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讲义
目 录
第一讲、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9)第二讲、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10)第三讲、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17)第四讲、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一)——(24)第五讲、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二)——(27)第六讲、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三)——(32)第七讲、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42)第八讲、城市设计导则的科学意义———(48)第九讲、城市设计实例分析 ——————(58)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第一讲、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
一.城市设计为何古已有之 ——传统城市的历史积淀 1.社会经济的缓慢发展 2.城市理想的不懈追求 3.地域特色的相对稳定
二.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城市设计的发展背景 1.传统城市中的传统建筑学的主导作用-古代城市 2.近代城市中城市规划学科的逐渐形成-近代城市 3.现代城市中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分野-现代城市
4.从CIIC DESIGN 到URBAN DESIGN-现代城市设计思想的形成
“建立城市设计概念并不是要创造一个新的分离的领域,而是要恢复对一个基本的环境问题的重视。”-----《Towns and Cities》(A.I.A.1965)
5.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 6.美国的城市创造
7.中国的城市形象工程
三.城市设计的丰富与发展-体形环境到公共策略
1.体形环境思想---城市设计对传统建筑学和形态艺术的继承 2.文脉、形态、机能、感知…---城市设计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四.城市设计的再认识-传统的积淀、纷繁的理论、多样的设计、管理的政策、工程的实践、发展的观念
第二讲、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一.城市设计的历史特征---城市与城市设计 1.“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征
“一部城市建设史,也可以从城市设计角度来写,即写成一部城市设计史。”----吴良镛
“城”—是防御性的概念,为社会的、军事目的而兴建,边界鲜明,形态封闭、内向。
“市”---是贸易、交易的概念,为生产活动、商品交换的目的而形成,边界模糊、形态开放、外向。
2.“自下而上”----城市设计的形成
“自下而上”的城市一般是以聚落为基础,从不自觉得自然村落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城市没有一个预先构想的目标与形态,依实际发展需要,在自然环境、客观规律做用下长期积累而成,因此也被称为“自然城市”。特点:城市形态自由灵活、有机多变;体现出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控制规律、“渐进的城市设计”思想;其自由发展的程度也是相对而言的。3.“自上而下”----城市设计的发展
“自上而下”的城市是指主要按人的主观作用、人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层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它通常以一种法定的设计准则,在严格的控制和要求之下进行建设实施。因此也被称为“人造城市”,它是一种控制机制下的建设方式,一般在集权统治的社会制度下“自上而下”而形成的城市较多。
特点:城市形态表现着规则的用地、严谨的构图、鲜明的等级和全面的计划,几何形式很强。
4.“交替发展”----城市设计的规律
虽然城市大体上有这两大分类,但大多数城市是两者兼有之,不是能够完全分得开的。由聚落式的村屯“自下而上”逐渐发展,经过了一定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自身的体系和秩序。以后,这类城市的发展、规划与设计是以其固有的体系和秩序为前提,再发挥人为的作用,“自上而下”使之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城市。
这类城市一般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者兼容并蓄,是符合特定条件下城市发展需要的。
“自上而下”的城市在设计上的控制较严格,必须遵循特定的法则和模式;而“自下而上”的城市在设计上就显得灵活、自由,因地制宜和随机应变。
城市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城市环境是能够被设计的,特别是现代城市尤其需要设计。无论哪类城市,只要经过良好的设计和再设计,其环境就具有“适居性”,反之不然。可见城市需要设计,也能够被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设计。城市设计学科也因此必然将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这门学科有着无限的生命力。
二.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含义、内容、层次、类型 1.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
(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中国大百科全书》(2)“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作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3)“城市设计是当建筑进一步城市化、城市空间更加丰富多样化时对人类新的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都市问题事典》
(4)“城市是有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设施等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市镇设计》(F。吉伯特)
(5)“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论城市---它的产生、成长与衰败》(E。沙里宁)2.城市设计的内容----两种形式
(1)工程设计性----Conceptual plan, Project design 特点:规模较小、微观具体
(2)政策过程性----Policy control,Guide-line 特点:规模较大、宏观抽象 3.城市设计的层次----三个层次(1)整体环境城市设计
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构造城市景观体系;
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
设计城市竖向轮廓。(2)重点片区城市设计
重点片区的城市设计是以总体城市设计为依据,对城市的重点地区在整体空间形态、景观环境特色以及人的活动所进行的综合设计。
重点片区的城市设计重点对片区内的土地利用、街区空间形态、景观环境、道路交通以及绿化系统等方面作出专项性设计,对建筑小品、市政设施、标识系统以及照明设计等方面进行整体安排。
重点片区的城市设计应与城市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紧密协调,构成规划管理的依据。(3)城市重点地段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是对城市重点地段或重要节点的环境空间形态,包括建筑体量、建筑高度、建筑界面、容积率、公共开敞空间、建筑风格和色彩、绿化配置、树种选择,及人文活动等城市设计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具体组织,为引导场地设计、建筑设计和环境整治,提出相应的开发与保护的控制要求和意象性方案及管理细则。
其主要类型包括:街道空间、城市广场、城市滨水空间、重要节点地块。4.城市设计的类型----三种类型
(1)开发型城市设计(Urban Deelopment Design)
(2)保护型城市设计(Urban Conseration)和 城市更新(Urban Reitalization)(3)社区设计(Community Design)----唐纳德.爱坡雅(D.Appleyard)(美)
三.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目标、对象、元素、评价 1.城市设计的目标----四个目标(1)理想目标与基本目标
理想目标----城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改进人的空间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品质。
基本目标----城市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不是强调创造最好的空间环境,而是强调必须防止最坏的 空间环境出现。(2)四个具体目标
----功能的目标---功能的确定与不定----变化的问题---环境的变化与不变----为他人设计---设计的主观与客观----美学的目标---景观的保护与创造 2.城市设计的对象----三种空间
空间环境---骨架空间(Framework space)
象征空间(Symbolic space)
目的空间(Objectie space)
控制内容-质的控制:城市功能(Function)
-量的控制:发展强度(Idensity)3.城市设计的元素----几种归纳(1)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分析:
路径(Path)
区域(District)
边缘(Edge)
节点(Node)地标(Landmark)(2)城市设计的20个主题
标志、眺望、广场、中心公园、水边、历史文物、艺术品、趣味、水体、林荫道、花园道、商业街、散步道、街景、街角、立面、小品、路标、广告、照明
4.城市设计的评价----几种阐述(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
(2)美国城市系统研究和工程公司(USR&E)与环境相适应(Fit with setting)
可识别性的表达(Expression of identity)可达性与方位(Access and Orientation)对活动的支持(Actiity support)视景(iews)
自然要素(Natural elements)保护观众的视野
维护与管理(Maintenance and Care)(3)英国“城市设计小组”的总结 创造“场所”(palce)多样性(ariety)多样的形式(form)多样的类型(type)传承性(contextual)渐进性(incremental)人的尺度(human scale)通达性(accessibility)易识别性(legibility)适应性(adaptability)
(4)林奇的五项“执行尺度”(Performance Dimension)(1981)活力、感觉、适合、可达性和控制 两个衍生原则
效率、公正(Efficiency & Justice)
第三讲、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
在城市设计领域中,“城市中一切看到的东西,都是要素”。建筑、地段、广场、公园、环境设施、公共艺术、街道小品、植物配置等都是具体的考虑对象。作为城市设计的研究,其基本要素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使用(LAND USE)
1、概念
土地使用是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土地使用功能布局的是否合理,对空间环境品质、交通流线组织、城市景观环境、城市运行效率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应注意加强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研究,同时注意对自然形体要素的积极保护,提倡 “设计结合自然”。
2、四个主要考虑因素
---开发强度和土地使用的经济性---保护生态与自然环境
---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与人口密度
3、其它因素
---环境行为、空间感受---混用开发、保持活力
二.建筑形态及其组合(FORM AND BULK)1、概念
建筑群体环境是城市空间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城市中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空间、造型、材料、色彩等都对城市空间环境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城市设计的研究虽然不直接设计建筑物,但在一定程度上将建筑形态及其组合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广义上讲,建筑群体还应包括城市环境中的重要构筑物,如:电视塔、水塔、桥梁、堤坝等。
建筑群体只有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时才能对城市环境的建设作出贡献。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城市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新的设计,设计者不仅要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它物体之间的关系”。2、建筑体量
高低、大小、形状。3、建筑形式
风格、色彩、材料、质感。4、管理依据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空地率)、建筑高度、体量、沿街后退、质感、色彩以及环境影响等。
5、设计思想 “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Design City Without Design Building)” 6、控制原则
--保证城市绿化有良好的日照条件
--保护历史建筑的景观条件与周围建筑的协调关系
--保证城市街道、广场等人流聚集和停留的场所有合理的日照和良好的视觉感受
--保护建筑物之间的文脉关系及空间比例--保护城市天际线的美观与特色 三.开放空间(OPEN SPACE)1、概念
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休闲空间等。它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和功能性。开放空间的评价并不在于其是否具有细致完备的设计,有时未经修饰的开放空间,更加具有特殊的场所情景和开拓人们城市生活体验的潜能。
城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开放空间的基本功能特征: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生活环境的品质;维护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体现文化、教育、游憩的职能;改善交通,提高城市的防灾功能。
2、开放空间体系--“城市生活的客厅”--街道(步行街、景 观大道...)--广场--公共绿地--滨河地区--建筑物之间的公共外部空间等
3、室内公共开放空间--室内步行街--中庭--建筑灰空间 4、设计原则--边界明确形成积极空间--注重重点空间的步行 化和设施建设--强调公共空间使用上和视觉上的联系--公共空间活动的多样化和人情味
四.步行街区(PEDESTRIAN WAYS)1、概念
步行区在美国的区划法中被称为:“Traffic Free Zone”,即人车分离、没有机动车辆行走的区域。严格意义上说,步行街区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特殊分支。把步行区当作城市设计的元素,是在五六十年代城市设计学科发展的高潮期,它作为城市历史保护的策略和与郊区购物中心的竞争手段受到人们的关心。
步行系统包括:商业步行街、林荫道、空中和地下步行街,其中步行商业街是步行系统中最典型的内容。
步行是市民最普遍的行为活动方式,步行系统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元素,很好地组织步行系统,能够减少市中心人们对汽车的依赖,改善城市的人文和物理环境,保障市民的安全感,促进城市商业活力的提高。
2、步行区的交通组成
步行街、步行广场、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和室内步行空间形成完整的步行系统,创造有活力的城市环境。3、居住环境中的步行区
人车分离的规划思想
4、步行区规划设计的原则--规划:可达性(交通组织、人车关系、容量适宜、往来方便),多样性(购物、娱乐、休闲、办公)--设计:整体布局、环境设施
五.交通与停车(PARKING AND TRANSPORTATION)1、概念
交通与停车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构成,当他们与城市公交系统、步行系统、以及轨道交通系统组织在一起时,对城市布局形态有很大的影响。2、意义
现代城市中,机动车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重视对交通与停车要素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便捷的道路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良性发展,宜人的道路景观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有效的停车组织更是对城市商业中心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六.保护与改造(PRESERATION AND CONSERATION)1、概念
