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科学习方法总结
一般而言、文科的学习方法无非就是勤奋。但是也有一些小诀窍。下面我就和你一起聊聊我的方法。
1、回答政治的选择题要用排除法比较多。例如太绝对的答案99%都是错误的,然后一些无厘头的或者没有太多政治术语的也是错误的。至于其他的排除标准,你就多做做题目就能摸索出来了。
然后是大题、大题是很有规律性的,只考几个模块的内容,在一般学校发的资料都会有,记得去专心看看,真的很有用,还有一点诀窍的就是注意格式,这个格式是很要命的,你注意一点可以给你多赚些分数,一不注意就会多扣几分。关于格式的就是在回答简答题时你要分点,可以写多几点,因为多写就算错了也不扣分,但是没写到对的就要扣分,还有就是要表意明确,记得别写得一片模糊和涂得乱七八糟。写观点题一定要先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记得要从正反两面来论述,最后再多写一句“综上所述、该观点正确/错误。”,还有如果不太确定观点的正确与否可以写片面,就是一半对一半错。考到哲学的,就一定要按照:理论+材料 这个格式来写,你多看看些参考答案就能得出规律了。
1)分段分行作答,条理清晰,把重点语句写在最前面,并且不同模块有不同的作答方法和格式。(哲学题目的格式是原理+方法论+材料)
(2)看清楚题目的问法,弄清楚是问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样,这个很重要决定你作答的方向和内容。
(3)政治模块的题目重要看主语,是说人大,政府还是党,不同主语的职能权利不同。
(4)有材料的一定要结合材料,因为有一个得分点。
(5)辨析题要两面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要找出表述正确和错误的地方方可作答。
(6)经济模块的重点是看清楚图,如果是条形图或其他统计图,要看横纵坐标,这个表的名称也是关键,答题一定会用上,还有懂得对比,如上年和今年的数据对比,城市和农村的对比,最后在对比中揭露问题所在。
(7)哲学模块最容易得分,只要熟记书上的概念,再看清楚问题问的内容用哲学固定的答题格式就事半功倍。
2、关于历史一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一科,答选择题的时候也是要先按照排除法,然后要注意题干所问的,例如他问:某某事件发生根本原因。你就要一定选择关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可以是经济结构、可以是经济布局、也可以是经济状况。你要多看看真题就明白了。
关于大题,就是和政治差不多,记得分点就行了。还有的就是要多记得某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时间、意义等等。
(1)关键看时间,时间是历史答题的依据,是历史的重中之重,也许题目没有直接给出时间,但你可以从一些历史事件中推断出时间。
(2)分门别类的答,可以分为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风俗这几方面,这样拿分面广,也不会让老师漏给得分点。
3、地理一科是比较难的,因为他其实实质上是比较偏理科的。因此学好地理要多记公式和规律。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记住地图和世界地理的概况。对你很有帮助。而回答地理问题的诀窍就是要删繁就简。一定要简和分点。地理:学会看图是关键,因为从图中你可以得到一些问题的答案,所以就算不够时间看问题都要用时间来看图,这样帮助你拿到不少分。
第二篇:文科学习方法总结
文科学习方法总结
语文:不可置否,只要作文分数高,语文成绩自然也高。语基其实大家都差不多,而且不是一时半伙能练成的。现在时间已经不多。如果想在最短时间改善语文成绩。建议抓作文。你可以找些历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分析它的结构。最好的分析方法是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大致分析作者的思路。以后碰到相类似的作文,可以套用此模式。另一种捷径就是把学校发的优秀作文拿来分析,优美句子背一背。毕竟这是自己写过的作文,映象较深刻。往届有个学生作文突飞猛进,老师把他的作文拿来分析,发现他套用了很多优秀作文。但是你学到了就是自己的东西,这些文章并没发表过,你能说他在抄袭吗?!
