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证上独用面积、分摊面积有何区别?[范文模版]
土地证上独用面积、分摊面积有何区别?
编号:25266 咨询人:小小 类型:咨询 咨询对象:市国土资源局 浏览:1526次 提问时间:2010-9-17 21:45:38 我买了套商业门面,土地是出让所得的。在土地证上使用权面积为24.72 其中独用面积没有填,分摊面积为24.72,这是什么意思,房子土地是整栋楼共有的吗,没有分割?为什么没有独用面积,这样是否影响买卖,谢谢
市国土资源局的回复
小小:
您好!来信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国土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相关规定,将您所提出的问题回复如下:
《物权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第九十四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多层住宅的各业主对本栋楼所占用的土地使用权属于按份共有的用益物权,土地使用权证上的使用权面积、其中分摊面积即指本土地使用权属按份共有所分摊的土地使用权(依本业主房产建筑面积占整栋楼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举个例子:一栋房子占地200平方米,5层楼一个单元共10户,建筑面积均为100平方米,那么一户分摊土地面积按份共有土地使用权即分摊面积为20平方米。独用面积是指土地使用权人单独使用的土地使用权面积。如果本宗地属按份共有的土地使用权,就没有独用使用权面积。《物权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可以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第二篇:商品房分摊面积如何界定
商品房分摊面积如何界定?
据《北京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暂行规定》(京国土房管权字2000第369号),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有关规定如下: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原则
(一)商品房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以幢为单位。每套商品房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按其套内建筑面积占该幢楼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的比例确定。
(二)为整幢商品房服务的公用建筑面积,由该幢楼各套商品房分摊;为局部范围服务的公用建筑面积,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摊。
多次分摊公用建筑面积的,分别计算分摊系数。各套商品房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为各次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三)公用建筑面积分摊后,不划分各套商品房摊得建筑面积的具体部位,任何人不得侵占或改变原设计的使用功能。
■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一)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公用厕所、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消防控制室、水泵房、水箱间、冷冻机房、消防通道、变(配)电室、煤气调压室、卫星电视接收机房、空调机房、热水锅炉房、电梯工休息室、值班警卫室、物业管理用房等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二)套内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
(一)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供暖锅炉房、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
(二)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
从上述可得出:公滩面积是“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滩面积是“分滩给每套商品房的公滩面积.”
不应计算为公用建筑面积的:
1、凡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等,不应计入公用建筑面积部分。
2、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也不计入公用建筑面积。
3、楼梯下方空间楼梯已计算建筑面积的,其下方空间不论是否利用均不再计算建筑面积。
4、公共通道临街楼房、挑廊下的底层作为公共道路街巷通行的,不论其是否有柱,是否有维护结构,均不计算建筑面积。
5、与室内不相通的类似于阳台、挑廊、檐廊的建筑,不计算建筑面积
第三篇:面积与周长的区别教案[范文]
认 识 面 积
阜平县城厢小学
教材分析:
“认识面积”一课安排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到底什么是面积呢?教材是这样定义的:“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可见,面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二是指封闭图形的大小。这里的“大小”不是有的大、有的小“相差”的意思,而是“每个面各有确定的大小”的意思。面的大小需要通过测量得到,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这个标准量就是“面积单位”。
从调研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用“大小”来描“面积”;学生在学习“周长”时对封闭图形已经有所认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判别哪些图形有“大小”。由于长度概念中的“长短”在学生头脑中先入为主,加上学生对抽象的“面积”概念缺乏认识的感性支撑所导致。因此,在教学“面积”时,一是要尽早地将其与“周长”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早地辨析两者的区别;二是在学生形成“面积”概念的过程中,要有大量丰富的材料作为概念认识的感性支撑。
“课程内容不仅包含数学结果,也包含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以及蕴涵的思想方法。”“面积与周长的区别”一课安排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一节课中既要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又要区分“面积”和“周长”这一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还要在观察、比较等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常用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初步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还要进行面积单位与相应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辨析等等,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多的学习任务,学生的活动过程很难做到充分到位,势必造成学生很忙、老师也很忙,但做出来的是一锅“夹生饭”。我认为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应该“少而精”,忌“多而杂”,要在核心概念的深度、广度和贯通度上做文章,才能真正把数学课教懂、教活、教深。学情分析:
从调研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面积”与“周长”作为同时存在于封闭图形中的两个量度,不管在概念形成时,还是在应用阶段,学生均容易混淆:一是认为图形的大小指的就是图形的周长;二是认为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必定相等。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即使学生认识了面积,学习了面积的计算,在解决问题时仍然会出现面积和周长不分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长度概念中的“长短”在学生头脑中先入为主,加上学生对抽象的“面积”概念缺乏认识的感性支撑所导致。因此,要将其与“周长”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早地辨析两者的区别;要有大量丰富的材料作为概念认识的感性支撑,以辨析、比较类的活动,作为实践的支撑。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
2、在与周长的比较、辨析中,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的内在涵义。
3、了解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4、经历比较面积与周长的区别的过程,体会其中的感悟。教学重难点: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教学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1、这个词在生活中听到过吗?
