世纪传统对立起来,通过他的示范作用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对待文学与人生的新姿态,成为意大利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father of humanism)”。此后,在其影响之下,意大利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如卜伽丘(Boccaccio)、乔托(Giotto)、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米开兰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乔尔乔内(Giogione)、提香(Tiziano Vecellio)、马基雅维里(Niccolo Machiavelli)、康帕内拉(Tommaso Campanella)等,使得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蓬勃开展起来。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尽管他们在政治、文学、艺术等各自的领域中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特征和观点,但其指导思想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人文主义(humanism)。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提出人为万物之本,主张研究人的生活,探讨人的本性,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完整的人。

二、否定神权,抨击教会腐败,反对禁欲主义,颂扬尘世生活。

三、崇尚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四、崇尚古典知识与学术,重视历史、文学、语言学与修辞学。

人文主义在欧洲的传播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思潮,从15世纪末叶开始越过阿尔卑斯山传播到广大北欧地区。15世纪的北欧国家,像意大利一样,人们也开始追求美好的世俗生活,38 关心家庭与公共事务,要求更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同时,在各国的文学与艺术中都表现出一种清新的现实主义,反神职人员的民间文学也到处流行。在教育方面,各国的传统教育走向衰落,神学博士的光辉时代已日薄西山,法学家们的地位则日益优越。这一切都表明,到15世纪晚期,北欧已具备了接受人文主义的社会文化条件。

人文主义教育

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欧洲学校中,中世纪的传统依然存在。但是,在大量传统学术存在的同时,也明显显示出了新的人文主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价值观念。人文主义者都非常重视教育,而且中世纪晚期发展起来的世俗教育也为人文主义教育提供了条件。因此,在文艺复兴的繁荣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得到发展,培养出了大批杰出的人文主义者,这反过来也进一步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蓬勃开展。

在意大利,除原有的城市世俗学校外,一些开明君主又创办了一些新的学校,聘请人文主义的教师来教学,让他们的孩子同主要宫廷人员和市民的孩子一起在这里学习。其他国家也相继仿效,创办这种学校。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教育,除传统的“七艺”外,还增加了艺术、政治、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和古典语言文化的教育。

2、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价值观念的变化

15-16世纪,传统的骑士制度与骑士观念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而日趋没落,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光彩。在人文主义者的倡导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世主义与个人主义成为人们追逐的时尚。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兴起,基督教关于安贫乐道的说教已显得与现实生活隔隔不入了,人们开始追求财富与现世的享乐。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在追求尘世幸福生活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个人的荣誉,表现出了强烈的个人主义。阿尔贝蒂(Alberti, Leon Battista)曾在他早年的一篇文章里赞扬过对荣誉的追求。另一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费奇诺曾说过:“人们力求把自己的名字保持在子孙们的记忆中。他为过去从未享受荣光、不能在未来获得所有人民的尊敬而感到痛苦。”这种新兴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大大激发了人们努力向上、发挥个人才能及追求现世幸福的积极性,使社会出现一片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局面,有利于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

世俗生活的文明化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西欧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变化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总的来说是人们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开始抛弃中世纪的粗俗举止,转而追求文雅与礼貌的行为方式。人文主义者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除了具备各种专门的知识外,还应具有高雅的举止、整洁的服装和文明的谈吐,懂得各种社交礼仪。为此,一些人文主义者编写了各种各样有关社交礼仪与规范的手册,供人们学习与参考,这种手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上流社会中非常流行。例如,1530年伊拉斯谟(Erasmian)出版了一本名为《男孩的礼貌教育》的小册子,受到广泛的欢迎,在出版后的6年时间里就再版了30多次。

宗教生活的世俗化 表面看来,人文主义与宗教信仰是相互对立的。其实,人文主义者并不反对基督教信仰,他们只是反对教会与神职人员的腐化与堕落,要求改革教会。相反,39 一些人文主义者,尤其是北方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普遍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宗教生活并未因人文主义的兴起而衰落,只是宗教生活发展了变化,变得日益世俗化了。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并不是“非宗教化”,而是宗教生活的普遍化和大众化,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两者之间出现了相互渗透的趋势。

3、人文主义的文学与艺术

人文主义文学

文艺复兴首先发生于文学领域,早在但丁的作品中就已显露出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但是,严格地说,彼特拉克才是意大利第一个人文主义的文学家,首先是他开创了文学领域的新局面。此外,还有乔万尼·卜伽丘(Boccacci)在意大利以外的欧洲地区,影响较大的人文主义文学家主要有伊拉斯谟(Erasmius)、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塞万提斯(Cervantes)和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绘画与雕刻

在基督教一统天下的中世纪,绘画与雕刻艺术大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并服务于宗教主题,脱离现实生活,人物形象呆板并且公式化。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渗透到艺术创作之中,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开始成为主要题材,注重人的现世生活与人的尊严,反映人的精神风貌。而且,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开始把艺术创作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把解剖学、光学、几何学及透视原理等方面的知识运用于艺术创作之中,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技巧。

意大利的画家乔托·迪·波多涅犹如诗人但丁(Dante)一样,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桥梁,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奠基人是马萨乔。到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已步入晚期,但绘画与雕刻艺术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并且涌现出了三位杰出的艺术家――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他们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三杰”。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中心在意大利,但北欧地区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杰出的代表就是德国的阿尔布莱希特·丢勒(Albrecht Durer)。

建筑与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影响之下,建筑领域中也出现了古典主义倾向,古代罗马式建筑中的柱廊与圆顶技术及其形式重新得到广泛采用。然而,人文主义的建筑师们在复兴罗马式建筑的同时,也保留了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一些因素,由此形成了一种具有折衷特征的“文艺复兴式建筑”。这种新风格的建筑大多以耳堂和中殿组成的十字交叉状平面建成,注重和谐与对称,水平线占主导地位。而且,厚实的墙壁、较小的窗户、半圆形的拱门、高耸的穹窿顶和明朗的圆柱,使建筑物显得端庄、稳重、雄壮,体现了这一时代的世俗主义理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世俗主义不仅造就了欧洲各国造型艺术的新风格,而且也渗透到音乐领域,打破了中世纪宗教圣乐的垄断地位,使世俗音乐发展起来。在中世纪,音乐只是宗教仪式的附属品,但经过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音乐最终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

4、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与法学

人文主义史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学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也出现了一种用古 40 典传统来改革中世纪史学的新局面。中世纪史学在基督教宗教史观的支配之下,以《圣经》为信史,以教会史和犹太史为中心,以神的意志来解释历史演变的原因。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首先是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冲破了史学领域中的神学束缚。他们广泛搜集古典史学家波里比阿、普鲁塔克、塔西陀、李维等人的作品,通过学习与模仿这些古典史学著作,把其人文精神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推动了人文主义史学的兴起。人文主义史学恢复了古典人本史观,以人的活动为历史的主体,记载的是人的历史,用人的活动来解释历史,并且怀着以史为鉴的目的,注重历史的垂训作用。著名的人文主义史学家有意大利的布鲁尼、比昂多、瓦拉、马基雅维里等。

近代商法与民法体系的初步形成12-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一个罗马法复兴运动,它是随着西欧的商业复兴与城市兴起而产生的。实际上,这是在罗马法复兴的外衣下近代商法与民法体系的形成。

