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家庄市出台创业补贴办法
石家庄市出台《扶持创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创业实训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创业项目征集推介管理办法》、《创业帮扶定点服务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等多项鼓励和扶持创业的政策,以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
据了解,石家庄市每年将安排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专项用于引导、鼓励和扶持全民创业。扶持创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创业孵化园补贴、优秀创业项目奖励、创业实训、创业补助、创业项目资源库运行维护、创业服务专家聘请、各类创业服务专项活动、创业企业奖励、小额贷款贴息等。
为强化对创业孵化基地的管理,该市明确规定,创业孵化基地如果被孵化创业实体投诉并经查实3次以上的,认定满一年未开展创业孵化工作的,孵化成功率低于50%的,不按规定参加年度考核评估的,存在违法违规经营的,创业孵化基地将被取消资格,收回证书及牌匾,并向社会公布。为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该市规定,经认定的市级定点孵化基地,对经市创业指导中心推荐并入驻定点孵化基地的创业实体户数,按照每年每户4000元的标准对孵化基地管理服务进行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入驻定点创业孵化基地并正常经营满一年的创业实体,给予一定额度的场地租赁补贴,每个创业实体每年补贴最高不超过3万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为搞好创业实训基地建设,该市规定,创业实训定点基地安排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创业人员,并能进行不超过6个月的创业实训,按接受符合条件的实训人员数量给予实训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
按照《创业项目征集推介管理办法》,市劳动就业服务局负责面向社会开发和征集创业项目。开发征集的创业项目经过评估论证通过,并入选市创业项目库的,对创业项目提供方按每个项目2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入选创业项目库的,被创业者使用的项目(新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创业成功连续经营6个月以上、市场前景好、投资小、见效快的),且带动就业达到一定人数的,给予每个项目2000元至5000元的奖励。经认定的市级创业帮扶定点服务机构以及省级定点帮扶机构,在完成省级任务指标外每帮扶一人成功创业,同时带动两人以上就业且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帮扶机构1500元的补贴。
第二篇:青岛新能源车补贴办法出台
青岛新能源车补贴办法出台
2014年08月18日 09:08 来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网 作者:媒体综合
【Chinaev 摘要】8月15日,青岛市财政局发布公告,正式印发《青岛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财政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由市财政进行补助,其中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按中央财政补助标准1:1给予本市财政补助,且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车辆售价的60%。
《办法》中明确提出,本市财政补助对象是消费者和充电设施建设企业,其中,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财政补助后支付车辆购置费用,在享受中央和青岛市政府双补的同时,消费者还可以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
根据不同车型,补助标准也不相同。其中,纯电动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乘式)客车:每辆按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的20%给予本市财政补助。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乘式)乘用车:每辆按中央财政补助标准1:1给予本市财政补助,且中央财政和本市财政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纯电动专用车(主要是邮政、物流、环卫等):按电池容量每千瓦时补助1000元,且每辆补助总额不超过中央财政补助最高标准的20%。燃料电池车:每辆按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的20%给予本市财政补助。而对于充电设施建设企业,青岛市将按公共充电桩设备投资额(不含土建工程及其他支出)的30%给予本市财政补助。该《办法》针对的是在2014年和2015年两年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和充电设施建设企业。
