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教研活动学习体会
初中教研活动学习体会
刘云霞
9月11号,我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在青岛市第二实验中学组织的初中数学区域教研活动。这次活动主要听取了吴运伟、王瑞娟、胡耀东三位老师关于小学、初中、高中教学衔接的三个专题发言。本次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受益匪浅。
一、数学概念从描述到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中数学一些定义、定理继续延续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数学概念大多是描述性的,而高中数学的概念相对较为严谨。如: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到近现代数学的一些分支,比如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象语言等。
二、思维方法由类比模仿向理性层次迁跃
有相当一部分初中学习较好的同学刚进入高中时对数学学习产生障碍。很多同学感觉课堂能听懂,但是做题时已做就错,看题时没有思路,甚至不会做题。初中阶段,我们习惯于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在应用题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要求学生记公式,不注意配平方方法的理解,这种“一步到位”式的记忆,大大弱化了函数的图像语言功能。因此,初中学生比较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解题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三、课堂教学内容容量加大
初中相对来说课堂教学内容较少,定义一节、性质一节,判定一节,而高中可能集中在同一节,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要求学生上课高度集中,专心听讲,学会记笔记。初中时候,最好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自主学习、善于思考和记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课堂听课时三到:眼到、脑到、手到)
四、高中知识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性
初中知识系统性、连贯性较强,方便学生的记忆和学习,而高中知识分为:1集合与函数、基本初等函数。2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3算法初步、概率与统计.4三角函数与恒等变换、平面向量.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6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但又互相渗透,知识交错、信息量大,如何帮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要求帮助学生学会审题,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和信息迁移能力。
本次数学教研活动意义重大,既交流了经验共同进步,又增进了教师们的感情,同时体现了数学这门学科的特色。借着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初高中数学融合的重要性。此次活动为我在今后教学中指明了方向。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研活动总结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总结
本学期10月20日至11月25日这一段时间,我跟随中教部到义顺中学和浩德学校两所学校,组织初一和初三教师为主,全体数学教师参加的为期一个月的精准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共听课16节,与这两所学校数学学科的教师对常规教学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等进行了观课交流研讨活动。现将本次精准教研活动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活动基本情况
此次精准教研活动中,根据两所学校的要求,以初一和初三的教学课堂为主体进行教研。首先,我组建两所学校初一及初三全体教师的微信群,征求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再根据省市近期教研的重点,确立本次教研的主题,一是落实四基,夯实基础,二是关注学生,合作交流。
精准教研活动分四次进行,分别为听课诊断,梳理总是;理念引领,确定目标;三是研课磨课,打造精品,四是优课展示,提升质量。我与数学教师共同听课、议课、访谈,耐心细致地为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会诊”,对教师课堂中存在的只重双基关注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另外两基不能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数学思想的现象,以及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课堂中缺少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的�现象进行研究指导。为了完成本次教研的主题,我每听完一节课,都集中听取授课教师的课后反思,及时进行评课,在评课过程中我们就授课教师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进行及时反馈和讨论,对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去,我提出了改进行方法,参与教研的教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表示在以后的课堂中积极的落实,从后面的教学课堂上看,教师的课堂有所改进。通过交流研讨,每一位老师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交流都有成长的快乐!大家在快乐中研究并寻找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力求提高该校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二、发现问题及对策
我在此次活动中听完几节常态课后发现以下问题:
1.教师课堂中存在的只重双基关注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另外两基不能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数学思想的现象,2.教师的常规课还存在问题,对教材要适当整合,教学设计要进一步优化。在教学中,有个别教师的启发提问,可有可无,启发不到位。问题设计缺乏目的性,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教学缺少艺术性,没有自己的教学特点。知识层面的收放把握不到位.教学中受固化的思维禁锢,缺少创造性。
2、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课堂中缺少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学生合作学习时,走形式,缺乏教师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就在前面或是在某一个位置,不能总揽全局,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批评、表扬的手段不恰当适时。“眼巴巴”地站在那儿,等待学生自学成果的出现。即使有时会深入学生中间,也是在观望学生的合作学习或是独立操作的进度,看似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给人留下了“局外人”的印象,缺乏对合作学习必要的指导。
3、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由于教师缺少自信心,课堂上讲的过多,导致学生活动的时间大大缩水,这与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符,课堂气氛也略显沉闷,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效果欠佳。
解决问题的对策:
1、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与新课程标准,加强四基落实,加强集体备课时的问题探讨,积极向教研员和本校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争取快速进步。优化教学设计,强化目标意识,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导入,巧设问题,创设情境等。
2、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要发挥目标导引、组织调控、点拨指导、总结评价的作用,而不是成为旁观者。
3、在课堂设计中重视学生活动目的的落实,让课堂激情引趣,充满探究的张力。让课堂真的动起来,教师艺术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活水的源泉。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议和意见
1、以常规教学工作为基础,进一步加大教研工作的监控力度,把教研工作细致性、严谨性、科学性落到实处,务实求真。创新教研活动形式,除听课、说课、评课教学活动外,能够增加像同课异构等其他教学活动形式。最终绽放多彩的教学格局。
3、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对优质教学资源的运用,强化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本次次精准教研活动,是在进修领导的重点关注下,在义顺、浩德两所学校的支持和全体数学教师大力配合下,得以顺利进行并圆满完成。在以后的教研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在教育局、进修领导的指导下,继续加强教研合作,争取每位教师都能在教学研究中业务能力有很大提升,为肇源的教育事业争创佳绩。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学生非常活跃,教室里热闹非凡。但是,在学生活动中,存在好学生唱独角戏的局面。同时,由于学生的自控力较弱,好动爱玩,活动一展开,学生就纷纷动起来,表面看来轰轰烈烈,然而真正投入学习活动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孩子,大部分的孩子借此玩上一阵,活动的实效性不大或根本没有实效性。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进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我们确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研究》作为本学研究实施的课题,为此我们确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为“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研究”专题研讨活动。
二、教研活动目标
