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君同志的主要事迹[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0:4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孙德君同志的主要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孙德君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一篇:孙德君同志的主要事迹

孙德君同志的主要事迹

孙德君同志现年46岁,1980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正科级,现任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开区房产分局局长。在他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虽然工作岗位和职务在不断变化,但他廉洁奉公、无私奉献、勤奋敬业的高尚品德没有变。多年来,他以严于律已、勤政为民的人格力量,在单位树起了领导者的威信,以不徇私情、不思索取的一身正气,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尊敬。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只是默默地奉献于他钟情的房产事业。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行局务公开,受到了全分局干部职工的好评。

一、加强学习不放松。

作为领导干部,业务学习是提高能力的一项基本功。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工作的要求,孙德君同志始终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深入学

1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地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实践,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自觉抑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侵袭,牢固树立为人们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坚决贯彻、模范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多年来,他自己的材料自己起草修改打印,从不用他人代替。由于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使得他在工作中变得自信从容。

二、加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孙德君同志虽身为分局局长,但他从不滥用权力,他常说,我们的权利是党和人民给的,我们必须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要做到情为群众所系,利为群众所谋,为广大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一个好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切实加强利民分局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充分履行窗口部门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职能,提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结合行业特点,突出做了以下两点:

1、牢固树立服务于民的思想。

为人民服务是永远的主题,利民分局是服务窗口单位,因此我把便民服务、微笑服务、一站式服务始终当成首要任务来抓,一年来我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去市局先进单位学习,用专业术语对前来办理业务人员进行讲解,以微笑面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上有了彻底的转变。

2、大力开展便民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讲求办公效率,要求职工十个工作日完成的工作缩短为五个工作日内完成,为进区企业提供了优良的服务。开发区大多数进区企业在银行都有抵押贷款业务,每年都要办理抵押还款注销和办理重新续贷手续,需偿还银行本金。依据房产操作规程需要15个工作日才能办理完结抵押注销手续和续贷手续,他为了解决企业在15天内流动资金周转困难问题,为贷款企业加班,当天办理完结抵押注销和抵押续贷手续,为企业解决资金周转的实际困难。

在2010年末,百姓因担心政策调整原因大量来我单位办理房产业务,二手房交易量剧增,我和开发区财政、地税等部门领导协调,号召全体职工加班加点,克服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应15个工作日办结的案卷都当天办结,以最高的工作效率服务于群众。

为了方便企业和群众,他要求单位工作人员始终为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提供免费服务车和免费复印案卷及证件,受到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认真履行房产职能,保障房产事业稳步发展。

为了切实履行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明确了工作重点,制定了推动工作的具体措施,狠抓了措施执行和工作调度、协调、考评,确保了房产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几年工作中超额

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利民分局这几年共办理产权登记上1.3万件、抵押货款7600件、二手房交易登记2650件,大力协助财政部门和地税部门收缴契税及营业税。

三、改善办公环境,全面实行微机化管理。

随着开发区办公环境的发展,在2009年3月中旬,我单位办公地点迁至大厦西侧9层,从而使利民分局有了一个优良的办公环境,也极大的方便了前来办事的群众。

为了缩短利民房产局和先进市、区房产部门工作上的差距,改善和提高管理模式,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孙德君同志多次带领优秀业务人员到市房产住宅局进行房产数字化微机操作及房产业务学习,实行了全面微机化管理,全面实行了房产数字化办公系统,对房产的各项业务细化到个人,建立逐级审批制度,各负其责,避免了工作中出现漏洞,使分局的房产办公跨上了一个新阶段。

四、践行宗旨,体现党的先进性

孙德君同志经常以执政为民的好公仆郑培民“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人生格言来勉励自己。他说:“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要像郑培民同志那样,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1年他要求分局职工为有实际困难的办事群众快速办理房产各项业务,为了开发区快发展;好发展;给进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由分局领导亲自接

待企业办事人员,保障了分局业务的先进性,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树立了一个好的党员领导干部形象。

六、甘当绿叶,维护团结树形象

班子团结与否,是事业兴衰的关键。孙德君同志作为班子成员,他经常说:团结就是力量,要搞好团结,维护团结,更应该顾全团结。他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在政治上互相信任,有问题互相提醒,有优点互相学习,有经验互相吸收,有建议互相采纳。在工作中互相支持,有了成绩不争功,出了问题不诿过,棘手问题靠前站,敏感问题多商议。从而增强了分局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给自己定了四条准则:有强烈的群众观念,有良好的民主观念,有牢固的组织观念,有较强的协调能力。使班子之间形成了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战斗集体,对分局在树形象,争先创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带头和推动作用。花开于春,果结于秋,几年来,利民分局先后被表彰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优秀单位”“模范集体”的荣誉称号,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表彰奖励,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孙德君同志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赤热情怀和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的好评。他表示今后将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正做到当一任领导、兴一方事业、建一方文明,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2011年5月12日

第二篇:主要事迹(孙浩君)

三(4)班 孙浩君

主 要 事 迹

他,小伙伴口中一个不错的少先队员;辅导员眼中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好比一只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的小雏鹰,一棵在芬芳的花园中茁壮成长的小苗苗,在他身上有着不少闪光点:

一、积极进取,勇于探索

踏实学习是他的最大特点之一。上课前,他会按照各科老师的预习要求,认真做好预习工作;上课时他专心,勤于思考,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也敢于提问,课间常与同学讨论各类问题。在学校里他充分利用时间完成作业,也能帮助同学答疑解惑。在学习上,他有着一股钻劲儿,不轻易向难题低头,总是积极寻找解答的方法,比如翻阅书籍、自己动手做小模板、向爸爸妈妈求解等。他觉得自己语文写作不太好,为了积累素材,养了金鱼、小仓鼠,去过张充仁美术馆、城隍庙等;他觉得英语听力不太好,就专门下载了原版的电影反复看和听来学习。正是这样的坚持促使他不断提升,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的成绩正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他也很喜欢美术、自然、信息技术这些学科,在家里也爱动手试一试、做一做,完成了不少作品。为了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他借来相关的书籍自学了ppt制作和电子板报,顺利完成了有关“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电子板报,获得了老师的认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是他的座右铭。

二、兴趣广泛,有才气

他不是“书呆子”,兴趣广泛。会“速写”、“弹钢琴”、爱“游泳”。他很会跳短绳,1分钟180个,是年级里的第一名呢;他还很喜欢唱歌,他喜欢王菲的“但愿人长久”,汪峰的“春天里”等很多的歌。他也是一个iPad控,常用它来了录自己练习的钢琴曲给老师纠正,也用它下载电影、歌曲,也会玩游戏,当然都是在周末不影响自己学习、休息的前提下。现在他又喜欢上软笔书法和3D模型制作。每逢周日,都会跟着妈妈一起练习软笔书法,一练就是一个小时,也不觉得乏味,爸爸妈妈做事的时候,他就自己搭3D模型,已经搭好了尼米兹级号航母等好几个呢。

他是个“爱看书的书呆子”。爱看各种书籍,有《优秀学生科普读物丛书》、《走近大自然丛书》《福尔摩斯传》《杨红樱科学童话系列》《国际大奖小说系列》《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正是有了这些“好朋友”,他对很多事物感兴趣,愿意去尝试,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劲去学习。

三、关心集体,有爱心

他也乐于为班级做事。带来了绿色植物美化班级,并负责照看,带来了书籍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带来了精心准备的义卖品积极参加义卖活动„„

他像一株充满活力的小树,在阳光雨露的帮助下快乐成长;又像一块充满吸引力的海绵,不断吸收知识的养料„„愿这只搏击浪花的小雏鹰能鹏程万里、一飞冲天!