那么,谁将为青岛新能源汽车补贴埋单呢?《办法》规定,本市财政补助实行属地管理原则,由市级和区市财政分级负担。其中,公交集团、交运集团(仅限市内三区和崂山区、城阳区)购买的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乘式)客车,由市财政给予补助;其他区市公交公司购买的客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区市财政给予补助。市直、区市行政事业单位购买的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乘式)乘用车,分别由市级和区市财政给予补助。其他单位(个人)购买的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乘式)客车及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本市财政补助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市财政和所在区市财政各负担50%。公共充电桩建设财政补助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市财政和所在区市财政各负担50%。
据了解,去年9月17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纯电动乘用车每辆补助3.5万至6万元不等,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则每辆补助3.5万元。纯电动客车每辆补助标准为30万至50万元,混合动力客车每辆则补助25万元。燃料电池车补助20万元/辆,具体的补助金额根据车长和可行驶历程而定。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央对新能源汽车的补助标准每年会递减5%不同,青岛的补助标准在2014年和2015年是不变的。媒体解读 多个新能源主力车型有望来青
从去年9月开始,中国的新能源车骤然驶入高速通道,先是国家正式公布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补贴额度达到7万元至12万元;接着,全球电动车的“明星车型”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除此之外,包括比亚迪“秦”、荣威E50、北汽E150EV等主力新能源车型也登陆上海、北京等新能源试点城市。
不过,记者从上汽荣威、比亚迪、奇瑞等在青的4S店了解到,目前这些车型的新能源车青岛4S店都没有,新能源车进驻青岛的还很少。“因为之前青岛没有补贴,新能源车比较贵,如果有顾客想要买新能源车,为了帮助顾客享受补贴政策,我们会采取在青岛下单,通过公司在深圳等地的4S店购买。以比亚迪„秦‟为例,这种购买方法可以帮顾客省3.5万元。”比亚迪青岛4S店工作人员说,“青岛补贴政策出来以后,肯定就不一样了,一些主力车型都会慢慢进入青岛市场。” 2 补贴标准不逐年递减
“比如青岛在跑的电动公交车,购买一辆需要花费150万元左右,按照政策,国家给补贴50万元。”青岛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产业处处长张宁介绍,补贴政策有不同规格,补贴的多少是根据新能源汽车的车辆大小和车辆里程数来决定的。公交车、小轿车按照规格各有各的补贴标准。
“在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中,这次青岛所出台的补贴政策是优惠补贴力度最大的。”张宁说,不是所有的新能源汽车都按规定的数额补贴,为了防止一些低档次新能源汽车补贴过多,有一个最高补贴额度,其中规定,国家和地方加起来补贴总数不超过原车公告价的60%。
“补贴力度大,首先是降低了一次性购车的负担,可以有效解决电动车价格相对较高的瓶颈和困难。”张宁说。记者采访了解到,市场上新能源车定价通常是可比汽油车定价的2倍到3倍,比如比亚迪新能源车E6定价31万到33万元不等,可比亚迪S6定价10万到13万元。据了解,与中央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每年会递减5%不同,青岛的补贴标准在2014年和2015年是不变的。3 补助充电设施建设企业
张宁表示,新能源汽车推广制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新能源汽车本身技术有一定的局限,导致车价较高,通过国家补贴政策可以弥补这一制约因素;二是新能源汽车使用方便性的问题。张宁说,从充电特性上来说,新能源汽车要真的推广到寻常百姓家,首先要有固定充电设备,让充电变简单。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要以固定停车位充电为主,公共充电为辅。“这次的补贴政策里提到,会给充电设施建设企业进行一定的补助,这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弥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题。”张宁说。
今年重金进入充电设备行业的岛城上市公司特锐德董秘刘甲坤则认为,青岛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落地打响了岛城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发令枪。他说:“不光是充电桩,整个充电设备领域都会受到刺激,企业也会加快在充电设备在青岛的布局。” 4 明年拟推1500辆电动出租
“目前青岛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只存在于公交领域。”张宁介绍,目前公交集团、交运集团以及青岛开发区公交巴士有限公司三家公交公司有电动公交车的运行和购买计划,“今年年底青岛的新能源公交车数量要达到1000辆。”
记者了解到,到2015年年底,青岛将有5200辆电动汽车,涵盖公交、出租、公务用车等公共领域用车。“在新能源出租车方面,明年年底青岛力争推广应用1500辆。”张宁说。这就表明,青岛市民在明年会坐上电动出租车。“随着青岛本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落地,青岛的新能源车辆估计将增多,特别是个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方面,将有一个大的提升。”张宁说,“新能源汽车的增多无疑会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可以有效降低污染,有利于节能减排。还可以减少对于石油的依赖,对国家的能源安全也有好处。” 其他试点城市的补贴力度多大?
