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2016中国丙二腈市场行情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2012-2016中国丙二腈市场行情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正文 目 录
第一章 研究定位及主要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的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数据来源
第五节 分析依据
第二章 丙二腈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总结
二、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三、“十二五”经济发展思考
第二节 丙二腈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总结
二、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三、丙二腈行业政策及相关政策解读
第三节 丙二腈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生产工艺与技术
二、技术发展趋势与方向
第三章 2010丙二腈市场年度市场调查分析
第一节2011年丙二腈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二节2011年丙二腈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三节2011年丙二腈行业经营效率分析
第四节2011年丙二腈行业人均创利对比分析
第五节2011年丙二腈行业亏损面分析
第四章 丙二腈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 丙二腈行业发展分析
一、丙二腈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丙二腈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三、丙二腈行业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四、丙二腈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节 丙二腈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一、丙二腈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分析
二、丙二腈行业厂家开工情况分析
第三节 丙二腈行业对外贸易情况
一、进口数量及增长情况
二、出口数量及增长情况
第四节 丙二腈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第五章 2012-2016年丙二腈市场供需调查分析
第一节 2011年丙二腈市场供给分析
一、市场供给分析
二、价格供给分析
三、渠道供给调研
第二节 2011丙二腈市场需求分析
一、市场需求分析
二、价格需求分析
三、渠道需求分析
四、购买需求分析
第三节 2011年丙二腈市场特征分析
一、201年丙二腈产品特征分析
二、2011年丙二腈价格特征分析
三、2011年丙二腈渠道特征
四、2011年丙二腈购买特征
第四节2012-2016年丙二腈市场特征预测分析
一、2012-2016年丙二腈种类特征预测分析
二、2012-2016年丙二腈价格特征预测分析
三、2012-2016年丙二腈市场渠道特征
四、2012-2016年丙二腈购买特征
第六章 丙二腈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丙二腈行业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丙二腈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二节 上游产业发展及其影响分析
一、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二、上游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三、上游产业对丙二腈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下游产业发展及其影响分析
一、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二、下游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三、下游产业对丙二腈行业的影响
第七章 丙二腈营销策略调研
第一节 销售组织及结构调查分析
一、主要销售模式分析
二、主要销售组织架构分析
三、主要销售战略规划分析
第二节 销售区域调查分析
一、主要产品品种销售区域分布
二、新产品销售区域分布预测
第三节 品牌策略分析
第八章 2012-2016年丙二腈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第一节 丙二腈行业的发展周期
一、丙二腈行业的经济周期
二、丙二腈行业的增长性与波动性
三、丙二腈行业的成熟度
第二节 丙二腈行业历史竞争格局综述
一、丙二腈行业集中度分析
二、丙二腈行业竞争程度
第三节 中国丙二腈市行业SWOT分析与对策
一、优势
二、劣势
三、威胁
四、机遇
五、发展我国丙二腈市工业的建议
第九章 丙二腈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
第一节 企业1
一、企业简介
二、管理状况分析
三、经营状况分析
四、主导产品分析
五、企业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分析
六、SWOT分析
七、企业竞争力评价
第二节 企业2
一、企业简介
二、管理状况分析
三、经营状况分析
四、主导产品分析
五、企业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分析
六、SWOT分析
七、企业竞争力评价
第三节 企业3
一、企业简介
二、管理状况分析
三、经营状况分析
四、主导产品分析
五、企业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分析
六、SWOT分析
七、企业竞争力评价
第四节 企业4
一、企业简介
二、管理状况分析
三、经营状况分析
四、主导产品分析
五、企业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分析
六、SWOT分析
七、企业竞争力评价
第十章2012-2016年丙二腈企业投资潜力与价值分析
第一节2012-2016年丙二腈企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 2012-2016年我国丙二腈企业投资潜力分析
第三节 2012-2016年我国丙二腈企业前景展望分析
第四节 2012-2016年我国丙二腈企业盈利能力预测
第五节 2012-2016年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预测
第十一章 2011-2015年中国丙二腈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未来丙二腈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2012-2016年行业发展分析
二、2012-2016年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三、总体行业“十一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第二节2012-2016年丙二腈行业运行状况预测
一、2012-2016年行业总产值预测
二、2012-2016年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三、2012-2016年行业利润总额预测
四、2012-2016年行业总资产预测
第十二章2012-2016年丙二腈行业投资风险展望
第一节 宏观调控风险
第二节 行业竞争风险
第三节 供需波动风险
第四节 经营管理风险
第五节 技术风险
第六节 其他风险
第十三章2011-2015年丙二腈行业发展投资策略及建议
第一节2012-2016年中国丙二腈企业投资策略分析
一、产品定位策略
二、产品开发策略
三、渠道销售策略
四、品牌经营策略
五、服务策略
第二节 企业观点综述及专家建议
一、企业观点综述
二、应对金融危机策略建议
三、专家投资建议
第二篇:2013-2017中国热塑性丁苯橡胶市场行情调查预测分析报告
2013-2017中国热塑性丁苯橡胶市场行情调查预测分析报告
正文目录
第一章研究定位及主要方法1第一节研究目的1第二节研究内容2第三节研究方法3第四节数据来源4第五节分析依据5 第二章2013年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发展环境分析7第一节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7
一、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总结7
二、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8三、十二五经济发展思考9第二节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
1一、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总结1
1二、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
2三、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政策及相关政策解读13 第三章2013年热塑性丁苯橡胶市场市场调查分析16第一节2013年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6第二节2013年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7第三节2013年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经营效率分析18第四节2013年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人均创利对比分析19第五节2013年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亏损面分析20 第四章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发展情况分析22第一节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发展分析2
