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4月驾驶员安全学习内容
2012年4月驾驶员安全学习内容
一.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筑府办通【2012】29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市视频监控资源现状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
二. 贵州省道路运输局文件(黔运安【2012】4号,转发几起事故通报及交通运输部关于切实抓好春运后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1、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按照定措施、定标准、定责任人的要求,分类治理、坚决整改。
2、加强客运车辆的GPS监管,切实将车辆置于有效的监管之下。
3、对所聘用的驾驶员加强管理,并进行一次清理,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清退。
4、强化安全检查,按照“三关一监督”职责,切实抓好源头管理。
三. 交通运输部明传电报,关于切实抓好春运后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运输安全工作
2、切实发挥车载卫星定位装置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动态监控使用管理制度,及时纠正和处理各类违法违章驾驶行为。
四. 开阳黔顺汽车客货运输有限公司GPS管理制度,从严从重处罚人为故意摘取GPS电源及损坏GPS设备和乱调整摄像头角度等的行为,对造成GPS不能正常使用的,将作停班处理。
五. 对我公司贵AG7047摘取GPS电源作情况通报,在3月23日由安监、交警、运管及我公司联合检查中,发现我公司贵AG7047号车驾驶员董兴祥私自摘取GPS电源,造成GPS不能正常工作,经研究决定,对贵AG7047号车停班五天处理,如再次发生类似问题,停班十天并处以500至2000元罚款处理,希各驾驶员引以为戒。
第二篇:驾驶员安全学习培训内容
2014年湖北正阳置业有限公司驾驶员培训内容
学习时间:2014年8月
一、驾驶员夏季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在持续高温的天气下,许多司机仍然不得不驾车上路。夏季行车需谨慎应对高温天气,做好五方面的预防工作。防爆胎
夏天气温高,轮胎温度随着增高,橡胶易软化,严重时会出现烧胎现象。车辆高速行驶中遇到坚硬物极易爆胎。因此,在行车中要随时检查轮胎气压,发现轮胎过热,气压过高,应将车停在阴凉处降温,不可用冷水泼冲,也不要放气,否则会导致途中爆胎和轮胎的早期损坏。防气阻
由于夏天气温高,散热速度受到限制,汽车行驶途中行驶速度慢,发动机转速高,散热困难,易出现行驶“气阻”。有时发动机稍停熄几分钟就难以启动,使供应油中断。一旦发生气阻,驾驶员应立即停车降温,排除故障。如果您的车是液压制动,在高温高速下行驶,制动液易出现空气“气阻”,使得制动器突然失灵造成事故。防缺水
高温天气行车,水箱内的水蒸发加快,要时刻注意检查冷却水量,注意水温表。发现缺水时要立即停车,但不可马上加水,而应等怠速运转降温后再补充水,并注意不要马上打开散热器盖,以防被烫伤。防打滑
经常检查水泵工作情况和风扇皮带张紧力。风扇皮带不可沾油,防止风扇皮带打滑。经常注意水泵漏水情况,同时,要注意将百叶窗开足。防泄漏
对汽车上使用的蓄电池来说,由于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电解液水分随着蒸发的加剧而不断减少,因此要及时补充蒸馏水,注意蓄电池电解液的比重和数量,保持电解液的比重不变,以免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据交通安全专家对交通事故发生时辰的研究,发现驾驶员开车时至少有3个“危险时段”值得警惕。专家指出,驾驶员每天都在路上奔忙,疲劳时更应及时调整。
警惕三个危险时段
研究表明:午间时分——上午11时至下午1时,经过上午的劳累,人的大脑 经已趋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很多驾驶员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中午腹中空空,手脚疲软,极易出现意外。而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和注意力分散。
黄昏时分——据不完全统计,下午5时至7时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1/4,因此尤须小心。经过一天的劳顿后,会出现眼干、喉燥、头晕目眩、耳鸣、出虚汗、打呵欠等一系列疲倦症状。
午夜时分——午夜1时至凌晨3时,此时称为“休眠状态”,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节律处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的状态,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心脏骤停、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这些都潜伏着 交通事故的危机。??
