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会讲话
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镇政府召开的这次全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会,主要任务部署安排下一步林改任务,目的在于动员全镇上下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全力冲刺50天,使我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工作在年底顺利完成。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举措。由于我镇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工作进度已远远落后其他乡镇,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在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利用好50天冲刺,将林权落实到户、到人,还山于民,还林于民,还利于民,建立健全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化林业产权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造林、护林、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我镇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德政、民心工程。镇干部、各村委会一定要按照镇总体
安排部署,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生态环境,依法规范运作,促进林业发展的基础上,灵活方法,统筹安排,突出重点规范操作,确保林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健康有序推进。
第一、要明确目标任务,加快改革步伐。本次林改工作冲刺日,成立了专业工作队,主要任务就是对无争议的村小组级集体林地明晰产权,对村民的自留山、责任山勘界确权,换发自留山证、责任山证,把林地的使用权交给农民,让农民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充分调动村民造林积极性。
第二、要严格执行方案,确保林改工作顺利进行。各村委会、村长要认真贯彻,执行本次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充当带头人角色,认真做好有关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和服务协调工作,处理好尊重农民意愿和规范办事的关系。积极带动各村群众配合专业技术人员,按时按质完成外业勘界工作,为后期资料整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三、要积极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各村委会、镇外业陪同人员要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舆论宣传工作,在外业勘界工作中,要通俗易懂地向群众讲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方法步骤,使林改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充分发挥群众在改革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林改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成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产权制度的重大变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关农村发展稳定大局,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狠抓落实,用真心、下功夫、使实劲,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要按照“镇林改领导小组直接领导,镇林改办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各站所搞好服务,工作队精心指导”的要求。同时,要严格考核奖励,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成绩突出的村就和个人,要及时通报奖励;对组织不力,影响各项改革推进的,要严厉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志们,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镇政府干部、各村委会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力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开展,为建设生态文明新上帅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镇 人 民 政 府
(二○一一年十二月日)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年 月 日,我镇召开了全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全面铺开了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县林改办的具体指导下,镇委、镇政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进度,确保质量,积极稳妥地推进全镇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顺利完成了全镇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我镇共 个村委会村民小组,其中有林改工作任务的有个村委会个村小组,涉及场户农户人,全镇林业用地面积亩,其中纳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林地 亩。林改工作开展以来,全镇共完成外业勘界面积万亩,占全镇涉及林改林业用地面积的 %,发放林地所有权证 本,涉及面积万亩,发证率%,发放林地使用权证万本,涉及面积万亩,发证率%;发放股份权益证万本,涉及面积万亩,发证率%;调处山林纠纷宗,涉及林地 万余亩。根据自查对农户的走访,全镇林农对我镇林改工作均表示满意。在全面推进集体制度改革的工作中,主要的做法和 1
措施:一、二、三、、、林改成效:
一是广大林农护林耕山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通过林改,农村集体林地的林地所有权、农户的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明晰,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林农发展林业的忧患意识,提高了广大林农营林造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据林改工作员反映,我镇出现了不少村民带着干粮上山搞中幼林抚育的情况。
二是解放了林业生产力,拓宽农民的致富途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三是促进了林区秩序稳定,形成了和谐林区的良好局面。在集体林权制度工作中,我们按照户与户的纠纷不出组、组与组的纠纷不出村、村与村的纠纷不出镇、镇与镇的纠纷不出县的原则,扎实稳妥地抓好了山林纠纷的调处工作,化解了林农之间的各种矛盾,维护了林区的稳定,促进了林业的和谐发展。
目前,我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林业的发展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加快建设现代林业的步伐,构建和谐生态文明的绿色(高岗、迳头、水头、石角、汤塘、龙山)。
第三篇: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汇报