2一、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2
2二、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发展特点分析2
3三、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2
4四、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生命周期分析25第二节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生产情况分析27
一、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分析27
二、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厂家开工情况分析28第三节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对外贸易情况30
一、进口数量及增长情况30
二、出口数量及增长情况31第四节热塑性丁苯橡胶产品价格走势分析33 第五章2013-2017年热塑性丁苯橡胶市场供需调查分析35第一节2013年热塑性丁苯橡胶市场供给分析35第二节2013年热塑性丁苯橡胶市场需求分析36第三节2013年热塑性丁苯橡胶市场特征分析37
二、2013年热塑性丁苯橡胶购买特征38第四节2013-2017年热塑性丁苯橡胶市场特征预测分析40
一、2013-2017年热塑性丁苯橡胶种类特征预测分析40
二、2013-2017年热塑性丁苯橡胶价格特征预测分析41
第六章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产业链分析44
第一节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产业链分析44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44
二、热塑性丁苯橡胶产业链模型分析45
第二节上游产业发展及其影响分析47
一、上游产业发展现状47
二、上游产业发展趋势预测48
第三节下游产业发展及其影响分析50
一、下游产业发展现状50
二、下游产业发展趋势预测51
第七章热塑性丁苯橡胶营销策略调研54
第一节销售组织及结构调查分析54
一、主要销售模式分析54
二、主要销售组织架构分析55
三、主要销售战略规划分析56
第二节销售区域调查分析58
一、主要产品品种销售区域分布58
二、新产品销售区域分布预测59
第三节品牌策略分析61
第八章2013-2017年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第一节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的发展周期63
一、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的经济周期63
二、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的增长性与波动性64
三、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的成熟度65
第二节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历史竞争格局综述67
一、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集中度分析67
二、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竞争程度68
第三节中国热塑性丁苯橡胶市行业SWOT分析与对策
一、优势70
二、劣势71
三、威胁72
四、机遇73
五、发展我国热塑性丁苯橡胶市工业的建议74
第九章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77
第一节重点企业A77
一、企业简介77
二、管理状况分析78
三、经营状况分析79 63 70
一、企业简介8
1二、管理状况分析8
2三、经营状况分析83 第三节重点企业C8
5一、企业简介8
5二、管理状况分析86
三、经营状况分析87 第四节重点企业D89
一、企业简介89
二、管理状况分析90
三、经营状况分析91 第十章2013-2017年热塑性丁苯橡胶企业投资潜力与价值分析第一节2013-2017年热塑性丁苯橡胶企业投资环境分析94第二节2013-2017年我国热塑性丁苯橡胶企业投资潜力分析第三节2013-2017年我国热塑性丁苯橡胶企业前景展望分析第四节2013-2017年我国热塑性丁苯橡胶企业盈利能力预测第五节2013-2017年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预测98 94 95 96 97 第十一章2013-2017年中国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00第一节未来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00
一、2013-2017年行业发展分析100
二、2013-2017年行业技术开发方向10
1三、总体行业十二五整体规划及预测102第二节2013-2017年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运行状况预测10
4一、2013-2017年行业总产值预测10
4二、2013-2017年行业销售收入预测10
5三、2013-2017年行业利润总额预测106
四、2013-2017年行业总资产预测107 第十二章2013-2017年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投资风险展望110第一节宏观调控风险110第二节行业竞争风险111第三节供需波动风险112第四节经营管理风险113第五节技术风险114第六节其他风险115 第十三章2013-2017年热塑性丁苯橡胶行业发展投资策略及建议117第一节2013-2017年中国热塑性丁苯橡胶企业投资策略分析117
一、产品定位策略117
二、产品开发策略118
三、渠道销售策略119
四、品牌经营策略120
五、服务策略121第二节企业观点综述及专家建议12
3二、应对殴债危机策略建议12
4三、专家投资建议125 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详细图表略…….如需了解欢迎来电索要。
----
【报告价格】[纸质版]:5300元 [电子版]:5500元 [纸质+电子]:5800元(部分用户可以享受折扣)
【交付方式】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付款后24小时内发报告)
【企业网址】
文)
(点击看正
第三篇:中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题目:《中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关键词:中国民航业;高铁;空铁联运;私人飞机
摘要:在可以预见的短期五年内,我认为中国民航业无疑会受到高铁的冲击影响,如果不及时调整战略方向,认清自身定位,民航在和高铁的惨烈激战后,一些民航企业可能会走上不归路,而整体民航业甚至会因高铁大量分流而受到严重打击。因此在空铁大战正式开打之前,中国民航业不要凭借以往业绩过分乐观,而应该提高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拿出改革方案缓解迫在眉睫的冲击,实施改革方案从而和高铁形成相辅相成的稳定格局,刺激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民航和高铁不再以争夺客源为目标而是共同发展。针对此本论文详细阐述了十二点举措以应对高铁冲击。而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我认为中国运输业会逐步形成空铁联运的格局,双方以欧洲空铁发展模式为蓝本,从竞争对手化为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中国综合交通体系。在未来十年之后,中国即将迎来通用飞机市场大规模爆发的时代,私人飞机高度普及的目标将会随着私人飞机开发研制批量生产,私人飞机每年逾越百万的高额保养费和维修费降低,相关政策出台解决低空空域的管制问题,机场建设等配套设施的完善等难题解决之后成为可能。中国通用航空市场将逐步与国际接轨,私人飞机走进寻常百姓家。
摘要:In a short period of five years, I think china will certainly is growing tall iron impacts, if not to adjust, to identify itself in strategic direction, the civil aviation in the fighting and high-speed rail cut-throat, some of the civil aviation enterprises may go on the way, and even the airline will of iron and a high separation seriously.consequently, it formally started the war, china's past performance with growing should not be too optimistic, we should enhance crisis and competitive, Took out the reform plan to ease the face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s and iron and a stable pattern on the other and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ivil aviation and high-speed not in contention for the purpose passenger origin is against this