2010年,深圳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率先出台。目前,深圳市购买电动车、插电式混动车可享受国家与地方1:1补贴政策。
2014年1月,北京出台《北京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管理办法》,在北京市购买新能源车的补贴与国家相一致,即按照国家和北京市1:1的比例确定补助标准,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和北京市财政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不过,北京市仅对于小型、微型纯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给予补贴,而国家补贴政策中的插电式混动车型不在其中。5月20日,上海发布《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该办法显示,对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额度为4万元/辆,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的补贴额度为3万元/辆。燃料电池乘用车和商用车的补贴标准则分别高达20万元/辆和50万元/辆。对直接或组织员工一次性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10辆的法人单位,上海市再给予2000元/辆的财政补助。7月14日,天津市出台《天津市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管理办法》,天津市财政与中央财政按照1:1比例,对纳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在津销售的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专用车给予补贴,补贴额度最高为11.4万元。
第三篇:深圳市自主创业补贴办法
深圳市自主创业补贴办法
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意见》(深府〔2009〕143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补贴范围
在我市自主创业或带动就业的本市登记失业人员、农转居失业人员、归国留学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随军家属、残疾人及毕业2年以内的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及技校毕业生(以下简称自主创业人员)。
二、补贴内容
(一)小额担保贷款贴息。
自主创业人员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的,由财政部门按规定予以贴息,具体按《关于进一步改进我市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深人社规〔2009〕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场租补贴。
自主创业人员在经市或区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创业示范基地或孵化园区内领取营业证照并持续正常经营的,给予连续三年的场租补贴,每户每月场租补贴最高限额分别为:第一年1000元,第二年800元,第三年600元,月实际租金低于月场租补贴限额的,按实际租金给予补贴。
(三)社会保险补贴。
1.本市登记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创业的,凭营业执照到失业保险机构申请一次性支付余下期限应当领取的失业救济金。
2.自主创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并持续正常经营的,其本人已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市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的当年企业最低缴交社会保险费标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其个人应缴交的社会保险费仍由其本人承担。
3.对因创业失败处于失业状态且办理了失业登记的本市居民及时提供各种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个人自愿缴交社会保险费的,按同等标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四)税费补贴。
自主创业人员创办注册资金在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小型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包括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经营)的,根据其带动本市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和纳税情况,按每带动一名失业人员就业给予每年1000元标准的税费补贴,每户每年补贴最高限额为8000元,年实际纳税额(不包括实际减免税额)低于补贴金额的,按实际纳税额给予补贴。
(五)首次创业补贴。
自主创业人员首次创业,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经营资质(以下统称营业证照),且正常纳税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每户4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六)创造就业岗位奖励。
自主创业人员创办的创业实体每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并与本市登记失业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对于履行劳动合同3个月以上并为上岗员工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的,按每个岗位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七)自主创业人员符合上述补贴项目条件的可同时享受相关补贴。
三、补贴期限
首次创业补贴和创造就业岗位奖励属一次性补贴;场租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费补贴最长期限不超过3年;自主创业人员创业失败的,社会保险补贴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
四、申报要求
自主创业人员申报补贴,需按补贴项目类别分别提交有关资料:
(一)申报社会保险补贴。
1.《深圳市自主创业补贴申请表》;
2.自主创业人员就业登记证明;
3.申请人户口本、身份证(查验原件,留存复印件);
4.毕业证或其他相关证明(查验原件,留存复印件);
5.自主创业人员银行帐户;
6.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民办非企业法人证明或其他经营资质证明;
7.缴纳社会保险清单。
自主创业人员创业失败申请社会保险补贴的,除提供上述第1至5项、第7项资料外,还需提供营业证照注销登记的证明(查验原件,留存复印件)以及失业证。
(二)申报场租补贴。
除提供本条第(一)项中1至6项资料外,还需提供合法有效的场租发票(查验原件,留存复印件)。
(三)申报税费补贴和创造就业岗位奖励。
除提供本条第(一)项中1至6项资料外,还需提供带动就业证明资料,包括招用本市登记失业人员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就业登记证明、缴纳社会保险清单、工资支付凭证(工资表)等(查验原件,留存复印件),以及纳税证明(但申请创造就业岗位奖励的除外)。
(四)申报首次创业补贴。
只需提供本条第(一)项中1至6项资料,以及纳税证明。
五、办理机构
(一)自主创业人员申请自主创业补贴由创业实体营业证照注册地或经营场所所在地的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资料受理和初审。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于15个工作日内通过实地考查、社区公示等方式,完成对申请人资格和申报资料审核。对于考查合格、资料齐全和公示无异议的申请人,将其资料上报市或区就业服务机构;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及时退回其申报资料。
