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孙月事迹
做一个“四有”好少年
孙月,一个从黑龙江穷山沟来连打工穷家的孩子,人穷志不穷。她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学习勤奋、追求上进,团结友爱、关心他人,活泼开朗、身体健康,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少年,是振兴路小学五年四班的骄傲,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
记得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她把自己仅有的多年积攒的亲戚给过年的压岁钱105元慷慨地捐出来了,同学们都很惊讶。她和同学们生活了3年,从未看过她买过一次零食吃。春游、秋游也从未看过她带过像其他同学带的那样好吃的东西,总是带点面包和一个鸭蛋,一瓶水。她总是告诉同学们她不愿意吃那些东西。其实,有哪个小孩不愿意吃呢?她总是提父母着想。当同学们问她捐款的事时,她总是微微一笑:他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啊!我们是一奶同胞,应该全力帮助他们啊!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有人情味的心灵。同学们都被感动了,有的又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她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好少年啊!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的贺信中殷切希望全国少先队员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学校在全体少先队员中开展“人人争当四个好少年”活动。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她给自己制定了争当四个好少年的计划,平时按计划进行,从不怠慢。她关心国家大事,经常收听收看新闻节目,了解祖国及家乡建设的成就和新变化。她还提倡大家写日记,赞美幸福生活,教育同学们好好学习,做个好少年。她遵守法纪与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做维护校园环境的小卫士。她看到校园里有刮来的垃圾就主动拾起来。有人问她:“你怎么能看见呢?我怎么看不见呢?”她笑着说:“这是我的家啊!我心里有她!” 她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学习数学有时困难。可她从不放弃。有时为了攻破一道难题,竟忘了吃饭,有时学习到半夜。老师们都被她的刻苦学习精神感动,总是深情地对同学们说:“你们如果都像孙月同学那样该多好啊!”很多同学向她取经。在她的影响下,很多同学有了进步。她爱读书,一有空就光顾书店和图书馆,丰富自己的头脑。她能用学校科技节上学到的知识,开展小发明、小改革、小制作等活动,积累科学知识,炼就灵巧的双手。她在省级开展的“科技之星”活动中还获奖呢!她团结友爱、自主自立、心胸开阔、善于和爸爸妈妈、亲戚朋友沟通。她关心和帮助他人,把快乐带给身边的人。假日组织同学给离退休教师、烈军属、孤寡老人等送去温暖,为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实事,得到了社区领导的好评。
在学校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中,和小伙伴一起做运动,每天不少于1小时。在预防甲型流感等活动中,为同学们做了很多事:每天开窗透风,经常给教室消毒,每天排查同学的身体情况。同学们都称她是他们的知心姐姐。
今年云南发生严重干旱,学校号召学生捐一瓶水,为灾区排忧解难。孙月用了双休日的时间,到处拾废品换钱,两天拾的废品换了8.5元钱,全部捐了出来了。同学们知道后,都向她投去赞美的目光;老师知道后,都伸出大拇指夸奖她。
玉树发生了大地震后,她在学校还没有发出号召时,就号召班级同学为灾区捐款。在她的带动下,班级很多活动都走在前头。
孙月在学校开展“人人争做四有少年”的演讲会上说:“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今天,我们正在磨练羽翼;明天,我们将要搏击长空!今天,我们在你的旗帜下,整装、报到;明天,我们要跟着你出发、奔向新的目标!红领巾,你就像春天里艳丽的映山红,红领巾,你就像夏日里热烈的太阳,红领巾,你就像秋天里火红的枫叶,红领巾,你就像冬天里熊熊的火焰;红领巾,你是五星红旗的
一角,红领巾,你是中华未来的希望,红领巾,你是新世纪的明星在闪闪发光!