第三篇:孙向东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本站推荐)

李学绪同志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一、基本情况

李学绪,男,汉族,1956年8月出生,高中文化程度,1975年4月参加工作,先后任林木种苗中心会计、国营苗圃副主任,1998年5月至今任国有荆关林场场长。

他任场长以来,2007年全林区通电结束了几十年点油灯历史。2005年盖起了新办公楼。2011年争取危旧房改造项目,建起74套新房。2008年至2013年林区所有护林房全部得改造,改善了居住条件,稳立了护林队伍。2014年至2015年高山缺水的护林点全通上了水。2010年至2015年修防火通道近40公里,将各护林点连接起来,使森林防火、扑火得到保障,实现了连续17年无大的森林火灾发生。2005年至2015年争取中幼林抚育项目使四万亩中幼林得到抚育,活立木蓄积由1998年的7万m³提高到了现在的13万m³。带领大家育苗、造林,仅2014年冬至2015年春共出圃各类成品苗500万株。职工福利大幅提升,工资发放由原来的30%提高到现在的100%。荆关林场由股级单位升为正科级单位,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省造林绿化奖章、南阳市第五次党代表、淅川县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他的事迹先后在河南日报、大河网、南阳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

二、主要事迹

1、加强学习。作为林场的主要领导,他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用党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林场全体干部职工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使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工作敬业。他一到任就四处奔波,通过各种关系,两次争得贴息贷款130万元,除去还债余下的就是用于职工发工资,稳住了人心。把主要精力投入到4万余亩山林的管护之中,一是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建章立制,制订了一整套森林管护工作制度,奖惩措施,使全场干部职工人人都有明确分工,层层负责。二是狠抓制度的落实,奖惩兑现,使混乱的林区秩序很快得到恢复。三是忘我工作。他身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医生劝他不能过份劳累,可他不顾自己的身体,苦活累活他总冲在前面。上山途中饿了,啃块馍、渴了喝瓶水、低血糖出现了坐下吃块糖歇一歇。同时,积极参加林区周边火灾的扑救,在扑火过程中他数次累得虚脱,差点倒下。有一次因为扑火连续三天没休息,遍体是伤,在返回县城参加会议时,头晕眼花,栽倒在楼梯上不省人事,送到医院时发现左脚踝骨已经骨折。只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月,他就又回到了他的工作岗位。

3、作风务实。该同志工作作风务实,针对林区点多面广,群情复杂,隐患多,管护任务重,如管理不善,就可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他身先士卒,经常带领班子成员爬高山,穿丛林,巡回检查不安全隐患并现场解决问题。积极与周边村组搞好联防,建立场群联防工作制度,一旦有火情,全力以赴,共同灭火,在防火期,他带着药物、镰刀深入到各防火点检查,亲自割草,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实现了林场连续17年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

4、廉洁自律。他上任后的第一个职工会上就向大家承诺:和大家同甘共苦,不坐小汽车,不接受宴请,不搞特殊化。荆关林场人员多、经费少,他任场长后,卖掉了小车坐班车,在场里建伙房自己做饭,跑项目住地下室,吃饭一碗端。关心爱护职工,与职工同甘共苦,受到职工们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5、甘于奉献。他的妻子是深山区一名小学教师,2003年脑溢血倒在讲台上,当时林业局考虑到他的困难,调他回林业局工作,职工们既同情又不愿让他离开,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留在林场。2005年妻子二次脑溢血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无耐之下请了保姆,他仍坚持在林场继续和大家一块干。2013年妻子第三次脑溢血,大小便失禁,同时脑子也不象以前清醒,他做儿子、儿媳工作,让他们搬回家同住,交替伺候母亲,自已一心为林场发展献计献策,迎来了林场的大发展,新气象。2015年7月获得河南省总工会、省公安厅、省农行、省外事办联合颁发的“第二届中原最美爱情奖”。王小军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王小军,1964年出生,祖籍山东,郑州市碧沙岗公园技师,现任郑州市碧沙岗公园园林组班组长,郑州市盆景协会副会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理事。自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长期工作在园林绿化生产建设一线,尤擅长盆景制作、插花和奇石鉴赏。

勤奋学习钻研业务 成就斐然业界

从一名复员军人一步步走向盆景专家,王小军同志一直把勤奋学习作为干好工作的首要条件,他树立了“要在园林绿化中干出名堂,争做业界的翘楚”的志向,他淡泊名利,甘于平凡,乐于奉献的思想根基的同时,他刻苦钻研业务,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对园林造景、国画绘画、盆景制作、插花制作等专业知识进行孜孜不倦的学习,不断吸取先进理念,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几十年来,王小军同志创作盆景作品共计千余件,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其创作的插花作品不断在省市比赛中获得金奖。王小军同志制作的盆景在2005年“中国深圳国际花卉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6年“中国成都花卉博览会”获银奖,第一届至第四届“中国月季展”中,其制作的月季盆景连续获得4个金奖;中国第七届、第八届盆景展获银奖,2008年“上海东沃杯中国盆景精品邀请展”获银奖,2010年“中国绿化博览会”获盆景特等奖,代表作《阅尽沧桑》在2004年“深圳国际花博会”获得金奖,《牧童春歌》获得2004年“深圳国际花博会”获得银奖,《雨霁含烟》曾获得“中国(安康)第八届盆景展”银奖。爱岗敬业 探索追求 光大盆景艺术

30年来,他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园林绿化政策,认真学习各项方针精神,作为月季组组长,他关心团结同事,在群众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曾潜心学过国画的他,在国画中找到了盆景艺术的源泉。他不仅有着很好的国画审美,还有着多年园林工作的实践经验,他拥有着一颗对盆景执着得近乎狂热的心,尤其是在微型月季盆景制作养护方面的造诣颇深。每年的公休假期,他几乎都是在公园盆景园里面度过的,节假日,他都是驾车去外地,自费搜集盆景老庄、树苗、奇石、几架,还兼艺术采风。一次他偶然得悉某城中村改造中有一批柽柳将毁于一旦,便心急火燎赶到现场,自费雇农民将柽柳移植到公园......这一干就是30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在他的心中,绿化事业便是他的挚爱,研究盆景艺术就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为了绿化事业,他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休息娱乐,他不知道付出了多少金钱和放弃多少别人认为发财的“机会”,他不知道承受多少家人的怨言和世俗的误解,但他矢志不移,毫不动摇,无怨无悔地坚守着献身绿化事业的理想信念,坚持着光大盆景艺术的探索追求。

厚积薄发,天道酬勤。2004年10月,他第一次带着自己的盆景“牧童春歌”、“阅尽沧桑”参加深圳国际花卉博览会,分别获得了金奖和银奖。从此,王小军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拾,作品多次在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别的大赛中获得好成绩。2013年,他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月季盆景方面获得的成绩和专业经验,出版了专业书籍《月季盆景》,获得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不畏困难 勇于担当 奉献园林事业 除了盆景艺术创作,王小军在造景造园方面也造诣颇深。他不仅熟悉植物生长规律及习性,熟知土壤、气候等因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而且懂得色彩搭配,有着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他多次参与市绿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在碧沙岗公园历届盆景展上、参加国际国内盆景大赛中,他不辞辛苦,不计得失,从创意构思、方案设计、景观布臵到组织实施无不是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地追求完美极致;在公园景观建设改造中,他更是呕心沥血,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如在海棠筱苑建设的过程中,正值7、8月最炎热的季节,他亲临现场,大到假山的堆砌,叠石,小到地被植物的种植配臵,他都亲自把关,严格筛选,从上山选择石材、吊装运输到现场卸车、堆砌造型,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使得海棠筱苑成为郑州市园林系统的精品示范工程。

