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电算化管理规定
xx局会计电算化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xx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岗位设置、操作和管理,保证xx局会计电算化的安全运行,推进全局会计工作现代化,根据财政部《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水利部直属单位会计电算化操作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局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单位会计核算、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国库支付、政府采购等财务会计业务电算化,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规定。
第三条财务科负责全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第四条实施会计电算化,会计基础工作必须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财会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电算化培训合格证》。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
第五条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工作需要,配备会计电算化人员,合理设置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
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分为:数据处理、审核、出纳、数据分析、系统管理员等岗位。
第六条数据处理岗位职责
(一)负责对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的输入、输出,并对相关会计数据进行处理,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
(二)负责对计划、预算、资产、国库支付、政府采购、银行账户及其他财务会计数据的输入、备份和输出;
(三)负责对审核人员的数据处理错误,及时修改;
(四)负责向财务负责人提供所需电算化会计信息。
第七条审核岗位职责
(一)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各类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规范性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退还有关人员更正后,进行再审核;
(二)负责对打印输出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会计资料进行审核确认;
(三)负责对银行存款日记款、银行对账单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审查;
(四)负责对计划、预算、资产、国库支付、政府采购、银行账户及其他财务会计数据进行审核;
(五)审核财务数据库内会计数据与书面资料(含凭证、账簿、报表)的一致性。
第八条出纳岗位职责
(一)负责办理现金、银行存款业务,并逐日逐笔签字确认后登记日记账;
(二)发生收款和付款业务时,负责在输入收付款凭证的当天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与库存现金核对无误;
(三)负责定期逐笔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发现双方余额不一致的要查明原因,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四)年终对输出的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进行核对并签字确认后归档。
第九条数据分析岗位职责
(一)负责确定适合本单位需要的会计数据分析方法;
(二)负责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分析,找出预算执行差距,提出改善管理的建议;
(三)负责对计算机内的财务会计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单位计划、国库支付、政府采购执行及资产管理情况,预测财务变动趋势;
第十条系统维护岗位职责
(一)负责计算机硬件、局域网络的安装调试及维护;
(二)负责电算化软件的日常维护及设置;
(三)负责指导财会人员按规定上机操作和进行密码修改。
第十一条会计电算化岗位变动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一)会计电算化岗位变动应由单位负责人或财务部门负责人监督交接;
(二)移交人员对已经发生的业务事项要处理完毕,交接时应编制交接清单,一式三份,分别由监交人及交接双方签字,作为会计档案存档;交接完毕后,接替人员应立即更换所有口令。
第三章会计核算电算化
第十二条每年年初或开始会计电算化工作时,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以及本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建立初始会计信息。
第十三条账务处理初始化
(一)收集初始数据。结出上年各科目的余额并试算平衡,如从年度中间开始建账还需要结出各科目的累计发生额并试算平衡;
(二)建立账簿。根据单位选用的会计制度及内部管理需要,建立总账及各类明细账、辅助账;
(三)选择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包括:会计科目编码规则、记账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成本核算方法、会计凭证分类方法等。
(四)做好核算准备工作
1.输入操作人员基本情况,包括:操作人员姓名、操作权限、操作密码等;
2.在系统中建立或调整会计科目(账户)及辅助核算(含项目核算、部门核算等)体系;
3.输入初始数据,首先输入期初余额,对于年初启用的会计核算软件,上年年末余额就是本期期初余额;如果在年度中间开始电算化,各科目的年初余额、借贷方累计发生额都必须输入。其次,逐笔输入未结清的往来款项;
4.对凭证处理进行基础设置。
第十四条审核、录入
(一)审核原始凭证。对单位发生经济业务事项所填制或取得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
(二)编制输入记账凭证。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及时输入电算化系统;
(三)审核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经审核人员审核签字后,方可登记入账。同一张记账凭证,制单和审核应分别由不同人员完成;
(四)差错更正。已输入数据如有差错,须另编补充凭证或负数冲正凭证,重新输入;如原始凭证是正确的,操作员输入错误应在输入的更正凭证中注明实际输入数据的更正内容。
第十五条记账、对账
(一)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记账;
(二)对当日发生的会计事项进行备份;
(三)总账与明细账每月至少核对一次,辅助账与相关明细账每季至少核对一次。第十六条结账
月末对经审核的会计凭证全部登记入账才能结账。在结账前对当月各类帐务数据和报表进行备份。
第十七条报表
期末根据账簿生成各类会计报表。会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应符合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并保证帐表一致。
第十八条打印会计账簿
除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其他会计账簿按月打印。年末必须将全部账簿打印输出,装订成册并签章。
第四章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
第十九条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
(一)计算机打印的纸质会计资料;
(二)其他会计资料。
第二十条年度终了,应及时打印出纸质会计资料并整理、分类装订成册,编制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清册,由审核人员签字确认,财务负责人签章。