早在11、12世纪,随着欧洲商业的复兴与集市贸易的发展,商法概念已初步形成。它包括集市和市场的习惯法、有关贸易的海事习惯、以及城市和城镇本身的商法。从法律渊源上来说,欧洲商法的产生是罗马法有关商品经济方面的法律复兴、演化、发展的结果。从14世纪起,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商法与商事法庭也进一步完善起来。由于商法是适应贸易需要而产生的,因而伴随其体系的不断发展而具有跨越国界的普遍性。文艺复兴时期西欧这种具有普遍性的商法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西欧的兴起而发展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意义上的商法体系。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罗马法复兴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法学派别――人文主义法学派。人文主义法学派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影响下,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继承注释法学派与评论法学派的传统的同时,又克服了这两大学派中存在的缺点。他们既注重罗马法的实际运用,又重视对罗马法学家原始文献的校对修正,这就为古代罗马法与近代资产阶级民法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在罗马法复兴的影响之下,早在13世纪,民法法系就在欧洲初具雏形。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法律普遍受到罗马法复兴的影响,并且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法学家从罗马人那里接受下来的社会应受法律规范调整的思想逐渐被各国所接受,形成了统一的法观念,法是社会关系主要调整器的观念在西欧各国确立起来。

(二)、形成了欧洲普通法,并且大多数西欧国家接受了以普通法为表现形式的罗马法。在中世纪后期初具雏形的欧洲民法法系,经过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法学家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民法体系在欧洲基本确立起来。

5、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

人文主义政治学说 文艺复兴时期正是欧洲民族国家兴起的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和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主张消除国内封建割据,反对教皇对世俗政治的干涉。为此,他们往往与日益强大的王权结盟,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君主国家。在这种条件下,一些人文主义者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羁绊,否定神权政治理论,用人的眼光 41 来考察社会政治问题,提出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见解与政治学说,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马基雅维里与波丹。

近代国家观念的出现

中世纪的西欧,由于采邑制的实行与层层分封,地方封建政权犹如国中之国,地方主义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又由于罗马教廷的存在和基督教在欧洲的一统天下,基督教的普世主义也存在于每一个欧洲人的思想之中。因此,在中世纪西欧人的头脑中,“民族”与“国家”的观念微弱。然而,从14世纪起,随着西欧各国王权的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与罗马教廷的势力大衰,地方主义与普世主义也随之衰落下去,人们逐渐把情感与忠诚转移到国王及其代表的民族与国家。这样,从14至17世纪,随着西欧各国王权的强大和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近代民族与国家观念逐渐形成了。

6、近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诞生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文艺复兴不应仅仅理解为文学艺术的复兴,而是一场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广泛的文化运动。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不仅文学艺术冲破了神学的桎梏,而且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掀起了一场革命,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首先从天文学领域的革命开始,而掀起这场科学革命的人便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1473-1543)。哥白尼否定了长期以来在西方占统治地位并为教会所倡导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提出了自己的太阳中心说,从而确立了新的宇宙观。同时,这也动摇了基督教神学中关于上帝创世的学说,是对封建教会的沉重打击,使他成为第一个向神学挑战的近代科学家。此后,意大利天文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布鲁诺死后,维护科学的大旗由克普勒(Kepler, Johann,1571-1630)接过。这位长于占星术的德国人曾以其卓越的理论分析才能深得精于观测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TychoBrahe,1546-1601)的信任,克普勒成为第谷的学生并在第谷去世时得到了他的全部观测资料。依据第谷所留下的观测资料,克普勒提出了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哥白尼和克普勒等都认为天体是运动的,但是天体究竟是怎样运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这一任务落在了意大利天文学家与物理学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的肩上。他的《关于力学和位置运动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与数学证明》为经典力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对伽利略的经典力学加以发展并使经典力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Sir Isaac Newton,1643-1727)。牛顿的发现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全面的基础。

近代哲学的诞生

从司各脱和奥卡姆开始,经院哲学走向衰落,出现了哲学与神学分离的趋势。文艺复兴运动爆发后,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经院哲学受到了猛烈的攻击,出现了以自然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人文主义哲学。人文主义哲学继承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并且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新的自然科学成果,使哲学发展到近代哲学的新阶段。其中著名的人文主义哲学家有: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也是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布鲁诺的唯物主义自然哲学,为近代经验论哲学和唯理论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弗兰 42 西斯·培根是近代经验论哲学的创立者。笛卡儿(Descartes,René,1596-1650)十分重视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牛顿把归纳和演绎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既有对以往大量研究事实的归纳,又从各种各样的归纳中演绎出新的结论。

三、宗教改革运动(本节主要为自学)

中世纪晚期,随着西欧社会经济与政治结构的变化,作为封建精神支柱的天主教出现了危机。首先,教皇权威在日益强大的民族君主面前趋于衰微,以威克里夫和胡司为代表的神学家从本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教会民族化的主张。其次,教会的世俗化与腐败引起了广大教徒和部分神学家的不满,他们一方面要求改革教会,出现了改革教会的各种“异端”思想,另一方面他们又纷纷从教会之外去寻求精神的慰藉,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宗教虔诚活动。第三,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文主义者对教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尤其是北方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对于教会腐败的批判和改革教会的倡导,极大地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在这种条件下,天主教会的改革已不可避免,最终于1517年在马丁·路德的倡导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改革的结果,在欧洲出现了脱离罗马教廷的三大新教――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

宗教改革运动从本质上来说与文艺复兴一样,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开展的反封建斗争,斗争的目标是代表旧秩序的罗马教廷与天主教会,目的是为了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化的新教会。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实现了基督教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在西方文化的近代化转型中占有重要地位。

1、德国的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与路德教的确立

路德的神学思想与政治主张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16世纪的瑞士,是由十三个小州组成的松散的联邦,名义上仍属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具有独立地位。瑞士各州拥有高度的自治权,有着浓厚的自由空气。同时,各城市州由于地处德、法、意三国商业活动的中介地位,工商业较为发达,并且从15世纪末叶起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萌芽,市民阶级不断壮大,人文主义也得到发展,这为瑞士的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这样,当瑞士的市民阶级与城市平民反对教会腐败的情绪日益高涨的时候,出现了加尔文在日内瓦的宗教改革。

3、英国的宗教改革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英国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工商业和农业等部门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英国的民族意识也不断增强。然而,掌握着英国三分之一土地的教会却仍听命于罗马教廷,教会搜刮到的一部分钱财,每年以岁贡的形式流入罗马教廷。在威克里夫的改革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英国人民普遍反对罗马教皇干涉英国事务,要求实行教会民族化。同时,日益强大的英国王权也不能容忍罗马教廷对英国的经济掠夺和对英国宗教事务的干涉。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英王亨利八世顺应历史潮流,实行了 43 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当然,英国的宗教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亨利八世开始,直到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才最终确立起来。

四、地理大发现与新的世界文化格局的萌芽

15至17世纪,欧洲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期,经济上,商品货币关系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蓬勃兴起;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促成了思想的大解放,追求财富与现世享受的人生价值观念逐渐取代了中世纪追求来世与禁欲的观念。在这种背景下,新兴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与中世纪残余的骑士精神结合起来,再加上新兴君权的支持,使欧洲走上了海外殖民扩张的道路。首先从事海外冒险与殖民扩张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随后,西、葡、荷、英、法等国展开了疯狂的海外扩张与殖民掠夺。

西方国家的海外扩张也是其文化的扩张。西方殖民者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以炮舰为先导,一手拿枪,一手拿《圣经》,一方面大肆破坏与毁灭当地土著文化,另一方面又以基督教西化当地居民。在这一扩张过程中,天主教会的海外传教活动占有重要地位。天主教会因宗教改革运动使其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大大缩小,便积极寻求向海外发展。传教士带着十字架和圣像,跟随探险队出现在每一块新占领的土地上。罗马教廷建立了一些开展海外传教活动的机构,如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成立了“东方事务部”,克莱门八世成立了“传教问题部”,格里高利十五世建立了“传信部”,乌尔班八世建立了“传信学院”等等。另一方面,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也给欧洲文化带来了影响。欧洲人的眼界开阔了,地理知识与生物知识也大大丰富了,而且在外来物质产品的影响之下,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欧洲的海外扩张改变了世界文化的格局,多元性独立发展的世界文化走向了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新文化体系,这种体系虽带有殖民主义的性质,但促使了整个世界文化的近代化转型,也加速了欧洲文化自身的转型。至于欧洲文化的海外文化扩张对非欧民族的影响,我们将后面详细论述。本节着重介绍的是非欧民族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欧洲人进行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欧洲文化对外扩张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给欧洲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重大影响,而且在文化上也给欧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新航路开辟之后,海外一些新的食物品种传入欧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欧洲人发现美洲之后,从美洲引进了一些新的作物,如玉米、土豆、西红柿、菜豆、木薯等。在饮料方面,巧克力、茶、咖啡从海外传入欧洲,对欧洲人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了很大影响。随着茶、咖啡等热饮在欧洲的流行,中国瓷制的饮具也象餐具一样,逐渐成了欧洲家庭中的常备器皿。烟草的传入也对欧洲人的生活习惯产生了重大影响。

