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 副本
社区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夕阳帮扶青年创就业
项目所在社会组织:社区互助队
志愿服务项目概述:
夕阳帮扶青年创就业工程的成员对象是已到达退休年龄的人员,是组织由国企、机关单位、生产一线退休人员和私营单位经理组成,根据技能和自身资源成立专项创就业服务小组,帮扶社区失业人员、应届毕业生、下岗人员等创就业困难人员解决问题,希望通过技能指导、面试技巧练习、管理经验授课、创业经验分享、以免费顾问形式参与等方式,能在服务对象创业或者就业过程中提供有一定意义的帮助。
项目针对的问题:
有部分应届大学生找工作没有明确目标,想创业没有方向感;有一定量下岗或因为技能缺乏的失业人员;
项目背景和原因分析:
应届大学生和失业人员不能全部得到社保部门职业培训的名额,在个体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且由于部分对象文化水平偏低,在找工作或者创业过程中产生了不必要的事端和不和谐的因素。
项目现行政策:
一方面指导服务对象参与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站开展的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另一方面在服务对象中组织小型交流会;
项目介入方式:
1、走门走户了解对象具体情况,记录困难原因和工作难点;
2、分类分析对象的差异性,因人而异制定帮扶计划;
3、与社保站合作,联系企业开展专项小型面试会和创业交流会;
4、对服务对象工作后或者创业期间展开后续服务。
服务人群:
社区失业人员、应届大学毕业生、工作环境和经济困难的人群;
服务人群总数(暂定):162人;
解决不良现象:大学生在就业或创业中由于经验不足发生的受骗和不公平现象;失业人员的空置引起的邻里纠纷、因失业或找不到好工作抱怨社会而引起的社会暴力事件等;
服务人群特征:失业人员76人、应届(或有意向一年内毕业)大学生82人、其他人员4人。
第二篇:社区 党员志愿服务项目方案
Xxxx社区志愿者党员志愿服务
-------项目方案
为了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深入有效的开展社区工作,将党员带头作用和社区服务作用相结合,服务社区群众,建设和谐社区,现将党员志愿服务工作部署如下:
参加对象:
社区党员志愿者是指根据自身特长和专业,在不计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区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自愿为社区服务的各类党员。参加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的具体对象是:符合志愿者条件的社区、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外来流动党员。
活动内容:
1、爱心助老志愿活动。以社区享受居民养老服务的孤寡空巢老人为主要对象,开展精神慰籍、保健指导、家政服务、文化娱乐、权益维护等志愿服务,弘扬敬老助老传统美德,为老年人创造健康优质的生活条件。
2、爱心助残志愿活动。发扬“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的精神,为残疾人及家庭开展医疗保健、心理咨询和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服务,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增强残疾人自立自强、参与社会、服务社会能力。
3、爱心助困志愿活动。针对辖区困难群众、困难家庭不同情况,开展捐款捐物、结对助学和送医疗、送岗位、送信息、送技术志愿服务,建立长效机制,实实在在的扶贫对子,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到关怀和温暖,逐步使困难群体脱贫致富。
4、爱心助学志愿活动。引导社区热心未成年人教育的各界人士,特别是发挥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的作用,开展宣讲、辅导、教育、关爱等志愿服务,关心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促进健康成长,让他们享受“同一片蓝天”。
5、文明社区志愿行动。围绕创建文明社区,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文明礼仪、法律法规、职业技能、卫生知识、营养保健、科普知识等为内容的宣讲培训活动,在社区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高和谐文明城区建设水平。
6、生态环保志愿行动。开展环保宣传、环境清扫、卫生督查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社区居民提高环境意识,共同参与保护和改善环境,营造整洁、生态、优美的生活居住空间。
其他:
1、社区党支部做好社区党员志愿者的联络、招募、培训、组织活动等工作,填写社区党员志愿者注册登记表,并对社区党员志愿者申请人进行分类,确定服务对象和项目,明确岗位职责,协调安排服务活动。
2、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加大对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力度,“七一”前,组织全体社区党员志愿者集中开展一次大型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增强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建立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活动要求:在开展服务活动时佩带标识,积极践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保持先进、提升自我”的宗旨,热心服务,树立良好形象。