我和五星红旗有很深的缘分,因为在学校里,我不仅是一名少先队员,还是一名护旗手。每当我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捧着那面五星红旗,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为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感到自豪,为我是一名护旗手感到自豪,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理想是美好的,但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我们要珍惜和抓紧童年的每一秒,为自己的理想做充分的准备。
人生就像一个花园,理想便是一粒粒种子。当你漫步在这个花园里,并亲手埋下一粒理想的种子,这粒种子便会在你的内心发芽、长大,如果你一直坚持照顾她,我深信,她一定会让你的人生开花、结果。
我曾经有过很多理想,比如:成绩好、被评上校三好……但是现在,我才明白,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理想应该是把伟大的祖国建设的更发达、更强大、更繁荣富强,应该是为祖国争光、振兴中华。”
她说得好,做得更好。
第二篇:孙佳月事迹
在家好孩子,在校好学生
——五(1)班孙佳月主要事迹材料
孙佳月,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孩,她在仙女湖中学五年级一班担任了学习委员。老师们都喜欢她,同学都说她聪明,其实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她身上体现着蓬勃向上、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课上总是全神贯注,积极发言,课后不放过任何难题,在学习路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正是凭着这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使她在每次考试中都名列前茅,获得最佳成绩。“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认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她每天徜徉在书的海洋,安徒生童话、经典成语故事、名人故事„„都爱不释手,同学们都称她“小书迷”。她也因此被评为班级的“阅读之星”。她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背诵唐诗宋词,从书籍和古典诗文中她吸收了丰富的知识,吸取了奋进的力量,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阅历。由于她广泛阅读,勤于练笔,她的作文很棒,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
为了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她坚持参加学校的笛子兴趣班,经常在班队活动中表演,今年又被选拔到学校组织的庆六一舞蹈班。她不但是一名优秀的小演员,还是一名出色的主持人,每次中队会的主持都能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她以自己的行动践行“文明”二字。学校开展“与不文明的行为告别”的活动中她带头不买零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见到有同学违反了学校的规定,她勇于上前指正。她带领同学们积极响应学校的“弯腰行动”,为校园增添了一份洁净。她爱校如家,班里缺少抹布,手套等物品,她都及时从家里找来,放在班里用。“对不起”、“没关系”、“谢谢”是她的口头禅。看到长辈,她总会微笑着打招呼。
在她的身上,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感动!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她一直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她都能认真、积极有条不紊的完成。身为学习委员,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表率作用,主动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经常为班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学病了,她就热心的陪同去医疗室看病;拾到东西主动交给值周生;当学校组织捐款献爱心时她把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都拿出来无私的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在每次出门的客车上,看到老爷爷、奶奶和抱着孩子的阿姨就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们。每当同学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她都乐做开心果,使同学豁然开朗,再现笑颜。