数学 很多人说以前上课没听讲,对数学概念不理解。我就遇见一个同学,他数学相当好,可是问他概念的问题,他也说不清楚。其实最好理解概念的方法就是先看书本例题,然后再返回来看概念,你会发现能加深对它的理解。但是不知道也没关系,你会用了还管它干什么。其实我觉得基础不好的同学还是不建议去做综合卷了,你会发现越做越乱。一下这个一下这个。还是专题复习吧!把相同题型放在一起复习,而且要先抓自己薄弱的项目。比如你的几何部分比较弱,先看课本,回忆知识点。然后猛做这一类题,你会发现其实考的内容就那么多。你可以从高考卷中挑这类题,这样你就不会频繁碰到偏题怪题。
---
历史 而且一定要按考纲整理,如果那么多知识点你实在记不住,最好手抄整理,映象很深刻的。我现在也是从近代史开始整理,顺便做纵项横项比较。
历史 历史最重要的就是整理。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整理。而且一定要按考纲整理,如果那么多知识点你实在记不住,最好手抄整理,映象很深刻的。我现在也是从近代史开始整理,顺便做纵项横项比较。比如整理到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可以分析启蒙思想与中国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不同。列表对比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点和联系。为什么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延续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启蒙运动是如何在中国传播并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这些都是从参考书及做的习题中归纳出来的。
政治:虽然现在是复习热点专题的时候。但是还要回归课本,抓主干知识。很多人答政治题时不知道怎么下手。其实你会发现,题目都有给你提示,要你答哪部分的知识点。这就需要你要按知识点整理了。政治答题先答课本的主干知识,然后结合材料。关键要从题目中缩小答题范围。比如 矛盾的分析法,我来具体说说吧!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事件是一分为二的。具体有两小点,第一,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第二,矛盾是普遍的。普遍中包括普遍性,客观性,坚持两种法。第二大部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包括: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和表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你要知道是什么,然后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第三部分,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体。分为两点,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要知道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历史和政治主要是按点拿分。历史最重要的就是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然后想想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一定要想全。你多答就算错了老师也不扣你分。最好分小点写,评卷老师才能很快
从中找到你的得分点。
政治和历史只有老老实实整理才能提高。如果连知识点都不知道,怎么能下手答题。历史多做些选择题,从中找出自己薄弱的地方,因为历史知识很杂。你大题抓不了多少的。而政治的选择题答全对不难,应该把重点放在大题上,答每道题之前按问题先把所有有关的点想好,再结合材料看该材料体现了哪一点。按点拿分。
地理 地理最重要的就是图了。夸张的说就是一定要把图熟记于心。从区域地理开始看,然后是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是学习其他部分的基础。大范围来看,你要知道它的经度纬度和形状。小范围来看,你要知道它的重要城市,它所有的资源,它的农业和工业方面的知识。人文地理有规律的。答题方法可以总结,比如答它的影响因素,可答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自然因素里又包括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人文因素里又包括科技,政策,市场等 学习自然地理时,如果对那些计算方面的问题实在不知道也没办法了。但是后面的水资源,大气环境,物质交换一定要懂哦,大部分选择题都会考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先把课本看懂,再做这些练习题,基本上就掌握了。但是一定要经常复习。因为容易忘。每天自己动手画画洋流图,地形区,画一张就够了。标上地理信息就可以了。
哈尔滨的地图册不错,把初中的世界地理拿出来,每天一个国家。讲到工业,看地图册的这个国家工业分布的位置。重要的城市用笔圈起来。明确各大洲的全球经纬度位置。比如亚洲,经度范围,26'E-169'W,纬度范围,10'S-80'N,知道主要经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0',东经30',60',90',120',150',180'.西经30',60',90',120',150',以及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把握区域地图时,应该从西向东,从北到南,从整体-局部-整体观察。内容上从自然到人文,侧重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矿产-城市等方面观察。还要看它的海陆位置,区域轮廓,重要的山脉等地形类型,河流,湖泊,交通干线,城市,洲界,国家和省区界线。一天不要太多,不然会弄混,但是一定要复习。比如美国吧!它的农业,地位: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特点:农业专业化。工业:地位: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特点: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华盛顿,芝加哥,休斯敦,洛杉矶,硅谷,问你这些你必须清楚。
英语:单选别看语法了,把你见过的不同单选类型题背下来。完型和阅读最重要的是理解文章的意思。我做完型时先跳过题目把整篇文章看下来,不理解的句子和词别管了。当你会过头来做题时基本上答案就可以出来了。阅读也一样,先看题目,然后象看小说一样看文章,看到答案就划下来。基本上我做完整张卷子还有半小时还可以检查下,而且正确率不低。检查的时候就可以把文章多看几遍,理解更深。英语作文同样可以套模版。我现在用的是李阳的五分钟突破高中英语的书面表达,里面就有总结些句型,不想买的话不知道网上可不可以搜得到。背考完试的英语范文也不错。慢慢的。你就会有自己的写作套路。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We should spare no effort to…Now I'll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We will do…Then we will do something…Last but not the least,…As you know,such things are meaningful and essential.I have good reasons to believe that…I'm firmly convinced that…
表达看法的句型,有:Some of them think that…/hold the idea that…/argue that….或者Their point of view is that… 表达支持的:sb.agree with sth./sb.are for sth./sb.consider it reasonable to sth.表达反对的:sb.are opposed to sth./sb.disapprove of sth
第三篇:高中文科的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文科的学习方法,高中文科该怎么学习的方法
对于我们高中生,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进入一所好大学,就必须用尽全身力气去学习。可好多同学,往往困惑的是,我学习了,但效果却不明显。那么怎么才能学好高中文科呢?
