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问题调查

时间:2019-05-12 21:3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问题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问题调查》。

第一篇: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问题调查

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问题调查报告

为深入查找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制度建设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水平,省纪委近日成立课题组开展了专题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制度设计理念略显陈旧,和反腐败发展趋势不协调。制度设计整体上受传统施政理念和思维定式影响过重,普遍存在重实体、轻程序,重制定、轻执行等问题,有些理念与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和现代民主、法治精神不相符,时代特色不够鲜明。

(一)对本土、本党历史经验总结、发扬有余,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借鉴不够。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廉政教育工作倡导规则意识、道德自律和职业荣誉,但是制度设计理念立足于人性恶,着眼于“小人”心理。把任何人都作为潜在的腐败分子,认为权力越大道德风险越高。对公职人员的行为约束较真挑剔,较少依赖其道德自律和行为自觉。严格、苛刻的制度环境迫使公职人员如履薄冰、善待权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欲望充分释放,个性需求快速增长,公职人员很容易受影响、被同化。我们在坚决抵御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侵蚀,努力提升公职人员道德标准的同时,对市场经济文明的研究不多,对市场经济国家权力配置、制衡的借鉴不足,对公职人员道德风险、公职岗位市场风险的估计不充分。制度出台太快与更新太慢并存,“水土不服”与过度超前同在,制度建设局部滞后于时代发展。

(二)一些在过渡阶段形成的观念和做法,没有随时代的变化而调整。有些制度建设思想没有随经济社会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完善,制度功能发挥受影响。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与传统,形成于层次单

一、生活简单、思想单纯的战争年代,在建国后的很长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党员结构的变化,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越来越受“一把手”民主素养的影响,越来越难以操作,发现问题、监督权力的制度功能有所退化。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注重含蓄、礼貌、尊重、包容,党内也不同程度存在思想复杂、利益多元、关系多层、身份多重的问题。面对批评和自我批评,很多人存在得失考量、进退顾虑,班子成员之间很难沿用过去的方式互相指出问题,或帮助解决问题。因此,需要针对现代社会党员结构特点和党员思想实际,进行新的制度设计,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

(三)对腐败的容忍度太高,助长了“小毛病”。中央全会和中央纪委全会多次强调决不允许任何腐败分子在党内有生存之地,体现了对腐败的“零容忍”态度。但是有些制度建设在行为假设和结果预期上,没有体现“零容忍”要求。一是党纪政纪处分档次太多,底线易变。党纪政纪和相关法律条文通常根据涉案金额等标准判断行为的严重性,对“量”的考虑偏多,对“质”的考虑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风俗、传统的让步,客观上纵容了“小毛病”,原谅了“第一次”。二是适用党纪政纪的自由裁量权偏大。对党纪政纪底线的把握没有固定在制度规定环节,而是推迟到处分决定环节,适用惩戒性制度的随意性比较大,容易被个人操纵、决断,甚至导致“宽严相济”政策被滥用。

(四)对“受贿”范围的界定过窄,限制了对腐败行为的打击面。根据很多国家的法律和我国参加的一些国际条约规定,受贿标的包括财产性和非财产性利益,从时效方面看,则包括现实利益和预期利益。并且,不论官员有没有滥用权力,只要拿了“不该拿的”,即构成受贿。而当前中国的法律制度中,受贿标的仅限于财产性利益,受贿行为局限于“办事+收钱”,强调二者的因果关系,“受贿”范围界定过窄。在当前利益形态多样,价值取向多样,权钱交易形式多变,利益输送渠道多重的条件下,大量权钱交易是通过“红包”,或者非财产利益、非直接方式完成的,因果关系的非直接性特点鲜明。对“受贿”范围的过窄限定,和国际通行的腐败行为治罪原则相冲突,限制了对腐败的打击面。