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优美的城市景观需要时间的积淀,城市的风貌特色需要历史文化的内涵来体现,对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是城市设计学科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断发展的城市环境中,保护与改造已经成为永恒的主题。今天的保护与改造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仅仅对文物建筑的保护,而是涉及到更广义的传统建筑、空间场所、历史地段乃至整个城镇。“非但必须要保护并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迹和古迹,而且还要把一般的文化传统继承下来。”------《马丘比丘宪章》在我国对传统街区历史环境的保护与改造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南京夫子庙、天津古文化街的实践重新唤起了市民心中对往日的回忆和地方文化的认同,同时也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2、城市环境保护的几个层次---历史性文物古迹---历史地段---景观特色区域---城市传统格局等
七.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ENIRONMENTAL FURNITURE)环境设施是指城市外部空间环境中供人们使用,为人的活动服务的一些设施。建筑小品在功能上可以给人们提供休息、交往的方便。因此,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虽非城市空间的决定要素,但在空间实际使用中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小小的点缀依然要体现足够的舒适性和艺术性,才会给城市空间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八.城市标志系统(SIGNAGE)
标志与标牌是城市指认系统的重要元素,清晰的城市标志系统会给城市带来明确的指向性。
中国传统城市中的招幌、牌匾、灯笼、旗杆等是富有东方色彩的标志;在欧洲传统的装饰图案与简单明了的文字招牌受到广泛的运用。城市环境中无序的标志牌、广告栏、霓虹灯会给人带来混乱的信息,而标识系统的简单统一又会使城市环境变得单调无味,因此,现代城市设计中常常将城市标志系统的设计原则加以强调,丰富而不混乱、有序而不单调。九.使用活动(ACTIITY)
1、概念
城市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方面,城市空间形式、功能布局和形象特征对人的活动应该有积极的支持作用,而另一方面,人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行为活动参与也一直是城市设计关注的重要问题。
因此,城市设计空间和人的行为的相互依存构成了城市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舞台”与“演员”,使用活动和活动支持(Actiity and Actiity Support)
2、活动类型--必要活动--选择活动--社交活动
3、空间领域活动性质
--100米,可辨认人体的距离,是“社交区域”--70—100米,可辨认认得性别、年龄和动作--30米,可人出熟人,面部表情、头形、年龄--20---25米,进入干扰距离。
亚历山大《模式语言》的“四层以下”模式 浙江临海城市新区城市设计
第四讲、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一)一.田园城市理论—重新认识霍华德
1、“田园城市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帝国主义垄断过渡。中小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农民涌向城市、社会矛盾加剧。
大城市“在任何地方,一方面是不近人情的冷漠和铁石心肠的利己主义,另一方面是无法形容的贫穷;在任何地方都是社会战争,都是每一个家庭处于被围困的状态。”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2)思想的起源
---深受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社会改良而不是社会变革---示范试验与实现社会公正
2、“田园城市理论”的核心内容(1)对城市症结问题的认识---城市人口的高度聚集---城市地价的飞速增涨---城市财富的分配失衡(2)田园城市的构想
---用地规模:24平方公里(城市4平方公里、农业2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2万人(城市3万人、农业0.2万人)
---土地来源:政府贷款获得廉价土地、使用者缴纳“税租”---发展目标:示范、影响、改善
---社会城市—旧城不断改造,最终全面实现田园城市的目标。---社会改革的万能钥匙(THE MASTER KEY)---《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898年)关键:
--土地公有、自由结合、自然之爱、社会之爱--行政办法、过分集权、侵犯既得利益、妨碍自由
3、田园城市的试验(1)两座新城的试验:
---莱奇沃斯(Letchworth)(1903年)---韦林(Welwyn)(1919年)
(2)从对理论的宣传到对实验的经营
4、被淡化的社会改革理想
---1902年再版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社会改革思想的淡化。---“灵魂被抛弃、躯壳受歌颂”:一个有创见思想家的悲哀。
5、战后新城发展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1)“新城运动”
1944年大伦敦规划中的伦敦周围8座新城的规划构想,开场了延续20多年的“新城运动”。
(2)“社会城市”与城市增长的正确原则
---当一个城市人口达到3.2万人以后可以跳过乡村带另建一个新的城市,并随时间的推移,全 面实现城乡结合的城市群网络结构。
---城市群共容纳25万人,中心城5.8万人,外围城市个3.2万人。---“整个组群中,每一个居民虽然居住在一个小镇上,但实际上是居住在一座宏大而美丽的花园 城市之中”(3)田园城市与卫星新城的区别
---田园城市:小城镇群的布局结构其用意在于促进大城市的解体。---卫星新城:用发展卫星城的办法促进大城市地区的继续扩张。
5、正确认识霍华德的理论贡献
(1)以社会改革目标作为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对传统城市规划的挑战
城市的运行越来越复杂,就有的平衡不断被打破,只有动态的理解城市并以城市发展的一定社会目标作为城市规划的依据,物质环境的建设才能有的放矢。
(2)摆脱城乡对立的城市规划观念---“城乡磁铁”
建立一个既有城市繁荣、高效和方便的就业与生活条件,又有农村卫生和优美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他称之为“城乡磁体”。要建设这样新型城乡结合新城市,必须控制城市规模。(3)城市规划
---“规划—鬼话、嘴里说说,墙上挂挂。”---《明日的田园城市》全书结构:
理论叙述:序言至第一章,占全书15%; 收支计算:第二至第五章,占全书28%; 管理措施:第六至第八章,占全书18%; 论点辩护:第九至第十一章,占全书21%; 展望未来:第十二至第十三章,占全书18%;(4)其他有关的建树
---集体与个人的双重积极性---控制与竞争的相互作用---……
(5)了解霍华德的意义
“令人惊讶的不是它(理论思想)的边缘已经褪色,而是它的中心依然清晰、醒目。”---英国城市规划理论家F.奥斯本
第五讲、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二)- 勒.柯布西埃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找寻失落的空间---现代主义的影响
1、失落的空间
2、产生的缘由
(1)汽车The Automobile(2)现代设计运动Modern Moement in Design(3)分区管制与城市更新Zoning and Urban Renewal(4)公共空间私有化Priatization of Public Space(5)土地使用变迁Changing Land Use
二、柯布西埃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1、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代表之一(1)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2)密斯.凡.德罗Mise an der Rohe(3)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4)弗兰克.劳埃德.莱特F.L.Wright
现代主义在建筑与城市建设上的主要设计思想是:
重视使用功能; 注意发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性能特点; 把建设的经济性提到重要高度; 主张新时代的新风格,反对套用历史上的陈旧形式; “空间---时间”的建筑构图理论。有评论家把赖特比作是建筑界的“酋长”;把米斯比作建筑界的“贵族”;称勒·柯布西耶为建筑史上“狂飚式的英雄”。如果说格罗皮乌斯在现代设计的教育上作出了无人比拟的成就的话,勒·柯布西耶则把现代建筑运动乃至城市规划运动推广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勒·柯布西耶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一个钟表制造者的家庭,1917年移居法国,1965年8月27日在美国逝世。他一生建成了大批的名垂史册的单体建筑,提出了富有创建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他的成就如同米开朗基罗一样,突破了建筑艺术的各个领域,而成为一位“超人”。勒·柯布西耶的名著《走向新建筑》在现代世界建筑领域影响非常之大,成为一部权威性的专题著作。
他坚定地宣告:“建筑应该是时代的镜子”,"当今的建筑应专注于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标志。他的精辟论点从根本上说明现代建筑思想跟几千年传统建筑思想的对立,是建筑观念上的一场革命,是建筑价值标准的一场革命。
二.柯布西埃的城市规划思想 解决城市矛盾的两种思想方法:
“城市分散主义”与“城市集中主义”
与霍华德避开大城市本身矛盾建设田园城市不同,他承认和面对大城市的现实,并不反对大城市和现代化的力量,主张用全新的规划与建筑形式改造城市,认为大城市本身具有巨大吸引力和发展潜力,对大城市矛盾,他提出可以依靠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城市原有空间。----主要城市规划观点:
(1)传统城市中心功能的老朽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他的聚集功能;(2)摩天大楼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益紧张,提高城市内部效率的一种极好手段。”高耸的教堂是上帝和教会权利信仰的象征,钢筋、混凝土、玻璃组成的摩天大楼朝气蓬 勃、坚固、雄伟,是对大规模工业社会的信仰,反映了时代精神;
(3)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4)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三.柯布西埃的“明日的城市”(1)《明日的城市》(The City of Tomorrow,1922年)
300万人口的明日城市,采用现代化的几何构图形式,矩形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规划的中心思想是疏散城市中心、提高密度、改善交通、提供绿地、阳光和空间;
规划布局中央为中心商业区,有40万居民居住在24幢60层的摩天大楼之中,高层的周围是大片的绿地,周围的环行居住带有60万居民住在多层连续的板式住宅之中,最外围是容纳200万居民的花园住宅。
(2)巴黎城市中心区改建设计-----伏埃森规划(oison):
18幢摩天大楼取代巴黎市中心拥挤的住宅,下层提供快速的交通、公园、商店和居民的户外开敞空间。规划在城市的建筑形态上完全抛弃了传统的街廓形式,而是城市空间向四面八方跨哦站开去。这种主张当然遭到各界的严历批评和坚决反对。他的致命弱点是完全忽视了巴黎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存社会结构,在经济上也是不现实的。受他的影响,在60年代巴黎也建起了几幢摩天大楼,但很快就制止了。70年代的巴黎规划对老城进行了严格的保护。(3)《阳光城》(The Radiant City,1933年),进一步修正了一些早年的一些城市规划思想。(4)昌迪加尔的实践(Chandigarh,1951年),采用格状系统模式形成清晰的交通网络,在可以发展拼接的格网中配置不同的功能组团,形成城市街廓,并将全区分成48个大街廓。以城市形态象征生物形体,构成整个城市的总图特征。大脑为行政中心,设在城市顶端的山麓下,地势居高临下处于控制和俯视全程特殊地位;商业区位于全城的中央,象征城市的心脏,公共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与之相临,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贯穿城市上下、留成绿化的空隙象是城市呼吸的“肺”。文化区位于西边、工业区独立于城市东部,居住区基本上与以上各区不相混杂而分布与全城。
这种明确的功能分区思想,反映了1933年雅典宪章的基本原则。
新城市要成为“印度自由的象征,摆脱过去传统的束缚,表达我们民族对未来的信心。” 规整有序的布局在50年代受到广泛的称赞,但明确的功能分区加深了社会的分化,西方的城市文化显然还不能适应东方古国的生活模式。城市中心岁规模宏大,但布局过于生硬机械,城市空间空旷单调,未能形成亲切宜人的城市环境。
(5)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
四。小结
勒·柯布西埃的主张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他本世纪初去美国后受到美国摩天楼的启发,同时他的主张也是适应了世界大城市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了潮流,因此具有划时代意义和超前性。但他过于迷信技术,迷信管理,忽视了社会,忽视了历史文化和传统,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因此,对他的理论需要一分为二,汲取他的精华,克服片面性,避免误导。
第六讲、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三)- 伊里尔.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
面对大城市发展的困境,E.霍华德和勒·柯市西埃提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解决方法。前者倾向于人口分散,实现“田园城市”的理想;后者倾向于人口集中,主张以先进的工业技术发展和改造大城市。芬兰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年)提出了一种介于二者之间又区别于二者的思想——“有机疏散” 理论。(Organic Decentralization)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思想最早出现在1913年的爱沙尼亚的大塔林市和1918年的芬兰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中,而整个理论体系及原理集中在他1943年出版的巨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
1、思潮影响
沙里宁是分散大城市的积极倡导者,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奥地利建筑师瓦格纳(Otto Wagner)的维也纳中心规划以及英国建筑师恩温的伦敦花园新村的规划,对沙里宁有机分散规划思想的酝酿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实践经历
而沙里宁本人的实践工作和经历是形成有机分散规划思想的坚实基础。在大赫尔辛基规划之前,沙里宁对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汉堡、卡什鲁厄、慕尼黑等城市进行实地调查,由于这些城市的地理、历史条件的影响,城市结构上都具有分散发展的特点,在建设上多采用近郊分区开发的方式。
3、规划思想
在大赫尔辛基规划中,沙里宁广泛地研究交通系统的组织,居住与工作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把城市分解为一个既统一又分散的城市有机整体,各部分布置有住宅、商店、学校以及生产车间等,形成相对半独立的单元。各自拥有用绿化地带分开、用高速交通联系起来的中心。
4、空间布局
新城区以半径为6-9km的半圆环形围绕老城中心布置,相邻中心间的距离为 2-3km,区界间的最小距离为 0.5km。
5、规划特点
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相比,沙里宁的大赫尔辛基规划提出了一种更为紧凑的结构关系,半独立的联盟方式保持原有城市各部分的完整性,减少了对旧中心的依附和依赖。
1、城市存在的意义
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对城市存在的意义做了极为简明的解释:“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居民提供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良好设施。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越有效,每个居民在提高物质和文化水平方面从城市设施中得到的利益越多”,因此,城市应该建设在适宜生活的地方,把对人的关心放在首要位置,物质的安排为人服务。