德恒隆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表态性发言稿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德恒隆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如下简要汇报,不足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自林权改革工作启动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项安排部署。成立了工作机构,强化了组织领导,同时,做到了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民意;认真制定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抽调精干人员,加强培训工作;召集邻村干部,调处地界纠纷等大量工作。全乡纳入林改集体林地面积为79203.7亩涉及22个村。目前,已完成了9个村的勘界确权工作和资料整理工作,已勘界确权面积为69458.8亩,占全乡集体林地的87.7%。其中36958.5亩完成了勘界确权并发证工作,占总面积的46.7%;31500亩完成了勘界确权工作。尚未完成9744.7亩,占总面积的12.3%。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总体来看,德恒隆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乡镇干部紧缺,导致工作未能按时完成;二是地界不清,争议较大;三是上下协调配合不够。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各项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工作量大,加上干部紧缺,工作方法欠佳,落实工作任务时未能统筹兼顾,造成顾东不能顾西的局面,是我乡林改工作任务未能按时完成的一个原因;二是乡与乡、1
村与村地界不清楚,争议纠纷比较大。有时工作停留在调处纠纷,消除争议上,严重影响了林改工作进度。如我乡西后加、石乃亥和亚曲三村有一共同放牧区,勘界纠纷大,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无济于事。三是县乡抽调工作人员协调配合不够,不能按统一安排的时间开展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克服困难,积极稳妥的开展林改工作,确保完成全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任务,顺利通过验收。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加大工作组和包村部门的工作力度。认真落实乡、村 “一把手”亲自抓和“乡级组织实施、乡村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运行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督查指导,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干部的积极性,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林改工作有序顺利进行。二是进一步强化人员,克服困难。对村干部尤其是新当选的村组干部进行一次强化培训,让他们掌握林改政策,熟悉林改程序。三是进一步做好林改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将严格按照县上的要求,大力加强林改档案建管工作,及时指导各村做好林改资料的建档、管理等工作,确保林改档案资料的客观、系统、真实和完整。四是进一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引导林权所有者建立合作经营、资源管护和规范流转体系。
总之,我们将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克服困难,力争在10月20日前保质保量完成全乡集体林权制度改工作,为全乡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汇报
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办公室
(2011年1月21日)
我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自2010年2月启动以来至2010年10月,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项安排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完成了12个村的勘界确权工作和资料整理工作,勘界确权面积9510.46亩,占全镇集体林地11293.08亩(包含康盛村684.17亩)的84.2%,其中以家庭承包经营方式确权3948.6亩,占全镇集体林的37.2%。但是,省上对xx地区林改工作的要求是以家庭承包经营方式确权的面积要占确权总面积的75%以上,这和我镇的实际情况差距很大。为此,10月27日王区长和赵区长对我镇的林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与各村书记进行了座谈,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各村林改工作要坚决贯彻省上的要求,提高家庭承包经营方式确权比例;二是无论哪种确权形式都必须要让2/3以上群众满意的。根据这次调研的指示,我镇于11月8日召开了全镇林改工作推进会,对林改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推进会后,通过包村部门干部和村组干部深入农户做工作,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确权的村民小组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现在的30个,实行家庭承包方确权面积将达到63.9%。已经完成勘界确权面积7934.88亩占总确权面积的70.23%,其中以家庭承包经营方式确权面积3862.74亩占总面积的34.2%;以 股份制方式确权面积4072.14亩占总面积的36.1%。目前,已有3个村完成合同签订工作,6个村正在进行合同签订工作,1个村正在填写资料工作,3个村正在勘界确权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主要做法及进展情况
(一)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民意。林改工作开展以来,为了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得民心、顺民意,我镇根据市、区的安排部署,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多次组织各村书记、主任研究省上及市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吃透政策,把握核心,讨论研究全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二是镇领导班子带队深入全镇村组、农户,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通过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方式和村组干部、群众代表进行座谈讨论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为制定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是采取包村部门下派包村干部深入各组进行调查统计,切实摸清了全镇集体林地面积、集体林地权属结构、经营现状、涉及林改户数、人数等情况,为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制定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在精心谋划、扎实准备的基础上,镇政府根据市、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及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大会精神,立足xx镇实际,结合前期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制定了《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xx镇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初稿。初稿形成之后,组织召开了各村书记、主任,各组组长以及群众代表参加的讨论 会,在广泛讨论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提交镇政府办公会、镇党委会研究讨论通过。最终形成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确定了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范围内容、工作步骤和保障措施等,明确了改革步骤和时间进度等内容,确保了林改工作符合市、区要求和全镇实际,具有很强政策性和可操作性。