方法/步骤 1 政治 政治的学法呢,第一,也是要熟悉课本,不用背,只要大概有印象就可以了,知道原理什么的大概在什么位置就好 第二,至于大题怎么做,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步骤(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1.自己先做一部分题,不要怕和答案相差大,没关系,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通过错题,好好领会一下自己欠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答案那么些我去没有想到?只是知道思考的问题 2.通过错题再次熟悉课本,归纳课本知识,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3.再来做题,这次做题应该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个时候要把答案抄下来,背过,积累的多了,就“下笔如有神”了。
地理 地理的学法可以是这样:1.总结知识,每堂课上的内容比较多,这个时候就按章节把每课的大致内容总结下来,可以就写三句话,只要这三句话能把这一节的知识回忆起来 2.整理思路,每道大题都有自己的思路。比如说水文特征,应该从什么地方答才能得到全部的分数呢?这个时候就应该有一定的思路。还是据水文特征的例子:就应该思考到水位,流量,流速,水深,结冰期,凌汛,含沙量......只有这样有一定的思路,按照思路答题才能不重不漏 3.在做练习的时候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每道选择题都有四个答案,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这个时候再选出正确答案之后不要急着看下面一道题,把其他三个选项错误的原因写在旁边,不用太多字,自己能看明白就行。4.在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分区来学习,把每个分区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包含范围等),自然地理(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动物,资源等),社会经济(人口,农业,工业,城市等)总结起来,这样既清晰而且容易记忆。
历史 抓好线索: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抓好时间线索是非常重要的。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的学习以时间线索为基础来学习比较好。关于中国古代史,配套历史地图册上做得很好,可把上面的相关部分剪下来并粘成一条“超长时间图”,并在上面补上了首都等其他相关信息。至于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可分别在一块硬纸板上画出时间轴,然后把主要历史事件标在上面,并以不同颜色的笔区分不同性质的事件。这样既便于记忆,也便于复习。
文综的复习方法。在这里提供一个在高考状元李晓鹏新浪博客里看到的关于复习文综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拿历史来举例子:历史的古代是近代史现代史加起来一共有好多节课,把这每一节课都总结成一棵树的样子,主干就是大标题,枝干就是小标题,叶子就是内用的关键词,这样每一节就是一棵树了。到最后的时候,把这些书当成枝叶再串成一棵大树,一本书的框架就出来了,这样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博客里还有对
其他科目的讲解,在这里不一一说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看看,这种方法在管理学上也是有名的。
一定不要认为课本不重要。很多人在最后的时候不再看课本,认为没有作用,但这是非常错误的。万事皆有本原,知根方能究底。不急不躁,好好看课本,体会课本,吃透课本。做到在做题的时候有依据,做每一道题都知道答案出自于课本的什么位置,这一点十分重要。切记。最后在提醒大家一下,在一段时间内效果可能不是很明显,千万不要着急,按照这个方法继续学习,肯定会有成绩的。还有,如果总觉得自己的学习时间混乱的话,就买一个本子当作日志本,记录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坚持下去,会发现自己确实是在进步。什么事情都要坚持的,相信自己就可以了。
高中文科生学习方法
一、高中文科生,你是否会学习文科?
我曾经对高中文科生的学习方法问题搞过专题调查,总的感觉是文科生们尚未能很好地“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
第一,学习与生活的时间安排缺乏科学性,如睡眠时间不能保证,文体活动时间被挤占,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走神”。这当然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
第二,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如过份地依赖对教材的阅读而很少采用做笔记、卡片等更有效的文科学习方式;很少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变成了阅读就是背书,这显然不利于归纳、比较、分析和概括等学科能力的培养;对考试麻木不仁,消极应付而很少进行研究,积极应对。这种被动学习的态度与行动,显然与“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高考改革方向相悖,因而也就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第三,记忆方法尚未优化。毫无疑问,文科各学科“主体知识系统的基础还是必须识记的,这是学好文科的基础,也是顺利应试的前提。调查表明,无论是识记的内容还是识记的方法,文科生们都未必能很好地掌握了,这当然不利于知识的巩固,也不利于备考。
简言之,从我了解到的情况看,不少文科生离会学习尚有不小差距。显然,谁首先在“会学”方面取得突破,谁就更有把握将自己的学习潜能转变为现实的成绩;更关键的问题是,谁现在就开始行动,谁就能笑在最后。
二、学好文科必须重视的五个基本环节
深信每个高中文科生都想走上学习的成功之路。要想走上成功路,除了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事实上,只要是在学习,不管是否意识到,人们都在选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只不过所用方法有优劣之分罢了。学习得法,事半功倍,不但能帮助文科生在今后的一年间顺利前行,取得优异成绩,更能成为一个人的宝贵财富而让人终身受益。
其实,达尔文早就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那么,学好高中文科有哪些方法?怎样去掌握这些方法呢?笔者以为首先必须抓好以下五个关键环节。
1、教材的阅读
阅读是“学习之母”。它既是学习的开端,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研究表明,阅读后的记忆率要比听讲后的记忆率高出1.66倍。
当然,看书未必是阅读,只有读懂了至少是用脑了才能算是阅读。那么,从高中文科生的角度看,应该怎样阅读文科教材?
从阅读的步骤看,首先是要经常看看目录及其教材内各章节下的子目。目录及其子目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它能体现各章节、各子目之间的关系和核心内容,因而是学习的导游图,经常加以浏览,就能对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了然于胸。如阅读《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目录就不难发现编者将中国古代社会分成了六章六个阶段,其中从第二章开始分五个阶段介绍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再看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下面又设八节,实际上是从制度、政治、社会经济、疆域、民族关系和文化等方面论述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状况,其中“大一统”的特征非常鲜明;而第五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的介绍,则是从“繁荣”的角度切入,以八节的篇幅分别介绍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变革、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和文化等方面的状况,时代特征可谓是一目了然。
顺便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学科新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教材的改革力度也相当大,高三文科生在阅读时应当予以适当的关注,因为高考将会体现这些成果。关注的最佳捷径就是钻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俗称“考纲”)中的“考试内容”,看看它的框架结构及重要的知识点的表述与教材有什么不同。再就是翻看新教材的目录,看看其框架结构、基本线索和重要观点有什么变化,新旧版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就极为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情况。第三是关心教师及各类媒体的介绍,如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完成及其研究成果的正式公布,公元前841年就已经不再“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其次是在对每个章节的阅读时要重视寻找“灵魂”(或者说是“中心思想”)。社会学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因此,要多想想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一内容放进教材?他想借此说明什么问题?他又是通过什么材料来说明问题的?重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养成从教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灵魂”常常表现为是隐性知识,它并没有直接用文字表述出来,而是隐蔽在教材之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这就需要去理解、去挖掘。如“只有中国gcd才能就中国”就是蕴藏在中国近代八十年抗争与探索史中的历史结论,但教材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这么说;又如“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是中共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正确决策的结果,但教材也没有这么说。显然,这些都是在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而且,还完全可以从其它的角度得出更多的结论。
第三是确定并用各种标记划出学习目标,以便于日后复习时一目了然,更可以明确基本的知识点。
从阅读的技巧看,要特别注意四点。
一是要重视关键词(又称段落主题句)。它通常在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是最后一句。要想一想,支撑它的依据是什么?
