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出口退税问答
纳税咨询问题汇编—进出口税收管理类
2010年05月11日
1.问:刚注册的贸易公司,现已将海关、质检、工商方面的手续办理完毕,需要在国税局办理什么手续?
答:请持准备齐全的认定资料到出口退(免)税管理部门办理电子口岸入网手续。同时,企业应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商务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的规定办理备案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资料到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
2.问:新成立的一家出口企业,现发生第一笔出口业务,应如何办理出口退税手续?答:出口企业应在规定期限内,收齐出口货物退(免)税所需的有关单证,使用国家税务总局认可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电子申报系统生成电子申报数据,打印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表,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
3.问:出口企业跨区迁移,出口退(免)税认定如何办理?
答:应在变更完税务登记后,到迁入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免)税认定的变更业务。
4.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更,出口退(免)税认定需要办理变更手续吗?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51号)第六条规定,已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的出口商,其认定内容发生变化的,须自有关管理机关批准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相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变更手续。因此,出口企业若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更,应及时办理出口退(免)税认定变更。
5.问: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现从生产型一般纳税人处购进商品再出口,能否办理出口退税,适用退税率是多少?
答:小规模纳税人办理出口业务按照现行规定是实行免税的,进项税额不予抵扣。具体操作请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国税发〔2007〕123号)进行处理。
6.问: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自产设备的同时一并出口外购的辅助材料,在同一张出口发票上分别体现设备和辅助材料,应如何办理退税?
答:企业出口自产设备可以正常办理退税,而出口外购的辅助材料应视同内销计提销项税。
7.问:销往保税区的货物能否申请出口退(免)税?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字〔1995〕92号)规定,对非保税区运往保税区的货物不予退(免)税。保税区内企业从区外购进货物时必须向税务机关申报备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关内容,将这部分货物出口或加工后再出口的,可按规定办理出口退(免)税。
另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退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65号)规定,保税区外的出口企业开展加工贸易,若进口料件是从保税区内企业购进的,可按现行的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税收政策执行。保税区外的出口企业销售给外商的出口货物,如外商将货物存放在保税区内的仓储企业,离境时由仓储企业办理报关手续的,保税区外的出口企业可凭货物进入保税区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联)、仓储企业的出口备案清单及其他规定的凭证,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保税区海关须在上述货物全部离境后,方可签发货物进入保税区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联)。
8.问:外贸企业视同内销的出口货物,其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否可以进行抵扣?
外贸企业视同内销的出口货物,其增值税进项税额符合抵扣要求的是可以抵扣的。同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贸企业出口视同内销货物进项税额抵扣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65号)规定,自2008年4月1日起,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凡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退(免)税或虽已申报退(免)税但未在规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补齐有关凭证,以及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自规定期限截止之日的次日起30天内,向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贸企业出口视同内销征税货物进项税额抵扣证明》,并凭此《证明》作为抵扣进项税额的依据。
9.问:企业进料加工贸易手册变更,海关证明已出,该向国税交什么资料?另外在出口退税系统中需要做什么信息录入?相关退税业务还有什么手续需要办理?
答:进料加工手册变更后,请将变更后的进料加工贸易合同、《加工贸易批准书》、《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向税务机关重新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如果进口料件发生变动的,企业需要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的进口料件明细申报中录入变动后的明细数据,明细数据录入应根据进口报关单填列。完成上述工作后,出口企业就可以继续进行加工贸易业务的退(免)税申报。
10.问:出口收汇核销期限有何规定?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企业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期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47号)的规定,从2008年6月1日(文件生效时间)起,出口企业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远期收汇除外)的期限由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180天调整为210天。但对两年内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六类企业必须在申报退税时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
(1)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C级或D级;
(2)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出口退(免)税登记的;
(3)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日常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时多次出现错误或不准确情况的;
(4)办理出口退(免)税登记不满一年的;
(5)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违法行为记录的;
(6)有违反税收法律、法规及出口退(免)税管理规定其他行为的。
11.问: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申报的期限有何规定?
答:小规模纳税人(包括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后,须在次月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提供《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申报表》及电子申报数据。并于货物报关出口之日次月起四个月内的各申报期内(申报期为每月1-15日),持所需资料到主管税务机关按月办理出口货物免税核销申报,并同时报送出口货物免税核销电子申报数据。
从2009年4月1日起,纳税期限为一个季度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在办理纳税申报后的下个季度的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货物免税核销手续。无法按规定期限办理免税核销申报手续的,可在申报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有合理理由的免税核销延期申报书面申请,经核准后,可延期一个季度办理免税核销申报手续。
12.问:委托代理出口能否办理退税?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1995〕92号)第二条的规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一律在委托方退(免)税,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含视同自产产品);二是外贸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其他企业委托
出口的货物不予退(免)税。
13.问:外贸企业有一单出口业务,企业无法在规定的出口退税申报期限内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请问能否办理延期申报?
答:不能。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64号)第一条的规定,外贸企业购进的出口货物,外贸企业应在购进货物后按规定及时要求供货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14.问: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的包装物能否申报出口退税?
答:如果包装物按规定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其数量在出口报关单上有体现而且确定它的商品编码,可以按规定申报办理出口退税。
15.问:外贸企业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取得的是普通发票,是否可以办理出口退税?
答:外贸企业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取得普通发票的,不可以办理出口退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凭普通发票退税政策的通知》(国税函〔2005〕248号)的规定,自2005年4月1日起,凡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出口,一律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是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或防伪税控代开票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有关凭证办理退税。小规模纳税人向出口企业销售这些产品,可到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16.问:实行“免抵退”税的出口企业现有进料加工的业务,请问《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的申报流程是什么?
答:生产企业应在料件免税报关进口前,先持外经贸主管部门的批件和海关核发的《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登记手册》,到主管退税机关办理备案。在该批料件的合同执行完毕后,向主管退税机关申请填写《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据以计算免抵退税。
17.问:我公司是新办的出口业务企业,税务局让我们在12个月之内仅享受免抵政策,自13个月开始享受免抵退税政策,请问政策依据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2号)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退税审核期为12个月的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和小型出口企业,在审核期期间出口的货物,应按统一的按月计算免、抵、退税的办法分别计算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税务机关对审核无误的免抵税额可按现行规定办理调库手续,对审核无误的应退税额暂不办理退库。对小型出口企业的各月累计的应退税款,可在次年一月一次性办理退税;对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的应退税款,可在退税审核期期满后的当月对上述各月的审核无误的应退税额一次性退给企业。
对注册开业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小型出口企业除外),经地市税务机关核实确有生产能力并无偷税行为及走私、逃套汇等违法行为的,可实行统一的按月计算办理免、抵、退税的办法。新成立的内外销销售额之和超过500万元(含)人民币,且外销销售额占其全部销售额的比例超过50%(含)的生产企业,如在自成立之日起12个月内不办理退税确有困难的,在从严掌握的基础上,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批准,可实行统一的按月计算办理免、抵、退税的办法。
18.问:公司上月一批出口货物发生退货,需到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运未退税证明,办理该证明需提供哪些资料?
答:未申报退税的,需提供以下资料:关于出口未退税证明的申请(需加盖申请单位章);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原件;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发票;主管退税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已申报免抵退税或退税的,还需提供补税税收收入缴款书或调帐凭证复印件(免抵
退)。
19.问:出口货物退货后要转内销,帐面怎样处理?
答:可在下期用红字(或负数)冲减出口销售收入,同时进行调整,还应持出口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联)、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出口货物外销发票及与外商签订的退运协议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运补税证明。
20.问:近期退税率调整的主要内容?
