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设计空间分析
城市设计空间分析
一、视觉景观秩序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影响:自上而下成为特定整体寻求物质表现的载体(政治制度)
视觉艺术、形体秩序
二、认知意向分析
建立在居民对城市空间形态认识和认知图式综合的基础上
两个基本:易识别性---基础;可意向性----目标
城市设计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标志
三、基地环境分析
设计地段相关各种外部条件(社会、文化、自然、地理、形体、心理等)日照、通风、防风因素考虑建筑设计及布置
地形因素
旧城保护价值
四、心智地图分析——询问、书面调查、画图
通过心智地图可以识别出对于体验者来说重要的和明显的空间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从而为城市设计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出发点。
基本特征——“外形”、居民对城市设计和空间环境的理解
五、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响——偏重局部空间环境分析
标志性建筑物对周边影响(视觉影响范围、空间视觉、空间视角、归纳总结)
历史文化特征(保护、强化、弱化)
六、空间序列视景分析
有意识地利用一组运动的视点和一些固定的视点,选择适当的路线对空间视觉特点和性质进行观察,并进行图纸标注,对空间艺术特点和构成方式进行分析
拍摄序列照片---草图透视分析----电脑模拟分析
城市景观——空间意识的连续系统
七、空间注记分析
综合基地、序列景观、环境行为等环境分析优点
将各种感受要素(视觉景观、建筑细部、人的活动等)用多种手段记录下来,进行系统表达与分析
方法:全景式的、带有强烈行为主义色彩的空间分析途径
第二篇:QQ空间分析
QQ空间分析
一 Qzone的基本框架与功能
1.基本情况
QQ空间(Qzone)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开发出来的一个个性空间,具有博客(blog)的功能,自问世以来受到众多人士的喜爱。在QQ空间上可以书写日记,上传自己喜欢的图片,链接动听的音乐,通过多种方式展现自己。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设定空间的背景、小挂件等,从而使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特色。当然,QQ空间还为性精通网页的用户还提供了高级的功能:可以通过编写各种各样的代码来打造自己的空间。
2.功能结构
网站结构外观:
Qzone官方主页结构非常简洁、清晰。导航条包含有:首页、名人博客、品牌空间、相册、城市达人等;下方是具体版块的内容,版块间分割非常清晰。
个人(用户)qq空间的页面设计非常灵活,用户可以根据最近的需求设置不同模板。主要包含有:主页、日志、留言板、相册、音乐盒、迷你屋、好友圈、个人档几大版块。
二 Qzone的商业模式 1.战略目标
Qzone的口号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腾讯公司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Qzone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战略目标是:把qzone打造成国内最大、最好的娱乐社区,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
2.目标客户
QZONE的目标客户群定位为网民和企业。在个人即时通讯平台方面,腾讯QQ的注册用户年龄、学历、职业等结构分布非常广泛,但主要的个人用户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企业客户方面,主要是针对广告客户和企业即时通平台RTX两方面的业务
3.收入和利润来源
大多数Web2.0网站说服投资人盈利的模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收取会员费,另外一种则是广告费。从目前的网站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网站并没有“资本”收取网站会员费,腾讯的QZone也只是走擦边策略:(1)服务收入
拥有Qzone就可以拥有网络日志、相册、音乐盒、神奇花藤、互动等专业动态功能,更可以合成自己喜欢的个性大头贴,并且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皮肤、漂浮物、挂件等大量装饰物品,您可以随心所欲更改空间装饰风格,让您的Qzone够炫、够In,书写你的心情,释放你的精彩!但是QQ空间当中的服务大部分是有偿的,开通黄钻(10元/月)之后就可以尽情的使用各种道具了。开了黄钻之后,就可以开通移动Qzone。这部分腾讯收取了大部
分费用。
(2)黄钻费用收入
QQ黄钻拥有许多特权如:QQ上彰显黄钻贵族标志;城市达人展示 排名靠前,优先展示;空间个性头像特权;自定义头像;动静态头像任选;强大装扮特权 装扮物品免费用;特供品享受折扣;黄钻专区物品独享等特权。一个月十块钱,用手机支付,或者QQ帐户10个QQ币。
(3)广告收入
QQ会员数量庞大,日访问量也是非常大的,网站流量大,腾讯公司不可能浪费这些资.源的,目前腾讯有3000多万收入来源于广告。最近腾讯也涉足电子商务行业,它的拍拍网运行成熟后将会有更多的广告收入。随着拍拍网运作逐渐成熟,将来还会有先的盈利模式出现。
(4)无线与移动增值收入
2000年底中国移动推出了“移动梦网”,当时,腾讯拥有逼近亿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量,但却苦于没有收费的渠道,腾讯提出要和电信运营商共同运营,与移动梦网通过手机代收费的“二八分账”协议(运营商分二成、SP分八成),成为腾讯的又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