二、制度出台集约化生产、粗线条投放,不符合现代社会链条化分工、精细化管理的特质。制度投放的技术简单、速度过快、质量偏低,不适应复杂的现实情况。

(一)系统谋划不足,制度建设碎片化,整体效能不高。有些制度规定效力层次太多,形态散乱。当前党内关于廉洁从政的相关规定散见于文件、规定、领导讲话中。有的是党内提醒,通常以“重申”的形式出现。有的是文件通知,如《关于严禁用公费变相出国旅游的通知》等。有的是党内法规,如《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在制止公款吃喝等问题上,中央出台很多文件,各地每年重大节日前夕都要“三令五申”。这种就相同问题屡次发文、反复强调的做法,虽然彰显了党委政府的决心,但也反映了制度自身的无力,容易造成党员干部法不责众的麻木心理和我行我素的思维惯性,制度的威信递减。

(二)出台程序太简单,影响制度的严密性、科学性。一项制度的出台,通常是业务部门出草案,相关部门提意见,最后领导研究通过。对基层干部的想法了解不多,对制度的社会风险、实际效果等指标关注不够,对细节考虑不周。过响的口号、过高的目标,影响制度存活率,贬损制度的严密性、科学性。

(三)投放速度太快,冲淡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遇事就发文、定制度的惯性思维,导致制度出台过快、过滥、过于随意,结果是制度过多、过软、过于短命。珠三角某市2007年以来新订和修订1042项廉政制度,口号多,原则多,实现不了的目标多。党员干部吃不准、记不住、用不上。庞杂、混乱的制度环境反而影响制度本身的权威性、可及性。

(四)目标太模糊,影响制度执行的规范性。很多制度只提方向,不关心过程;只提目标,不落实责任;只提要求,下不了狠心。“原则上”的规定多,“差不多”的思维重,精细化、项目化的管理思维欠缺。粗线条的制度设计方案,为违反规定留了后路,为“一把手”权力膨胀、关系通融开了口子。

三、制度价值取向从便于管理的角度考虑多,从便于执行、落实的角度考虑少,导致制度落地难,执行力递减。一是层层加压的制度落实方式,给基层干部的压力过大。有些制度对基层干部承受力的考虑不多。对于上级机关来说,这是最省心、高效的管理方式。对于基层来说,这是最懒惰、粗暴的管理方式,基层很难承受。电白县近三年来有89名镇干部迫于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原因辞职外出,有114名村干部

放弃在村委会职务外出谋生。二是一些政策的出台对基层工作的实际困难考虑不够。有些制度不但没有防着腐败,反而有可能诱导人腐败。很多转移支付政策要求地方提供配套资金,地方一方面没有配套资金,另一方面,其他工作急需要钱,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打转移支付资金的主意。近年来,我省一些欠发达地区干部为穷所迫,侵占、挪用政策性资金、违规卖地问题多发。三是一些重大政策法规对基层的变化考虑不够。村民自治本是一个很好的治理理念,相关法律也对村民自治的权力制约作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少数地方村民自治演化为“村干部自治”,一些村“两委”选举扭曲为宗姓争夺,有些村务公开萎缩成村债务公开,有的村账镇管沦为“村账本镇管”,背离了法律的初衷。四是一些重大决策的出台,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够。相关规定看似公平,但由于当事方的能力悬殊,利益表达机制欠缺,无法实现公平。五是一些权力监督制度设计和基层单位实际不相符。中央和省出台的相关制度,往往适用于科层制发达、人员层次较高、民主意识较浓、职责分工明确的大机关,不适合基层单位小而私密,容易近亲繁殖的权力结构。六是一些制度出台缺乏民主参与,公众的信任感不足。一些部门公权力主导意识过重,公众被模糊于“局外人”的地位,知情权保障不充分,对制度的信任感下降,质疑增多。