(二)市或区就业服务机构负责有关申报资料终审,并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上报资料的复核。对审核不合格的的申请人,及时回复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并说明理由。
(三)市、区两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负责自主创业户籍残疾人各项创业补贴的申报受理、审核及补贴发放工作。
六、资金管理
(一)自主创业补贴的资金拨付,按就业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扶持本市登记失业人员创业的各项资金由失业保险促进就业资金和按现行体制分别由市、区财政承担;扶持残疾人创业的各项资金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扶持其他人员创业的各项资金由失业保险促进就业资金和市财政承担。
(三)自主创业补贴每3个月结算一次。
七、本办法自2009年8月1日起执行
创业实体享受上述有关补贴必须是2009年8月1日后领取营业证照并在我市履行纳税义务的实体。
第四篇:创业孵化基地租金补贴办法
一、适用对象及条件:
1.入驻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创业孵化基地的单位其法人为本地户籍创业人员。
2.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企业吸纳具有本地区户籍且在就业年龄段内、纳入劳动保障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人员达30%以上,创业实体领取营业执照正常经营三个月以上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
二、申请流程:
1.创业孵化基地内符合条件的创业实体每年一次于第四季度(特殊情况例外)前携带以下材料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申请(由创业孵化基地统一汇总材料;区级创业孵化基地直接上报、各乡镇孵化基地由各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上报):
(1)《市区创业孵化基地租金补贴申请表》;
(2)工商营业执照;
(3)本人身份证、户口簿;
(4)《就业登记证》(劳动手册)
(5)税务登记证
(6)租房合同
(7)租金发票(收据)
(8)社会保险登记证及相关缴费凭证
(9)银行帐号
以上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2.由符合条件的经营户提出申请经创业孵化基地确认盖章,所在地的劳动保障中心初审签字,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审核后的书面材料加电子文档一并报送区财政局,经区财政局核准后划款至市区再就业工程基金帐户,再转划申请单位。
三、补贴标准:
租金补贴标准:第一年为租金的20%;第二年为租金的15%;第三年为租金的10%,每年租金补贴最高不超过5000元。
四、注意事项:
1.对创业实体租金补贴实行先交租金,后补贴的办法。
2.国家限制的行业不予享受租金补贴,如:桑拿、网吧、按摩等
3.享受补贴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创业人员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后,因经营发生困难确实需要调整的,可以与孵化基地协商后退租,但不得转租。
4.申请租金补贴的经营户需公示在创业孵化基地公示栏,公示后无异议方可进行补贴。
5.本办法由区人社局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石家庄市节约用水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石家庄市节约用水办法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总则 用水管理
城市再生水及雨水利用 保障措施 监督检查 法律责任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节约用水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石家庄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市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状况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用水方针,统一调配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实行计划用水、取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原则,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工程、科技等措施,促进节约用水。
区域发展、重点区域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进行水资源论证。
第四条 本市建立健全节约用水责任和考核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节约用水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组织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用水意识。
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五条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市节水管理部门,负责全市节约用水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拟订节约用水政策、编制规划并监督实施,指导节水型社会建设。
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未设臵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区人民政府指定的节约用水管理机构,是所辖行政区的节水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监督管理等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节约用水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的节约用水工作,组织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推进节水型村镇、节水型社区建设;发现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开展节约用水相关工作;发现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应当进行劝阻,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 对在节约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具体办法由市节水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章 用水管理
第八条 本市实行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市节水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生活用新水适度增长、环境用新水控制增长、工业用新水零增长、农业用新水负增长的原则,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配臵水资源,逐级分解用水总量指标;对已经超过用水总量指标的区域或者行业,不再增加该区域或者行业的取用新水指标。
