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危机读后感
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david f.derosa 写的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真相。最近看的很多中信出版社的书都很不错。以下是我书上作的读后笔记:
这是本好书。对于任何关注经济的人士都值得认真阅读。书中对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几次金融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主要是共性分析。如危机发生国或地区都是采取固定汇率制度、持有大量国际负债、大量经常账户赤字等。本书的一个观点很值得欣赏:作者认为所有这些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非来自于国际投机者的操纵,而是发生国自身的金融体制不健全,政府不恰当的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及其它内部问题。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当然,这所有的危机都应该为我们今后政策制定提供经验和起到警示作用。
作者找到了一个金融危机的共性,那就是这些所有危机都要么发生在固定汇率制度上,要么是完全固定的汇率制度,或者至少是有管制的汇率制度。我想,这问题就在于,采取固定的汇率制度一定会产生币种价值和金融体制的扭曲,当这个扭曲累计到一定的程度,由某一个诱因引发,就可能使这种扭曲在短时间内释放,而这种释放很有可能不单单将币值释放到正常位置,由于恐慌、投机和惯性的作用,币值可能在短期会走到另一个极端。所有这个过程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于经济体来说这种瞬间质变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那些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质变可以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完成。尽管面临汇率被炒家操纵的风险,但这个波动肯定不会像金融危机这般剧烈。当然,一个国家要采取何种汇率制度,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很多因素。
第二篇:金融危机读后感
大约一个星期以后,同事将他购买的 时 先生的著作《中国怎么办?》带给我,希望我也看看,金融危机读后感。我当然求之不得,断断续续用了3周时间,终于将书看完。由于年底的工作比较多,所以并没有将读书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现在,工作少了些许,就在此谈谈读书的体会。
《中国怎么办?》是一部金融知识的普及著作,文字浅显易懂,所以连我这种非金融专业的普通人读起来也并不费劲。文章的主线是围绕本轮金融危机展开的,对那些比较关注当前经济前景的人来说是一部很有吸引力的著作,也是非常及时的一本书。
在所有阐述有关金融危机方面的文章中,不乏阴谋论者,时 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他认为金融危机是美国政府经过多年来筹划的一次阴谋。他的逻辑大致这样:要解决国民的住房问题就需要很多资金,而政府不愿意也没有那么多资金来帮助解决,但这又是一个政府必须要来面对的问题。为此,布什政府以低首付、低利率的方式鼓励居民购房。在政府的默许下银行将购房贷款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衍生成为各种有价证券销售给世界各地。政府这样做,一方面满足了部分低收入者拥有住房的需求,刺激了房地产和金融业的繁荣,由此扩大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从提供住房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将购房风险转化给了其他世界金融机构。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的供求和财政政策逐渐发生变化,国家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投放量时,很多购房者会因贷款利息的增加而无力偿还贷款,于是就产生了次贷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各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深陷其中,于是不得不纷纷引资援救。虽然不少美国低收入者会因本轮金融危机而失去房屋,但房屋被美国银行机构大量回收后,导致房价下跌,会使更多中低收入者真正拥有自己的房屋,读后感《金融危机读后感》。虽然次贷危机冲击倒闭的银行系统虽然亏损严重,但却远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相反,却在恰当的时间点,给了正在冉冉升起的欧元一下重要的偷袭,使其遥遥欲坠。
这就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我个人比较认同次贷危机是一次蓄意阴谋的看法,但不认为金融海啸也是美国故意制造的。金融海啸是玩火烧身的结果。)
透过金融危机,时 先生提出了建立亚元,中华货币,以及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将之打造成位国际货币的种种建议。对此,我个人的看法是比较悲观的。展望金融危机以后的世界,黄金和资源将成为世界财富新的走向。货币,无论是美元还是欧元,由于其使用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等的客观因素,终将难逃剧烈贬值的厄运。