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远洋航行与探险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学知识,使他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打破了长期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托勒密传统。并且,人们走出欧洲之后,发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植物和动物品种,大大激发了他们对于植物学和动物学的强烈兴趣。116至17世纪,欧洲的植物学与动物学研究获得了一个长足的发展。

五、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欧洲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和尖锐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为了给已经或即将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和舆论基础,18世纪末在欧洲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思想革命运动,这就是启蒙运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要求是启蒙运动出现的基本历史条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得中世纪以来一直控制着欧洲思想领域的基督教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从而为启蒙运动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16、17世纪欧洲出现的“科学革命”,则为启蒙运动的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文化对启蒙思想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场资产阶级思想革命运动涉及到欧洲许多国家甚至北美地区,法国的启蒙运动在整个运动中具有重要影响。

1.启蒙运动(Enlightment)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它以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从时间上说,启蒙运动开始于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达到高潮。从范围上说,启蒙运动波及整个西欧国家,但是,其中心是在法国。启蒙运动于17世纪末的荷兰和英国就已出现,因为这两个国家在西欧进行了较早的资产阶级革命。荷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格劳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2)和斯宾诺莎(Spinoza,1632-1677)。

启蒙运动在法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为准备时期,主要启蒙思想家为比埃尔·贝尔(1647-1706)和让·梅叶(1664-1729)。贝尔的《历史和批判辞典》是一部百科全书性的著作,梅叶的《遗书》是空想共产主义的早期作品之一。18世纪中期是法国启蒙运动掀起的阶段,伏尔泰(1694-1778)、孟德斯鸠(1689-1755)和卢梭(1712-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旗手。伏尔泰的代表性著作有《路易十四时代》、《哲学通信》、《哲学辞典》和《风俗论》;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和《论法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成为启蒙时代著名的著作。18世纪末,法国的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其重要代表人物是以百科全书派著称的狄德罗(1713-1784)、爱尔维修(1715-1771)、霍尔巴赫(1723-1789)等人,他们所编纂的《科学、艺术与工艺的详解辞典》即《百科全书》是法国启蒙运动达到高潮的标志。此外孔多塞、魁奈、杜尔哥、奈克尔、摩莱利、马布利等也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启蒙运动还波及德国、俄国和美国。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为沃尔夫、莱辛、席勒、歌德等人,俄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为拉吉舍夫、赫尔芩等,而在美国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潘恩等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这就使得启蒙运动超出西欧的范围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成为一种带有世界性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涉及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和主张,但是,对理性的追求、对经院哲学的批判、对科学的渴望、对人类思想解放的憧憬,一句话,对建立近代资本主义文化的追求成为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目标。因此,理性主义成为启蒙运动的灯塔和航标。启蒙运动时期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文学艺术思想乃至经济思想都是在理 45 性主义的大旗下得以充分的表达,并以理性主义为最终目标。

启蒙运动时期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高举自然法的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强调人权,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17、18世纪的自然法学派以荷兰的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卢梭和孟德斯鸠为代表,他们不再以上帝为自然法的来源,而是从人性中寻找自然法的来源,洛克把自然法等同于人的理性,卢梭把自然法看作是人的自爱和怜悯之心相互调和的产物。启蒙思想家正是用自然法学说为基础建立起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完整体系。这一点将在后面阐述。

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这从笛卡儿、伏尔泰到百科全书派的思想中得到了明确的反映。他们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物质世界,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启蒙思想家还认为,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人类物质生活的需求和发展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基于这种唯物主义哲学观,启蒙思想家十分强调对科学的追求,希望通过科学的发展与传播将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用哲学和科学武装人们,使理性主义代替对宗教神学的绝对信仰。

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一样,启蒙思想家同样重视对人本身的研究,注重强调人的价值及其影响。

启蒙思想家运用唯物主义、依据科学的发展对基督教神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但启蒙思想家并不彻底否定宗教,他们的宗教哲学则是自然神论。他们对宗教中的非理性予以批判,要求消灭非理性的基督教,建立一种简单自然的宗教。

启蒙运动是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又一次解放运动,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近代的转型,标志着西方近代思想和文化的基本确立,在西方思想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2.东方文化与启蒙运动

在西方启蒙运动中存在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这就是,一些启蒙思想家特别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对以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启蒙思想家对东方文化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西方传教士对东方文化的记述以及传入西方的东方文化典籍。启蒙思想家根据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阐述和评论东方文化,或通过对东方文化的颂扬来论证自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或通过对东方文化的批判来阐述自己对西方文化的观点。由于各自主张和观点的不同,启蒙思想家对东方文化的认识与评价也存在明显差异。伏尔泰对东方文化推崇备至,对中国文化更是赞美有加。伏尔泰还通过比较说明中国文化的优点。他说,不象埃及人和希腊人的历史著作,中国人的历史书中既没有任何虚构的东西,也没有任何所谓的奇迹,更没有任何得到神启的人物。这个民族从一开始写作历史时,就写得合情合理。当中国人已经有了单纯、明智、庄严、摆脱了一切迷信和野蛮行为的宗教时,欧洲的祭祀性宗教仪式还没有出现。

伏尔泰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推崇加之他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度,使其很自然地走向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赞扬。在其另一部著名历史著作《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伏尔泰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加以称颂。伏尔泰还在《风俗论》一书中对印度文化大加称赞。

伏尔泰(Voltaire, Francois Marie Arouet de,1694-1778)对东方文化的赞扬和推崇是对基督教中心论的一种打击,对东方文化以及其他地区文化的记述使得欧洲人扩大了历史的视野,《风俗论》对东方和其他非欧洲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的阐述使伏尔泰被尊为“文化史之父”。但是,毫无疑问,伏尔泰对东方文化的称赞和推崇存在溢美之处,另外,伏尔泰对中国封建政治、法律、官员制度和道德的赞扬主要是为了批判法国当时严重存在的封建专制制度,这是伏尔泰推崇中国文化的根本目的。

孟德斯鸠(Charles Louisontesquieu,1689-1755)在其著名的《论法的精神》中用比较大的篇幅论述中国的政治制度、法律、风俗等。他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吃饭和穿衣问题十分重要,因此,中国皇帝都把节俭和勤劳作为一种美德加以提倡,这是“中国的良好风俗。”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法律、风俗、道德和封建礼教给以充分的论述,他指出,法律和风俗是有区别的,而在中国,法律、风俗和礼仪乃至宗教都混合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就是所谓的礼教。

孟德斯鸠在政治上极力主张实行建立在议会制和三权分立基础上的立宪君主制。因此,尽管他对中国文化中的某些方面予以肯定,但是,对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则基本上持批判的态度。启蒙思想家对中国和印度文化的论述表明,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同时,东方文化也对西方人发生了影响。【思考与讨论】