市和区、县节水管理部门应当依据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用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 本市实行产业用水效率准入制度。市发展与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节水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水资源状况,制定本市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投资项目指导目录和限制发展项目名录,限制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发展。
本市建立健全高耗水项目和单位重点监控机制,强化用水监控管理;严格限制以水为原料的生产企业、人造滑雪场、高尔夫球场、洗浴场所等高耗水项目发展。
本办法所称洗浴场所,是指市商务主管部门公布的大众便民浴池以外的洗浴场所。
取用地热水的单位,应当对地热水进行梯级利用,其节约用水方案报节水管理部门审核备案。
第十条 节水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用水计划、相关行业用水定额和用水单位的生活、生产经营需要,核定用水单位的用水计划,在每年3月底前将用水计划下达到相关用水单位。公共供水单位依据节水管理部门核定的用水计划向其用水户下达供用水计划。
新增用水单位或者用水单位需要调整用水计划的,应当到节水管理部门申请核定或者调整用水计划。
工程施工、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需要临时用水的,应当向节水管理部门申请临时用水计划。
供水单位不得向未取得用水计划的用水单位供水。
第十一条 公共供水单位应当与用水单位签订供水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约定用水单位拒不履行合同规定的,经节水管理部门通知后,供水单位停止供水;因采取停止供水措施而发生的管道改造损失等费用由违法用水单位承担。
第十二条 用水单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迁移的,应当及时到市或者相关区、县节水管理部门申请重新核定取水指标。
第十三条 取水应当计量、缴费。
供水单位和用水户应当安装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计量设施,并加强对计量设施的检查与日常维护,保证计量准确。供水单位应当按规定对计量设施定期进行校验,发现计量设施损坏的,应当及时修理或者更换。
用水单位无取水计量设施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安装,并自取水之日起,按照工程设计取水能力或者取水设备额定流量全时程运行计算取水量,直至安装水计量设施为止。
第十四条 用水单位有两类及以上用水性质类别,需要执行不同用水价格的,应当分别安装计量设施。
用水单位未分类安装计量设施的,按照该单位用水类别中水价最高的标准缴费。
第十五条 节水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直接从地表、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水计量设施的查验,按时收取水资源费。6
供水单位应当完善用水计量和查表制度,准确记录用水量,按时收取水费。
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节水管理部门和供水单位工作人员的查表、收费工作。
第十六条 供水单位、再生水生产企业应当按规定向节水管理部门报送本单位供水情况及用水单位用水变化情况或者实际用水量。
第十七条 用水单位应当按照节水管理部门下达的取水指标用水,节水管理部门对用水单位进行定期考核。
公共管网供水的用水单位超出用水指标用水的,除据实缴纳水费外,并按下列标准缴纳加价水费:超计划用水百分之十以下(含百分之十)的,超用部分加价一倍;超计划用水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含百分之二十)的,超用部分加价二倍;超计划用水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超用部分加价三倍。
自备水源供水的用水单位超出取水指标用水的,除据实缴纳水资源费外,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2010]第16号令公布的《河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执行。
第三章 城市再生水及雨水利用
第十八条 再生水(雨水)利用应当列入城市发展整体规划,与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统筹安排。
城市再生水是指城市污水和废水经处理净化后,水质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
再生水利用设施是指再生水的集水、净化处理、供水、计量、检测设施及其他附属设施。
再生水主要用于厕所冲洗、园林绿化、道路清洁、车辆冲洗、基建施工、景观环境、设备冷却、工业生产等可以接受其水质标准的用水。
第十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日可回收水量在45立方米以上,日再生水需水量在30立方米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水量平衡计算的基础上,同期自建相应规模的再生水利用设施:
(一)建筑面积在2万平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商场、综合性服务楼及高层住宅;
(二)建筑面积在2万平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学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
(三)建筑面积在3万平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或者其他建筑区等。
第二十条 原已建成使用的工程项目,日可回收水量在75立方米以上,日再生水需水量在50立方米以上,且具备建设场地等条件的,产权单位或者物业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节水管理部门的要求建设相应规模的再生水利用设施。
第二十一条 符合第十九、第二十条规定,但可以使用其他再生水利用设施供水的,经节水管理部门核实后,可以不单独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但需要配套建设再生水用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和使用再生水。
第二十二条 再生水(雨水)利用设施的设计、施工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建设单位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论证后,应当到节水管理部门办理建设备案。
第二十三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和从事再生水经营活动。
第二十四条 再生水的价格应当与自来水价格保持适当差价,按低于自来水价格的一定比例确定,具体价格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 再生水运营管理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应当做到装表计量,按量收费,不得擅自间断供水或者停止供水。因设施检修等原因需要停止供水的,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用水户。
第二十六条 再生水利用设施的产权单位或运营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再生水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保证再生水利用设施正常运行,同时按规定对出水水质进行日常化验;节水管理部门委托具有水质检测资质的单位定期检测,确保再生水水质符合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标准。
第二十七条 已建、新建、改建、扩建的污水处理厂,应当按照节水专业规划建设相应的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