金融危机过后,人们会发现,最富裕的美国巧妙地用金融危机中全世界拯救经济危机的钱来为自己的国民盖起了房子。这恰恰说明,金融危机中哭得最惨的一个,却未必是受伤最重的一个;而看似受灾不重的国家,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写到这里,我的脑中突然跳出了唐吉坷德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昨天看了北京大学 张维迎 教授的一篇演讲稿子,仍在力挺完全的市场经济学说,认为现在以及过去的金融危机的成因都是由于政府不恰当的监管造成的,呼吁建立一个全球的无监管的纯粹的市场经济世界经济体系(我个人的理解)。他的观点也许是出于一片学者的社会良心,也许预示着未来社会变革的一个新的方向,但我个人认为,他的言论还是一种容易误国误民的谬论,经不起实践的验证和逻辑的推敲。
难以用什么恰当的词汇形 容时寒冰 先生,用普通的逻辑和浅显的知识,配以良知和社会的责任,挑战着周围的五颜六色的重重迷雾。无论这些迷雾多么浓重,他,或者他们,总有一些人,尽管很少,却能一直坚持着以自己的良知来呐喊。然而这个任务太过艰巨,他或者他们以一介书生之力,挑战黑暗利益集团的众多主流,以有限的清白对抗无限的抗黑暗,以有限的真诚对抗无限的虚伪,以有限的真理对抗无数的谬论,以有限的高尚情操对抗无限的卑鄙下流,以至于在我眼里,他就像是唐吉坷德一样,在进行着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
一个勇于揭露黑暗,批判现实的人,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对于这样的一个人,在此,我愿上帝赐给他更多智慧,愿他身体更加健康。
第三篇:《金融危机》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
煤层气主要成分与天然气相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洁净能源。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陆上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达36.8万亿m3,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占世界总资源量的13%,主要分布在42个含煤层气盆地中[1]。据我国第二次油气资源的评价结果,中国拥有常规天然气资源总量为38万亿m3,其中陆上为30万亿m3,海域为8万亿m3[2]。虽然天然气资源较为丰富,但勘探程度较低。煤层气与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大致相当,加快煤层气开发可以缓解我国洁净能源短缺的局面,有利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甲烷向大气中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近年来,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已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但我国煤层气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原因是煤层气开发初期投入高、产出周期长、日产量低、开发技术难度大、生产效益低,导致投资者勘探开发煤层气资源的积极性较低。因此,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财政政策有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1)增值税优惠政策。2007年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加快煤层气抽采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对煤层气抽采企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抽采销售煤层气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对于先征后退的税款,将由企业专项用于煤层气技术的研究和扩大再生产,此部分不征收企业所得税。2)对地面抽采煤层气暂不征收资源税。3)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还包括:对煤层气勘探开发作业的设备及专用工具等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独立核算的煤层气抽采企业实行设备加速折旧和投资抵免;具备条件的煤层气抽采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技术开发,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煤层气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减免等。4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现行补贴政策:企业开采的煤层气出售或自用作民用燃气、化工原料等,中央财政按0.2元/m3煤层气标准对煤层气开采企业进行补贴。在此基础上,地方财政可根据当地煤层气开发利用情况对煤层气开发利用给予适当补贴,具体标准和补贴办法由地方财政部门自主确定。企业开采煤层气用于发电的部分不享受补贴政策,享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规定的相关政策,补贴电价标准为0.25元/(kW?h)。