四、制度的配套工作太少,缺少事中纠偏、事后补救机制。一些制度由于本身没有体现分权、制衡等原则,陷入自身难以解决的困境,导致执行不力。制度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全都沉淀到执行环节,导致执行力层层递减。主要表现在“三个缺位”:一是部门协调机制缺位。政出多门,互相“打架”。二是廉政审查机制缺位。对于政府部门决策行为或者商业行为的廉政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是否存在监督缺陷,没有一个统筹的审查机制。目前我省仅深圳等地探索建立了对政府决策的廉政审查制度,全省范围还没有建立这项制度。三是跟踪评估问效缺位。一些制度建设存在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情况。制度自身质量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缺乏科学量化、民主参与的跟踪问效制度。

五、制度执行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容易导致偏离方向、背离初衷。很多制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很多制度的执行背离了初衷,甚至适得其反。一是“熟人社会”、“人情网”影响执行的公正性。茂名、韶关、清远等地反映,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不到位问题时有发生。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存在处分决定未归档、工资和奖金未调整、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政策把握不准、同情心作怪、怕得罪人等。二是“一把手”负责制的思维定势,导致个人权威高于制度权威。“一把手”负责制导致越来越多的权力向“一把手”集中。这种权责失衡、层层加压的“政治承包”,导致“一把手”个人权威远超制度权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很难落实。三是执行的标准模糊,影响行为选择的可预期性。很多惩戒性规定对违纪情节多以“情节较轻”、“情节较重”等定性标准表述,看似合情合理,但是量纪幅度弹性大,为少数人干预执纪执法预留了太大空间。尤其是基层单位路面执法、“一对一”执法、酌情执法的情形较多,自由裁量权过大,以罚代管、徇私枉法等问题多发。

课题组提出5条建议。一是系统化原则,提高制度建设的站位。系统考虑、整体谋划、配套完善。既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又注意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合,廉政制度建设覆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二是精品化原则,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在制度论证和评估反馈上

下功夫,减少制度数量,提高制度质量。建立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制度的公信力、落地率。开展制度廉洁审查工作,减少寻租空间,预防利益冲突。三是零容忍原则,强化制度的威慑性。从制度的严肃性、规则的神圣性角度考虑对相关行为的定责定罪和量纪量刑,严密防范“第一次”,严肃惩罚“小错误”,及时纠正“小毛病”。四是精细化原则,在制度设计上由粗线条投放向精细化、深加工转变。明晰权力界限,尽可能减少制度边界上“亦此亦彼”的行为集合。对权力的监督注重细节、在乎小事,厘清廉洁自律和传统民俗的界限,把红包礼金的民俗限制在一个合理、安全的范围内,严禁存在公务关系的公职人员之间,以及业务关联单位之间,主管部门和服务企业之间送红包礼金。五是生疏化原则,避免制度轻易变通。从执法人员定期交流,执法标准量化,执法程序公开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创新,在监管与被监管者之间建一道“玻璃墙”,把“熟人”外推为“生人”,避免人情困扰

第二篇: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而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则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途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高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水平,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惩治腐败,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几点认识。

一、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基本现状

一是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加强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需要。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内监督的途径和手段不断拓展,党内监督制度和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2003年,在对党内监督制度不断探索、不断认识、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确定了包括巡视在内的党内监督十项制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施行,是贯彻落实党章规定,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的又一重

1大成果。2010年,中央又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进一步提高了管党治党水平,推进了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同时,中央各有关部门也制定发布了《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配套规定,从而更好地推动了党内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这些法规制度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以党章为核心,以监督条例为主干,以配套规定为补充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惩处制度不断完善充实。惩处制度是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实和完善惩处制度,是严厉惩治腐败行为的必然要求。2003年,中央正式颁布实施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进一步完善了党纪处分的相关规定,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2007年,国务院公布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更对严肃行政机关纪律,促使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等规定也发布实施,为有效惩治各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规依据,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主要问题