2、对城市的评价
对城市的评价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即物质的和精神的,作为物质生活必要手段的物质条件应当支持人的精神文明的发展,促进居民在精神文明上求取进步。城市是人的物质寓所,城市也是人的精神家园。
3、研究城市的方法
沙里宁认为,城市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有机体,人们应该从大自然中寻找与城市建设相类似的生物生长、变化的规律来研究城市。沙里宁从有机生命的观察中得到的启示是:所有生物的生命力都取决于个体质量的优劣以及个体相互协调的好坏。
4、城镇建设的基本原则
以此,沙里宁提出了城镇建设的基本原则:表现的原则、相互协调的原则和有机秩序的原则。(l)表现的原则
表现的原则指自然界任何一种形式的表现都真实地说明着掩盖在形式之下的某种涵义。人类的活动虽然属于创造的范畴,但也符合表现原则的规律。在人类的活动中,只要其形式是真实的,那么必然是人类生活、情感、思想和愿望的真实表现,历史上各个灿烂的文化时期都有一定的形式与特征,表现着当时人民的生活和时代精神,即使是极为细微的东西也能通过其形式表述着真实。单个的建筑物是组成城镇的基本单位,存在着质量的优劣,应当明确地把建筑理解为一种有机的、社会的艺术形式。人们应该努力去发展能够表达自己时代特征的形式,反映社会积极的真实性。当然,如果人们经常建造各式各样毫无价值的房屋,那么必然会给城市造成死气沉沉的恶果。
(2)相互协调的原则
当无数个“细胞”要组合成一个整体时,它们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并表现出趋向一致的倾向,即相互协调的原则。这是大自然保持和谐状态的基础。相互协调的原则是和谐或混乱的杠杆。当人们尊重这一原则时,人们的整个活动范围,从房屋到街道、广场、村镇甚至整个城市都将会呈现出和谐的效果。在古老的城镇中,虽然有各种不同的组合部分,但它们在体量上、比例上能够形成有机的组合,建筑群和天际轮廓线的特征反映着时代的特征,构成城镇的每一个细节无疑都暗示着一种“趋同”的倾向一旦背离了这一原则,构成整体的个体因素必然会走向极端,强化个体的“特殊”将以协调的丧失为代价,混乱状态是必然的结果。
(3)有机秩序的原则
大自然中,有机生命以一种内在的次序在演化,当表现和相互协调的能力足以维持其秩序时,就会有生命的发展,一旦表现和相互协调的能力无法阻止其秩序达到破坏时,则生命的衰退将会出现,这就是有机秩序的原则,这一原则有效地调节着自然界的演化。对城市而言,城市建设应该建立城市的有机秩序,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使这种秩序继续保持其勃勃生机。
城市的生长与衰退取决于城市的运行状态,这一状态处于“走向有机秩序”时,表现及相互协调的原则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城市将呈现出积极和充满活力;一旦误入“无序”的歧途,表现、相互协调的原则必然丧失,城市将会出现衰败和杂乱无序。
1、城市衰败的原因
19世纪,城市呈现出衰退的趋势,沙里宁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城市的演化走向无序和城市的发展走向了急功近利。
2、从客观的表现、相互协调 到主观的模仿和互不协调
城市的演化走向了无序,表现、相互协调的原则走向了它们的反面——模仿和互不协调。建筑艺术逐步退化为单纯地模仿过去时代的风格和形式,变成了肤浅的风格化装饰。一般的建筑师像选择自己的衬衣和领带的花色一样随意地选用各种建筑式样,只是把外来的或过去的风格、形式强行套在建筑物上,并不考虑它所在的地点与环境,这样的建筑物在哪里出现,就会给哪里带来不协调,城镇的整体性就这样被肢解了,表现、相互协调的原则必然不复存在。
3、城市的发展走向了“急功近利”
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和 革命非常肯定地可以产生令人满意的文化成果。但是,当事物的进步引起这些发展,并继续使之形成明显的运动时,人们却意识不到,除了运动本身固有的经济、物质问题外,还有非常主要的各种性质的精神问题。当这些精神问题没有得到重视,无法指导运动循着文化的轨道发展时,功利主义的原则就会占有突出的位置。(1)城市形态走向混乱
城镇随之而胡乱扩建,城市结构从原先的统一体变为不同成分、不同利益、参差不齐的堆积物,其物质面貌必然是各种不同形式的七拼八凑,呈现出功利主义浅薄的平庸状态。(2)城市规模失去控制
由于各种因素促使人口普遍地涌向大城市,兴建高层建筑使城市的拥挤状况变得更加严重。城市的边缘呈爆炸状地向四周农村扩展,交通车辆在数量、种类上迅速增加,……仅仅几十年的时间,许多城镇竟会如此迅速地扩展为大城市。(3)城市功能结构的失衡
城市的这种“巨变”是在没有统一安排的情况下形成的,城市中日益严重的混乱拥挤状态成为城市的特征,各种互不相关的活动彼此干扰,造成骚乱。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不可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如果人体内部的器官像畸形发展的城市那样,乱糟糟地掺杂在一起,那么结果必然是疾病和死亡。
4、对大城市发展的思考
面对大城市的危机,沙里宁作出了极其冷静、理智的分析:迅速发展的大城市是一种较新近的事物。在不远的过去,世界上的大城市还屈指可数,但自从城市开始在数量上与规模上迅猛发展以来,我们这个时代就要来应付这种发展所带来的不幸后果了。当我们说需要赶快提出恰当的建议时,我们不能套用早期的经验和陈旧的城镇建设方式,目前的和将来的工作必须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
5、有机生长的启示
沙里宁认为,解决城市的危机可以从树木的生长机理找到办法。一棵树木,它的大树枝从树干上生长出来时就会本能地预留出充分的空间,以便使较小的分枝和细枝将来能够生长;而这些分枝和细枝又本能地预留出空间供树叶和嫩枝的生长。这样,树木的生长就有了灵活性,同时树木中的每一部分都不致妨碍其他部分的生长。生长的灵活性可以防止出现相互干扰的拥挤状态,充分的空间又能使各个细部和整体在生长中都得到保护。
6、“灵活”与“保护”的规律
沙里宁把“灵活”和“保护”的规律引人了城市建设,这意味着:第一,使城市的每一区域能够正常发展而不致妨碍其他区域;第二,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城区已建立的使用价值,即以“灵活”的规划保证城市继续健康地“生长”,以“保护性”的措施稳定使用价值。
7、城市的有机更新
对于畸形发展的城市,也必须在组织工作中运用灵活、保护的措施使任何未来的发展能够符合这些原则。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得预先制定一项精心研究的、全盘考虑的和逐步实施的“外科手术”访案。(1)有机更新的三个目标
该方案必须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第一,把衰败地区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第二,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第三,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这样做的实际结果是,原先得不到保护的大块紧密的城区将逐步变为若干松散的、得到保护的社区单元。
(2)“集中”与“分散”
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和“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这样的组织方式是使目前密集城市实行有机疏散的方式。前一种方法能给城市的各个部分带来适于生活与安静居住的条件,后一种方法能给整个城市带来功能秩序与工作效率。这种变化的最终结果是在原来紧密核心的周围逐渐出现一群新建的或改建的、具有良好功能性秩序的社区,这些社区都是按照进步的城镇规划的最高原则建立起来的。(3)“有机疏散”的规划实施
对于“有机疏散”理论的实践,沙里宁认为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应当提倡把内容广泛的规划目标分解为许多细小的部分,成为日常建设中那种容易理解的“琐事”,使城市建设变成一个“有计划的、沿着预定方向走向明确目标的、一系列逐步进行”的演变过程。对于规划目标的设想,也应该从“最终目标”为起点逐步分解成若干个层次或阶段,使之与实际情况相接近,这是一个与实施过程方向相反的思考过程。这样做将可以保证,随着分散过程的逐步展开,城市实际发展情况与城市的发展计划越来越接近,直至完全相符。沙里宁把这一“双向思考过程”称为“动态设计”。
8、小结
伊利尔·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他认为城市混乱、拥挤、恶化仅是城市危机的表象,其实质是文化的衰退和功利主义的盛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其中必然存在着两种趋向——生长与衰败。
应该从重组城市功能入手,实行城市的有机疏散,才可能实现城市健康、持续生长,保持城市的活力。“有机疏散”理论把城市规划视为与城市发展相伴相随的过程,通过逐步实施“有机疏散’来消解城市矛盾的思想,在20世纪盛行功利主义倾向时显得过于“阳春白雪”,这也许是对这一理论广泛实践的制约。四、三种理论思想的比较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虽然存在着过于理想化的“乌托邦”色彩,但是,他对城市的区域关系、空间结构、景观面貌都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与“田园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可实践性,尤其是“城市存在向积极、消极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的分析充满了辩证的哲理,通过重新建立“日常生活的功能性集中点”,调整城市结构关系,以“外科手术”剔除城市的衰败成分,使其恢复最适宜的用途,保护城市老的、新的使用价值的构想是一种极为冷静和理智的发展策略。
3、勒·柯布西埃极力主张城市的集中,利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大规模生产的工业技术改造大城市例用高层建筑、立体交通重新恢复大城市的阳光、空间和绿化等“基本欢乐”,保持城市的高速运转。体现了地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伟大的探索。
第七讲、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
一.三种城市空间设计理论(THREE THEORIES OF URBAN SPATIAL DESIGN)
作为城市设计研究理论,都是经过对传统城市空间以及近现代城市空间发展变迁的研究分析之后,提出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视角不同,思想各异,但综合归纳之后,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方法。
1、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
2、连接理论(Linkage Theory)
3、场所理论(Place Theory)
二.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
1、“空间即主体”(space-as-object)
(1)建筑实体---solid mass;图---figure;(2)空间虚体---open oids;底---ground;
(3)城市空间的创造不仅是对建筑实体的研究,更是对空间虚体的研究;(4)“空间即主体”---城市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2、“诺利地图”(Giambattista Nolli,1748)
(1)传统城市的图---底关系中,私人肌理(tissue)与公共开放空间(public open space)的关系非常协调,相互衬托、融为一体。(2)传统城市中具有界定明确的实体与虚体系统。公共空间有建筑物的量体中分割出来延续并连接内、外部的空间及活动。
(3)就整体关系而言,城市空间研究中,虚体比实体更具实质意义,虚体(oid就是实体(figural)。
3、现代城市环境
(1)建筑空间设计----从重实体到重空间;(2)城市空间设计----从重空间到重实体。
4、城市隙地空间 寻找失落的空间
5、空间印象转变
(1)传统城市空间----连续性的街道、围合性的广场、标志性的建筑以及整体性的街廓;
(2)现代城市空间----街道的空间连续性在降低、广场的围合性弱化、街廓的整体性消退,仅仅是建筑实体凸现在城市环境之中。
(3)“当城市有水平方向改向垂直方向发展时,点状塔楼、集合住宅或现代景观中常见的摩天大楼,几乎不可能创造一个和谐的城市空间。”
6、空间是传递城市体验的媒介
(1)空间形式:格网形态、同心放射、中轴序列、折角形状、曲线形状、有机形态等;
(2)空间领域:公共、半公共、私密空间的有序组织是实现空间意义的重要内容;
(3)空间序列:应重视建立场所的次序和视觉方向性;
(4)整体印象:罗马帝国的有机变化,纽约城区的方形格网。
7、图---底理论对城市空间分析的意义
(1)实体形态:纪念性建筑物或主要公共建筑物、城市街廓地区、具有方向性和边缘界定意义的建筑物等;
A、视觉焦点、配置在开放空间的主要位置、传达空间的社会及 地位; 例如:万神庙、圣彼得教堂、天使城堡。。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天安门、钟鼓楼、世纪坛、东方广场。B、性质相近、肌理相近;
例如:佛罗伦萨传统街区、巴黎传统街区、北京四合院传统街区。。C、线性结构、视觉连续。
例如:圣彼得教堂广场柱廊、香榭丽舍大街沿街建筑、外滩建筑群。。
(2)虚体形态:重要建筑入口前庭、阶廓内虚体、街道及广场网格、公园、庭园以及线性开放空间系统等。A、私密性领域与可防卫空间
例如:建筑前庭入口、西方私人庭院、中国合院住宅庭院。。B、半私密领域与邻里的交往
例如:阶廓内虚体、中国的胡同与里弄。。C、公共性领域与城市化生活 例如:城市广场、特色街道。。D、自然化领域与生态性发展 例如:城市公园、河流水体等。。
(3)图---底理论的意义:有机经营和组织城市的建筑实体和空间虚体,形成简明、完整、网络化的建筑实体、空间虚体组织,创造整体和谐的城市空间环境。三.连接理论(Linkage Theory)
1、“集合形式的研究”(Fumihiko Maki, Inestigation into Collectie Form)(1)连接是城市外部空间的重要特性,城市设计探讨的问题就是在不同的事物之中,如何达成整体性的连接。透过各个元素的组合形成一个庞大的整体。(2)城市空间的三种不同形态: 组合形式(composition form)超大形式(mega form)组群形式(group form)A、组合形式:在二维平面上组合个别建筑物;空间的连接是内敛而非外显的;较重视主体建筑物,忽视开放空间的边缘围合。例如: 昌迪加尔行政中心
巴西利亚行政中心
B、超大形式:以层级开放的模式将个别元素连接成一个大架构,组成超大结构系统;连接是构成结构的实质因素;具有管理和工程上的优点。例如:香港中环城市建筑群。。
C、组群形式:沿公共开放空间自然积累而成,具有自然和发展的特性;
其内在的联系及非法自于内也非生成与外,而是形成于有机发展的集聚过程中。例如:传统的城市和乡村聚落、街道等。。
2、连接理论对城市空间分析的意义 两种倾向:
(1)技术主义的乌托邦思想:对城市整体虚、实空间环境有机整体背离;外在的连接;
例如: 嵌入式城市(Peter Cook, Plug-in City)。。
(2)城市空间整体性的思考:对大尺度城市环境中,城市空间结构整体性的追求;内在的联系。
例如: 费城中心区再开发规划(Ed.Bacon, Downtown Philadelphia Redeelopment Plan)
四.场所理论(Place Theory)
1、场所理论的本质:场所理论是倡导依据城市实质空间的文化及人文特色进行城市设计。(1)“空间”是由实体界定、有固定范围或有意义的虚体所组成。(2)“空间”之所以能成为“场所”是由于其文化或历史内涵赋予空间的意义所决定的。
(3)场所的特征是由两个方面内容所决定:外在的实质环境的形状、尺度、质感、色彩等具体事物;内在的人类长期使用的痕迹以及相关的文化事件。(4)人类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场所系统,使空间不再只是实质形式的表现。(5)边界和边缘对于传达场所的意义非常重要。
“边界并非是事物的终点,…..而是显现事物的开端。”----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2、“场所精神”(Norbeg-Shulz, Genius Loci)场所就是具有特殊风格的空间。自古以来,场所精神就如同一个具有完整人格者,……就建筑而言,就是如何将场所精神具象化、视觉化。场所的自明性与场所感。
3、场所理论对城市空间分析的意义(1)城市设计师的工作目标:不仅仅是玩弄形式、制造空间,更在于塑造环境、创造场所;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在于实质环境与文化内涵的整体设计,在现代使用者的需求欲望与文化保护之间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一个成功的场所设计,通常是对社会及实质环境的干扰降到最低程度,避免进行激烈的变革。(2)城市更新与环境设计:文脉的连续与文化的弘扬;(3)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环境的保护与场所的保护
五、小结
1、图--底理论:在研究城市形式时由分析建筑体量与开放空间的关系入手;在界定城市肌理组织、模式及其空间秩序问题时是一个有效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局限:二维空间、静态分析
2、连接理论:这种方法是将动态交通系统是为创造城市形式的原动力,强调连接与运动的重要性。
局限:对于界定空间方向时,有一定局限性。
3、场所理论:是城市设计是逐渐认识到城市历史、文化与社会价值对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性。
第八讲、城市设计导则的科学意义 摘要: 城市设计导则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一种重要成果表达方式,其目的在于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保障生活环境的优良品质,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同时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作者试图从技术观、自然观和方法论三个层面探讨其科学性所在,并对我国导则的运作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导则问题的缘起