王小军同志的可贵之处不但体现在对绿化事业的挚爱追求方面,更时时刻刻表现于他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但从不叫苦叫累,总是带病坚持工作,为绿化事业舍小家顾大家,在今年的南阳月季盆景展、市五一月季花展和公园温室花房改造中,他克服了时间紧迫、环境不好、身体不适等困难,经常是顾不上吃饭、喝水、休息,硬是保证了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回首30多年的园林路,你问他:累么?他微笑的摇摇头,苦么?他还是摇摇头,他深感欣慰,因为他所做的工作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深爱着他的工作,现在满园近千株盆景就是对他最大的安慰。王小军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脚踏实地,勤于奉献,不求索取的绿色情怀,谱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园林之歌!孙向东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孙向东同志现年48岁,驻马店市薄山林场护林员,从事管护森林及防火工作31年,现为薄山林场元庙林区凤头山瞭望台森林防火嘹望员。孙向东在1984年进入了驻马店市薄山林场工作,刚进入薄山林场被分配到了采伐队。1988年9月他考进了汝南园林学校园林专业进行脱产学习,毕业之后回到薄山林场采伐队工作。管理采伐施工,协助木材销售。孙向东突出的工作表现,在1992年6月被市薄山林场评为先进工作者。他看护的薄山林场位于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南20公里处,管护森林总面积10万多亩,森林覆盖率96%。

2008年,薄山林场凤头山瞭望台的老瞭望员光荣退休,孙向东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被选派做森林防火瞭望员,没有太多犹豫就背着行李、食物上山。瞭望台在海拔300米的山顶,能监测薄山林场五分之四的防火范围。瞭望台第二层是休息的地方,窗户没有玻璃,用木板搭成的床上只有一床棉被;山上没有电,一到晚上四周黑魆魆的;缺水,遇到干旱季节,凤头山山腰处仅有的一口水井也会干涸;他用的是旧式手机,电池很耐用,备用电池有两三块,每次都把几块都充满、充足,所以每隔十天半月,他下山给手机充一次电。这生活条件对孙向东来说不算艰苦。最难做的是每年11月1日到第二年5月1日是森林的防火戒严期,必须24小时有人看护山林,这就意味着,如果不刮风不下雪下雨,他这七个月内就必须吃住在山上。至今孙向东在薄山林场当嘹望员8年了。每年的防火期,或是山民上坟烧纸,或是其他人员烧火取暖,或是山民焚烧秸秆,这片林子总会出现几次火情。每次火情,都是孙向东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由于报告及时,起火地点准确,扑火队总能火速赶到,所以从未酿成过森林火灾事故。在他当嘹望员以来薄山林场的10多万亩山林,因为他从没发生过火灾,山里人都很尊重他,因为他是大山防火的“眼睛”。

他的母亲不幸摔倒大腿骨折加之患有糖尿病,病情不能好转,2013年6月,孙向东的母亲不幸辞世,母亲弥留之际念叨儿子,孙向东却因为在外地学习,没能赶上为母亲送终。他说:“干我们这一行,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常守在父母身边,伺候父母尽孝心。”孙向东是长子,不能最后一刻守在母亲身边,是他心中一直久存的愧疚,而这愧疚更成为他工作的动力。

孙向东的先进事迹感动着驻马店人民。各大媒体记者闻讯赶到薄山林场,深入解了他的先进事迹。《大河报》在2014年3月18日刊登了题目为《林海嘹望者—孙向东》;《中国绿色时报》在2014年4月11日又刊登了题目为《守住山巅,等风来》来报道他的事迹。新闻媒体对孙向东的事迹深入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2014年4月21日被驻马店市文明办表彰为2013年“文明优质服务标兵”,为个人和单位获得了荣誉。2015年以来,孙向东被河南省绿化委员会授予“河南省绿化奖章”,《河南日报》在2015年3月15日刊登题为《闻风而动的 “山林候鸟”》报道他的先进事迹,5月被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评为“2014驻马店市文明市民标兵”,并且荣登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类好人。河南省各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微信也在第一时间转发了孙向东的感人事迹,在全省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通过媒体的积极宣传,孙向东的事迹引起了广大民众热议。他成为《好人365》第338期封面人物,并在中国文明网及其147家联盟网站同时刊发。8月11日,《河南日报》刊登了孙向东登上“好人365”专栏封面的报道;香港文汇报河南分社致电市文明办索要相关材料,准备专题采访孙向东;截止到8月12日,驻马店文明网、河南文明网邮箱共收到评论文章20余篇。

孙向东虽然在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优异的成绩,但是从没有见他向别人炫耀过自己。在和孙向东的谈话中他说:“我在工作中虽然干出的成绩,主要归功于驻马店市林业局、薄山林场领导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视和薄山林场全场干部职工集体努力的结果。”他总是默默无闻、踏踏实实的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发扬着薄山人的实干、奉献精神,他用自身行动传递着真善美,展示了良好的道德风尚。任清海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一、基本情况

任清海,男,汉族,农民。1942年出生,叶县常村乡金沟村人,高中文化。2007年开始从事荒山绿化,2009年成立叶县清海源核桃种植有限公司任总经理。截止目前,已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栽植核桃12000余亩,开发荒山种植优质核桃,并进行核桃深加工,带动当地900多户栽种核桃,栽植核桃树35000余亩,使当地群众1300余人每人每年收入增加8000元左右,很好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并为林业生态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0年3月,叶县清海源核桃种植有限公司荣获“叶县先进科普示范基地”称号。2010年4月,任清海荣获平顶山市“五一”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10月,叶县清海源核桃种植有限公司荣获“河南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2012年当选为叶县人大代表。

二、主要先进事迹

一生的梦想、绿化荒山、带领村民致富

金沟村坐落于常村乡西北,是伏牛山与黄淮平原的交界处,属于浅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差,从任清海记事儿的那天起,山上就没有一棵树。看到家乡贫困的村民和那光秃秃的荒山,任清海心里隐隐作痛。绿化荒山、带领村民致富,成了任清海一生的梦想。

“不让我干,我会死得快点儿”

2002年春,任清海60大寿。儿子在县城一家饭店订了3桌饭菜,召集亲朋好友为老爷子祝寿。任清海提出回家栽树的想法,在场的人没一个赞同,尤其是老伴儿,说他是吃饱撑的。看到全家人一致反对,生性倔强的任清海拉下了脸,气愤地说:“不让我干,我会死得快点儿。”大寿过后,任清海就把家从县城搬回了老家,开始治理荒山。2002年以来,任清海先后出资50多万元,在村里挖水塘、打水井、修道路,在山上栽树。然而,树栽上没多久就枯死了。

到省城寻求治理荒山法

任清海说:“经过实践,我发现我们那里的山栽杨树不行,只能栽果树,可是栽什么果树呢?”2006年3月,任清海带着疑问,到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寻求帮助,他见到了高级农艺师卢家旺。卢家旺问他,是栽30亩还是50亩?任清海听着这口气,知道卢工程师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任清海说:“卢师傅,我要是栽这么多,就不来了。我起码要栽三五千亩。”卢家旺认为那里的土质非常适宜栽种优质薄皮核桃,并告诉他可以到济源、卢氏参观考察。9月,任清海带着做汽车配件生意的三儿子任春峰一起到济源和卢氏考察。经过多次考察,他决定在家乡荒山上栽种薄皮核桃。