答:2008年下半年,国家先后三次大范围、大幅度上调了出口产品退税率,对外贸出口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起到了积极的扶持作用。2009年以来,国家又四次上调了出口产品退税率,主要包括:一是今年1月1日起,提高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共有553种产品的退税率有所调整。航空惯性导航仪、工业机器人等由13%、14%提高到17%;摩托车、缝纫机由11%、13%提高到14%;二是今年2月1日起,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到15%;三是今年4月1日起提高纺织品、服装、轻工、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如将CRT彩电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等。四是今年6月1日起,提高电视用发送设备、缝纫机、罐头、果汁、箱包、家具、部分塑料、钢铁等金属制品、酒精等食品的出口退税率。
21.问:近来退税率多次调整,退税率调整执行日期是不同的,企业在具体操作时该怎么掌握呢?
答:2008年三次退税率调整执行日期分别是2008年的8月1日、11月1日和12月1日,2009年四次退税率调整执行日期分别是2009年1月1日、2月1日、4月1日和6月1日,执行时间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海关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即对于某一出口商品按其出口报关单上注明出口日期所属期间规定的退税率计算退(免)税。
22.问:加工厂开具的普通发票给外贸公司,外贸公司是否可以办理出口退税?答: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外贸企业申请退税的重要凭证,普通发票不可以办理退税。小规模纳税人向出口企业销售这些产品,可到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外贸企业可凭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办理退税。
23.问:企业办理出口退税还需要交纳所得税吗?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出口退税款税收处理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发〔1997〕21号)规定,企业出口货物所获得的增值税退税款,应冲抵相应的“进项税额”或已交增值税税金,不并入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如果是外贸企业自营出口所获得的消费税退税款,需冲抵“商品销售成本”,但不直接并入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
24.问:新办的来料加工手册是否需要到税务机关备案?具体流程是怎样的?答: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开展“来料加工”业务的出口企业,料件进口以后,如果是自行加工的,在进口料件登记入账后即可向主管税务机关退税部门申请办理《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如果是委托其它企业加工的,在进口料件调拨时,向主管税务机关退税部门申请办理《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并将此证明转交受托加工企业,由受托企业凭此证明向其主管税务机关征税部门申报办理工缴费的免税手续。
办理所需资料如下:
(1)来料加工进口货物报关单(原件及复印件);
(2)来料加工登记手册(原件及复印件);
(3)委托加工合同或工缴费普通发票(委托加工的提供);
(4)载有《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申请表》有关信息的电子数据。
25.问:来料加工出口业务怎样办理退(免)税?
答:出口企业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免税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后,凭海关核签的来料加工进口货物报关单和来料加工登记手册向主管其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持此证明向主管其征税的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免征其加工或委托加工货物工缴费的增值税、消费税手续。
货物出口后,出口企业应凭来料加工出口货物报关单和海关已核销的来料加工登记手册、收汇凭证向主管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核销手续。逾期未核销的,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将会同海关和主管征税的税务机关及时予以补税和罚款。
26.问:从事农产品经营的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退税政策是否一样?
答:外贸企业从农业生产者手中以农产品收购凭证收购免税农产品出口不予退税,但对收购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以退税。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27.问:对出口收入的执行汇率是怎样规定的?
答: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外币业务,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金额记账。折合汇率可以采用固定汇率或变动汇率。采用固定汇率,应以当月1日市场汇率(原则为市场汇率的中间价)记帐;也可采用变动汇率记帐,但汇率一经确定,须报主管退税机关备案,在一个出口年度内不得任意改变。如因情况特殊需要改变折合汇率的,必须经主管出口退税机关批准。
28.问:出口企业注销时尚有未退出口退税款,企业迁址后应该向哪里的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通知》(国税发〔2005〕51号)的规定,出口商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依法应终止出口货物退(免)税事项的,应持相关证件、资料向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注销认定。对申请注销认定的出口商,税务机关应先结清其出口货物退(免)税款,再按规定办理注销手续。依照上述规定,企业应向原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29.问:企业最近取得的进项发票中有一份发票由于比对不符属于失控发票不能抵扣,经过核实,销售方已经向税务机关申请防伪税控报税并缴纳了税款。请问,取得的失控专用发票是否可以办理出口退税?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销货方已经申报并缴纳税款的失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办理出口退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8〕1009号)规定,外贸企业取得《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失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的批复》(国税函〔2008〕607号)文件规定的失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即指“在税务机关按非正常户登记失控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失控发票)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又向税务机关申请防伪税控报税的,其主管税务机关可以通过防伪税控报税子系统的逾期报税功能受理报税。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对认证发现的失控发票,应按照规定移交稽查部门组织协查。属于销售方已申报并缴纳税款的,可由销售方主管税务机关出具书面证明,并通过协查系统回复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该失控发票可作为购买方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凭证。”),销售方已申报并缴纳税款的,可由销售方主管税务机关出具书面证明,并通过协查系统回复外贸企业主管税务机关。该失控发票可作为外贸企业申请办理出口退税的凭证,主管税务机关审核退税时可不比对该失控发票的电子信息。因此,该张失控发票可以办理出口退税。
30.问:对一般纳税人的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如果该复出口货物的出口退税率为零,该如何纳税?
答:以进料加工复出口方式出口的不予退免税货物应视同内销征收增值税。应纳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1+征收率)×征收率
31.问:我们单位去年办理了进料加工业务,今年5月份对其进行了变更,6月份
成品出口,在出口退税系统中应怎样操作?
答: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手册办理完毕后再进行变更的话,在出口退税系统中不用做任何操作,等到手册核销时出口退税系统会自动根据该手册的实际出口及实际进口计算出实际分配率,对以前出具的免税证明进行多退少补。
32.问:出口退税专用发票是否中英文两种文字填开?如金额单位是美元,以哪一天的汇率折算人民币?
答:出口退税发票中英文填写没有具体要求。汇率可以按照当日或者当月1号,两种选一种,一经选定,须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一年内不允许改变。 33.问:我单位是一个外贸公司,从一个单位购买半成品送到另一个单位加工,支付给加工厂加工费并取得加工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加工费和对应的加工出口的货物是否可以一同退税?
答: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外贸企业委托加工收回用于出口的货物可以享受退税优惠,应按原辅材料和加工费依不同的退税率分别计算应退税额。具体计算公式为:原辅材料应退税额=购进原辅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进项金额×原辅材料的退税率;加工费应退税额=加工费发票所列金额×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企业享受的退税为以上两者合计。
34.问:出口贸易方式是货样广告品,不结汇,换句话说,就是给国外客户发的免费样品,此票业务是否计提销项税?
答:样品出口不结汇要视同内销计提销项税。
第二篇:出口退税疑难问答
出口退税疑难问答
一、作为一家出口企业,在取得进出口经营权后,应办理哪些涉税事宜?
(一)出口企业退税登记
1、登记时限 出口企业必须在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一个月内到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办理出口企业退税登记。
2、附送的资料
(1)进出口经营权批文及其复印件;
(2)企业章程;
(3)国税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其复印件;
(4)营业执照及其复印件;
(5)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及其复印件;
(6)自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明书及其复印件;
(7)银行开户证明。
(二)出口企业退税办税员培训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
031号)第12条规定:出口企业应设专职或兼职办理出口退税人员(以下简称办税员),经税务机关培训考试合格后发给《办税员证》。没有《办税员证》的人员不得办理出口退税业务。企业更换办税员,应及时通知主管其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注销原《办税员证》。凡未及时通知的,原办税员在被更换后与税务机关发生的一切退税活动和责任仍由企业负责。
二、货物已报关出口,外贸企业申报出口退税,应提供哪些资料?