一是制度过于原则宽泛,针对性欠缺。从目前反腐倡廉各项制度来看,有些制度过于原则宽泛,没有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没有从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入手,针对性较为欠缺,在容易滋生腐败的岗位、环节和领域亟需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二是制度缺少具体实施措施,可操作性欠缺。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制度没有科学合理地确定标准和要求,也没有明确具体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实现权力界限清楚,运行程序严密,违规处理具体的目标。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中,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激励措施又要明确可操作性的处罚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制度的有效性,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是制度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系统性、配套性欠缺。惩防体系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各项制度,取得的明显成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制度还缺乏系统性和配套性,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都需尽快制定配套的规定,应当逐步形成程序严密、配套完备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制度实效,提高预防和打击腐败的有效性。

二、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足

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基本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把制度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臵。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制度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从而使反腐倡廉各项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二)理论研究不多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要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理论研究。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某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煤矿资源整合等发生的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不够深入,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缺乏统筹认识,没有深入研究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反腐倡廉建设的突出问题,制度建设缺乏前瞻性,以致反腐倡廉制度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不足。

(三)总结和探索不够

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把创新作为主线,用创新的思路破解制度建设中的难题。在反腐倡廉制度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总结和探索不够,没有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及时转化为制度,没有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分析查找原因和漏洞,围绕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创新制度,没有实现反腐倡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以致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不高。

三、对策探究

(一)深刻学习领会,提高思想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特别是制度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学习,要充分认识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现实紧迫性,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找准制度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抓紧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各项制度,把反腐倡廉教育机制、监督机制、惩处机制通过制度来固定、来保障、来促进,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更加有力的保证。

(二)强化制度创新,切实发挥效力

科学严密的反腐倡廉制度,可以有效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题的发生。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反腐倡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制度的创新性。要围绕建立长效机制、解决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监督制约权力、惩治的治本功能来创新制度,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制度的严肃性、针对性和预见性,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保证反腐倡廉制度切实发挥效力。

(三)加强监督检查,坚决贯彻落实

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力,抓好制度执行,既是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一手抓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手抓制度的贯彻落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维护反腐倡廉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把监督检查反腐倡廉制度落实当作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并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与领导干部的考核任用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保障反腐倡廉制度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对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覆盖。要严肃查处不认真执行制度甚至不执行制度的行为,使制度真正成为不可触犯的“高压线”,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第三篇:当前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中央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指出:“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刻认识,在任何时候反腐这面大旗都要高扬,时刻提高共产党人的反腐意识,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于一个国有企业来说,就是要牢牢树立大家的集体意识,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不假公济私,不非法占有国家财产,人人为公,以企业为家。党的十七大以来,企业一直注重反腐倡廉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植根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明纪律,制定措施,规范清廉从业行为,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落到实处。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始终坚持教育为主,防范在先的工作方针。不仅关注重点岗位的反腐倡廉工作,也注重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反腐意识。每年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腐倡廉工作,使反腐倡廉意识深入人心。总体来说,当前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不仅取得一些制度建设上的成就和突破,也在企业中国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反腐氛围,形成一种人人心中有反腐的局面。而且反腐倡廉工作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职工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提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企业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存在一些问

题,如工作实际效果与理想目标的差距仍然很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铺张浪费现象仍然突出;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依然存在。

一、现阶段反腐倡廉工作工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其一,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对反腐倡廉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是一项虚任务,往往应付了事。或者认为反腐倡廉是纪委部门的事,凡是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工作都推给纪委,对工作重视不够,造成纪委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孤军奋战,没有形成很好的合力。其二,有的干部认为腐败问题时社会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干部和职工难免会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和面临各种诱惑。认为腐败问题在企业难以避免,难以根除,以致对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信心不足。

2.反腐倡廉制度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

目前企业的反腐倡廉制度大多是套用上级的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的针对性不够,没有具体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导致缺乏针对性。而且反腐倡廉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往往缺乏可操作性,没有确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也没有明确具体的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导致很多制度难以运用到实际中。在以后的制度制定中要更加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这样反腐倡廉工作才能顺利有效的开展起来,建立起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

