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行的中小学教育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现行的中小学教育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创新人才的思维能力必须从小培养,要从小养成带有创新特征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这就要形成一种独立思考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定势的培养必须在创新的实践中养成。什么叫创新实践?比如说作文就是创新实践,中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显然不高,但他的文章毕竟不是抄来的,而是自己想出来的,想得多了显然就是创新思维习惯的一种培养。所以说创新思维习惯绝不是只靠上课、考试所能解决的,因为那只是一种重复,而不能创新。有些考试,答题连一个字都不能差,那纯粹就是死记硬背;有些理科的习题,由于题海的原故,也变得非创新了,因为他只要反复做题,碰到熟题也就会做了。
第一,德智兼修。教育成才有一条必然的规律就是必须德智兼修。德育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实实在在起作用的东西。我所说的德育包括心理承受能力、意志力、控制情感的能力等。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没过德育关,有些孩子那么任性,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和比较坚强的意志。近年来大学生走上绝路已屡见不鲜。固然因为受了些挫折,但那些挫折算什么啊,至于走上绝路吗?你不想想父母会有多大的悲痛?要成为创新人才、要为国家作贡献、要成为某一学科的大师,必然离不开德育方面的培养。现在很多学校好像很重视德育教育,但往往流于形式,由于功课压力太大,德育不能进入学生的注意中心,这就很难在精神世界中真正起到作用。
第二,因材施教,就是刚才提到的要根据每个人的智能特征和兴趣去引导学习,但目前我们的教育却将全面发展变成了全面施压。
第三,学以致用,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旧社会有些学徒也属于创新人才。例如以前见过一篇报道说杭州胡庆余堂有个老药工,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龄,可一直还在工作,原因是没有人能替代他。这名老药工就是解放前的一名学徒,但他辨认药材的能力在全国来说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在某些领域中的人才就表现为在实践中养成的“一招鲜”;当然有的人才有很多技能,但那是一种融会贯通的表现,而往往“一招鲜”却是个“突破口”。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干,干出“一招鲜”,就自然成为人才了。创新人才肯定出于坚定不移立足专业的人。
第二篇: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的理解是,杰出人才就是指创新型人才。因为人才的概念是很宽泛的,科学创新并不是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我们有很多很好的企业家,他们本身不见得在科学技术上有什么发明创造,但是他企业办得很好。当然,作为杰出人才一般都不是因循守旧人士,往往对新事物有敏感性,如果缺少了这方面素质,也不会成为杰出人才的。一个人如果能不断吸取别人提出的创新性思想,而且付诸实践,同样是难得的杰出人才。
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毛泽东曾说过:“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除了实践之外再没有其它的来源。创新要主观符合客观,就只能从实践中来,不能从书本中来。“如果书本的知识反映了实践,那么间接地从书本中提出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这是有可能的。但如果理解为人的正确思想,包括科学的创新,要从书本中来,就大错特错了。”
学校教育是什么?学校教育的特点是学习现成的知识、间接的知识、前人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科学的知识,认真学习是必要的。如果不学习书本的知识就无从创新,因为“新”必须从“旧”来,对旧的东西不了解是谈不上创新的。但学习书本知识,毕竟与参加实践是两回事情,对前人知识的掌握需要时间、需要实践。“做习题跟做科学研究是很不一样的”,真正培养出人才的是实践。“实践出真知,学习书本知识也不是假知,但是它不深刻。”学校的作用是把优秀人才的种子选拔到一起,让他们发芽“共振”,达到共同成长。所以说学校的作用是培养大量对社会有用的杰出人才。
但是,我所说的学校教育,主要是指大学本科以下的教育。至于研究生的教育,就又是另一件事。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并不比发达国家差,有些人甚至认为比某些发达国家还要好一些。但是,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就比发达国家差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科学研究均只会做“跟踪”式研究。例如,国家863计划所支持的就是“跟踪”式研究,说得难听一些,就是“模仿”,甚而是“抄”。老师只会“跟踪”,教出的学生当然也只会“跟踪”。还有一重更深刻的原因,那就是清华大学王义遒副校长所提出的尖锐的问题:当今中国是否需要创新型人才?现在是钱学森教授说需要,温家宝总理也说需要。但如果只是“口头”上需要,并不付诸“行动”,那是绝对涌现不出创新型人才的。
我从理论上回答钱学森之问:寄希望于学校教育大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认识论来看,这是背离认识论的客观规律的。只能说学校教育为大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一定条件,打下一定的基础。“将相本无种”,“将”和“相”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1000多年前大文学家兼大思想家韩愈说过的“怪话”。但我认为韩愈的这段“怪话”,还没有真正说到“点子”上。应该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也有,但愿出重金购买千里马的“知音者”不常有!当今“不知、不善用或知而不乐用千里马”的现状,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
第三篇:创新型人才
时代召唤创新型人才
——20xx年工作阶段性总结
世间最宝贵的是人才。历史前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无不折射着各个时代、各种人才创造智慧的光芒。邓小平曾高瞻远瞩地指出:“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 新世纪,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大潮正滚滚而来,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
作为支行性网点主任的我在支行、市行的领导下,在网点同事们的大力协助下,较好地完成了本的工作任务,履行了自己在金融岗位的职责。在本我认真贯彻落实有关金融政策方针,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工作中,以“跑赢大市、逐年增盈”为经营策略,抓住“发展与内控”二大工作主题不放松,分析研究网点所处境况,加强优势,减弱劣势。随着我行大计紧锣密鼓的进行,改革创新步伐加快、发展管理要求更高、各项任务也更为繁重,作为一名基层网点的主任,我既深感责任重大,又有干好工作的强烈使命感。回顾一下本的工作,我总结业务发展离不开人才,更需求创新型人才。现将个人20xx年工作阶段性总结报告如下:
一、政治思想学习情况: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从不怠慢政治思想的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行里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学习各类文件,掌握我行业务发展的新知识、新制度。严格遵守行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做好内控管理。在我任职期间,从未发生过违规违纪事件。
二、履行职务情况:
1、大力拓展存款业务,以此带动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担任主任第一天开始,我就知道,要真正管理好一个网点并不是件容易事,我深知责任重大。一切从零开始,没有老客户,没有资源,每一位客户,每一笔业务,都要从外揽进来,周边经营已久的其它商业银行,市场占额十分有限。要想克服网点地段较偏、客源有限的缺陷,在这样的困境下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采取紧逼战略,超常规的干。我克服了接手时存款负增长的困难,带领全体员工勇于开拓市场、积极营销,到九月末,我网点新增存款4200万,全面完成市行下达业务指标。在吸储工作中,我克服种种预想不到的困难,抢抓理财等有利时机拉拢大客户,牢固关系,从而实现800万私人银行客户2户,200万财富中心客户数5户,中高端客户数32户。时时关注金融局势,分析研究金融市场,在适当的时候向适合的客户推荐我行代理的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实现中间收入的增长。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发扬勤奋努力的优良传统,激发网点员工积极的营销热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截止今年九月末,个金中间业务达到141万。在公司条线,一直存有一个大窟窿,为了替补这一缺陷,我和客户经理多次下榻公司,拜访公司主管,经过详谈,实现中小企业贷款3户,共计1100万左右,实现中间业务