第二十一条电算化会计档案归档前可暂由财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应当由财务部门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第二十二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借阅、鉴定和销毁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篇:餐饮会计电算化管理规定
餐饮会计电算化管理规定
保证会计电算化设备安全和计算机正常运行是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要经常对有关设备进行保养,保持办公室和设备的整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会计电算化硬件设备由财务部统一管理和使用,非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特殊情况确需使用时,应经财务部经理批准,在不影响会计电算化正常工作情况下进行。
2.操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软件的设计功能未能正常实现时,应立即与软件开发商联系,进行修改、调试,完成调试后,应及时检查、核对,以确保相应帐务数据和功能模块的正确性。
3.进行电算化操作时,操作人员运用财务软件必须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操作权限和密码。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指点专人定期更换密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
4.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加强对会计数据的稽核制度,由专人负责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审核,预防已输入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记入机内账簿。
5.操作人员对使用的硬件设备的安全负责,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应严格按规范程序进行,下班时,应关闭设备的电源。操作人员离开办公室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
6.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故障情况等内容。
7.对会计软件进行升级和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更换等工作,须经财务部经理的同意,报总经理批准;在软件升级和硬件更换过程中,要保证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安全,并由财务部经理指定专人进行监督。
8.健全排除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故障的管理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健全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未经允许不得在记帐电脑上安装、拷贝无关软件、文件。
9.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其它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指记帐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包括报表格式和计算公式)等数据。
10.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11.每月10日前对上个月的会计数据进行备份。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12.所使用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至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第三篇:会计电算化管理(范本)
会计电算化管理
第一条 系统管理
1、财务用计算机应做到专机专用,除被允许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外,其他人未经允许不得使用财务室计算机。
2、为确保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经常性的系统维护,系统中的会计数据应当每天进行备份。
3、任何人员不得直接打开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允许随意增删改数据、原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结构。
4、操作人员应严格在规定范围内对系统进行操作,负责数据的输入、运算、记账和打印有关账表。
5、操作人员的操作密码应注意保密, 不能随意泄露, 密码要不定期变更。
6、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凭证输入数据,不得擅自修改凭证数据如发现差错,应在输入前及时反映给凭证编制人员或系统管理员。已输入计算机的数据,在记账前发现差错,可按凭证进行修改,如在记账后发现差错,必须另作凭证,以红字冲销纠正,输入计算机内,任何人不能随意修改账目。
7、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操作人员如要离开工作现场, 必须在离开前退出系统, 以防止其他人员越权操作。
8、对财务软件的使用人员应明确划分使用操作权限, 形成适当的分工牵制,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条 岗位管理
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可分为:电算化主管、系统管理员、操作员、记账员、会计档案管理员﹑数据分析员。在不违背内部牵制原则下,会计电算化岗位可按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的方式安排,但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系统管理﹑审核岗位和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1﹑电算化主管:负责组织﹑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协调各岗位的工作关系,负责电算化岗位设置、人员分工和设置操作权限,落实岗位责任制。此岗位由财务经理担任,电算化主管不能兼任系统管理员。
2、系统管理员:负责电算化系统硬、软件的正常安全运行、日常维护以及计算机内会计数据的安全、完整,建立计算机病毒防护措施;负责硬、软件的开发、升级工作;及时消除系统运行故障。负责计算机数据的日常备份。根据电算化主管安排实施工作方案,控制、分配操作人员工作权限。
3﹑操作员:按照系统操作规程录入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制作记账凭证,做到正确使用会计科目,金额准确、摘要简洁明了。操作人员无权修改原始凭证上的数据,对已录制好的会计凭证差错,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规范要求予以更正。同时检查所附单据是否规范,手续是否完备。发生故障应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此岗位由会计人员担任。4﹑记账员:对正确的会计凭证,通过财务软件进行记账登记计算机内的有关会计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此岗位不得由出纳人员兼任,也不得审核自己输入的凭证。
5、会计档案管理员:负责管理存档的会计数据(U盘,硬盘,光盘)、程序光盘(软盘)、打印的会计账表、凭证和各种资料的保管工作,作好会计软件及数据资料的安全保密工作。此岗位由除出纳以外的会计人员兼任。
6、数据分析员: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此岗位由财务经理兼任。
第三条 日常账务处理
一、账务系统初始化及更改。在初次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时,需要进行系统初始化工作, 在财务经理授权下进行设置会计科目、账本格式、凭证类型、期初余额等项内容的设定。系统正常运行期间,任何对账务系统的修改变动,必须得到财务经理的批准。
二、凭证处理。