3.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具体、得力、有效的监督主体,没有合-2-

理的监督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渠道,约束制衡能力不强,从而造成监督乏力、管理失控、制约失衡,没有达到真正的监督效果。在制约机制上未形成有效的制衡空间和制衡能力,使纪检监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深感力不从心。纪检委等部门在平时的监察工作中往往很难掌握真实情况。导致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企业领导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注重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把经理主要放在企业发展上,另一方面是,反腐倡廉各方面制度的不健全,缺乏系统性,没有与其它部门形成很好的监督合力。

4.预防腐败工作有待加强

当前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基本上是查漏补缺式的,一般是在问题出现以后才开始调查惩治,在预防腐败方面的工作不是很到位。平时的宣传教育也没有很好的针对性,大家往往是听过就忘,并没有在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对于预防腐败起到的作用不大。只有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才能真正达到反腐倡廉的效果。预防腐败工作要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目标,使广大职工干部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使命。同时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美德、家庭美德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使职工更加广泛深刻地认识到贪污腐败的危害性,达到从思想上不想腐败、不敢腐败的效果。

二、推进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思考

1.夯实反腐倡廉教育基础

要巩固和维护反腐倡廉的效果,必须加大企业反腐倡廉教育力-3-

度,完善企业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使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化、常规化。在企业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反腐防变的堤坝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同时要注重反腐倡廉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具有针对性、时代性和创新新,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尤其要注重对党政领导的宣传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以及腐败的危害性,时刻提醒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把反腐倡廉工作切实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

2.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

制度建设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应积极探索并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责任制度、约束制度和内控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经营行为,按制度行事,靠制度管人的局面。制度的制定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注意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仅要注重制度的制度,更要注重制度的执行,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贯彻执行反腐倡廉的各项制度,真正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作用。

3.创新监督工作模式,构筑权力运行的监控防线。

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得到正确行使。胡锦涛主席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的讲话中要求全党,继续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确保把人们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们谋利益。

(1)完善权力运行的制衡机制。将权力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分开,实行三权分立,形成权责分明、相互制约、交叉监督的权力制约-4-

机制,防止权力集中,利用职权之便营私舞弊。明确权力运行中的各种程序与制度,明确各自的职责,实行终身责任追究。

(2)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

制度,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部门、职工代表大会等方面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提高职工的反腐意识和责任感,将反腐做为自己的职责和权益,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关心权力的运行情况以及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及时反映企业中存在的腐败现象。

(3)加强工程建设、物资采购、产权交易、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做到重点对象重点抓,重点领域重点抓,加大重点领域的监督力度。既要注重全企业的反腐倡廉更要注重重点领域的防范工作,提升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4.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正确处理惩治和预防、治标和治本的关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惩治和预防、治标和治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只有有机结合才能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对于企业中的腐败现象和腐败份子,要及时调查和发现,对他们进行惩治,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同时也要加强预防,加强对职工尤其是领导班子的思想教育,将正面引导与反面教材相结合,起到更好的对比效果,减少和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治标是基础,治本是关键。对于企业中出现的腐败问题,要

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治理,防止蔓延。同时要从源头上制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以企业改革、制度创新为动力,推进源头治本工作。通过推进内部改革、规范权力运作、加强经营管理为重点,围绕重大决策、资金运作、产权交易、财务管理、选人用人、营销采购、工程项目等关键部位和环节,同步加大治本抓源头的力度,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运作程序,积极探索有效防范腐败的途径。这样才能真正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企业环境。

5.要高度重视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1)加强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做好反腐倡廉工作,体现反腐倡廉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就必须不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素质。