调整状态再工作
心要静。开车时要尽量少说话。有关研究表明,开车时讲话30秒,可使心肌 耗氧量增加10%左右,导致意外事故发生。所以,不要在开车时喋喋不休,更不 要在开车时打手机。
防失眠。充足的睡眠对驾车很重要。睡前用热水泡脚15分钟,或洗个热水澡,有利于消除疲劳、帮助入睡。睡前喝一杯牛奶,也可起催眠作用。
常饮水。以开车为职业的驾驶员,因长时间坐在车里而忘记摄入足够的水分,容易造成习惯性便秘
高温天气使人容易烦躁,在车厢这个封闭的环境内,人一旦烦躁,就会导致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若遇到危险情况就很难避让。同时,夏季昼长夜短,且气温高,许多驾驶员休息不够充分,导致精力不充沛,行车中易疲劳、瞌睡,出现反应迟钝,从而导致交通事故。那么,如何保证在夏季安全行车呢? 夏季出车,防暑降温
出车前,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出车时,应用塑料壶装满水,放在车上,还应带上风油精、清凉油、毛巾、饮用水、遮阳镜等提神醒脑药品和防暑降温用品。白天行车,可将前挡风玻璃打开,保持驾驶室内通风良好。戴上眼镜,以减少阳光的直射。在戴眼镜时不宜戴颜色太深和太大且重的墨镜。据研究,墨镜的暗色能延迟眼睛把映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戴墨镜的驾驶员做出错误的判断。特别是汽车以80公里的时速前进时,过深的墨镜会把驾驶员对情况的反应延长100毫秒,从而增加2.2米的急刹车距离;而如果墨镜的镜架宽大且重,也会给人带来许多不适感觉。慎重驾驶,降低速度
炎炎夏日,人很容易疲劳,身体乏力,心情烦躁,精力无法集中,再加上车辆行人嘈杂、路面的灰尘多等外界原因,极易导致车辆事故。因此,行车途中,驾驶员应当保持高度警惕,降低速度,谨慎驾驶。行车中,一旦出现头晕、口苦和无力等中暑现象时,应立即停车休息,等身体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行车。制动效能,不能马虎
高温会使得沥青路面变软变滑、摩擦系数降低,车辆制动能力下降、制动距离变长。行驶中,要充分利用发动机牵阻作用控制车速,避免频繁、连续使用制动和紧急制动。遇到紧急情况,对车辆的制动距离要做适当延长。必要时,货车可增设制动鼓淋水降温装置,以改善制动效能。如果发 生“气阻”现象,使发动机熄火后,应利用惯性作用,将车停到一个较为安全的便利地点,打开机盖进行自然冷却。如有备用水,可将毛巾打湿,附在汽油泵上进行冷却。注意轮胎,科学降温
夏季行车,应经常检查轮胎的温度和气压,可比平时的气压适当放低一些。检查发现胎温、胎压过高时,应赶紧找荫凉处进行休息,等轮胎温度自然降低后,胎压便会恢复正常,这时可继续行车。给轮胎降温降压时,一定要自然,切勿采用泼冷水的办法,否则容易使胎层拉裂;也不得采用放气的方法,否则胎温胎压还会继续上升。
二、近期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机动车超速行驶,已成为众多交通事故的一大诱因。车辆速度越快,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越高。“俗话说”,“十次事故九次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据专家研究发现,驾驶人在驾车过程中,从发现情况踩刹车踏板到汽车完全停住所需要的距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驾驶人的反应距离。二是实际刹车距离。在干柏油路面上,当机动车以60公里/时的车速行驶时,驾驶人从发现情况到制动停车,刹车距离为29.7米,当以90公里/时的车速行车时,这个距离将延长到58.6米。如果是大型车辆超速行驶,不仅使制动距离进一步延长,还会对车厢内的乘车人员造成安全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 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四款规定,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交警提示
请广大机动车驾驶人朋友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道路上的限速标志,遇路口、转弯、掉头、铁道及能见度较低时,应减速慢行。不要将道路当成赛车场,保持良好心态,不争先、不抢行,不开斗气车。
湖北正阳置业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七月三十日
第三篇:驾驶员安全学习(精选)
驾驶员安全学习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道路运输的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的规章制度,特为本公司驾驶员进行安全学习。
