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报月度经济活动分析的要求
关于上报月度经济活动分析的要求
集团所属各工厂、部门:
为进一步完善经济活动分析,加强生产经营活动监督,改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运行效果,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决定,月度经济活动分析要求如下:
一、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任务
1、全面检查和分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企业经济运行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2、揭矛盾,找差距,挖掘企业内部的各种潜力,持续改进各项管理工作。
3、发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二、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步骤
㈠步骤
1、汇集资料、掌握情况。
2、对比分析、发现问题。
3、抓住关键、查明原因。
4、制定措施,贯彻执行。
㈡方法
1、实际与计划对比
①计划完成情况分析A计划完成程度分析B计划完成进度分析C计划完成情况的预测分析。
②经济活动分析的动态分析③经济活动分析的因素分析。
2、不同时期对比。
3、与先进水平对比。
三、经济活动分析的形式、内容和时间要求
1、按照时间序列分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年度分析。
2、按照范围大小分为专题分析和综合分析。
3、按照分析对象的不同分为公司、部门、车间分析。
4、按照专业项目分为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成本定额财务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物资供应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产品销售及货款回收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等。
5、季度、半年企业生产运行质量发展趋势预测及主要影响因素项目对策建议。
各工厂、部门应将经济活动分析制度化、规范化,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定期开展各级经济活动分析,以充分发挥其改进工作,促进生产经营的作用。同时,为公司经济活动分析提供全面、客观、详实且重点突出的基础资料、研究报告和改进工作、促进生产经营的措施建议。
各工厂、部门的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应于月后6日内报送生产管理部,以便准备公司经济活动分析数据资料,供每月初集团公司月度生产工作例会之需。
2009年7月6日
第二篇:上报材料格式及材料要求
上报材料格式及材料要求
机电工程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教学改革方案摘要
专业教学改革目标: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重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性教学体系~把本专业办成一个特色鲜明的示范专业。
专业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以转变观念、统一认识为前提~以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自动化技术应用为特色~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专业教学改革是关乎全局的整体性和根本性的重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强~适应技术领域、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地方经济建设和支柱产业所需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调查为依据~明确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及人才培养的定位性。
2(以取得职业技能高级等级证为依托,把三年的技能培养和实践环节作为统一的有机体来考虑~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构建“办学有特点~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符合教学规律的高职教学体系,摆脱学科体系的约束~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职业岗位的自身需要为依据~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重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技术介绍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学要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教学要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3(改革办学和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改革过去封闭式教学~建立开放式办学和“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把三年的技能培养和实践环节作为统一的有机体来考虑~将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科技创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和学生就业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同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场地的建设。
4(加强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我们计划陆续从企业引进或聘任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并选派部分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使“双师型”的教师比例达到一个足够的比例~以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
一、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及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进入20世纪90年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以培养工程、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专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人才培养中,素质结构失衡、专业教学计划缺乏弹性等弊端,使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及自我发展潜能受阻。要使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求,必须以专业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深入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电制造业正以迅猛的速度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CNC、FMS、CAD/CAM、CAPP等高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严重滞后,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建设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所以,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地方高校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紧紧地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目前,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 “就业难”,从而造成了“招生难”的局面。但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表面的人才饱和、过剩,恰恰预示着人才的短缺,饱和的是“大陆人才”的饱和,“特色人才”的短缺,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的高等技术人才。
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制,可以从事电气设备的设计、生产、技术改造和维护,自动生产线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数控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等工作。近几年来,各企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自动生产线,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毕业生就业前景一片看好。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一)教学的改革目标和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 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要始终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贯彻于全过程;正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把握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为度,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建立与完善同该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制度,培养更加适销对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教改目标: 1(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培养与自动化专业相关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将科学、工程、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