1、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联);
2、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或远期收汇证明;
3、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
4、出口货物专用发票;
5、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或出口货物完税分割单;
6、委托出口的,还需提供《代理出口货物证明》。
三、货物已报关出口,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申报退税应提供哪些资料?
1、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联);
2、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或远期收汇证明;
3、出口货物专用发票;
4、委托出口的,还需提供代理出口货物证明;
5、出口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消费税纳税申报表》;
6、增值税税收缴款书(复印件);
7、运保费单据(复印件);
8、如果属于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还需附送《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信用额度(Credit Line)一.信用额度的概念
信用额度(Credit Line)是指银行授予其基本客户一定金额的信用限度,就是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企业可以循环使用这么多金额。例如,某企业申请到一年出口押汇额度200万美元,该企业使用五次,可使用金额1000万美元(手续只需办理一次,另外的手续则很简单),使用十次的话,可使用金额2000万元,这样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的短期资金周转困难,提高企业资金流通速度,也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二.信用额度包括的范围(出口方面)
信用额度出口方面包括:信贷额度、信用证(出口)抵押贷款额度(俗称打包放款)、出口押汇额度、出口托收押汇等。
三.信用额度的金额和期限
信用额度的金额一般为公司净资产的50%,或公司资本金10倍,或公司年进出口量的30%。期限为一年,在期限内可循环使用。
四.信用额度的申请
1.在银行开户
2.向银行提出信用额度申请报告,报告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额度的用途、种类、金额、期限。
3.申请人、担保人的营业执照副本。
4.申请人、担保人的近三年财务报表,最近一月的财务报表。
5.申请人和担保人的《贷款证》、贷款卡。
6.三资企业、股份制、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提供外经委批文。会计师事务所的验资报告,企业章程。7.经银行审批后,与银行签订合同后即可使用。
五.信用额度的方式
信用额度需要有担保,担保可以由其他公司提供担保,也可以用房产等提供抵押。
一.信用证出口押汇(NEGOTIATIONS UNDER GUAUNTEE)出口商在收到信用证的情况下,因资金短缺,在货物装船发货后,将信用证要求的有关全套单据交到银行,要求银行立即按照信用证的金额进行付款,使出口商能够得到短期的资金周转。
二.进口押汇种类
1.信用证单据的押汇
出口商根据信用证的要求,将信用证上面所列的各种单据和信用证交给银行进行短期借款,实际上就是用信用证的单据抵押给银行。
2.远期信用证承兑的押汇
出口商的远期信用证业务,得到开证银行承兑通知,出口商利用远期信用证的承兑通知,向银行申请短期借款。
3.远期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
用远期银行承兑汇票作为抵押品的短期借款。出口商拿到了一张远期银行汇票,这张汇票已经被银行承兑了,但还没有到期,出口商可以拿着张汇票抵押给银行进行借款。
三.信用证出口押汇的操作规程
1.向银行提供外汇押汇借款申请书。申请书内容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的介绍、企业的财务状况、申请的金额、申请的期限。
2.向银行提供有关的资料。(1).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
(2).外贸合同或代理协议。
(3).企业的近三年财务报表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
(4).银行的出口议付(押汇)申请书。
(5).银行的出口押汇协议书。
(6).信用证正本及信用证修改的正本。
(7).信用证(包括信用证修改)要求的全套单据。
3.信用证出口押汇的金额
(1).押汇金额最高为汇票金额的90%,一般采用预扣利息方式,即押汇金额-押汇利息。
(2).即期信用证的押汇利息=(押汇金额×押汇利率×押汇天数)/360天
(3).远期信用证押汇利息=(押汇金额×押汇利率×押汇天数)×(承兑付款日-押汇起息日)/360天
4.押汇期限
(1).即期信用证押汇期限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的国家期限如下:
15天:日本、韩国、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
20天: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25天:西亚各国、中南美洲、非洲
30天:其他国家或地区
(2).远期信用证承兑后押汇的期限为押汇起息日起至承兑付款日。
5.议付款的回收和贷款的归还 如果议付款的收回,归还押汇金额还有余额时,银行将会将余额转入企业的有关帐户中。如果银行实际收到议付款的时间长于押汇的时间,这段时间的利息,银行将会向企业追收。
6.以下情况,在银行办理出口押汇将会受到限制
(1).信用证不在同一家银行通知、付款(或承兑)和议付。因此企业最好选择同一家银行进行通知付款(或承兑)和议付。
(2).信用证为可撤销(或可转让)。因此企业不要要求开出此类型信用证。
(3).信用证已用于抵押。抵押包括打包放款。
(4).申请押汇期限超过90天。因此企业要求对方开出远期信用证要低于90天。
(5).信用证为付款信用证。因此企业不要要求开出此类信用证。
(6).信用证项下的单据有不符点。企业一定要按照信用证的各项条款的要求制作单据。
(7).信用证的有效地点在国外。因此信用证的有效地点要求在中国。
(8).信用证交单期离有效期很近。因此一方面要求信用证的有效期长一点,另一方面企业制作单据时应抓紧时间做好。
(9).远期信用证已经寄出单据,还没有被承兑。因此远期信用证承兑后才能到银行办理出口押汇。
(10).开证银行的信誉不佳。因此信用证开证时应选择一些大的银行进行开证。
(11).开证银行的国家政局不稳定、外汇管制教严、资信等级较低、战争多发地、开证银行处于经营危机。因此信用证开证时也要考虑该国的国家形势。单证(信用证)相符和“单单一致”
按信用证付款方式成交时,在出口货物装船发运之后,外贸公司应按照信用证规定,及时备妥缮制的各种单证,并在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有效期内交银行办理议付和结汇手续。在制单工作中,必须高度认真和十分细致勤勤恳恳实做到“单证(信用证)相符”和“单单一致”以利及时,安全收汇,在办理议付结汇时,通常提交的单据有下列几种: 汇票
汇票:一般都是开具一 式两份,只要其中一份讨讫,则另一份即自动失效。
发票:商业发票简称发票,是卖方开立的载有货物的名称,数量。价格等内容的清单,是买卖双方凭以交接货物和结算货款的主要单证,也是办理进出口后关,纳税所不可缺少的单证之一。
在托收方式下,发票内容应按合同规定并结合实际装货情况填制,在信用证付款方式下,发票内容应与信用证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相符,如信用证仙规定由买方负担的选港费或港口拥挤费等费用,可加在发票总额内,并允许凭本证一并向开证行收款,卖方可照此办理,但应注意,发票总金额不得直过信用证规定的最高金额,因按银行惯例,开证行可以拒绝接受超过信用证所许可金额的商业发票。
海关发票: 在国际贸易中,有些进口国家要求国外出口商按进口国海关规定的格式填写海关发票,以作为估价完税,或征收差别待遇关税,或征收反倾销税的依据。此外,也可供编制统计资料之用。
填写海关发票时,必须格外注意下列事项,各国使用的海关发票,都有其特定的格式,不得混用。
凡海关发票与商业发票上共有的项目和内容,必须一致不得互相矛盾。
对“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一栏,应按有关规定审慎处理,因为,其价格的高低是进口国海关作为是否征收反倾销税的重要依据。
如售价中包括运费或包括运费和保险费,应分别列明FOB价运费,保险费各多少,FOB价加运费应与CFR货值相等,FOB价加运费和保险费应与CIF货值相等。
海关发票的签字人和证明人不能为同一个人,他们均以个身份签字,而且必须手签才有效。领事发票:有些进口国家要求国外出口商必须向该国海关提供该国领事签证的发票,其作用与海关发票基本相似,各国领事签发领事发票时,均需收取一定的领事签证费有些国家规定了领事发票的特定格式,屯有些国爱规定可在出口商的发票上由该国领事签证。
厂商发票:厂商发票是出口厂商所出具的以本国货币计算价格,用来证明出口国国内市场的出厂价格的发票,其作用是供进口国海关估价,核税以及征收反倾销税之用,如国外来证要求提供厂商发票,应参照海关发票有关国内价格的填写办法处理。
提单:提单是各种单据中最重要的单据,它是确定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权利与义务,责任与豁免的依据,各船公司所负责制的提单格式各不相同但其内容大同小异,其中包括承运人,托运人,收货人通知人的名称,船名,装卸港名称,有关货物和运费的记载以及签发提单的日期,地点及份数等
保险单:按CIF条件成交时,出口商应代为投保并提供保险单,保险单的内容应与有关单证的内容衔接。例如:保险险别与保险金额,应与信用证的规定相符;保险单上的船名,装运港目的港,大约开航日期以及有关货物的记载,应与提单内容相符;保险单的签发日期不得晚于提单日期,保险单上的金额,一般应相当于发票金额加一成的金额,产地证明书:有些不使用海关发票或领事发票的国家,要求出口商提供产地证明书,以便确定以进口货物应征收的税率,产地证明书一般由出口地的公证行或工商团体签发,在我国,通常由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或中国贸促会签发。
普惠制单据:新西兰,日本,加拿大和欧共体等20多个国家给我国以普惠制待遇,凡向这些国家出口的货物,须提供普惠制单据,作为对方国家海关减免关税的依据,对各种普惠制单据内容的填写,应符合各个项目的要求,不能填错,否则,就有可能丧失享受普惠制待遇的机会。
检验证书:检验证书包括品质检验证书,重量检验证书。数量检验证书,兽医检验证书,卫生检验证书,价值检验证书和残损检验证书等,窨提供何种检验证书,应事先在检验条款中作出明确规定。
装箱单和重量单:装箱单又称花色码单,它列明每批货物的逐件花色搭配;重量单则列明每件货物的净重和毛重,这两种单据可用来补充商业发票内容的不足,便于进口国海关检验和核对货物,
第三篇:出口退税(推荐)
核销单的申领资料:1.介绍信。2.申请书。3.外销合同。4.操作员卡。(第一次申领需要,第二次仅需写一份申请书即可)(去外汇管理局申领核销单的前提是在中国电子口岸先网上申请,申领成功后,去外管局领取纸质核销单。领完核销单进入出口收汇/口岸备案中进行口岸备案,备案成功后去海关报关,货物出口海关打印出报关单后进入出口收汇/企业交单中输入核销单号码查找出该核销单及对应的报关单,然后进行交单,交单成功后5天左右去外管局核销,交单同时也可以进入出口退税/数据报送中做报送,报送成功后5天左右可以去国税办退税。)
核销单网上备案:在货物报关前,需在网上进行电子备案,即出口口岸的备案。这是一般出口在电子口岸基本的操作流程。
外汇管理局核销
去外管局核销之前需做的事情:首先要进入电子口岸的出口收汇栏,将核销单号进行企业交单。(电子口岸---出口收汇----企业交单----交单)
需要向外管局提供的资料1)核销登记表(从外管局领取,需加盖我公司公章)。2)核销单.3)报关单(核销联)4)银行水单(核销联)。(银行水单领取步骤:A.银行通知我公司水单已到。B.领取水单。C.水单申报,一般情况下,在水单拿来后,3天内进行申报,即进入“国际收支系统”,制作、传输、向中行申报。