1、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家、各级人民政府、运输管理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条例。严格执行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听从调派。
2、积极参加公司、车队组织的安全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安全法制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认真学习公司发放的各种安全宣传资料,不断提高安全意识。积累安全行车经验,掌握事故预防知识,确保安全行车。(在公司内行车,行驶速度应遵守公司内的安全警示牌,确保行驶速度在15公里以内,尊重路边行人,下雨天稀泥四贱、晴天灰尘四起)
3、行车时必须携带有效的驾驶证、行驶证等有关证件,严禁无证开车、酒后开车、疲劳开车、赌气车、英雄车和开带病车,严禁将车交给无证人驾驶和其他人员驾驶或练习,否则由此造成的后果自己承担。
4、坚决杜绝车内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等上车,否则,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及造成的经济损失由驾驶员全部负责,公司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5、公司采用车辆承包制,执行“定人,定车、定位”的“三定”,平时检查、使用、维修等由责任人负责,执行长途任务配副驾的,其责任划分界定为谁开谁负责。双方交接时一定要检查车辆外观、里程、油量、车辆性能等。
6、驾驶员在出车前要严格检查车况,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做到定期做好车辆维护,要保持车辆外观整洁,确保车辆性能状况完好。(雨中行车,驾驶员视线受阻,看不清周围行车情况,容易判断失误而引发潜在危险。因此,驾
驶员的视野是否开阔清晰显得尤为重要,出行前仔细检查雨刷是否能正常工作非常必要,大家要时刻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涉水,小心发动机熄火、放慢车速,转弯防侧滑、保持车距,谨防追尾、倒车时更要确保视野清晰。不少车主倒车时常常忘记打开后雨刷,造成向后视线受阻,非常危险。另外,阴雨天侧窗容易起雾,大家要注意及时除雾,必要时打开空调内循环,让空气流动起来,达到消除雾气的效果。
7、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并及时报警并通知公司接受指示;
8、以上所述内容,驾驶员必须自觉遵守、圆满履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视情节给以警告、记过、经济处罚、经济赔偿、开除直至报请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处理。
第四篇:“安全生产月”驾驶员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月”驾驶员安全培训
今年六月份是全国第五个“安全生产月”,也是淮安市第十四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年。根据市交通局《关于开展200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淮交【2006】125号)的精神,经研究决定,公司在6月份开展“安全生产月”
活动主题:安全发展、国泰民安。
活动时间:2006年6月,安全生产咨询日为6月11日。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规范安全管理台账,认真做好隐患整改工作,制定、完善各类事故预案和应急反应预案,提高事故预防预控和应急反应能力。
“安全月“期间,各单位要根据安全工作重点在6月上旬组织一次安全检查。车辆单位对机驾人员进行一次专项安全教育,并在6月5日前对车辆进行一次普查,重点检查安全机件、轮胎成色等。出租公司重点整顿出租车二驾、三驾工作。客运站要配备专职检查人员,加强危险品检查,杜绝危险品上车。要加强市场管理,加强巡查,严禁超载、超高车辆出站。修理单位要继续抓好安全操作规范的执行,防止发生工伤事故。商贸单位要加强值班制度,加强检查巡逻的频次,重点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驾驶常识
雨天运行
1、严禁高速行驶、滑行、急刹、急打方向。
2、保持适当车距,除道路宽阔、视野良好、前车减速让道外,一般情况不许超车。
3、保证雨刮器工作正常良好。
4、雨天驶入山区道路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注意路面积水,控制好车速,防止路基、边坡塌陷。