第二十八条 园林、绿化、景观、洗车、环卫及建设施工用水,应当首先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再生水。
提供洗车服务的用水单位应当建设水循环利用设施,暂不具备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条件的,实行再生水配送制,禁止使用地下水、自来水冲洗车辆。
第二十九条 雨水收集利用是指针对因建筑屋顶、路面硬化导致区域内径流量增加,而采取的对雨水进行就地收集、入渗、储存、处理、利用等措施。
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是指雨水的收集设施、入渗设施、储存回用设施、处理设施、调蓄排放设施及相关附属设施等的总称。
第三十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节水“三同时”的要求,同期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一)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建(构)筑物占地与路面硬化面积之和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
(二)总用地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广场、绿地等市政工程项目;
(三)城市道路及高架桥等市政工程项目。
有特殊污染源的医院、化工、制药、金属冶炼和加工企业等,在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时,建设单位应当召开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的专题论证会。
第三十一条 已建成企业、单位、住宅小区和公园、广场、绿地、城市道路、高架桥等市政基础设施,具备建设场地条件的,产权单位、管理单位或者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要求逐步补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各县(市)区政府和各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或组织各产权单位、管理单位或者物业管理企业补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第三十二条 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设计、施工,要结合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建设,遵循建设工程地面硬化后不增加建
设区域内雨水径流量和外排水总量的原则,严格按照《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和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一)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建筑物屋顶,其雨水应当集中引入储水设施处理后利用,或者引入地面透水区域,如绿地、透水路面等进行蓄渗回补;
(二)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庭院、广场、停车场、公园、人行道、步行街等建设工程,应当首先按照建设标准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者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入渗回补,或者引入储水设施处理利用;
(三)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城市道路及高架桥等市政基础设施,其路面雨水应当结合沿线的绿化灌溉,设计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第三十三条 收集处理后的雨水主要用于绿化、道路清洁、冲厕、景观环境用水和回补地下水等。回用的雨水水质应当根据用途确定,除达到《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规定的水质指标外,其余指标应当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 再生水与雨水的输配水管道、水箱等外部设施表面应涂成浅绿色,并严禁与自来水、地下水供水管道直接连接,出水口必须标有“非饮用水”字样和其他明显标志。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直接从地表、地下取水的,应当依法进行水资源论证;对取用公共管网水或者再生水的建设项目,节水管理部门逐步建立水资源评价制度。
第三十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规划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省节水标准和规范,进行节水设施设计,并单独成册;在审图阶段,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应组织有节水管理部门参加的联合审查,并按规定严格审查节水相关内容。未配套设计节水设施方案的,项目主管部门不予审批。节水设计方案未经节水管理部门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的立项文件不得作为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后续许可的依据。
节水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节水管理部门或市行政服务中心申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使用,节水管理部门不予核定取水计划,供水单位不得供水。
节水设施包括节水器具、工艺、设备、计量设施、水循环及重复利用系统、再生水回用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第三十七条 各级政府应当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再生水、雨水利用等节水项目的资金补助以及城镇供水水质督查、检测等。具体办法由水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第三十八条 房屋拆迁时拆迁人应当根据拆迁施工进度,与供水单位签订停止供水协议,明确拆迁施工现场的节水管理责任。
供水单位应当配合拆迁施工进度,采取措施及时关闭拆迁施工现场的供水管线。
第三十九条 工业用水单位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水的重复利用率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未达到规定标准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仍未达到标准的,由节水管理部门核减用水指标。
工业用水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
间接冷却水应当循环使用,循环使用率不得低于97%。
第四十条 以水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应当采用节水型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损耗。纯净水生产企业产水率不得低于原料水的70%。生产后的尾水应当回收利用,不得直接排放。
第四十一条 现场制、售饮用水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安装尾水回收设施,对尾水进行利用,不得直接排放,并依照本市有关规定向设备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未安装尾水回收设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提供水源;违反规定提供水源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对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安装的现场制、售饮用水设备,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6个月内安装尾水回收设施。