收入15万,在拓展公司业务方面取得了开门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就本网点的特殊情况,我以创新意识,全新思维来考虑,最终得以发展。当今社会需要创新,我行的业务发展也离不开创新。
2、从严管理,切实规范和强化内部管理机制。
在大力发展业务的同时,我更加没有放松内部管理工作,按照市分行的要求,强化了主任、业务经理,大堂经理,柜员等岗位职责,使员工执行制度起来不折不扣。坚持每周一次制度学习,每季一次员工行为分析,使员工牢固树立了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增强了员工的法制意识、风险意识及责任意识,形成了以机制强化内控,以制度严格管理的内部管理模式。
3、服务大胆创新,全面提升我行窗口形象
在优势文明服务工作上,要求我行员工始终坚持“想客户之所求,急客户之所需,排客户之所忧”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我们相继推出了上门服务,业务创新等一系列服务举措,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做到操作标准、服务规范、用
语礼貌、举止得体,给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在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中国银行来说,当前正处于由商业银行向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转型的重要时期,正处于加快发展和推进综合改革的紧要关头。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必须与其他企业一样要不断适应变化,顺应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加快创新。惟有此,才
能保证我们面对今后严峻而激烈的市场挑战。“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时代的召唤,事业的需要。
第四篇: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
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
李延保
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并指出: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这是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围绕如何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目标构建新的教育培养体系,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历史性的要求。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发展.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的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的强国。其中,重要的因素并不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培养出获得诺贝尔科技奖的人才,主要还是培养的人才在以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标志的国家科技竞争力上所能提供的支持与服务离国家和社会的期望相距甚远。尽管我们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有着高度的共识,多年来许多高校为此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但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从整体上讲,中国高等教育的软肋仍然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力的潜力培育不够。对中国来说,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是一项必须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付诸实施的系统工程,关乎到教育观念的创新、文化观念的创新、社会观念的创新,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和浩大的社会创新工程,核心是共同构建国家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的体系,高等学校在其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当前紧迫的任务是.高等学校要找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抓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力潜能的体系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创新性”是指包括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在内的一种素质特性。对国家来讲是民族素质、民族灵魂的反映.对个人来讲是科技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人生来具有好奇心和创造力,这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最本质的基础。教育的责任应当是通过传授知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好奇心,进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教育的实践激发和培植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事物,最终达到学会超越自我、超越前人.通过实践取得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性成果。我们能否把这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潜能的素质教育称为“创新型教育”,以区别于以继承性为特征的“传统型教育”。“创新型教育’’培养学生具备的创新性潜质突出表现在:敢于质疑、发现问题;善于综合、正确思辨;锲而不舍、勤于实践;求真、求实、服从真理。
实施“创新型教育’’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这是创新型人才的知识基础;要培养创新的勇气和表达的习惯,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文化基础:要有富于创造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方法论基础。而推动“创新型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的创新”。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教育的创新”上已经采取了一些举措.如:推进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展“研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鼓励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力图在知识传授中.加大学生参与“研究’’的成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探求”;构建新的“基础科学实验教学体系”、“工程设计教学体系”,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实习课及课程设计等实验、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案,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开展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团队合作科研活动和独立科研探索的机会。同时,在构建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优秀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实行导师制、完善学分制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机会。特别是在尊重学生合理