5、如遇漫水桥、路时,应立即停车,察看水情,了解水深,无安全保证严禁涉水行驶,确保安全条件下涉水行驶时,严禁中途停车、抢档、乱打方向,保持足够的动力。机动车涉水后,制动鼓进水,上岸后应低速档运行,轻踏制动器,排干水分,以保证制动效能。
6、注意行人动态,防止碰撞撑雨伞、穿雨衣的行人和带人、物行驶的自行车。
7、遇到特大暴雨且能见度差时,不得冒险行驶,应选择安全位置把车停好,并开亮小灯,引起过往车辆注意。
雾天运行
1、应打开防雾灯、小灯和示宽灯,降低速度行驶,并保持车距。
2、能见度较低时,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不得超车。
3、由于雾天路滑,行驶中要注意防滑,不得急打方向或紧急制动。
4、能见度较差或视觉疲劳时,需停车休息,要选择安全地段靠右停放,并打开前后小灯。
5、在高速公路行驶,途中如遇大雾,能见度较差时,应进入服务区或安全地带停车等待,确保停车安全。
客车载运行包
1、行包在装载时,应包装完好、摆放安全。装在行李架上的行包应固定、用油布覆盖;装入行李仓的行包,应固定并锁好仓门;装入车厢内的行包,应是随身携带的轻、小物品。
2、行包装载,不得超重、超长、超宽、超高,不得夹带易燃、易爆、易腐蚀、有幅射的各类危险物品。
3、严禁在营运班车车箱内装载货物,更不得装载大件铁器等危险物品。
客车载运旅客
1、客车须按行驶证、营运证规定载运旅客,两证不符时按核载人数少的执行,严禁超载。
2、客车行驶中,发现旅客在车厢内走动、躺卧、打闹、将身体(如头、手)伸出窗外等可能发生危险的现象,驾乘人员应立即予以阻止,特殊情况下可以停车处置。
3、客车应按规定在途中带客,不得在夜间、危险路段和违章带客,严禁旅客夹带危险品上车,严禁旅客车未停稳上下车和上下行包。
火灾
易燃、易爆物品
(一)“易燃、易爆物品”指化学性质不稳定,可燃性强、膨胀系数大的各类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及容集器皿(如氧气瓶、乙炔气瓶、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汽、橡胶水等物品)。
1、机动车失火,驾乘人员应迅速打开车门(紧急时还应砸开车窗),组织并帮助旅客逃离车厢,疏散至安全地带。
2、迅速以车载灭火机(并借用其他车载灭火器材)扑灭、控制火势,并立即向119等报警。
3、机动车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应迅速移至安全地带;燃爆物品无法移动或可能危及周围财物、人员时,应设法将机动车移至安全地带,避免引发更大灾害。
承包聘用驾驶员,在承包聘用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解除其聘用合同,直至解除其劳动用工合同:
1、一年内发生两起主责及以上一般事故的,或发生一起同责及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五万元的事故。
2、因违规、违章经营等原因,被公交行管部门停职(业)整顿七日及以上的。
3、因违反交通法规等原因,被公交行管部门列入“管理黑名单”的。
4、严重违反承包聘用合同或甲方管理规章制度的。
5、连续三次不参加甲方安全例会的。
6、有其它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甲方信誉严重受损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三)被公交行管部门列入“管理重点名单”的承包人或被聘驾驶员,不得参加“春运”、“军运”等重大运输工作。
客运班车的“行车命令”管理
(一)车属单位调度员或值班员,以机动车有效的各级维护、例保、检测、修理合格证和灭火机为依据(相应凭证留存备查),逐日填发“行车命令”;当班驾驶员亲笔签名(严禁代签)领取后,作为当班出车凭证(一日多班同车的,签发一张“行车命令”多班使用);社会个体班车和外公司对应班车凭当班结算单证作为当班出车凭证(应进行出门登记)。
(二)班车驾驶员应凭“行车命令”进入客运站和发车位(区)检票,并接受站方管理;检票员应对车上旅客、行包装载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安全规定的现象,现场予以纠正后,方可检票作业。
2006年6月
第五篇:驾驶员安全培训内容资料
驾驶员上岗前安全培训内容
一、司机职责
1、爱岗敬业,热爱公司,维护公司良好的形象;
2、认真钻研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
3、遵守国家法律、条例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4、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5、精心爱护车辆,保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各种设备齐全;
