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一分 2 教学设计
分一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3.培养学生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平时你们喜欢和爸爸妈妈一块逛商店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商店?
2.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录像,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物品是怎样摆设的?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学生会各抒己见,在交流中领悟到分类的必要性。)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只是商店里的物品需要分类摆放,许多事情都需要我们分类整理,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块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电脑演示课本分类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看到这幅图你有何感受?
(2)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整理?
(3)分组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会想出各种不同的整理方法,不管什么方法,只要合理就行。
2.涂颜色(作业纸出示)
(1)用彩笔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涂。
(3)反馈,教师提问:这些动物为什么会飞?
3.分水果
(1)学生独立分水果、蔬菜卡片。
(2)说一说:把什么分成一类?为什么这样分?
意图: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分类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找朋友
我们班里有许多好朋友,你可以找出哪几种分类的标准。
(1)按所穿衣服的颜色分。
(2)按穿没穿校服的同学分。
(3)……(学生可以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谋略的多样化。)
(4)……
5.考大家
(1)请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拿出6张图形卡片,自己动手给卡片分类,并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
(2)小组讨论分类。
(3)汇报。
6.应用
(1)大家自己动手,请用学过的分类方法把桌面上的东西整理一下好吗?
(2)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7.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8.课后扩展
下课了,同学们能不能用分类的方法走出教室?可以怎么走?(按男女生走、分组走、分排走等)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分一分专题
一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分一分
(一年级五班 董晓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备基础。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学生学习的探索性。首先通过整理文具和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初步学习把一些物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初步认识整理物品的常用方法。“想想做做”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操作练习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择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 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 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
学生观看动画片《小兰的星期天》:小兰早餐后在认认真真地做作业。一会儿,小兰完成了作业,当她整理东西时却犯愁了„„
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具盒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评:在这里,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出示一个问题,而是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地融于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仿佛身临其境。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和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自己并不远,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同桌合作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兰也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媒体演示)
4.小结。
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学具和文具两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练一练。
“想想做做”第1题。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圈一圈: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评:对于解决问题来说,重要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或结论,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成功的快乐,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这一层次的设计正是实践了这样一种理念,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在议一议、评一评、分一分的活动中切实感受到物体如何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类,从而形成分类的意识和基本方法。其中又适时渗透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验到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
三、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1.“想想做做”第2题。
继续播放《小兰的星期天》:小兰在小朋友的帮助下顺利地整理好了自己的书包。这时电话响了,妈妈接了电话后说,有客人要来,她要上街去买菜,让小兰做妈妈的“小帮手”,收拾一下家里,小兰高兴地答应了。客厅的桌上摆着许多东西,把它们放在两个袋子里,该怎样放才合适呢?我们一起和小兰来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进行分类,选2~3个小组上台演示,说说分类的依据。
2.“想想做做”第3题。
继续播放《小兰的星期天》:整理好客厅后,小兰来到弟弟的房间,瞧,调皮的小弟弟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2)客人就快来了,我们来帮帮小兰好吗?就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学生把同类的玩具作上相同的标记。
(3)同桌互相检查。
(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 3.“想想做做”第4题。
继续播放《小兰的星期天》:当小兰刚把房间整理好,妈妈就回来了,她买了些什么呀?哟,红红绿绿的,多新鲜多好看呀!这些又可以怎样分呢?