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深知父母工作辛苦,家里孩子多,赚钱不容易,因此从不乱花一分钱。平日在家里,写完作业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摘菜洗菜、洗衣服拖地样样都会做。特别是家里有三个孩子,身为老大的她,主动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任务。所以,她在学校是一个好学生,在爸妈面前是一个好女儿,在弟妹面前是一个称职的大姐。
她毕竟是五年级的小学生,她的人生之路只是刚刚起步,她的事迹虽平平凡凡,简简单单,但她今后会更加努力为班级增光,为集体添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学校、老师对她的培育之情。
第三篇:孙建设事迹
孙建设同志事迹材料
孙建设,男,53岁,辽宁省锦州市公安局凌河分局石桥子派出所民警。
从警14年来,孙建设做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立足本职岗位,扎根社区基层,推动了社区治安的好转,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戴。
长期照顾孤寡老人、尽显赤子之情
社区群众说,有了孙建设,他们都放心。孙建设也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他像对待家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料辖区内的孤寡老人。居民都相信他,外出时会把家中的钥匙交给他保管,辖区有个老人,存折、房照等有价证劵就放在他手里,说放在他那里心里踏实。
文昌社区的平房里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家四口,老人叫陈荣光,当年71岁,患有胃癌,老伴72岁,患有脑血栓疾病,全身瘫痪,长期卧床不起,还有两个智障的儿子,平时的生活来源全靠社会救济和陈荣光在外蹬三轮车维持。孙建设在下社区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基本是每周都到陈荣光老人家去两次,帮助他们家买米买面,收拾卫生,解决一些基本生活问题。2005年4月12日,当孙建设又一次去陈荣光老人家时,他一掀开门帘,一股呛鼻的气味立刻将孙建设给熏回来了,跟在孙建设后面的社区干部忙问是怎么回事,孙建设摆摆手说没事,随后再次进到屋里,映在孙建设眼里的情景是:陈荣光老人躺在炕上已经去世,老伴躺在旁边看着陈荣光,两个智障的儿子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们的父亲,地上、炕上是陈荣光这几天的排泄物。孙建设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连连说,我来晚了,我来晚了。然后从自己的兜里拿出二百元钱交给社区干部,让他们去给陈荣光买几件寿衣,之后就开始收拾屋子,安抚两个智障的儿子和陈荣光的老伴,以后又给陈荣光把身子擦干净,寿衣穿好,最后将老人的遗体进行火化,为陈荣光办理了后事。处理完这些事后,孙建设看着陈荣光的家人,对社区干部说:以后咱们就把他们当自己的家人吧。至今,孙建设和文昌社区的干部还在坚持每天到陈荣光家去照顾他们。
孤寡老人魏淑文,已年近八旬,是孙建设常年照顾的对象,孙建设经常去帮忙干一些体力活,每逢节日都给老人送去礼物。今年春节前他又给老人送去了米面油等年货,年三十又给老人送去了年夜饺子,老人乐得嘴都合不上了,把平时家里舍不得吃的芝麻糖硬塞到建设的嘴里。
真心了解民众疾苦,为民解难分忧
居住在文昌里28-26号的赵宝义、吕秀梅夫妇,多年前双双下岗,吕秀梅身患重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务活不能干,是社区的特困家庭,也是孙建设在下社区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的,孙建设将他们家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赵宝义有一个儿子叫赵鹏,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一直待业在家,每天和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在一起厮混,不务正业,无论父母怎样劝说都无济于事。赵宝义夫妇将这一烦恼向孙建设诉说后,孙建设经常找赵鹏谈心,交流思想,沟通感情,逐渐谈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2006年锦州市照顾特困家庭子女上学问题,给文昌社区一个去锦州电校的名额,孙建设与社区积极沟通,并将赵鹏的情况向街道、区、市各级部门反映,终于将赵鹏送进锦州电校读书。在赵鹏读书期间,孙建设依然经常去赵宝义夫妇家走访,了解赵鹏的生活、学习情况,2008年赵鹏代表学校参加锦州市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当赵鹏拿着荣誉回到家后,赵宝义一家三口人来到派出所找到孙建设,赵鹏当时就跪在孙建设身前说:“孙大爷,您就是我的亲人,是您让我有了新的希望,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我要让我的学校、我的周围邻居、我的好朋友都向您一样,做一个平凡而有意义的人。”