Xxxx社区 2012年1月
第三篇: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服务项目
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服务项目
1、道德宣讲志愿服务。
2、关爱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志愿服务。
3、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
4、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
5、便民利民志愿服务。
6、净化网吧志愿服务。
7、科普宣传志愿服务。
8、法制宣传志愿服务。
9、无偿献血志愿服务。
10、普及环保知识志愿服务。
11、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
12、植树造林志愿服务。
第四篇: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服务 走进社区
——体育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服务项目简介
体育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隶属于体育学院团委,成立时间之久,影响深远。近两年更是与苏州市三大义工组织积极配合、长期协作,为苏州市的志愿者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目前,已形成了一系列工作主题,并获得了社会的好评。
一、为社会的突发灾害紧急行动:08上半年牵动了每一位国人的心,512大地震让多少同胞失去亲情、失去家园。大地的一次震撼夺去了太多太多!体院青协的志愿者们坐立不安,都想远赴灾区,贡献自我。但肩负学业的我们,又不得不留在学校。紧急会议立刻展开,虽然我们不能身临其境,但我们可以将捐款与物资打包成“爱心”传送过去。号召院里的同学捐款,又在苏州市红十字会的带领下走向街头募捐。也许这些,还远远不够,但我们都坚信祖国的人民同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二、关注老年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也逐渐加重。老年人的健康与赡养问题成了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城市的高速运转,使得每一个子女又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老人们只能被送进养老院、福利院,身体存在疾患被送进了老年康复中心。哪怕是再舒适的环境,但为了老人的安全都需要封闭的管理。于是老人们俨然成了笼子里面的小鸟。因为繁重的工作与激烈的竞争,很有孝心的子女们也只能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一年几次的探望对于精神需要慰藉的老人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让子女们卸下包袱,老人们只能默默忍受。于是,体院青协用她微薄的力量,尽最大的努力,给最多的老人带去欢乐与笑声。青协的志愿者们亲切的叫着:“爷爷奶奶!”那一声声问候如股股暖流,涌入老人的内心深处。他们陪老人拉家常、看京剧、玩游戏,用自己所学为老人按摩,让老人们尽情享受着久违的亲情。横塘老年康复中心、莲花新村敬老院、苏州市夕阳红敬老院,都有我们青协的活动身影。
三、心系残障、智障儿童:有这样一群孩子——可爱的脸庞,眨着稚气十足的眼睛,如天使般美丽。但却因为先天因素如折翅的天使一般。他们花儿般的年
纪却要承受莫大的痛苦,他们也渴望像正常的孩子般背起书包蹦蹦跳跳的去学校,躲在妈妈的怀里天真的撒着娇。体院青协便行动起来了,他们主要服务的是:吴中聋训中心、吴中特校智障儿童、越溪福利院因各种因素被遗弃的孤儿、金阊区培智学校的脑瘫儿童。孩子们的笑容就是对青年志愿者最大的回报。经过青协志愿者对专业知识的运用、系统的训练和各个地方科学器械与老师的密切配合,有些孩子的情况有很大好转。这使得我们的志愿者很欣慰。
四、与其它义工和志愿者组织积极配合、及时交流,共同服务社会。还曾应义工联的邀请去为脑瘫康复义工做培训,赢得了很好的反响。
五、与残疾人联合会和365志愿者之家形成合作,负责了苏州市残疾人活动中心的盲人活动项目。我们的志愿者是拐杖、是指路灯,与盲人爷爷奶奶们形成了极大地默契,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们的黑暗世界增添“光彩”,带去乐趣。在此体院青协被评为“苏州市助残志愿者优秀团体”。
六、为精障患者送去心灵上的慰藉。这是一个最想融入社会,但却受到最大质疑的人群。因为大家对这方面知识的缺乏与恐惧心理,他们感觉被拒在和谐大家庭的门外。但通过学习与接触,发现:他们渴望交流与平等、渴望欢声笑语。我们的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表明社会是公平的整体,是接纳他们的,是想帮助他们的。我们主要服务地点是:桃花坞工疗站。
体育学院青协希望在保持原有工作业绩的基础之上,开拓进取、再接再砺、不断创新,为学院、为学校、为社会的志愿者事业添砖加瓦。所以我们希望将这份志愿服务的热情也带进社区,这一事业的发展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加入,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下面简要介绍我们所能提供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
一、一般项目: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浇水,陪老人散步、聊天、玩简
单的娱乐游戏等。
二、具有专业特点的“特色项目”:
1、随着苏州市经济的发展,生活在高楼里的老人活动也越来越少,疾病对这一人群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我们志愿者可以利用“民族传统
体育”的特点,教老人传统的有氧健身方式,如最为典型的二十四