common development.this paper expatiated on the 12 measures for high-speed impact.In the next five to ten years,I think china will be formed the connection is empty iron, the european development mode based on the iron, the competitor partners jointly build china into an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In the next ten years later, china is in general of the market of time, private flight highly popular target will be as a private aircraft for mass production, development on private aircraft million a year after the upkeep and maintenance costs and related policy introduc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airspace control low level the airport construction, necessary faciliti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blem solved such as possible.chinese general aviation market will gradually and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 of tracks, private plane went into the ordinary homes
引言:中国民航业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迅猛的快速发展历程,而高铁的变革无疑将推动中国运输业发展形成新的格局,在此渐变的过程中中国民航业将何去何从是必须关注的问题,本篇论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正文:
我认为中国民航业未来五年内的发展趋势预测如下:
中国运输业正在逐渐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作为四万亿投资的“火车头”,铁路部正在谋划在有史以来的最大发展蓝图。按照铁道部2008年年底调整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道部将铺设一个巨大的四纵四横、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网络,覆盖7亿多人口,里程增至1.6万公里,其中1.3万公里将于2012年便可投入运营。具体来看,如果以武汉或西安为中心,则通达国内一线城市的时间均将在2至6个小时左右。这些铁路基本上都是贯
通南北和东中部地区的高速铁路线,持续提速后的运营效果已经或多或少冲击了民航市场。
高铁的迅猛发展对民航运输的影响已经初见端倪,而且在未来高铁全部建成后,可以预见这种影响效应将会成倍放大。因此,对于铁路系统首次在较大范围内对民航业的严峻挑战,中国民航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对此在近期迅速做出反应。分析民航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同时根据高铁现况调整自身定位,采取措施主动去适应才是正确的选择。
首先要明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航业在我国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无论是在铁路运输不发达的美国,还是在铁路运输很发达的日本和欧洲,航空都是重要且大众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民航业面对高铁的迅猛发展,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积极寻找对策实行改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冲击。
我认为中国民航业面对高铁竞争的近期改革举措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二点:
措施一:票价水平提升竞争力
航空公司必须继续严格控制成本从而降低票价。与欧美和东南亚许多低成本航空公司相比,我国大部分航空公司在成本控制上仍有潜力可挖,比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场建设费和燃油附加费,增加节能减排的措施,减少饶飞,开通航路等等。与此同时民航和高铁两者的价格差距已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因为高速铁路建设投资很大且必将以高成本运营,所以定价收费也会提高。
措施二:调整航线结构,发展远程航线
随着铁路系统的不断提速,民航在速度方面优势的减少必须承认的事实。旅客的大量分流导致了航空的短途业务发展水平急剧下滑,比如西南曾经的黄金航线成渝空中快线被迫停航,比如距离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的开通不到50天就被迫停飞的“郑州—西安”航线。因高铁的开通而被迫停飞的支线航空正日益增多。我不由得又联想到在2010年1月19日向法院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的亚洲航空业巨人——日本航空公司,虽其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将日航逼上绝路的最关键原因,是日本高速铁路“新干线”的商业化密集运营成功。但我同时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民航业将坐以待毙,首先和城市化率极高的日本相比,中国具有自己的国情: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大同时城市化率低。根据民航总局的统计,2009年全国航班人次是2亿3000多万人次,这说明中国民用航空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再比如说,西藏开通铁路后,西藏的航空业务并未因此萧条,以2009年为例,民航在西藏的业务量增长了38%。
所以中国民航业应该认清形势,在战略上扬长避短。按照运行成本,乘坐高铁每公里的成本是4角到4角5分,航空是4角5分到5角。故在500公里以下,航空公司应该取消绝大多数航线,在500到800公里内让高铁拿走30%到40%的客流,在800到1200公里内让高铁拿走15%到20%的客流,而在大于1200公里以上的航线上,航空的优势相当明显。所以民航业急需调整航线结构,在与高铁存在竞争关系的500-1200公里的航线上退出大部分市场,同时积极发展和高铁不存在市场重叠的远程航线和支线业务。
措施三:多开国际航线,加强国际业务
国际航空市场一直是对我国国民经济和民航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市场。但是,近年来中国民航业的国际航空市场却始终停滞不前,现状是欧美等大型航空公司占据了大部分中国高端的商务出境旅客的市场,而低端的以旅游、留学、探亲为目的出境旅客,不断地由国内各城市流向首尔、香港、新加坡、曼谷等地再分流转机。因此,多开国际航线,加强国际业务,提高国际竞争力,我认为这才恰恰是当前民航业应该重点关注的。
措施四:积极发展国内支线业务
高铁建设由于投资大、占地多,只能建一些骨干网络连接大中城市。而民航机场建设投资少、占地少,可以建设干线和支线相结合的航空网络,因此民航应该将不通铁路公路的偏远地区以及出于客源、地形条件等方面原因并未规划高速铁路或快运专线的广大西部地区划
为航空运输发展潜力地区的范畴,对这些地区加强小型支线机场和通勤航空通航点的建设。措施五:提升民航服务质量和效率,区别高铁落后服务
虽然中国铁路客运采用动车组、改善火车站条件来升级硬件设施,但由于铁路客运的总体情况仍是供不应求,而且铁路客运非公司化运作从而缺少竞争的动力和参照物,因此改善软件——服务质量却并未跟进。我认为铁路运输这一现状在短期内并不会改变,民航业应该在自己已有的服务优势基础上不断提高,吸引如商务旅客等注重服务质量的旅客,和铁路运输的落后服务扩大差距,划清界限。如果能够在服务方面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减少旅客货主的不便和时间耗费,精简航班运输服务的流程,比如解决大型机场步行时间过长的问题,比如加强机场与航空公司、海关、边检等驻场单位的沟通协调,从而确保服务流程顺畅,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民航对高铁的优势将不言而喻。
措施六:重新规划航线网络和枢纽
中国国内的航线网络由于市场需求,空域资源等多种因素呈现“蛛网式”结构,为了减少四纵四横的客运专线网络的影响,优化航线网络迫在眉睫。避开高速公路沿线的短航线,采用合适的机型将部分甩飞航线拆分成两个直飞,更加重视方便旅客的城市对式航线都是很好的优化措施。
措施七:民航业进行系统性深刻变革,航空公司由企业竞争转为合作联盟
系统性挑战只能系统性应对,政府和民航局应该制定行业发展战略,进行系统性深刻变革以提升民航竞争力。大力推进航空公司的兼并重组,培育有竞争力的航空公司,为民航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责无旁贷地用政策来推动航空市场领域,主动地加以引导和发挥作用。同时,航空公司要注重自身的管理改革,优化运营模式和营销策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寻求安身立命的可靠保证。
措施八:加大开发民航可用的空域资源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建议我国开放3000米以下空域,将通用航空开放放在中国航空的出路问题的高度来提。目前我国空域与航,军、民航管制标准不统一,空中管制制约严重,民航可用的空域资源太少,导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的流量控制日益严重,航班正点率很低,许多航班不得不在地面或空中长时间等待甚至绕飞。因此,我认为加大空域资源开发,建立自由飞行区域同时减少飞行禁区刻不容缓。
措施九:提高航班便捷程度,减少旅客地面停留时间
由于空中飞行时间基本是固定的,因此节省旅客的地面停留时间即提高其旅行的附加值。流程的优化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开展:将截载时间推后至起飞前一刻钟,并明确告诉旅客办理值机手续的截止时间;与机场协商设立安检专用通道,提高旅客通过效率;减少旅客的中转航班等待时间;加快行李提取速度;合理安排航班,提高航班正点率;减少飞机滑行等地面周转时间等等。
措施十:电子商务发展,减少值机时间简化流程
根据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的《2008年民航国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可以看到,航空的服务优势明显高于铁路,电子商务对此的贡献功不可没。网站已经越来越成为顾客了解航空公司和购票的主要方式,航空公司也意识到了这点并加大了对网络建设的投入。与之相比铁路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建设落后太多,在火车站买票排长队、插队和黄牛票等现象至今仍未杜绝,因此,民航需要在已有的优势上继续大力推进电子商务。