(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类。
(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小黑板上。(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既可以按颜色分,又可以按品种来分。如果学生有其他合理分法,给予适当肯定和鼓励。
4.这时客人来了,在这些客人中你发现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穿着、身高等多种标准来分类。
[评:把巩固练习贯穿于《小兰的星期天》中,情节生动、富有情趣的练习形式让学生练得扎实、有效,练得轻松、愉悦。练习的设计富有层次,能较全面地反馈学生的掌握程度,第3、4两道开放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四、全课总结,拓展思维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教师再作概括总结。
[评: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更多的是伴随着数学教学活动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自身积极投入的情感和态度,真正体现了
《数学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的多样性的要求。] 总评
这堂课最大的特色是以一个生动、形象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来贯穿全课,实践了寓数学思考于生活情境中,寓自主探索于操作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数学教学理念。先由贴近学生的生活事例引发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愿望和兴趣,接着让学生在同桌、小组的合作实践活动(操作、讨论、交流等)中主动体验、理解“分一分”的过程,弄清按什么标准分,可以怎样分,掌握一定的分类方法。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同时,也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第三篇:一年级《分一分》教学设计
分一分
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51-52页。
(二)教材分析:
“分一分”这一课题安排了小猴子整理房间的情景图,通过把杂乱的物品分类整理,学生感受到分类的好处,并初步体会分类方法。接着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将混合放置的铅笔按颜色分为两类,让学生感受最简单的分类方法,并体验分类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例2是将标上序号的衣物进行分类,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分类方式,教学时要围绕“你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 这些问题,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进行活动。
课堂活动有3道题,第1题只有1个答案,即把一组动物和花朵里的动物圈出来,这道题让学生了解一下分类的种类不同。第2题比较简单,可让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要求整理书包,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该给予支持,同时要渗透养成好习惯的教育。这道题留到例2后面的练习后完成,因为整理书包在课堂上不易管理,让孩子们练习好后再操作相对好一些。
(三)学情分析:
孩子们对物体的认识是从生活体验开始,首先感悟的是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用途等。这种体验在学习活动中就是分类,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分类,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方式分类的。让学生充分体验分类过程,感受分类方法,再以同桌为单位请代表上台演示,并向全班介绍。
学生分类时,可以按颜色分,也可以按种类分。不管学生是怎样分的,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由,老师都应该给予支持。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根据色彩、形状、用途等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
·能力目标: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简单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好处,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身边事物的习惯。
·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感悟分类的方法。
(六)教学难点:
经历过程,感悟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关键: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活动增加感性认识。
(八)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答题卡,小棒。
(九)教学时间:
一课时
(十)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看看老师今天带大家到小猴子家去玩,有请大家进屋,当来到小猴子的家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法 ?
3、老师扮小猴子可怜的样子,用可怜的语调说:“小朋友们,你们快帮帮我吧,我也想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4、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帮助小猴子把它的家整理得整整齐齐的呀?那么该按怎样的方法去把这些凌乱的物体分类整理好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知识——给物体分类,板书;分类。
二、学习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 1.出示课件例1:分铅笔
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怎样把这些铅笔分成两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分一分。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板书:按颜色分:红:粘贴小棒图。黄:粘贴小棒图。再让孩子们读一读。
2、练习:把动物圈起来,圈起来的是动物,没圈的是植物,让孩子们读一读。
给饮料和食物分类:先观察,怎样分?
三、体验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出示例2 先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分?让孩子们自已分一分,分好后与同桌交流,抽生展示出不同方法分类的结果。再用幻灯出示。让孩子们读一读。
四、应用分类知识解决问题
1、.即时练习:第一题和第二题出在答题卡上。
第一题:先观察:左边是分的什么,右边是分的什么,再让孩子们分一分,填在答题卡上。填好后统一说一说。第二题:先弄清题,再让孩子们自己完成,抽生说答案。第三题:出示幻灯片,让孩子们观察,为什么要选那一个?
课堂游戏
请2个老师和3个同学上台来参加分类游戏。老师要1男1女,学生要2男1女。体验用不同的方法分类。
五、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和我一起学习了分类的方法,知道了可以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来分类,在生活中,我们给物体分类时常根据不同标准,比如:物体的大小、用途、种类……只要大家能说出适当的理由。我们都可以对物体进行分类,今天回家之后,请大家对自己的书包进行整理,先跟爸爸妈妈说说打算怎样整理,再进行分类整理。
(十一)板书设计
分一分
红
粘贴
按颜色分
黄
粘贴
裤子
按种类分
上衣
第四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课时 分一分冀教版
第一课时 分一分
教学内容
教材24~25页 把实际物品抽象出立体图形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立体图形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比较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熟悉的实物,经历把实际物品分类,并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状的实物,并说出它们的图形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游戏,获得愉快的学习乐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难点:正确区分各种立体图形,掌握分类与比较等学习方法,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10袋各种形状的实物、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模型若干个。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生:来的是机器人。
师: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
生:想。
(教师展示包装盒、墨水盒、排球、茶叶桶、地球仪、五子棋盒、魔方、包装桶、鱼罐头、网球、鞋盒、礼品盒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教师鼓励评价并媒体展示图片)
师:看这么多的物品,同学们都认识,真了不起!那么你们能把它们根据形状分一分类吗?