第四十二条 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林、牧、渔业用水结构。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状况,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高效益节水型农业,限制并压缩耗水量大、效益低的农作物种植面积。
第四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农业节水工作,推广应用微滴灌、管灌、膜下沟灌、渠道防渗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大水漫灌,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推行平整土地、缩块改畦、少耕免耕、耙耱保墒、地膜覆盖、化学保水及种植抗旱作物等农艺措施,全面提高农业节水效益。
第四十四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农业灌溉建设项目和新建农业灌溉水井,在申请取水许可时,应当附有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议书或者其他节水措施。已建成的农业灌溉工程应当有计划地完成节水改造。
第四十五条 节水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农业节水灌溉试验,推行灌溉计量用水,安装计量设备,逐步完善计量措施。利用供水工程供水的用水必须安装计量设备。
要加强农业灌溉设施管理维护,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和渗漏。逐步做到按定额配臵灌溉水量,并按水量收取水费。
深化小型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管护主体责任;推进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实行用水的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职能明确、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推行“定额管理、用水收费、阶梯水价、节奖超罚”的农业节水新机制,各用水组织根据农作物需水情况向协会报告,并办理用水计划。
加强农业灌溉管理制度和农田节水灌溉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建设,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水平。
第四十六条 对农业节约用水项目、设计中含有节约用水措施的农业开发项目,有关部门应当优先立项。
第四十七条 农业用井改为非农业用途的,用水单位应当到节水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重新核定用水指标,并按照新的用水性质类别计价缴费。
第四十八条 本市支持农民用水者协会等基层管水组织依据章程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基层管水组织可以接受委托承办有关节约用水管理事项。
第四十九条 鼓励绿化使用雨水和再生水,逐步减少使用自来水。
城镇地区的绿地、树木、花卉应当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绿化用水效率。
住宅小区、单位内部的景观环境用水和其他市政杂用用水,应当使用雨水或者再生水,不得使用自来水或地下水。
第五十条 市水务局、市城管委、市园林局等相关部门负责管理的贮水塘坝、民心河、外环水系、湿地等,应作为拦蓄收集雨洪水工程设施利用,建设单位不得填埋。
第五十一条 提供洗车服务的用水单位,应当向节水管理部门报送已建成水循环利用设施的登记表和再生水供水合同,登记表的格式由市节水管理部门制定。
第五十二条 供水单位或者节水管理部门应当逐步为以水为原料的生产企业、高尔夫球场、游泳池、洗浴场所等高耗水单位安装用水数据远传设备。
按照前款规定安装用水数据远传设备的高耗水单位和用水户,应当保证设备正常使用,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拆除。
第五十三条 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耗水量高的设备、产品以及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
市节水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时向社会推荐国家公布的 “节水器具名录”和“明令淘汰用水器具名录”。
第五十四条 供水单位应当加强供水管网改造和日常巡查、维护管理,如实记录巡查和维护管理情况,提高供水管网监测和维护管理水平,降低供水管网的漏失率。
公共供水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抢修电话,出现故障应当及时抢修。
第五十五条 节水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当建立水资源实时监控、资源优化配臵和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用水信息统计、报告制度。
用水单位用水可能超出用水指标时,节水管理部门应当给予预警提示。
第五十六条 在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城市供水突发事件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停止对高耗水单位的生产经营供水。
第五十七条 用水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做好下列工作:
(一)建立健全节约用水责任制,建设节水型单位;
(二)设立节水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具体负责节约用水工作;
(三)建立用水台帐,开展用水统计分析,明确用水计划、节水目标、节水措施,每4年进行一次合理用水分析或者水平衡测试。
(四)加强用水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
(五)开展节约用水宣传。
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加强节约用水的内部管理,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水产品、设备、工艺,提高节约用水水平。
第五十八条 公共供水设施、消防设施的管理责任人应当加强对供水设施和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单位和个人浪费用水或者擅自取水。
第五十九条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播放和刊登节约用水公益广告。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节约用水知识列入学校教育内容。
旅行社接待游客时,应当进行节约用水宣传,提高游客的节约用水意识。
饭店、影剧院、体育场馆、医院、学校、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候车室、候机厅等公共场所应当设臵节约用水宣传标语,宣传节约用水知识。
第六十条 本市加快建立节水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和节水设备、节水器具研制生产体系。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节水科学技术研究,整合节水科技资源,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发研制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以及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一条 节水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供水单位、用水单位和用水户节约用水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六十二条 节约用水监督检查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现场开展检查,调查了解节水管理、内部管网及设施运行等有关情况;