2(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方向。正确确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业务规格的准确定位,应当把握以下基本特征: 1(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将科学、工程、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电气自动化专业
应该以培养从事自动化系统的维修与维护的高级技术工人。将以取得电工高级技能等级证及相关技能等级证书为依托,进行该专业教学改革。
2(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面向地方或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就这个意义说高职教育也是就业教育,教学过程主要为学生从业服务;但也不能把高职教育说成是终结教育。在该专业教学改革中,我们提倡“大平台,多方向”这样一个改革思路。通过专业限选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使学生在过程控制、仪表、和计算机应用等方向有可持续的发展。
3(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上,应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征。4(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下移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专业教学改革应当眼睛向下,面向基层一线的需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或管理人才。
三、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工矿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工厂供配电、电气自动化控制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应用、维修、管理、技术革新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 1(从事自动化电路的设计和技术开发性技术工作;2(从事厂矿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及运行等方面的工作;3(从事电气设备生产、工艺技术的操作及自动化生产过程的组织、技术管理工作;4(从事各类职业院校相关理论教学、实验、实习指导工作;5(从事家用电器产品及相关设备管理维修工作;6(从事其它相关工作。(二)知识结构
(具有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文化基础知识;1 2(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外语水平应达到三级;(具有电气专业高级技能等级证,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操作、维修水平、计算机应用4 水平应达到二级以上;5(具有相关公司企业的生产及设备管理知识: 6(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性能和使用规范,对一般电子线路能进行设计调试和维修,对常用电子产品能进行准确检测;7(具备机械制图、机械加工、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 8(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模拟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9(能熟练释读各类电气技术图纸和资料,正确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电气工程图纸。
(三)能力素质结构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
2(具有良好的文学表达及应用写作、分析计算能力;3(具有AUTOCAD(或电子绘图)软件的应用能力 4(常用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能力;5(具有机械制图、识图、机械加工、机械设计的基本能力;6(电子制图、计算机绘图及识读能力 7(计算机应用能力
8(具有较复杂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具有单片机控制设计和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能力。
本专业的能力分析用五个能力模块表示,每个模块对应若干门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学习和训练,要求达到每一模块中的能力要求。本专业的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能力要求 能力支撑课程 课程说明 关键岗位能力 1(电工基础
2(电气控制设备 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操 作、维护能力 3(电机与拖动 4(电机与拖动实训 实训课程 1(单片机原理
解决分析故障及单片机应用能力 2(电子技术 系统的安装、调试能力 3(自动检测技术 实训课程 单片机应用及开发能力 1(供电技术 认证课程 电力系统的运行及维护能力
2(单片机嵌入式程序设计 数控系统的维修及操作能力 解决供用电技术方面问题的能力
3(电气控制设备 认证课程
信息检索能力 4(电气控制设备课程设计 实训课程 计算机操作能力 1(C语言程序设计 认证课程 服务与沟通能力 2(PLC程序设计 实训课程 程序设计能力
职业自学能力 3(电子CAD 4(VB程序编程实训 实训课程 1(高等数学 2(应用技术
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3(专业外语
4(PLC综合实训 实训课程
四、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
(一)落实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应用性:高等职业教育所面向的是某一特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加体现职业特殊性。因而,应用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高职教育强调职业技能、技术应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而对理论基础则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该专业须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性:实践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因为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职教育培养计划中,专业实践课时所占比例较大,实验、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
动态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性是由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性和人才需求市场的多变性决定的。它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即人才培养模式要随着社
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但在一定时期内,人才培养模式又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对相关的行业和专业动态应该有及时的把握。
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传统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因此打牢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强调素质教育是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这是对传统教育
一个突破。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知识、能力、观念的
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的方针决不应动摇,但应着重建设以关键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特点,抓住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改中对此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专业培养方案中,仅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准,基础理论过分薄弱,缺少高等教育的理论支撑,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强调“厚基础,宽口径”。
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向:所有课程的授课内容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适应专业培养方向对课程内容的要求,适应高职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我系采取的具体措施是:理论基础课要本着够用为原则;专业基础课要做到“广度上够用,深度上适中”;专业课
“内容新颖,技术先进”。要做到
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建立一个以培养实用型、技艺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以事际能力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普通文化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电气自动化重新制定了教学计划,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能力训练的范围被拓宽。例如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增加了智能控制、电气CAD等课程。