18世纪下半叶,随着突飞猛进的工业化进程,城市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也逐渐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活品质恶化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运而生的。
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故而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彼此相关而不突出个体的政策过程取向(policy-oriented process)。
但具体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如建筑设计或是小范围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个委托人、一份设计书、一笔资金就可以达到目的。在属性上,这种设计主要反映业主及其能对建筑建造过程产生影响的那些人的思想与价值观念,而忽略了整体效应与彼此间的联系,是一种有突出个性的工程产品取向(product-oriented process)。
如果人们直接以城市规划去指导微观的项目建设和建筑设计,极易造成彼此间的脱节,并直接导致环境品质的下降,中观层面的现代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作为两者间的“减震器”(shock absorber),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传统城市设计主要与“美”的塑造、或“城市美化”相关。人们通常认为,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应该是具象的建筑效果图和明确的建筑高度、层数、楼地板面积等数据,而事实上,现代城市设计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美”的问题,而越来越扩展到其它的方面。城市中不仅有物质形态的具象内容,更有精神和文化形态等无形层面的内容。通过它们,我们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传统管理手段无法表达的内容。与此同时,城市发展又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连续渐进过程:一方面,建设力量来自方方面面,涉及无数的决策者、设计者、开发商与施工人员;另一方面,社会变迁异常迅速,瞬息之间,开发商变了,设计师变了,经济条件变了,建筑思潮也变了,而这些变化因素又必然会引发建筑高度、形状、位置等的变动,所以最终的建成场景与最初的设计图纸相比往往是大相径庭,面目全非。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硬性的指标和与其相关的终极式效果图也就失去了管理的价值,而真正陷入 “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窘境。
于是在现代城市设计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研究出城市设计导则(urban design guidelines)这一法令型成果形式。顾名思义,导,乃引导、启发之意;则,为规则、榜样之解,故而,导则既是行为的先导,又是遵守的法则。本文以下仅从技术观、自然观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论述城市设计导则的科学意义,进一步阐明其与城市建设的内在关系。
科学的技术观
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研究成果,城市设计导则必然要受到客观规律的约束,有其自身的起源、内容、分类与特点。
城市设计导则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斯曼的巴黎改建中对城市主要街道建筑立面的条例规定,及20世纪初美国纽约的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规则(zoning ordinance),即建筑使用类别、容积与高度的控制。60年代,由于城市的快速生长,人们迫切感受到生活的环境品质受到威胁,于是将城市设计的理念纳入官方的公共政策,修改管制规则,而其中增加的“奖励分区”办法(每提供一定数目的城市公共空间即可获得一定的建筑容积率作为补偿)就是导则的雏形。以后,人们又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制订了一系列关于街道景观、建筑立面、铺装、广告等的导则,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成为城市设计的操作工具。
在我国现行的规划体制与城市建设中,人们往往将导则的内容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混为一谈,因为它们都是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的局部地段与局部要素设计,但事实上两者并不等同,具体表现在:研究对象上,控规主要反映物质形体的内容,大体涉及地块范围、性质、布局以及道路、管线等工程技术问题,可以说主要是对二维平面的控制,尽管其也有对建筑容积率、高度等三维方面的管制,但也只基于具象的物质形态而较少考虑人的因素;导则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从人的行为、心理诸如艺术性、可达性等出发,研究建筑空间布局与城市环境品质之间的关系,使之反映、支持人的活动。从工作深度看,导则可以说是控规的精细化,尤其是对于某些特定地段(如某步行街)和特定要素(夜景、商业招牌等)的设计,控规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只有通过导则的具体规定才能保证实施的质量。从表达方式看,控规主要是一些硬性的指标与图表,如现状用地构成表、地块控制要素表、道路控制明细表等;而导则则是在定性、定量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以停车为例,详规中只明确地块的停车数与出入口方位,而导则的表达为:沿街建筑不宜直接开设机动车出入口,应与相邻建筑一起,通过街区内部次干道、广场等共同组织交通……直接面向人行道的停车场,应通过围墙、植物等隐藏于公共视线之外……开敞停车区域内部造景面积不得少于5%,场内造景体必须采取一定保护措施,以免被撞伤损坏。
城市设计导则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从关系上看,大体可以分为总则与通则。总则指开发设计项目的设计目标与用途,即一个总体思路,特别是城市开发建设中的价值理念和宏观要求;通则是在总则指导下的具体要求,两者关系类似于文章的主题思想与具体内容。
从尺度上看,可以分为城市级、分区级与地段级三种,城市级导则具有政策取向的特点,一般作为城市总规的一个分支,研究开放空间、生态、文化等方面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内容,不单独列出;分区级导则是导则研究的重点,其对象是相对独立的街区,主要考虑与上一级规划的衔接,景观、生态及街区内的特别领域如商业中心、大型公建等的整体协调;地段级导则是具体建筑单体的设计层面,它是在分区级导则指导下由城市设计和管理人员对自己的设计开发项目提出的个性规定,常见的如为建筑师提供的用地规划设计要点。
此外,导则尚有多种特殊形式:指令性导则,即无条件必须执行的规定,文字表达多为“应”、“应该”、“必须”;选择性导则,即为设计人员提供一种选择权,文字表达多为“宜”、可“、”适于“;奖励性导则,即达到某一标准可获得某种额外的收益;定性导则,即提供一个选择范围,具体操作由设计人员在此范围内自行安排,如不规定明确的容积率,而指明项目需要的日照数量,设计人员可根据自己的设计与标准进行换算,得出不同的建筑高度与体量。
从导则的运作看,其特点在于“设计城市而非设 计建筑物(design cities without design buildings)”。城市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过程,如果没有条例的约束,其间各种作用力必然会发生偏移甚至抵消,但是这种约束又不是对具体建筑物的描述,因为这个阶段的具象设计往往是理想化的海市蜃楼。所以导则只是起引导作用,其功效类似于弹性的皮筋,在形变许可范围内可以任意变形,导则关心的正是这个形变的范围,而不是形变的内容,因而,导则并不会禁锢设计人员的创造力,反而会为其提供创作源泉,即一种“松弛的限定”与有限理性。如历史上美国匹兹堡(pittsburgh)某地区曾有这样的设计规定:任何办公大楼(群)设计必须尽可能的避免遮蔽市集广场及盖特威中心广场等的日照。正是这一条例使得该区ppg工业总部大楼设计者-著名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改变原先设计,将建筑从广场南边移至广场两侧。可见这种非具象的规定可以引导建筑设计,保证环境品质。
所以,把握好一个形变“度”的问题,导则确实可以做到“只设计城市而不设计建筑物”。正如林钦荣先生在《都市设计在台湾》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它不在于保证最好的设计,而在于保障不使最坏的设计产生”。科学的自然观
人类生活的外部空间大致可以分为天赋自然(没有人工度的自然)、人工自然(人与自然作用的产物)和人类社会(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大部分,这里将其统称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这个环境的特质在于“存在”与“演化”的统一。环境中任何存在的事物都处于演化的过程中,而演化的最高阶段就是现存环境的最高层次。可以认为存在是环境在空间的积累,体现其空间属性,演化则是环境在时间进程中的积累,体现其时间属性,这就是环境的时空观。导则要想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社会以及环境的矛盾,就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面对环境在空间范围内的展开,导则将其中的各个元素以统一的标准组织起来,形成功能化的、有审美属性的整体。以一个地区的开发为例,开发商可能有成百上千个,每一个开发商就是一个开发要素,他们的共同开发形成一个开发层次。因为他们各自有自己不同的利益与想法,若不加以约束任其发展,其结果必然是各自为政,支离破碎。所以导则事先为这个层次制订出共同的行为框架,以保证在总体统一大前提下的创作发挥。历史上美国纽约下曼哈顿地区的炮台公园(batterypark)开发方案,就是在拟订导则的控制下,由数家开发公司以土地租赁方式,分区开发,最终完成的成功案例。
一般地说,外部条件和环境变化,以及时间的推移会导致每一种城市设计导则都会有自己一定的使用年限,即时效性。在这个时效范围内,虽然设计子项目在整体发展过程中分处不同的历史阶段,但仍然可以通过导则的弹性控制,形成地区的总印象与总特征,保证短期过程的高质量。同时,导则本身也有随时间进程而不断调整补充的需要,新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不断渗入原有导则,对其作进一步的完善,这就与传统的“终端式”设计成果有着明显的不同。事物的演化并非一个闭合的圆圈,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先前循环的最高点将成为后续循环的起点,所以导则不强调得出终极式结果,而是依据各种反馈渠道,不断调整,保持与城市发展和建设需求的同步。
纽约市分区管制中开放空间规则的发展过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961 年,规则规定建筑若设置沿街广场,最大楼地板指数可达18,于是广场增多。但过多的广场又破坏了道路的延续性,因此几年后改为建筑若提供室内公共空间,最大楼地板指数可增至21.6,接着又因为建筑高度增加对采光不利,1961年又进一步改为建筑高度与形状依据日照曲线或是否遮挡日照而定,只要符合新的采光标准,就可获得批准。
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的哲学概括,现代城市设计导则,尤其是其制订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系统论的实质在于“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对于导则而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向层面,即制订导则所依据的学科内容,不仅是纯粹的建筑学知识,而是各种被传统学科分割开的多门学科的有机贯穿,如规划学、交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等,它们与城市设计一起形成了一种互有交集的半网络结构,而不再是简单的包含或不包含的树形关系,在这个半网络结构中,城市设计成为一种贯穿所有相关领域的“环境观”与共享的“价值观”。正因为其采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导则才能对本不属于工程技术领域的内容,如文化、心理、精神等加以研究,并使之达到工程技术应用与管理的水平。二是纵向层面,即在某一具体导则制订过程中,以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为指导思想,使自身的个案与之契合,即整体着眼,部分入手,彼此协调,从而制订出一套“既使整体优化,又不使局部损失过大”的方案。
控制论(cybernetics)的特点主要体现于导则的循环与反馈机制。前已阐明,现代城市设计导则并非终极式的设计成果,因为城市设计目标相当复杂,所以导则只是一种“有限理性” 的阶段性结果,并以此作为后一次发展、完善的基础,如此永续循环。那么这个循环的关键就在于反馈机制,即将输出部分转引为输入,再对输出过程产生影响,导则的制订过程中,反馈机制有二:一是阶段性成果完成以前的多元参与过程,其间专业人士与决策者、跨学科组织以及公众协商讨论,从而使导则在实施前就可以纠正一些错误与偏差,完成阶段小循环。二是阶段性成果完成以后,通过使用状况的反馈或是设计审议制度,修改原导则产生新导则的过程,此次反馈可以调整实际情况与希望状态之间的差异,实现阶段大循环,从而使导则在制订的全过程中都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
一切不同质的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可以产生“耗散结构”,上文提到导则具有自我修复能力,说明其具备这样的特点。产生“耗散结构”的关键在于系统的开放性,因为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减熵增序,实现自组织过程。导则制订过程中的“多元参与、双重决策”过程使之具备了这种条件,它包括由上而下的政府决策,同级跨学科组织的多方论证补充和由下而上的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最后由专业人员协调统一。正是通过这种多渠道的自由论证,相互交流,才能找出符合各种阶层利益的契合点,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我国城市设计导则的运作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腾飞阶段,这必将导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198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14%,1995年猛增至29%,全国城市建设中掀起轰轰烈烈的“创建热”。由于城市化进程初期的无序性及缺乏科学指导,因而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甚至是灾难性后果:人口激增、农田退化、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于是,人们提出“既有现代化设施,又要和大自然融合,创造人类适宜的未来居住环境”的口号。一方面,城市决策者意识到城市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品质优良的城市环境,“环境意识”逐步形成。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逐步由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向交往、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迈进。加之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阶段的需要,并使其在实际操作中,发挥更大功效。第九讲、城市设计实例分析
古往今来,世界上优秀的城市设计实例为数不少。如按城市总体设计、中心广场设计、干道设计、绿化设计等去细分,更是不胜枚举。这里只能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城,加以分析。
1.北京
