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一班数学分层教学心得
对分层教学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也属于基础知识,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中学阶段的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不能回避学生的升学问题,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尖锐的矛盾。
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困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一、“同步教”,使学生越来越不同步
随着深圳“1+5”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政策的实施,以及公办学位的增多,民办学校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源差异愈来愈明显,使得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即面对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如何使他们既吃得了,又吃得饱,还吃得好。教学中许多老师也曾想面面俱到,尝试课内分层,但绝大多数都是顾此失彼,无果而终,因为这正是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缺陷。众所周知,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是由于要求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闭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的结果。传统班级授课制虽然是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比较完备的、经济的形态,但因其教学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评价标准统一,强调学生“齐步走”的固有缺陷,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导
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传统班级这种“同步教”的授课形式所产生的固有弊端,正如墨子所说 “有见于齐,无见于畸”,使得优秀生不优、中等生不稳、学困生陪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这样严峻的客观现实,为了有效解决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问题,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多的提高与发展,达到见“齐”见“畸”,“齐”中见“畸”,“畸”中显“齐”的效果,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汲取各地分层教学的经验,在高段数学学科实施了“分层走班”教学实验。
分层教学,创建高效课堂
二、《数学分层测试卡》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张张分层测试的题卡,更重要的是由分层测试带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分层教学。
1、学困生指导组:把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质组成学困指导组,他们主要在教师直接指导下学习,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2、学习优中等组:这些学生一般能很好完成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拓展练习一般能取得70分以上。
三、备课分层,关注全体学生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
四、作业分层,确定不同要求
布置作业时,每天用10分钟或多一点的时间完成《分层测试卡》。学困生指导组完成基本练习,也可以做综合练习,甚至拓展练习,学习优中等组完成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第二、三两层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学困生指导组有练习的机会,在做作业前允许他们问,使他们“跳一跳,也能摸得到”,增强他们学数学的信心。学习优中等组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以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这样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分层辅导学生
学生做测试卡时,有时要采用面批的评价方法,加强对学困生辅导。对学习优中等组难以解决的拓展练习提进行解题思路上的指导。
使用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好。差生减少了,而优生增多了。其中原因是什么呢?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分层教学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其中的原因是:分层教学法虽然也是班级教学,但要求老师强调个别(至少是一个层面上的部分学生),也就是在某个层面上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而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一班数学教学心得
数 学 教 学 心 得 体
一 年 级(3)班
会
数 学 教 学 心 得 体 会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已经和孩子们一起走过了一学期。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进步,我心里很高兴。孩子们从不会读题、不会做作业到孩子们尝试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作业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坚持下来,孩子们会进步非常快的。在这一年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口算训练必须坚持。
自开学到期末,我的孩子们口算训练一直未曾间断过,每每感到家长有些松懈时,我就会及时沟通、督促。一学期的坚持,孩子们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越来越高。我们做数学老师的都知道每次考试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原本会做的题孩子们算错了,而且还常常不是少数学生,我们也常常会埋怨孩子马虎,做题不细心,实际上这都是因为口算基础没打好的缘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坚持。
二、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
早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的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两个多月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而且能认真读题的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非常快。
三、深入解读教材,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识彼此间的沟通,那教给孩子们知识必定也是一个个割裂的知识点,前后联系不起来。所以,一学期来,我在教学中不只是就知识教知识,而是
沟通各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各类知识的教学结构,然后用结构来教。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有关数的认识的教学结构就逐渐形成。
一学期来的教学真的很累,但收获很大,在一学期的教学之中,让我逐渐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学会了站在孩子角度来认识数学。在教孩子们的同时,我自己也成长了许多。这一学期是快乐、充实的一学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篇:数学分层教学的心得doc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应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这一基本理念指导下,教师应该努力将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要求教师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求教师必须将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所有小学生都按就近原则升入初中,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基础知识差异十分突出,优秀生约占20%,而学困生的比例约占25%;同时,初中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特点是聪明、好动、思想活跃,但缺乏吃苦精神、钻研劲头不足、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习惯差等。如果教师还是采取“一刀切”的数学教学模式,必然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情况,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很不利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整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具有不同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的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学有所得,各展其长,充分发展个性。针对数学教学中的这一现象,我们2014级数学备课组从七年级开始在数学教学中采取了“每天课后一题练,因材施教提成绩”课题研究,现将在这一教学方法中所取得的进步与不足总结如下;