基础课程的设置中,应注意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去掉没有应用价值的部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加强外语和计算机的教学。应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注意拓宽专业知识领域,课程深度不一定很深,但专业知识面应当宽泛一些。专业教改方案应当重组、整合课程结构,突出主干课程的建设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处理好教学内容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关系,使专业教学改革更加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课堂教学讨论式,理论和实践教学基本达到1:1;讲概念结合实物,讲应用注重操作。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相对减少,并逐步向实践性实验过渡;多媒体教学、模块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并举。例如电工学、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可编程控制等课程的授课地点由教室移至实验室,要在实验室里做到边讲授理论边实验演示;以前实验教学中,一般是验证理论的测试实验,现在基本上改为操作训练,电装实习、电子整机组装、可编程课程设计等能结合工厂生产实际的设计要到工厂去进行技术合作;原来是分立的单元实验,现在采用组装一个实用的电子设备(收音机、报警器、抢答器等)来进行;对自动控制原理、工厂电气控制、工厂供电等专业课程,都制作了大量相应的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一些在学校无法见到的设备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考试模式的改革方向就是:以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为目标,强化基本职业能力测试,综合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测试,考核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专业课考试由单一的理论性转向理论实践结合型;专业基础课考试由单元掌握型转向综合运用型;专业实践课考试由单向技能测试转向综合技能考核。
(三)电气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性质:《电工基础》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制冷与空调等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课程从电路模型出发,看重讨论集总参数、线性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任务: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性与条理性,具有分析工程技术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在理论指导下灵活处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本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1、通过第一部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在集总假设下建立电路模型的基本指导思想;掌握电路变量u(t),i(t),p(t)的定义与特性;掌握R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基本概念;理解受控源基本概念;掌握两类约束;了解支路电压和支路电流法;掌握理解树的概念和回路分析法。正确理解叠加定理。掌握网孔分析法与节点分析法;正确理解树的概念和回路分析法。正确理解分解方法的目的和步骤,会应用它求解电路,必须掌握单口VAR的求法、戴维南定量、置换定理,理解诺顿定理,单口等效电路的求法,了解最大功率传递定理及T,网路等效变换。,2、使学生掌握C、L元件的VAR及其性能。了解一阶动态电路的微分方程求解法;掌握三要素法;理解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掌握正弦电压、电流的基本概念;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掌握应用相量法求微分方程的特解;理解正弦R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正弦稳态响应的定义和特性。
二、课程内容
课题一 电路的基本理论 1.路和电路模型(1)解实际电路。
(2)理解电路模型,清楚电路的分类。2.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电功率和能量
掌握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会计算电功率和电能。3.压源和电流源
理解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的含义。4.尔霍夫定律
(1)了解电路中的几个专用名词,节点、回路、网孔、支路。(2)理解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基本要求】
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掌握电路变量(电流、电压、功率),电路基本定律(VAR、KCL、KVL),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基尔霍夫定律;明确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关联方向。
【教学重点】 电路和电路模型,电路变量(电流、电压、功率),电路基本定律(VAR、KCL、KVL),电阻元件,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基尔霍夫定律。重点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关联方向,电路基本定律(VAR、KCL、KVL)。
课题二 电场和电容 电容的类型、连接、储能。【基本要求】
了解静电屏蔽的概念,了解电容的类型和额定值,掌握电容器的连接和储能。【教学重点】
电容器的种类和连接方式。课题三 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及电磁感应定律
2、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
3、互感、耦合系数及同名端的判断。【基本要求】
掌握电磁感应及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互感、耦合系数及同名端的判断。【教学重点】
互感、耦合系数及同名端的判断。课题四 交流电
1、正弦量
(1)、了解非正弦量和非正弦量的波形。
(2)、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量的相位差及正弦量的有效值。
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1)、了解复数的各种表示形式。(2)、理解复数及其运算,理解相量和相量图的表示,并能够用相量和相量图表是复数。【基本要求】
了解非正弦量和非正弦量的波形,无源网络的等效分析,复数的各种表示形式;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量的相位差及正弦量的有效值,复数及其运算,理解相量和相量图的表示,并能够用相量和相量图表
是复数。【教学重点】
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量的相位差及正弦量的有效值,矢量及其运算,学会正弦交流量的加减。课题五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与功率
1、纯电感、纯电容、纯电阻电路
2、电阻,电感电容的串并联电路。
3、交流电路的功率,功率因数的矫正。【基本要求】
掌握纯电感、纯电容、纯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数量关系和相位关系;掌握电感电容,电阻串并联
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数量关系和相位关系;掌握电路中各种功率的计算,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
率等。【教学重点】
电阻串并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数量关系和相位关系。各种功率的计算问题。课题六 谐振、互感电路与三相电路
1、谐振电路
(1)、了解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谐振时电路的能量情况。(2)、理解电路谐振的一般概念,理解串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及他们的频率特性。理解电路发
生谐振的条件和发生谐振时的特点。【基本要求】
了解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谐振时电路的能量情况,互感的等效受控源电路;掌握电路谐振的一般概
念,理解串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及他们的频率特性。、明确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和发生谐振时的特
点。
【教学重点】
理解电路谐振的一般概念,理解串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及他们的频率特性。课题七 三相电路
1.三相电源与三相负载
(1)、理解三相电源,三相电源的联结,三相负载及其联结,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简单计算。
2.三相电路的功率
(1)、了解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3.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及分析方法。(2).理解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基本要求】
了解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及分析方法;掌握三相电源,三相电源的联结,三相负载及其联结,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简单计算,理解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明确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接,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接。知道三相电源的相量表示形式。
【教学重点】
三相电源,三相电源的联结,三相负载及其联结,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简单计算,理解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明确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接,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接。知道三相电源的相量表示形式。
课题八 电路定理 1.叠加定理与替代定理
(1).理解叠加定理与替代定理的内容,会利用叠加定理与替代定理进行计算。2.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1).理解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的内容,会利用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进行计算。
【基本要求】
掌握串并联等效电阻,电阻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受控源,线性电路的迭加定理,单口网络等效电路,单口的简单等效规律,置换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明确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的等效变换;利用置换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解题的步骤。