1、人文主义的特征。

2、理性主义的特征。

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

第二节

近代西方文化的繁荣与突进

【教学目的】了解近代西方文化的成就,掌握近代西方政治文化的演变。【教学重点】近代西方政治文化的演变。【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western culture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articularly the political culture attained enormous evolution.Terms referring to the subject: Adam Smith David Ricardo Grotius Grotius Baruch Spinoza Locke Theodore Rousseau Jefferson,Thomas romanticism(other words you may consult will present in following text)

一、科技、工业革命及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近代西方国家曾经发生过两次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结束于19世纪中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末结束于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国家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而且对西方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两次科技、工业革命的内涵(略)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2、科技、工业革命的文化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西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乃至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其影响存在明显的不同。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不同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在经济思想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起资本主义近代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一个自由的经济环境,于是,经济自由主义(liberalism)成为19世纪中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经济自由思想的主要代表人是英国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经济自由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主张经济个人主义,强调财产的私人所有权和自由使用自己财产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应受到干预或侵犯。为了给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国家的作用应该减少到最低的限度。个人拥有订立契约的自由权。坚持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或者垄断经营。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更大规模的发展与更深层次的变化。自由资本主义的诸多弊端日益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障碍,于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自由主义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在19世纪末逐步形成。新经济自由主义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积极干预并主张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社会问题,保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在西方社会思想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政治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兴盛使得社会思想上形成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问题的加剧几乎同步进行,这不能不使人们对传统的社会思想进行反思,从而导致与极端个人主义相对立的一种社会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兴起,这就是西方集体主义思想。

在社会心态方面。当工业革命刚刚开始的时候,西方人对机器可能带来的美好的明天充满了乐观和渴望。然而,机器的轰鸣声无情地粉碎了西方人的美梦,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却使劳动强度大大提高;机器增加了社会财富,却使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随之加剧;紧张的劳动、危险的劳动条件、庞大的失业队伍、不断增加的贫民数字、拥挤的城市住房、逐渐恶化的自然环境、对金钱的过分追求、传统道德的逐渐丧失等等,使得本来对机器充满希望的西方人陷入极度的失望和悲观之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资本主义社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在该时代,物质财富的发展与经济萧条并存;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贫困和堕落现象;缓慢进行的社会改革与迅速变化着的社会生活不相适应;民主思想的发展并没有根除专制主义;国际和平需要在武装状态下维持等。矛盾的社会现实使得西方人的社会心态更加矛盾,充满了乐观与悲观、希望与绝望。人们陷入极度的彷徨和迷茫之中,“欧洲人失去了坐标,失去了普遍接受的文化标准,以及共同认可的关于人类和生活意义的观念,创造出一个迷茫的、破碎的、充满问题的时代,这就是20世纪。”

在西方哲学思想方面。17世纪以来的科学革命以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荡涤了封建神学思想,人们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逐步走向科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逐渐兴起并发展成为19世纪前期哲学思想的主要潮流。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实用主义哲学成为西方哲学思想的主流,同时各种反理性主义哲学开始出现。

二、近代西方政治文化的演变

1、近代西方的自由观

自由观是西方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启蒙思想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自由主义者都曾经对自由进行过系统、深刻的论述,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西方的自由观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启蒙思想家的自由观

对自由的呼吁和要求是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几乎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曾经提出了自己对自由的认识和主张,并把对自由的要求作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近代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启蒙思想家的自由观成为近代西方自由观的基础。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由观具有如下的特点,既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因此,人们应该时刻关注、要求并保护自己的自由权利;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就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否定和批判,因此启蒙思想家的自由观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武器。但是,启蒙思想家在一开始就十分注意和强调自由的有限性,这是为了防止由于自由的无限性带来新的专制从而实际上丧失自由。

旧自由主义者的自由观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工业革命解放了资本主义生产力,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一种更加自由的经济环境,而且要求一种更加自由的政治环境。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西方人的自由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突出特点是:更加强调给予个人尽可能的自由,尽量减少和避免对个人自由的所施加的限制,这种自由观就是在整个十九世纪上半叶一直支配着西方政治生活的旧自由主义。霍布豪斯把这种旧自由主义概括为以下九大要素:1.公民自由;2.财政自由;3.人身自由;4.社会自由;5.经济自由;6.家庭自由;7.地方自由、种族自由和民族自由;8.国际自由;9.政治自由与人民主权。

这种旧自由主义理论体系和基本原则的奠基者就是约翰·斯图尔特·密尔(1806-1873)。真正对旧自由主义发起强大攻势的是托马斯·希尔·格林(1836-1882)。他的自由观有两大特点:一是自由是有限的,自由主义不是绝对的个人主义;二是自由是大多数人所共享的,不是少数人的自由。这种主张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密尔的主张,并与传统的自由主义有了很大的不同。

新自由主义者的自由观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旧自由主义产生怀疑并进而走向否定,于是,新自由主义的观点便逐渐成为西方国家政治生活的理论基础。英国的新自由主义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其理论旗手是霍布豪斯(1864-1929)和霍布森(1859-1940)。新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复杂,但重新解释自由的概念,强调自由的有限性,提倡自由的共享性是其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可见,作为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一个主要内容的“自由观”在近代历史上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那种以崇尚个人的最大限度自由为基本原则的旧自由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过时,并为西方人所放弃,而主张自由的有限性、共享性以及为了社会成员的集体利益,国家应该对经济与社会生活实施广泛的、积极的、有效的干预的新的自由主义逐渐为西方人所接受,并成为西方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行社会改革的指导思想。

2.近代西方民主理论的演进

对民主的认识的变化即民主观的变化构成近代西方政治文化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从启蒙运动时期天赋人权学说的出现到19世纪中期代议制政府在西方国家的普遍建立,西方国家的民主观同样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并逐渐形成了西方民主观的主要理论与学说,这主要包括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权利制衡学说和代议制政府学说等几种主要的民主理论。天赋人权学说

民主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这首先表现在资本主义制度强调人的权利。对人的权利的承认构成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方面。那么,人的权利来自于哪里?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近代自然法学说。他们认为,在国家出现以前,人类处于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是自由的,也是平等的,他们有自己的财产,这些都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是自然的权利,是天赋的权利,只是在国家出现以后,人们才把这些交给了国家,这就是天赋人权的理论。荷兰政治思想家格劳修斯(Grotius)第一个运用近代自然法理论提出天赋人权学说。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Hobbes)的天赋人权观则明显强调人的平等权利。洛克发展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和内容。在他的天赋人权思想中,生命权利、自由权利、财产权利和惩罚权利已经成为主要的内容。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天赋人权观更加强调人的自由权、平等权和反抗的权利。

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理论明确指出,自由权利、平等权利、财产权利、反抗权利以及生命权利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权利,是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既然这些权利都是人的自然权利,那么,作为与以剥夺这些权利为主要特征的封建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就应该充分地体现并保护这些权利。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学说

天赋人权学说解决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文化中人的权利的问题。那么,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利应该归谁所有?这成为近代西方思想家所必须解释的另一个问题。启蒙思想家提出了社会契约学说,试图通过社会契约学说说明资本主义国家的真正目的,说明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权利究竟归谁所有。在这方面,启蒙思想家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格劳修斯和霍布斯是较早提出社会契约学说的启蒙思想家。他们虽然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订立社会契约而建立起来的,但另一方面他们则认为,人们在订立社会契约时,已将自己的全部权利让渡出来并交给了国家,因此国家的主权应该归君主,主张建立君主制的国家。

第二篇:世界文化史

人文学院小教1001班吕金红1505100115

浅析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原因

【摘要】美国从建国到至今,从将女子隔离在高等教育之外,再到由于美国经济的高度发展,政府的法律支持,女权运动的发展以及美国文化的包容性,美国的女子高等教育经过了萌芽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和飞速发展四个阶段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简单的分析了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原因,进步与局限

女子教育是国家教育体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女性高等教育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女性社会地位的标志。回顾全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是世界上女子高等教育诞生最早的国家,并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女子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这些变化,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一.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萌芽时期(美国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的美国高等教育