二是要善于把标题变成问题对自己提问。如“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就可变为:中共为什么要组织战略决战(背景)?战略决战是怎样进行的(过程)?战略决战产生了什么影响(意义)?
三是如需对某些重要材料要加深理解,可按“浏览—自我提问—阅读—复述”的程序进行阅读。
四是如需较长久地记住的知识,可使用“考试通过器”(又称三R体系):阅读(READ)—逐段阅读,弄明白作者在这一段中讲了什么,重点是什么。这是关键一步,必须弄懂。记录(RECOND)—对所阅读的教材有选择进行划线,或归类制表。背诵(RECITE)—对所划的东西掩卷回忆并背诵,最好是出声地背诵,背对为止。在时间分配上,背诵时间占50%较为适宜。
2、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是高效地学习新课的基础,但不少文科生对教材的预习向来是忽视的,其后果是听课时心中无数甚至于是不得要领,只得忙于生吞活剥教师讲授的东西。不搞课前预习,除了认识上的原因,时间过于紧张也是客观原因。其实,如想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并保持较高的效率就不能不重视课预习。
那么,怎样预习?建议按下列三个步骤去尝试:首先是纵览章节、引言和子目。纵览犹如给机器上润滑油,化时不多,便可了解基本内容,明确学习方向,还易于整体地把握方向。其次是根据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俗称考纲)了解教材的要点、难点,并把重要的知识目标(如时间、地域、人物、事件、术语)划下来。最后是把不懂的地方确定下来,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有明确它,才有可能消除它。做好了这一切,上课时就可以集中精力关注老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了。
在高中年级,复习恐怕是学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这里的复习主要是指课后的复习。遗忘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复习则是战胜遗忘的利器,它当然也应当连续不断地进行。不过,课后复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巩固已学过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新的知识。高中文科的课后复习应该怎样进行?
从复习内容的角度看,当然是要抓住“学科主体知识范围内”的主要学习目标(也称学习重点或主干知识)。以历史学科为例,所谓主要的学习目标,一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术语,如鸦片战争、林则徐和《南京条约》;二是与基本线索有关的,如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孙中山的民主革命、陈独秀的“民主”与“科学”;三是一些历史的基本结论,如“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等等。对非主要的学习目标要敢于忽略,千万不要试图“把书本上的东西都记住”。当然,由于是高考,所以具体的考试内容每年都有所调整,这就需要重视考纲。注意,要想事半功倍地进行高三的历史复习,就务 4
必要重视考纲并在考纲的指导下进行,在新《考试说明》颁发之前,可以先参考2003年的《考试说明》。至于考试的“超纲”肯定不是命题的方向而只能视为是命题的失误。
复习的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是下列四种。
对平时的课后复习,通常可以重要的知识点为中心进行。
随着学习的推进,归类就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的复习方法。
宏观的归类可以形成基本线索。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大体可归为“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工运与共运”“殖民与反殖民”四个专题,进而形成一条主线索和三条副线索。
微观的归类则可以把相似或相近的知识集中起来,便于识记。如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文献、关键性战役等等。
归类还可以表现为抓住一些小专题进行复习。在文综考试的背景下,这种归类方法似乎变得更为重要了。小专题复习当然意味着要把有关知识系统化、专题化。以中国古代文化为例,它可以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社会科学可再分为思想、教育、文学、史学、艺术等小专题,自然科学也可再分为农、医、天、算、工程等小专题。应该强调指出,小专题复习的注意重心不应放在知识点的归类、梳理和识记上,更不要刻意在知识点上去“深挖洞”,而是要放在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上,放在对这些历史现象的探究上。要学会以小见大,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理解这些历史现象。以中国古代的教育为例,如果对私学、书院的兴衰拉线索并不能算错,但终究只是一些细小知识的堆积,意义并不大;而如果能够揭示蕴藏其后的经济、政治根源,进而理解“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的兴衰受制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社会的发展”,那么才实现了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探讨的价值。
第三种方法是编制各类表格。它可以使重要的知识排列有序,一目了然。
第四种方法难度最大,但对发展思维能力、对于一年后的应试却是极其有效的,这就是比较的方法。高考非常重视比较,这是因为比较能力是一种层次较高的能力,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
那么,怎样进行比较?