(2)加强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保证。纪检监察队伍是企业反腐倡廉的重要防线,起着抵御防护的作用,其中纪检监察干部更是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领导者整个企业的反腐监督工作。纪检监察干部常常在反腐第一线,面临更多的诱惑和不健康因素,有的干部因为自身信念不坚定,抵挡不住诱惑,甚至自身退化为腐败份子,阻碍反腐监察工作的进行,带坏企业风气。因此加强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百瑞得公司甘青项目部

综合部 吴敏

第四篇: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晋庙铺镇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李解放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五个全覆盖”全面开展以来,农村基层的建设工程,村级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关民生的重大事项不断增加,尽管近年来,我们出台了许多有关加强农村廉政建设的重要制度,比如“一事一议”制度、“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等。就制度建设而言,我们现有的一些制度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或一段时间内对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干部的廉洁务实行为,以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深入及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现行的一些制度已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当前的农村基层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对于深入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都将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为有效推进制度建设,使各项制度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本人利用一段时间深入到部分村及镇直单位,就进一步完善制度工作进行了相关的调研,现就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提出一些看法:

一、当前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制度过于笼统,缺少实际性要求,操作较难。有些

方面的制度照抄照搬,不切合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度乏力,无法落实。如民主议事制度是以村民会议和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少数人为了个人的利

益,对应该议的事情不同意或不去议,导致了应该做的事情做不起来,目前农村“一事一议”等议事制度很难操作,有的根本操作不起来,有些村干部干脆不“议事”,造成农村公益性事业难办。

2、有些制度不健全,约束力不强。村务公开制度是一

项重要廉政建设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平时不认真公开,上级来检查就大忙一阵。个别村甚至还弄虚作假,所公布的内容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主要是因为责任主体不明,落实检查不够,监督不到位。

3、基层干部待遇低,素质低,执行较难。目前我们属

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特别是村干部素质低,干部本身对工作要求不高,加上村集体经济薄弱,经济收入很少,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不足,认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没有什么可抓的。农村干部和群众素质较低,主动监督少,不愿意监督,不想监督。如村干部任前谈话制度,勤廉双述制度,在学习贯彻文件内容,少数干部无所谓,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再如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很难执行到位。主要表现:一是“零”招待很难实现,有的村招待费逐年上升;二是少数村竭力逃避镇财政监督,搞帐处帐,体外循环;三是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严重,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制度执行不力,在一些村仍然是少数人说了算。

4、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制度建设主体,乡镇纪委很难

充分履行职责。乡镇纪委书记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形式上提高了乡镇纪委的地位,表象上加强了乡镇纪委的力量。乡镇党委副书记的职数减少,且副书记在乡镇班子中充当主力军的作用,分管或分工的事多而杂,很难坐下身来专心抓纪检

工作。而配备的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多为兼职,人权、事权、财权均不隶属县纪委,他们更多地是尊重其条条即主管其命运的上级部门。因些,乡镇纪委在抓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制度监督方面很难形成合力。

5、制度执行严重不到位。一是一些制度只是写在文件

上、喊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有些制度的涉关部门工作人员甚至不了解其相关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二是责任追究流于形式。存在不愿追究、不敢追究和追究干部级别偏低的问题,责任追究名存实亡。三是制度考核的效果不明显。年初布臵,年终考核,形成了程序化,考核过程中往往是表扬多、批评少、肯定的多、指出问题的少,致使有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二、加强制度建设的对策

1、提高认识,列入工作中心。目前乡镇村对制度建设

缺乏紧迫性和责任感,认为是软指标,有制度不检查,只发文不落实,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真正的把这项工作列入中心工作来抓。

2、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宣传力度。广大干

部群众既是制度的执行者,又是制度的监督者,只有把制度规定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才有利于制度规定的落实。使广大镇村干部熟悉制度,只有熟悉,干部才会自觉遵守,群众才好监督,各项制度也才能取得较好的落实。

3、强化制度的强制性和可操作性。各级各部门尽管已

制定了不少廉政方面的规定,但权威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定较少。因此,在制定廉政方面的制度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在制度的强制性和可操作性上狠下功夫。