出口退税(90天内必须申报,逾期不予申报退税)
去办理出口退税之前需做的事情:首先要进入电子口岸的出口退税栏,将报关单预录入单号进行报送。(电子口岸---出口退税----数据报送----查询报送---报送)进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需要提供的资料如下:先到国税局领装订封面,然后将需要的下列资料按顺序装订好: A.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B.已盖有核销单,办完核销手续的出口收汇核销单。C.已认证的增值税发票。D.出口发票 供国税局查询的资料如下:A.内购合同。B.明细单。C.出口货物装货单。D.运输单据
第四篇:出口退税论文
淮北师范大学
中国对外贸易教程论文
浅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及完善措施
13国贸
20131003015
李贵
2015/12/29
[ 浅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及完善措施
摘要:通过对出口退税政策发展的研究,具体分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问题出现原因,从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步解决该政策存在的漏洞,完善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关键词:出口退税 困境 解决措施
一、我国出口退税现状
我国自一九八五年开始对出口产品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对支持外贸体制改革,鼓励和扩大出口创汇,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九九四年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三十四条已确定 ,出口退税是我国一项主要的促进贸易措施。此后,出口退税制度不断发展完善,通过以下两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出口退税。
我国外汇储备历年变化(1995-2011),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
从上图可以看出,1990-2015年我国出口退税总额不断上升,并早已突破10000亿元大关,并仍呈现缓慢上升态势,说明出口退税方兴未艾,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数据来源:出口退税、2010年国内增值税数据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网站;2006~2010年出口额、财政收入、国内增值税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
从上表得知,2006—2010年,我国出口退税额与出口额同步增长,占财政收入比重、占增值税比重不断上升,也正说明我国出口退税对经济有重大的影响。
二、我国企业骗取出口退税案例
案例:全案价税金额达3.66亿元的广西柳州市“劳联”骗税大案。1994年〜1996年,身兼柳州市锦华经济发展公司(下称锦华公司)经理和广东汕头市斯可思经济发展公司经理的郑x x与锦华公司副经理吴x x、广东潮阳市无业人员周x x、伙同柳州市劳联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劳联公司)原董事长左x x、原总经理何x x、原办公室主任冯x以及中国机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柳州分公司原副总经理王x x和柳州市外贸公司原负责人朱x x、刘x等人,以代销代理为幌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共131份,全案价税金额3.66亿元,其中税额5320多万元;共骗取国家出口退税2100多万元。劳联公司共参与作案12起,虚开增 值税专用发票共115份,价税2.5亿元,税款3600多万元,骗取出口退税1800多万元。案发后,执法机关 共追缴款、物折合人民币1270多万元。【2】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不少犯罪分子专钻出口退税的空子,虚开增值税发票,通过贿赂、欺诈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不仅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而且严重扰乱国内国际市场秩序,使我国国际贸易陷入泥潭。
三、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一)骗税严重,阻碍了退税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国自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出口骗税就屡有发生,一些国际国内不法分子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利用各种手段大肆骗取国家税款,他们不断从事“自带客户、自带货源、自代汇票、自行报关、不见出口产品、不见供应货主、不见外商”的“四自三不见”和 “买单”业务,使国家财政蒙受了巨大损失,形成了1990年以来的两次骗税高潮:即1990年在全国出现的以出口高税率产品为名,实为骗税的潮流和2000年广东潮阳普宁地区发生的以设立虚假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专业分工,集团作案,涉嫌骗取出口退税42亿的惊天大案。两次大规模的骗税使国家财政资金在短时期内大量流失,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使1994年以来的税制改革面临困境。为此国家两次下调出口货物退税率,恢复使用税收专用缴款书,建立出口退税专用税票认证系统,增加海关电子信息和外汇核销单信息等等。虽然这些措施给骗取出口退税的不法分子从税收管理方面给以沉重的打击,但还没有使骗税现象得到完全遏制,因此,进一步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已是当务之急。(二)退税周期长,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增加了退税成本
出口企业在办理退税时,必须要求单证齐全(包括纸质单证和信息),否则不予退税。一般从货物出口到收到外汇核销单,需要1〜6个月的不等时间,因此外贸企业收购货物出口所预先支付的税金,最快也得一个月才能以出口退税的方式收到,如果企业收购货物所应付的税额较小,则影响还不会更大,如果应付税款额度较大,则企业资金周转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实行“免、抵、退”税的生产性企业,从货物出口到收到出口退税款最快也是一个月,如果加上出口货物报关单信息滞后,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时间就会更长,有的甚至要超过半年;再则,由于近几年来出口退税指标严重不足,导致出口货物应退税款严重滞后,退税周期逐渐加长,增加了出口企业的退税成本,对出口创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存在着差异性,使税收法规显得很不严肃 有的地方出于对本地区利益考虑,利用现行出口退税有些政策不明确、不规范、规定多等特点,擅自制定了一些同国家现行政策相违背的地方性政策,使税法显得很不严肃。如有的地方把国家没有规定实行“先征后退”的出口企业纳人“先征后退”办法管理;有的地方以减少进口抵扣税額,人为扩大“免抵”调库额的方法来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这不仅给企业增加了额外负担,也使税法失去了刚性。
造成以上问题出现,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出口退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是造成以上问题的首要原因
(1)增值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使零税率难以实现 增值税条例规定:“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从原理上讲,增值税具有商品整体税负与税率相一致的特征,即设计税率17%,说明增值税应税产品的各个生产流通环节的应纳税负担率为17%,产品出口后按17%的税率予以退税,才能实现零税率,但实际上,增值税中存在着某些税收减免、返还、虚抵等优惠政策,如校办、福利企业的先征后返,初级农产品虚拟税额,有的地区还存在着诸如变相包税、核定征收率等变通执行税收政策的情况,因此,很难准确地计算名义税率与实际税负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征多退少与征少退多的问题,进而造成税负不公。
(2)小规模纳税人得不到退税,使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很不完备
由于我国对进出口经营权审批较为严格,许多私营、个体业 户出口商品往往依靠旅游购物和代理出口这种形式来实现,因此规模较小,无法认定其为一般纳税人,按照我国现行出口退税管理办法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出口货物不予退税,使得国民待遇无法实现,显现了出口退税制度的不尽完备。
2.出口退税管理手段落后,手续繁杂,是出现上述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1)出口退税手续繁杂
因为出口退税是在征税部门、出口企业、海关、银行、外汇管理部门和退税部门等多个环节的共同酝合和协作下完成的,一批货物从购进或生产到报关出口及收汇再办完退税,其中要经历对购进或生产出口货物抵扣凭证、货物出关査验、外汇结算各环节真实性的认定、企业退税额计算准确性的认定、税务部门对各类凭证信息真伪的综合认定等多个环节,且审批手续繁琐,这是出口退税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出口企业申请退税必须出具“三票、两单”,即出口销售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海关报关单、收汇核销单,使得出口退税单证繁多程序复杂,一个企业从产品出口到收齐各种单证,需要1〜6 个月时间,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加了利息支出。除此之外,申报时还有许多报表。填表时复杂的计算也使纳税人无所适从。(2)对出口货物的应退税税额审计监督不力
目前实行的审核办法主要是单单对应审核,这种审核是必要的,但对一些熟悉退税办法的骗税者来说不一定起作用。尤其是对进项税额、销售收入的计人是否准确,很难核实,加之单证又是非常软化的东西,这样产生的漏洞,会给骗税者以可乘之机。(3)征管手段落后
出口退税部门在审核各种报表和单证的真伪时,大部分依靠的是手工操作或人机结合方式来进行的。国家税务局虽然统一了进出口税收计算机管理程序,初步建立了与海关、外管局数据的联网,但还不完善,再加上少数地区由于观念落后及经济的不发达,根本就没有运用先进的税收管理模式,因此很难判断和发现退税凭证的真伪,极易发生出口骗税行为,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影响。
3.出口退税制度变化过频过快,政策缺乏连续性、稳定性
自从我国恢复出口退税制度以来,出口退税政策始终处于一种不断的调整变化过程中。出口退税制度的频繁变化,说明我们尚未找到出口退税的规律,未形成良性机制。近几年来,出口退税又和税收收入联系起来,使得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和税收工作人员更加无所适从,不仅加大了工作量使该项工作进一步复杂化,而且大大增加了退税成本。4.中央和地方利益存在矛盾,不利于出口退税政策的贯彻执行