4.核心能力
谈到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社区非常关键的能力给用户的体验,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些服务给用户的体验。Qzone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简单的市场占有率,仅是凭借客户渠道的垄断性优势一点,就能获得令竞争对手欣羡不已的丰厚回报。
Qzone是一个虚拟娱乐中心,它给用户提供交流和自主搭建个性化平台服务,服务全面、快捷、方便。以及庞大的具有高粘度的qq即时通讯软件用户群体的支持。截至2011年6月30日,腾讯即时通讯工具QQ的注册帐户数已经超过7.2亿,活跃帐户数超过3.1亿,QQ个人空间的活跃帐户数超过5.5亿,QQ.com已经成为了中国浏览量第一的综合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平台拍拍网也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二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这就是Qzone的核心竞争力。
三 Qzone的经营模式
QZONE的经营理念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发展安全健康活跃平台。” Qzone成立多年多以来,能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个人类博客网站,和它的经营模式是分不开的。
1.虚拟货币
Qzone引进虚拟货币q币,社区内的所有虚拟商品都用q币去计价,然后通过与银行、移动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合作,用银行卡、手机、电话充值,省去了支付过程的风险和成本,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q币,也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市场推广策略
Qzone主要通过下列方法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1)Q币派发
Qzone经常与各大门户网站合作,向用户发放q币,这对于双方来说是双赢的。腾讯既得到它想要的流量,同时合作网站也能获得相应的收入,支持了整个供应链的发展。由于Qq用户量大、粘度高,依托qq软件发布及时信息进行快捷有效的宣传。
(2)在大型网站上做相关广告
Qzone还和其它很网站、社区以及客户端软件商合作,主要是网络广告,可以吸引更多的眼球。
(3)支付
为了解决支付上的问题,Qzone提供了相当便捷的支付方式。用户购买Q点和Q币的方式有多种,比如QQ卡充值、银行卡充值、手机充值、网友间相互赠送等。
(4)配送
Qzone提供的服务都是虚拟的商品,只需要通过网上传输就可以了,大部分的信息甚至不需要进行传输,因为它的大部分商品是属于“自产自销”(产于网站用于网站),所以配送问题对于Qzone来说就不是问题。
(5)服务
Qzone有很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它建有客户投诉中心。在Qzone上进行的交易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它也提供非常好的技术支持。QZONE客服中心,负责为用户提供业务咨询、疑难解答、投诉建议受理等专业服务。客服中心在力求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管理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服务运维体系的不断完善,包括提供24小时的热线服务、在线自助服务、邮箱服务、论坛服务、网上业务信息安全审核等,以实现建造一流的服务中心、培养一流的客服专业人才、与腾讯一起进步共同成长的愿景。腾讯客服中心一直以“做用户依赖的朋友,向用户提供电信级的优质、专业服务”作为奋斗目标。
第三篇:城市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设计
1、城市设计概念:
定义:以人为中心的,从总体环境出发的规划设计工作,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整体形象和环境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的环境设计。
2、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全过程。
3、城市设计的目标:一般意义上的目标,乃指人类活动的动机意志、目的或对象。也指人们活动计划所争取的将来状况。现代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
5、古罗马城市设计的特征:
(1)享乐主义特征;(2)实用主义特征;(3)炫耀主义特征。
6、中世纪的城市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1)要塞型;(2)城堡型;(3)商业交通型。
7、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了解)
8、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空间形式理论:
(1)卡米洛·西特的“视觉有序”理论:
主张将城市设计建立在对于城市空间感知的严格分析上,并通过大量的典型空间实例考察与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列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与设计规律;
批评了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的刻板模式,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