研讨的目标,以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课题的主渠道,组织进行集体讨论,交流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二是积累经验,就研究过程中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好自评,由本课题研究负责人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三是提升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四是拓展教研活动的新途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平台;五是运用行动研究法,创新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活动内容:
1.围绕主题展示课堂教学。
2.围绕活动主题,讲课教师进行说课,参会教师以“假如我上这节课”为话题进行研讨。3.学科教研员归纳总结,提出今后学科教学的指导意见。
四、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的思路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结合小专题“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实践——专题研讨——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相互研讨,相互评价,从而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专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1.深入调研、确立主题
通过调研获取第一手学科教学信息,广泛争取一线教师意见,倾听学科教师心声,确定教研主题。2.确定讲课教师、指导备课
活动主题在认真听取教研组的意见后,再经过听课筛选确定研讨会上的讲课人员,明确本次研讨会的相关要求,着重落实课堂教学要突出训练的主题,确保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课堂教学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保证研讨会的质量。
3.突出主题、集中研讨
为了避免研讨流于形式,突出实效性,根据展示课,结合会议主题,反思学科教学,展示课结束后,先由讲课教师进行简单说课,参会教师再以“假如我上这节课”为话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互动研讨。
4.归纳总结、强化指导
学科教研员是研讨会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研讨课结束后,教研员要认真组织参会教师围绕活动主题,展开颇具实效性的研讨,最后教研员要归纳总结学科教师的意见。结合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以及学科教学特点,针对学校课堂教学实际,围绕会议主题,对今后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使参会教师带着问题来,载着收获归。
五、参加人员:
教研组成员必须参加,任课教师尽量参加。
六、具体要求:
1.教研组要高度重视,按要求提前选好听课教师,准时参会。
2.参会教师必须提前熟悉与主题有关的教材内容,保证带着问题听课、研讨。
3.听课教师要及时写出评课讲稿。
六、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1.介绍本次数学教研活动的背景、目的
2.课堂教学(现场展示课)
3.教学设想、反思
4、结合展示课进行专题研究阶段性汇报,围绕专题议课(1).如何设计活动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数学知识。
(2).如何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活动
(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
探讨提炼出策略、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七、活动预计效果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专题设置-设计教案-上课实践-反思总结-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专业化发展”,以这一系列的步骤进行教研活动,通过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使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师要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拓展教研活动的新途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研平台。
第四篇:数学联片教研学习体会范文
12月11日上午参加了镇上的数学科联片教研活动,这次活动分为四个流程,两节研讨课《可能性〉〉〈四则混合运算〉、评课议课、曾毅老师讲座〈如何上好一节课〉。在活动中,收获多多。
我执教的《可能性》选取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石头、剪子、布游戏来导入新课。在新课中,我设计了2个摸球活动,一个是有奖摸球活动,体验不可能、一定,另一个是通过摸球体验可能。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地体验到不可能、一定、可能。再次组织4个小组放球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放球,得出符合放球的方案,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初步体验了事情的可能性,再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判断生活中的4个事例,并找身边的事例来说一说。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后把数学回归生活,设计了帮超市老板设计一个抽奖活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结束本课,到下节课可能性的大小。在本节课中存在许多的不足:
1、课上得比较赶,个人提问方式、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简洁。没能抓住课堂生成资源好好的引导学生去分析。
2、整个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鼓励少。而与黄老师上的《四则运》很会表扬、激励学生,表扬很到位。
第五篇: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体会
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体会
南川区小河中学
李洪运
自从学校下发教师“学习新课标”通知以后,我切实地学习了几遍“初中数学新课标”,每多学一次感受都不一样,感悟颇深,认识颇深,也有了自己真切的体会。使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国家未来人才方面所担当的责任之重大,更加要遵循新课标,上好每一节课。
从数学新课标学习中,我发现数学课标中要求并强调数学学科本身要注意的一些规律:实际问题数学模型,并最终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让学生懂得数学与生活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这就是课标中提到的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要获得不同的发展;在课标中同时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全体、长久持续地发展。所以数学课程改革除了要注重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之外,就是要求实行人的教育,这与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所以数学课程的改革就是加强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功能,加强数学学科的学科育人功能。具体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设计要少而精,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且要举一反三,追本求源,瞄准知识的生长点。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及解题过程的总结及整理,并注意知识点的提炼与总结。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当好组织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学习,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这样培养学生对数学钻研并提高合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用学生感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三、通过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课堂教学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通过学习,使我了解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特点,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边的教学活动,而是师生双向交流,交往互动,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是学生围绕着教师设计的课堂这条主线,思维高速运转,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有能力的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成就感的喜悦,创新思维活花的迸射。初中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应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学科专业的播种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服务者、终身发展的示范者。我们可通过在汲取学生时代的经验的同时,通过在职培训、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参与有组织的专业活动来促进我们自身的专业成长。
总之,通过学习使我感受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面对新课改,我们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课堂上要求必须放下“架子”,让学生喜欢你,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形成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201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