首先当然要掌握与理解基本概念。
其次是要掌握比较的方法,这就要依*平时的训练。比较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人物、事件、历史概念、文化成果等均可以进行比较。比较时需注意三点:首先是明确思维方向,求同还是求异,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本质性的异同点找出来。其次是确定比较点,也就是划分一些领域进行比较,如可以是两个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等,当然还可以是两个历史事件的性质、特点、影响等。
从加深记忆的角度看,成功的复习至少应当抓住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把新学的知识放入已学的知识中去考察并要努力将它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因此整理笔记和做一些卡片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步是适当的练习。
3、听课
听课,是指倾听,是指在听的过程中用脑吸收词或句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理解事实和概念,并尽量将它转化为记忆。
听课,是现阶段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能否实现高效地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要听好高三的课,应当做好下列几件事
一是要端正听课态度,这是有效听课的最重要条件。你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幸运:每堂课都是老师化了几个小时甚至于是一生的心血才准备好的,你就这么容易地得到了;你应当想到,课后的自学很难在相同的单位时间里获得相应的信息。
二是要认真倾听。它包括:集中思想——要专注地听课,尤其是专注于①学习目标;②预习中未解决的的部分;③老师强调的知识和重点分析的知识
三是要多种器官并用,做好笔记并积极地提问和回答。在课堂上,要坚持耳听、眼看、手记、嘴巴问答,这样才能为大脑印下清晰的记忆痕迹。
四是要及时归纳,可在下课再花费一、二分钟追忆一下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在听课问题上,要注意消除以下两种常见的坏习惯:认为课乏味或是挑剔讲课老师而不认真听,这会导致有用信息的遗漏;分心,在上课的时候“兼顾”其它学科的学习,这当然会“担惊受怕”,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4、笔记
为什么要记笔记?有研究表明,课后马上测试,一般学生能够记住老师讲课内容的50%,48小时后只能记住其中的25%,隔两周后再回忆,记住的大约只有8.4%了。
毫无疑问,记笔记有助于眼、耳、脑、手密切配合,多种器官刺激大脑,有助于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强化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然而,笔记的功能还不止于此,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与教材相比,有时会更有层次性、逻辑性,或是更显浅易懂。一般说来,高三课的容量是比较大的。从技术角度看,宜准备专用的16K本笔记,这样就易于较为舒适而快捷地书写;每一页应留下一定的空白,以便于日后的整理和补充;字的书写以自己能看懂为条件,不必苛求端正整洁;可用一些自己能懂的简略词或缩写词;一些教材上有的内容可直接在教材上做好标记以节省时间。
怎样做笔记?
当然要学会预习与听课,这是记好笔记的前提。
固然要把老师的授课提纲(要点)记下来,但作为高三的课,这已不是重点。需记的重点有:重要的概念、结论及其分析;重要的知识归类或知识框架(含线索、结构);精典的例子或练习题;教师对某些问题的新见解和思考方法。
记笔记是为了应用。笔记应多次复习,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般应在对其内容记忆犹新的时候(即是在当天)结合笔记的整理进行一次较为仔细的复习。当笔记“冷却”时(起初一般是1—2周,以后可逐步延长),再复习一遍,一是强化识记,二是看看是否有新的疑问,三是尤其要注意各部分笔记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互相关联。
5、练习
高中的特征之一就是练习多,“题海”就是对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作为高中学生,恐怕无法回避“题海”,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高明的水手当然不会回避大海,也不会淹没在大海中。成功的高中文科生也不会只是无奈地在题海中随波逐流,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其中劈波斩浪,从而顺利地抵达预定的目的地。
面对浩淼“题海”,应该怎样应战?
第一是“任它长水三千里,我只取其中一勺”。换言之,我们应走“精练”之路。因此,进入高中后,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较好的复习资料以备用。所谓“较好”,当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科学性正确无误;编写体例适合于高三的复习(至少应有同步辅导与专题辅导两个部份);内容与高考改革方向、与考纲相一致。从练习的角度看,还应该有同步练习与专题练习两个部分。有了这些资料后,就应有计划地、踏踏实实地去逐步完成。在练习问题上,切忌收集了许多资料,今天做这一份,明天做那一份,到头来就很难做到“系统”和“全面”。
第二是要重视老师布置的自行设计的练习题。复习资料一般都是面对一个较大的使用群体,对个体的你未必适合。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会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高考的形势,设计一些更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供学生们选用。对此,你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做其中的一些。
第三是坚持“细水长流”。许多同学对文科作业有认识误区,以为数理化才需要天天做作业,文科主要就是看书,要么就是做试卷。其实不然,作为一名文科生,文科作业恐怕同样需要天天做,只不过不需要大量做罢了。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少做“抄抄书”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即使老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也应努力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概括与组织。这样就能做一次有一次收获,不至于感到是“无效劳动”。
第四,对典型题目要认真研究。典型题目一般有两类,一是较好的高考题,特别是列入了高考《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中的例证题;二是教师们设计的对某一类专题有“范 7
例”意义的练习题。之所以要认真研究典型题目,是因为练习题是永无穷尽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像学习数理化一样,把那些例题研究透,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实行文科综合考试、不再追求知识覆盖面的今天,这种练习方式尤其值得提倡。
三、高效率地学习的四条基本途径
高三的学习只有一年,时间紧,任务重,除了抓住上述五个环节,如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大的成绩,笔者建议要从以下四条途径作出努力。
1、时间的安排
为什么要安排好时间?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高三都是极其紧张的一年,只有科学的安排,才会有较高的效率。人通常都有惰性,时间安排表则可以成为推动你正常学习与生活的外部动力;时间安排表也可以阻止你避开不喜欢做的事,确保你有计划地、有序地学习与生活;当然,它也有助于你合理地安排好各科的复习。