民航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发展自助、网络、短信等值机方式。现在国际上已经开始计划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自助值机系统,为的是让顾客在到达机场前已经办妥登记手续,避免了提着沉重的行李排长队等候,不但提高了旅客的旅行效率,同时还降低了地面服务成本。
措施十一:航空公司发展低成本子公司。
我国的民航业面临着国际上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以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运价相对较低的交通方式的竞争压力。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航空公司除了严格控制成本外还需要进行商业模式变革,培育低成本的航空公司,以便实行低成本航空运营模式。当然,这需要民航局和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措施十二:发展科技水平,机队水平
根据搜集的资料,现代飞机发展史上,技术水平提高促使新机型获得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以涡扇发动机取代涡喷发动机使得民用航空真正迈进喷气时代,促成了B747的传奇;涡扇发动机涵道比的不断提高使得更有效率的双发单通道科技不断涌现;电传操纵、新型材料、新型电子系统的应用使得现代飞机设计余度更大,而目前齿轮传动发动机技术、铝锂合金技术的逐渐成熟非常有可能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因此,采用更多的新技术开发波音和空客的下一代理想机型和加强公司的机队规模建设都无疑将为航空公司带来巨大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至于在中国民航业未来发展的五年到十年的时间里,我认为将形成空铁联运的整体局势。高铁对民航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五年的冲击过后,客流通过市场进行了重新分化,高铁的发展有利于航空旅客通过铁路向大型枢纽机场聚集。空铁两者应该以最大限度满足民众交通需求为共同目标,逐渐形成共存互补的市场合作关系。再者,综合交通体系的形成提高了交通运输的便捷程度,将能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民众旅行需求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因此这块蛋糕足以撑起二者实现双赢。而且,如果形成了陆空优势互补的局面,将能有效遏制外竞争者乘虚而入,因此对待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应该用不同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从西方发达国家综合交通运输演变的历史来看,航空运输与高铁的发展,必然会经历一个由竞争到合作并同步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国现在面临的现状十年前欧洲和日本早已出现。以欧洲为例,据高铁据民航总局的调研报告显示,2000年欧洲高铁旅客运输量达1.83亿人次,2006年增长到2.5亿人次,年增幅达11.2%。而同一时期,欧洲的短途航空运输市场几乎有被高铁取代之势,如伦敦至布鲁塞尔、巴黎至马赛的高速列车运营之后,航空公司的每日座位数急剧下降,两地通勤的人们在选择交通工具时,选择高速列车的升至50%,驾驶汽车的为43%,搭飞机的仅为7%,航空市场份额严重下滑,部分中途国内以及欧洲境内航线被迫停止运营。但欧洲民航面对危机快速反应,航空公司纷纷削减成本、重新定位目标市场开拓长线市场应对高铁的竞争。以法航为例,再与法国国营铁路TGV的竞争中,旅客旅行时间在2小时以内的市场,TGV占了90-95%,3个小时以内的市场,TGV也占了60%,但在4小时及以上的客运市场,TGV只占38%,而法航占了62%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大大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民航总局考虑到欧洲高铁网络化布局与其相似性,已经选择欧洲作为样本研究希望复制欧洲模式。如今,空铁联运在国外已经屡见不鲜,全球大概共有120座机场建立了空铁联运的模式,且许多机场建了专门的铁路候车室,改善了机场与所在城市的地面交通条件,方便了旅客,又扩展了机场的辐射区域。进一步举例说明,如法兰克福机场在1999年与德国铁路合作建成法兰克福机场航空铁路联运中转站,乘客飞抵该机场后在机场地下即可乘坐高速铁路通达德国任何城市,甚至包括邻近国家的大城市,十分便捷。除了法兰克福机场,法航与法国国营铁路公司也在始发自巴黎的12条TGV高速铁路上实行代码共享,如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乘客购买的法航代码共享机票包含了高铁票,乘客可在布鲁塞尔托运行李,然后搭乘高铁直达戴高乐机场。
然而,现在中国政府部门的管理现状并不利于空铁联运此目标的实现。由于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需要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协调,而现状是,铁路与航空、公路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在空铁联运对航空的利益远远高于铁路的条件下,如果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将会为空铁
联运的实现设置了巨大障碍,还需要政府部门尽快协调解决。如果相关政策出台,首个空铁联运的标本可望在两年后成为现实,即新的虹桥客运站。其在设计之初便借鉴国外空铁联运的思路,毗邻上海虹桥机场而建,并意图做成该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
总而言之,中国如何在未来实现空铁联运的格局并收到预期目标,还有许多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和商榷,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协调以及下大力气规划建设。
最后一个阶段,在十年时间里我认为中国通用航空市场将逐步与国际接轨,飞机将逐渐将普及直至高度私有化。有理由相信,随着未来相关政策出台解决低空空域的管制问题,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攻克私人飞机自主研发的瓶颈,机场建设等配套设施的完善,私人飞机每年逾越百万的高额保养费和维修费,低碳飞机的开发研制等现有难题后,飞机的高度私人化将成为可能。
2008年时我曾在杂志上看到荷兰发明了会飞的汽车,并已经投入批量生产。该飞行汽车采用环保节油的陆空两用引擎,使用普通车的无铅汽油,空中时速可达190公里,价格与豪华轿车持平。然而在我国飞行汽车根本无法普及,因为飞行汽车的飞行高度在一千两百米以下,仍属于我国的管制区域,而空管部门不批准飞行汽车的飞行申请。同样,如果私人飞机要发展成为低廉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松绑将是关键契机。
近年由于种种观念上的落后,导致了中国对于通用航空缺乏重视,其实天空就像土地河流一样也是一种资源,它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中国的低空领域至今仍未向私人飞机开放,私人飞机只能在有限的民航航路上申请飞行,并且每次飞行都需要提前申请。若要驾驶私人飞机需要获得民航局核发的“飞机适航许可证”,同时要得到军民航空管理部门飞行区域和飞行计划的批准。
可喜的是,在国家的政策层面上中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已提上了议事日程。2007年在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举行的中国通用航空大会已经预示了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2010年11月1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更是对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出明确部署,将未来通用航空的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2011年前为试点阶段,2011年至2015年底前为推广阶段,2016年至2020年为深化阶段。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此文件的出台为中国未来低空管制的放开扫平了制度障碍 ,中国即将迎来通用飞机市场大规模爆发喷井式增长的时代。
我国的通用航空市场无疑有着庞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私人飞机将成为通用航空领域即将崛起的朝阳产业。庞巴迪商务飞机亚太区销售区域副总裁DavidDixon表示公务飞机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据相关资料显示,未来15年中国通用飞机需求量有可能突破1.5万架;在未来20年,我国仅民用直升机的市场需求就将达到1万架。目前我国按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的要求自主设计制造的小型飞机,除“小鹰-500”外,还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AC-500”飞机。中国通用飞机的生产厂家在近年也有显著增加,2006年11月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渭南蒲城通用飞机项目也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建成亚洲最大的通用飞机制造中心。而中国通用飞机的人才储备近些年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通用航空的从业人员已达8000多人,通用航空飞行人员1768人。
除了通用飞机市场的巨大潜力外,私人飞机的配套设施机场建设也会与此相辅相成形成新的分布格局。除此之外,航空公司可能会顺应市场需求发展“空的”或者飞机出租等业务。
第四篇:中国眼镜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中国产业信息网