北京是我国首都,又是著名的古都。北京的城市设计,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世界城市设计实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北京的古城基本上是明代建成的,她的前身是元大都城,就是按《周礼?考工记》的理想都城模式设计的。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吸取了明初中都和南京的布局和形制的特点,使这种“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格局更加突出,城市轴线也延伸到外城,形成了长达8公里的雄伟庄严的南北中轴线。北京作为封建都城,城市设计的主题就是要突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君临天下的气势与威严。北京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城市设计,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充分满足了这一要求。譬如在功能上满足了皇家政治(前朝)、生活(后寝)、游憩(御苑)以及礼制(坛、庙)、防御(城墙城楼)等方面的需要;在意识形态上,全城以皇宫为中心,中轴线为脊柱,左右对称,轴线上一重重城门,极力烘托出皇帝的权威,即所谓“非壮丽无以重威”。北京城由于经过整体设计,全城空间布局井然有序,更可贵的是有六海园林水系与之相陪衬,使规整中见自然,严肃中有活泼,这是历代都城中少见的。19 8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重要批复中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规划和建设,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独特风貌。对珍贵的革命史迹、历史文物、古建筑和具有重要意义的古建筑遗址,要妥善保护。在其周围地区内,建筑物的体量、风格必须与之相协调”。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并发展北京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优秀传统。
2.华盛顿
华盛顿(Washington D.C.)是美国首都,也是世界名城,1791年由法国工程师朗方(L’anfant)规划。她的主题思想是体现美国在战胜英国殖民统治后,建成民主、自由、独立的新兴资产阶级国家这一国体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体。城市设计巧妙地利用地形,以国会山高地为标志,设计了纵横两条轴线。主轴东西向,以国会为全市中心,南北轴线以总统府(白宫)为重点,两条轴线交叉点上建立华盛顿纪念碑(方尖塔),城市主轴以宽阔绿化为主。城市设计方案以后又经过补充完善,在主轴线两端建成林肯纪念堂和倒影池,次轴线南端正对白宫处建成杰弗逊纪念堂,林荫道两侧建造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建筑。在空间设计上,除方尖塔是制高点外,国会大厦高45米,为整个华盛顿市建筑高度定下了基调,所有建筑高度均不许超过它,在建筑风貌上采用古典柱式。由于有大片绿地、水面,因此整个空间布局开放、舒展、活泼,体现了城市的性质和主题。华盛顿的城市布局与北京严肃、封闭的城市布局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两座城市规划设计的共同点是城市布局形式与内容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3.巴黎
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名城,素有“花都”之称。这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繁荣奢华,另一方面也由于美丽动人的城市景观。和北京一样,巴黎也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城,但与北京不同的是它不象北京那样是按照城市设计统一建成。巴黎是围绕塞纳河逐步扩大形成的。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巴黎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卢浮宫为主的中心建筑群和以香榭丽舍田园大街为主轴线在那时已基本形成。到19世纪中叶拿破仑第三执政时,由豪斯曼主持对巴黎进行了较大的改建。除完成城市纵横两条轴线和两条环路的建设外,出于整顿市容、开发市区和便于军事行动以镇压人民起义等目的,在市区密集的街巷中开辟了许多宽阔的放射型道路,并在道路交叉口建设了许多广场,道路与塞纳河交叉处则形成很多桥头广场、绿地和新的轴线,这基本奠定了巴黎市区的骨架。豪斯曼主持的巴黎城市设计成功之处有3点:
(1)开敞丰富的城市轴线。巴黎主轴线是东西走向,平行于塞纳河。以其开敞和丰富多彩的面貌显示了法兰西王朝的财富和文化,这和北京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和封闭性完全不同。它的特点是:
①城市主轴线与塞纳河平行,充分利用宽阔的水面和绿地,使城市空间开朗明快。而北京城的皇家园林、水面在封建时代对公众是封闭的。
②除主轴线外,还有许多副轴线,这些副轴线通向市内许多广场和建筑群,形成了许多对景和借景。
③轴线上串连着很多名胜古迹、花园、广场、林荫道,它们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2)星罗棋布的城市绿地。巴黎旧城区除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大面积的森林公园外,还有不少有名的公园和花园。在许多古建筑前、广场上又有不少绿地相陪衬。这些绿地面积不大,但却都经过精心布置。从一张巴黎绿化分布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巴黎旧区绿地星罗棋布,真不愧为著名的花都。至今巴黎每人平均绿地面积已达24平方米,比北京大4~5倍。
(3)精心规划和建造的广场建筑群。巴黎旧城在几百年的建设过程中,留下了大量宫殿、府邸、寺庙、教堂和其它公共建筑,并由这些建筑形成了广场建筑群。这些公共建筑和古迹质量都很好,并且在城市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特别是1977年3月通过的“巴黎市区整顿和建设方针”,确定要保护好18~19世纪形成的旧城的传统风貌,并要求维持其传统的职能活动。新的副中心如德方斯,远离旧区,但对高层建筑也加以限制,这在城市保护上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巴黎也同样面临世界特大城市的复杂矛盾,但他们重视规划,重视文化传统,重视舆论,重视法制,这点很值得学习。
4.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是巴西新首都,位于海拔1200米的两河交汇之处。1956年政府决定迁都,并选定这个地点。1957年进行国际竞赛,巴西建筑师科斯塔(Lucio Costa)的规划中奖。他的规划设计思想是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雅典宪章的理论原则,但也追求一定的主题,这就是他强调的巴西利亚是一个首都,“规划是有意地追求尊严和高雅”。整个规划构思是“模拟人体(Analogy)躯干”,并以此作为主轴,在这一主轴上布置政府机构建筑群,其中心则是著名的“三权广场”;另一轴线上主要布置了城市居住区,呈弧形两翼,两条轴线交叉点是作为心脏的4层大平台,这里是全城重要交通枢纽和公共中心。巴西利亚的平面象一架喷气式飞机。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上充分体现人车分离和高速化。城市环境和大片绿化、水面都体现出勒?柯布西耶和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的城市设计思想。巴西利亚的主要建筑是由著名巴西建筑师尼玛雅(Oscar Niemeyer)设计的。他的设计富于现代化雕塑感,使这座新城展现出崭新的面貌。对巴西利亚的城市设计褒贬不同。赞扬者认为“巴西利亚是意志坚强的行动,城市规划在这里得到了最高的意义”。贬者则认为它“做作、封闭、追求形式”,有的提出,这一规划缺乏历史和传统,缺少应有的丰富多彩和吸引人的魅力。它和印度旁遮普邦首府由勒?柯布西耶规划设计的昌迪加城一样,既是60年代城市设计思潮的重要代表,也是引起争论的两座名城。城市设计实例很多,这里只能举几个著名的实例加以介绍。至于城市中各个部分的设计,如市中心、广场绿化、居住区以及古城保护等细部空间的设计优秀实例更是不胜枚举。
五、城市设计的实施
城市设计的方法一般与城市规划一样,需经过调查研究,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布局和各专业的规划,同样需要通过方案比较,最后确定定案。由于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体,因此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一样也需要不断调整和补充,是一种动态规划,或称为“滚动式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不同的是,城市设计是一个三度空间的规划设计。当然从城市总体布局开始到详细规划乃至修建设计,都要考虑城市空间形态,力求体现出城市的性质和特点,反映出民族性、地方性和时代性。结合国内外经验,在城市设计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几项规划
城市设计既然要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空间环境,就必须深入地了解社会、研究社会。因此城市设计应做好城市功能规划、经济规划和社会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 城市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在当前深化城市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作好这几项规划尤为重要。在资本主义社会,新城建设、旧城更新,都与整个社会经济的盛衰息息相关。当前在我国,城市功能、城市经济体制和城市社会都处在急剧变化之中。例如住房制度改革、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外资引入、旅游事业发展、城市流动人口剧增、第三产业发展等等都冲击着原有的城市规划原则,也给城市环境空间设计提出不少新的要求,再加上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人们观念形态包括审美观念的改变,都反映到建筑和城市设计上来。因此要做好变革中的城市功能规划、经济规划、社会规划,这些都充实了城市设计的内 容,否则城市设计成为一种空间构图游戏,只能墙上挂挂。当然,一个好的、切合实际 并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城市设计,又会启发促进城市经济社会规划的发展和完善,并吸引 国内外投资者前来开发。
2.注意综合效益的平衡
综合效益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目的,也是实现规划设计的前提。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三者之间应该平衡,但在工作实践中常常出现矛盾。在当前我国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建设部门急于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往往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规划部门,又常常从长远利益出发,不注意必要的经济效益。这种 例子屡见不鲜。如在重点风景区内建高层旅馆,破坏了环境景观;过多的旅游设施侵占 了文物保护用地,破坏文物古迹及其周围环境;在交通性干道上过份密集地布置商业网 点影响城市交通;大量兴建高层楼房破坏旧城传统风貌等等。但反过来不讲求经济效益,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开发和保护,也使保护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城市设计需要因地制 宜,做好综合效益的平衡。如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游览区的城市设计工作,在西城区、什刹海整治指挥部和公园管理处密切配合下,坚持保护整治、开发、管理相结合的方针。每开发一处景点都使之既发挥经济效益,又修复古迹,并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均有所收获。同时将经济收入转化为进一步保护开发的资金,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城市设计坚持这一方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游览区是面积大(146公顷)、内容多(有古迹、园林、商业、居住等)、历史悠久的地区,区内机关、工厂、学校、商店、民居都有大量翻建任务,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城市设计需对这些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应加以研究,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这些翻建任务纳入规划设计轨道,使其功能上符合长远规划的要求,体量风貌上与环境协调,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城市中心区、文物古迹区、风景旅游区或具有历史价值的旧城区的城市设计中,应更多地注意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然会给国家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在城市外围经济特区、新开发区则应重视经济效益,务求每一平方米用地发挥最大效益。此外,还要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因为地下空间也是城市的重要资源,它对改善大城市交通,丰富商业活动,繁荣经济,增强城市防御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我们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还不可能大量开发地下空间,但城市设计应高瞻远瞩,作好这方面的规 划设计工作。
3.探索实现城市设计的机制
城市设计的实现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和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有很密切的关系。新区开发和旧城改建在实施上也有很大差别。国外大学中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就亲自开一门有关城市设计如何实现的课(Im-plementation of Urban Design)。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设计,需要重视下列3个方面:
一是解决资金问题。无论是城市保护或开发,都需要有资金来源渠道。过去主要是靠政 府拨款,现在是多种渠道集资,包括外资、合资、集资、贷款等,而且大部分都是有偿 的,因此要讲求效益,要能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建设方式和步骤。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综合开发是实现城市设计的有效途径,不仅 新区要综合开发,先解决用地、基础设施和各项服务设施,再进行房屋建筑(这样做,能体现城市设计意图,整体性好,城市面貌也比较统一),对旧区保护与更新也需要综 合开发。当然这种开发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保护整治为主,有的以修缮补充为主,有 的以更新翻建为主,但都有一个综合效益问题。另外旧城情况复杂,除综合开发外,还 存在不少分散建设和改造的情况,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城市设计应把这一切尽可能纳入 规划轨道。
三是群众参与问题。城市设计特别是旧城保护与整治,要依靠地方政府、群众组织和当 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得以实现。现在全国有很多军民共建精神文明街、区就是很好 的例证。国外也很强调这一点,因为只有吸引群众参与,才能真正得到他们的支持,建 设过程中体现他们的心愿,建成之后也能得到居民的关心和爱护。这方面例子是很多的。这是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方针的具体体现。
4.制订法令条例,保证设计实施和管理
城市环境,包括从宏观生态环境到微观空间环境,都需要严格的法令条例,才能得到很 好的保护。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有很多经验,它对城市建设起着很好的指导和限制作用。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城市建设上一些必要的法令条例还比较粗,这与我们城市规 划、城市设计的工作深度有关。缺乏具体有效的法令条例,城市设计的很多意图无法贯彻,有的按设计实施之后,也难以得到很好保护。
第二篇: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讲义
1.城市设计基本概念
1.1 城市设计学科定位:
与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学的学科关系 1.2 城市设计基本概念:
规划论、建筑论、形体环境论、管理论、全过程论(1)注重三维空间的城市设计
沙里宁:“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的组织艺术”,“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
丹下健三:“城市设计是当建筑进一步城市化,城市空间更加多样化时对人类的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2)作为艺术处理的城市设计
早期的城市设计主要是被看作是艺术的处理。“是创造性的活动。在社会、经济、技术和政治变化的环境中,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设计、修改和控制城市环境的形式和特征,体现地方特色”。
戈斯林:“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设计是针对视觉环境满足任何城市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愿望的尝试”。
(3)针对公共领域的城市设计
拉艾:“城市设计是建筑形式与开放空间在社区环境中的合成”。林奇: 城市设计要处理“可能的城市环境的形式”,“为聚居地或其重要部分的使用、管理和形成创造可能性的艺术”。(4)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