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山西沁水盆地是目前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程度最高的盆地,其煤层埋深适中(300~1000m),煤层厚度大、含气量高(19~26m3/t),煤层割理发育(530~580条/m)、分布稳定、渗透性好(0.5~1.0毫达西)。含煤面积约23900km2,煤层气资源量为3.95万亿m3,可采资源量为11216.2亿m3[3]。沁水盆地是山西乃至全国煤层气赋存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蕴藏量占山西省煤层气总量的65.8%,全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10.7%[4],是目前国内勘探程度最高、储量条件稳定、开发潜力巨大、商业化程度较高的煤层气气田。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联公司、美国美中能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化集团中原油田等单位分别在沁水盆地的潘庄区块、屯留区块、寿阳区块、樊庄区块、和顺区块进行了为期13a的勘探和开发试验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成果。2005年11月1日,山西沁南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潘河煤层气项目一期工程阶段性竣工及商业售气剪彩仪式在潘河煤层气加气站举行,标志着中国煤层气地面开发开始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截至2008年9月,山西地面煤层气开发总井数已达1200口[5]。笔者根据从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得到的有关数据,考虑山西省内及省外周边城市对煤层气的需求及规模开发效益,对沁水盆地进行日产400×104m3开发方案的财政政策进行了评价(2009年底
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按2000口井,单井产量2000m3/d的规模计算。基础数据见表1),为国家制定鼓励煤层气资源开发的财政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从表2可看出:第一种方案是国家对煤层气开发企业不实行税收优惠,沁水盆地日产400×104m3规模的开发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只有6.02%,在评价期内无法收回投资,说明该方案在经济上不可行;第二种方案是我国2007年以前对煤层气开发企业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煤层气开发企业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还8%的政策,即税率为5%,该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只有8.54%,说明该方案在经济上不可行;第三种方案是按我国对煤层气开发企业实行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煤层气开发企业的增值税实现先征后退,即税率为0,该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只有10.09%,说明该方案在经济上不可行。表2增值税税率调整对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的影响方案增值税税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a113-111702.786.02在评价期内无法收回投资25-13638.038.54在评价期内无法收回投资30-37132.6910.09在评价期内无法收回投资注:表2评价所需的数据见表1中的相关基础数据;日产400×104m3产能规模。从表3可看出:第一种方案是国家对煤层气开发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增值税先征后退),但不实行价格补贴,沁水盆地日产400×104m3规模的开发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只有10.09%,在评价期内无法收回投资,说明该方案在经济上不可行;第二种方案是对煤层气开发企业实行每m3补贴0.10元的价格政策,该方案的内部收益率为12.96%,略高于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基准收益率,说明该方案可行;表3价格补贴水平调整对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的影响方案价格补贴水平/(元/m3)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期/a10-37132.6910.09在评价期内无法收回投资20.1019358.1712.9612.4230.2075847.3215.6910.67注:评价数据除增值税税率是按我国现行煤层气开发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取值为0,其他计算数据与表2中取值相同,即基础数据见表1;日产400×104m3产能规模。第三种方案是国家对煤层气开发企业实行每m3补贴0.20元的价格政策,该方案的内部收益率为15.69%,高于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基准收益率,说明如果国家对煤层气企业实行价格补贴,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大幅度提高,有利于该产业的发展。
现行煤层气财政政策评价