中国眼镜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 2010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以及我国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作用的显现,眼镜行业延续快速增长的势头,经济效益快速提升,行业整体呈现勃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2010年1-11月,我国眼镜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之和)达到154.356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25.42%;利润总额达到8.482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39.23%。2011年以来,我国眼镜行业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中西部地区产值比重逐步上升。2011年全国眼镜产量高达4.92亿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12年上半年眼镜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101.1亿元,同比增长16.10%;2012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累计产量24,417.72万副。“十二五”期间,我国眼镜行业将迎来许多新的战略发展机遇:全球经济复苏对外贸型眼镜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舞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消费升级,眼镜已成为人们提升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为眼镜行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国内发展潜力和空间;国家更加关注民生产业;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行业优胜劣汰。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眼镜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眼镜相关概述、中国眼镜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眼镜市场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眼镜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眼镜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眼镜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您若想对眼镜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眼镜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 眼镜行业概述
第一节 眼镜
一、眼镜简介
二、眼镜的分类
第二节 眼镜架
一、眼镜架的定义
二、镜架结构
三、镜架材料
四、影响镜架价格的因素
第三节 各种类型眼镜介绍
一、太阳镜的概念及分类
二、老花镜的种类
三、防辐射眼镜的概念与作用
四、防护眼镜的选择与分类
五、运动眼镜的介绍
全国咨询热线:400-600-8596(7*24小时)
第二章 眼镜行业全球市场分析
第一节 2012年全球眼镜行业市场概况
第二节 2012年全球主要国家眼镜行业市场概况
一、欧洲地区
二、北美地区
三、亚洲地区
第三节 2012-2016年全球眼镜行业市场趋势预测
第三章 中国眼镜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眼镜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2年中国眼镜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中国眼镜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四章 中国眼镜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眼镜市场分析
一、2010年眼镜市场形势回顾
二、2011年眼镜市场形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眼镜行业市场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一、中国眼镜行业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二、2010-2011年中国眼镜行业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第三节 中国眼镜行业市场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发展国内眼镜业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二、中国眼镜产业的发展建议
第五章 中国眼镜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第一节 眼镜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一、2009-2011年我国眼镜行业总产值分析
二、2012-2016年我国眼镜行业总产值预测
第二节 眼镜产品产量分析及预测
一、2009-2011年我国眼镜行业产量分析
二、2012-2016年我国眼镜行业产量预测
第三节 眼镜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
一、2009-2011年我国眼镜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二、2012-2016年我国眼镜行业市场需求预测
第六章 2009-2011中国眼镜行业生产数据分析
第一节 2009-2011年中国眼镜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一、2009年中国眼镜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0年中国眼镜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1年中国眼镜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09-2011年中国眼镜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一、2009年中国眼镜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0年中国眼镜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1年中国眼镜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09-2011年中国眼镜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09年中国眼镜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0年中国眼镜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1年中国眼镜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第七章 中国眼镜市场竞争格局透析
第一节 中国眼镜行业竞争现状
一、同行企业间竞争分析
二、眼镜产品竞争分析
三、营销方式竞争分析
第二节 中国眼镜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生产企业的集中分布
第三节 中国眼镜行业竞争中存的问题
第四节 2012-2016年中国眼镜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第八章 中国眼镜行业优势生产企业竞争力及关键性数据分析
第一节 陆逊梯卡华宏(东莞)眼镜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上海依视路光学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 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中西眼镜(大连双D港)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五节 北京博士伦眼睛护理产品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六节 凯米光学(嘉兴)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七节 诚益光学(厦门)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八节 浙江泰恒光学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九节 上海卫康光学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节 镇江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九章 2012-2016年中国眼镜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2012-2016年中国眼镜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二节 2012-2016年中国眼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眼镜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二、眼镜市场供需及价格发展趋势分析
三、眼镜产品自身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2012-2016年中国眼镜行业市场预测分析
一、眼镜行业市场供给预测分析
二、眼镜行业市场销量预测分析
第四节 2012-2016年中国眼镜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章 2012-2016年中国眼镜行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 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投资领域