举例说明(房子多大、水池占地等等)
2、在数学中面积指的是什么?
让学生拿出数学书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感受到面的大小。总结:摸到的数学书封面的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3、4、让学生走出座位摸一摸周边的物体的面,感知面积。
师:“面”是什么?(学生举例)这些面有什么特点?(面在东西的外面;面是在物体的表面上的;有些面是平的,有些是不平的)
引导得出:物体都有自己的表面,这些面有大有小。质疑:面是讲大小的,为什么不讲长短?什么东西讲长短?
师: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谁来说说黑板面的面积在哪儿?请上来指一指?(学生用手指了指黑板面)
师:(顺着学生的手势,在所指的地方画了一个小圆圈)哦,这一块儿是黑板面的面积吗?(学生又用手指了指)教师再次根据学生所指,画了一个大一点的圈,学生们不认同)
师:到底哪里是黑板面的面积?
生(跑上前来用手指出):一周边线围成的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师:除了黑板面,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说说什么是它的面积吗?(学生举例)
师: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出示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呢?(长方形一周边线围成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这个一周边线的长度是什么?(周长)
„设计意图:概念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与辨析,在“面积”与“周长”的对比中,帮助学生剥离“周长”与“面积”。‟
(出示四幅图)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图(4)的面积大。不对,图(4)没有封口,它没有面积。
师:为什么没有封口就没有面积呢?
生:没有封口,不知道它有多大。
师:图形没有封闭,就没有边界,就确定不了它究竟有多大。只有封闭图形才有确定的大小,才有面积。
完成板书:物体的表面或者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去感知“面”,并采用比较的策略去组织“面积”的教学。不仅比出“谁的表面比谁的表面大、谁的表面比谁的表面小”,更要让学生体会到“面是有边界的”,有了边界才使“面有了确定的大小”,每个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从而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二、结合具体情境,探寻面积和周长的区别
1、面积与周长的关系: 看图形,这是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周长指的是边线的长度,面积指的是面的大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
2、猜一猜,想一想,被遮住的两个图形(如下图,只露出部分)哪个面积大?为什么?
(1):下面图形的面积大,因为它露出的那条边长。
(2):我觉得不一定,因为这两个图形都只露出了一条边,但上面图形的另外的边也许比下面图形的边长很多,所以它的面积不一定就小。师让生上前在图上比划着画一下。(演示:遮蔽物移开,露出两个长方形如下图)
还真是上面图形的面积大呀!看来仅仅凭图形一条边的长度能不能判断出它的面积大小呀?(不能)那你觉得图形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总结:周长越大,面积越大 周长越短呢?面积越小。如果周长相等呢?面积相等。
师:真的是这样吗?(学生面露困惑,意见开始不一)我们接着往下研究。
师:(出示图)想一想:用同样长的两根铁丝分别围成下面两个图形,它们的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 生: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师:你怎么知道它们的周长相等呢?
生:因为它们是用同样长的两根铁丝围成的。
师:看来,图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
师:面,其实是由线围成的,线的变化,会引起图形周长的变化,也会引起图形面积的变化。
(1)(出示)下面图形的周长是怎样变化的?面积呢? 归纳:周长变大,面积变大。
(2)(出示)下面图形的周长又是怎样变化的?面积呢?