6、正确驾驶车辆,预防车辆事故。
二、司机交通行为规范
1、遵守行为美德和职业道德,文明驾驶、礼貌行车,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公司
各项规章制度;
2、坚持车辆出车前、途中、回场后的“三检查制度”,安全设备保持齐全有效,车容保持整洁,不驾驶机件失灵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
3、随身携带驾驶证,不准驾驶与准驾车种不符的车辆,严禁将车辆交给非司机
驾驶;
4、驾驶车辆时要精力集中,不超速行驶,不强行超车,严禁疲劳驾驶、酒后驾
驶;
5、停放车辆要遵守规定,严禁乱停乱放,拉好手制动,锁好车门,确保安全,注意保管货物,防丢失、破损;
6、行车中发生交通事故应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者并及时报告交通民警和公司
领导。
三、司机工作规章
1、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和按规定加班;
2、工作中必须随身携带通信工具,并保证每天开机;
3、修理车辆必须提前一天或头天晚上申报,任何司机不得在工作时间擅自拆卸
车辆;(特殊情况例外)
4、工作期间严禁喝酒;
5、值班司机必须坚守岗位,一律在公司待命,不得擅自离岗;
6、严禁非司机开车,严禁擅自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或私自驾驶别人的车辆;
7、严禁私自乱拿他人随车工具。
四、车辆使用管理规定
1、司机上班时要认真保存好车钥匙,出车必须带好相关证件(驾驶证、行驶证)。
2、司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通讯工具畅通,不得无故关机,拒接电话;
3、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相关车辆管理规定,严禁非司机开车和疲劳驾驶,严禁
公车私用,严禁用公司的财产做交易,严格遵守危运车辆操作规程和途中停车规定。
4、爱护公司车辆,定期维护检查,预防事故发生;
5、发生交通事故时,应报告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准确位置,保护好现场,并
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和保险公司。
6、有意损坏车辆及公司财物者,按损失额赔偿并予以辞退,情节严重者移交司
法行政机关处理;
7、未经允许,严禁司机开车回家或办私事。
五、随车工具及随车证件管理
1、因工作需要司机更换车辆,必须在上级领导的参与下办好证件的交接(行驶
证交接),如有丢失由交车司机负责赔偿;
2、司机有事请假,要向替班司机讲明车辆有关事宜.。(行驶证交接和车辆存在的 一些问题。)
5、如有丢失或损坏车辆随车工具和证件,司机必须立即上报上接领导,并追究
当事人责任,如系个人原因,当事人按照实际价值赔偿;
6、司机离职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六、车辆保养的分类
1、车辆保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它分为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包括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三级保养)、初驶保养、换季保养和停驶车保养等五种。
2、在车辆生产厂家提供免费保养的条件下,尽量到服务站进行保养
3、日常保养
日常保养以对车辆的清洁和外部检查为重点。日常保养包括出车前检查、途中检查和返回保养。
(一)出车前检查项目
①检查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和冷却液是否加足。检查全车油、水、气有无渗漏; ②检查各仪表、信号、照明、开关、按钮、雨刮器及其它附属设备工作情况; ③发动机有无异响,工作是否正常;
④检查转向、传动、制动和轮胎的技术状况及紧定情况;牵引车驾驶员必须检查挂车直接情况和阀门关闭情况。
⑤检查装载是否合理和安全可靠。
(二)途中检查项目(通常在行驶两小时左右进行的检查)
①检查发动机、底盘、仪表及信号装置的工作情况;
②检查轮毂、制动鼓、变速器和驱动桥温度是否正常;
③检查传动轴、轮胎、钢板弹簧、转向和制动装置的状态及紧定情况;
④检查机油、冷却液的液面高度和全车油、水、气有无渗漏现象;
⑤检查装载情况。
(三)返回后保养项目
①清洁车辆;
②加添燃油,检查润滑油、冷却液,冬季无冷却液车辆应放尽冷却水;
③检查三角皮带的完好情况和松紧度;
④检查轮胎气压,清除嵌在轮胎间及表面的异物;
⑤排除行驶中发现的故障;
⑥检查、整理随车工具、附件、切断电源。
(四)定期保养
车辆的定期保养由各车辆部根据不同的车型,严格按照该车的使用说明书,制定相应的保养项目和计划,并督促实施完成。