倡导了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基本原则,揭示了城镇建设的内在艺术构成规律。(2)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城市建设的原则:a、表现的原则;b、相互协调的原则;c、有机秩序的原则。
艺术创造问题;a、界定了形式的起源、意义、性质、重要性及牵涉范围,对自然界的形式表现进行了类比分析,提出大自然的“有机秩序”规律。b、强调了艺术的创造本质,认为创造的倾向是一种本能,而理智仅在创造过程中起着辅助的作用;c、形式探索中的特殊领域,按其特定的性质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靠推理就可以领会的问题,第二类是靠直觉感受的问题。(3)芦原义信:
减法空间和加法空间:前者先确定内部,再向外建立秩序;后者先确定外部再向内建立秩序;
十分之一理论:要获得与室内相似意义的空间,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8~10倍的尺度;
外部模数理论:外部空间设计可以采用20~25m为模数。
现代城市功能理论:
(1)勒·柯布西耶的城市集中主义:
a、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加剧,已出现功能性的老朽。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中心部分的商业地区内交通负担越来越大,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他的集聚功能。
b、关于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c、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d、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这种系统由铁路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起来,布置在地面以上。
城市设计原则:
a、以几何为基础去创造洁净、简单的外形; b、崇尚秩序、功能和朴实; c、理性与效率至上;
d、现代的建筑要使用现代的建材; e、摒弃装饰,尤其是仿古; f、追求标准化、重复化。田园城市与新城设计理论:
(1)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a、对土地所有权和城市形态的描述;
b、对田园城市管理机构的组成以及其权限范围的构想; c、对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探讨。场所文脉理论:(1)凯文·林奇:
提出城市形态是受不同价值标准影响的观点,认为一般城市形态理论应以人为目的,以具体物质形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并且应当具有动态、参与决策和公众可参与的特征。
空间价值评判标准:活力、感受、适宜、可及性及管理。此外还有两个额外指标:效率与公平。人文社会设计理论:(1)简·雅各布斯
城市设计四个基本条件:
a、街区中应混合不同的土地使用性质,并考虑不同时间、不同使用要求的共用; b、大部分街道要短,街道拐弯抹角的机会要多;
c、街区中必须混有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建筑,老房子应占相当的比例; d、人流往返频繁,密度和拥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生态设计理论:
(1)伊安·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
a、自然过程规划; b、生态因子调查;
c、生态因子的分析综合; d、规划结果表达。城市设计的整体概论“(1)罗杰·特兰西克:
罗杰的设计思想融合了千人许多的设立理念:他指出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必须综合应用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等。
9、城市设计可分为概念性城市设计、策略性城市设计、务实性城市设计、概念性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策略性城市设计——是城市发展特定问题的研究型城市设计,又称为专项城市设计。
务实性城市设计——是针对规划实施项目的城市设计,按其实践开展的不同价值取向和专业特点,可分为开发型、保护与更新型、社区型。
10、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物质空间环境、功能活动与人、管理机制。
11、城市设计的任务:
城市环境研究:正确认识城市设计涉及相关要素间的关系、找寻发展寻在问题、发展目标与发展对策。城市空间环境:创造一个形式宜人、功能活动安全方便,具有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城市社会空间:促进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秩序建设,建立合理融洽的社会环境,提高公众利益。
城市经济发展:建立可行的发展模式,鼓励城市不同形式的经济活动产生,促成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可持续。管理与控制:合理控制城市的发展,维护城市环境良好状态,保护城市文化遗存,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就。
12、城市设计的工作特点:
(1)综合性;(2)持续性;(3)地域性;(4)控制性。
13、城市设计的内容:
()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2)城市土地利用;(3)城市景观;(4)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5)城市活动系统;(6)城市特色分区与重点地段;(7)城市设计实施措施。14.、城市设计的基础资料:
(1)城市自然;(2)历史与文化背景资料;(3)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4)城市景观;(5)土地利用与建筑;(6)城市公共活动与场所;(7)城市交通与活动体系;(8)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相关资料。
15、城市设计成果一般包括: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设计图、城市设计与研究附件。
16、城市设计一般分为城市总体、城市片区、重点地段三个层次。
17、时间和空间是土地综合使用的基本变量。
自然形体要素:河岸、湖泊、海湾、旷野、山谷、山丘、湿地等。
18、开放空间:指城市的外部公共空间。
四个特质: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功能性。开放空间在城市结构体系中承担的角色特征: a、边缘:即开放空间的限界;
b、连接:系指起连接功能的开放空间区段;
c、绿楔:这是一种真正的城市开发中的“呼吸空间”;
d、焦点:一种帮助人们组织方向和距离感的场所或标志; e、连续体: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一体化联系。
19、单一功能体系和多功能体系:
单一功能体系:以一种类别的形体或自然特征为基础形成的空间体系。多功能体系:大多数开放空间体系其实都是集多功能与一身的。20、开放空间的设施与小品:
环境设施指城市外部空间中供人们使用,为人们服务的一些设施,其完善与否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和社会民主程度。
建筑小品则一般以亭、廊、厅等各种形式存在,或单独设于空间中,或与建筑、植物等组合形成半开敞空间。功能:休息、安全、方便、遮蔽、界定领域。
分类:a、休息设施;b、卫生设施;c、绿化设施;d、环境标识;e、拦阻诱导。设计要点:
(1)兼顾装饰性、工艺性、功能性和科学性;(2)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保证;(3)具备一定的可更新性;(4)综合化、工业化和标准化。
21、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分为建筑色彩和场所色彩。
建筑色彩:指城市色彩中众多建筑物的群体色感、分为主色调、辅色调。场所色彩:相对建筑色彩而言,与之互补的环境色。城市色彩的意义:
(1)城市色彩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反映;(2)城市色彩可以辅助城市空间的形成;
(3)城市色彩对于形体的调和是一种重要的补救措施。城市色彩的设计原则:
(1)城市色彩设计要体现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美;
(2)城市色彩设计要传承文脉,珍视城市现有的色彩特质和历史文化;(3)城市色彩设计要考虑城市的气候特征、山水特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4)城市色彩设计要考虑建筑场所不同的功能性质。城市色彩控制引导方法:(1)主色统一: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建筑的墙面或屋顶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色调。
(2)辅色统一:指在一定的去范围内,建筑的门窗或装饰线脚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色调。
(3)场所色统一: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铺地色彩、街道设施色彩和绿化色彩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色调。
22、空间——形体分析方法:
(1)视觉秩序分析:是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学评估的重要内容。
(2)图形——背景分析:基于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基本原理,从二维平面来分析公共空间及建筑实体的形式和分布,研究城市环境中虚空间和实体之间的存在规律。
(3)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分析:视觉感受是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的主要途径,而空间形态构成不仅具有视觉审美意义,也直接影响人们对空间环境的心理感受和在空间中的活力。
场所——文脉分析方法:
(1)场所结构分析:活动、事件与空间的结合构成了空间场所中人与环境、空间与时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这种稳定的关系在物质空间上的映射即体现了场所的深层结构,场所结构分析就是针对这一“以关系为中心”的深层结构展开的研究。
(2)城市活力分析:城市活力分析的基本途径是通过仔细观察城市空间环境中的日常生活场景和事件,分析城市空间的设计和组织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和作用,总结空间规划设计的相关原则。
(3认知意象分析:认知意象分析是一种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论,其分析结果直接建立在居民对城市空间形态和认知图式综合的基础上。
认知意象五大要素:路径、边缘、区域、节点和地标。
(4)文化生态分析:文化生态分析正是通过研究人类文化形成过程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的相互关系,阐释文化与环境的适应过程。