式简化太极拳。让他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走出束缚与压抑,结交朋
友、展开团体合作表演等。
2、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吃的越来越好”,却越来越多的忽视什么是才是真正的“吃得好”,即饮食结构的合理性。我们利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特点,可以根据社区居民的提问,以及对他们的问卷调查,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出合理的建议,让“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人群与日俱增。因为这类疾病不易察觉,所以大部分因为发展成心脑血管疾病,才引起重视。我们志愿者可以设置简单的体质测试,如测血压等,为老人提供方便,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些按摩服务。
4、每逢佳节,我们还可以带来表演,表演内容一般包括:唱歌、小品、健美操表演、武术表演、游戏互动等。还应安排社区中爷爷奶奶们的集体舞或唱歌等表演以及志愿者和社区联合的表演。力争让每位老人开心过节。并可根据不同的节日安排不同的活动。
以上的服务项目,我们会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也希望在与社区和被服务对象的交流中得到意见和建议。
体育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0年03月
第五篇:社区 科普宣传志愿服务项目方案
Xxxx社区志愿者科普宣传志愿服务
-------项目方案
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科普宣传工作力度,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我社区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科普活动,进一步营造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我社区科普工作深入发展,不断促进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一、加强认识、强化组织领导、保障经费。
玉林东路社区在结对单位武侯区科技局党组织的指导下,提出了社区科普的发展建设和科普教育的发展目标,遵循科协“三个服务”的宗旨,建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科普领导小组。除特设专职人员分管科普工作以外,我社区还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网络的建设,充分发挥院落民情议事小组长的作用,将各项科普工作进行细化。在计生、妇女儿童、法律、文化、青少年等科普工作方面还安排具体负责人员,各方面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社区安排了科普专项经费用于购买科普书籍、更新科普画廊内容、青少年教育、各种健康知识讲座和法律知识讲座、开展有影响力和特色的大型科普活动,确保科普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提高社区文化口味,营造强烈的科普。
二、强化教育宣传,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
社区成立了科普自愿者队伍,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形式指导居民群众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和居民开展学习健康、卫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等各类科普文化,坚持以科学的头脑武装人。社区建立了“科普画廊”,4个“文化长廊,2个橱窗。设立有科普、法制、计生、青少年等专栏,充分发挥这些宣传阵地的作用,紧紧围绕社区公民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经常性地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社区建立了数支文体活动队伍,如京剧发烧友队、老年合唱队、老年舞蹈队、老年腰鼓队、健身体操队、太极拳队等,常年活动在社区内带领居民群众参与各类健康文体活动,反对迷信和邪教,倡导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和现代文明的生活习惯,从而在社区内营造出了浓厚的科普氛围。
三、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让科普深入人心。
我们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服务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将科普知识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人心中去。
1、社区每年3月在玉林街开展科技之春大型活动
在活动中就安全消防知识普及、子女入学问题、法律知识普及、计划生育、生殖卫生与保健等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并发放科普宣传知识手册。同时社区计生协会、社区残疾人协会、老年协会、劳动保障工作站分别接受群众现场咨询和求助。
2、爱心助成长,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
我们对社区内所有学龄儿童进行了登记,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帮助措施。针对家庭困难的单亲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我们广泛地发动社会捐资助学,对有心理缺陷的儿童我们聘请了心理