归纳:周长变大,面积变小。
(3)师:想一想,如果图形的周长不变,面积会变化吗?(学生猜测)
(出示)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演示由长方形到夹角逐渐变小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的周长不变,但是面积变了,可能会变小,也可能会变大。
师:想一想前面我们说的“周长越长,面积越大”这句话对吗?
归纳:图形的周长变大,面积可能会变大,也可能会变小;如果图形的周长不变,面积却可能变化。
„设计意图:“面积”与“周长”虽然有本质的区别,但也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观察一个封闭图形时,看到图形边的长短时,同时也看会到图形面的大小。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是把“面积”与“周长”完全割裂开来的,教师在教学“周长”时,没有从面的大小的角度来辨析“周长”,在教学面积时,又没有及时与周长进行比较,这也是导致学生对这两个重要概念容易产生混淆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环节试图通过一系列相关联的数学活动比较“周长与面积”,让学生体会到围成图形的线的变化会引起图形周长的变化,也会引起面积的变化。但周长增加,面积可能增加,也可能会减少;周长不变,面积却可能会变化。从而体会到“周长”与“面积”有联系,但也有区别,从而深化对面积意义的理解。‟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
“认识面积”一课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到底什么是面积呢?教材是这样定义的:“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可见,面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二是指封闭图形的大小。这里的“大小”不是有的大、有的小的意思,而是“每个面各有确定的大小”的意思。面的大小需要通过测量得到,测量是将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这个标准量就是“面积单位”。
以往的教学常常把“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放在一课时完成,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我把它分为两个课时完成。原因有两个:
一是源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课程内容不仅包含数学结果,也包含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以及蕴涵的思想方法。”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一节课中既要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又要区分“面积”和“周长”这一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还要在观察、比较等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常用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初步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还要进行面积单位与相应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辨析等等,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多的学习任务,学生的活动过程很难做到充分到位,势必造成学生很忙、老师也很忙,我认为,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应该“少而精”,忌“多而杂”,要在核心概念的深度、广度和贯通度上做文章,才能真正把数学课教懂、教活、教深。
二是源于对学情的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用“大小”来描述“面积”;学生在学习“周长”时对封闭图形已经有所认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判别哪些图形有“大小”。同时也发现,“面积”与“周长”作为同时存在于封闭图形中的两个量度,不管在概念形成时,还是在应用阶段,学生均容易混淆:一是认为图形的大小指的就是图形的周长;二是认为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必定相等。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即使学生认识了面积,学习了面积的计算,在解决问题时仍然会出现面积和周长不分的现象。其原因,是由于长度概念中的“长短”在学生头脑中先入为主,加上学生对抽象的“面积”概念缺乏认识的感性支撑所导致。因此,在教学“面积”时,要尽早地将其与“周长”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早地辨析两者的区别;在学生形成“面积”概念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大量丰富的材料作为概念认识的感性支撑,而且要把“面积”概念形成过程的活动作为概念认识的实践支撑。
但在以上教学时仍然有我的一点遗憾。就是在教学共学点二时,由于设计的不全面,考虑得不周到,这部分教学有点模糊,学生学起来也费劲。其实,在教共学点二时,预习作业中针对知识点出示几个小标题,让学生根据小标题进行学习就容易多了,也就是老师的支点不够明确,不够具体。同时,学生汇报时老师先做示范让学生知道该怎样汇报就更好了,所以老师的组织和引领没有到位,学生汇报比较费劲。导致共学点二的教学遗憾。可以进行第二个方案就是把本课在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就认识面积,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前测题体现老师的引导,知识面的拓展。第二课时通过数学活动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达到我们的共学目的。
本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比较,在观察、辨析、反思中“顿悟”。有一定的成就,但我深知,老师今天的失败,才是我明天的成功。以后,我还要努力学习课标,深挖教材,吃透教材,是我的教学生涯更加辉煌灿烂。)填空题
2.(1)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1400平方分米=()平方米
3.(1)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2)6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1)3400平方分米=()平方米
(2)74平方米=()平方分米
5.5米=()厘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
1.相邻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都是100.()
填空题
2.(1)6平方米=()平方分米
(2)7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1)4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1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1)常用长度单位有(),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2)常用面积单位有(),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5.(1)3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7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填空题
1.(1)7平方米=()平方分米
(2)24米=()厘米
2.(1)500平方分米=()平方米
(2)24米=()厘米
3.(1)3平方米=()平方分米
(2)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1)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56平方米=()平方分米
5.(1)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面积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面积和面积单位间进率练习题(1)
一、填空
1、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2、1平方米=()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3米=()分米=()厘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边长()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5、长12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合()平方分米。
二、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 1、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7平方米=()平方分米 3、2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4、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5、20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6、125平方米=()平方分米7、600厘米=()分米=()米8、8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三、列式计算
1、把312平方厘米平均分成26份,每份是多少?