【教学重点】
线性电路的迭加定理,单口网络等效电路,单口的简单等效规律,置换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课题九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电路的动态过程与动态响应 理解电路的动态过程与动态响应。2.电路初始条件的确定(1).理解换路及电路初始条件的计算。3.求解一阶电路动态响应的三要素法(1.了解一阶电路的解法通论。(2)理解一阶电路三要素的求取。4.一阶电路响应的分类 了解一阶电路响应的分类。【基本要求】
了解一阶电路的解法通论,了解一阶电路响应的分类;掌握电路的动态过程与动态响应,换路及电路初始条件的计算,一阶电路三要素的求取;明确一阶电路三要素求取的初始值、非齐次特解、时间常数。
【教学重点】
电路的动态过程与动态响应,换路及电路初始条件的计算,一阶电路三要素的求取,明确一阶电路三要素求取的初始值、非齐次特解、时间常数。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职业基础必修课程。电子技术是研究电子器件(主要是半导体
器件)、电子电路和系统的应用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已深入到通信、控制、计算机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这些领域使用的大量电子电路涵盖了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低频电路、射频电路到微波毫米波电路。本课程的任务是:学生通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学习各种电子电路的核心器件 , 半导体器件的原理及其最基本的应用。
本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1、能正确使用常用仪器,并能以最小的误差进行定量测量。
2、能够自行完成预习,进行实验。
3、能够自行设计和实现中规模的模拟电路系统。
学生对模拟集成电路从外型到功能有感性认识,再通过从简单到复杂的模拟系统实现使学生基本掌握从理论到电路实现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使理论与实践较为合理的结合。
二、课程内容
课题一 半导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
本课题主要阐述半导体、二极管的相关知识以及二极管的相关应用。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 了解半导体和二极管的一些概念;掌握二极管单向导电特性及二极管方程,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及其温度特性,二极管导通电压与反向饱和电流,二极管的直流电阻与交流电阻(估算式),硅管与锗管的区别;能分析简单二极管电路。
课题二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
本课题主要阐述BJT原理、BJT静态伏安特性曲线、BJT参数、放大器的一些基本概念、BJT偏置电路、BJT三种基本组态放大器。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 了解NPN和PNP管和放大器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BJT的工作原理、静态伏安特性曲线、参数、偏置电路以及它的T三种基本组态放大器。
课题三 场效应管(FET)及基本放大电路
本课题主要阐述FET原理、FET特性曲线、FET偏置电路(自给偏压和混合偏置)、FET的小信号模型和FET的CS和CD组态放大器。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 了解FET的分类、电路符号,N沟道JFET及N沟道增强MOSFET的工作原理,FET的结构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P沟道FET与N沟道FET偏置极性的差别。
掌握FET偏置电路工作点的估算方法、FET的CS和CD组态放大器电路、指标计算及特点;理解FET的小信号模型中g 的含义及计算式,理解r含义,完整模型和低频模型。mds 课题四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本课题主要阐述集成运放电路组成及特点、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理想运放分析法、运放的线性应用电路、运放的线性应用电路、多级放大器、差动放大器和和恒流源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 了解集成运放电路组成及特点以及其主要参数、多级放大器级间耦合方式,直流放大器的特殊问题,放大器通用模型,多级放大器指标计算;掌握理想运放分析法、运放的线性应用电路、差动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理解恒流源的电路原理。
课题五 负反馈放大电路
本课题主要阐述单环理想模型、实际反馈放大器类型及极性的判断、负反馈的效果、在深负反馈条件下正确计算A和Avs和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ff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 了解单环理想模型的基本概念、负反馈的效果。
掌握实际反馈放大器类型及极性的判断、在深负反馈条件下正确计算A和Avs、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自ff 激条件,用已知的T(jω)和A(jω)的波特图判断稳定性。理解负反馈稳定闭环增益、展宽通频带、减少非线性失真、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和稳定工作点的作用。
课题六 信号的运算与处理
本课题主要阐述基本运算电路、模拟乘法器和有源滤波电路。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 了解微分电路、PID电路、电压,电 流转换器及测量放大器、模拟乘法器的组成、掌握其构成的运算电路;掌握集成运放线性应用的条件和分析方法、两个基本电路、模拟乘法器构成的运算电路,加法电路、减法电路、积分电路和四种有源滤波电路的功能。
课题七 波形发生电路
本课题主要阐述正弦波震荡电路、电压比较器和非正弦波发生电路。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 了解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方波、三角波发生器;掌握振荡器的振荡条件、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RC正弦波振荡器;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及分析方法、比较器特性;理解LC正弦波振荡器。课题八 功率放大电路
本课题主要阐述功率放大电路概述、OCL和OTL功率输出电路。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 了解功率放大器的特殊问题、提高功率放大器效率的途径;了解功率管的选择方法以及功放的分类;掌握OCL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指标计算,OCL和OTL电路原理及满激励指标,功率管极限参数(I,P ,BV)对OCL和OTL功放的限制。CM CM CEO 课题九 直流电源 本课题主要阐述掌握单相整流、滤波电路。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 掌握稳压管稳压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三端集成稳压电路。了解开关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等控制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是控制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部分,又是以后专业课学习以至将来工程应用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
2、培养线性及非线性系统分析、设计和校正的基本能力。
3、培养初步从事控制工程设计、调试及维护的能力。
4、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本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1、掌握自动控制系统模型建立的方法。
2、熟练掌握采用频率特性法和时域法分析系统的一般方法,并能具体应用。
3、了解非线性系统的特殊性及非线性系统线性化的基本方法。
4、掌握采样控制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
二、课程内容 课题一 概述
本课题主要阐述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系统职能方框图的绘制;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初步掌握绘制系统职能方框图的方法;理解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课题二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本课题主要阐述系统微分方程式(组)的建立与传递函数;系统动态方框图与等效简化;Mason增益公式。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熟练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及元部件传递函数的求法;了解系统(或元部件)微分方程式(组)的建立过程。
课题三 时域分析法
本课题主要阐述时域性能指标;一阶、二阶以及高阶系统的动态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改善系统性能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代数稳定判据及其应用;掌握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二阶系统时域分析方法及其结论;了解Laplace变换及其反变换。
课题四 频率特性法
本课题主要阐述频率响应和频率特性;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自动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Nyquist稳定判据及稳定裕量;用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能。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绘制方法;熟练掌握用Nyquist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及其稳定裕量;熟练掌握用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能的方法;掌握由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确定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了解闭环频率特性的绘制及用闭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能。