美国建筑师协会:“城市是由建筑和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5)关注环境与行为互动的城市设计
十人小组:“城市设计必须首先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视觉联系和其他感知关系,重视人们对时间及场所的感受,创造舒适与安宁的感觉”。(6)强调过程的城市设计
巴奈特:“一个良好的城市设计绝非是设计者笔下浪漫花哨的图表与模型,而是一连串都市行政的过程,城市形体必须通过这个连续决策的过程来塑造。
城市设计概论讲义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1 “城市设计”的多种理解 1.1.1 注重三维空间的城市设计 1.1.2 作为艺术处理的城市设计 1.1.3 针对公共领域的城市设计 1.1.4 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
1.1.5 关注环境与行为互动的的城市设计 1.1.6 强调过程的城市设计
巴奈特 “一个良好的城市设计绝非是设计者笔下浪漫花哨的图表与模型,而是一连串都市行政的过程,城市形体必须通过这个连续决策的过程来塑造。因此城市设计是一种公共政策的连续决策过程,这才是现代城市设计的真正含义”。“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
1.1.7 广义综合的城市设计
1.1.8 我国学者对城市设计的认识 郭恩章 金广君 “现代城市设计是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综合性城市环境设计”。“城市设计也是一种社会干预手段,政策性较强,其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表现为公共性的行政管理过程,如制定公共政策,进行建设管理等”。1.2 城市设计学科定位
城市规划中的形体环境规划结合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学的相关知识。1.3城市设计的目的
3.3.1改善公共环境质量 3.3.2为市场经济服务 1.4城市设计的特征 空间向度 时间向度 多学科 多主顾 指导性 人与环境
参考书目
凯文 · 林奇(美)《城市的印象》 项秉仁译 E · N · 培根(美)《城市设计》 黄富厢译 F · 吉伯德(英)《市镇设计》程里尧译 徐思淑等 《城市设计导论》 金广君 《图解城市设计》《国外现代城市设计精选》 王建国 《城市设计》
第二章 城市设计简史 一部城市建设史,也可以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写,即写成了一步城市设计史。1.西方城市设计简史 1.1 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1.1.1城市文化特征
——城邦、公民与民主精神 ——人本主义与纯粹理性精神 ——开放、学习、交流、思考 ——广场、圣地、公共建筑 1.1.2雅典卫城
古希腊人建筑群建设的杰作 与城市生活相结合
与地形和自然景观相结合 与城市整体景观相结合 1.1.3希波丹姆的城市设计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丹姆 苏格拉底:城邦和城市生活自然发展 柏拉图:《理想国》“社会几何学”亚里士多德:城市的规模和范围应加以限制,城市居民自由而有节制的享受生活
希波丹姆:米利都城,几何形、方格网城市结构 柏拉图:《理想国》
城市中心是卫城,并在周围建立一圈城墙,城市其他部分从这个中心成辐射状分布,并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并相互取平,占地好的面积稍小一些,占地次的面积稍大一些。全城共含5040个地块,居民5040个(主要指武士阶层的成员),城市中心的庙宇应摆放在广场四周,整个城市应当建立在城邦圆周中心的高地上,以利防守和清洁,城市中心还布置体育场、剧场和讲习地。希波丹姆——公元前5世纪的规划建筑师,“城市规划之父”。遵循古希腊哲理,追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分为三个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米利都城是体现其规划思想的代表。1.2 古罗马的城市设计 1.2.1 城市空间特征 城市设计精神
—源自希腊时期希波丹姆的城市设计原则
—拿来主义,适合表现帝国沉着、威严和权利的皆为可用 —直接实用为目的,并非单纯追求审美 整体壮观的空间秩序
—改造古希腊自由、不规则、有些凌乱的广场空间 —塑造整齐、典雅,规模巨大的开敞空间 —善于运用轴线和透视手法 以建筑体量凝聚城市空间
—不强调和突出个体建筑的形象,使建筑实体从属于广场空间,相邻建筑之间的协调
—体形庞大的纪念碑式建筑物紧密布局,依靠体量的惯性联系,起到对广场的控制作用 共和国时期——共和广场群,城市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 帝国时期——帝国广场群,皇帝们树碑立传的纪念场地 1.2.2 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
—总结了希腊、依达拉里亚和罗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经验 —城市选址、城市形态、城市布局
—城市选址须占据高爽地段,有良好水源供应、农产资源和水、陆交通条件 —建筑性质同城市的关系,地段周边的现状、道路、地形、朝向、风向、阳光、水质、污染等
—街道与风向和公共建筑位置的关系 理想城市模式
—继承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延续希波丹姆的城市规划理论
—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有重要影响 1.3 中世纪的城市设计 1.3.1城市空间特征 自然形成 教堂为中心
道路弯曲、宽度自由
广场封闭式构图,平面不规则 建筑实体界定公共空间
如画的城镇,适合步行的体验空间 1.3.2 城市广场
—利用建筑的围合形成连续的、整体的和丰富多样的界面,造成封闭空间 —广场形式和大小根据公共生活的需求确定,也取决于主体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视觉要求
—尽可能不规则,教堂、钟塔、市政厅或雕塑不放在几何中心
—建筑物、纪念性雕塑和广场之间应有紧密的功能上、视觉上和意义上的联系 1.4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 1.4.1 城市改造
罗马市政广场的改建:
——米开朗基罗最精美之作
——对古罗马广场和建筑群设计经验的借鉴和改进 1.4.2 巴洛克:戏剧化的城市设计
—16世纪以后的巴洛克城市设计,真正影响并改变了西方城市格局 —有明确的设计目标和规划体系 —集中反映当时的几何美学
—轴线系统,放射道路,强烈的秩序感和恢弘的气势 —符合君主和教皇的心理需求
1.4.3 巴洛克城市设计对后世的影响 2.中国城市设计简史 2.1 《周礼.考工记》
—服从礼制营建制度的需要和人伦秩序的体现 —由外而内,控制式和封闭式 2.2 《管子》与《理想国》
—城市分布、城市选址、城市规模、城市形制、城市分区 —打破“先王之制”,城市选址因地制宜
—城市布局上按职业组织聚居“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商近市”
第三章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
1.集中与分散:关于城市理想模式的探索 1.1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明日的田园城市》 结合城乡优点 改善城市环境 消除贫富差异
建立新型社会经济关系 新城市运动
1.2 莱特的广亩城市 《消失中的城市》 自然主义者
每人一英亩土地 高速交通连接
抛弃城市结构,真正融入自然 中产阶级郊区化
1.3 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 《明日城市》 城市集中主义
空间、人口和各种资源的集中 提高城市运做效率
反对传统城市空间模式 体现现代艺术观
光明城,300万人口,中心24栋摩天楼,60万人居住在周边的板式豪华公寓内。巴黎伏瓦生规划
2.空间和秩序:城市设计的形式论
2.1 卡米罗·西特:城市空间的美学研究 卡米罗·西特(1843—1903)《城市建设艺术》
建筑物、纪念物及公共广场之间的关系 中心空敞的公共广场 公共广场的封闭特征 公共广场的形式和大小 古代公共广场的不规则性 公共广场群
北欧公共广场的布局
现代城市规划的艺术贫乏和平庸无奇的特征 现代体系
城市规划艺术的现代限制因素 改进了的现代体系
城市规划中的艺术原则 结论
2.2培根: 城市空间的运动学研究 《城市设计》 同一运动系统
找出“同路人”的“城市经历” 费城城市中心设计 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3.场所与文脉:城市设计的涵义论 3.1 场所·场所精神
空间 容纳人们日常生活的三维整体
场所 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相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 场所=实体空间+精神意义 场所精神 场所的总体氛围 3.2 文脉·城市文脉
文脉 就城市设计领域而言,文脉就是人、建筑、城市及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城市文脉 包括显性文脉和隐性文脉
显性文脉 包括人在城市中的社会活动,人的活动领域和领域的构成要素
隐性文脉 对城市有潜在影响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习俗、心理行为等
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有意味的场所,帮助人们栖居。——诺伯格·舒尔茨
4.生命与活力:城市设计的活力论 简·雅各布其人,记者、自由撰稿人,《建筑论坛》助理编辑,赞赏城市原有街道的欢乐与祥和。
“城市规划这一伪科学及其伙伴——城市设计的艺术,至今还未突破那些似是而非、以愿望代替现实,却又为人们所习以为常的迷信,过分的简单化和象征手法,使城市设计至今还没有走向真实的世界。”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Diversity is nature to big cities 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
——对传统空间的综合利用和进行小尺度的、有弹性的改造 ——保留老房子从而为传统的中小企业提供场所 ——保持较高的居住密度,产生复杂性 ——增加沿街小店铺以增加街道的活动
——减小街区的尺度,从而增加居民的接触 《纽约时报》:《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或许是城镇规划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力作。《城非树形》(1965)《俄勒冈实验》(1975)C·亚历山大 《倡导规划与多元社会》(1965)P·达维多夫 《城市设计宣言》(1987)A·雅各布 D·阿普尔亚德
5.环境与意象:城市设计的意象论 凯文·林奇(1918—1984)《城市意象》
条件:识别性 物体的外形特征
结构 物体所处的空间关系和视觉条件
意义 在使用上对观察者的重要性 元素:路径 Path 区域 District 边缘 Edge 节点 Node 地标 Landmark
6.生长与衰败:城市设计的有机论 6.1 有机疏散 伊利尔·沙里宁
—1918年为缓解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提出有机疏散理论
—城市是有机体,符合生命体的内部秩序,不能任其凝成一片 —把城市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离开中心的地域 —工业不应占据市中心,空出的面积开辟绿地
—大赫尔辛基规划,建立半独立城镇,控制城市的扩张
第四章 城市设计基本要素
土地使用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公共空间 使用活动 交通与停车 保护与改造 步行街/区 标志与标牌
1.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1.1 目的
城市设计研究的建筑包括建筑物和桥梁、水塔、护堤、电视通讯塔,乃至烟囱等构筑物。
建筑设计:通过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把建筑蓝图变为真实的建筑物。
城市设计:通过控制相关建筑元素,使建筑师的建成作品对城市整体环境起到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的作用。城市设计师的“二次订单”
1.2 城市建筑:建筑·城市建筑 反映地理特征:气候、日照、风向、地形地貌 支持城市运转:符合城市的规模、尺度
表达特定环境和历史文化特点的美学涵义:尊重建成环境的意义,尊重历史文化特征在城市空间形态上的反映
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活动行为:同样功能的建筑物,在城市不同区位,其形态会有所差异
具有文化的延续性和空间关系的相对稳定性:对地方文化特色的考虑、对城市既有空间肌理的考虑
1.3 控制要素 高低 大小 形状 风格 色彩 材料 质感 容积率 空地率 建筑高度 体量
沿街退后 质地 色彩
环境影响
1.4 控制原则
1.4.1保护城市地形和天际线的美观和特色
1.4.2保证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有合理的日照和良好的视觉感受 1.4.3保护历史建筑的景观条件与周围建筑物的协调关系 1.4.4保护建筑物之间的文脉关系及空间比例
1.5 弹性控制概念 1.5.1高度奖励
私人地块修建城市公共福利设施或为历史建筑及环境保护提供资金 1.5.2城市环境日照条件评价
鱼眼镜头结合日照天穹图某点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日照条件,为周围体量控制提供依据
1.5.3高层建筑的分段控制
对建筑底部、中部、顶部及屋顶形式的控制 2.土地使用 2.1 研究内容 城市设计:
开发强度和土地使用的经济性 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
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及人口密度的控制 2.2 土地使用的原则
2.2.1土地综合使用,提高使用效率,保持城市空间的全天候活力 2.2.2 保护自然形体要素和生态资源
作为城市设计师应当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形体要素突出城市整体景观特色 2.2.3 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狭义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城市交通及电力、电讯设施 广义基础设施:公路、铁路,城市服务事业、文教事业 基础设施的建设决定城市的发展和容量 基础设施耗资大,建设周期长,先行建设 土地使用计划中:
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安排物质空间,提供方便条件 有效协调基础设施与其他用地之间的关系 3.公共空间 3.1 概念
也称开放空间或开敞空间,指城市中向全体市民开放使用的空间。街道、广场、公共绿地、河流、建筑物之间的公共外部空间
新型公共空间:公共建筑物的大厅、中庭、室内街道、室内广场、建筑灰空间 3.2 特性 开放性 可达性 大众性 功能性
3.3 中西城市公共空间演变比较
西方:广场为主要形式,承载大量城市公共生活 中国:“街”为主要形式,承载的城市公共生活有限,以商业贸易为主 西方:近代,公共空间成为城市环境的附属品,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20世纪50年代,城市美化运动,公共空间建设考虑景观、艺术效果,对人的活动需求考虑很少
60年代,简·雅各布的著作发表后,开始关注人的行为心理和需求心理
中国:近代,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城市公共空间模式也发生转变,也开始承载更多的公共活动
近十几年,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量很大,也出现了种种误区,甚至重蹈西方失败的覆辙
问题一:尺度失当,难以积聚人气,缺乏活力
问题二:一味追求形式,不注重实效,缺乏对人的关怀 3.4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理想目标
尽量消除城市消极空间,尽量增加城市积极空间
消极空间:无人问津、无法使用的城市空间。大面积的停车场、废弃土地、闲置的河岸、倒闭的工厂、铁路两侧的棚户区、建筑物之间的三不管空地„„
城市轮廓低沉、水平,建筑物内部生活与街道活动紧密结合,户外空间尺度人性化 现代城市脱离街道生活,充斥着高层建筑,户外空间尺度非人性化,产生消极空间。
消除消极空间,“缝合”城市空间的创伤,创造积极空间 设计控制要点
1、边界明确,形成积极空间
2、注重重点空间的步行区化和设施建设
3、强调公共空间使用及视觉联系
4、强调公共空间活动的多样化及人情味 4.使用活动
4.1人的活动类型
必要活动:构成城市活力的基本要素 选择活动: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 社交活动: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
增加后两种活动,就能提高城市运转的活力,增加城市的魅力 选择活动和社交活动与城市物质环境质量好坏有很大关系。4.2 使用活动与环境质量的互动关系
符合人行为心理的环境,可诱发使用活动,反之则抑制
使用活动可改变空间的性质,使之变得有意义,甚至促使其环境品质的提升 4.3 城市设计策略
策略一:设计活动以增强环境对人的吸引力
策略二:环境设计中,为使用者提供多种选择,考虑到使用者利用环境设施的能动性。
策略三:为使用者提供安全的空间环境
策略四:运用适当的设计手段,激发使用活动的产生
策略五:重视环境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以积极的环境塑造积极的使用活动
5.交通与停车 5.1 重要性
汽车改变城市结构,带来城市问题