一、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在保证原班级建制、原任课教师、原班同学等不变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数学技能和学习能力等,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心理素质和智力因素等,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一般可以划分为3层或4层。笔者是这样划分层次的:A层──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优秀的学生(多为成绩为优秀的学生),约占全班的20%;B层──各方面情况较好,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的学生,约占全班的50%;C层──各方面能力较差,学习困难比较大或能力一般的学生,约占全班的30%;在同一个班里,合理的分层对实施分层教学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因此,要对影响学生的相关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即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测试成绩、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兴趣、个性特点、能力水平、数学想象、数学思维等做出综合分析与评估。
对学生分层时,一定要认真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特别是心理教育工作,让学生能正确认识本身既有的学习基础,又要让他们了解分层的必要和对他本人的好处。不论是分层前还是分层后,教师都要以爱动其心,热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分到C层的学生,只有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诚挚的爱心,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使分层教学成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教学目标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要确定好教学的共同目标和分层目标。每一堂数学课都有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确定好各层次学生在教学中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和分层目标。共同目标是通过教学能让全班同学达到的一个基本目标,分层目标则需根据学生已有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并做出适当提高后进行制定。比如对A层同学,要求注重公式的推导、来源及深化,侧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重视培养自学能力和求知欲,重视培养思维品质。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B层同学,要求掌握基本原理、概念及运算,在对教材内容全面把握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同学,要求他们能理解课本例题,做一些简单的新题,能模仿课本例题,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和习题,能对简单的知识运用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重在夯实基础,培养学习热情。对这类学生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在知识环节,要求他们熟记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运算,重点在加强对基础的辅导。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导引者、启创者、组织者,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善于“启”。在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及课程设臵上必须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水平,选择不同的教法,使教学过程能促进各层次学生的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以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的“导法”为例。采用“引导法”,可以帮助A、B层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并协调学生找出实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组织学习分工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诱导法”则适用于对C层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让学生在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与关爱的气氛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对B、C层的同学可采用“指导法”,让他们回顾学习过程,归纳出学习数学的方法,掌握好基本知识和学习策略,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在应用“辅导法”时,可根据A、B、C层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各种适度的帮助,使他们从不同途径很快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及相关的信息和资料。“教导法”则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教师的言行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等符合时代精神的各种优秀品质等等。
在课堂教学的总体安排上,对于一个教学班级,授课要着眼于B层学生,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A层学生, 实行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对C层学生,放低起点,浅讲多练,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学得进,跟得上。
三、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内容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要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教学内容的分层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授课内容分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
(二)课堂练习分层。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题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
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可以设臵如下练习题:
1、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cm、2cm、3cm; B、1cm、4cm、2cm; C、2cm、3cm、4cm; D、6cm、2cm、3cm。
2、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6cm和2cm,第三边长为偶数。则第三边长为。
3、两根木棒的长分别是8cm、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第三根木棒的长x的取值范围是 ;如果以5cm为等腰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为10cm,则它的周长应为。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x-1和8,则x的取值范围是。这4道题的层次和梯度比较明显。对于第1题,所有学生都能做;而第2题会有个别学生感觉到困难;第3题A、B层的同学都可完成,C层少数同学能完成;第4题就有一定的难度,一部分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探究后可得出结论。每个学生都有选择层次练习的自由,鼓励他们量力而行。不给他们任何压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凭自己的努力去探求问题解决的途径。