课题五 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设计
本课题主要阐述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常用电校正装置的线路及特性;系统的串联校正、反馈校正与前馈校正。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电校正装置的特性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初步掌握用频率法进行系统串联校正的方法;了解反馈校正和前馈校正的思想和方法。
课题六 采样控制系统分析
本课题主要阐述离散系统的数学基础;脉冲传递函数;稳定性分析。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脉冲传递函数、稳定性分析、稳定误差的计算。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课程。主要内容涉及MCS,51单片机硬件结构组成,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写,单片机各硬件资源的应用,单片机接口技术及扩展领域的基础理论、基础原理及实用技术、程序。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指令系统、接口技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3、培养独自进行开发设计小型单片机应用系统硬件与软件能力。
4、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本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1、了解单片机的特点、基本工作原理。
2、熟悉单片机的特点,掌握单片机的结构。
3、掌握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中断系统、定时器、接口技术。
4、掌握单片机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二、课程内容 课题一 单片机概述
本课题主要阐述单片机发展概况,单片机硬软件系统及种类。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建立关于单片机系统的概念,掌握MCS-51单片机的结构特点。
课题二 单片机的结构原理
本课题主要阐述MCS-51单片机的CPU及存储器的结构、组成,80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及CPU的时序以及输入、输出接口。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熟悉MCS-51单片机存储器的结构特点、CPU的时序、引脚功能;掌握R0-R7的分组情况;掌握漏极开路、准双向、读改写的准确含义。
课题三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
本课题主要阐述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控制转移指令;位操作指令;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举例。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MCS-51单片机的指令格式、指令类型;熟悉七种寻址方式;掌握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控制转移指令、位操作指令;掌握MCS-51汇编语言编程的基本方法。
课题四 单片机的中断技术
本课题主要阐述MCS-51单片机中断的功能、控制及响应以及四个实例。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中断源的种类、产生中断的方式、中断的控制以及外部中断源的扩展方法;熟练编写中断服务程序;熟悉中断嵌套技术。
课题五 单片机的定时器/记数器
本课题主要阐述了MCS-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记数器的结构及原理;定时器/记数器的工作方式及控制原理;通过应用举例阐述了定时器/记数器的使用及编程方法。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MCS51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的设置和应用;TMOD、THx、TLx的格式;初值的计算方法。掌握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初始化编程;运用定时计数器进行单片机控制程序设计。
课题六 单片机串行接口
本课题主要阐述了MCS-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原理;串行口的工作方式;串行口应用举例。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掌握串行口的结构原理;掌握工作方式0的使用;熟悉工作方式1-3的编程方法及初始化过程。
课题七 单片机系统的扩展
本课题主要阐述了程序存储器的扩展;数据存储器的扩展以及I/O接口扩展时的口地址分配及地址编译法。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MCS-51单片机与RAM和ROM芯片的连接;掌握常用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的使用;MCS51单片机三总线的形成;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的分类及特点;掌握8255、8155、8279等芯片的特性、使用方法和单片机的接口技术以及编程方法。
课题八 单片机接口技术
本课题主要阐述独立式按键、行列式键盘的电路设计、工作原理、与单片机的接口及键输入程序的设计;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8279的应用:包括: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编程命令字状态字;8279与80C51的接口电路设计、键值确定及应用程序设计;LCD显示器接口及显示程序原理;A/D、D/A转换接口的扩展技巧。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LED静态显示、动态显示不同方式下的电路设计工作原理及显示程序设计,掌握ADC0809、MC14433、DAC0832、AD7520等芯片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编程方法。
《电机与电力拖动》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电机与电力拖动》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既是研究电机及电力拖动系统基础理论的学科,又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应用课直接为生产服务。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为: 1(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几种交、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2(使学生能独立分析电力拖动系统中电机的各种运行状态,掌握其计算方法和实验测试手段。
3(为后续有关专业课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为独立设计电力拖动系统自控系统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常用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及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2(掌握电机的基本电磁定律和基本理论,包括电动势、磁通势和转矩的分析计算,稳态运行的电压平衡和磁通势平衡、转矩平衡和能量平衡的规律,电机的基本特性曲线,基本运动方程式,起动和调速方法,电机的各种运行状态,四象限运行,以及各种控制电机的基本特点;3(掌握电机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方程式、相量图、等效电路、折合算法以及动态过程的分析;4(掌握电机的基本试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仪表。会测定交、直流电机的运行参数,掌握电机的各种起动、制动和调速方法。
二、课程内容 课题一 绪论 本课题主要阐述电机及电力拖动系统概念;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了解电机及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时复习先修课程中学习到的关于电磁学理论的内容。
课题二 直流电机
本课题主要阐述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讨论了直流电机的磁场分布、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条件及性质、电磁转矩、电枢反应及其对电机的影响、电机的换向及改善换向的方法,最后从应用的角度较详细地分析了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和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特性。
课题三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本课题主要阐述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原理和特性;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电动与制动运行。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性质和稳定运行条件;掌握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制动和调速的方法。
课题四 变压器
本课题主要阐述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单相变压器的空载运行;单相变压器的负载运行;变压器参数的确定;变压器的运行特性;三相变压器;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掌握变压器运行条件和参数的确定。
课题五 三相异步电动机 本课题主要阐述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用途;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关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与转矩;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参数的测定。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用途;理解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及参数的确定方式。
课题六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本课题主要阐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为理论基