现行税收政策评价一国为鼓励某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或调整产业结构,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其中,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政府的产业结构政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各国在产业结构政策中采用的税收手段一般包括税种设置、课税对象的设定、税目、计税依据、税率、税收豁免、优惠税率、优惠退税、税收抵免、加速折旧等形式。这些税收手段按其目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新兴或特定产业实施的税收优惠;另一类是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措施,如对研究与开发(R&D)支出给予税收抵免和税收扣除、允许加速折旧等税收措施。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指出,日本在复兴时期产业政策的重点在于产业的合理化培育。为此,日本政府颁布了《企业合理化促进法》等法律,规定可以对企业实施课税方面的优惠[7]。这些税收优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折旧优惠制度,包括对特定产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缩短法定使用年限及实行特别折旧;二是税收减免,包括对特定产业实行一般税收减免、准备金税收减免和专用基金税收减免。税收优惠措施的应用成为日本战后产业政策的重要特征之一[8]。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正外部性,我国政府为鼓励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已采取了税收优惠的措施,上述税收优惠、税收抵免、加速折旧等手段在现行煤层气财政政策中均有体现。我国现行煤层气税收优惠政策对煤层气产业化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自2004年以来,我国煤层气开发势头加快,钻井数逐年上升,2008年全国累计钻井数已超过3400口,形成地面煤层气产能约20亿m3。我国煤层气井主要分布在晋、陕、蒙地区,其钻井数占全国钻井总数的80%以上[9],这与国家的政策扶持有很大关系。但总体而言,煤层气的税收政策是比照天然气制定的,由于煤层气勘探开发存在着高投入、高风险和高科技的特
点,在煤层气发展初期,需要更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现行煤层气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现行税收政策对煤层气勘探和试验过程中的税收优惠很少,只是在研发形成科技成果转让时或抽采成功后才可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不利于鼓励煤层气投资者加强前期投入。2)现行煤层气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是否抽采煤层气和抽采以后的利用程度高低等没有明显的差别待遇,不利于鼓励煤炭企业抽采煤层气的积极性。
现行补贴政策评价由于煤层气产业初期投资高、风险大、回收期长,国家在鼓励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对煤层气企业进行补贴,即对煤层气企业销售煤层气产品直接给予价格补贴。目前,山西省煤层气补贴政策是:国家对煤层气企业销售煤层气产品每m3补贴0.20元,山西地方财政补贴0.05元,即每m3补贴0.25元。在此补贴条件下,山西煤层气的销售价格得以与天然气持平(2009年为1.2元/m3)。从表3的第一种方案得知:即使有税收优惠,但没有采取价格补贴手段,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开发也无法收回投资。只有既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又给予煤层气开发企业的价格补贴,煤层气资源开发才具有经济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是按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的相关数据测算的。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条件较好,煤层气售价每m3补贴0.25元,企业就可以实现微利。对于我国其他地区煤层气资源的开发,需要考虑到该地区煤层气资源赋存状况、技术、市场和基础设施等条件,价格补贴需要增加,才能鼓励投资者开发煤层气,提高煤层气开发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篇:金融危机读后感
金融危机读后感
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david f.derosa 写的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真相。最近看的很多中信出版社的书都很不错。以下是我书上作的读后笔记:这是本好书。对于任何关注经济的人士都值得认真阅读。书中对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几次金融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主要是共性分析。如危机发生国或地区都是采取固定汇率制度、持有大量国际负债、大量经常账户赤字等。本书的一个观点很值得欣赏:作者认为所有这些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非来自于国际投机者的操纵,而是发生国自身的金融体制不健全,政府不恰当的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及其它内部问题。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当然,这所有的危机都应该为我们今后政策制定提供经验和起到警示作用。