4、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廉政制度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责任是否明确,分工是否合理。要使廉政制度有人负责,各部门形成合力,确保落实。

5、抓好奖惩、责任的兑现。奖罚不明降低了制度的权威性,使执行廉政制度感到吃亏,不平衡、不利于制度的落实。制度要在“违反了规定怎么办”上下功夫,坚决克服廉政制度落实无人管、没人问和执行好坏一个样的现象。只有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才能有效地增强廉政法规的严肃性。

6、抓监督,加大制度落实的强制力和推动力。廉政制度建立后,其落实过程应当成为一种有效的动态过程,这种过程,仅靠自觉是不够的,必须有一种强制力和推动力,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就成为一种关键手段。实践证明,只有责任部门经常进行监督检查,并积极接受和依靠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才会效果明显。

7、着力解决与制度不配套的问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相辅相成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完善,使其配套,尤其要在责任追究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廉政制度更好地落实

第五篇: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和对策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和对策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已经建立起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领导干部财产收入申报制度、民主决策议事制度等一系列现代反腐败制度,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思路逐渐成熟,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取得明显进步,但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制度建设仍然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着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当前反腐倡廉制度规定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合力,制度规定有的是党内法规,有的是党和政府的文件,有的制度规定标准模糊,有的甚至是重复的,这就使国家工作人员难以从心理上强化廉政主体的法律意识,约束自身可能产生的不廉洁行为,也不利于群众监督和纪检监察机关实施检查、查处,给反腐工作带来了困难,致使一些制度难以落实。比如关于禁止公款吃喝的有关文件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都下发过,而且每年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假日,还要专门下发反对奢侈浪费、制止公款吃喝 1

等方面的规定性文件,重复强调太多,容易造成人们心理上的麻木和行动上的我行我素。

二是制度配套不够完善。现行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多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零敲碎打,应急特征明显。主要体现在:法规制度不全,还存在不少盲点或缺项;法规制度之间关联性不强,衔接不好;制度多而不精,层次低,效力差。这种不恰当、不周密的制度设计不仅无法有效地抑制腐败行为,还可能被腐败分子利用,使制度难以产生应有的实效,甚至有可能出现清官清不了、贪官臭不了的相反效应。如领导干部收受礼品登记制度,只规定如何登记,不据实登记怎么办,而没有规定如何核实领导干部是否据实登记,从而导致这一制度实事上已经流于形式。

三是制度落实不够到位。如果我们将反腐倡廉制度比如成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那么这道“紧箍咒”之所以威力无穷就在于唐僧时刻准备念咒语。而我们在制度的执行上往往停留在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的一般性要求上,缺乏根本性的监督落实。且有时搞形式主义,对上级的制度满足于照抄照转,甘当“收发员、播音员和复印员”,至于贯彻落实措施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考虑甚少。

四是制度执行不够严厉。原安微省副省长王怀忠曾多次在一些会议上叫嚣:“感谢纪委,查我一次,提拔我一次,查我十八次,提拔我十八次”。王的一席话是值得我们深思 的。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对腐败分子的查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确实有很大关系,助长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尤其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表现突出,认为制度是给他用来管别人的,其自身则是制度的圈外人,有特权思想,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差,犯了错误被查处了还不服气,认为自己是“隔墙砸砖头”被碰上了。

二、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是思想上认识不足,理论上探索不够,实际操作上调研论证不够深入。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具体要求,特别是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具体任务和目标要求,把制度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臵。但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我们单位的有些部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把制度建设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对某些方面和领域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探讨不够,对一些基础性法规的调研、论证、起草和修订工作还不够深入。就现有的制度看,往往是在某一腐败问题发展成带普通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时,有关部门才组织力量制订有关制度,只开应急的“单方”,而对整个制度建设没有统筹考虑,往往造成有的制度内容冲突,甚至相互矛盾。导致一些制度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制度的执行和贯彻落实出现问题。