二、主要项目
第二节 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
二、经营风险
三、竞争风险
四、其他风险.第三节 专家投资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全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图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图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月度同比)(%)图表: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图表: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
图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图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图表: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图表: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
图表:2012年中国GDP增长预测
图表:国内外知名机构对2012年中国GDP增速预测 图表:……
更多图表详见正文……
第五篇:中国各省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各省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北京:
1、中国首都,未来也是世界首都之一。按照目前中国的复兴速度,20年后肯定是世界的中心城市之一。
2、经济职能一定要迁出北京。其中,各类金融机构总部尽量迁往上海,除金融企业之外的其他中央企业总部尽量迁往天津滨海新区。
3、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还要加强。不要被什么地方自治和民主改革之类的口号所欺骗,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可以改革改善,但是绝对不能全盘否定。
4、中央商务区在东部,那西部就应该发展成中央政务区。二环以内的部委机关应集中迁移到西边集中办公,国务院也可以考虑从中南海迁往环境优美的西郊。
5、地铁建设是解决北京绝大多数问题的关键,如果按照东京的密度,北京还应修建30条地铁。东京的面积比北京小,人口比北京多,但是除了银座浅草涩谷等少数几个地方之外,东京的其他地方的大街小巷在平时几乎看不到行人,路上也看不到什么车辆,更不用说有堵车之类的事情了。北京交通建设的方向不是消灭堵车问题,而是要达到大街上基本见不到车辆。
6、除了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外,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的大气污染问题还是发展地铁。单双号上路的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7、缺水问题根本之解决不在南水北调,而在以下两方法:第一是发展中水,如果北京的全部污水都处理为中水再排放到地表形成人工湖,十年后北京有五分之一的地表都会变成水面,从而可以改变北京的气候增加北京的降雨量。第二,在北戴河海边建立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工厂,将海水淡化成直饮水后直接用管道输送到北京。当然,成本会比较高,但是还是远远低于现在喝的桶装水。
8、北京高校的本科生部都可以迁出北京,只留研究生部在北京就可以了。对于部分已经边缘化的老北京人,政府应该在经济上鼓励他们迁出北京,就象首钢迁往唐山那样;对于大量的思想上已经国际化全球化的又会外语的住在北京的北京人和外地人,鼓励他们出国定居;对于呆在北京的部分外国垃圾,坚决遣送出境,绝对不要手软,有些白人黑人以为自己有钱有势,在中国随意乱搞女人,简直就是畜生禽兽猪狗不如,对这些洋垃圾不要说什么人权,因为他们连兽权都不配,要坚决将这些畜生赶出中国赶出北京!!或者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国际惯例接轨,让国内成立一些光头党之类的民族主义组织定期袭击这些鬼佬以及和它们鬼混的中国女人!!总之,北京的人口数量一定要控制,但不要光通过行政命令控制,而要通过市场手段加行政手段协调进行。
上海:
1、十年之内不要说超过香港的话,因为十年后肯定会超过,多说反而无益。亲儿子和干儿子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问题大家不用再去多说了。
2、从内部规划来看,北京的一行一局三会,即人总行、外管局、证银保监会,应迁移到上海;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的总行也肯定会迁移到上海。上海的金融中心还要20年才能建成。现在也不要去过多宣传。
3、中国最大的造船基地在上海,大飞机制造基地也在上海,再加上宝山的钢铁产业基地、上汽的汽车制造基地、洋山的深水港基地、浦东的空港基地等等,我不知道世界上哪个城市有上海这么幸运。这种大规模的制造业规划,全世界大城市独一无二。当然,规划毕竟是规划,能否实现还要看阿拉们自己的努力了。
4、如果一切顺利,2030年超过东京完全可能,那时候不会再说上海是东方巴黎了,只会说巴黎是西方上海。如果不顺利,上海也会是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几个城市之一,这些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5、最后说一句,上海人的排外已经好多了,但还要继续增加包容性,否则永远不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还有,上海富裕了一定要知道帮助中西部的贫困省份,除了已经确定的西藏的日喀则和新疆的阿克苏之外,还要多增加对口帮扶的地区和帮扶的力度。个人认为上海应该重点帮助云南省,除了地缘因素外,当年上海知青在云南的特殊感情经历也早已将云南和上海连接在了一起,孽债一书的描述太真实了!上海是共和国的长女,长女一定要有长女的风范啊!天津:
1、20世纪前50年发展最快的城市,20世纪后50年没落最快的城市,几乎快到县城的水平了。未来20年里也许又会成为中国复兴最快的城市。如果中央对滨海新区的规划真的实现,那天津又将超越广州成为老三。历史总是在河东河西之间徘徊,没办法说清楚。
2、除了空中客车项目以外,现在滨海的大项目太多了,多得有点恐怖,但是滨海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全跟上。现在很多南方人认为,这种中央投资不是市场经济,这里人的思想不如南方人开放,这里的体制和制度都离商业化太遥远。其实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天津滨海的新型工业化能迅速成功,他的经济潜力会远远超过南方的城市。至于思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思想变得还快,就象中国女人从小脚女人变成世界公交车一样快,一代人的时间足够了。
3、从深圳特区到浦东新区再到滨海新区,肯定是一个比一个好;再加上深圳山东来的张书记,天津的形势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得绝对一点,如果这么多优势集中于一起的天津在10年后还不能超过深圳或广州中的一个,那么就把天津降为地级市吧,这个刘阿斗永远也不要去扶了。
4、原来京津之间确实有竞争。但现在京津城际、京沪高铁、津秦客专、滨海深水港、滨海特大型机场、保税区、高新区、金融改革示范区、城乡改革统筹区等等项目的实施,使得天津的独特性显现出来。北京的很多中央大型企业总部也将陆续迁往天津滨海。
5、除了塘沽,汉沽和大港也有很长海岸线,但好象开发很慢,很多地方还是滩涂。天津市区到滨海之间还有很多荒地,这些都是很宝贵的资源。天津今后的发展方向很可能是荷兰的鹿特丹之类的重工业型港口城市。
广东:
1、排头兵和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这绝对是全国人民需要向广东人学习的,这是我最佩服粤人的地方,这也毫无疑问是未来中华复兴的重要动力。
2、在经济上,只弄广深,不搞非珠,是一大失误。湛茂和潮汕位置绝佳,居然不如中西部,当需广东省政府检讨。今后10年粤省成败关键在非珠,非珠发展从交通建设和教育投资开始。港珠澳大桥之争,有香港自私的考虑,但广东也有责任。希望这桥赶快修好!在港粤之争里,中央只能偏香港;但港台之争,中央绝对偏台湾。最近有香港媒体说,马英九上台后两岸三通,会损害香港作为两岸贸易中转港口的优势,损害香港经济利益;结果中央很不高兴很恼火。这只能说明这家媒体太不识大体了,呵呵。
3、广东人有很多优点:务实、朴素、低调、勤劳。尤其是客家人和潮汕人,确实是很正宗的中华文化传承人。我很佩服他们那种勤劳创业的精神。但广东人的缺点在于考虑事情过于偏重经济利益,大局观稍有欠缺。比如上交国税问题,如果按国税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过去的上海,现在的江苏,都远远超过现在的广东。还有,现在广东上交的税收并未投入到长三角,而是东北和西部。并且这也是必须的。关于深圳的税收问题,确实很特殊,但广东暂时少提为好,因为效果会适得其反。以后深圳的税制会有个有利于广东的改变。
4、广东未来发展不在珠三角的服装玩具工厂,而在文化教育。岭南文化是中国很独特的一支,广东很多方言中,所蕴涵所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也远远超过普通话;甚至有些广东方言的词汇就是古汉语,完全可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另一方面,推广应用普通话又很必要,希望广东的兄弟姐妹能够理解。在广东,考虑很多事情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就可以,但在北京的层面,却要复杂很多。我在广州曁南大学小住过半年,感受到粤文化的独特性,粤语更有汉唐之音啊!我很喜欢!呵呵。。总之,方言要保留,普通话也必须学好。粤语和国语都说得好,才是真正合格的排头兵。呵呵。
5、湛江的未来一个是钢铁,一个是造船。茂名和阳江的港口也可以建大造船厂。个人感觉这三个城市的发展方式应该是整合海岸线资源,走和广深不同的路子。并且,这里的人崇尚读书,这在广东本地人中很例外,另一个例外是梅州,但是梅州又不沿海。所以未来广东省应该将发展重点转到这三市。汕潮揭三市不属于珠三角,虽政治上归广东,但经济上应该入闽台。汕潮揭三市应赶紧融入海西经济区,现在中央马上要拿大笔钱砸到海西经济区,你们快去北京找中央政府反映情况,争取加入海西经济区,这才是关键。还有,到北京后,别光说为了发展经济,一定要让中央知道你们加入海西经济区对统一台湾有多么重要!