万亩荒山换绿装

2007年3月,任清海与部分村民签订了400亩荒山承包合同,并拿出100多万元买了挖掘机、铲车等机器,在荒山上开垦适宜栽树的梯田,在山沟里筑水塘。就这样,一期400亩荒山栽上了薄皮核桃树苗。经过精心管护,树苗茁壮成长。2008年,任清海承包了村里下辖的吴合庄、任庄、金庄、高庄3600亩荒山,也都栽上了薄皮核桃树。2009年,任清海又承包了8000亩荒山,同样全部栽上了核桃树。如今,这1.2万亩荒山已披上了绿装,结下了累累硕果。

昔日村民变“股东”

2009年5月,任清海注册成立叶县青海源核桃种植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方式。如今公司已拥有固定员工50多名、季节工300多名,带动当地900多户栽种核桃,栽植核桃树35000余亩,使当地群众1300余人每人每年收入增加8000元左右,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村民任铁良告诉笔者,他不仅拿地入了股,而且是这里的固定员工,每年能拿1万元的工资。公司的成立给群众带来了的是实惠,带来的是财富,村民们打工不出门,挣钱在门口。承包荒山,种植核桃,一来降低投资成本,二来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和农户的实惠,实现双盈利。

付出就有回报。目前,“叶县清海源核桃有限责任公司”在总经理任清海的带领下,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用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从事荒山治理、林业生产及林果产品的科研和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林业生态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钱东玉同志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一、基本情况

钱东玉,男,汉族,高中学历,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尹岗乡东杨庄村人。1954年2月27日出生,1969年7月份初中毕业于苗寨中学,1972年12月高中毕业于封丘县黄陵高中。1973年2月至1982年2月在本村担任保管员等工作;1982年3月至1990年4月从事印刷工作;1990年5月至2002年9月从事防腐工程工作;2003年为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好政策,在黄河滩区承包近千亩荒地,自此便开始了漫长的种植树木的生活,后来又陆续养殖奶牛、鸡、羊等,近几年又引进多种药材进行林下种植,目前正在从事农林工作。

二、主要先进事迹

2003年之前,一直经商,收入颇丰,当时完全可以衣食无忧安享晚年,但身为农民的他,对地总有种特殊的眷恋。2003年,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号召,不顾家人极力反对和好友的劝说,顶着少数人的嘲笑,率先承包了离家近二十里,无路、无水、至今无电近千亩黄河高滩,当时是荒草丛生,沟坎纵横的千年荒地。筹资金、学技术(先后到新乡、郑州、安徽等地学习技术,拜访专家)于2003年3月份从安徽速生杨研究所购臵杨树幼苗三万株及本地苗木两万余株。带领几十号人开荒植树。说起植树的艰辛,那真是困难重重,在荒滩支土灶,带干粮、喝冷水,无水就打井,起早摸黑,人扛车拉。用80天时间将五万余株树苗全部植入。经一年的精心管理,当年成活率在90%以上。在他的引导下,三年内周边滩区已成为数千亩的连片林区。

2008年林子起来了,他又把眼光盯在了林下种植上,先后在林下种植了白芷、牡丹、芍药及夏枯草等多种中草药材。目前昔日荒滩已成为林木葱葱、鸟语花香的绿色银行,为国家和个人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富不忘乡邻,为林业发展和林下经济,几年来他先后给村民无偿提供优质树苗近万株,中药材种苗百余株,中药材种子2000斤,仅封丘县应举石楼林场牡丹苗30万株,封丘县李庄乡后庄林场牡丹苗30万株,本村张自胜牡丹苗17万株(仅张自胜一人种植3年后,出售丹皮一项收入8万余元,换回轿车一部)。

他的生活很简朴,但他总能处处以人为善,为村里的孤寡老人、贫困家庭捐钱捐资给予特殊照顾。为方便村民出行,自己出资7万元为村修路,从不留名。汶川地震,他和子女捐资2000元为国分忧。诸如此事,举不胜举。

在他身上无处不彰显着一个农民对土地种植无限的热爱!

2012至2015连续四年获得全国农技推广科技示范户、2007年9月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户、2014至2015连续两年被评为县、乡种植模范示范大户。

第四篇:孙家栋同志主要事迹

一、孙家栋同志先进事迹

孙家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2009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他几十年如一日,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和激励自己,在重大工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1942年6月,13岁的孙家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该校是一所四年制的专科学校,孙家栋一门心思学好本事,实现建高楼、修大桥的理想。1948年9月,18岁的孙家栋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适逢哈工大增设汽车专业,造汽车似乎比修大桥更有意思,他便转入了汽车系。还没碰到汽车,新中国开始组建空军,品学兼优的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

1951年,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前苏联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公派留学人员。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规定,每年各科考试成绩都获得5分的同学,毕业时可获得一枚印有斯大林头像的金质奖章。1958年,孙家栋带着这样一枚珍贵的金质奖章回到了中国。

学了7年一的飞机发动机专业,孙家栋本以为会和飞机打一辈子交道,没想到1958年4月20日,他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从事导弹研究。此时正是“两弹一星”事业启动之时,我国培养的这批留苏学生,有1/3被调到这里从事导弹研制工作。

在从事导弹研制的9年历程里,孙家栋参加了仿制苏联援助导弹的技术攻关,并随东风一号导弹试验队赴基地参加了发射任务。发射成功后,现场指挥发射工作的聂荣臻元帅激动地站起来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军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参加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近程导弹首次发射任务时,由于控制系统失稳,导弹刚刚起飞就坠毁在导弹发射台附近。孙家栋经历了故障查找、故障分析和方案设计改进的紧张工作。他参与了修改设计后的东风二号导弹的发射试验任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次成功,对于中国的导弹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不仅掌握了导弹研制的关键技术,并且系统地摸索总结出了导弹研制的科学规律,提出了必须强化总体概念,设计方案必须在可行性论证和地面试验的基础上,以可靠性为出发点进行设计。从此,导弹研制的队伍趋于成熟,总体设计的技术逐渐被掌握。1964年7月,孙家栋被任命为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程战略导弹的总体主任设计师,并且挑起了导弹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室主任的重任,主持了导弹总体方案论证和总体设计工作。之后,孙家栋又升任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其主任是著名导弹专家屠守鳄。

正当孙家栋事业有成、业绩红红火火之际,1967年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钱学森亲自点将,让孙家栋重组卫星研究队伍。已是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的孙家栋,再一次放弃了自己已经熟悉并建树颇丰的领域,担起卫星研制的重任。这一年他38岁。

1967年,孙家栋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对卫星方案进行了简化设计和研制工程管理,完成了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的任务。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巨大轰鸣中腾空而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能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此后,孙家栋又先后担任了我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还是我国通信卫星、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我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余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设计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已是75岁高龄的孙家栋再次披挂上阵,亲自担任总设计师。探月工程风险很大,很多人替孙家栋捏了一把汗: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已是“两弹一星”元勋的孙家栋的辉煌历史必会受到影响。但孙家栋没有一丝犹豫,“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他说,“这是一个航天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2007年11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为“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揭幕时,来到孙家栋面前握着他的手亲切地说:“孙老,你是身经百战啊,你辛苦了!”