(三)成立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制定以后,镇党委、镇政府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xxx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xxx、党委委员、副镇长xxx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并于2010年3月10日召开了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对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之后,各村组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村委会书记、主任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坚持 “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落实了领导责任。根据镇党委、镇政府的要求,农业中心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办公室,具体负责林改日常工作,包村部门抽调专门人员驻村蹲点,指导各村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为了大力营造浓厚的改革舆论氛围,镇党委、镇政府在宣传发动和业务培训阶段,围绕加强林改工作组织领导,在有关会议上多次强调林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对林改工作的认识,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同时,充分发挥村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和组林改理 事会的作用,利用标语、传单、宣传册、黑板板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大意义、总体目标、基本原则、范围内容、工作步骤和保障措施等,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林改工作的知晓率,努力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工作开展以来,发《xx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解答》5000本,悬挂横幅12条,编写宣传标语300条,发放林改宣传单5000份,宣传年画4000张,举办林改培训班2场(次),参加人数达到185人(次)。通过深入的宣传引导,把林改的政策、法规送到了群众中,让群众从理解了林改的目的和意义,为全镇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精心组织培训,提高工作水平。针对村组参加林改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低、技术能力差和部分工作人员对林改工作认识不够深刻的实际,镇林改办加大对林改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和法律法规培训力度,专门邀请区林改办举办林改工作培训班,对镇派工作人员、村委会书记、主任和各村民小组组长等人员进行了林改工作培训。之后,镇林改办深入各村对村组干部和林改理事会成员进行了培训,使大家进一步掌握了林改政策原则、操作流程、方法步骤、档案管理等林改知识,切实提高了林改工作人员的认识水平和工作水平。
(六)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工作质量。为了确保林改各项政策和程序的充分落实,我们从工作一开始就建立起了林改督查制度,加强对林改工作全过程的督促检查。在推进会后,建立了晨会汇报制度,每周一晨会上包村部门负责人和各村书记汇报林改 进展情况。由林改办和镇林改办成立了林改特别工作组,进村入户,亲自到现场指导林改工作,从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七)突出核心,扎实做好勘界确权工作。现地勘界,确认面积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工作。为了做到四至清楚、界标准确,由村组干部、群众代表、驻村干部组成勘界小组,对每宗纳入改革范围的林地进行实地勘界、小班勾图,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立地条件,按照群众意愿,采取公开协商等方法确定权属。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总体来看,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受村委会换届选举等工作影响,各村林改工作进展不一。行动快的村合同签订工作已经结束,并且完成了绝大部分资料的整理装档,如xx村,xx村、xx村。行动慢村,才开始勘界确权工作,如xx村、xx、xx村。二是组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今年人口普查、新农保、集体林权制度等工作都是这几年没有的,组干部工作量大、待遇低,导致组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内业资料不完善。会议记录内容不规范,通过方式和形成决议等不够详细;村组林地承包方案不够规范,缺乏可操作性;部分卡、表、册、有涂改现象;个别村组林改政策法规宣传资料未能发放到户,主要领导调研检查资料未建档;“四签字”中存在代签字现象;部分村缺少音像资料。四是以家庭承包方式确权面积比例还是达不到省事上的要求。这与全镇集体林多为农田防护 5 林,有直接关系。林带基本上分布在农户承包地头,如果采取家庭承包经营的方式,土地每5年村组内小调整一次后,在原来农户承包地头的树木,因土地调整分给另外一家农户,其树木影响庄稼收成,林改确权后容易引发利益纷争,还将导致灌溉、管护困难,甚至会发生烧树、毁树的现象。加之我镇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少雨,风沙肆虐,林业产业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农户在林业产业上获得的收入相当微薄,远不及种植业收入,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承包经营。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克服困难,积极稳妥的开展林改工作,确保完成全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任务,通过省上验收。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加大特别工作组和包村部门的工作力度。认真落实镇、村 “一把手”亲自抓和“镇级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运行机制,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督查指导,充分调动村、组两级干部的积极性,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林改工作有序顺利进行。二是进一步强化培训。对村组干部尤其是新当选的村组干部进行一次强化培训,让他们掌握林改政策,熟悉林改程序。三是进一步做好林改档案管理。林改档案是林改成果的重要体现,是解决林权争议、保证林权规范有序流转的有效依据,我们将按照省、市要求,大力加强林改档案建管工作,及时指导各村组做好林改资料的建档、管理等工作,确保林改档案资料的客观、系统、真实和完整。四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针对我镇实际,我们将顺应市场导向,积极探索有利于林业资源 保护、有利于规模经营、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有利于广大农民增收的林改新路子,力争通过这次林权改革,进一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臵权,保障收益权,引导林权所有者建立合作经营、资源管护和规范流转体系。
总之,我们将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克服困难,按质按量完成全镇集体林权制度改工作,更大的贡献!