作者找到了一个金融危机的共性,那就是这些所有危机都要么发生在固定汇率制度上,要么是完全固定的汇率制度,或者至少是有管制的汇率制度。我想,这问题就在于,采取固定的汇率制度一定会产生币种价值和金融体制的扭曲,当这个扭曲累计到一定的程度,由某一个诱因引发,就可能使这种扭曲在短时间内释放,而这种释放很有可能不单单将币值释放到正常位置,由于恐慌、投机和惯性的作用,币值可能在短期会走到另一个极端。所有这个过程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于经济体来说这种瞬间质变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那些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质变可以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完成。尽管面临汇率被炒家操纵的风险,但这个波动肯定不会像金融危机这般剧烈。当然,一个国家要采取何种汇率制度,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很多因素。
第五篇:《金融危机下的家庭理财》读后感
《金融危机下的家庭理财》读后感 从04年以后,自己就不再关注家庭理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觉着在中国的资本市场,那些想发财的普通百姓,最终往往损失惨重,大部分人都在用自己的血汗钱培育着资产阶级(庄家),消灭着中产阶级(自己);二呢,自己买好了第一套房子,算是搭上了房产增值的快车,然后又暂时没能力去投资第二套房,所以即使对于房地产,也不再关心了。但今年以来,两件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深深的刺激了我;特别是前些天,读了金岩石的《金融危机下的家庭理财》,他讲到我们工薪阶层如果不过上双轨制的生活(即所谓靠工作赢得社会地位,靠投资保证资产增值),仅靠工资收入,将很快被两极分化到社会底层。这个说法让我很震惊,也让我更加深入的思考理财。在这里,我把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激发大家更深入的思考,交流自己在理财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共同提高理财能力。
1.投资误区
先说刺激自己的两件事。第一件,今年四月份,我的一位老师和我说房价开始小幅上涨,问我要不要现在买房,我说不要买。因为世界的经济是向下的趋势,中国的经济走向还不明朗,房价怎么能逆经济大势而动呢?况且上海的房价,本来就泡沫很大,金融危机正好给了上海一个挤泡沫的机会,所以现在不必急于出手;至于房价的暂时异动,应该是开发商的小动作(比如招大学生排队来制造热销假象)。但是事实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浦东一个叫锦绣满堂的小区,房价由一月份的1万6,飞涨到六月份2万5;上海的平均房价,平均至少有20%~30%的上涨。照理说,郁闷的只有我那个老师,我只负“楼市黑嘴”之责,但最后我也郁闷之极,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这一波大涨之后,上海外环以内的房价,比之07年,一般都有70%~100%的涨幅;外环外的房子,也有30%左右的涨幅,但我的房子07年最高时市价1万2,到了09年8月,只有1万3,基本上没有变化。这件事让我意识到自己(包括很多人)一直以来的两个误区:一,如果你只有一套房子,房价的涨跌对你来说其实没有关系;二,房价的涨跌,和经济形式的好坏直接相关。先谈第二个误区。这一轮房价大涨的同时,CPI一直为负,说明资本的通胀速度远远高于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判断房价是否会上涨的时候,资本的通胀速度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国家4万亿的投资,银行10万亿的新增信贷,外资的曲线进入,都是在制造资本通胀)。再谈第一个误区。其实除非你下定决心一辈子不换房,否则即使只有一套房,你也应该用投资的眼光看自己的房子——如果你想置换到品质更好的小区,或者退休后卖掉房子回老家,那么自住房的价值永远是下一步行动中最重要的砝码,所以房价的涨跌与你息息相关。我们在评估房子的价值的时候,不要光用绝对值的眼光——沾沾自喜于当初买时多少钱,现在值多少钱,而是要看你自己的房子,是否与总体房价的平均涨幅相当,换句话说,是否跑赢了楼市的大盘。这是因为,房子的相对价值是在不断变化的,最理想的情况,是你的房子总在升值最快的那个地段。因此就要不仅关注房产的现价,更重视其未来增值的潜力。我有几个同事,同时以相差不大的价格买房(九千多),仅仅两年后,一个现价一万八,另一个二万五,就说明了这一点。李嘉诚有句话,买房子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我们普通百姓,可能无力涉足黄金地段的房产,可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在自己能承受的价格水平下,把自己的房产置换到相对更能保值增值的地段。在目前的中国,市中心的房子最贵,越往外越便宜。而在美国则
是相反——穷人住市区,富人住郊区。中国的将来,也会是这个趋势,但在现阶段,我们置换的大方向是市中心,有条件就往市中心置换。但是等到有一天,趋势开始反转了,那么我们就要转向,把房子置换到郊区。中国人的传统理财观念,是不愿“置换”的,所谓“五马换六羊,越换越不强”,那是因为在经济不发达时的交换,带来的益处不多,反而每次要付出交易成本。而我们现在的置换,是要努力登上房价上涨的“动车组”,避免掉进“绿皮车”。
2.投资渠道
看了金岩石的文章之后我想,不是说“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吗,那我看看美国老百姓现在是如何理财的,对我们一定有借鉴意义。上网一查,果然找到一篇,上面列了美国老百姓理财的七种途径:第一,买房子;第二,买共同基金;第三,投资股市中的蓝筹股并长期持有;第四,投资艺术品及收藏品;第五,购买保险;第六,投资金条或金币;第七、收藏欧洲钱币。对于以上七项,我逐一进行分析其在中国的可行性。
第1项
第2项 买房子。现在房产的泡沫这么大,大家都在说房价太高买不起,那么房子是否还有投资价值呢? 买共同基金。我听过很多人和我抱怨过,中国的基金经理太黑了,不管基
民赢和亏,基金经理都旱涝保收,管理费一分不少。那么,这样的基金,我们还能买嘛?