航天系统工程“要依靠发挥集体智慧”

1967年,经钱学森推荐,38岁的孙家栋受命领衔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当时,科学院的同志们已经对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为加快研制进度使卫星研制工程化,孙家栋认为必须发挥系统集成优势,同时也必须有一个负责顶层设计的卫星总体设计部门。于是他从火箭研究院选调了戚发轫等18名具有一定系统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加强总体设计力量。作为卫星技术总负责人的孙家栋,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大胆地对原来的卫星方案进行简化,并说服了一些老专家,把卫星研制计划分为两步走,即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解决了有无问题的基础上,再研制带有探测功能的应用卫星。孙家栋带领大家重新制定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技术方案,最后确定卫星由结构、热控、电源、短波遥测、跟踪、无线电和《东方红》乐音装置以及姿态测量部件组成,总质量173千克左右,直径1米,外形为近似圆球的72面体,采用自旋稳定方式在空间运行。卫星总体技术方案通俗地概括为“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当最终方案需要有人拍板时,孙家栋找到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刘华清上将,直率而恳切地说,“你懂也得管,不懂也得管。你们定了,拍个板。我们就可以往前走。”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太空响彻《东方红》乐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孙家栋为人处事谦虚、低调,很注意倾听不同意见。在我国通信卫星研制时,测控技术专家陈芳允先生提出了在卫星上应用“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的建议,当时这项技术从未在卫星上使用。孙家栋时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又是通信卫星总设计师,如果同意其他学科的新技术在卫星上应用,是要承担工程风险的。孙家栋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地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后,采纳了陈先生的建议。后来,在通信卫星上采用“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方案获得了成功。实践证明,这一技术不仅对卫星测控切实可行,而且可以节省星上设备,实现了一台设备多种用途,降低了卫星的功耗、减轻了卫星的重量,减少了设备的故障环节,对提高卫星的可靠性大有好处。

孙家栋对航天总体工作深明要义,他说:“所谓总体,就是要用最可靠的技术、最少的代价、最短的时间、最有利的配合、最有效的适应性和最有远见的前瞻性,制订出最可行的方案,保证获得最好结果的一种方法和体制。”

月球探测是中国第一次向深空探测领域的迈进,一期工程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孙家栋作为探月工程“五大系统”的总设计师,在工程方面他考虑最多的问题自然是工程目标的实现、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和大系统的配套协调。探月工程方案论证时,有些技术人员希望更多地采用新技术,为此,孙家栋曾做过一个发言,他说,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是将成熟技术与新技术交叉使用,最大限度地保证可靠性,才能保证工程目标的实现。孙家栋强调自己是在“抛砖引玉”,供大家制定方案时参考,但他谦和的人格魅力使大家一致赞同了这个观点。当时,对使用哪种型号的火箭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科技人员有不同看法。孙家栋边分析边和大家讨论: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说技术最先进、性能最优、功能最强就是最好,关键是要看系统间的协调和匹配,总体最优才是最好,要“发挥系统集成优势”。长三甲火箭被称为“金牌火箭”,稳定性强、可靠性高,推力不是最大但够用,我们是第一次去月球,一定要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成熟技术,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风险和投入,而且可以缩短研制周期。最后,孙家栋拍板用长三甲火箭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大家心服口服。

探月工程应用系统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发自内心地说“孙先生是一个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高手’。我总是从科学目标的角度提出各种技术要求,希望我们的卫星性能高一点再高一点。但孙先生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实现‘绕’的大目标。孙先生常说,‘我是一个工程师,我的工作就是先要实现科学家的基本要求,然后再进一步拓展’。他善于抓住最主要的问题,并且敢于决断。比如说‘嫦娥一号’什么情况下发射。孙先生认为,安全就发,不安全就不能发’,其他因素都不必考虑。因为不安全,什么目标都达不到。”

“造星人”、“决策者”、“谈判家”─多重角色的航天人

孙家栋是个有心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孙家栋担任导弹总体设计室副主任时,他被上级抽调参加地地导弹发展规划的编制,就显露出善于思考、思路开阔、创新点子多的特点,他经常提出一些新颖的设想,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萌发思路,一步步写出可行的规划。诸如,导弹外径尺寸的确定,导弹推进剂使用可贮存化学燃料,导弹控制系统采用惯导,遥测加大数据量,导弹结构强度的析条薄壳理论,以及导弹中程、远程、洲际射程的距离界定,多级导弹的级数,导弹发动机推力、吨位等都是孙家栋最早提出建议的。钱学森将这份规划定名为《弹道导弹发展技术途径》,上报国防部五院批准实施,为我国导弹、火箭的后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航天发射非同寻常,关键时刻需要责任人一锤定音。1974年11月5日11时,完成星箭对接的运载火箭矗立在发射台上,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完成了各项检测,发射在即。随着口令的下达,各系统的地面电缆、电信号插接件、气源连接器纷纷按程序依次从火箭上脱落……然而,这时的卫星却没有收到“成功转内电”的信号。发射指挥台上的倒计时表上的时间正在一秒钟、一秒钟地递减,离火箭点火的时间只剩下了几十秒钟!这一突然现象意味着如果火箭点火,将会带着一颗不能正常供电的卫星升空,而送入太空的将会是一个重达2吨的毫无用途的铁疙瘩。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只听见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一声大喊:“停止发射!”如果按照正常程序逐级上报,等待指挥员发布“停止发射程序”的命令已经根本来不及了。发射程序戛然而止,可孙家栋却由于神经高度紧张而昏厥了过去。虽然发布“停止发射程序”的命令不是孙家栋分内的事,但是孙家栋感到职责所在,紧急关头自己必须敢于承担风险。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并进入静止轨道。但在卫星向定点位置漂移过程中,星上蓄电池发生了预想不到的热失控现象,刚发射成功的卫星危在旦夕。孙家栋与技术人员经过几个昼夜的模拟试验发现,当太阳照射角为90度时,卫星能源系统可以将温度控制在设计指标范围内。于是,孙家栋果断命令对卫星姿态角再调整5度。按照正常情况,下达指令需要按程序审批签字完毕才能执行。但情况紧急,各种审批手续已经来不及了。此时,操作指挥员也感到压力巨大,尽管孙家栋的指令已经被录了音,但毕竟未经指挥部会商签字。为慎重起见,操作指挥员临时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孙家栋要求再调5度”的字据要孙家栋签名,孙家栋毅然拿起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执行了地面发去的指令后,卫星化险为夷,这颗卫星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中国的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承担国外卫星发射业务。中国航天人不仅要懂得研制火箭、发射卫星,也必须学会与国外商家打交道。孙家栋这个“造卫星”的专家,不畏艰难又担当起“生意人”的角色。1988年,香港亚洲卫星公司购买美制卫星─“亚洲一号”,准备使用中国的火箭作为运载工具,但卫星要从大洋彼岸运到中国,必须有美国政府发放的出境许可证,争取许可证的使命便落到了孙家栋的肩上。

中美双方谈判中,发射价格和技术安全问题是两大瓶颈。美方代表以强硬的口气说:“我们认为中国的卫星发射价格,是政府补贴下的市场倾销。”孙家栋的回答柔中有刚:“在发射价格这个问题上,中国和美国是一样的。如果说中国在发展航天方面有政府补贴的话,那么美国的火箭发射场由国家投资建设,难道就不是政府补贴了吗?要说为什么中国的发射费用低,那便是中国的劳动力要比美国便宜得多。当前,美国一个普通工人的月收入是3000至4000美元,而中国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100多元人民币,中国的发射价格比美国便宜难道不正常么?”孙家栋有理有据的回答使美方代表不得不点头称是。当谈到卫星进入中国后的技术安全保障时,谈判几乎陷入僵局。美国要求卫星进入中国海关后免除安全检查,但这涉及到了国家主权原则,必须要拿出相应对策。孙家栋想到了中国的“特区”政策,想到了美国卫星到中国发射实际上只是“过境”。在中国特区的“保税外贸加工区”里,也有区别于“入关”的开放政策,如果能够运用这项政策,无疑可以打破目前的谈判僵局。谈判小组所有的人茅塞顿开、拍额相庆,都同意给美国卫星以“过境”的待遇,大家立即行文报到了外交部和海关,迅速获得国家批准、同意。“许可证”问题终于尘埃落定,中国航天昂首挺胸进入了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我也就是那千千万万航天大军中的一分子”