怎样安排科学地学习时间?一般而言,周一至周六白天的时间学校已作了安排,学生需要安排的主要是早晨与晚上以及周日。安排的原则与具体方法是
首先是确定就寝与起床的时间,要保证每天睡眠在8小时左右,一般宜早睡早起,使人体生物钟与学习要求的时间同步。
其次是要安排好就餐与娱乐的时间,要保证能从容地就餐。此外,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学习效率极低,宜安排娱乐或积极的休息,如散步谈天、听新闻音乐、做家务劳动、整理学习资料与用品等。
第三是要安排时段。一个时段一般以一小时为宜,50分钟学习,10分钟休息。要确立一小时学习不如50分钟学习、10分钟休息的意识,求量(时间量)不如求质(学习效率)。早晨可安排一个时段,晚上则以安排三个时段为宜(但要集中精力)。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一是作为高三文科生,背诵的时间要确保:首先是早晨,再紧张也要安排,至少是20分钟。其次是晚上,最后半个时段宜用于背诵。二是在休息的时候要为学习作好必要的准备,如喝茶、整理学习用品,一旦开始学习,就不能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这就尤如在学校里上课。
第四是要安排好晚上的学习内容,安排时要注意各学科的交*特别是文理科的交*;要尊重“约斯特法则”,每一科目的学习不要超过一小时,这样可使你的学习效率提高30% ;要注意阅读、练习与背诵相结合,使不同的器官交替投入学习;一般应先易后难,先文后理,先预复习后做练习,以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至于周日,建议上午用于休息与调整(可以睡个够,也可以进行体育活动,当然也尽可以干一些自己乐意干的事),下午可以用于整理一周的课堂笔记,晚上则可用于重点科目或是薄弱科目的复习。
2、记忆能力的提高
进入文科班,记忆的问题就摆到了每一个文科生面前。通常,在进入文科班以前,记忆力好是不少同学自以为拥有的一张王牌,然而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后,面对大量需要
识记的内容,这张王牌似乎就难以招架了,于是不少同学就对自己的记忆力丧失了信心。这当然是不利于这至关重要的一年的学习的。
毫无疑问,在人生的学习与生活经历中,有大量的东西是需要记忆的,高三阶段的学习尤其如此。这是因为记忆是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层次,其它高层次的能力及其运用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可以说是“哪里没有记忆,哪是就没有学习”。也正因为如此,文科综合能力的考试,把记忆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文综的“能力要求”就是只分为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并在实际的考试中以再认与再现两种方式进行考查,试题量还不少。
对记忆力要有正确的认识。记忆力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记忆力强,大大有助于能力的发展。遗憾的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突出能力考查的背景下,一些老师与同学以“发展能力”为托辞,把记忆力放在次要地位,似乎记忆力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是对立的,这当然会制约记忆力的发展与发挥,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记忆力不完全是天赋的,凡是有心人,采用正确的方法,经过适当的训练,都可以拥有较强的记忆力。关键在于行动。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你的记忆能力?
第一,要确立自信心,要相信科学,相信自己能记住。奇迹常常产生于自信,产生于坚持。实际上,同学们对自己的记忆能力充满自信是有根据的。据说,拿破仑能记住每一位士兵的面孔与姓名。惊人记忆力当然并不是拿破仑所独有的。据专家们研究,一个人的脑子能够记住的信息量大体相当于目前世界上全世界各图书馆的藏书量(七亿七千万册),一般人只发挥了约4%的能力,如果能利用人所拥有能力的10%,你就将成为超人。
第二,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与归类,在此基础上再分层次识记。
首先是要敢于并善于对知识进行取舍,尽量把握重点。对非重点的知识要敢于忽略。这是因为“天才的实质就是知道该忽略些什么”。在高三一年的学习中你必须决定什么知识需要掌握,什么可以忽略,因而要要学会按考纲要求进行判断与选择。
其次是分层次,可将经过选择而确定的知识划分适当层次,确定相应的学习程序和识记要求。
第三,要合理用脑。所谓合理,一是要交替复习不同性质的课程,如文理交叉,历史与地理交叉,这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与抑制,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与开发;二是在最佳时间识记,一般应安排在早晨、晚上临睡前或是饭后半小时后,其中关键是早晨,“记忆之道就在于早晨十分钟”,早晨的十分钟,可相当于深夜的一小时。
第四,对所背知识要力求理解。没有理解的知识是很难记住的,没有理解的知识更是无法应用的。目前的文科高考,要求再认再现的文科知识,已经不会照搬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经过了语言或形式的转换,没有理解是很难再认再现的。即使是选择题,也常常要经过分析、归纳、比较与综合才能得出结论。
第五,要经常复习。经常复习不是简单地反复背诵,而应按以下方式进行:
各种器官齐上阵。对新知识可按“熟悉—默读—书写”的顺序进行识记。这种方式能让手、口、耳、眼等器官共同参预复习,从不同的途径刺激大脑,取得较好的识记效果。重新组织材料,使之产生新的意义。制图、制表、分类、比较均是重新组织材料的好方法。自己组织好的材料,才更有意义,更易于识记。这种方法更适合用于某一单元或专题的复习与识记。
及时地循环复习。记忆的实质是与遗忘作斗争,因而对需要识记的东西要有计划地循环复习。一般而言,新学习的内容应在当天结合笔记的整理进行识记,一周以内应结合单元(或专题)的整理对本周学习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浏览,一个月以内可结合卡片的制作进行背诵。如果再结合重要考试(如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考)进行全面复习,就不太会出现知识的遗忘了。当然,在每次背诵时,要切忌“照本宣科”,而是要将试图回忆与阅读交替进行。
不管哪一类知识,要想准确识记,卡片法恐怕是必不可少而最为有效的。所谓“卡片法”,是指在复习与整理的基础上,将需要识记的知识按一定的选题制成分类卡片,再按类别存放于卡片箱中,分期分批地轮流藏于身边,随时记忆。与看书相比,制作卡片表面上需花较多的时间,但这实际上是理解、整理和运用的过程,是多种器官同时上阵的过程,因而是高效率地学习的过程。通常的情况是,制成的(不是抄成的)卡片,只要稍加复习,就会熟记于心了。不信,可以试试。
3、考后的总结
无需讳言,进入高三后,文科生们将进入考海,几乎每天都要与考试相伴。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学生只是以消极的心态无可奈何地面对,因而是随波逐流,甚至于被吞没。
在苍茫的大海上航行要靠指南针指引航向。在考海中横渡,也需要不断地辨清与校正航向,这就需要总结。考后总结,就是考海中的指南针,其意义不言而喻。
总结什么?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的慧眼,而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二是要总结考试得失,从中找出成败原因,这是考后总结的中心任务。学习当然贵在努力过程,但分数毕竟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象征之一,努力过程是否合理也常常会在分数上体现出来。因此,不能不重视总结。三是通过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名人有言,虽跛足而不迷路能胜过快步如飞却误入歧途的人。所以,下决心应当是在了解情况之后。另一方面,了解了情况,却没有有的放矢的行动,总结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要善于在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怎样总结?