6、深圳的问题,一言难尽,去过十次,感觉说深圳的问题太复杂。深圳的问题不是被谁抛弃的问题,而是自己要抛弃掉一些东西,比如低端产业和过多的低素质民工。在政治上要低调,不要再讲升直辖市的事情,避免被香港猜疑,被广州打压。不要再想着去中央要政策,除非你想要的这个政策能有利于统一台湾,否则肯定要不到。最好的方法就是少说多做,最好能人均GDP超过香港。
7、在广东考虑问题和在北京考虑问题,差别非常大!简直就是两种方式,就好象本港明珠翡翠和CCTV的差别一样大。我年轻时在这两地都生活过,出国多年后再回头看此事,平心而论,这两种思维方式都很重要,一个人如果兼备这两种方式,那才是最好的思维。
山东:
1、从长远规划、发展潜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总体实力、科教水平、文化影响力等深层次因素上说,山东到2020年的时候,许多人均指标肯定还不是全国第一,但绝大多数总量指标都将会是第一,其中就包括GDP总值。到那时候,山东人不需要再吹牛,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说:山东是中华第一省。(广东GDP到2020年将会是第二或第三)。
2、山东的发展首先是半岛上的青岛威海烟台。青岛不错,有点象德国的汉堡,希望能加快发展。但是,威海烟台的发展相对其地理位置来说还是太慢,那么长的海岸线,却没有大的港口,也没有大的造船业基地,临海工业发展落后,光靠捕捞海产品是不能发财的。龙口招远面向渤海湾,可以发展军品造船,如潜艇和驱逐舰;荣成文登乳山全沿海,但直面日本,可以发展民用造船业,如利润率很高的石油巨轮和豪华游艇。此外,半岛三市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速度有点慢,这个时候要练好内功,坚持内外两条腿走路,不能光等着国外的产业转移。
3、日照的港口吞吐量还是太小,要知道没有港口的发展就没有日照的发展。
4、潍坊北临莱州湾,海岸线很长却不适合发展大港口,但是至少也要有个中型港口,象天津那样挖也能挖出来的,寒亭区修了直到海边的高速公路,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寿光昌邑都不错。
5、东营和滨洲都有海岸线,但国内基本上没人知道这两个城市是沿海城市,等于浪费了岸线资源。
6、济南要办全运了,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加强一下城市建设。山东省要当GDP老大,济南发展慢了肯定不行。其实济南完全不要和半岛三市去争经济蛋糕,而应该独辟蹊径,做强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物流产业和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
7、淄博不错,城市建设也不错,临沂最近几年也开始起飞,民营企业有势头了。枣庄和滕州的关系要理顺,不然会干扰经济发展。莱芜也不能光搞钢铁,要有第二第三优势工业。济宁泰安是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但是却没有很好地产业化,体制是重要原因。聊城荷泽德州是京沪加京九,为什么还那么穷呢?难以理解。
8、山东几乎所有的地级市都走马观花地去过一遍,觉得山东是我国东部两个地理位置最好的省份之一,另一个是广东。广东近港澳,山东近日韩,相比之下山东更有优势。山东的文化底蕴更是广东不能相比。因此更看好山东。
9、山东的劣势在于官本位思想太重,好多人想当公务员想要个编制。其实山东人应该发扬当年闯关东的精神,去全世界闯荡。可以荡涤掉一些旧思想。还有,山东人一定要克服吹牛的老毛病。
10、全国各省中,山东人的名声威望绝对是第一。即使在海外华侨中,一提起山东人,都说是中华的脊梁,山东人从文化上说是最正宗最传统的中华人。我现在国外,举个身边的例子,如果有山东人和非山东人想在海外租华侨的房子,同等条件下,这些华侨房东都愿意租给山东人,为什么?因为山东人两个字代表的是忠诚、可靠、信义等中华传统价值观念。从这一点,我就知道山东省的文化积淀和山东人极高的名声迟早会成为山东经济腾飞的巨大助推力。祝福山东
浙江:
1、中国最富裕的省份,发展最平衡的省份,毫无疑问是除直辖市外中国能最早实现现代化的省份。该省总体实力肯定不是中国最高,但发展水平肯定是最高,并且未来十年肯定还是第一。广东要超新加坡,有点吹,但浙江超韩国,却太有可能了,最快2015年。
2、韩国9.9万平方公里,浙江面积10万平方公里。韩国人口4500万左右,浙江人口4600万左右。都是沿海的地区,都有较长的海岸线,都有较多的沿海岛屿。由此可见,浙江韩国很相似,非常适合对比。我曾经去韩国旅游,总体感觉比浙江发达,但发展速度低于浙江。个人认为浙江10年内完全可以超过韩国,浙江超韩国肯定比广东超新加坡更加容易。2007年浙江人均GDP官方公布的数据按07年汇率折算为6500美元,韩国为22000美元。浙江最近的发展速度是人均GDP每四年就翻一番,未来速度会慢些,2015年大概为20000美元。考虑到2015年的人民币汇率,折算过来至少有3万美元。韩国2015年的人均GDP大概也在3万美元左右。
3、杭州GDP超过首尔大概要八年,但宁波GDP超釜山五年后就可能实现,宁波港吞吐量超釜山港三年后就可实现。除GDP和人均GDP外,浙江的森林覆盖率、地表水质量、高校知名度、研发能力、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事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海港吞吐量、空港吞吐量等指标,都有可能超过韩国。浙江的缺陷在于中小企业过多而大企业不足,尤其是知名国际大型企业,浙江的重工业水平也偏低。
4、温州太怪异,我一直在观察这种现象,觉得温州的发展模式在国内少数地区可以推广应用,但是大规模推广却不行。温州未来的发展应该是继续面向海外,成为中国与世界融合的节点。还有,温州的交通发展还应该再快些,这么多人在外面,回去一趟都不方便。
5、金衢丽三市相对落后,但比广东的粤东粤西粤北都发达,比苏北也发达。我很佩服浙江人这种全面发展的思想,在中国,各地市能整体协调发展的省份真的很少。
6、浙江人的视野很国际化,对全国各地的了解也很广泛,对商机的把握很快。就算是普通的浙江农民,他们也知道中国的什么地方好赚钱,浙江农民在这一点上和广东农民只知道坐在家里收租金很不同。所以我看好浙江。
7、说了这么多优点,最后必须要说缺点,浙江的富人有的喜欢摆阔气,有的喜欢攀比财产、有的喜欢吹牛、有的浙江富人的孩子们已经丢失了父辈的勤劳踏实的作风了、有的浙江富人有点暴发户的味道了。要注意啊!在低调这一点上,多学学广东人,富贵不过三代啊!
8、在全国各省上报中央的经济数据中,浙江省政府和广东省政府都少报了,其他的都是多报。因为这两个省都有藏富于民的传统。但是广东省内经济发展的差距太大,简直是欧洲和非洲的差距,因此我认为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为全国各省最高。
江苏:
1、除了广东山东之外地理位置最好的省份,除了北京上海之外科教最强的省份,除了浙江之外经济发展最均衡的省份。也是最应该提前实现现代化的省份之一。多次去江苏,最近一次是07年,总体感觉苏南已经达到意大利的发展水平,苏北接近罗马尼亚的发展水平。
2、苏锡常镇四市的经济实力、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已经超过除广州之外的整个珠三角,但是港口的吞吐量还没上去,这四个地级城市都在长江南岸,拥有很长的长江岸线,应统一规划。京沪高铁和沪宁城轨通车后,这里会成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3、扬州泰州南通在长江北岸。南通既有长江岸线也有海岸线,是中国水运最便利的地级市,但崇川的港口太小,应在海门江边建立一个大型长江港口,启东的东元镇应该建立一个大型海港,好象已经动工了。此外,南通的造船业发展太慢,光一个川崎重工还不行,还要有中船重工的投资,苏通大桥通车了,这里可以和崇明的造船基地统筹协调规划。
4、泰州的靖江和高港,扬州的江都和仪征,都是很宝贵的长江岸线资源,都浪费了;这两地现在的经济实力和他们的地理位置还不相符,但未来十年一定会崛起。
5、盐城那么长的海岸线却不适合建立港口,很不幸,经济落后可以理解。但连云港的全面落后却是江苏省过去二十年最大的败笔,要盘活苏北四市,连云港是关键一笔;未来十年江苏省财政投资和政策支持除了南京,最重要的就是连云港。
6、徐州的破落难以想象,05年去过一次,现在不知怎么样。宿迁就象仇和医改,偶尔闪闪光。淮安光改名还不行,总体上还比较落后,阴改光后不要虚度光阴啊。
7、南京在全运后发展提速,十年后肯定会发展成为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省会城市。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强大的科研教育实力,良好的人文氛围,都是未来产业升级最好的支持。
8、总体上说,江苏现在的发展道路和浙江差异很大,有点广东特色又有点山东特色。还有,苏北的未来比粤北和鲁西都要好,苏北对于江苏来说不是负担而是财富,关键是要善于挖掘这笔巨大的财富。
河北:
1、唐山应该发展为河北最大的经济城市和大型港口城市,曹妃甸的优势不能浪费,再加上南堡,肯定是排头兵。在大港口、大石化、大钢铁之外,应该再加上海洋产业、造船业、能源基地、装备产业等等。
2、秦皇岛除了成为旅游业、煤炭运输业、造船业基地外,还应该做成科教基地。既然中央已经取消了去北戴河避暑的习惯,那我就建议中央将北戴河度假基地划拨给中科院,体现中央对高级知识分子的关怀。然后再把北京的那些中科院各种研究所全部迁往北戴河的别墅。因为北京这样的繁华都市根本不适合搞科研,北戴河幽静的海边最适合科学研究工作。这样一来,就有上万科研人员长住秦皇岛了。如果还不满足,可以把北京部分高校的本科生部迁移到秦皇岛海边,北京只留下各高校研究生院就行,我想,象北航、北邮、北理工这样的高校,都会愿意把本科生部迁往北戴河南戴河海边的。当然,肯定有不愿意离开北京的;但是京秦高铁修好后,两地之间只要一个小时,再迁移这些机构就容易多了。
3、承德应该修一条城际高铁通往北京,估计最多半小时吧!其实承德很适合病人修养康复,可以把北京那些医疗机构、医科大学等,迁移一部分到承德。可以把承德建设成全国医疗科研基地之一。
4、沧州拥有黄骅港,是河北省中南部唯一的港口,也是石家庄市唯一指望得上的出海口。应该修建石家庄市到黄骅海边的城际高铁,估计一个小时吧。石家庄市是中国比较破的省会城市,要加快建设啊!沧州绝对应该建设成大型港口和河北省的进出口基地。河北虽然有三个地级市沿海,但是秦皇岛和唐山实际上是中央直接规划的,又在北京天津的北部,河北省根本指望不上这两个沿海城市;河北省唯一可以自己规划的就是沧州港,应该举全省之力建设好这个独生子!