在这一时期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国家政权,美国的独立自主意识得到了大发展,到美国南北战争前期,在不同经济制度下的南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大批富有远见的女性开始倡导女子的高等教育。

殖民时期的美国尚无女子高等教育设施,通常认为女子只要会读写就可以了。19世纪初,美国的工业革命促使一批具有远见与开拓精神的妇女如艾玛·威拉德等倡导女子应该接受高等教育,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美国出现了专门招收女生的女子学院。到美国内战爆发前,还出现了很多私立性质的女子高等教育机构。1833年开办的奥柏林学院率先男女兼收,成为美国第一所实行课授予学位的男女同校的高等学院。1

(二)初步发展时期(美国内战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女子高等教育

1864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里尔法案》,对女子接受高等教育起了决定性作用,依靠该法案建立起来的学院则强调为所有人服务,一开始就男女兼收,不受性别歧视的影响,从而掀起了全国性的男女合校的热潮。同时女研究生教育也发展起来了。

(三)进一步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女子高等教育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告诉发展,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而美国在参战后,各种人才的短缺为培养高素质女性迫切的现实需求。1 Dexter.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theunited states,The Macm.1lan company,434.

这一时期的女子高等教育继承前一时期的风格,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主要是进入男女共同大学求学,进入独立的女子学院和进入女子学院与男子大学联合学校学习三种。并且在女教师数量,攻读学位的女性数量和优秀专业毕业生都有大幅的提高。2

(四)飞速发展时期(二战之后至今)的美国女性高等教育

二战后的美国在历经了美苏争霸和三次经济危机的影响,越发的重视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女性的高等教育。

统计数据说明,从二战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1947~1948高等院校女毕业生占当年毕业生总是的35.24%,1967~1968占41.43%。3由此可见,美国在1947年~1968年这二十年来女生所占比例有较大的变动,总体而言,女性的比例是不断上升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进入大学的女性人数逐年增加,并在医学法律及军事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二.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因探讨

1.美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大量人才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好的经济发展条件,才有可能衍生出好的知识文化。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发展近代工业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女性人才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此时美国的女子高等教育开始发展。而内战后,急需大量的女性高级人才来加强国家建设,提高女子教育水平日益受到重视。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再次获得极大的发展,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一向落后的女子高等教育的水平。并且由医学革命所带来的节育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众多的妇女可以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并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投入到高等教育的学习中去。

2.法律制度的保障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立法机构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女性教育的法律法规,而这些法律在促进教育机会平等、提高妇女地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1864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里尔法案》,对女子接受高等教育起了决定性作用,规定了女性同男性一样拥有平等教育的权利;1964年通过的《教育机会法案》涉及少数族裔高等教育问题,促进了“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实施,在经济上对女性和少数族裔给予补偿性的优待和照顾。若没有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的女子高等教育不可能获得快速的发展的。

3.女权运动的发展

18世纪末,在法国启蒙思想“自由、平等、博爱”等“天赋人权”的启发之2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下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125source:world Almanac and Book of Fncts,1970 Edition,659.

下,法国女权领袖奥伦比·德·古日于1791年针对《人权宣言》发表了著名的《女权宣言》,由此拉开了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的序幕。早期女权主义的观点是女性也应该平等接受教育,但这种教育应该“强调女性不同的与从属的社会地位”。第二次女权运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当时美国社会的大背景来看,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大众消费的繁荣时期。商品经济的无限发达使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异化,美国式人际关系的冷漠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对自我实践的需求更加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开明的女性开始了争取女性权益的女权运动,同样也包括为征求同男性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斗争。

1963年,著名的妇女运动领袖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一书中号召妇女冲破家庭牢笼走向社会。由于妇女自我意识的加强以及对社会不满的日益加剧,美国女权运动在1960年代走向高潮。1973年,曾在国会冷藏50年之久的《平等权利宪法修正案》得以通过,在这段时间里,关于妇女问题的出版物迅速增多,妇女史成为高校的热门课程和重点研究项目

4.美国社会所具有的文化包容性

美国做为一个一名国家,其中包括了各种种族的人群,在开拓时期面临了许多生存困难,生存和发展的希望迫使移民比较强调相互协作,形成了具有很强包容性的美国文化,这使得男尊女卑的观念相对淡薄,男女平等的观念更易于深入人心。同时美国在建国初期宣扬的“自由民主博爱”的思想,为女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进步与局限

(一)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进步

1.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为促进性别平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历史发展来看,教育机会均等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一个国家教育传统和教育变革的永恒命题。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女子学院和传统大学的女性成为了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行者,虽然直到19世纪末第一代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女性仅占同龄女性总人数的2.2%,其中还有将近70%的女性在男女同校制的大学中接受教育,但她们的经历向世人证明了妇女是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她们不仅可以在人文学科上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还在医学、科学、教学及社会工作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学术成就。4

2.女子高等教育通过推动女性参与社会决策和管理,从而在促进两性真正平等及和谐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对于社会和女性而言,教育就意味着女性的“反抗”和觉醒,当女性因为教育而获得了家庭角色以外的身份的时候,女子高等教育就对现代社会的形态发挥着积极的变革作用。身处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女子高等教育不可避免的了。要4 张秀坤.美国女子高校评介[J].妇女研究论丛,2004,(3)

受到社会经济及政治因素的制约和规定,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是与女性的解放程度也即社会的女性独立性和社会价值的认可度相适应的,社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越加认可,女性也因接受教育而从曾经既定的社会角色中解放出来,获得了自身独立存在的社会价值。

(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局限

1.就读专业的倾向性还存在差异。

随着高等学校女性入学率的提高,这也表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大多数女性已经是大学学位的获得者。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由于受传统观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就业需求的不平衡的影响,美国女性选择接受的高等教育课程与男性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在计算机、工程学、物理学以及数学等科目中的学位获得者仍然远远少与男性。

2.阶级局限性是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不足。

阶级局限性是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不足,尤其是在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这种状况更加明显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早期和中期,经济高速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使得阶级的差别更加明显。无论何种模式的女子高校,在校就读的女生大多数都是来自中产阶级以上家庭的女性,处在社会中下阶层的女性是很少能够获得良好的高等教育的机会。例如以芝加哥大学为例,一份针对该校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在1893-1930年接近40年的时间内,该校有43.596的学生来自于

5商人家庭,25.896的学生出身于知识家庭,只有约10%的学生来自农民家庭。”这

样一个比例在男女学生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而且与比男生相比,来自于上层家庭的女生数量还要更多一些。

四.结语

美国从建国初没有女子高等教育到如今成为全世界女子教育做的做好的国家,其中经历了美国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和美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历程,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对于我们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的建设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好女子高等教育,尤其是某些贫困地区的教育,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李捷.美国进步时代的女子高等教[D].河北大学,2001.参考文献:

[1]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2.

[2] 鲍小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5.23.

[3 [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3.

[4] “面向2l世纪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研究[A].安树芬.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5.

[5]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下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125

[6] source:world Almanac and Book of Fncts,1970 Edition,659.

[7] Dexter.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theunited states,The Macm.1lan company,434.

[1].胡桂香.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与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03:04---08

[8].王珺.女性与高等教育关系演变的社会性别审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06:01----05

[9].杜学元.浅谈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成因[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03:99---104

[10].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产生与早期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01:72—74

[11]李捷.美国进步时代的女子高等教[D].河北大学,2001.