专家对其进行心理咨询。我们还为社区内的青少年聘请了心理医生张见远作社区孩子们的“知心叔叔”,让孩子们有心事的时候有可以随意倾述和寻求帮助的大朋友。
我社区在开展青少年活动中,发现很多青少年喜欢上网吧,目 前许多网吧环境差,形形色色的社会人员给青少年来了不健康的影响。为了给青少年一片洁净的网络空间,引导青少年正确、健康地上网,我社区开设了少儿绿色网络空间,为青少年在网络世界学习知识、开拓视野提供了最佳的去出。我社区在2006年6月还开通了“未来天空”网站,并推出了“少年博客”、“网上教师”、“知心叔叔”、“家长沙龙”等未成年人教育专题栏目。
我们还在区科技局的指导下,策划并开展了“爱心助成长”的“童 心导善”系列志愿者活动,发动志愿者与社区儿童爱心互动,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提高社区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了将学校、家庭、社区三方相结合,社区还开设了面向小学生家庭的托管教育中心,从解决一些双职工家庭子女吃饭难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难等问题入手,开办了学生午托、晚托、课外兴趣培训等服务项目,为辖区内的小学生提供就餐、家教和兴趣培养一条龙服务。
3、科普志愿者爱心结对,关爱“空巢”老人
近年来,随着老人的增多,社会日渐老龄化。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社区内的1500余名老人进行了摸底调查,了解到有一部分老人子女不在身边,长期单独居住,缺少与年青人的沟通和对社会的了解,容易上当受骗。我们将组织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分头进入空巢老人家中。与老人亲切交流、促膝谈心,志愿者们将与老人签订帮扶结对书,承诺以后将协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定期上门为老人服务,陪老人聊天解闷和心理交流,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社区每月举办一次老年健康知识讲座,指导老年人了解各种老年疾病的预防保健与治疗。对个别性格偏激的老人,社区两委会成员经常带领科普志愿者上门慰问和看望,陪他们谈心和聊天,让老人开阔视野和心胸,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困难。通过这项些活动,我社区的老人们普遍养成了有病看医生,有事找社区的习惯,拒绝“邪教”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也使我社区成为“无邪教”社区。
四、积极普及科普知识,打造和谐的人居关系。
我们以社区综治办为依托,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社区巡逻和社区三员队伍的作用,深入社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咨询活动。落实“四五”普法计划,组织社区居民上法律课,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社区群众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了解基本国策、学习《残疾人权益保护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障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老年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我们还与四川明之鉴律师事务所签定了友好协议,该事务所每月定期指派资深律师到社区内挂牌免费咨询服务,为残疾人、孤寡老人、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和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协助社区进行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工作,帮教“两劳”回归人员,扫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安全文明和谐社区。
社区每年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培训,法律咨询,开展街头毒品知识和禁毒宣传一次、进入校园进行大型普法宣传一次。
社区建立了“爱心加油站”常年组织群众邻里互助,每年接受社区各类捐赠上万元,为贫困家庭和特殊困难群体送上一份关怀与温暖,每年受惠群众达100多人次。
每年7、8月,为了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精神生活,社区将开办为期两个月的“玉林夜话”龙门阵擂台赛。社区科普志愿者在每周一、三、五晚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到各院落以龙门阵擂台赛的形式进行科普知识宣传、与居民群众谈心摆龙门阵,既融洽了群众关系,也让科普知识深入人心。
今年我社区还开展了全面健身运动系列活动,院落文化节及周末才艺秀等活动,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了展示才艺,学习交流的艺术平台,增强了居民对科普的乐趣和兴趣,也加深了居民之间的感情
通过科普活动的开展,我们深深体会到良好科学风尚,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支柱与基础。通过科普,我社区初步形成了和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社区居民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Xxxx社区居委会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