础研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制动和调速。课题七 同步电机
本课题主要阐述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结构;同步发电机的空载运行;同步发电机的电枢反应;同步发电机的负载运行;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结构;掌握同步电机空载运行、负载运行的条件。
课题八 驱动和控制微电机
本课题主要阐述单相异步电动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测速发电机;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测速发电机、自整角机及旋转变压器的基本概念。
课题九 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 本课题主要阐述电动机的发热与冷却;电动机的工作制分类;电动机容量的选择方法;电动机种类、型式、电压、转速的选择。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电动机的发热、过载能力和启动能力三方面来选择电动机。
《电气控制与PLC》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电气控制与PLC》是机电类高职工科专业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型课程。它不仅为电机调速控制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电梯应用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等后续课程、集中实训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而且为相关专业学生考中、高级电工资格证书做准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理论。
2、培养编程、调试、维护的基本能力。
3、培养初步从事实际控制工程设计、调试及维护的能力。
4、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本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1、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2、熟练掌握基本逻辑指令的应用。
3、熟练掌握步进顺控指令编程方法及应用。
4、掌握功能指令基本规则,重点掌握常用功能指令的应用。
5、了解PLC网络及通讯基本知识。
二、课程内容
课题一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础知识
本课题主要阐述PLC系统的组成及功能;PLC的分类;PLC的性能指标。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了解PLC的发展及现状;掌握PLC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PLC的分类;熟练掌握PLC的性能指标。
课题二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本课题主要阐述可编程控制器的等效电路;PLC的扫描技术;PLC的I/O响应时间。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理解PLC控制系统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相同及异同点;掌握PLC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PLC的扫描技术;理解并掌握PLC的I/O响应时间。
课题三 FX型可编程控制器 2 本课题主要阐述系统配置;FX型可编程控制器的元器件;计时/计数器;各种继电器及特殊功能模块。2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了解FX型可编程控制器的系统配置;掌握FX型可编程控制器的常用元器22 件;熟练掌握计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熟悉各种继电器及特殊功能模块。
课题四 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及编程方法
本课题主要阐述PLC的编程语言及格式;基本逻辑指令;控制指令;步进顺控指令;算术运算指令;特殊功能指令。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熟悉PLC的编程语言及格式;掌握20条基本逻辑指令的功能、名称、符号、操作元件范围及使用要求及计数器/定时器设定值的设定方法;掌握步进顺控指令和SFC的设计;掌握常用的功能指令;理解I/O接线图的设计及梯形图的编程规则和技巧;了解各种指令的执行程序步数。
课题五 可编程控制器的模拟量与编程
本课题主要阐述模拟量的基本概念;模拟量模块及其编程;模拟量控制的应用。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理解模拟量的基本概念;掌握FX系列PLC的模拟量模块及其编程方法;熟悉典型模拟量控制的应用。
课题六 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与编程
本课题主要阐述PLC通信的基本知识;PLC通信的实现;PLC网络;PLC可视化编程简介。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了解PLC通信的基本知识;掌握PLC通信的实现方式;理解PLC网络的概念及组成,了解WinCC、组态王等常见组态软件。
课题七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本课题主要阐述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应用举例。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熟练掌握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熟悉典型的PLC控制系统。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及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专电气自动化业的培养计划中,专业实践课时所占比例应较大,因为实验、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重视校内相应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相关行业或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的协议。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而且参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支持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承担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任务,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教师到企业锻炼并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为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就业提供了方便条件。将该专业根据行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开设校办工厂和公司,将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以此获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可实行校企合作办学,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1(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与检测、实习与实训和工程实践组成,使学生受到全面的工程训练。
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分散实践与集中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是理论与实践反复循环的过程。利用较长的集中实践时间,让学生进行顶岗工作,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锻炼,获得真正的工作体验。
1)实验
本专业的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专业基本能力和单片机原理、可编程控制技术、工厂电气技术等专业能力均单独开设实验课,二人一组,独立完成实验和进行实验考试。实验单独记成绩。计算机能力均单独开设上机课并单独进行考核。
2)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是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应用能力的必要手段,实习可在实验室、实习车间、实习基地进行,以培养规范操作的良好作风。本专业设置金工、电机组装、非电量检测、电工技能训练、生产自动线岗位训练等教学实习。
3)岗位技能实训
本专业设置了计算机等级证和电工高级证、仪表高级证以及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外语三级考试。
4)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完某课程之后,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功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训练,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本专业课程设计有:电子技术、制图测绘、电力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单片机原理、C语言、CAD等。
5)第二课堂兴趣小组 该教学环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和特色教育的原则,对基础好、有特长的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开发能力。第二课堂设有电子小制作、电器控制装置,微机组装修理等。
6)综合测试实验
在学习了电工电子、电机与拖动、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变流与调速、控制技术等课程之后,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对几种典型的、复杂的、实际的电子装置进行综合测试分析。
7)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一次综合性的工程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定设计项目,确定设计总体方案,让学生独立地、全面地应用电气自动化方面的某项技术进行具体设计。本环节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利用技术资料和手册的能力。