1、记账凭证要严格按照国家财会制度规定编制,要认真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正确性,输入计算机及打印出的记账凭证必须做到科目使用正确。
2、会计分录的摘要内容必须能简洁、扼要的反映经济业务且一种摘要内容,应当对应一个最细的明细科目。
3、为便于集团财务的远程控制,公司当日发生的经济业务必须当日生成记账凭证,以确保真实、及时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4、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可以由机器直接登记,出纳人员不登记账簿。为工作方便,出纳人员可以自设备查辅助账。
二、记账凭证的审核与保管
1、操作员每输入一张凭证,结束前要自审一次无误后再按结束键。
2、记账凭证必须经凭证审核员严格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登账处理。
3、已输入的凭证应在输入操作完毕装订成册后,交会计档案资料保管人员存档保管。
4、同一张凭证,制单和复核不能是同一个人。
三、账表打印和结账:
1、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需要每天打印,并应与出纳库存现金核对无误。
2、银行余额调节表、科目汇总表、总分类账每月打印一次。
3、在结账前按有关规定做好当月各类账务数据和报表的备份工作。
4、月底,以上工作正确完成后,方可进行结账,系统自动生成下月期初余额。
5、每年年末必须将全部账簿打印输出,装订成册,作为会计档案保存。
第四篇:关于医院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规定
**市中心医院
关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规定
根据2010年财政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及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为了做好新制度的实施工作,进一步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全面、及时,现结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和工作实际,对医院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权限及职责做如下规定:
一、管理机构
财务科是医院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机构,医院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在财务科科长的监督管理下,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二、基本要求
1、所有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根据岗位配置会计电算化专用计算机。
2、会计电算化配备有专业硬件设施,如服务器主机、打印机、UPS电源、工作站微机等。操作人员对各项设备应按照要求操作、维护及保养,未经财务科长同意,不得增加或拆除机器硬件。
3、为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不得使用未经杀毒的外来盘,不得擅自修改软件程序,不得安装游戏或者下载与工作无关的内容。
4、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系统操作规范和使用权限进行日常操作,并各自设置4位数的操作密码,严格保密,定期更换。非会计电算化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上机操作。
5、系统的会计数据必须定期备份,分周备份、月备份和年备份。
打印和备份的会计资料严格按照医院会计档案制度要求进行规类保存。
6、对会计电算化会计人员岗位的变动,要有详细的交接记录,并由监交人、双方当事人签字。对离岗人员的身份由电算主管在交接完成后立即注销,工作权限立即收回。对人员新增和岗位变动权限的增减,由电算主管根据工作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二、岗位设置及权限
1、电算主管:由副科长***担任,负责会计电算化的日常管理工作。系统软硬件的选配和更换、账务系统的设置、设置用户、分配权限、操作上机日志、审核凭证和账表、会计报表分析以及日常账务处理的监督和指导。电算化主管可调用系统全部功能。
2、系统操作员:***,负责记账凭证的录入、数据初始化、期末账务结转、登帐、会计报表的生成、往来帐及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数据维护等。有权操作账簿设置、会计期间、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等。无权进行其他操作
3、系统操作员:***,负责记账凭证的录入、记账凭证和凭证汇总表的打印、整理及分册工作。
4、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日常数据的备份、系统运行的技术问题及定期维护,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权操作数据库文件,不从事其他操作。
5、档案管理员:***,负责会计账簿的打印、会计凭证的装订及整理归档工作。可在电算化主管授权下操作,无其他操作权限。
6、查询岗位:陆*、曾*,负责现金和银行日记账的核对工作,有权查询系统内相关的记账凭证,无其他操作权限。
四、岗位职责
㈠电算主管
1、负责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并保证电算化系统的正常工作,达到合法、安全、可靠、可审核的要求。
2、协调电算化系统各类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制定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度,负责对电算化系统各类人员的工作质量考核,以及提出任免意见。
3、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正确性、对不符合规范的原始单据不作为记帐凭证依据。
4、审核记账凭证摘要的规范性、会计科目和会计数据的正确性以及附件的完整性。
5、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
㈡系统操作员
1、审核原始凭证会计要素是否齐全,及时完成数据录入及处理工作。
2、数据录入完毕,应进行自检核对工作、核对无误后交电算主管审核,对电算主管审核提出的错误,应及时修改。
3、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将故障情况向电算主管及系统管理员及时报告。
㈢系统维护员
1、定期检查电算化系统的软件、硬件的运行情况。
2、及时对电算化系统进行中软件、硬件的故障进行排除。
3、负责电算化系统升级换版的调试工作。
㈣会计档案资料保管员
1、保证会计帐表、凭证等资料按照要求整理装订,及时归档。
2、做好各类数据软盘、系统软盘及各类帐表、凭证、资料的存档保管及安全保密工作,不得擅自出借。经财务科长批准允许借阅的会计资料,应认真登记。
第五篇:会计电算化人员管理
会计电算化人员管理
会计电算化系统由以下几类人员构成: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人员、编程调试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业务操作员、数据复核员、档案管理人员、财务分析人员。一般来说,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系统编程调试人员统称为系统开发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业务操作员、数据复核员、档案管理人员、财务分析人员统称为系统的使用人员。在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不同的人员有不同的分工与职同的作用责,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不。
会计电算化下的岗位责任制相当于手工条件下的岗位分工。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人员管理的基本方法是,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基本管理原则,明确系统内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并尽量将之与各类人员的利益挂起钩来。一句话,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