(五)换季保养
全年最低气温在-5℃以下的地区,在入夏和入冬前必须对车辆进行换季保养。换季保养的项目:
1、清洗燃油箱,检查防冻液;
2、按地区季节要求更换润滑油和燃油;
3、清洁蓄电池,调整电解液密度并进行充电;
4、检查供暖、通风装置和放水开关的完好情况。
(六)新车初驶期的保养
新车和发动机经过大修的车辆,在规定的行驶里程内的使用磨合,称为车辆初驶。车辆初驶期的工作特点是:零件加工比较粗糙,润滑效能降低,磨损加剧;紧固件容易松动。所以,必须按照车辆初驶的规定进行使用和保养。车辆的初驶期:汽油车为1500公里,其他车辆的初驶里程参照原厂规定执行。初驶里程从新车或发动机经过大修后出厂开始计算。车辆初驶的使用规定:
1、减载:初驶期内,汽车的载重量应逐渐增加,但最多不得超过额定载重量的80%;
2、减速:发动机不得高速运转,限速装置不得任意调整或拆除。应适当控制车
速;
3、按规定正确选用燃油和润滑剂;
4、到初驶期的里程后,到特约维修店进行强保。
(七)车辆保养峻工及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的标准
经过保养的车辆,要按照车辆保养峻工验收项目检查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重新进行保养。
1、发动机启动容易,各种转速下运转均匀,改变转速过渡圆滑,工作良好。柴
油发动机无“游车”、“飞车”现象;
2、发动机温度正常,机油压力、气缸压力符合要求;
3、离合器结合平稳,分离彻底,无打滑、发抖现象,踏板自由行程符合要求;
4、变速器换档时应轻便灵活,无乱档、跳档现象;
5、传动轴安装正确,锁止、紧定可靠;
6、轮胎换位及安装正确、气压正常制动鼓检视孔要外露;
7、钢板弹簧及螺栓安装正确,紧定可靠;
8、转向机操纵轻便灵活,各部螺栓紧定、锁止可靠,前轮前束、转向角和转向
盘游动间隙符合要求;
9、轮毂轴承、制动蹄片隙等各部调整适当,工作温度正常车辆滑行性能良好;
10、蓄电池外部清洁,电解液面高度和密度应符合要求;
11、发电机工作性能良好,皮带张力符合要求;
12、发电机调节器工作性能符合要求;
13、起动机工作性能良好,调整适当,防尘箍完好;
14、各仪表、灯光、信号、开关工作正常,全车线路齐全完好,固定可靠;
15、各总成内润滑油数、质量符合要求,各润滑点及各活动关节按要求加注润滑
剂;
16、全车各部无漏油、水、气现象,所有连接螺栓紧固、锁止可靠;
17、车容整洁,车门、车箱、驾驶室、发动机罩、翼子板等应无明显缺陷。
七、车用油料的管理
1、加注油时要严禁烟火,冬季烤火注意安全,不准高温接触油箱;
4、不准用汽、柴油清洁车辆发动机;
5、严格车辆油料消耗指标,按照行驶里程结算,超油自赔,节油归己。
6、润滑油必须由维修中心根据不同的车型统一购买,严禁司机自行更换润滑油。
7、严禁私自拆卸里程计数装置,如出现故障必须立即修复;
8、供油系统要完好无损,防止跑、冒、滴、漏;油箱不能加注过满,油箱盖必
须封盖严实并上锁,严禁使用非制式油箱盖,油箱盖丢失必须立即配置;
9、因车辆机械故障造成油耗增加,应立即主动排除。如司机不能排除时,应及
时上报上级领导和维修店给予修复;
八、驾驶员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安全,杜绝事故发生。
2、精心爱护车辆,保持车况良好,对车辆要勤检查、勤紧定、勤润滑,发现问
题应及时报告、维修,避免机械责任事故的发生。
3、车辆出车前后要清洗,保证车容车貌整洁、美观。
4、严格遵守公司车辆安全管理规定,自觉遵章守纪,服从安排和调度。
5、加强学习,提高驾驶技能,做好节约用油。
6、文明驾车,礼貌待客,不开“英雄车”、“赌气车”,严禁酒后驾车,做到宁停
“三分”,不抢“一秒”。
7、自觉参与安全教育活动,做到警钟长鸣,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九、车辆检查制度
1、坚持做好出车前检查和完成任务后的车辆清洗、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报
告维修。
2、要定期对车辆的安全检查,确保车况良好,原则上每月不少于一次。对不符
安全要求的车辆要及时提出整改维修意见,消除隐患。
3、驾驶员要对所驾车辆做到胸中有数,认真检查保养,发现机件损坏、失灵要
及时报告抢修。
十、车辆紧急情况处置预案
为确保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减少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损失,应急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特制定车辆紧急情况处置预案。
1、车辆发生伤人交通事故时