一是出口退税完全由中央财政负担,退税金额多少与地方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从出口退税的管理上讲,难以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和全力支持。忽视对出口退税的监督,这是地方政府行为不当的根源。
二是“免、抵、退”税政策与当前财政体制不合拍,既影响了税收收人,也影响了地方财政分成收入,因而造成政策的贯彻执行面过窄,执行比例过低。
四、解决对策
我国在出口退税方面问题不断,出口退税办法本身的缺陷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们应尊重出口退税的国际惯例 ,从改革机制、创新机制入手,把出口退税纳入增值税的常规管理 ,做到征税、免税、抵扣税、退税一体化 ,实现出口退税办法与国际惯例接轨,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出口退税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弊端。建立健全新的出口货物零税率机制,是一个逐步积累、循序渐进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我国现有的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 ,稳妥有效地推进这项改革 ,应当对各类出口企业都实行出口货物零税率这一同等待遇。当然 ,一下做到这一步是不可能的 ,根据各类出口企业的不同特点 ,在实施方式上应予区别 ,分步进行。
第一步 ,首先要解决好出口退税财力不足和制约机制乏力、出口骗税严重的问题。(一)尽快改变我国目前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与关税同步减免的做法 ,对进口产品按照本国的税收制度征收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这也是实现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公平税负 ,平等竞争的保证。同时 ,通过对进口产品普遍征收进口环节税 ,可以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 ,缓解出口退税财力不足的压力 ,实现以进养出 ,大体自求平衡 ,形成进出口贸易的良性循环。
(二)尽快完善现有的出口退税制约机制 ,防止出口骗税行为的发生。在计算机网络尚未建立之前 ,应花大力气加强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严格增值税发票的发行和检查 ,同时 ,对出口产品的海关报关检查和出口结汇管理也应进一步规范 ,海关对一定出口额以上的货物必须进行货物检查 ,在出口结汇管理方面 ,应明确 ,企业申请出口退税时必须附外汇管理部门出具的结汇凭证 ,并统一格式和管理 ,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出口报关单、虚假结汇单证来骗税。
第二步 ,在实现全国税务、海关等部门的计算机联网进行交叉稽核的基础上 ,使出口退税机制的创新从量变到质变 ,最终达到彻底的出口货物零税率。具体有两种做法:(1)全额免税的购买。即出口企业在购进货物时就予彻底免税。对于以出口为主的流通企业可以实行这种办法。该类出口企业在年初 ,根据上一的出口实绩 ,向其所在地的税务部门书面申请本的出口免税指标 ,经审批后 ,出口企业当年就可以批准额度内自主办理免税购进货物 ,不需到税务部门逐笔审批。出口企业与供货企业发生购销关系时 ,出口企业只需向供货企业提供一个有免税证明批准号码的购货函即可 ,供货企业凭此函就可以向出口企业提供免税货物 ,并相应开具零税率的增值税发票。同时供货企业可凭此函在当地税务部门办理免税。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 ,是一个中性税种 ,它对于生产经营单位的投资、定价以及成本和利润的核算不产生影响 ,因此在出口企业免税购进和供货企业免税销售这一交易行为发生过程中 ,不必担心谁借机涨价或压价 ,谁骗谁的问题。同时 ,如果出口企业免税购进的货物未能出口而转为内销 ,则由出口企业照章补交税款。自出口企业免税购进货物后 ,经税务部门检查发现的税务问题均与供货企业无关 ,一律由出口企业承担责任。
(2)先免后抵再退。即对出口货物免征最后一道环节的增值税 ,以前各道环节应退的税款与内销货物应纳的税款进行抵扣 ,不足抵扣部分再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或按期办理退库。以内销为主的企业出口货物时宜实行这种免抵退的办法。例如企业某期内销货物应纳税金为 100万元人民币 ,当期收购出口货物的进项税为120万人民币 ,货物出口后这120万可以从应纳税金中抵扣 ,不足抵扣的20万元凭增值税发票和出口报关单再向税务部门申请退税 ,税务部门可先办理退税 ,后检查 ,这就避免了拖欠企业税款的问题 ,如经检查发现有利用出口货物偷税、骗税的企业 ,从重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只要健全了一套科学、严密、简便、稳定的出口货物零税率机制 ,加上强大的法律震慑力量 ,出口退税的改革必将出现一个崭新局面。
出口货物零税率机制是由市场经济、分税制、增值税制的自身构架和内在要求所决定的 ,改革出口退税办法的条件已初步形成 ,出口退税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弊端也迫切需要实现出口退税机制的创新 ,我国税制改革成果的巩固和扩大 ,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都有赖于出口退税办法的日臻完善。【3】
另外,在以下几个方面,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1)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机制
中央在出口退税当中负担的比例较大,直接导致企业不能 及时得到退税款,因此尽快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机制至关重要。出口退税分担比例制定的前提是保持分担比例在全国基本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地区进行不同的处理。比如,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取消基数,出口退税金额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在中等发达的地区,适当提高基数,超过基数的部分有省级和中央财政共同负担,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适当的降低基数,缓解中央财政的困难。
(2)优化调整出口退税率
提髙平均退税率是优化调整出口退税率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我国出口道税政策的主要调整是对农产品进行免税,对一些新兴出口产业如电子商务等实行出口退税,但是出口退税率的 变动不太大。13%的退税率相对于17%的征税率来说显然是不够的,我国应当逐步提高退税率。但是提高退税率并不意味着所有出口商品的退税率都提高,而是对符合现阶段发展的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比如近几年国家对高科技机电产品、纺织品 实行高出口退税率,增强了这些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通过对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 结构进行适当的改变。众所周知,国家对某些出口产品的鼓励或限制在政策制定时都会有所体现,对于限制出口的产品不仅不免税反而还要加收一道出口税,而对于鼓励出口的产品,鼓励出口的程度通过其退税额就可以体现出来。(3)完善出口退税的管理
首先,实行退税管理的网络化。在网络化日益盛行的今天,出口退税也应当进行网络化的申报、审核、批准以及退还,加强对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防止操作不当阻碍退税的速度。其次,加快出口退税的时间,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新颁发的出口退税政策对于单证的审核更为严格,并且放宽了出口退税申报时间,但是,这就意味着出口退税的时间也会随 着相应的延长。因此,在审批等过程当中国家税务部门应当进一步的完善,比如充分利用网络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在企业提交预审后,只要所有单证无误,即可正式申报成功;将企业的申报方式调整为信息齐全并且无误后再正式申报,虽然申报时间推迟,但实质不会影响企业收到退税款项的时间等等。最后,学习英国支付退税滞退金。大量退税欠款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部分企业的流动资金,打击了它们出口贸易的积极性。为了保证企业的利益,我国应当学习英国的现金经验,对退税款延期支付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滞退金作为补偿,滞退金的支付也可以加快税务部门及时退还税款。
(4)加强退税检查与骗税惩罚力度
一方面,加强对出口退税的检查。为抑制骗税行为的发生,国家税务总局应该釆取专项检查、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有机结合的办法,不仅要求国家、各省、各地市税收主管部门的参加,同时要求海关、公安机关等部门的协助调查,分级监管,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联合协作,共同打击骗税行为,加大检查力度,在萌芽中就爱将其抑制掉。另一方面,加强对骗税行为的惩罚力度。不断完善出口骗税的相关法律,加大惩罚力度。对于出口骗税的企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其行追究政责任和刑事 责任,对于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与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共同骗税、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严厉打击,追究其相关的责任,堵住出口退税政策监管中的漏洞。【4】
五、出口退税的意义
所谓出口退税 ,即外贸商品出口后 ,税务部门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缴纳的间接税予以退还 ,使外贸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出口退税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在于:(一)对出口货物实行退(免)税避免了国际贸易中的双重课税。从税法的原理进行分析 ,间接税属于转嫁税 ,虽然是对生产和流通企业征收,但实际上是由最终消费者负担。根据间接税的属地主义原则 ,各国消费者只负担本国的纳税 ,没有义务承担其他国家的税赋。由于出口货物并没有在国内消费 ,因此应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所缴纳的间接税退还;同时 ,出口国将货物出口以后 ,根据领域权原则 ,进口国为保护本国的工农业生产 ,增加财政收入 ,还要依据本国的税法规定对进口货物征收间接税。尽管进口货物是在国外生产的 ,但它在进口国境内消费 ,其间接税自然应由进口国的最终消费者承担。由此可见 ,出口国对出口货物实行退(免)税 ,无疑是避免了双重课税。这样既不歧视为内销进行的生产 ,也不歧视为外销进行的生产;既不歧视国内贸易 ,也不歧视国际贸易 ,符合了当代税收的公平原则。