(二)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就节约用水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三)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并有权复制;
(四)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法行为,履行法定义务。
监督检查人员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对监督检查工作应当给予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第六十三条 节水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取水量较大单位用水的日常监督管理,增加对高耗水单位的检查频次,对 21
发现的浪费用水行为及时处理;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实行联合检查。
第六十四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节水管理部门或者节水执法部门举报浪费用水行为,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接到举报的有关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并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浪费用水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市节水管理部门会同市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制定。
节水管理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举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视情节轻重,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用水单位未取得用水指标擅自用水的,要补缴水费,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二)供水单位、再生水生产企业和其他直接从地表水体、地下水体取用水资源的单位,未按照规定报送供水情况、实际用水量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三)用水单位不按时缴纳累进加价费用的,按日加收滞纳部分千分之二的滞纳金;
(四)老旧建筑拆迁人未与供水单位签订停止供水协议或者未按照协议要求擅自施工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的,除补缴相应费用外,并处应缴水费3倍以上15倍以下罚款。
供水单位没有正当理由故意拖延、不与拆迁人签订停止供水协议或者未及时采取措施停止供水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五)建设单位未办理再生水、雨水利用设施建设备案的,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六)非居民用水单位或者物业管理单位擅自停止使用再生水利用等节水设施,或未按规定进行水平衡测试的,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七)再生水利用设施产权单位或者再生水运营管理单位的再生水水质未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分类标准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八)从事洗车、洗浴、游泳等业务的高耗水单位和用水户单位或者个人未安装装计量设施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九)再生水利用设施的产权单位或运营管理单位擅自停止运行或者供水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十)工业用水单位有条件使用再生水但拒不使用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工业间接冷却水直接排放或者循环使用率低于97%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十一)纯净水生产企业产水率低于70%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能达标的,核减用水指标,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现场制、售饮用水单位或者个人未备案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以水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直接排放尾水、拒不安装尾水回收设施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十二)擅自改变农业用井用途的,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十三)住宅小区和单位内部的景观环境用水直接使用自来水或者地下水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十四)提供洗车服务的用水单位未建设、使用循环用水设施,或者未按规定使用再生水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未按规定报送已建成循环用水设施的登记表或者再生水供水合同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十五)高耗水单位和用水户未保证用水远传设备正常使用,或者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拆除设备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十六)生产或者销售不符合本市节水标准用水器具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按每套(件、台)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十七)用水单位不落实节约用水管理责任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或者造成浪费用水等不良后果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十八)用水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浪费用水的,节水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用水总量控制的要求,核减下一取水指标。
第六十六条 由节水管理部门做出的处罚决定,对处罚决定有异议的,被处罚单位或个人可以依法向同级人民政府或其上级节水管理部门提出行政复议,也可直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拒不接受节水管理部门做出的处罚决定,同时又不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由节水管理部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七条 节水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履行职责,行政不作为的;
(二)在国家、省及本办法规定之外乱收费、乱罚款的;
(三)在核定或者调整用水单位用水指标时,故意压低或者增加计划用水指标的;
(四)未依法收取累进费用的;
(五)其他不履行或者不依法履行职责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八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第六十九条 本办法由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