为全镇经济的发展做出
第五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关政策及工作程序讲座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为了在全区范围内统一政策和技术规程,自治区林改领导小组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这是我区林改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它包括林改相关政策和操作规程两个部分。我们这个讲座主要是对这个《办法》进行学习、理解,掌握《办法》的精神要点,以便在林改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第一部分林改相关政策法规
《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对我们在林改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些相关政策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共有
1、自留山政策,2、责任山政策,3、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政策,4、谁种谁有政策,5、林地流转政策,6、生态公益林政策,7、退耕还林政策,8、确权发证主体与对象的政策等八个方面。
1、自留山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 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三条 规定,自留山长期稳定不变。继续实行“生不补,死不收”、长期无偿使用、允许继承的政策。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其成员只有使用权,不得擅自用于建房等非林业生产用途。自留山长期归农户使用,其经营权受国家保护。
自留山划定后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的应当退还农户或者划定新的自留山给农户,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其自留山在林改前已由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协议收回的,不予退还;尚未收回的,维持不变。
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户自留山统一组织造林的,不得改变自留山的使用权,所造林木可由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协商确定分成比例和采伐时间,也可由集体经济组织向农户收取营林费用后将所造林木归农户所有。
林业“三定”后,自留山、责任山合并,实行“两山并一山”管理,农户要求区分自留山、责任山的,应当按照农户的要求分别确权发证;农户不要求区分的,可按责任山的形式予以确权发证。
有自留山但无证的,要查看“三定”时的档案。当时已经过县级人民政府造册登记的,应认定为自留山,并及时发放林权证;未经造册登记,但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可以确认为自留山。
自留山位于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内的,由集体经济组织、自留山使用权;人与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单位共同协商处理。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给予等量置换;也可以由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单位与自留山使用权人签订合同,明确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归属、利益分成、使用期限。集体经济组织的山林全部纳入自然保护区或者森
林公园的,应将生态公益林的补助、补偿落实给自留山使用权人。
自留山使用权人死亡后没有继承人的,其自留山使用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原存在的承包经营等法律关系不变。
2、责任山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四条 规定,责任山在承包期内保持稳定不变。承包方必须与发包方签订全区统一规范的承包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承包期限为70年,承包期内承包方依法享有责任山的使用、收益和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力,并允许继承。
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已签订有承包合同,但没有明确承包面积、四至范围和期限的,要完善承包合同,明确承包面积、四至范围和承包期限,承包期满后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责任山已落实到农户但没有签订承包合同的,要补签承包合同,明确承包面积、四至范围和承包期限。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擅自收回和调整承包的林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外迁,其要求保留承包经营权的,应当予以保留。承包合同生效后,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因承办人或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者解除承包合同,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立或者合并而变更或者解除承包合同。承包期内,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继续承包。
承包的林地,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开发、经营和利用。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改变林地用途,不得将承包的林地用于非林业建设。
责任山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统一经营,承包方要求归还的,应当归还。
3、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五条 规定,林业“三定”时未承包到户,目前仍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凡适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地,按本次林改时确定的人数承包到户;不适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可以按下列办法之一处理:
(一)通过招标、拍卖、出租、公开协商等承包方式确定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其他经营主体经营,所得收入按规定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分配;
(二)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形式,继续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但要将现有的林地、林木折股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等持有,收益按股分配。
农户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种植的林木,由该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协商林木处置办法,林木处置后,林地使用权收归集体,并按照本条前款的规定落实经营主体。
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或者通过流转获得的收益,应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分配或公益事业,其中70%以上应当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各成员。分配方案应经村民会议
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4、谁种谁有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 第六条规定,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种植的林木,坚持“谁造谁有,可以继承,可以作价转让,林木依法采伐,产品自主处理”的政策。集体经济组织未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的,应补签承包合同,确定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第十七条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本经济组织所有且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上种植的林木,由林木所有人与集体经济组织协商林木处置办法,林地使用权收归集体,落实经营主体后登记发证。
5、林地流转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七条 承规定,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全部或者部分林地使用权通过转包、出租等方式流转给第三方,发包方与承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流转期限不得超过剩余的承包期限。
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林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同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林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已经实行流转的集体林地,符合法律规定、流转合同规范的,要予以维护;流转合同不规范的,要予以规范;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依法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