(二)出口货物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 ,是进行公平竞争的必要手段。不同国家的货物要在国际市场上公平竞争 ,必然要求在税负上享有同等待遇。但是 ,由于各国的税制不同而使货物的含税成本相差较大 ,这样在国际市场上就无法进行公平竞争。从发展国际贸易的需要出发 ,要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就必须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所以说 ,只有对出口货物实行退(免)税,才能保证本国的货物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从而达到公平竞争 ,促进出口的目的。如果不实行出口退税 ,实际上是限制出口 ,最终将影响出口国的经济发展 ,尤其是间接税所占比重较大的国家,实际出口退税将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三)实行出口退税可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良性循环。从进出口的对应关系来讲 ,出口退税表面上看使国家财政少收了出口货物的间接税,但出口收汇是为了进口用汇,在货物进口时,进口国同样要向进口者征收相应的间接税,这样一退一收,国家的财政收入并不会减少。如果出口货物含税 ,其国际竞争力势必大大下降,出口收汇将会因此减少,进口用汇也会相应减少,由此引起的进出口贸易的萎缩不仅影响税源,而且会产生诸多的严重问题。【5】
六、结论
改革出口退税办法的条件已初步形成,出口退税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弊端也迫切需要实现出口退税机制的创新,我国税制改革成果的巩固和扩大,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都有赖于出口退税办法的日臻完善。出口退税利大于弊,在国家今后税制改革调整应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添加动力。【1】参考孔凡民.推进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统一管理的思考[J].理财,2015 【2】摘自吕旭东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刊名:会计师2015(10)【3】摘自景慧芬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总11期第 5期 【4】摘自刘志刚大方略第三部出口退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及完善对策
【5】摘自景慧芬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总11期第5期
第五篇:出口退税操作
出口退税操作大全
第一章 总则
一、为进一步规范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保障国家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正确贯彻实施,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2]11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二、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生产企业出口视同自产货物,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生产企业出口视同自产产品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2]152号)的规定执行。
本规程所述生产企业,是指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生产型集团公司就整个集团范围内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必须报经省局批准。小规模纳税人自营或委托代理出口货物实行免税办法,具体管理办法另行下达。
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代理出口自产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实行免征消费税办法。
三、生产企业承接国外修理修配业务以及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项目采用国际招标方式国内企业中标或外国企业中标后分包给国内企业所销售的机电产品,适用本规程规定。
第二章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登记
一、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4]031号)的规定,自取得进出口经营权之日起三十日内向退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税登记。
二、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应在发生第一笔委托出口业务之前,持代理出口协议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向退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税登记。
三、生产企业在办理出口退税登记时,应填报《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并提供以下资料:
1、法人营业执照或工商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无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无需提供);、海关自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明书(无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无需提供);、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审批表或年审审批表;、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如代理出口协议等。
第二章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
生产企业货物出口后,必须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查询到报关单出口信息后,方能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
一、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国内购进原材料是指开具进料加工免税证明业务所涉及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二、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3、当期有应纳税额时,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三、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四、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从第13个月开始按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第三章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会计处理
一、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记帐时间
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记帐时间是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确定的。陆运以取得承运货物收据或铁路联运单,海运以取得出口装船提单,空运以取得运单,并向银行办理交单(预交货款不通过银行交单的,仅以取得以上提单、运单为依据),作为收入的实现。
生产企业委托代理出口的货物,以取得受托方提供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货物专用发票等有关退税单证的日期为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实现。
生产企业当期货物出口并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确认出口货物销售收入后,如果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查询不到相应的出口货物报关单电子信息,在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就无信息出口额计提销项税额。
二、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入帐依据
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出口货物的销售收入一律以离岸价(FOB)为入帐基础。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委托代理出口的,出口发票可以是委托方开具的或受托方开具的),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企业在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时可按照实际发生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对应据实扣除或按照海关报关单(“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电子信息)载明的数据扣除,若申报数与实际支付数有差额的,在下次退免税申报时调整或年终清算时一并调整。若出口企业不能如实反映离岸价,税务机关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
三、记帐汇率的确认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外币业务,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金额记账。折合汇率可以采用固定汇率或变动汇率。采用固定汇率,应以当月1日市场汇率(原则为市场汇率的中间价)记帐;也可采用变动汇率记帐,但汇率一经确定,须报主管退税机关备案,在一个出口内不得任意改变。如因情况特殊需要改变折合汇率的,必须经主管出口退税机关批准。
四、会计处理依据及会计处理规定
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在购进国内货物及接受应税劳务时,应按(93)财会字第83号《关于印发企业执行新税收条例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即应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注明的价款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应免抵税额、应退税额和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应根据财会字[1995]21号《财政部关于调低出口退税率后有关会计处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作如下处理:
借: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产品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第四章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
一、纳税申报
(一)申报程序
生产企业当月货物出口并在财务上做销售后,与“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的电子信息核对无误,于次月十日前向主管征税的基层征收管理部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