(三)作业分层。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因此,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于C层学生,重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以模仿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如课本中的练习题以及部分简单的习题,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B层学生,以把握概念,掌握一般解题方法为主,难度以例题的简单变式,一、二个知识点的小综合为主,使他们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对于A层学生,则从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灵活熟练的运用,从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培养考虑,除课本中的基本题外,还应解决一些诸如想一想之类的问题以及一些探索性、开放性、讨论型的思考题让等,以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数学才能得到发展,使他们感到学无止境。我们每天的“课后一题一练”主要针对这一点:每天每人按不同层次做一个课后题,完成之后要求写出解题反思,小组评价,批阅,纠正,讲解直至该生掌握为止。总之,课后作业的量和难度应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这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备课组取得了一定成绩,当然还存在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克服,解决。总之,实施分层教学,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使课堂中有一个师生真诚友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的去学。再者,分层教学不仅使成绩好的学生更优秀,更有发挥潜能的空间,而且也使基础差的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学,一节可下来自己也有所收获,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厌恶数学,也不会对数学产生畏惧的心理。
第四篇:四年级一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
四年级(2)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新城子明德小学刘宗俊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各位老师的热心帮助下,较好的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课改中度过紧张而忙碌的一个学期,收获不少.我认真执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以生为本的方式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 “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生本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作为数学教师,我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位优秀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⑴课前准备:
备好课。①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习惯,知道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但对于学习差的学生的个别辅导我感到做的不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辅导他们,使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总是不理想。在期末复习阶段,我针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缺补漏,收到了良好效果。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每天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课前5分钟安全教育,叫醒学生的安全意识,传授安全知识和安全自救的知识。
二、存在的缺点和问题
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上,敬业精神、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各方面也还应不断加强。
三、今后努力方向
作为我来说,今后将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素质,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自己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教学中都能够取得较大的成功,为进一步全面地贯彻素质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五数学分层心得
《数学分层测试卡》的心得体会
通过对《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探索使用,我所教的五(6)班数学科目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一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回顾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一学期以来的历程,感触颇多,收益更是匪浅。明白什么叫分层,真正理解“分层教学、分层评价”的意义以及使用测试卡的目的。通过对《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探索使用,我所教的五(6)班数学科目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一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结合五年级数学的教学实际,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巧用分层测试卡,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前在班上,我制定作业鼓励机制,每获得10个100分就可以获得一个小奖品,但是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全对一次都不容易,更何况10次,他们都很沮丧,成绩不错的同学说:“奖品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家有好多。”这样的状况,不仅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反而起了反作用。自从有了《数学分层测试卡》,这种现象便有了好转,因为它能进行分层评价。这样就能树立每个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学困生。以往死气沉沉的课堂如今变得活跃无比,学困生知道只要认真听了当堂课就很容易在基本练习环节得到100分,为了能做好《数学分层测试卡》,多得几个100分,获得老师的表扬与同学们的赞赏,课堂上孩子们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思考了、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做题的速度变快了、正确率提高了,每个人都陶醉在学习数学的快乐热烈的氛围之中。
二、善用激励性语言,增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光有100分还是不够的,100分多了就觉得不珍贵,要让学生长久喜欢《数学分层测试卡》必须正确地评价学生练习的结果,我采用了激励性的评语,如:“再接再厉!”“向拓展练习挑战一下!”“小小数学家!”„„学生非常重视老师对他们的评价。老师对他的充分肯定往往可以激励他向更高层次迈进;老师的一次赏识,也许就能引发出学生创造的源泉;老师的一句鼓励,足可以唤起他“抬起头来走路”的自尊;老师的一句赞扬,可以点燃他内心要求上进的火花。
三、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广阔的探求空间。《数学分层测试卡》上,有些较难的题,对于做题速度慢的学生,仅凭课堂上的一些时间是很难做完。于是,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做《数学分层测试卡》。当他们听到还可以继续做时非常高兴。有的课间马上做,有的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做,他们做完后就拿给我判。有些很难的题,如果他们认真独立思考后还是做不出来,我就鼓励他们共同讨论,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数学分层测试卡》的应用改变了过去对学生“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在教学中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更要尊重这种差异,更在差异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它成了我和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我将会继续积极的探索与总结,不断地改进方法争取挖掘分层测试卡的深层内涵。充分利用它改善师生间的关系,使测试卡成为沟通我们师生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成为通往知识彼岸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