49岁的孙淑杰,丈夫五年前因病去世,儿子现正在读高中,孙淑杰靠自己在外打工,供孩子读书和维持生活,孙建设在走访时听到孩子说:“我都半年没有吃到肉了”,他听后心里酸溜溜的,第二天就给孙淑杰家送去了豆油、猪肉、大米和水果。并将自已儿子的衣服送给了孙淑杰的孩子。孩子拉着建设的手说:“警察大爷真好啊”。
2009年大年初一,当人们都与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欢乐的时候,孙建设没有休息,拿着《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到社区逐家逐户给居民拜年去了。当居民接受节日祝福,看着这一封写着防盗、防骗、防抢、防火知识的信的时候都说:“这是我们过年接到最好的礼物,建设送来的是平安和幸福。”
孙建设常说说:“我给群众办的事虽小,给困难居民的东西虽少,但能温暖群众的心。”从警十余年来,他为群众办的好事数不胜数,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信任和爱戴。
依靠群众,反哺群众,业绩突出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孙建设在日常工作中,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立足辖区实际,摸索出许多社区警务工作法。他的 “入户走访五步法”和“实有人口五层次管理法”,极大的方便了了解社区居民情况。为了将社区情况存档记录,他又摸索出“一薄一录一图三查法”,每楼都建立了入户核查登记簿,每户居民的电话号码都登记在册,每季度核查一次,对数据进行更新。在治安防范工作上,孙建设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推出了治安防范工作“六门宣传法”,把群众常经的六个门—社区大门、值班室门、警务室门、单元门、居民家门、和停车场(棚)门等作为宣传阵地。
此外,孙建设将社区内153名丧失劳动能力,享受低保的40周岁以下的妇女和67名50周岁以下的男子组织起来,组成了一支“4050”巡逻队,负责辖区治安巡逻工作;将社区内11名离退休老干部、9名老教师、35名老工人、21名老党员组织起来,参与民事纠纷调解,社区管理工作;物色24名政治可靠、责任心强的人为楼长,为本楼的看门望锁和反映本楼人口变动信息,每个单元选一个治安中心户,负责协调本单元内的邻里关系;还组建了专职保安员和治安联防队员志愿者队伍。通过这些“小分队”,孙建设对社区情况摸得清,管得住,有效改善了小区环境
经过孙建设的不断探索,民警提高了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使一度治安复杂的文昌社区连续10年零发案,无火灾、黄、赌、毒现象。
第四篇:好人孙泱月
好人孙泱月
春暖乍寒,天灰蒙蒙的,下着绵绵春雨,街上走着一个中等个子、身材略显削瘦的短发女人。她没有打伞,雨水润湿了她的衣服,可她好像并不在意雨水和风带来的凉意,手里紧紧地拽着一包东西在赶路。
这个赶路的人就是我们客户部的客户经理,叫孙泱月。这天上午,我去找她时,她正在接电话,听谈话的内容好像是某位客户要求今天停止购货,她正在给人做思想工作。看孙泱月的表情与平时有些不同,平时要是遇到有要求停止购货的客户,她会耐心地向客户解释公司的经营方针,给客户说一些营销策略。但她今天的谈话内容却不是这些。电话挂断后,她告诉我:“客户谢老板家最近有点事,急需钱用,怕是凑不齐明天的烟钱了。这不,打电话来告诉我,说明天不要烟了。我让他先把烟订下来,现在的货源这么紧缺,少订一次损失可不小呢,他又是星级户。”接着,孙泱月又开始打电话了。我有些好奇,坐在她身边听她打电话。“妈,您现在有空吗?我有件事想请您帮忙……”我坐在那听她打了足足半个小时的电话。她亲戚的电话几乎都打遍了,说的是同一件事:借钱。难不成她想帮客户借钱?这位客户可不是一般的客户啊,他每次开的烟钱都不少呢,几乎每次都是一万多。这么多钱,她想借给人家,她跟人家这么熟啊?
电话打完后,她急匆匆地拿起手提包准备离开办公室,临走的时
候回头跟我说了句:“不好意思,我明天帮你看线路吧,明天我再帮你改过来好吗?”然后,她一脸着急地走了。
回家的路上,我见她在银行门口焦急地等待着,像是等什么人。我心忖:“这个女人怕是真的去借钱给谢老板了。”我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也许是习惯了公司的财务制度,我对客户服务态度再好,但从未想过要在客户没钱的时候借钱给客户,而且是在自己没钱,还得向家里亲戚借的时候。抱着好奇、一探究竟的心理,我决定去找孙泱月。于是,我立即打了她的电话。她告诉我,她快到谢老板店里了。我也直接往谢老板店铺的方向走去。
远远地,我看到店门口的孙泱月,湿漉漉的头发贴在额前,站在店门口瑟瑟发抖,样子有些狼狈。这时,有个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走近她身边:“哎呀,孙泱月,真对不起,你能不能帮我个忙,把今天的烟退了?”中年男子一脸的焦急与无奈,全身的衣服被雨水淋透了,像是在雨中奔波了许久的样子。孙泱月倒是满脸轻松地答话了:“谢老板,退货我是可以帮你办到,不过你要给我一个让我愿意为你帮忙的理由。”中年男子答道:“你也知道,最近我积压了几十件黄盖芙蓉,本想着老家的本族亲戚盖房子可以用上几件的。没想到这些天连着下雨,烟暂时也不要了。这没钱的时候正巧又碰到家里急需钱用,我已经跑了好几个亲戚朋友家了,别说明天的烟钱我付不出来,我这今天要现付的钱都不够啊。”