1970年5月1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国防科委推荐了以钱学森为首的17位功臣组成的观礼团,在天安门城楼上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共同欢度“五一”国际劳动节,但这17人中却没有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原因是文革中孙家栋的爷爷被认定为富农,在卫星研制一线的孙家栋因此受到了“冲击”,未能到现场参加卫星发射。此时的孙家栋会有什么想法?他的心里会不会感到委屈和难受?几十年后,当有记者采访他,谈到这件事情时,孙家栋心态依然很平静:“那个年代能有机会上天安门,并且能见到毛主席和那么多中央领导,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但坦率地讲,那时追求个人荣誉的念头似乎不是那么强烈,所以没有太大的失落感。”

孙家栋经常说:“1967年国家要搞人造卫星,当时也是没有搞卫星的人才,我个人也只是具备了一点最基本的条件。所以主要靠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靠国家发展所创造的环境,对我个人来讲主要还是靠机遇。”“我能够主持卫星总体设计工作,得益于中国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自己提供了‘平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了自己”。

孙家栋把自己看得很简单:反正国家需要你到哪里,就到哪里。交给任务,就把工作做好。2007年是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的关键性一年,这一年也是孙家栋最为繁忙的一年。为了探月工程能够按计划顺利实施,大量的事情需要协调落实,他还肩负着中巴资源卫星和北斗卫星总设计师的重任。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城市飞往另一个城市,有时一周内要去三四个城市,打“飞机的士”成了他的家常便饭。这一年里,年近80岁的孙家栋10次进入发射场,在发射现场指导了5次卫星发射任务,主持、参加了近百个与航天有关的会议,空中飞人似的从北京飞了20多个地方。从9月初嫦娥一号卫星进入发射准备状态开始,一直到11月26日卫星出图的近百天时间里,孙家栋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探月工程的实施中。卫星发射成功后的一个月里,孙家栋虽然人在北京,但心系“嫦娥”,天天都坐镇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时刻关注着卫星每个动作的准确性。老伴魏素萍心疼地说:“他总是天天跑,穿皮鞋太累,我每年光布鞋就要给他买四五双。”在“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环绕月球的那一刻,全国的电视观众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一个被摄影师抢拍到的镜头,当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的扬声器里传出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的消息时,大家全部从座位上站立起来,欢呼跳跃,拥抱握手,而孙家栋却走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他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在偷偷擦眼泪,这个镜头令许多人动容。

2010年孙家栋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问起他的获奖感言,他发自内心地说:“心情非常激动,非常荣幸。自己感觉,航天事业是千人、万人大家共同劳动的结果,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下产生的,奖励是给予航天事业的肯定。自己做得有限,心情不安,只有感谢各方面对我的支持和培养,向共同战斗的同志们表示感谢。”“航天的事情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每个人手中的事情看似不大,但集合起来就是事关成败、事关国家经济利益的大事情,不论是哪个航天人,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事情办好。如果要说我自己,那我也就是那千千万万航天大军中的一分子而已。”

二、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

1、坚守信念绿染大亮山

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

2010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近些年,随着大亮山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山林的水源涵养功效得以很好发挥,附近村委会架起水管,将泉水从林场引到村里,通到各家各户,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受旷日持久的干旱影响,水管里的流水较之以往细小了很多,但足以让附近的村民心满意足,也让他们对杨善洲的功劳更加念念不忘:“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劝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鸣燕歌……

一位地委书记,为何退休后选择到异常艰苦的地方去种树?植树造林20余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让夕阳人生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给乡亲的承诺总得兑现”

“担任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情。我是保山地区的书记,哪能光想着自己的家乡,但毕竟心里过意不去呀,是家乡养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们承诺,等退休后,一定帮家乡办点实事。”关于种树,年逾八旬的杨善洲这样解释。

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杨善洲把目光锁定在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处的大亮山。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儿时,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等到集市上卖。原来这里林木参天,当年大炼钢铁时大量砍伐树木,后来当地贫困农民又大规模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变得山秃水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再这么下去,子孙后代的日子可怎么过?”杨善洲忧心忡忡。

退休前,杨善洲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然而,他还是来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回来了。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那天,他们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几个人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这样,杨善洲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

很多年之后,人们都还记得杨善洲初上大亮山时的情景。那时他住在用树杈搭起的窝棚里,脚上穿着草鞋,俨然是一个放牧的老人。后来,得益于省里的资金支持,林场终于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杨善洲和工人们在里面一住就是近10年。10年后,当他们用砖瓦平房取代油毛毡房时,破败不堪的油毛毡房已被四周的绿荫所掩盖。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执意爬上了大亮山。从此,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

2009年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20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有人算过一笔账:大亮山林场共占地7.2万亩,其中5.8万亩华山松中有3万亩已郁闭成林,按1亩地种200棵树,一棵树按最低价30元计算,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

这就是一位老地委书记帮家乡办的实事。

“没钱买苗木,只好去街上捡果核”

在杨善洲最早种树的山坡上,我们看到了一些造型优美的大树,很像巨型盆景。“盆景要是能长这么大就好了。”我和当地宣传部的同志开玩笑说。“算你说对了,这些树还真是盆景移栽过来的。”他们应道。啊?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去哪弄树苗呢?杨善洲可谓绞尽了脑汁。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天和林工们带上工具,到处寻找树苗。树苗太缺了,以至于他不得不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这些原来摆放在家里的雪松、白梅、银杏,从此在山上尽情地汲取雨露和养分,自由自在地生长,如今这些庭院花木都已经成为挺拔的大树,成为装点大亮山的一抹别致的色彩。

最让人震撼的还不是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杨善洲从街上捡回来的果核,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大片繁茂的树林。

“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拄着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种树的地方,杨善洲指着一大片林子说。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径。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

原地委书记到大街上捡别人扔掉的果核,这在当时成为轰动保山地区的新闻。可是杨善洲不在乎,林场资金紧,省一个是一个。“可你是地委书记啊,在大街上捡别人吃剩的果核,大家会怎么想?”有人开导他。“那是他们的事,不花钱就能弄到种子,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他说。

一次在街上捡果核时,杨善洲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小伙子的自行车上,小伙子大发雷霆,冲着老人破口大骂。旁边有人赶紧过来把小伙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位老人就是原来的地委书记。小伙子顿时傻了,他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在他看来甚至有些卑微的老人会当过那么大的官。杨善洲却丝毫不理会旁边发生的一切,依然低着头自顾自地捡他的果核。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每每这个时候,杨善洲就会发动全场林工,一起到街上去捡果核。如今一个个小小的果核,都已在岁月轮回中演变成为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果树。

“正是因为有老书记带着干,我们才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挺了过来。”林场的工人说。

20多年前,初上大亮山的杨善洲头发只是灰黑,如今却已满头飘雪……

“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大亮山林场带给当地群众的好处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显现和显著起来。