(二)申报资料
生产企业向基层征收管理部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规定的附表;
2、退税机关确认的上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见附件一);
3、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
二、免抵退税申报
(一)申报程序
生产企业于每月十二日前向县市区征税机关的退税部门(或岗位)办理退(免)税申报。
(二)申报资料
生产企业向县市区征税机关的退税部门(或岗位)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时,应提供下列凭证资料:
1、经基层征收管理部门审核签章的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2、《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
3、《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见附件二);
4、有进料加工业务的还应填报
(1)《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见附件三);
(2)《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见附件四);
(3)《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海关登记手册核销申请表》(见附件五);
(4)《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见附件六);
5、装订成册的报表及原始凭证
(1)《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
(2)《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
(3)与进料加工业务有关的报表;
(4)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联);
(5)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或有关部门出具的中远期收汇证明;
(6)属于委托出口的货物需提供“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和“代理出口协议”(副本);
(7)出口货物海运费、保险费、佣金发票(复印件);(8)企业签章的出口发票;
(9)生产企业出口视同自产货物应报送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
6、国内生产企业中标销售的机电产品,申报“免、抵、退”税时,除提供上述申报表外,应提供下列凭证资料:
(1)招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签发的《中标证明通知书》;
(2)由中国招标公司或其他国内招标组织签发的中标证明(正本);
(3)中标人与中国招标公司或其他招标组织签订的供货合同(协议);
(4)中标人按照标书规定及供货合同向用户发货的发货单;
(5)销售中标机电产品的普通发票或外销发票;
(6)中标机电产品用户收货清单。
国外企业中标再分包给国内生产企业供应的机电产品,还应提供与中标人签署的分包合同(协议)。
7、主管退税机关要求附送的其他资料。
三、申报要求
1、生产企业当月出口货物后,在申报免、抵、退税出口额前,必须通过“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查询到相关出口信息后,方可申报。对没有电子数据(有纸质报关单的除外)的“免、抵、退”税出口货物,企业应根据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将相应的出口额计算销项税额。
2、为保证增值税纳税申报和免抵退税申报的正确性,避免频繁的帐务调整,生产企业可在增值税纳税申报前采集出口明细申报电子数据,并登陆县市区征税机关退税部门(或岗位)工作站进行预申报,经预审后,再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有关项目。
3、《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有关项目的申报要求
(1)“出口货物免税销售额”(9 栏)填写当期全部享受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销售额,其中应免抵退税出口货物销售额为当期出口并在财务上做销售的全部(包括单证不齐全部分)销售额;
(2)“免抵退货物不得抵扣税额”(16栏)按当期全部(包括单证不齐全部分)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计算填报;有进料加工业务的应扣除“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大于“出口销售额乘征退税率之差”时,“免抵退货物不得抵扣税额”按0填报,其差额结转下期;
按“实耗法”计算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为当期单证齐全部分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货物所耗用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按“购进法”计算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为当期全部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
(3)“免抵退税货物已退税额”(23栏)按照退税机关审核确认的上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当期应退税额”填报;
(4)若《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经审核,“累计申报数”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对应项目的累计数不一致,企业应根据退税机关审核确认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栏内的数据,在下期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对《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有关数据进行调整。
4、《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的申报要求
(1)企业按当期在财务上做销售的全部(包括单证不齐全部分)免抵退出口明细填报《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对纸质单证不齐或信息不齐的,应在“单证不齐标志栏”内按填表说明做相应标志;
(2)对前期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当期收集齐全的,应在当期免抵退税申报时单独填报《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一并申报参与免抵退税的计算。
5、《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的申报要求
(1)“出口销售额乘征退税率之差”(12栏)按企业当期全部(包括单证不齐全部分)免抵退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与征退税率之差的乘积计算填报;
(2)“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14栏)按退税机关当期开具或企业模拟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填报;
(3)“出口销售额乘退税率”(17栏)按企业当期出口单证齐全部分及前期出口当期收齐单证部分且经过退税部门审核确认的免抵退出口货物人民币销售额与退税率的乘积计算填报;
(4)“免抵退税额抵减额”(18栏)按退税机关当期开具或企业模拟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中的“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填报;
(5)“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2c或15c)为退税部门审核确认的“累计”申报数减《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对应项目的累计数的差额,企业应做相应帐务调整并在下期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对《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行调整;
当本表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15c)不为0时,“当期应退税额”的计算公式需调整为:“当期应退税额”(24栏)按照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期末留抵税额(22栏)-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15c)”后的余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20栏)”进行比较计算填报;
(6)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12个月内“应退税额”按0填报,“当期免抵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相等;
6、申报数据的调整
对前期申报错误的,当期可进行调整(或年终清算时调整),调整方法分为差额调整或全额调整。
(1)差额调整法
对前期少报出口额或低报征、退税率的,可在当期补报差额部分;前期多报出口额或高报征、退税率的,当期可以红字(或负数)差额数据冲减。
(2)全额调整法
首先用红字(或负数)将前期错误数据全额冲减,再重新按照实际数据全额申报。
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申报时预估入帐值有差额的,或者本出口货物发生退运的,也可按上述两种方法进行调整。
第五章 出口货物 “免、抵、退”税单证办理
生产企业开展进料加工业务以及“免、抵、退”税凭证丢失需要办理有关证明的,在“免、抵、退”税申报期内申报办理。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发生退运的,可以随时申请办理有关证明。
一、《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的办理
(一)进料加工业务的登记。开展进料加工业务的企业,在第一次进料之前,应持进料加工贸易合同、海关核发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并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见附件三),向主管退税机关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二)《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的出具。开展进料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在向主管征税的基层征收管理部门办理纳税申报前,根据当期进料加工复出口情况向退税机关申请开具或模拟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参与当期的纳税申报。模拟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后在退(免)税申报时需向退税机关申请出具正式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与模拟出具的差额部分在下期申报时予以调整。