这时,孙泱月笑着打开在手里紧拽着的包:“你看,这是什么?”谢老板一看,傻了。两摞崭新的“老人头”出现在眼前。孙泱月继续
说:“我今天借了两万块钱,你着急先拿着用吧。我知道你这段时间资金周转不过来,前天你不是打电话跟我说了这事吗,这不,钱我已经借来了,你明天的烟钱是一万七千多,还剩下两千多,不知道能不能帮你把今天那些账给结了。”
“不,不,不!这可不行。这钱我可不能用你的!我知道你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现在物价飞涨,你自己的钱也紧张。我自己是个做生意的,什么涨什么跌我最清楚。我怎么能要你的钱,要不得啊!”谢老板摆着双手把钱往回推。
“谢老板,你见外了不是?用你自己的话说,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你的生意好,我的工作也就成功了一点,你不要我的钱,难不成大家这笔生意都不做了?你也知道现在货源相当紧缺,这紧俏货源可是少订一次没法补回的呀,你的损失可不小呢。”孙泱月不紧不慢地将钱推回,微笑着劝说谢老板。
“那也不好嘛”,谢老板脸都涨红了,“这钱也是你的辛苦钱,再说我也不能明后天就能还你钱,这做生意缺本钱的事常有,少赚一点也是没办法的事,可我们俩也不是打交道一天两天了,你这样仗义,我可还不起你的人情哦。”
这下我在一旁有点不高兴了。心忖:这生意人还真是精明,这时候还想着这些东西。难不成你怕烟草公司的人硬逼着你买那些销路不好的烟?或是问你要利息不成?
孙泱月倒是很大度地笑着说:“呵呵,谢老板,你能每次都订货就算是还我人情了,至于钱的事,我相信你也不可能不还我,你还有
个这么大的店呢,对吧?这钱呢,你就拿着,有钱了你还给我就是了。”
谢老板拿着两摞还有些湿润的钱,感叹地说了一句:“孙泱月,你是个好人。别的不说,你这个朋友,你认定了!钱,我会尽快还给你。说实在的,这还真是桶救火的水啊。”
望着如释重负的孙泱月,我才明白她为什么会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因为她怀着一颗体谅他人的善心,乐于助人的热心和对烟草事业的爱心。这样的同事与同事和睦相处不足为奇,这样的客户经理与她的客户打成一片不足为怪。她,的确是个好人,一个普通、善良的好人。
第五篇:孙奇事迹读后感
孙奇事迹读后感
孙奇是呼和浩特火车站售票员,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她认真践行“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理念,被旅客亲切地称为“活雷锋”。她苦练岗位技能,以日售车票2430张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呼和浩特铁路局单日售票纪录,并创造了5年来发售117万多张火车票无差错的优异成绩。她不断为社会传递“铁路正能量”,无愧于“德才兼备”四个字,是全路职工学习的好榜样!
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无论处在什么岗位,无论是一线还是后勤,无论是工人还是干部,都要热爱自己的岗位,立足岗位为铁路这部大联动机多做贡献。
学习孙奇,就要学习她勤学善思、岗位成才的进取意识。孙奇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售票岗位工作期间,她售票百万张,加班千余小时,总结提炼出“七字售票作业法”、“十二句服务规范用语”,被全局推广,打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孙奇党员售票示范窗口”。我们要像孙奇那样,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不怕吃苦、积极进取,愈挫愈勇、永不言败,积极适应铁路变革时代对自身素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就是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重点是新闻宣传知识、工务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所悟、所得,以自己的努力实践,为社会传递更多“铁路正能量”。
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孙奇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铁道部号召“向孙奇同志学习”,就是倡导全路干部职工学习她积极进取刻苦业务的精神,学习她身患癌症依然心系铁路的情怀。让我们以孙奇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苦练技能,服务人民、奋发有为,谱写高铁时代新篇章,展示铁路美好新形象,为社会传递更多“铁路正能量”。
赵亮
201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