创办林场之初,省林业厅、财政厅给大亮山林场拨付了100多万元,对杨善洲造林之举给予支持。当时,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慎重考虑后,杨善洲用这笔钱在大亮山修了一条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起了5公里长的高压线,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并挤出7万元为附近的四平寨通了电。通路、通电为植树造林奠定了基础,也大大推动了当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大亮山林场最显著的社会效益表现在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难题。场长董继军告诉我们:“林场现在承担着3个乡镇11个村委会70个村民小组2.5万人的饮水供给任务和两个糖厂的蔗区灌溉任务。”

我们来到了距离大亮山林场20多公里的陡坡村大柳水自然村,杨善洲就出生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前,因为饮水太困难,这里的村民婚丧嫁娶,用水都要纳入人情簿子。”老书记说。可是,走家串户后,我实在难以相信这个地方曾经饮水困难到那种程度,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各家各户都通了自来水管,拧开开关就有清泉汩汩流出。

大亮山林场采取的是“国社合作”营运模式,即由村社集体为单位出林地,由国家进行植树造林,产生的经济利润按一定比例双方分成。“这些年,大亮山林场都只是进行抚育型间伐,带给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效益不是很明显。2006年到2008年,林场共支付给村集体4万多元的分红。”董继军说。2006年,林场建起了一所木材加工厂,加工抚育间伐的林材。到2008年3年间,林场共支付给当地村民间伐林木、加工林材的劳务费超过了36万元。

不久前,施甸县政府用大亮山林场做抵押,贷款1.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1亿元已经支付到位。

发端于大亮山林场的植树造林热情还波及到了更广的范围:“这些年,感觉整个施甸县的植树造林热情都在上涨。”穿行在林海中,县委宣传部的同志感慨地说。我们从林业部门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1988年施甸县的森林覆盖率为17.1%,2009年提高到了44.8%。

在担任大亮山林场义务承包人的20年间,杨善洲接受的唯一报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1996年,随着物价上涨,林场将补助标准提高到了100元。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为杨善洲颁发特别贡献奖,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今年5月,杨善洲将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一中,6万元捐给了林场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设。

“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2、穷尽一生书写为民情

杨善洲自1950年把妻子迎娶进门以后,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就再也没有时间去过妻子家。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他的岳母到姚关去赶街,看到一辆汽车从街上过时听人提到了女婿的名字,老人想上去和久未见面的女婿打个招呼,可一晃车子就直奔乡下去了。直到临终前,老人都没再见过自己的女婿杨善洲……

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会“无情”和忘我到这种地步?从1955年任施甸区区委书记到1988年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休,30多年的时间,他都在忙些什么?

与杨善洲谋面是在他的家中。老人穿着一件灰色的旧卡基布中山装,坐在一张枣红色的老式木沙发上。那一刻,让人感觉像是穿越时空,回到那久远的年代……

“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

1965年的一天,一个头戴竹叶帽、脚穿草鞋的中年人出现在施甸县某人民公社,打听公社领导在哪里。接待的同志一看来了个老农,而领导正准备接待县委书记,就随口打发说领导不在。来人一听没作声,转身就去村子里面转悠了。过了约定好的时间,公社领导仍然没见到县委书记,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接待员把县委书记当成老农给打发走了。这位县委书记就是杨善洲。

做过9年石匠、工农干部出身的杨善洲,当了保山地委书记,依然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本色。他脸色黝黑,双手老茧,和农民一起锄田、栽秧,走家串户体察农民的困苦,给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给困难户力所能及的帮助,下乡不给农民添负担,从来都自掏饭钱……

“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给杨善洲担任秘书11年,祝正光印象最深的就是杨善洲时常和农民群众一起下地干活。“那时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基层,每天天不亮,我们就出了地委大门,天黑之后才回来。地委开会都在晚上。”祝正光说,“书记一直认为,与农民 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

1980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保山考察。总书记提前抵达,地委的同志迅速到板桥公社去通知地委书记杨善洲,到了公社才发现,他正在田里头和农民一起插秧,裤腿挽到了膝盖上,猫着腰只顾忙碌,听到工作人员的喊声,他才回过神来,赶紧拔腿往回跑。“杨书记是换了衣服才去见胡耀邦总书记的,可他和农民一起插秧的事还是传到了总书记的耳朵里。总书记感叹说像杨善洲这么朴实的地委书记还真不多见。”祝正光说。

在杨善洲眼中,人民的事马虎不得。1988年,当时驻板桥汉庄的地委工作组接到板桥镇宗家山村杨春兰老人的申诉。老人去卖猪,半路上被人截住,一口咬定是老人偷了他的猪,并扯着老人来到了地委工作组要求主持公道。工作组负责处理此事的人轻信了对方的话,责令杨春兰立即将猪送还给对方,并罚款80元。老人含冤叫屈告到了工作组。杨善洲得知此事后,马上责成工作组与地委信访办公室的干部进行调查核实,并要求将处理结果报告他本人。经过认真核查,事情很快真相大白,原来杨春兰所卖的猪是别人偷了转卖给他的,他自己毫不知情。“我们处理的任何小事都可能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马虎行事,不能伤了群众的心。”事后,工作组专门派人当面向杨春兰道歉,并赔还所收的罚款。

“老书记12岁失去父亲,陪着母亲艰难度日,从小就深深地体味到身为一个农民的诸多难处。因此他处处从农民的角度去理解农民,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民’,并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官’,这使他与父老乡亲始终保持着一种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在杨善洲身边工作过8年的保山日报记者苏加祥这样解读这位“农民式”的地委书记。

“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

我们来到了施甸县大柳水自然村杨善洲的老家。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较之于周围的院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他的老伴。在丈夫为了事业和理想顾不了家60多年的岁月里,这位叫张玉珍的老人默默地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

杨老家现已是四世同堂,他的大女儿、孙子、重孙和老伴一起生活。2008年,孙子攒够钱新建盖了房子,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平凡而融洽。但是,在杨善洲常年顾不得回家的岁月里,这家人曾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1975年夏天,家里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便到处漏雨,全家老小实在无法在屋里居住。张玉珍没办法,专程跑去找杨善洲,叫他无论如何想办法拿点钱给家里修房子。杨善洲听了,久久无语,掏出身上仅有的30元钱交给妻子说:“你先拿这30元钱回去,买几个瓦盆接一下漏雨,暂时艰苦一下。”张玉珍接过30元钱,含着泪水回到了老家……她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父亲确实没办法,他很穷,我们以后再也不能去给他添麻烦了,家里的日子我们先凑合着过吧。

1995年,杨善洲已经退休并回到大亮山种树。出于杨善洲进城给林场办事住宿方便的考虑,全家想方设法借了5万多元钱在施甸县城的附近买了一块地,勉强盖起了一间房子。房子是盖起来了,但这5万元的债怎么还?张玉珍专门找到杨善洲:能不能凑点钱还还账?杨善洲东拼西凑拿出了9600元,“你一辈子就攒了这么点钱?”老伴问。杨善洲摆了摆手:“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看着老伴无奈的神色,张玉珍只好又一次含着泪水回到老家,把刚刚盖起还没来得及住的房子卖了。

杨善洲的大女儿杨会菊向我们讲述了另一件更让人心酸的事。她3岁那年,一天深夜忽然高烧昏迷,奶奶和妈妈急得顶着暴雨爬山路连夜赶往施甸县城。山路崎岖不平,路过一个山崖的时候,奶奶因走路慌乱而失脚,身子往山崖下倾倒,母亲急忙伸手去拉奶奶,不料由于失去重心,3人一起掉下了山崖,挂在了一蓬枯藤上……回忆起昔日的艰难,年近花甲的杨会菊含着泪水,轻轻地抚摸着母亲的手说:“父亲不容易,我妈更不容易啊!”