投资股市。吴敬琏说中国的股市是个大赌场,还有股民在血本无归后发出
了“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醒世明言。中国的股市,适合普通百姓投资
吗?
第4项 投资艺术品及收藏品。这个吗……门槛是不是太高了?不过如果我们回想
一下我们小时候看过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可以获得不少有益的启发。
当时一套48本售价一共不超过10元,目前市场价至少1200元,将近120
倍的升值。艺术品门槛高,我们就把眼光放在收藏品上,有意识的收集一
些类似30年前的连环画之类的物品,等待30年后120倍的升值!
第5项 购买保险。保险在家庭理财中的作用应该是风险管理,而非投资。因此买
保险,保障应该放在第一位。中国的保险,如果它的保障功能不强,就不
值得买!所以在买保险时要搞清楚两个问题:自己是否面临这类风险;这
类风险发生后保险公司的赔偿是否能帮到你。接下来我分几类来说明这个
问题。
a)对于财产险和意外险,无论你是开汽车,办工厂,跑运输还是坐飞机,买保险
还是划算的。
b)对于定期寿险,是保被保险人死亡或全残,有“低保费、高保障”的优点,大概是千分之九的费率,换句话说,每年交5000保费,一旦出险给付
c)50万。保险金的给付将免纳所得税。所以值得买。对于健康险,我觉着其他保险不保也罢,因为万把块钱左右的治疗费,医保基
本已经涵盖。但是如果生的是大病,医保就无能为力了——少则十几万,多则
几十万,即便家庭能承受的起,冲击也是非常大的,因此最该投保的是重大疾
病险。从理论上说,如果各类重大疾病每人的得病概率是千分之一,那么一千
个人每人交一千块钱,得病的那个人就可以得到一百万的治疗费。虽然现在看
病越来越贵,但花一百万还治不好的病,好像也不用再治下去了……。果真能
做到这样,那么我们每人交1000块,就可以把100万的风险覆盖了,三座大
山之一的医疗费,我想至少搬掉了半座!国外老百姓之所以敢花钱,也是因为第3项
他们有类似的保障吧。
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大病的发病率,肾衰竭是1/1300,心肌梗塞是0.5/1000,恶性肿瘤是2.45/1000,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是0.1/1000,脑中风是2.19/1000。把这几个发病率一加,将近千分之六。也就是说,我们每人一生中只要交6000块,就可以对所有患上述大病的人,保证给予100万的治疗费。当然,保险公司是有成本和利润的,我们假设保险公司把50%保费来支付成本和利润,我们每人交6000块,还获得50万的重大疾病保障,我觉着也基本够用了。
但是现实的情况又如何呢?我收集了一下各个保险公司的重疾险条款,像
我说的那种多数人存钱给少数人花的消费型保险产品很少,人保和友邦有两款这类产品。人保的那款“中民健康保险卡”,费用较低,每年交480,保险金额是十万,只保45周岁以下。我算了一下,费率大概是千分之五,因为是每年交,换算一下,每人每年得重大疾病的概率就是两百分之一,!换句话说,所有25岁的人,二十年后,平均每十个人就有一个人生重大疾病,恐怕30年代的旧中国才有这么高的患病率吧!关于为什么保险公司会定出如此高的费率,我也咨询过专业人士。他说是因为我们国家重疾险的参保率很低,来保重疾险的,都是患病概率相对较大的人群。如果真能做到人人参保,费率一定会大大降低。但现在即便这么高的费率,保险公司基本上还是亏损的。友邦的消费型保险,是按不同年龄收费的。以男性30岁,保额10万为例,标准如下: 30-34:440元/年
35-39:790元/年
40-44:1560元/年
45-49:2930元/年
50-54:4790元/年
55-59:6770元/年
60-64:9080元/年
友邦的这款产品,费率比较高。纽约海尔人寿有一种产品,从30岁开始,每年交1209,保到60岁。这款产品性价比好很多。
市面上另有一种分红型的重疾险,即所谓“有病拿保险,没病还本金”。
基本上是每年交3000,连交20年,保险金额是10万的。就是说,20年内如果生大病,可以得到10万的保险,以前交的保费,无论多少都不返还了。如果20年很健康,那么到期可以拿回本金,没有任何利息。
有人比较过这两种产品,如果生大病,59岁之前,消费型的都比分红型的划算;如果不生大病,52岁之后,消费型重大疾病险花费则比返还型重疾险要多。
d)至于说到其他的寿险,无论是养老型,还是分红型,我认为价值都不大,如果
有钱买这类寿险,就去买黄金好啦。试问:过去10年,有那家保险公司,会承诺你300%的投资回报?连60%的都少见!