首先是按一定的项目分类,然后进行数理统计,找出主要的失分领域。如可以设立“根本不懂”、“考时忘记了”、“掌握不准确”、“粗心大意”和“审题错误”等项目,对全部失分进行分类,得出失分率,这样就可以大体了解主要的失分因素了。也可设立“人物”、“事件”、“时间”、“地域”、“术语”与“评价”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男生常常在“时间”领域丢分,女生则常常在“地域”领域丢分。还可设立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国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一般而言,世界史常常是弱点。
其次是进行深层次分析,看看隐藏在失分表象下面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如“审题错误”是众多同学失分的重要原因,要进一步分析是粗心大意造成的还是时间不够用造成的?是心理紧张造成的还是根本就没有读懂题目造成的?当然也可能是由于思维定势造成的。又如“考时忘记了”也是常见的失分原因。那么,是识记不牢固,还是过于紧张?是过于疲劳(身体不好),还是思维不够敏捷(根本就没有想到)?一般而言,各种具体原因大体都可归入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与身体素质和考前准备五个方面。
最后是制订整改措施。没有具体的措施,光说“今后要努力学习”等于不说。在找出找准失分原因的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抓住主要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以此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当然,同样重要的是以后的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再好的学习方法,只有与每位学生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只有转化为每位学生的日常行动,才会产生积极效果。在此,笔者真诚地寄语每一位高中文科生:“一个人所能给予另一个人的最大贡献,便是帮助他学会自助”,我已尽力了,现在就看你的啦!
第四篇:高二文科地理学习方法
高二文科地理学习方法
发布时间:2013/11/15 浏览人数:85 本文编辑:高考学习
【地理】主要掌握人文地理的几大线索
注意各小节间的联系
高中地理选修教材主要的知识内容是概念、影响因素贺类型、规律,以及实例分析,人文地理占大部分,自然地理比例低。在学习过程中要抓这几条知识线索进行学习,注重知识的要点学习,过多过细反而记不住;同时要注意各节之间的知识联系、文化区贺文化扩散的联系等。弄清这些联系不仅有利于理解,同时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运用,有利于把握知识重点。
加强网络知识的梳理
高二选修教材虽然概念多,知识点多,但每章节内部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形成了知识网络,通过梳理网络层次有利于同学们在运用知识时轻松自如,不易忘记,同时又有利于知识迁移运用。
而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知识载体,地理的原理、规律、分布以及考试的方式都集中在地图上,所以掌握了图中的知识,就把握了知识的主干,既懂得用图释文,又懂得从图中掌握课文知识也是学习的好方法。
第五篇:高中文科学习方法演讲稿(定稿)
宣讲内容——文科
By 龚莉婵
介绍
我是龚莉婵,2012年毕业的,现在在中山大学读的专业是药学。我高中读的是理科,所以这次文科的指导,我重点集中在语文和英语,毕竟我对政史地的学习应该也比不上在座的文科生同学们,所以,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以免误人子弟了!而且我也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就好比一碟菜,适合自己胃口你才能吃得开心,接下来我端出的这碟菜,大家看看合不合胃口吧!
那些年,我们追的语文
首先说语文这一科,我个人觉得最难捉摸。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考的内容你永远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中国汉字数以万计,成语成千上万,语言应用也是想怎么考都行,就连漫画也能给你摆出来,最后作文更是难掌控,模拟题目一大堆……语文,就像一个女人,一个善变的女人,真是语文心,海底针……但是,女人总会有那么一个男人把她收得服服帖帖,我们,就要做语文的那个男人,第一步,当然就是要把语文追到手!下面便说说追语文的方法。
1.积累与掌握
追女人,当然首先要了解她的喜好习惯等,然后对症下药,投其所好!对语文也一样,语文的字音,字形,成语,搭配,病句,仿句等等,这些基础的知识,我们都要了解掌握,这就要靠我们去积累。对此,我们要珍惜每天的晨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这些字词句的运用,学习语文,融入生活是很重要的!刻意积累为主,平时积累为辅。刻意积累,就是自己每天安排一段时间,比如晨读,刻意积累语文知识;平时积累,就是平时同学交流之间可以用一下成语,引一下诗句名言,看到不确定读音的字要记下来查正等等。同时,积累的方式还有一个偏方,那就是看小说。为什么说是偏方呢?因为一不小心,就容易沉迷下去而误了学业…...所以,选好书是很重要的,最好我们还是选择看老师推荐的有用的书籍,名家的小说等,既能当做休闲,又能提高语文。我很喜欢那些奇幻、鬼怪的故事,高中的时候就买了一本文言文的聊斋志异在看,不仅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同时又能巩固古文知识,真是两全其美!