选择.满足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方面有了许多的招数。其中,扩大学生对知识结构乃至专业的选择权是最受学生欢迎,也是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基本宗旨的。但是.我国高校“创新型教育”还刚刚起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更谈不上建立生成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体系。在许多高校真正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还只是少数骨干教师.有限的改革并没有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给予根本性的触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有关领导想出许多举措试图促动改革的深化,似乎效果并不明显。
纵观近5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未停止过。撇开一些政治因素外,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要因材施教、实施启发式教学”.主张“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60年代初毛泽东关于教育谈话中就指出: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主要是自己研究问题,要反对注入式教学方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还在“五四”时期就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反.文革十年.教育改革上升为“教育革命”,在提出一些“极左”口号的同时.提出了破除“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和“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以社会为工厂,以典型产品、典型课题带动教学等等.中国传统教育被彻底否定和批判。即便是经过这种近乎毁灭性的破坏,文革后随着拨乱反正.传统继承性教育迅速恢复。几十年前提出的问题.我们至今仍未真正解决。当然,今天我们的高等教育和过去任何时期相比早已不能同日而语,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唯独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传统的继承性教育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说明我们高校内部也还没有完全找到突破症结的抓手。
抓手究竟在哪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大学领导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的文化精神;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素质这两个问题十分关键。
在推进教育创新时.我们在学术层面和管理技术层面上考虑得比较多.往往忽视了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和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影响。我们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不惧挫折的坚强毅力.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和大学的学术水平、培养模式相关.同时和大学的学风、大学的文化熏陶密切相关。
近年来.在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及大学内的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都严重地毁坏了学术圣殿的风气.有些已经侵蚀到大学的制度和培养体系之中,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让人们感到忧虑。整治学风,以学校优秀的文化精神熏陶、教育学生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
我们讲的“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办学的历史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而校风、学风正是学校独有的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独有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大学的品格。大学精神也是指导大学行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大学的领导应该有体现创新精神的办学思路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来讲.应具备如下一些基本观点:
1.进一步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教育中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协调一致: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训练的协调一致及教育学生做学问、做事与做人的协调一致。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潜能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特有资质.包括具备广博专精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并具备对科学精神领悟的潜质。人文艺术修养不仅为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同时也使学生视野开阔、触类旁通.激发灵感.在顿悟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而科学精神.特别是批判精神、求实精神及科学的方法论.培育学生求真、求实、崇尚真理,坚持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实践.有利于抵制一切伪科学及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学术腐败等不正之风。
2.进一步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重视激发学生对创新和求
变的渴求,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潜质的培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学.学生学好是根本。当前教学观的转变就是要从以教为主.回归到以学为主:教师的角色由知识传播者转为学习指导者。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学到思考的技能。“以学生学为中心更深层的含义.是体现对人的个性的尊重,激发人的潜力。斯坦福大学校长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讲到,课堂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有学生对我说:“卡斯帕尔教授,你错了。”我是谁.我长年从事研究,我对课题最熟悉,我知道所有情况。但是.这些天真的学生会突然让我意识到我的知识并不如我认为的那么全面,他们让我吃惊并改变我的看法。要让本科生、年轻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经常地、充满好奇地、有强烈的愿望,对老师说:“你错了”。他还认为,所大学的竞争优势在于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鼓励和自由上。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从学生一入学,大学主要努力的方向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
3.要转变以“管’’为主的“育人观”,突出以教育、启迪为宗旨.通过参与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责任心。大学以“育人’’为本职,但育人不仅仅是以“管,为特征,应当是教育、引导、启迪、感悟,给学生更多的平等的尊重,更多的宽容和鼓励。当前,要重点解决学生对学校的依赖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独立意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本身蕴藏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各种讨论式、开放式、研究式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我们讲自主性、独立性是指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有理性的思考、学会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勇于承担责任。而且要强化学生群体的“自主性”,相信学生,由学生共同讨论、决定来管好自己生活中的事。自主性、独立性既是个性张扬的重要表征,更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4.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要体现多样化、分类指导原则的“人才观”,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基于调动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因此要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不同类型特长学生选择的需求,为培养“学术研究型”、“应用实践型”、“交叉复合型”等各类人才.提供不同的鼓励创造和创新的学习环境。要推行更加完善的学分制和选课制;设立更多的学科、专业之间的“立交桥,’给学生提供专业、课程及实验、实践等更大的选择空间;鼓励教师因材施教,关注有个性和特长的学生;在学校有关条例和制度中要给具有个性特长的“偏才”留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要着力改革以强化“同一性”、“规范性”而束缚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管理制度。