解决交通与停车问题,维持城市正常运转 5.2 关注的内容
侧重于定性研究,确立一种模式,以此解决交通与停车问题,根本目的是如何减少大量车行交通与停车空间对城市环境和景观的不利影响,使城市不至于沦为“汽车的城市”,仍然是以人为主体的城市,最大限度维护步行者利益。5.3 模式研究
多种停车方式相结合:地下、多层、路边 停车与景观的结合:林荫停车场 中心区边缘停车 发展公交捷运系统 建设步行街、区
6.步行街\区
6.1 步行街\区的意义 以人为本
社会效益:增加城市积极空间,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 经济效益:带动相关商业活动
环境效益:减少污染,提高环境品质 交通效益:减少汽车交通对城市的压力 6.2 建立步行街\区的必要条件 交通可达性,人车分离的可能性
街道界面(硬质、软质)在美学意义上的和谐、连续 必要的环境设施
活动支持(商业活动、特色人文活动)6.3 步行区
步行网络所连接的城市元素在功能上应有紧密的联系 范围过大反而造成不便(德方斯)
适应人的步行心理,提供多种选择,不能强迫人的流线 7.保护与改造
7.1 保护与改造的涵义
保护:保护城市的地方文化、景观特色和保护城市演变的历史连续性,除了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名城外,还包括保护不同时期的优秀建筑、历史街道环境、历史性景观特色和地方性风俗民情。
改造:采取适当措施,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使保护活动体现经济价值,利用经济收益更有效的保护历史文化资源。7.2 保护与改造的必要性 马丘比丘宪章
经济理性与文化理性
柯布西耶与国际化 空间与心理的归属感
历史:城市生长的印记;
文化:城市环境中人的行为活动模式
多样性与地方特色 保护与改造的收益
经济、社会和文化收益 7.3 保护与改造的类型
个体历史建筑或遗存的保护及环境整治
索非亚教堂、革新街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群体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改造
旧金山吉拉德广场 历史性街区的保护与改造
上海新天地 历史性区片的保护与改造
北京菊儿胡同、哈尔滨道外传统商市 设计与实施中应当考虑的基本问题 修复或整饬 功能定位 室外空间 视觉条件 交通组织 功能调整 开发
建筑风格
7.4 保护与改造的城市设计控制技术 保护区划 设计导则
视线控制
建筑风格与形式控制
建筑高度 管理手段
空中开发权转让
建筑立面转让
减免税收
8.标志与标牌 8.1 类型 交通标志 公共性标牌 商业性标牌 8.2 作用 标识性
区域识别手段 8.3 管理 台北市
美国查尔罗特市 深圳
哈尔滨中央大街
第五章 城市设计基本原则
5.1 服从城市总体规划
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前提,保持城市总体目标的连续性和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并通过形体环境规划反映出来。
如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利用,建筑体量、形式和风格,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道路与交通,城市主要景观控制等。5.2 满足人的需求
1943年,美人文主义心理学家 马斯洛《人类动机理论》 生理需求——城市环境的微气候条件
安全需求——交通安全、设施安全、可识别性 社交需求——城市公共空间 自尊需求——空间的私密性、归属感
自我实现需求——城市特色、社区特色、建筑特色、公众参与 5.3 突出地方特色
城市的特色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
城市的特色不仅包括形体环境形态,还包括居民的行为活动、生活形态和文化形态
5.4 考虑不同的时空效果
5.4.1 开发建设实施的时序性
5.4.2 人与环境空间的关系随时间的变化,人的运动所展开的空间序列 5.4.3 四季变化对景观的影响、日景及夜景的不同效果 5.5 遵照美学原则组织设计元素 创造格局清晰的景观秩序 保证空间界面的连续与变化 提供轴线和景观条件
注意室内外空间的交融和渗透
第六章 空间与景观
1.城市空间
1.1 城市空间的构成 底界面 侧界面 顶界面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
第一层次轮廓线:建筑本身的外观形态
第二层次轮廓线: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构成的形态 一次街廓 H/D1—1.5 二次街廓 H/D 2—3 1.2 城市空间的领域性 公共空间 半公共空间 半私密空间 私密空间
2.城市景观
2.1 概念与构成 2.1.1 概念
(城市形体环境+城市生活)物质形态的的视觉形式 2.1.2 要素
景物、景感与主、客观 2.1.3 构成 自然景观
山水、地形、地貌 和气候条件影响下的城市环境表征 人工景观
新旧建筑、建筑群形成的城市轮廓线、公共空间、环境艺术品等。活动景观
能够反映市民日常生活、反映地方风俗民情的活动。2.2 城市景观建设的策略
2.2.1 加强对城市景观问题的研究,制定长远与近期的景观建设计划。包括城市风貌特色、建筑风格、历史文脉等。2.2.2 建构景观体系 城市天际线形式; 高层建筑的分布; 城市形象标志系统; 主要公共空间的布局; 主要景点的分布;
视线、视角、视廊的形成与保护; 城市建筑在城市环境中的景观地位; 城市广告招牌的设置与设计;
城市公共艺术的布局与构想等等。
2.2.3 建立景观管理条例,实行景观质量在内的设计评审制度
2.2.4在城市设计领域加强与景观建筑学和公共环境艺术学科的联系
第七章 开发与管理
1.开 发
城市开发是以土地为载体,开发利用空间的经济活动,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各种城市活动对空间的需求,如居住、商业、工业和娱乐等。1.1开发的类型
1.1.1 新开发与再开发
城市的生长期到成熟期:新开发递减、再开发递增
城市的中心区到边缘区:新开发递增、再开发递减 1.1.2 公共开发与非公共开发
1.1.3 商业性开发与非商业性开发 1.2 与开发相关的基本概念 1.2.1 城市区位与地价 1.2.2 开发强度与收益 1.2.3 使用功能与层数 1.2 城市设计与开发
环境品质 环境的经济价值
空间形态 密度、功能、界定、尺度、领域的 划分、环境特色 对开发商的再认识
2.管 理
城市设计是一连串的设计与实施管理的决策过程 管理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环节 法制化是实施管理的根本保证 2.1 开发前----预先设计 2.2 开发中----区划法 特殊区划: 历史区、混合使用区、特殊使用区 2 弹性原则:奖励区划、空中开发权转让、计划单元联合开发 3 运作模式:设计评审、公众参与 公众艺术:公共艺术品的购置和陈设 2.3 开发后——维护与管理
第三篇:城市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设计
1、城市设计概念:
定义:以人为中心的,从总体环境出发的规划设计工作,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整体形象和环境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的环境设计。
2、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全过程。
3、城市设计的目标:一般意义上的目标,乃指人类活动的动机意志、目的或对象。也指人们活动计划所争取的将来状况。现代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
5、古罗马城市设计的特征:
(1)享乐主义特征;(2)实用主义特征;(3)炫耀主义特征。
6、中世纪的城市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1)要塞型;(2)城堡型;(3)商业交通型。
7、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了解)
8、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空间形式理论:
(1)卡米洛·西特的“视觉有序”理论:
主张将城市设计建立在对于城市空间感知的严格分析上,并通过大量的典型空间实例考察与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列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与设计规律;
批评了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的刻板模式,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
倡导了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基本原则,揭示了城镇建设的内在艺术构成规律。(2)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城市建设的原则:a、表现的原则;b、相互协调的原则;c、有机秩序的原则。
艺术创造问题;a、界定了形式的起源、意义、性质、重要性及牵涉范围,对自然界的形式表现进行了类比分析,提出大自然的“有机秩序”规律。b、强调了艺术的创造本质,认为创造的倾向是一种本能,而理智仅在创造过程中起着辅助的作用;c、形式探索中的特殊领域,按其特定的性质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靠推理就可以领会的问题,第二类是靠直觉感受的问题。(3)芦原义信:
减法空间和加法空间:前者先确定内部,再向外建立秩序;后者先确定外部再向内建立秩序;
十分之一理论:要获得与室内相似意义的空间,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8~10倍的尺度;
外部模数理论:外部空间设计可以采用20~25m为模数。
现代城市功能理论:
(1)勒·柯布西耶的城市集中主义:
a、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加剧,已出现功能性的老朽。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中心部分的商业地区内交通负担越来越大,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他的集聚功能。
b、关于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c、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d、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这种系统由铁路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起来,布置在地面以上。
城市设计原则:
a、以几何为基础去创造洁净、简单的外形; b、崇尚秩序、功能和朴实; c、理性与效率至上;
d、现代的建筑要使用现代的建材; e、摒弃装饰,尤其是仿古; f、追求标准化、重复化。田园城市与新城设计理论:
(1)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a、对土地所有权和城市形态的描述;
b、对田园城市管理机构的组成以及其权限范围的构想; c、对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探讨。场所文脉理论:(1)凯文·林奇:
提出城市形态是受不同价值标准影响的观点,认为一般城市形态理论应以人为目的,以具体物质形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并且应当具有动态、参与决策和公众可参与的特征。
空间价值评判标准:活力、感受、适宜、可及性及管理。此外还有两个额外指标:效率与公平。人文社会设计理论:(1)简·雅各布斯
城市设计四个基本条件:
a、街区中应混合不同的土地使用性质,并考虑不同时间、不同使用要求的共用; b、大部分街道要短,街道拐弯抹角的机会要多;
c、街区中必须混有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建筑,老房子应占相当的比例; d、人流往返频繁,密度和拥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生态设计理论:
(1)伊安·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
a、自然过程规划; b、生态因子调查;
c、生态因子的分析综合; d、规划结果表达。城市设计的整体概论“(1)罗杰·特兰西克:
罗杰的设计思想融合了千人许多的设立理念:他指出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必须综合应用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等。
9、城市设计可分为概念性城市设计、策略性城市设计、务实性城市设计、概念性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策略性城市设计——是城市发展特定问题的研究型城市设计,又称为专项城市设计。
务实性城市设计——是针对规划实施项目的城市设计,按其实践开展的不同价值取向和专业特点,可分为开发型、保护与更新型、社区型。
10、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物质空间环境、功能活动与人、管理机制。
11、城市设计的任务:
城市环境研究:正确认识城市设计涉及相关要素间的关系、找寻发展寻在问题、发展目标与发展对策。城市空间环境:创造一个形式宜人、功能活动安全方便,具有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城市社会空间:促进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秩序建设,建立合理融洽的社会环境,提高公众利益。
城市经济发展:建立可行的发展模式,鼓励城市不同形式的经济活动产生,促成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可持续。管理与控制:合理控制城市的发展,维护城市环境良好状态,保护城市文化遗存,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就。
12、城市设计的工作特点:
(1)综合性;(2)持续性;(3)地域性;(4)控制性。
13、城市设计的内容:
()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2)城市土地利用;(3)城市景观;(4)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5)城市活动系统;(6)城市特色分区与重点地段;(7)城市设计实施措施。14.、城市设计的基础资料:
(1)城市自然;(2)历史与文化背景资料;(3)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4)城市景观;(5)土地利用与建筑;(6)城市公共活动与场所;(7)城市交通与活动体系;(8)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相关资料。
15、城市设计成果一般包括: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设计图、城市设计与研究附件。
16、城市设计一般分为城市总体、城市片区、重点地段三个层次。
17、时间和空间是土地综合使用的基本变量。
自然形体要素:河岸、湖泊、海湾、旷野、山谷、山丘、湿地等。
18、开放空间:指城市的外部公共空间。
四个特质: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功能性。开放空间在城市结构体系中承担的角色特征: a、边缘:即开放空间的限界;
b、连接:系指起连接功能的开放空间区段;
c、绿楔:这是一种真正的城市开发中的“呼吸空间”;
d、焦点:一种帮助人们组织方向和距离感的场所或标志; e、连续体: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一体化联系。
19、单一功能体系和多功能体系:
单一功能体系:以一种类别的形体或自然特征为基础形成的空间体系。多功能体系:大多数开放空间体系其实都是集多功能与一身的。20、开放空间的设施与小品:
环境设施指城市外部空间中供人们使用,为人们服务的一些设施,其完善与否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和社会民主程度。
建筑小品则一般以亭、廊、厅等各种形式存在,或单独设于空间中,或与建筑、植物等组合形成半开敞空间。功能:休息、安全、方便、遮蔽、界定领域。
分类:a、休息设施;b、卫生设施;c、绿化设施;d、环境标识;e、拦阻诱导。设计要点:
(1)兼顾装饰性、工艺性、功能性和科学性;(2)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保证;(3)具备一定的可更新性;(4)综合化、工业化和标准化。
21、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分为建筑色彩和场所色彩。
建筑色彩:指城市色彩中众多建筑物的群体色感、分为主色调、辅色调。场所色彩:相对建筑色彩而言,与之互补的环境色。城市色彩的意义:
(1)城市色彩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反映;(2)城市色彩可以辅助城市空间的形成;
(3)城市色彩对于形体的调和是一种重要的补救措施。城市色彩的设计原则:
(1)城市色彩设计要体现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美;
(2)城市色彩设计要传承文脉,珍视城市现有的色彩特质和历史文化;(3)城市色彩设计要考虑城市的气候特征、山水特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4)城市色彩设计要考虑建筑场所不同的功能性质。城市色彩控制引导方法:(1)主色统一: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建筑的墙面或屋顶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色调。
(2)辅色统一:指在一定的去范围内,建筑的门窗或装饰线脚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色调。