杨善洲的小女儿杨会芹回忆说:“我8岁时,第一次见到了父亲。当时因为奶奶病重,父亲赶回家来送药。母亲对我说,这是你爸爸,赶快叫啊,我却害怕地躲开了。”

杨善洲退休后,组织上安排他到昆明安度晚年,一家人欣喜万分,以为终于可以与在外忙了几十年的父亲共享天伦之乐了,不曾料想,他却一头扎进了家乡的荒山……

“不行!我没这个权力”

一个老地委书记的妻子和家人怎么会在农村?从大柳水村出来后,这个疑问一直在我心头萦绕。

“是老书记自己不让办‘农转非’。”熟悉情况的人解释。1964年,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提出把他爱人转为城镇户口,他谢绝了;1978年,上级组织部门有个通知,地、师级干部,家在农村的妻子、母亲、不满16岁的子女可以转为城市户口。当时,杨善洲家除大女儿外,都符合进城的条件。当组织部门将他家“农转非农业人口”的报告打上去时,他坚决要求撤销报告。他说:“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自己常年不在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的照顾也不给家人享受,杨善洲做过的类似事情数不胜数。

1982年盛夏的一天,保山地区中专生招考张榜处,有个18岁的姑娘眼睛睁得大大的在榜上寻找了无数遍,还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杨善洲过来拍拍自己小女儿杨会芹的肩头说:“别难过,明年再考。”“爸爸,要是明年还考不上你能给我安排个工作吗?”女儿可怜巴巴地问。杨善洲紧锁眉头,严肃地看着女儿:“不行!我没这个权力。”

1986年,姚关乡的一位副乡长在杨善洲家看到老书记的老伴和女儿们正在吃包谷饭,得知老书记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只好用包谷掺在饭里时,这位副乡长流泪了,当即让乡民政给老书记家里拉去了两袋救 济粮。杨善洲知道后,批评了他:“好多人家连包谷饭都吃不上呢,接济要接济比我们更困难的家庭。”他叫家里人将送来的粮食退了回去。这一类的故事至今仍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

隆阳区芒宽乡现在是保山市有名的小粒咖啡之乡,全乡的咖啡连片种植面积超过万亩。可在30年前,这里的咖啡树只是零零星星。咖啡种植产业的长足发展是在杨善洲走进芒宽田间地头,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咖啡种植之后发生的。1980年10月,杨善洲到了潞江坝的芒宽公社。他听说新光大队有位叫朱自祥的社员,种植咖啡成了出名的冒尖户,曾因种咖啡挨过批斗,便想让朱自祥带头发展咖啡种植。杨善洲踏进朱自祥的家园,摸着咖啡树说:“过去,我也没顶住‘左’的妖风……我看这咖啡树是摇钱树。”

朱自祥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杨善洲又说:“你家6口人,光是咖啡这一项收入就是人均300多元,再加上其他经济收入,已提前达到了小康水平啦!好啊,你这个典型应该快快推广。”就在那一年,全国咖啡生产会议现场会在芒宽新光大队召开。从此,咖啡种植在芒宽得以迅速发展。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都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这位84岁的老党员说。

第五篇:关于孙德铭的同志的先进事迹

关于孙德铭的同志的先进事迹

孙德铭,马球原料车间青年职工。入厂三年来,他6次无偿献血达2400ml,相当于他自身2/3的血量。然而,是什么力量能够让他鼓足这样的勇气去做出我们很难做出的事情呢?当我问到这里的时候。他说:“都是源于心里的那份爱„„”

有人说,18岁是花季的开始,是独立的标志,更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起点。人生的18岁只有一次,然而就在我们面向国旗发出誓言,要立志成为“四有”青年的时候。相信有很多人都想着要去回报社会,然而更多的人却不知要从何处着手。

那是2002年8月的一天,这天正是孙德铭18周岁的生日,就在他们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去游玩的路上,他看见血车前的条幅上写着:“今日急需AB型血”。或许是巧合,也许更是他心里那份爱心和公益事业引发的共鸣,正是AB型血的他从心底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拉动着他向血车走去。献血总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头一次,孙德铭也怕晕血。可是,他始终听到一个声音在反复的召唤着他,顿时,他仿佛看到一双双无助、脆弱的双眼在渴求着他。他鼓起巨大的勇气走上了血车。通过咨询了献血的相关事宜,他勇敢的献出了400ml的血液。就这样,一张献血证明和一张献血时的照片成了他在18岁生日当天收到的一份最特别的生日礼物。也正是这份爱心促使了他,走上了无偿献血的道路。

2008年7月,孙德铭在他自己的努力下,结束了学生时代,光荣的成为了本钢的一名正式职工。也就是这一年的8月,更显成熟的孙德铭感觉到要让自己付出更多的力量,来更好的回馈社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经过几次的献血,他和血站的同志熟悉的起来,通过血站同志的介绍,如果成为捐血志愿者,临床病人将在最需要这种配型血液的时候找到你,那时你会将你的爱心更恰到好处的播撒。听到这里,孙德铭感动了,他毫不犹豫的决定加入了这个团队,成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每年两次的献血使我们的同胞在死神面前多了一线重生的希望。

雷锋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虽然雷锋已经离开我们40多年了,但雷锋精神却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当我问到他,这么多年,你这么多次的献血,你的心得是什么?他回答说:“每次收到短信,知道自己的血液能够帮助病人的康复发挥作用,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欣慰。真的!真的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把我们心底的那份爱传递下去,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下载孙德君同志的主要事迹[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孙德君同志的主要事迹[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孙德宇同志的先进事迹[精选]

    孙德宇同志的先进事迹 孙德宇,男,汉族,辽宁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党支部书记,放疗三科行政副主任,1968年10月出生,1987年6月入党,博士学位。 主要事迹: 孙德宇同志从事肿瘤放射治疗专业20......

    学习孙波同志事迹心得

    《学习孙波同志事迹心得》康晶周三下午我们在电教室进行了政治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向工农法院刑事庭审法官----孙波同志学习”。听了陈美男书记的讲述后,被孙波同志的感人......

    学习孙波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孙波同志事迹心得体会孙波同志的一生,是石油报国的一生。他以敬业奉献、鞠躬尽瘁的拼搏奋斗精神,为我国石油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以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表率作用,受......

    徐强、孙建设同志简要事迹

    附件: 徐强同志简要事迹 徐强,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齿轮压缩机车间副主任,1970年11月出生,2003年12月入党,大学文化。2004年被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中国杰出青年岗......

    学习孙波同志事迹有感

    学习孙波同志事迹有感本网讯(通讯员 岳红娟)在学习完孙波同志的事迹后,我深受感动,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感恩、责任、奉献、无私、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精神。为了祖国的事业,他付......

    秦戊孙同志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秦戊孙同志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秦戊孙、男、1968年9月出生,广西灵川人,大学专科文化,中共党员,1991年2月参加工作,执业医师、临床主管检验师。现任灵川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组成......

    黄德力同志事迹简介

    黄德力同志事迹简介 黄德力,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大专,太平镇中心小学仙村校区大队辅导员。在少先队工作中,他注重阵地建设,狠抓常规工作,使德育教育深入人心。组织开展了“每周一......

    学习孙波同志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孙波同志事迹的心得体会近日,市农村发展局组织开展了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孙波同志学习的活动,知悉了孙波同志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孙波同志以出色的工作赢得了我国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