2.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改造,更新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1 现代化科技含量,使之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中心。尽快建成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改造电拖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实习生产实训车间,改造充实CAD机房。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前,我系已建立了多家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有: 1.济南果品研究院
2.山东五洲电气公司成套设备厂 3.潍坊安达电子有限公司 4.昌邑市开元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5.北京昂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6.山东润泰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7.潍坊百货集团中百连锁超市
8.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计划今后再建立4—6个稳定的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实习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实训教育体系,建立规范的实训教育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对实训
基地的科学管理,建立系统的基地管理制度,提高基地的实训效果;加强专业教师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的培训。
保障措施
为搞好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试点,突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制定如下工作规划: 1)(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和规划
(1)师资配备上,按专业规模核定教师编制,建立一支完整的,由高职院直接管理的专职师资队伍。力争专职教师完成本专业教学任务的80%以上。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有利于深化高职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有利于加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管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便于按照高职教学模式培养师资。
(2)在教师的业务素质方面,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对现有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实践技能。对于青年教师要定期送到校外实践技能培训基地进行培训,使教师一专多能,既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3)面向企业,聘请长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管理水平的、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作为兼职教师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2)分调整、提高、总结、验收阶段进行 3)、有关配套政策: 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建设成功,学校制定有关的配套政策,在资金投入、人力资源、组织机构、试点专业的规划、实施和管理给予重点投入和有力保证。为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高职教育的专业改革试点工作中来,保证专业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效,特制定如下规定
(1)按“关于高职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奖励办法”对试点专业每年拨专项资金,奖励参加试点专业改革的有关人员。
(2)按“关于教师进修、培训办法的规定”学校每年拨专项资金1-2万元,用于培养高职专业教师的进修与培训。
4)、资金投入计划
学院每年向试点专业拨款20万元。作为建设经费。电工电子实验室扩建计划投入资金60万元。电气控制及CAD实验室计划投入资金40万元。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计划投入资金20万元。交流调速实验室计划投入资金20万元。工业控制网实验室计划投入资金25万元。智能实验室投入资金100万元。综合自动化实验室试训室计划投入资金100万元。学院保证还将为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等投入足够的资金。附表1:人才培养方案分解图表
能 力 能 力 构 成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日常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商业行为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
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公司文秘工作能力;编写工况分析、生产报告等文字能力。基 能力
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阅读理解中等难度专业英语;借助工具书 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进行翻译。
社交礼仪 日常交往礼仪;商务活动礼仪。本 社交能力 协调公共关系能力 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公共关系活动的协调。
塑造自身形象能力 内在素质修养,品德、文化、艺术修养,外在形象设计,形体、技 服饰、行为等。计算机操计算机操作能力 DOS、WINDOWS操作;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能力;简易程序的 作能力 编写 能力。能 程序设计能力 数据库语言编程能力;文字与表格处理、排版及常见故障排除能
力。
继续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自学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继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的能力。
能力 力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正确识别常用电子器件,能够进行简单的性能检测、好坏判别。
测能力
基本电路的分析能力 电子整机电路的读图与定性分析能力;从电路图中获得资讯的能
电子技术力。
基础能力 电气器件的应用能力 基本电子、电气元器件的正确选择与使用能力。
仪器仪表使用能力 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能力;仪器
仪表的使用与维护知识。
识图能力 识读零件图和一般装配图的基本能力;手工绘制电路图、借助计 算机绘制较复杂的图件的绘图能力。
专 电气控制设备的使用常用工厂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等方 和维护维修能力 面的工艺、技术管理工作能力;掌握电气元件的选择、使用、维
修技术能力。电气系统 的分析与设备检测与控制能力 电气元件的选择、使用、维修能力;电力拖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应用能力 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掌握微机操作知识和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业 中的应用能力。
电力拖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开发推广等工作能力;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设电力拖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电气设备技 计制造、技术改造等方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技术改造等的技术改 面的工艺与技术管理方面的工艺、技术管理工作能力。造与设计 工作能力 具有较强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分析解决生产第一线工程实际问生产能力 题的能力。
能 工厂供电系统的电能继电保护装置及其操作电源;变压器保护;节约电能与工厂供电供配电系
供应、分配、控制、运系统功率因数的提高。统维护施
行操作能力 工厂供电系统的电能供应、分配、控制、运行和维护方面的能力。工能力
工业企业社交能力 社交礼仪;协调公共关系的能力;塑造自我形象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
管理能力 预测能力。
企业管理 工业企业管理理论与实际操作基本能力 附表2:电气自动化教学计划进度表 课序 课 总 课 时 按 学 期 分 配(周 课 时)考 核 形 式 程程 教学理论实务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考 考 技 学 课 程 名 称 类编 课时 教学 教学 号 1516 17 16 17 18 型 码 试 查 能 分
周 公 共 课(36%)642 410 212 18 12 8 2 1 40 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1 45 45 1 2 1-2 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1-2 60 60 2 2 3-4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1-3 普通话 15 5 10 1 1 1 1-4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16 16 1 5 1 1-5 高等数学 120 100 20 4 4 1-2 8 必 1-6 大学英语 184 124 60 4 4 4 1-4 12 1-7 体育 60 10 50 2 2 1-2 12 1-8 计算机文化基础 90 30 60 6 1 1 6-1-9 应用文写作 32 20 12 2 3 2 2 1-10 形势与政策 20 1-5 1 专业课(48%)852 512 340 4 8 10 16 18 15 71 修 1-11 大学物理 60 40 20 4 1 1 4 1-12 电工基础* 60 40 20 4 2 2 4 1-13 模拟电子技术* 96 60 36 6 3 3 5 1-14 机械制图 60 30 30 4 2 2 3 1-15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64 54 10 4 3 3 4 课 1-16 电力电子技术 84 60 24 6 4 4 5 1-17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96 60 36 6 5 5 5 1-18 电机与电力拖动 84 60 24 6 4 4 5 1-19 电气控制与PLC 96 64 32 6 5 5 6 1-20 数字电子技术* 56 40 16 4 4 4 4 1-21 电子设计CAD 96 4 92 6 5 5 6 1-22 教学实习1w 1 w 1w 3 1-23 专业实习2 w 2 1-24 毕业实习10 w 6 10 1-25 毕业设计(论文)8 w 6 5 必修课小计(84%)1494 922 552 22 20 18 18 19 15 111 2-1 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 60 40 20 4 2 2 4 2-2 电工测量与仪表 60 40 20 4 2 2 4 选 2-3 自动检测技术 64 50 14 4 3 3 4 2-4 液压与气动技术 64 50 14 4 3 3 4 修 2-5 电视机原理 56 30 26 4 4 4 4 2-6 嵌入式系统及单片机应用 56 30 26 4 4 4 4 2-7 C语言 64 32 32 4 5 5 4 课