采用“实耗法”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按当期单证齐全部分(含前期收齐单证)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货物所耗用的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出具;采用“购进法”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按当其全部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免税证明》原则上按照“计划分配率实耗法”进行管理,如需采用“购进法”进行管理的,必须上报省局批准。
(三)计划分配率实耗法
1、计划分配率的确定。退税机关根据进料加工手册中的“计划进口总值”和“计划出口总值”,计算确定该手册的计划分配率。
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
计划进口总值为进料加工手册合同中扣除客供辅料后的进口总值。
2、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的确定。
(1)当期单证齐全部分(含前期收齐单证)进料加工贸易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计划分配率〈剩余的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
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当期单证齐全部分(含前期收齐单证)进料加工贸易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计划分配率
(2)当期单证齐全部分(含前期收齐单证)进料加工贸易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计划分配率〉剩余的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
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剩余的购进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
3、进口料件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海关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4、免抵退税抵减额=当期海关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
5、进料加工业务的核销。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最后一笔出口业务在海关核销之后、《进料加工登记手册》被海关收缴之前,持手册原件及《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海关登记手册核销申请表》到主管退税机关办理进料加工业务核销手续。主管退税根据进口料件和出口货物的实际发生情况出具《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核销后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与当期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一并参与计算,具体办理手续如下:
实际分配率=(实际进口总值-剩余边角余料)÷(直接出口总值+间接出口总值+剩余残次成品)
实际进口总值不包括原材料调拨、进料退货物、进料转内销等用红字冲减的部分。
本手册应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进料加工直接出口总值×实际分配率
核销手册应补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本手册应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已开出免税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
核销手册应补开免证明的进口料件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核销手册应补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核销手册应补开免证明的进料加工免抵退税抵减额=核销手册应补开证明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
二、其他“免、抵、退”税单证办理。
(一)《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生产企业遗失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需向海关申请补办的,可在出口之日起六个月内凭主管退税部门出具的《补办出口报关单证明》,向海关申请补办。
生产企业在向主管退税部门申请出具《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时,应提交下列凭证资料:
1、《关于申请出具(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的报告》
2、出口货物报关单(其他未丢失的联次);
3、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
4、出口发票;
5、主管退税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补办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明》。生产企业遗失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需向主管外汇管理局申请补办的,可凭主管退税部门出具的《补办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明》,向外汇管理局提出补办申请。
生产企业向退税部门申请出具《补办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明》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关于申请出具(补办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明)的报告》;
2、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3、出口发票;
4、主管退税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三)《代理出口未退税证明》。委托方(生产企业)遗失受托方(外贸企业)主管退税部门出具的《代理出口货物证明》需申请补办的,应由委托方先向其主管退税部门申请出具《代理出口未退税证明》。
委托方(生产企业)在向其主管退税部门申请办理《代理出口未退税证明》时,应提交下列凭证资料:
1、《关于申请出具(代理出口未退税证明)的报告》;
2、受托方主管退税部门已加盖“已办代理出口货物证明”戳记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3、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
4、代理出口协议(合同)副本及复印件;
5、主管退税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四)《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生产企业在出口货物报关离境、因故发生退运、且海关已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的,须凭其主管退税部门出具的《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向海关申请办理退运手续。
生产企业向主管退税部门申请办理《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关于申请出具(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的报告》;
2、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3、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
4、出口发票;
5、主管退税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九章 特殊问题的处理
一、单证不齐的处理
对生产企业内超过六个月未收齐有关单证的部分或未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手续的部分,由基层征收管理部门在到期后次月10日前根据县市区征税机关的退税部门或退税岗位下达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调整通知》通知生产企业计提销项税额。
(一)内收齐出口单证的处理。对生产企业内超过6个月单证不齐补提销项税后又收齐有关出口单证的,于12月份红字冲销原帐务处理,参与12月份免抵退税申报。
(二)跨收齐出口单证的处理。对生产企业内未收齐出口单证,但已参与清算备案,且于次年6月30日之前收齐的部分,应根据总局国税函[2002]1138号文件的规定,实行单独申报、审批免抵税的管理办法,由主管退税机关按照免抵退税总额审批免抵税额。其帐务处理分以下两种情况:
1、对生产企业超过6个月单证不齐补提销项税后,内未收齐有关出口单证,但已参与清算备案并于次年6月30日前收齐的部分,于次年6月份通过“以前损益调整”冲减原补提的销项税金。
2、对生产企业内单证不齐未超过6个月并已参与清算备案的部分,如果跨连续计算超过6个月仍未收齐有关单证,应就未收齐单证部分计算销项税额。对计提销项税额后于次年6月30日之前收齐的部分,应于次年6月份红字冲销原帐务处理。
二、退关退运的处理
本出口货物发生退运的,可在下期用红字(或负数)冲减出口销售收入进行调整;以前出口货物发生退运的,应补缴原免抵退税款,应补税额=退运货物出口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补税预算科目为“出口货物退增值税”。若退运货物由于单证等原因已视同内销货物征税,则不需补缴税款。
三、“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的余额的处理
实行“免、抵、退”税的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计算公式计算操作,对将“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抵顶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按规定计算并作为企业的应交税金处理,不得挂账结转,也不得按零计算。
四、出口视同自产货物的免抵退税管理
生产企业应如实申报视同自产产品出口额,并按规定提供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征税机关应加强对出口视同自产产品的税收管理,基层征收管理部门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视同自产产品应进行认真界定,并将认定结果随同企业免抵退税申报资料上报退税机关。退税机关对生产企业出口视同自产产品进行审核时,应核对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信息。对超过当月自产产品出口额50%的,应上报省局核准后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