第三篇:世界文化史专题

《世界文化史专题》结业论文 67号

——古希腊雕塑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制0904 姓名:郑帅

学号:091101131

2内容摘要: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一句话概括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我觉得是唯美+艺术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多年来,这种艺术精髓曾滋润着西方美术生生不息。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雕塑、古希腊、西方、抽象艺术

西方雕塑的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又曾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响过,所以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古埃及的雕塑。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的雕塑突然兴盛起来,并且形成了人类雕塑史上的第一个全盛时期。占埃及雕塑有着准确的造型、风格化的语言和相当内在而神秘的精神风貌。在古王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纪念碑似的雕塑,有的甚至是可以令全人类为之骄傲的杰作,最有代表性的是吉萨的狮身人面像,它有20米高50多米长,仅面孔就高达5米,它和临近的金字塔一起构成了建筑之谜。它在造型上服从于“正面律”程式,似乎是一个狮身人面,带着国王的头巾,与某位法老的肖像比较接近,它是当时埃及雕塑具有祭祀和宗教功能的反映。它和别的法老肖像一样在形式上给予人的印象是:庄严、雄伟、浑厚、稳固、犹如不可动摇的大山.无论是狮身人面像、法老的肖像、或是别的古埃及雕塑,它们都是恒古不变的遵循着“正面律”的程式,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则是追求“真实的美”。希腊雕塑家创造了越来越凭艺术家灵性和天赋使雕塑作品达到新颖活泼的形式,并一点一点的从平面趋向小的起伏。尽善尽美的境界。于是给我们留下了《掷铁饼者》、《米洛的维纳斯》等写实性雕塑的千古典范。古希腊雕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在“古风时期”希腊雕刻处于“摸索”阶段,它借用埃及雕塑的“正面律”法则来制作人像,形成了“古风”程式,这一时期的雕像形体大都比较古措、僵直,雕像的重心总是落在双足之间。到了一批制作于公元前五世纪的青年裸体立像被发现时,人们看到旧的程式被突破了,人体的重心落在了一只脚上,整个人体因而放松,显得自然、真实。于是这一批青年裸体立像的出现标志着希腊雕塑进入“古典时期”。“古典时期”即希腊雕刻的全盛时期,这时的希腊雕塑在追求“真实的完美”,追求客观真实之美的境界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文化史上通常把从从亚历山大远征远征开始到埃及托勒密王朝臣服于罗马帝国的历史阶段称为“希腊化时期”。“希腊化时期”的题材相当丰富,出现的地区也十分广泛,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一种文化的扩张,其影响覆盖了整个欧洲,并且成为了整个西方艺术的奠基,其崇尚客观真实之美的文化便是西方文明讲究思辩性、讲究客观之真的最初体现。希腊雕塑创造了一种美的综合,对于人体本身也充满了赞美,这些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的许多裸体雕塑上得以体会。反过来说崇尚裸体的风俗也给厂写实雕塑语言的发挥以淋漓尽致的机会。

在希腊被罗马帝国征服以后,西方的文化艺术中心由希腊转移到了意大利早期的城市,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的国土,但在文化上它却是一个被征服者。罗

马人大量的复制和学习希腊的雕塑,今天所遗留下来的一些古希腊雕塑都是罗马时期的摹制品。罗马雕塑沿袭了希腊雕塑追求“真实之美”的传统,但比希腊时期的雕塑更加的世俗化,在罗马时期许多军事家或政治家都要求雕塑家为他们塑造肖像,甚至罗马人还经常性的用雕塑来留存死者的形象。这客观的在写实的道路是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罗马雕塑的成就主要是表现在肖像雕塑和纪念碑雕塑上,这些肖像雕塑不仅形似,同时还十分的讲究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比较著名的有《奥古斯都全身像》和《卡拉卡拉像》。此时在纪念性雕塑上以宏伟和庄严取代厂过去的优美典雅。

随着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它在15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黎明前结束。中世纪的到来标志着西方进入了基督教时代。这一时期宗教对雕塑产生的很深的影响,墓督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影响了雕塑家创作灵感。当时的雕塑作品大多是带有浓厚的禁欲主义色彩,艺术中所体现的宗教精神倾向在中世纪达到丁顶点。在墓督教精神的哺育之下,哥特式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哥特式艺术成为完全为上帝歌颂光荣的文明信仰的反映。早期的杰山典范有巴黎圣母院和沙特尔大教堂。也许正是由于中世纪雕塑长期受到桎梏和压抑才会产生十五世纪出现的之艺复兴的非凡的爆发力。

从十四世纪起,在意大利,由于人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肯定和对世界的发现导致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在这一时期,艺术家们将人作为了自己美学象征和追求的对象。在十五到十六世纪的上半叶这种思想得到发展与传播,从而彻底的改变了欧洲的面貌。许多雕塑大师在这时相继涌现。比如多那太罗、米开朗基罗、博隆那等,文艺复兴的雕塑以共完美 的技巧、宏伟的气魄和深刻的思想标志着欧洲雕塑史上继希腊罗马以后的第二个高峰,米开朗基罗则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雕塑家。他的一身创作了无数艺术精品构成了这一时期的最经典的范式。十九世纪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经总结说“菲底亚斯的雕像由四个面构成,而米开朗墓罗的雕像则由两个面构成。”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形体构成变化不是轻微的而是激烈而扭曲的。在创作中米开朗基罗强调遣“应该用眼睛而不是手去测量,因为手只会制作,而眼睛才会判断。”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流露出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特别是他后期的作品运用强烈对比的造型来宣泄内心悲愤的倾向越来越明显。1520年左右到十六世纪末出现了风格主义,该时代艺术家们缺乏个性,缺乏创造性,一味的创作出一套完整的雕塑范式,摹仿前人的样式,使它成为了文艺复兴这一辉煌时代的后继衰落阶段。此后罗马出现了巴洛克风格的艺术,巴洛克艺术盛行于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的欧洲。它通过绘画、建筑构成了一种潮流,推进了欧洲的文明。这时最为重要的雕塑家是贝尼尼,他以几乎可以乱真的写实技巧被称为“巴洛克时期的米开朗基罗”。贝尼尼的作品在表达激情或宗教狂热时所使用的人体语言更加的复杂,这种“体积”的扭动,夸张的表情,起伏的形体和流畅的线条,使作为华丽的宫廷雕塑以其戏剧性的效果和纪念碑的气势,焕发出强烈的艺术魅力。比较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巴洛克时期的雕塑少了些庄严、肃穆和正襟危坐的感觉,它广泛的进入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世俗化。在十七世纪同时与巴洛克平行发展的还有法国的古典主义雕塑。这种风格追求严谨、宏伟的和谐及平直的线条,它正好与巴洛克以曲线为主的形式相反。

十八世纪,在法国宫廷中最先出现罗可可美术。这种艺术形式在1720年至1760年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是从巴洛克背景中自然演变出来的,并自觉脱

离了巴洛克风格,罗可可风格的雕塑在气势上不象巴洛克时期的那样有力,它追求纤细柔弱的艺术效果。罗可可雕塑家的代表人物有法尔孔奈、克洛狄翁等。在十八世纪中叶新古典主义艺术在罗马兴起,并且迅速扩大到欧洲的其他地方。该运动寻求以绝对美的理沦为美学理想,来抨击罗可可的肉欲倾向及形式繁琐。新古典主义雕刻流行于1790年至1840年其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卡诺瓦、丹麦的托尔瓦德逊、法国的乌东等。其中乌东在肖像雕塑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的著名的作品有《伏尔泰像》。

十九世纪,巴黎取代了罗马成为了欧洲的文化艺术的中心。随着资本主义的繁荣,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开始多样化,出现了许多流派和主义,除了上一世纪就有的新古典主义外还先后交叉出现了浪漫主义、写实主义。