第6项 投资黄金和金币。投资黄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金条买回家藏到保险
箱,另一种是委托黄金经纪人做黄金期货;而对于金币,可能大家关注的不多,其实这个领域,我们普通百姓还是有能力介入的。国家每年都发行
一些生肖金币,对于重大事件,也会发行纪念金币,因为门槛不高,也算
是稀缺资源吧,所以升值的空间也蛮大的。从前,中国几千万人在集邮,和金币的收藏类似:都是国家发行,数量有限。但随着邮票淡出大家的生
活,邮票的价格也一落千丈。但金币不同邮票,在我们有生之年应该看不
到它的淡出,所以投资金币应该是不错的选择。那么如果要买,要怎么买
呢?市面上的首饰金,每克在进价上加40元;银行金呢,每克加10元;
但如果在上海黄金交易所,那里可以买到据说是世界上最便宜的金条——
可买现货。个人具体怎么买,大家上网搜吧;至于说到纪念币定购证,(要
摇号,中签者才能够领到申购证,具体咨询中国金币总公司客服),购买
每年发行的小面额金银币的总费用,08年发行的小面额金银币总价约4
万8,09年约为2万。
第7项 收藏欧洲钱币。这个对咱中国老百姓也不大靠谱。朝鲜钱币倒是能收集到,不过应该比废纸贵不了多少吧
从上面的七项分析来看,我们普通老百姓,能有比较稳定收益的投资,好像只有金币了。但是这个东西毕竟金额不大,不可能把主要的资金都投到这里面。这样看来,投资房产还是最佳选择。因为买房子是上述七个投资渠道中唯一一个能使用杠杆的——只要有了首付,就可以几乎完全支配:自住,出租,倒卖……;同时,买房子不但可以对抗通胀,而且可以享受通胀——因为你是在用不断贬值的钱还按揭,即便加上银行贷款的利息,但总体还是划算的。因此,中国楼市的如此火爆也就不难理解。但是,眼下的一个问题是,在京沪深杭这些一线城市,几年前大家就说房产泡沫太大,经过07、09年两拨大涨,现在的房地产,是否还有投资价值?关于房价近期的三五年走势,多空双方交战多年,至今也无定论,我也不敢枉加预测。不过如果我们认准了房子是最好的长期投资选择,那么在据说透支了未来十年房价的一线城市没有机会,我们可以寻找明天的明星城市,比如天津、成都、重庆、武汉这些下十年的潜力股。
再来说说基金。对于基金,有很多人还是按照炒股票的思路去买基金,认为是花钱雇了基金经理帮你炒股。其实买基金的目的,是为了长期持有,以分享经济的成长,对抗现金资产的贬值,而不是博取短期的利润。因此,如果你没有时间和精力对股市做深入研究,那么买基金是一件比较省心,并且收益稳定的事。因为从长期来看,股市的上涨,一定比通货膨胀要高,尤其买的是指数型基金,更省心,这是可以让你获得股市的平均收益的方法。
对于各种投资方式的收益,《南方周末》十一期间有篇文章曾经分析过,如果同样是在99年进行投资,相同的资金,10年后的回报买股票是100%,买黄金是300%的回报,买房子则是500%。存银行呢,25%!因此,大家一定不要把钱攒起来,而是要投资出去。
3.投资理念