二是立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够。一方面一些法规、制度的内容没有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进行修订完善,及时剔除失

效的法律法规,整理合并有效的法律法规,致使有些制度落后于实践。另一方面,对一些新兴的或我们不熟悉的领域,党风廉政和反腐败的法规制度比较少,而且不具体,缺少可操作性,有的甚至是空白,无法可依。

三是对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指导不够。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不够,法规工作部门的相互联系交流、沟通也不够,对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督促检查更不够。致使许多好的法规制度落实不到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要提高制度的质量,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制度建设是对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制度建设质量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工作之中,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纪检部门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通过对工作实践的总结,找准反腐倡廉工作的关键点,顺应时代节拍,摸清群众需求,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提升制度建设水平的新路径,不仅要追求数量,实现“有法可依”,更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制度,提高制度质量,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努力实现有“良法”可依。

二是搞好制度建设,要重视制度的协调,提高制度的系统性。制度建设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我国正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违纪违法案件呈现出新的特点,出现的情况也更为复杂。因此要根据反腐倡廉工作的规律,制定出法规制度建设总体规划,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使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遵循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与反腐倡廉决策相统一,与从政道德建设相结合,与国家法制建设相协调。既要总结经验、坚持反腐倡廉的好做法、好经验,更要针对反腐倡廉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及时制定和完善有关制度。同时,要适时对现行制度进行修改或废止,需要制定配套制度的要抓紧制定,努力做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进程与改革和发展进程相适应。同时随着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涌现,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制度,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提高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要抓好制度的执行,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再好的法规制度,如果不去执行,也会形同虚设,甚至导致人们对制度的漠视。“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要把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作为大事来抓,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推

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走向法制化、制度化。一是建立健全宣传教育机制。让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了解制度的内容,掌握其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增强法制观念,把严格执行制度的理念渗透到日常行为之中,自觉用制度约束自己的言行。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徒法不足以自行”,作为人所制定的规则或规范,制度本身并没有实施自己的力量;要真正成为有效的制度,制度规则必须依靠人来落实。党委、人大、政府,以及纪检监察、检察等专门监督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反腐倡廉制度的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逐步完善惩处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制度、破坏制度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三是建立和完善制度执行责任追究机制。把反腐倡廉制度的落实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责任追究,督促领导干部把贯彻执行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作为大事来抓,带头坚持制度、自觉遵守制度、认真落实制度,为法规制度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四是建立制度实施过程中的评估和完善机制。制度出台后,要对制度运行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收集各方面反映,采纳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做好制度的修订和补充工作,使制度更加符合发展变化着的实际,使制度更加管用。

二O一一年二月

下载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问题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问题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反腐倡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反腐倡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防治腐败,施教于先。因此反腐倡廉教育的任务显得更为重要,尤为迫切。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反腐倡廉教育的问题。笔者通过深入实际的......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扎实开展××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依法行政、廉洁行政的有力保证,也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党风......

    当前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责任感不强,工作不在状态。主要表现为:办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不依法行政,官本位意识过重,滥用职权、以权......

    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合集

    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信息来源:宜春廉政在线 更新时间:2010-5-12 12:47:00 点击人次:2004近期,我们按照省纪委的要求,组织调研力量,就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正确认识形势,是科学决策的依据,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关于反腐倡廉形势,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一是工作力度加大,成效明显。二是形势依然严峻,......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稳定、加快发展的重要方面。党组织是同广大干部职......

    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制度的含义 制度的含义:制:制定、规定。度:程度、限度。 制度:旧指政治上的规模、法度。《左传:昭公三年》,“公室无度”。《汉书:元帝纪》“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之”。《淮南......

    中国当前人民代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当前人民代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举制度的具体规定和程序不够科学,不够完善。我国人大代表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间接选举使得代表代表民意的可能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