5、廊坊以后就作为北京天津的后花园吧!张家口一定要建设成生态类型的城市。衡水、邯郸、邢台这些地方太差了,如果不加快发展,会比西部还要落后的。
2、钦州适合建立大型集装箱港口,是天然深水港。当然,还要发展造船业,这里的海岸线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船舶都没有一点问题;还有,这里的深水海岸线大多紧邻山区和丘陵,可以建立大型军用造船基地,建造航空母舰,除了大连和上海,这里是最佳地点;建造核潜艇,除了葫芦岛,这里也是最好选择。
3、北海的海岸线适合发展海洋水产、海洋旅游、海滨浴场、海滨房地产、海洋客运等等软性产业。但是一定要吸取当年的房地产教训。防城港可以建成大型的散货进出口基地,如粮食、煤炭、铁矿石等等,也可以建设大型石油进口基地。
4、梧州是除了以上四城市外最有前途的,但是现在没有利用好自己的交通优势。桂林有中央投资和旅游产业,前途也很好。柳州稍微差些,工业地位下降,铁路局也没有大作用,唯一的出路是把广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部分
过来,同时搞好重工业的升级改造。崇左还是刚设立的地级市,必须要建好南宁经过崇左到河内的铁路和高速公路。
5、南宁是这几年发展变化最快的南方城市。但是工业基础太差,经济后劲不足。应该把南宁定位为中国连接东盟的桥梁城市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建成向东盟国家教汉语的基地也不错。河池百色还是太穷,就不说了。
海南:
1、全省的唯一发展道路就是建成中国的离岸经贸中心,特区的帽子早过时了。内地禁止的博彩业和性产业,在这里可以适当放开。但政府一定要管制好。还有很多在内地不能开放的行业,这里都可以开放。
2、博螯论坛还要多些花样,在亚洲要扩大影响。洋浦的钢铁项目应该再加快点,这里有深水港,还可以发展造船业。三亚已经是旅游中心,但还不是大港口,连停靠国际邮轮的泊位都没有。其实海南的西部和南部完全可以划入北部湾经济区,还有湛江。这个经济区确实要统一规划。
3、海口到徐闻的海底隧道应该打通,这在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海口市应该把海岸线好好利用起来,建港口和度假基地。其实海南是最适合发展中国海景房地产的地方,但是当年的房地产**对海南伤害太深了,现在要适当考虑这个事情。中国内地那么多人都没有见过大海,在海南有套房子去过年避寒,是很多人的梦想啊。
4、海南还有个巨大的热带资源,热带蔬菜和热带水果应该是重点农业项目。现在大陆中西部的小城市和农村,吃热带水果还很难,海南应该瞄准这些机会。一共才500万人口的省份,抓好几个产业,就能很快发展起来
福建:
1、建国以来中央投资最少的省份,不怪中央,只怪台湾。但是福建的失误在于没有借力打力,既然台海备战,就要向中央申请把高速公路修成全国最密集并且可以起降大型飞机,修三千公里的高速公路,台湾怎么轰炸也炸不完;既然要挖防空洞,不如把福州厦门的地铁建成全国最好最密集,平时的地铁是市政交通,战时就是巨大的防空洞。这叫战备经济,越是准备打仗就越要发展这些基础设施。高举战备经济的口号,可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
2、如果和平统一,更加要发展经济,增强台湾同胞向心力。海峡西岸经济区说的就是这个事情。福建只有三千多万人口,九个地级城市有六个沿海,占三分之二,为全国第一,并且几乎每个沿海地级市都可以建立深水港口,这巨大的天然优势。
3、福州的城市面积和人口都太少,不象大城市;闽江的河港应该转移到海港,这个事情已经开始了,还要加快。福州的造船曾经全国第一,船政文化深厚,现在可以发展大型民用造船业。既然驻军多,这里也可以发展军事后勤经济,几十万将士吃的穿的都可以在这里采购,这些产业即使战争状态下被轰炸也没有大的损失。还有,为了对台湾的宣传工作,这里可以发展些文化娱乐动漫等软性产业,打仗时打死几个电影明星对国家没什么损失。
4、厦门的外表很好,但经济实力也不强,且为赖氏所连累。最好的办法是建成江西湖南的进出口贸易出海口、南方的旅游度假中心;现在台湾的很多大学都招生不足而亏损,可以吸引他们在厦门设立分校,发展高校经济和科教产业。宁德的海岸线那么长,也浪费了;泉州应该发展到全省第三位的城市,要主要面向海洋发展软性产业,泉港区当年也是东方的大港啊,现在不知道萎缩成怎么样了;莆田面积最小,区位优势也很好,最近发展太慢了。漳州的石化产业是个大突破,现在可以多吸引外资企业投资轻工业,即使打仗损失也没关系。
5、南三龙都不沿海,但森林覆盖率很高,真正的氧吧。应该发展成二线的战备基地,也是战时经济的重要后备力量。首先应把到江西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修好。备战和赚钱其实并不矛盾,可以相互促进。
http://tieba.baidu.com/f?kz=599768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