十八世纪,浪漫主义出现在欧洲,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左右渐渐衰落。浪漫主义运动宣告丁人与个性先于一切的地位,它以强烈的感觉和想象回答了冷酷的理性王国,表现了对新古典主义的反叛。它标志着艺术与往昔一切想法的彻底决裂。浪漫主义雕塑的代表人物是吕德,他是巴黎凯旋门著名的《马赛曲》雕塑的作者,他以象征的手法使雕塑在表现为正义而战的人民时激情涌动。还有大卫•安格尔斯和巴地斯特•卡尔波也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前后,法国的现实主义运动诞生,现实主义是以反对美术院中将艺术置于一些僵死的原则之下为目的,该运动试图使艺术重新接近于日常生活,在现实中寻找灵感去达到艺术理想。现实主义雕塑家中以罗丹的成就为最高。在西方的雕塑史上他被视为继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巨匠,同时他还在雕塑史上充当厂一个承前启后的角色,是他给辉煌的占典雕塑拉上了帷幕,是他叩响现代雕塑的大门。从罗丹开始,自古希腊流传下来的这种以尊重客观真实之美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墓本—卜达到顶峰,此后的西方艺术家转而追求的是作品所表达的心灵的真实。我们看到罗丹的人体之所以感动我们的不再是它怎样的逼真,而是透过坚硬的雕塑有一股生命力在向外膨胀,而是那些仿佛颤动的形体激起了我们灵魂的悸动。罗丹的创作和艺术思想对于后世的雕塑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思想者》、《吻》、《巴尔扎克像》等。

第四篇: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将来,除了文化史外,不会有别的人类史了。卡尔 李卜克内西

作为人类智慧的整体文化,不应该割裂成文学文化与科学文化。割裂后的两种文化,就难免互相隔离,互相误解,这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东西文化交流与比较

终极关怀与文化生态

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伴随着新千年新世纪,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社会和自然的挑战,人口爆炸,水资源枯竭,森林锐减,沙漠扩大,土地沙化,臭氧破坏,酸雨危害,粮食短缺,军备竞赛,恐怖阴影,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人类必须尽早明白地球是人类创造文明的故乡,汤因比人类比作是大地母亲的孩子——只是诸多生命中的一员。人受赐于自然,也受制与自然,同时又能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但是人更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早在古代,中国人就主张天人和一,在 逸周书 中就有如下的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只重发展,而忽视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人口爆炸(英)斯诺

在新石期时代,人口的年增长率约为百分之零点零三,19世纪上半叶是百分之零点五,而据联合国6的统计,1960年至1965年的年增长率为百分之一点九九,1965年至1970年的增长率是百分之二点

一一,从1850年的10亿人口发展到1930年的20亿,经过了80年,而增加到40亿只用了40年。眼下,世界总人口已超过60亿。预测表明,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的天文数字,届时,其中的许多人无法获得足够的供养。

二、水资源枯竭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是一切文明之泉。但世界上每年65%的水资源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占世界总人口40%的80国家却严重缺水。据世界水文理事会预计,到本世纪中,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二的66个国家将由一般缺水发展到严重缺水。

三、森林锐减

全球森林面积比300年前减少了23%,3000多年前,中国黄土高原曾经是“草木繁茂,禽兽繁殖”的人间乐土,森林覆盖面积在50以上。但如今,中国正面临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后果最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四、沙漠扩大

目前,由于砍伐森林、气候变化、人口激增、过度的耕种与放牧,造成全球每年约有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变为荒漠,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1950年是0.56公顷,1960 年0.46公顷,1966年 0.43公顷,1974年 0.37公顷,1980年 0.31公顷.沙漠已经吞没了40%的耕地,每年有600万公顷耕地沙漠化.五 艾滋病蔓延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被称为"人类20世纪的瘟疫",据联合国统计,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已有160万死于艾滋病,30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联合国的报告称其为”世界上最致命的未宣布的战争”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六 环境污染严重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所著的<<寂静的春天>>描述了杀虫剂给人类及野生动植物带来严重危害的景象,阐述3 j j

<<

第五篇:世界文化史 - 副本

“用心”与“动脑”——中西文化的起点

摘要:这里展开的文化比较,是从文化思维方式的角度切入的。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核心因素,思维方式的差别是文化差异的本质体现。在西方,“思维”(thinking)与逻辑和理性密切相关。在中国,中国古文化强调直观体悟。悟性的高低是判定一个聪明才智的基本标准。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认识主体,可以发现中西文化分属于两种不同思维类型:西方文化主要是“动脑”的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用心”的文化。

关键字:用心动脑起点心理依据

正文

一 “用心”与“动脑”的区别

从历史看,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相信人们用心来思维即孟子所谓“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或如《墨经》上讲:“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直到清朝时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不再心,再脑”。然而在人们普遍接受人用大脑思维的观念之后,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大量使用“用心思考”之类说法,而且彼此交流起来并不感觉到丝毫困难。

西方人自古以来很少有人相信人是用“心”来思考的。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的医学家阿尔克莽就通过解剖发现大脑是感觉和理智活动的中央器官A。柏拉图认为作为灵魂的三部分,专司感性的欲望在胃里,沉湎于愤怒和好斗的情欲在心中,而最高贵的理性在头脑。自盖仑发现心脏与血液的密切关系后,西方人就很难把心脏与思维联系在一起了。实际,从解剖学角度,脑与思维的关系是明显的(盖仑区别了脑神经和脊神经,前者思感觉,后者思运动)。时至今日,大脑作为思维感官已有了充分的科学根据,逐渐为人们普遍接受。“用心”与“动脑”的区别,是中西两种文化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本质差别。“用心”与“动脑”从根本上讲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种差异明显的思维方式。“用心”的特征在于注重心物交融,直观体悟,知情意相贯通,“用心”获得的许多知识和技艺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动脑”的特征在于强调主客二分,逻辑推断,理性之上,“动脑”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力求有严格的表达。很难说“用心”与“动脑”孰优孰劣,两者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并且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影响。

中国人几千来强调“用心”,造就了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和辉煌的古代科技成就,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近现代的发展速度。西方人自古以来注重“动脑”,导致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但也一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方面的社会问题。现代精神生理的研究表明,所谓“用心”并不是真的用心脏来思考,所谓“动脑”也并不是动用了大脑所有部分。“用心”与“动脑”是人们侧重发挥大脑以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分作用的体现,由此造成这两种不同的思维类型,进而导致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

二 “用心”与“动脑”的生理和心理根据

(一)生理基础

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以弄清楚,人的大脑的不同部位对思维过程有不同的影响。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大脑左半球(也称左脑)主要担负语言、计算、分析、逻辑推理等活动,而大脑右半球(也称右脑)主要担负空间把握、艺术欣赏、想象、直觉等活动。大脑两半球相连接,在思维过程中互相补充,协调行动。

西方文化中强调“动脑”,实际上主要强调大脑左半球的功能。而中国文化所谓“用心”就其注重直观体验,“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言,显然是在强调动大脑右半球的功能。换言之,这意味着中国古代人在不知道左右脑区别的情况,实际上把右脑思维当成了“用心”思维。“动脑”强调分析的严格性,“用心”强调认知的整体性,这种差别与左脑和右脑 的生理结构差别也有明显对应关系B。日本学者岸根卓郎曾认为“西方人是左脑球占优势的左脑型,东方人是右脑球占优势的右脑型”C。如果仅从左右脑的差别来区分东西方思维特征,未能把边缘系统及身心体验的因素考虑进去,还不如概括成“大脑”与“用心”的区别来得确切。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心”就是指心脏,而且是西方解剖学意义上的心脏,这才是真正的误解。

从生理特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知情意想通的思维特点,很有可能更多地与心脏的生理状态相关。知情意三者本应和谐一致。和谐的破坏会导致“心痛”、“心烦”、“心力交瘁”等症状,因而古代贤哲们在思维时会更多地关注心的状态。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方文化的抽象思维和形式逻辑较发达,又是字母组合文字,因而更多地发展了大脑左半球应担负的思维活动。当这种思维活动负担过重时,脑的生理功能会明显变化,出现“头痛”、“头昏”等症状,因而脑的状态就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这种差别只能是不同文化传统的产物。