由乘车负责人或驾驶员立即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同时报告部门负责人或公司领导。乘车负责人或随车人员必须立即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急救,驾驶员要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候交警现场处理。当驾驶员一人在场时,先报警,同时报告部门负责人或报告公司领导,在事故现场作好标记,并立即抢救伤者。然后等待交警现场处理。
2、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
驾驶员应立即拨打“122”或“110”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同时报告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接到电话后,应及时赶往现场协同处理。如有伤者,驾驶员应锁好车门,在事故现场作好标记,而后立即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急救或拨打“120”,报告公司领导,并协助交警作好现场处理。根据危险物品装载情况,及时做好应急预防和应急处置,若发生火灾拨打“119”等待救援和迅速自救。
十一、危险货物运输汽车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
驾驶员必须在出车前半小时到场,按行业管理规定做好出车前的车况检查,及时排除隐患,确保车况完好。
(一)车辆出车前的检查
1、出车前必须检查机油、燃油、冷却水是否加足。
2、检查手自动器是否灵活有效,是否符合安全技术标准。
3、检查各管道接口是否有漏油、漏气、漏水等现象。
4、检查轮胎气压是否足够,轮胎和螺丝是否松动。
5、检查车辆各部连接有无松动和脱节现象。
6、检查车辆方向、挂车连接、转盘牵引部分、槽罐及工作间阀门、连接肖、各类保险装置、灯光、刮水器设施和所配的工具、消防器材、接地装置是否有效、齐全。
7、检查“一卡两包”和随车证件及防护用品。
8、发动车辆时变速杆、各类操纵杆、要按钮开关等应至于空挡关闭位置。
9、拉紧手制动,上下坡车辆发动时前后轮应填塞石块、三角木防止车辆滑动,发动车辆时应踏下离合器,发动后慢松离合器。
10冬季发动车辆时,汽车冷摇发动机数十圈,柴油机冬季应加强预热,有条件的冬季应加防冻液
11冬季启动后严禁加大油门,突然提高发动机转速,细心倾听有无异响,并注意观察各种仪表的工作情况,特别要注意机油表、气压表工作情况。
12使用发动机发动车辆时,每次不得超过3—5秒钟,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三次。
13冬季发动车辆时,不准向化油器内倒汽油发动车辆,不准用人工直供油。14冬季遇有管道结冰时,不准用明火哄烤。
15发动机发动后,经预热达到六十度以上,气压表压力达到四kg/mm时方可起步。
16起步(倒车)时应先观察周围上下车辆底部是否有人或障碍物,确认安全后方可起步。
17起步时挂挡位置适当,稳踏油门,低速行驶,待发动机、变速箱、差速器预热正常后再直接换入高速档。
18上下坡道起步时,手脚刹、离合器、油门应配合平衡。
二、辆行驶时注意事项
1、车辆在行驶中凡发现刹车、转向、主挂车连接部件、灯光、雨刮器等安全部件有故障时,应立即停车,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或修复后方可行驶,严禁驾驶带病车辆,车辆行驶时停车应按规定的地方停车,并设置警告、防护、灯光等临时停车标志,严禁乱停乱放,妨碍交通安全和他人车辆行驶。
2、车辆在行驶时应遵守交通规则,接受交通安全管理,做到文明驾车,遵守各种道路、种种气候特点行驶规定,在情况不明时停车观察,不准盲目驾驶。
3、严禁疲劳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如遇到身体不适和精神状态欠佳时,应选择安全地点或及时进入生活区。
4、车辆涉水,应先观察后或试探后,确认安全后方可涉水,通过涉水后车辆应轻踏刹车慢行一段,防止涉水后刹车失灵,造成事故。
5、各种大型货车、挂车等运输危险品车辆除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外,都应自觉遵守各自的车辆行驶速度的规定。
6、驾驶员在车辆行驶中,根据道路、装载货物情况,随时或定时做好停车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和货物装载状态,凡必须停车时,应不妨碍交通安全和违反交通法规有关条例。
7、车辆在行驶中应保持足够气压,下坡时不准熄火下滑,装载特种物资和危险品车辆不准滑行,装有转向助力器的车辆,不得熄火脱档滑行。
8、车辆在行驶中,过公路、无人看管铁路道口、交叉路口、执行“一慢、二看、三通过”的经验,严禁盲目通行。
9、在泥泞、积水、窄路、急弯、盘山险路、雨雾天气视线不清时,按规定车速,不准滑行。
10、危险品车辆必须按规定装载,按规定线路、速度行驶和按规定停放。
11、夜间行驶应正确使用灯光,视线不清或有怀疑的地段,应及时减速或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