(3)场所色统一: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铺地色彩、街道设施色彩和绿化色彩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色调。
22、空间——形体分析方法:
(1)视觉秩序分析:是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学评估的重要内容。
(2)图形——背景分析:基于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基本原理,从二维平面来分析公共空间及建筑实体的形式和分布,研究城市环境中虚空间和实体之间的存在规律。
(3)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分析:视觉感受是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的主要途径,而空间形态构成不仅具有视觉审美意义,也直接影响人们对空间环境的心理感受和在空间中的活力。
场所——文脉分析方法:
(1)场所结构分析:活动、事件与空间的结合构成了空间场所中人与环境、空间与时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这种稳定的关系在物质空间上的映射即体现了场所的深层结构,场所结构分析就是针对这一“以关系为中心”的深层结构展开的研究。
(2)城市活力分析:城市活力分析的基本途径是通过仔细观察城市空间环境中的日常生活场景和事件,分析城市空间的设计和组织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和作用,总结空间规划设计的相关原则。
(3认知意象分析:认知意象分析是一种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论,其分析结果直接建立在居民对城市空间形态和认知图式综合的基础上。
认知意象五大要素:路径、边缘、区域、节点和地标。
(4)文化生态分析:文化生态分析正是通过研究人类文化形成过程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的相互关系,阐释文化与环境的适应过程。
相关线——面域分析方法:(1)“物质线”:通常是指城市空间在物质层面上所反映出来的各种实存的“线”。在具体的空间环境中,“物质线”是清晰可辨的,比如现状工程线、道路线、建筑限、单元区划线等。
(2)“心理线”:它以人的认知为前提,是指人们对城市域面上物质形体的心里体验和感受所形成的的感知“力线”,包括标志性建筑物、空间景观节点的空间影响线域、空间界面的导向线和空间景观的序列轴线等。
(3)“行为线”:它主要由人们周期性的节律运动及其所占据的相对稳定的城市空间所构成。通常包括发生在城市道路、广场等开放空间中的运动所留下的空间轨迹线等。
(4)“人为控制线”:它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意义,是设计干预的结构,是由设计者和建设管理者进行城市建设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各种控制线。如现代城市设计中为分析描述空间结构、形体构成、容积率、高度控制而形成的各种辅助线,以及规划设计红线、视线通廊等空间控制线。
23、巴洛克风格:通过不安定的形体、出人意料的欺负转折、矫揉造作的手法,产生特殊视觉效果的手法主义。
中世纪城市的宁静氛围和宜人尺度渐逝,代之以整齐强烈的城市轴线系统以强调空间运动感和序列景观,道路结点处矗立高耸的建筑物作为视觉联系和引导,从而将不同时期、风格的建筑联系起来构成整体环境。
古典主义风格: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风格的主要特征,强调以几何和数学为其基础的理性判断代替直观感性的审美经验。
24、希波丹姆模式:
(1)以棋盘状的路网为城市骨架并构筑 明确、规整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整体的秩序和美的城市规划模式;
(2)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3)遵循古希腊哲理。
25、中国古代城市设计思想:
“礼制”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主要思想渊源之一。中国城市强调中轴对称,居中为尊。轴线感自外而内,通过院墙体系形成一系列向纵深发展的闭合空间,并借助空间的内外之分与围合建筑的等级差异实现空间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对立。
26、城市色彩模式的选择:城市功能区域模式;城市街道景观模式;城市公共空间模式;城市特性景观模式。
27、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空间向度特征;时间向度特征;人与环境特征;多专业特征;多雇主特征
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2、步行街区 ——即人车分离、没有机动车辆行走的区域。严格意义上说,步行街区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特殊分支。步行系统包括:商业步行街、林荫道、空中和地下步行街,其中步行商业街是步行系统中最典型的内容.3、开放空间——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休闲空间等。它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和功能性。
4、心智地图——心智地图(mental map)是存在心智中的空间意象和环境特征,是由各种生活体验、感受及长期累积的经验,包括:从地图阅读中获取信息、个人的实际经验,也包括图片、传说等。
5、场所——场所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一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
6、城市轴线——城市轴线通常是指一种在城市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形空间要素。城市轴线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要素结构性组织的重要内容。
7、图底理论——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图底关系理论就是将研究形态视觉结构的“图形”与“背景”理论应用于城市设计领域,是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
8、记忆地图——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是反映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地图。它指人们大脑对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特定形象,是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图。
1、简述区域级—城市级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与重点。
设计目标:为城市规划各项内容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一个基于公众利益的形体设计准则,成果具有政策取向的特点。*设计对象一般为整个城市;
*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构造城市景观体系;
*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
*没计城市竖向轮廓。
2、谈谈你对城市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理解
①积极空间:完全由面围合的空间,称为积极空间,人在这种空间内具有安全感。
②消极空问:由点或线所暗示围合的空间,称为消极空间。另外,利用镜面玻璃、水面反射所造成的虚空间,也可属于消极空间,它是形象思维中构成的新空间。
3、按功能性质划分,城市广场可以分为哪些?
广场除主要功能外,通常兼有其他的功能,而主要功能决定了广场的性质。
按主要功能进行划分,城市广场可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商业广场、文化广场和游憩广场等类型。
4、谈谈你对“图底理论”的理解
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
图底关系理沦就是将研究形态视觉结构的“图形”与“背景”理论应用于城市设计领域,是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
在城市环境中,建筑实体由于体量较大,对人的视觉刺激较强,通常成为人们知觉的对象,周围的空间则被忽视,成为对象的建筑成为 “图”,被模糊的事务称为“底”。
l、分析比较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
(1)目的性比较:城市规划宏观控制城市发展:城市设计则是促进环境变化,提高生活质量;建筑设计则直接为修建建筑服务;
(2)工作对象比较:城市规划为二维空间,考虑社会经济物质环境相结合,城市设计为三维空间,可局部、微观;建筑设计仅对建筑物及外部小环境;
(3)成果表现比较:城市规划反应用地平衡;城市设计表现为方案引导;建筑设计则是实施性设计文件;(4)实施时间比较:城市规划体现为发展过程;城市设计实施时间不确定,而建筑设计确定;(5)委托人比较:城市规划为政府;城市设计则可为政府或开发商;建筑设计主要为开发商。
2、分析比较城市设计中“自下而下”与“自上而下”两种特征的异同。
“自下而上”的城市一般是以聚落为基础,从不自觉的自然村落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城市没有一个预先构想的目标与形态,依实际发展需要,在自然环境、客观规律作用下长期积累而成,因此也被称为“自然城市”。
特点:城市形态自由灵活、有机多变;体现出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控制规律、“渐进的城市设计”思想;其自由发展的程度也是相对而言的。
“自上而下”的城市是指主要按人的主观作用、人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层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它通常以一种法定的设计准则,在严格的控制和要求之下进行建设实施。因此也被称为“人造城市”,它是一种控制机制卜的建设方式,一般在集权统治的社会制度下“自上而下” 而形成的城市较多。
特点:城市形态表现着规则的用地、严谨的构图、鲜明的等级和全面的计划,几何形式很强。
四、论述题(16分)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从城市设计的含义、设计要素、过程及成果表达等方面谈谈城市设计的作用与发展。答案:略
1、谈谈你对城市设计的理解。
城市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但是,作为具体的城市建设者和专业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视角,对城市设计又有不尽相同乃至相去甚远的看法和理解。大体上,对城市设计的各种看法可分为技术和社会管理两个层面来表述。
2、简述城市设计控制要素有哪些?
土地使用、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开放空间、步行街区、交通与停车、保护与改造、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城市标志系统、使用活动
3、述城市空间的物质要素构成
总的来说,城市空间的物质构成要素包括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绿化(包括水面)、小品等六种。如果加以细分,城市空间的构成要素:可分为基本构成要素和辅助构成要素。基本构成要素是指限定基本空间的建筑物、高大乔木和其他较大尺度的构筑物(如墙体、柱或柱厢、高大的自然地形等)。辅助构成要素是指用来形成附属空间以丰富基本空间的尺度和层次的较小尺度的三维实体,如矮墙、院门、台阶、灌木和起伏的地形等
四、论述题(16分)论述城市设计的特征
第四篇:城市设计参考书目(2014)
城市设计参考书目
——吴志宏 物质空间
[1]特兰西克 著,朱子瑜 等译,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沃特森,布拉特斯,谢卜利 编著,刘海龙 等译.城市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西特著.城市建设艺术.仲德崑译.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0 [4]F·吉伯德.市镇设计.程里尧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5]沙里宁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6]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芮经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7]埃比尼泽·霍华德著.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 [8]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 [9]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周序鸿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0]简·雅可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2006 [11]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不能单独作为阅读汇报)
[13]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城市并非树形.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14]卢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不能单独作为阅读汇报)
[15]卢原义信.街道美学.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不能单独作为阅读汇报)
[16]E·N·培根等.城市设计.黄富厢,朱琪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89 [17]王建国编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18]凯文·林奇.都市意象.宋伯钦译.台湾:台隆书店 [19]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0]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1]柯林·罗.拼贴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2]Christian Norgerg-Schulz著,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3]卡尔索普 著,郭亮 译.未来美国大都市—生态·社区·美国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4]诺伯特-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5]胡正凡 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研究及其设计应用
[26]阿莫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第五篇:海绵城市设计专题
海绵城市设计
2014年11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eco-sponge city)。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设计的意义:
海绵城市设计意味着防治城市内涝方法论的转向,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将不再以“修大管子”为主,而致力于建设城市的“海绵体”,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以“蓄水”代替“排水”的“海绵体”,可能是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更可能是人们在新的生态价值观引导下设计的一系列生态草沟、雨水花园、绿色屋面等设施。通过“海绵体”的下渗、滞蓄、净化、回用,雨水的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减轻水质污染。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替代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
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应贯彻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注重对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强调采用低影响的开发模式。海绵城市设计内容:
海绵城市建设包括“渗(屋顶绿化、透水铺装等)、滞(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渗井等)、蓄(雨水桶、景观水体、雨水储存模块、雨水调蓄池等)、净(雨水湿地、一体式净化设备等)、用(浇灌回用、道路浇洒、景观水体补给等)、排(植草沟、渗透管、管渠等)”等多种技术措施,涵盖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