(二)心理基础

中西文化自古以来在“用心”与“动脑”上的分野,还有可能有一些社会形态和地理结构等外部差别造成的心理上的原因。中国古代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中心(故称“中土”或“中国”)。在封建君主体制中,君主又是政治生活的中心。“中心”的地位十分高贵,因而作为人体之“中心”的“心”,很容易同人最可贵的灵魂、精神联系在一起,由心来主宰思维及其他一切活动(故而《皇帝内经》称“心”为“君主之官”)。这种观念至今在今在习语中仍有表现,比如一般称“首都”为祖国的“心脏”而非“头脑”。与此相对应的是,古代欧洲文明发端于地中海沿岸而非内地。古代欧洲没有形成地域辽阔的大一统国家,当然无所谓中心。“心”的地位也不是被特别看重的。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注重现实生活的。在“天、地、人”这“三才”之中,人为中心。南京大儒陆九渊讲“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世人可能视之为深奥或偏颇,没有人会以为这是疯话。可是在西方文化看来,这种说法是极难理解的。因为富于情感色彩的“心”无论抬得多高,也不至于达到“心包万物”的程度。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追求一种超越尘世的意识,哥特氏教堂高耸入云的尖顶引导人们向往至高无上的天国,而理性的头脑显然比感性的“心”更接近天国,更富有超越性,更适于形成带有抽象色彩等额神学意识,因而也显得更为高贵。

对“心”与“脑”的不同偏好,已经不知不觉渗透到中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人往往强调“核心”的作用,而西方人往往强调“首脑”的作用。中国人最恨的是人的“变心”,而西方人最怕的是人被“洗脑”。最妙的是,中国人可以把一些来自西方的学科或术语译成符合中国偏好的东西,如将“idealism”(观念论、理念论)译成“唯心论”,将“mind-body relation”(精神与肉体关系)译成“心理学”。总的说来,中西文化自古以来对“用心”和“动脑”的不同偏好,既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产物,又对社会文化生活有十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人们的日常习惯用语和表达方式上,还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其他一些看起来远不明显的方面。

三 “用心”与“动脑”的不同后果

“用心”与“动脑”的区别,决定着中西文化差别的几个基本方面。

首先,“用心”与“动脑”的区别,影响到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这种传统是在“用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人以为人有人心,天有天心。圣人怀天心,感人心,执中含和,才能使天下太平。董仲舒强调以人心副天心,以“天人感应”学说治国,使人与自然关系具有了政治色彩。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方文化在逻辑分析思维的不断作用之下,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按照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德见解,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柏拉图提出用理念来识见事物,进行思考的时候,就有了把知识当作控制和设计人所面对的世界(包括人自己)的工具的可能D。在“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这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传统的反差中,隐藏着“用心”与“动脑”这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潜在而巨大的作用,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用心”与“动脑”的差别,还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导致了人们对社会生活和日常行为规范的不同态度。“用心”思考贵在灵活与变通。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智慧的体

现。中国人自古以来注重用灵活的心态研究变通的规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相当大影响《易经》,就是对事物变通趋势和方法的一般性概括。“易者变也”,《易经》乃“变通之经典”。《易传》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方文化中更重视事物特点和关系的规定性。逻辑推理的第一条规律就是“同一律”,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个概念、判断必须具有确定的同一内容。古希腊时期就已产生的几何学公理化体系,是体现严格规定性的非常典型的只是成果。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自古以来都有很发达的道德和法律体系,中国古代毕竟德主刑辅,人际关系中也有较多的变数。西方文化注重人与人以及社会群体间的契约关系,法律和规范在调节社会生活方面也有更明显的作用。

“用心”与“动脑”的差别,通过一系列的环节,最终决定了中西文化在社会组织结构方面的不同模式。中国文化倾向与把各种社会组织以致天地万物都看做有机整体,而西方文化则倾向于把各种社会组织按机器结构塑造出来,不仅组成“国家机器”,而且将机器模式渗透到经济和技术活动中去,从而为广泛使用物质生产的机器提供了社会基础。有些学者曾主张中国人注重群体意识,而西方人注重个性自由E。

“用心”与“动脑”的差别作为一种积累的历史作用,造就了中国和西方两类风格迥异的知识体系,前者为“心术”,而后者为现代意义上的技术(technology)。“心术”一词自古已有之。学习中医强调“心悟之法”,学习书画强调“外师造就,中得心源”,掌握工程技术也离不开“心领神会”。自古以来技艺以师徒传承,主要靠的是启发悟性。

从“用心”与“动脑”角度来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当然不可能触及中西文化比较的所有方面,但可能涉及中西文化比较的一些基本方面。从思维的顺序上看,大体上涉及本体论(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论、方法论、模式论、知识论(或者说技术论)这五个领域。“用心”与“动脑”的差别贯穿这五个领域,竟而影响到中西文化在社会结构、人际交往、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艺术风格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用心”的文化与“动脑”的文化都有其悠久的历史,两种文化之间有着漫长的交往历程,彼此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制约、相互冲突,在世界文化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4世纪之前,“用心”的文化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汉唐盛世成为不少外邦学习的榜样。至今大多数中国人属“汉”族,在海外称“唐人”,令人联想起“用心”的文化的昔日辉煌。西方文艺复兴之后,“动脑”的文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近代科学的兴起,工业革命的出现,西方列强的海外扩张,表明“动脑”的文化发展趋势呈现强劲势头。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现代化意味着归依“动脑”的文化,而“用心”的文化只能同传统的甚至是过时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四结束语

“心”与“脑”的差别本是人自身的明显差异。当然这种差异别融入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而成为“文化基因”的差别时,这种价值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反而不容易看清楚了。对“心”与“脑”差别的反思,作为中西文化比较的重要视角,既是艰巨的,又是既有魅力的,他将人们的目光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重新拉回来到人自身,从中发觉平凡而又深刻的哲理。

参考文献:

1、《科学是极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63页

2、《智慧的探索》北京,三联书社,1987253~254页

3、《文明论—文明兴衰的法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45页

4、《人文主义视野的技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8~130页

5、《中华民族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53页

下载世界文化史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文化史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文化史之一

    世界的文化史大致分为,欧洲史,美洲史以及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当然都是在资产主义社会成型前的部分。当然,每个地区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时期不同,有的还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世界文化史之二

    欧洲的古代史在我的眼里伴随的是野蛮的镇压与掠夺,总的说来就是一群强盗,一群自以为是的强盗,自以为自己是世界主宰的强盗,这是一种原始的愚昧的表现,是一种科学文化处于低劣时代......

    世界文化史 第五章

    第五章 中古亚洲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T1 答:1 伊斯兰教是公元6、7世纪之交阿拉伯社会剧烈震荡与深刻变革的历史 产物,对阿拉伯国家的产生和扩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古兰经......

    世界文化史1

    1.为什么说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文字是人类所发明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同时,文字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了文字,人......

    世界文化史复习资料

    世 界 文 化 史 复习资 料 1.为什么说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文字是人类所发明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同时,文字本身也是文化......

    世界文化史 第四章(推荐)

    第四章 中古欧洲的基督教-封建文明 T1 答:1 哲罗姆首先作了《圣经》翻译工作,编订出通俗的拉丁文本《圣经》。此书成为此后一千年中通行西方的《圣经》范本。 2 圣〃奥古斯丁......

    世界文化史 第六章

    第六章 从中古向近代过渡时期的西方文明T1 答:社会经济变动: 1 资本主义萌芽的破土成长,成为这一“过渡时期”社会文明重大变革 的显著坐标。一方面,资本主义以其高生产率、大市......

    世界现代文化史

    大事年表 世界近代史 1917十月革命 中国近代史 1840鸦片战争 世界现代史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现代史 1949 新中国成立16C宗教改革 1517 路得发表《关于赎罪券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