2、40平方分米里包含着几个50平方厘米?
四、应用题
1、一块长方形的地,长1200分米,宽500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2、一间教室长90分米,宽80分米,一共坐了9个同学,平均每个同学占地多少平方米?
3、一块玻璃长25分米,宽8分米,如果每平方米要8元钱,每块要多少钱?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0厘米,长70厘米,求它的面积?
五、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个正方形的水稻田,边长是30米,它的边长都增加2米,现在的面积是多少?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求正方形的面积.
4、一间教室长9米,宽6米,如果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5、把一根长4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一辆洒水车,每分行驶6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5分,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六、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个正方形的水稻田,边长是30米,它的边长都增加200分米,现在的面积是多少?
3、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小正方形面积的4倍,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长是36分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5、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长24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第四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有何区别[范文模版]
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有何区别
企业租赁经营,是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出租方将企业租赁给承租方经营,承租方向出租方交付租金并对企业实行自主经营,在租赁关系终止时,返还所租财产。
企业承包经营是发包方在不改变企业所有权的前提下,将企业发包给经营者承包,经营者以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并按合同分享经营成果的合同。
与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相比,企业租赁合同的特点在于:
(一)企业承包合同的基本内容,是承包上缴利润指标以及由此产生当事人之间的其他权利义务关系。企业租赁合同的基本内容,是承租方对企业财产进行租赁经营,并向出租方交纳租金。利润和租金的区别都是不言自明的。
(二)从适用范围上看,承包经营合同多适用于大中型国营企业,而租赁经营合同则多适用于小型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
(三)在承包经营合同中,承包方提供抵押财产不是合同的有效条件,而在租赁经营合同中,必须明确承租人所提供的抵押财产。
(四)发生亏损时,承包企业只要用企业的自有资金补偿即可,而租赁合同的承租方则必须以抵押财产进行补偿。
(五)在承包经营的情况下,承包期间新增资产的所有权性质与承包前的企业所有权性质是一致的;而在租赁经营的情况下,租赁期间承租方用其收入追加投资所添置的资产,则属于承租方。
企业租赁经营合同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法律调整的特殊性。但是,企业租赁经营合同也具有经济合同的一般特征,例如:签订租赁经营合同双方也必须坚持自愿、平等、协商的原则;合同信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解除;一方违约,应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等等。
第五篇:“合同”和“意向书”有何区别
“合同”和“意向书”有何区别
日常经济生活中,人们通常都会和各种“合同”打交道,比如购房合同、购车合同、租赁合同等,但是大家对“意向书”这个概念却不是很常见到。“意向书”通常存在于复杂交易、尤其是企业并购交易中常用的工具,比如涉及数千万或者上亿的合同,通常都会有“意向书”或“备忘录”等形式出现,其在中国的商事交易中被广泛使用,但意向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
实践中的意向书目的在于促成双方或者多方交易而签订,对交易各方有个指导性的作用,但是意向书中约定的某些条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意向书能否当做一份普通的合同来用?其中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事实上,法律并没有对意向书的效力作出规定,通常的意向书内容中都含有导致其丧失约束力的条款。如在意向书中列有“本意向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的权利义务具体由正式的合同确定”等条款,意向书中这些条款通常都表明双方不希望受到有关内容的约束。因此,通常来说,意向书不具有和合同一样的法律效力。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意向书也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如果意向书已经具备了一份合同的主要条款,如买卖双方约定了买卖价格、买卖标的物、交付时间、交付方式、违约条款等,而且当事人没有明确排除其约束力,且一方已经开始履行了该意向书所载明的部分义务,对方也接受了,虽然此时没有订立合同,通常应认为该意向书具备了法律约束力,也可以视为一份“合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