5.要重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凝聚大学文化精神,创造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欣赏、宽容、鼓励人的创新意识.培植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学校领导特别要重视审视学校有关制度中体现的价值取向,如各种评价制度、人事和分配制度及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创新,让教师远离名利场,让学校少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少一些浮躁的风气,更不能容忍学术上的作假和投机取巧,让大学回归它应有的矜持和品位.真正成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学术圣殿而不是名利角逐的战场。同样,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素质直接关系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要改变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制度;转变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都离不开具有正确教育观念和关爱学生成长的教师。
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具有教师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工作.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必须动员全体教师认真对待、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取得成效。有激情的教师才能带出有激情的学生,具有创新性的教师才会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建立生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应当包括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热心于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
当前.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教育的创新角度来看.高校教师队伍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许多教师的心思和主要精力并没有用在教学上,更谈不上深入思考教学改革和学生创造性培养,甚至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都还没有认真地清理和转变。当然,问题的责任
主要不在教师。各级管理者应该尽快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白自己在学生创新性培养上的责任,并成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源动力。
诚然.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既不是一门课程、一个专业,或一所学校的努力就能达到,也不是仅靠高等教育的改革就能实现,它涉及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和社会系统、文化体系的支持。关键是要从“大教育”和“系统工程”的角度,由国家、社会、学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体系,并且纳入“国家创新工程”之中。要从娃娃抓起,在幼JLI~I就要保护孩子的童真,不要用过多的、过深的知识教育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在中小学就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要用国内外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精品开阔学生视野,提升文化鉴别、欣赏能力,包括在小学阶段就要认真学习硬、软笔书法,及熟读优秀唐诗、宋词等名词名句;要尽快解决高中文理分科问题.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家庭和社会文化理念中.对年轻人求新、求异、求变给予更多的宽容,不要总以成人的思维去束缚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要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是何等之难。孩子尚未出世.父母已替他们包办了一切,孩子的发展不是尊重孩子的意愿而是去实现父母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学校老师最喜欢循规蹈矩的学生,领导最喜欢听话的部下.这决不是哪个人的问题而是长期传统的文化渗透在我们民族思想、思维及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在中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还真正需要从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开始。大学更应当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学术见解,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允许失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我国高等教育要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更多支持,真正变为国家的行为、国家的意志,成为全社会共同支持的行动纲领.才能取得实质突破,取得预期的成效。在已经出台的“国家创新工程”及“985工程”建设项目中都没有把培养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专列其中;高校理工科教育中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科学实验和工程训练不足问题需要社会机制的扶持:社会上各种非学术性的评奖和激励政策导致过早地拔苗助长.过强的物资刺激、过高的荣誉、地位扰乱了原本平静的学术圣地和教学殿堂.使得许多科学家、教授、甚至年轻的学者.越来越远离大学的基础教育,阻碍了创新型教师 队伍的建设等等。
因此.有必要由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工程院等部门组成“国家创新型人才工程委员会”负责组织专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并负责组织研究、交流、合作与监督实施。委员会要加强吸纳科学家、教授、工程师、企业家及社会各方面顶级专家的智慧和广大师生及社会的民意,为政府提供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特别要针对教育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政府决策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等。
【作者系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
第五篇:创新型企业人才
雇用学习或自我积累:创新型企业知识积累方式研究
创新型企业的知识积累方式:纯粹自我积累或雇佣其他企业的人才(挖墙脚)对雇佣人才的使用:雇佣或合伙(激励理论)
要关注专利法
模型基础应该是内生增长模型(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在弱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下
创新型企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机制研究
激励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