2-8 数据库原理 64 48 16 4 5 5 4 辅修课(任选课)课时 32 32 0 2 2 选修课小计(16%)276 192 84 4 6 4 4 18 必修课、选修课合计课时 1770 1114 636 必修课、选修课合计学分 22 24 24 22 23 15 129
第三篇:3季度经济活动分析布置要求
xxxx分部3季度经济活动分析布置要求
3季度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基本情况介绍、施工生产分析、项目毛利分析、责任成本分析、项目资金状况分析、下一步工作重点及打算等内容。
一、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介绍主要指(1)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及环境、项目施工目标、工程内容、工程数量、项目资金来源情况介绍;(主责部门:工程部,财务部)(2)外部相关单位(业主、监理、设计)情况介绍(主责部门:工程部);(3)当地劳动力、机械设备租赁、材料供应情况介绍(主责部门:工经部,物资部);(4)内部人员及分部各部门配置情况(主责部门:办公室)
二、施工生产分析
要对实际完成产值与计划产值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及产生的原因。(主责部门:工程部)
三、项目毛利分析
毛利额(工程结算利润)=工程结算收入—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工程实际成本—现场经费
(1)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分析:对分析期确认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分析,是否存在超前滞后计价、是否存在未经建设单位确认的内部计价。(后附项目完工数量与计价情况分析表)(主责部门:工经部,辅责部门:工程部)
(2)成本费用的真实性、完整性分析:成本、费用的核算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谨慎性原则。成本、费用是否存在滞后或超前列支现象,例如工地料库材料盘点及材料实际消耗是否真实,摊销周转材料、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否准确、及时,划分成本费用界限是否准确,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是否按规定计列各种预提及待摊费用,外协队伍结算是否及时等。(主责部门:财务部,辅责部门:工经部,物资部)
(3)毛利率分析:对比分析当期毛利率与开工累计毛利率的差异及原因、与其他同类工程项目最高毛利率差异及原因、与集团平均工程项目毛利率差异及
原因。(主责部门:工经部、辅责部门:财务部)
四、责任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责任成本盈亏情况、原因及控制分析:责任成本分析应采用综合分析及成本项目明细分析。综合分析是通过对预算成本(责任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在进行责任成本分析时,1、检查责任预算编制的各项取费标准是否客观、准确、完整;
2、检查施工图纸数量是否存在漏计、重计现象;
3、分析实际成本列支是否存在虚列、漏列现象。通过分析找出潜盈、潜亏的因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要针对差异较大的成本项目、单项工程进行成本项目明细分析。(注:前期主要针对征地拆迁,大型临时工程等项目进行分析,同时,对责任成本执行情况,盈亏情况进行预测)
成本项目明细分析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分析。
(1)人工费分析:应根据项目劳务用工情况,具体对劳务分包单价、结算数量结合预算单价和数量进行分析,分别计算用工数及人工费节超的影响,分别说明影响人工费节超的量、价的具体原因。(主责部门:工经部)
(2)材料费分析:材料费分析由物资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及单位,重点对材料采购和材料消耗进行分析。对甲供料实际供应单价和预算单价对比分析。根据材料收、发、存情况及其他资料检查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收、发、存情况表及其他资料检查材料供应计划完成情况或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分析其对施工计划完成的影响程度及对资金周转带来的影响,并找出改善材料供应的措施。
材料消耗分析应从量差和价差两方面进行。
材料消耗量差分析:主要分析在材料消耗过程中是否存在技术管理不善发生返工事故;没有严格执行限额发料、定额消耗而多领材料;周转材料摊销的随意性;工地材料多次非正常耗损;消耗过程中大材小用、优材劣用;超标准追求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而加大投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节约材料用量等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
材料价差分析:主要分析材料供应变化对材料价格的影响;材料采购内部控制措施对价格的影响,如是否坚持分渠道进货和货比三家、按质优价廉、先近后远的原则就近采购、招标采购等。(主责部门:物资部)
(3)机械租赁费分析:
a:机械台班数增减的分析,主要从机械是否配套,工作线准备是否及时,机械维修保养制度是否健全,机械作业人员技术是否熟练、是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否按定额管理、开展单机单车竞赛等方面进行。
b: 机械台班成本差异的分析:主要从其中的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进行分析
固定费用如日常维修费、进出场费取决于其绝对数和机械运转效率及时间。变动费用如电力、柴油、汽油、养路费等取决于其消耗定额的遵守情况和价格的变动情况。(主责部门:物资部)
责任费用盈亏情况、原因及控制分析:根据上级单位下达给项目分部的经费计划,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由项目分部财务部门牵头组织分析。
(4)、其他需要分析的项目: 对可能对项目经济效益、施工工期、安全生产、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进行必要的分析,如未决重大诉讼、不可抗力因素、甲方重大人事变动、重大质量事故、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税务纠纷等。
五、结合本次经济活动分析过程发现的问题,从不断改进过程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下一步改进对策。
附:各部门需提供资料:
一、工程部
1、工程概况;具体包括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及环境、项目施工目标、工程内容、工程数量、2、外部相关单位(业主、监理、设计)情况介绍;
3、形象进度及产值完成情况说明
4、实际完成产值与计划产值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分析资料;
5、工程设计数量与实际数量差异情况说明
6、前期不可抗力因素对施工生产的影响情况说明
二、工经部
1、当地劳动力情况介绍;
2、计价情况与实际产值完成情况对比分析资料;
3、超前滞后计价情况形成的原因分析;
4、毛利率分析情况说明;具体应当包括当期毛利率与开工累计毛利率的差异
及原因、与其他同类工程项目最高毛利率差异及原因、与集团平均工程项目毛利率差异及原因;
5、责任成本预算资料;
6、劳务分包单价,结算数量分析;
7、劳务结算情况说及超前、滞后结算情狂说明
三 物资部
1、当地机械设备租赁、材料供应情况介绍;
2、单工号材料消耗核算分析资料及说明(应从量差和价差两方面进行)3、机械设备租赁费核算分析资料及说明
四、财务部
1、资金状况分析
2、盈亏情况分析
3、责任成本执行情况分析
五、安质部
1、安全质量情况说明
2、重大质量事故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情况分析
六、办公室
1、分部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内部人员及分部各部门配置情况)
第四篇:事业单位考核上报材料要求
甘肃省事业单位考核上报材料要求
1、《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二0一年考核审核花名册》A纸打印,一式3份,先到教育局人事股审核盖章后,再到人社局李永强处审核盖章。报人社局1份,其余2份报教育局人事股存档。
2、《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
一式2份,先到教育局人事股审核盖章后,再到人社局李永强处审核盖章。报教育局人事股1份存档,另外一份学区留存。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聘期考核结果通知册》
先到教育局人事股审核盖章后,再到人社局李永强处审核盖章后送达本人。
4、《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二0一年考核审核统计表》认真填写盖章后,报教育局人事股1份。
5、《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优秀比例及人数核定表》
认真填写盖章后,报教育局人事股1份。
第五篇:资产清查材料上报要求
资产清查材料上报要求
一、自查工作完成后,各单位将申报文件、资产清查报表和资产清查工作报告等材料上报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汇总后报送县财政局,其中:纸质材料应当包括正式文件、本部门资产清查汇总表和资产清查工作报告等;电子材料除提供纸质材料电子版外,还应当包括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卡片、固定(无形)资产盘点单、资产清查明细表、资产清查报表、资产清查汇总表(主管部门)。
1、申报文件和正式文件: ***单位关于上报资产清查结果的报告,以单位红头文件形成。
2、资产清查报表:封面及12张资产清查明细表、封面及16张资产清查报表、封面及16张资产清查汇总表(主管部门)。
3、资产清查工作报告:参考格式在资产清查手册117/118页。
二、装订顺序:上报的相关资料及资产报表统一用A3纸打印,并按照上报文件、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资产清查报表的顺序装订。
三、上报途径:
1、纸质:单位→主管部门→财政局。
2、电子版:咨询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