生:能。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和研究这些物体。(板书:分一分)设计意图 :低年级学生参与教学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因此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探求新知。
(一)看一看、分一分,揭示课题。
(以组为单位先仔细观察袋子里的礼物,然后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师:哪个小组可以汇报你们是怎样分的呢?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1:我们小组是按物体有角和没角分成两类。(学生边说,教师边用课件演示分类结果)
学生2:我们小组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把物体分成4类。(学生边说,教师边用课件演示分类结果)
(教师依次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让学生为其取名,并说说为什么;学生会把长方体说出长方块,把球说成圆,教师及时纠正,并板书名称)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对这4种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认识,采用小组的方式分一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摸一摸,感知特点。
师:请你高高举起球,并互相看看拿对了吗?如果拿对,请放回学具篮中。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拿出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但是长方体不放回篮中)1.摸---感知长方体。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同学们说一说。
(给学生充分交流时间,指着实物描述不清的及时指导)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生(统一意见):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尖尖的角,有6个平平的面。2.摸一摸---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同学们说说心中的感受。
(给学生充分摸物体以及交流的时间,描述不清的及时指导)
生1:正方体是正正方方的,也有6个平平的面,并且6个面都一样大(这一点可能有些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及时加以指导)。
生2:圆柱四周圆圆的,上下一样粗,上下都有平平的面。
生3:球圆溜溜的。
设计意图:(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实物摸一摸,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说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心情轻松,没有任何压力,思维也会迅速活跃。
(2)教师这样放开让学生亲自尝试,加深了学生对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体验,培养了动手能力,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认识更加系统化,更加全面化。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和摸到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衣服,如果去掉花衣服,你们还认识吗?(课件演示将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顺势将这些几何图形贴在黑板上。)你能尝试依次从袋子里拿出相应的实物吗?
(让学生做第一次尝试,依次从袋子里拿出相应的实物,完成后闭眼想象四种图形的样子。接着教师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卡片,让学生进行辨认。)
设计意图:由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到脱去外衣以后的抽象的几何图形,过渡非常自然,学生乐于接受。
(四)融入生活,寓教于乐。
师:生活中,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形状?你能说一说吗?
生1:文具盒、数学书、药盒子等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生2:魔方、化妆品盒子、骰子等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生3:蜡烛、灯管、铅笔等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生4:皮球、足球、玻璃球等物体的形状是球。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学生的思路放开了,思维拓宽了,并且体验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了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三、巩固知新。1.练一练。第1题。(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指导学生说一说各物品形状(教师要注意知道学生的语言,如:铅笔是圆柱形的)。
(3)同学之间交流物品形状,并随意指出物品让学生说它的形状。2.教材第25页---数学游戏。
可以同桌两人一起做,也可以全班一起做。(可以按形状名称摸物体;也可以根据摸出的物体形状说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动手摸物体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达标反馈。
1、找朋友(连一连)。
2.3.答案:
3.答案不唯一 如:摸出一本数学书,它的形状是长方体。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简单的四种立体图形。谁能说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有什么特征?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尖尖的角,有6个平平的面。
2.正方体是正正方方的,也有6个平平的面,并且6个面都一样大。3.圆柱四周圆圆的,上下一样粗,上下都有平平的面。4.球圆溜溜的。
六、布置作业。1.连一连。2.动脑筋想一想,填一填。
3.数一数有几个正方体?