最后,我想把我经常和身边的人讲一个比喻,和大家分享:任何一个市场都像森林一样,不同的植物各有各的空间,乔木、灌木、藤萝、小草、苔藓,没有任何一种植物能把全部的阳光和养分独占。乔木虽然高大挺拔,风光无限,但是藤萝骚扰的,是乔木;雷来了最先劈的也一定是乔木,所以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低收益未必意味着没活路。因此在投资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的,自己在这个市场上,是乔木还是苔藓,亦或是只能化作粪肥的落花,根本没有能力在这里生根发芽。搞清楚了自己的定位,就可以进一步想清楚,自己到底在这个市场上能不能赚钱了。我一直想,中国的股民,在入市的时候,有多少想清楚了自己凭什么在股市上赚钱?大部分人觉着,股市上涨的时候,低价买高价卖,就赚钱了。低价买高价卖,说起来很简单,但什么时候是低价,什么时候是高价,学问大着呢。很多人开始低价买,高价卖,赚到了钱,于是,继续低价买,想更高的价格卖出去。但往往最后,所谓低价买进的,都是山顶价,只能被套牢,或者割肉。
所以大家在任何市场投资时,一定要清楚的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市场这个大森林里,你到底是什么植物?
4.下一步的理财行动计划
写了这么多,如果不行动,也枉费了我这么多天点灯熬油的心得。所以,我的下一步行动计划如下:
1、买意外保险、定期寿险;
2、从明年起,申请中国金币总公司的纪念金币认购证。
3、从现在起,开始实地考察市区内的学区房,并在对市场是否有一波回调做出判断之
后,把自己在郊区的房子置换到市区。
4、对于重大疾病的风险,既然保险公司的收费这么离谱,那么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建
议自己的单位,以工会的名义成立“重大疾病互助基金”。如果自己的单位人少,可以找上级机关,把几个单位的人组织起来,成立联合基金。成立联合基金的原则,一是人数要有一定数量,500人应该是下限吧,但也不要太多,否则管理起来难度很大。这个基金,只保障60岁退休之前生大病的医疗费。按照60岁之前千分之六的重大疾病发病概率,每人60岁之前只要交6000元,生病时可以有100万的保障。如果按照工作20年来计算,每年只要交300元。这个基金,由职工代表管理,每次基金支付,必须70%的职工代表同意才能提取。每年向大家公布基金的收入,支出,余额,支出的明细。报销的下限,定为5万。如果某个员工生大病,花费超过4万时,需通知基金会注意跟进,同时通知基金会所有成员。超过5万时,基金会开始资助。当医疗费超过100万时,基金会停止出资。当员工离职时,如果没有享受过大病医疗资助,可以将本人出资额占基金总额的比例,与基金现有余额的乘积,按30岁之前90%、40岁之前85%、50岁之前80%、60岁之前75%提出,退出互助基金。所扣除的部分,是作为职工在职期间对其重大疾病风险进行保障的费用。我个人认为,在60岁退休之前,我们最需要规避大病风险,因为这时我们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所以特别需要重大疾病保险。60岁以后,该负的责任,该尽的义务都完成了,那时再得大病,那就有多少能力,治到啥程度,顺其自然,不必非治不可。当然,如果有哪种大病互助基金也能覆盖这部分风险,当然最好。但是无论是成立还是管理,难度都很大。所以60岁以后,还是自求多福,或者年青时就多注意保养吧
5、努力工作,不再用上班时间写类似本文的文章,早点当上处长,好让自己有更多的财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