相关线——面域分析方法:(1)“物质线”:通常是指城市空间在物质层面上所反映出来的各种实存的“线”。在具体的空间环境中,“物质线”是清晰可辨的,比如现状工程线、道路线、建筑限、单元区划线等。
(2)“心理线”:它以人的认知为前提,是指人们对城市域面上物质形体的心里体验和感受所形成的的感知“力线”,包括标志性建筑物、空间景观节点的空间影响线域、空间界面的导向线和空间景观的序列轴线等。
(3)“行为线”:它主要由人们周期性的节律运动及其所占据的相对稳定的城市空间所构成。通常包括发生在城市道路、广场等开放空间中的运动所留下的空间轨迹线等。
(4)“人为控制线”:它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意义,是设计干预的结构,是由设计者和建设管理者进行城市建设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各种控制线。如现代城市设计中为分析描述空间结构、形体构成、容积率、高度控制而形成的各种辅助线,以及规划设计红线、视线通廊等空间控制线。
23、巴洛克风格:通过不安定的形体、出人意料的欺负转折、矫揉造作的手法,产生特殊视觉效果的手法主义。
中世纪城市的宁静氛围和宜人尺度渐逝,代之以整齐强烈的城市轴线系统以强调空间运动感和序列景观,道路结点处矗立高耸的建筑物作为视觉联系和引导,从而将不同时期、风格的建筑联系起来构成整体环境。
古典主义风格: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风格的主要特征,强调以几何和数学为其基础的理性判断代替直观感性的审美经验。
24、希波丹姆模式:
(1)以棋盘状的路网为城市骨架并构筑 明确、规整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整体的秩序和美的城市规划模式;
(2)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3)遵循古希腊哲理。
25、中国古代城市设计思想:
“礼制”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主要思想渊源之一。中国城市强调中轴对称,居中为尊。轴线感自外而内,通过院墙体系形成一系列向纵深发展的闭合空间,并借助空间的内外之分与围合建筑的等级差异实现空间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对立。
26、城市色彩模式的选择:城市功能区域模式;城市街道景观模式;城市公共空间模式;城市特性景观模式。
27、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空间向度特征;时间向度特征;人与环境特征;多专业特征;多雇主特征
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2、步行街区 ——即人车分离、没有机动车辆行走的区域。严格意义上说,步行街区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特殊分支。步行系统包括:商业步行街、林荫道、空中和地下步行街,其中步行商业街是步行系统中最典型的内容.3、开放空间——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休闲空间等。它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和功能性。
4、心智地图——心智地图(mental map)是存在心智中的空间意象和环境特征,是由各种生活体验、感受及长期累积的经验,包括:从地图阅读中获取信息、个人的实际经验,也包括图片、传说等。
5、场所——场所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一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
6、城市轴线——城市轴线通常是指一种在城市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形空间要素。城市轴线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要素结构性组织的重要内容。
7、图底理论——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图底关系理论就是将研究形态视觉结构的“图形”与“背景”理论应用于城市设计领域,是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
8、记忆地图——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是反映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地图。它指人们大脑对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特定形象,是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图。
1、简述区域级—城市级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与重点。
设计目标:为城市规划各项内容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一个基于公众利益的形体设计准则,成果具有政策取向的特点。*设计对象一般为整个城市;
*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构造城市景观体系;
*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
*没计城市竖向轮廓。
2、谈谈你对城市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理解
①积极空间:完全由面围合的空间,称为积极空间,人在这种空间内具有安全感。
②消极空问:由点或线所暗示围合的空间,称为消极空间。另外,利用镜面玻璃、水面反射所造成的虚空间,也可属于消极空间,它是形象思维中构成的新空间。
3、按功能性质划分,城市广场可以分为哪些?