2.背诵与运用
古时候的男子向女子示好,总喜欢运用诗句,卖弄文采,这招在当今也受用!对于语文,我们要认真背诵必考的古文诗句,同时也要背诵一些名言,好句等。这样,我们可以在作文中运用这些亮睛的语句,能让作文增分不少。在语文面前,一定要卖弄文采,才能博其芳心!
3.计划与目标
我在微博看过一则视频,讲一位师兄9999秒追一位师妹的计划,他同时也确定了什么时候要牵到手,什么时候要成功拥抱的目标,最后,他成功了!追语文,我们也要有计划。这个“追女”计划,便是我们的学习计划,我们可以制定每天哪个时间段学习语文哪个知识点的计划,也可以确定多少天拿下语文的病句(或成语,字音,古文)的目标。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学习,一步一步地向语文那猜不透的心靠近,不用很久,一定能将语文把到手,让语文对你死心塌地!
4.名师指导
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学长只能帮你到这》的搞笑视频,那位学长,帮助各位师弟取得师妹的青睐,我们的语文老师,也同样帮助我们取得语文的青睐!但与学长的乱搞手段不同,老师的指导要高明有用很多,一定能让我们成功追到语文!我高中的语文老师,是张道生老师,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张老师的学生。他绝对是一位很牛逼的老师。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再结合自己的方法与计划,多利用时间认真学习,注重积累与记忆,一定能把语文追到手,肯定不会像柯景腾那么悲剧的……然后,还有一句话要说一下,我记得崇雅对男女交往过密是很严厉对待的,希望同学们理解我以上的追语文大计,不要误用在其他方面,在高中,学习是首要任务!
学英语,这件大事
英语,可以说是我心中永远的痛!记得我高一的时候,英语在90分徘徊,而高考的时候,我英语130多分,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成绩并不算高,但对我来说,我已经在三年里取得很大进步了;或许很多人在学习英语上不花费很多时间,但我很确定的告诉你们,如果你们在英语上花了时间,你的英语成绩绝对不止是当前这个高度!没有人会嫌分数太高的。而且,相信大家都知道大学英语要考四六级,并且,很多专业还有专业英语的学习,向我的药学专业,化学考试的题目里是有用英语出题的,更有甚者,一本教材里全是英语!所以说,学英语,绝对是件大事!
1.珍惜课堂
为什么我在第一点提出珍惜课堂呢?经过在大学的一个学期,我真的觉得我上了英语课约等于没上,更充分感觉到高中的英语课堂教了我很多知识,所以,大家要充分珍惜高中时期的英语课,认真上,绝对是有收获的!
2.多讲英语
我们高考是要考英语口语的,记得当初刚接触的时候,我怕得可以说是石头打结,第一次听的时候,我几乎一句也没听懂。当时我心里很坚定地想,既然害怕,我就要努力让自己不害怕。我买了一个光盘,放假回家就一顿猛听,一遍不懂就两遍,再不懂就三遍,看电视剧电影也看讲英语的,听歌也听英语的。同时,我们宿舍更设定每个星期三为English Day,每个星期的那一天在宿舍里所有交谈都用英语。想在回想起来,我挺怀恋高三复习冲刺的时候,的确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在最后英语口语高考的时候,我几乎每一句
都听清了,从开始一句都不懂,到最后全听清,证明了多讲英语多听英语,绝对能成功!
3.适当做题
当年我们英语是有很多周报要做得,不知道如今你们是否还一样。我知道,其实很多同学是不愿意去做的,我也一样,但是,我当时很清楚自己的英语成绩并不那么好,所以,每次英语周报或英语试卷,我都努力在做。我是理科生,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理科题目,但是我依然愿意在英语上花时间,实践也证明,英语多做多练,是会有很大进步的!我高中两年遇到的是一位很拼命的英语老师,使劲压榨我们,具体是哪位老师,我当然就不能多说啦!但是若是没有她的拼命,我如今也不会那么勤奋学习英语,大学放假回来,我带回了三本英语杂志,一本四六级考题,一本在英语词汇,除了英语资料,我什么书籍都没带。我只想告诉大家,对于英语,不要觉得花了时间很可惜,宁愿去解理科的难题也不做英语。其实,英语,的确不需要怎么做题,但适当练习,还是需要的!
总结
语文和英语,都是掌握着150分的大科,但是,这两科都不需要拼命做题,甚至不需要占用过多的晚修时间。我记得当年我基本上就是利用早自习和早读,午休之前的一点时间,临近下晚修的一点时间,还有课堂的分分秒秒,来复习语文和英语,这样,既不会耽误理综,文综或数学的学习,也能提高语文和英语。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后,祝愿大家在明年的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学!同时也很期待与各位师弟师妹在中大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