答案:
2.(1)2 7 2 2(2)②④ ①③ 3.3 5 4 5 4 4
板书设计
分一分
长方体:长长方方、6个面、不易滚动。正方体:四四方方、6个面一样大、不易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细、上下底面是圆、易滚动。球:圆圆的、易滚动。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立体图形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最后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同学们,今天聪明的蓝猫来和我们一起上数学课,咱们每个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个袋子,这是蓝猫给大家的礼物,看一看是些什么?蓝猫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看哪个组的同学们放的又快又好。(板书:分一分)
(二)师:今天,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请你们按要求从里面摸出下面的立体图形!并推一推这个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1.长方体。2.正方体。3.圆柱。4.球。......设计意图:用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对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有更丰富的体验,并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二、教学资源 生活中如何判定立体图形
1.长长方方并且有6个面,这样的物体是长方体。2.四四方方并且有6个面一样大,这样的物体是正方体。3.上下一样粗细并且上下底面是圆,这样的物体是圆柱。4.圆圆的并且易滚动,这样的物体是球。
三、资料链接。
(一)篮球的圆柱体规则?
圆柱的说法就是说当你张开手的时候你可以被高度概括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内的空间是你的··如果对手侵犯了··比如像打手··那就是犯规的·(这种规则更倾向于判罚身体接触)·类似于科比麦迪那种造犯规就是根据这个原理··不过NBA虽然也存在这种说法··但是NBA有个更重要的宗旨就是鼓励进攻··所以对圆柱体的概念就相对模糊了··当然··人站在合理冲撞区里可以基本无视这种规则··
(二)“数学之神”——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
后来阿基米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其原因在于他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杠杆原理,又用几何演泽方法推出许多杠杆命题,给出严格的证明。其中就有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他在数学上也有着极为光辉灿烂的成就。尽管阿基米德流传至今的著作共只有十来部,但多数是几何著作,这对于推动数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球与圆柱》,熟练地运用穷竭法证明了球的表面积等于球大圆面积的四倍;球的体积是一个圆锥体积的四倍,这个圆锥的底等于球的大圆,高等于球的半径。阿基米德还指出,如果等边圆柱中有一个内切球,则圆柱的全面积和它的体积,分别为球表面积和体积的。在这部著作中,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公理”。
丹麦数学史家海伯格,于1906年发现了阿基米德给厄拉托塞的信及阿基米德其它一些著作的传抄本。通过研究发现,这些信件和传抄本中,蕴含着微积分的思想,他所缺的是没有极限概念,但其思想实质却伸展到17世纪趋于成熟的无穷小分析领域里去,预告了微积分的诞生。正因为他的杰出贡献,美国的E.T.贝尔在《数学人物》上是这样评价阿基米德的:任何一张开列有史以来三个最伟大的数学家的名单之中,必定会包括阿基米德,而另外两们通常是牛顿和高斯。不过以他们的宏伟业绩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比较,或拿他们影响当代和后世的深邃久远来比较,还应首推阿基米德。
第五篇:苏教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课题: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数一数 教案设计
二、教学内容:教材2-5页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3、能够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数数的方法
2、用点子图表示数
五、教具:PPT,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拍手数数看!(教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
师:数得真好!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清楚地数给大家听呢?(个别生数)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揭示课题)
(二)活动开展
1、教授数字与数数方法
师:在数学王国里,要求同学们需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了些什么?(展示PPT)你们别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们在图里面都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间互动,体会合作与参与所带来的数学乐趣)
师:谁来说给老师听呢?
师:你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要来提问了,你们仔细瞧瞧,看到了多少头大象?(1头,同时将学生说的用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嗯!是的,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
师:我看见秋千了,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哪里?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数的?谁来数数看!(请生到黑板上数一数)你数得真不错!揭示数字“2”,用相同方法揭示到4)
师:我也来数数看这些小朋友哈,123,总共3个小朋友!是吗?我数对了吗?(学生纠正,应该为5只)我怎么就漏数了呢?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好方法来数呀?(按顺序来数)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板书)那好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方法的?(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作好记号)用类似方法教授6,7,8,9,10。
2、点子图
黑板上列有1-10十个数字,然后教师说:我们除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的多少,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呢。比如说,1,我喜欢用一个点来表示,当然我也可以画一朵红花来表示1。在数学中,我们将这种一个对应一个的称为:一一对应。你呢?你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请同学上黑板画一画,让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出如何表示2,3,4等。教师巡视检查
3、认读1-10
总体认读几遍,用卡片的形式呈现来读。
4、一起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
(三)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里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
回去数给父母听,再把我们不会数漏的方法告诉他们!
七、板书设计
课题:数一数
图片1:数字1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2:数字2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3:数字3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4:数字4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