广场除主要功能外,通常兼有其他的功能,而主要功能决定了广场的性质。
按主要功能进行划分,城市广场可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商业广场、文化广场和游憩广场等类型。
4、谈谈你对“图底理论”的理解
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
图底关系理沦就是将研究形态视觉结构的“图形”与“背景”理论应用于城市设计领域,是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
在城市环境中,建筑实体由于体量较大,对人的视觉刺激较强,通常成为人们知觉的对象,周围的空间则被忽视,成为对象的建筑成为 “图”,被模糊的事务称为“底”。
l、分析比较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
(1)目的性比较:城市规划宏观控制城市发展:城市设计则是促进环境变化,提高生活质量;建筑设计则直接为修建建筑服务;
(2)工作对象比较:城市规划为二维空间,考虑社会经济物质环境相结合,城市设计为三维空间,可局部、微观;建筑设计仅对建筑物及外部小环境;
(3)成果表现比较:城市规划反应用地平衡;城市设计表现为方案引导;建筑设计则是实施性设计文件;(4)实施时间比较:城市规划体现为发展过程;城市设计实施时间不确定,而建筑设计确定;(5)委托人比较:城市规划为政府;城市设计则可为政府或开发商;建筑设计主要为开发商。
2、分析比较城市设计中“自下而下”与“自上而下”两种特征的异同。
“自下而上”的城市一般是以聚落为基础,从不自觉的自然村落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城市没有一个预先构想的目标与形态,依实际发展需要,在自然环境、客观规律作用下长期积累而成,因此也被称为“自然城市”。
特点:城市形态自由灵活、有机多变;体现出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控制规律、“渐进的城市设计”思想;其自由发展的程度也是相对而言的。
“自上而下”的城市是指主要按人的主观作用、人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层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它通常以一种法定的设计准则,在严格的控制和要求之下进行建设实施。因此也被称为“人造城市”,它是一种控制机制卜的建设方式,一般在集权统治的社会制度下“自上而下” 而形成的城市较多。
特点:城市形态表现着规则的用地、严谨的构图、鲜明的等级和全面的计划,几何形式很强。
四、论述题(16分)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从城市设计的含义、设计要素、过程及成果表达等方面谈谈城市设计的作用与发展。答案:略
1、谈谈你对城市设计的理解。
城市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但是,作为具体的城市建设者和专业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视角,对城市设计又有不尽相同乃至相去甚远的看法和理解。大体上,对城市设计的各种看法可分为技术和社会管理两个层面来表述。
2、简述城市设计控制要素有哪些?
土地使用、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开放空间、步行街区、交通与停车、保护与改造、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城市标志系统、使用活动
3、述城市空间的物质要素构成
总的来说,城市空间的物质构成要素包括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绿化(包括水面)、小品等六种。如果加以细分,城市空间的构成要素:可分为基本构成要素和辅助构成要素。基本构成要素是指限定基本空间的建筑物、高大乔木和其他较大尺度的构筑物(如墙体、柱或柱厢、高大的自然地形等)。辅助构成要素是指用来形成附属空间以丰富基本空间的尺度和层次的较小尺度的三维实体,如矮墙、院门、台阶、灌木和起伏的地形等
四、论述题(16分)论述城市设计的特征
第四篇:城市设计参考书目(2014)
城市设计参考书目
——吴志宏 物质空间
[1]特兰西克 著,朱子瑜 等译,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沃特森,布拉特斯,谢卜利 编著,刘海龙 等译.城市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西特著.城市建设艺术.仲德崑译.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0 [4]F·吉伯德.市镇设计.程里尧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5]沙里宁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6]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芮经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7]埃比尼泽·霍华德著.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 [8]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 [9]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周序鸿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0]简·雅可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2006 [11]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不能单独作为阅读汇报)
[13]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城市并非树形.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14]卢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不能单独作为阅读汇报)
[15]卢原义信.街道美学.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不能单独作为阅读汇报)
[16]E·N·培根等.城市设计.黄富厢,朱琪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89 [17]王建国编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18]凯文·林奇.都市意象.宋伯钦译.台湾:台隆书店 [19]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0]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柯林·罗.拼贴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2]Christian Norgerg-Schulz著,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3]卡尔索普 著,郭亮 译.未来美国大都市—生态·社区·美国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4]诺伯特-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5]胡正凡 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研究及其设计应用
[26]阿莫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第五篇:海绵城市设计专题
海绵城市设计
2014年11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eco-sponge city)。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设计的意义:
海绵城市设计意味着防治城市内涝方法论的转向,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将不再以“修大管子”为主,而致力于建设城市的“海绵体”,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以“蓄水”代替“排水”的“海绵体”,可能是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更可能是人们在新的生态价值观引导下设计的一系列生态草沟、雨水花园、绿色屋面等设施。通过“海绵体”的下渗、滞蓄、净化、回用,雨水的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减轻水质污染。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替代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
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应贯彻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注重对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强调采用低影响的开发模式。海绵城市设计内容:
海绵城市建设包括“渗(屋顶绿化、透水铺装等)、滞(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渗井等)、蓄(雨水桶、景观水体、雨水储存模块、雨水调蓄池等)、净(雨水湿地、一体式净化设备等)、用(浇灌回用、道路浇洒、景观水体补给等)、排(植草沟、渗透管、管渠等)”等多种技术措施,涵盖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