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兴步入公共自行车时代
小橙车走进我们的生活
9月,长兴也将驶入公共自行车时代,停车点上一辆辆崭新的自行车,它的车架呈橙色,人们都亲切地称它为“小橙车”。
办卡:带上钱和相关证件的原件、复印件办借车卡
借车:将借车卡放在锁车柱刷卡区内刷卡,语音提示“借车成功,请取车”后30秒内将车取出。
锁车:将中途借车卡放在自行车后刷卡区内,按下红色“锁车/开锁”按钮,语音提示“车辆已锁定”即锁车成功。
中途开锁: 将借车卡放在自行车后刷卡区内,按下红色“锁车/开锁”按钮,语音提示“车辆已解锁”即开锁成功。
还车:将车辆推入锁车柱插口,语音提示“车已还好,请刷卡”;将借车卡放在锁车柱刷卡区内刷卡,语音提示“还车成功,谢谢使用”即还车成功。小橙车有5个办卡点:交通局、体育中心、旺角大厦、中心广场、水木花都
公共自行车管理将采用诚信积分制管理
积分制度: >1个小时不扣分 1-2个小时扣1分 2-3小时扣3分 3-4个小时扣10分 4-24个小时扣20分
超过24个小时按上述标准循环扣分
惩罚制度: 分数少于70分停用1个月,1个月后激活; 分数少于40分停用3个月,3个月后重新激活时须签订《诚信承诺书》;
分数0分停止使用1年,1年后重新激活时须签订《诚信承诺书》;
如连续三次借车超过24小时不还,车辆损坏或遗失不予赔偿,恶意破坏系统设备等严重
情节,经服务中心评估,有权将其列入黑名单,永久取消其借车资格!
第二篇:职业教育如何步入“互联网+”时代
职业教育如何步入“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带给职业教育改变,体现在企—校、校—师、师—生、生—资这四大关系的巨大转变。这些转变将直接影响未来职业教育的内涵与规模,甚至引发职业学校教育的系统变革。
从“教育+互联网”到“互联网+教育”,一个简单的顺序变化,却透露出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地位的转变。
转变:“互联网+”时代与职业教育四对关系
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主要有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和学习资源,进而构成四对关系,分别为:校企关系、校师关系、师生关系和生资关系。互联网极有可能改变原有的职业教育关系架构,这四对关系将随着互联网的渗入发生系统化变革。
企业与学校——从合作与伙伴到共生与互助。校企关系是职业教育宏观层面最关键的一对关系,我们往往将其定义成“合作”关系或“伙伴”关系,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将二者相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制造的发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职业更迭越加频繁,校企合作重点将向两个方面转移:一是围绕人才培养的共生关系深化,二是基于区域竞争的互助关系拓展。这是由于,职业人才动态化调整将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成本,大中型企业尚可自我培训员工,中小企业则寄望于职业学校。而“零时差”的培养学校难以独自完成,企业的配合和支持将逐渐转为自身主动行为,企业主动实施的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将更加广泛,使得校企关系将从“合作”走向“共生”。与此同时,互联网广阔的信息平台,使得跨国、跨地域的校企合作变为可能,基于全产业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有可能成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员工的培养与培训将逐步走向精益化和系统化,校企关系逐渐从“合作”走向“互助”。(甘肃技校)
学校与教师——从管从与主仆到平台与舞者。在中观层面,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是影响教育实施过程和效果的关键。目前,教师的工作来自并主要服务于学校整体的教学管理,而未来,基于互联网教学平台的跨校在线教学将广泛应用,使得教师有更多机会和精力提供专业教学服务,教师的教学服务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跨校、跨区域甚至跨国的教学将成为教学常态,而学校通过购买资源和教学服务来弥补校内教师不足也将不足为奇。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服务将不再指向单一的学校雇主,教师具有更广阔的专业发展空间,成为尽享其乐的“舞者”。
教师与学生——从直面与传授到多维与陌生。长久以来,教师和学生主要基于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文本上的知识,体传身授职业技能和素养,从学习形式上说,师生关系是“直面”性的。从学习内容载体的角度讲,教师是学习内容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在互联网时代,学习资源获取渠道多样化,链接师生关系的知识载体会发生本质变化。师生关系更多地向网络转移,并且多数集中于非教学行为,课余时间的互动将成为师生关系建立和维护的纽带,师生关系将从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师徒”情感转变为“导师—助手”关系。基于互联网的优质在线学习资源以及在线答疑,使得职业学校的教师的专业水平面临巨大考验,同时引发师生面对面交流的逐渐减少,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逐渐显现。
学生与学习资源——从单向与获取到情感与交互。学生和学习资源的关系是职业教育微观层面最核心的一对关系。由于每一种学习资源本身所能承载的内容是固定、有限、静态的,所以学习本身是学生对于知识获取和技能养成等“单向”的行为,也就构成了学生与学习资源的关系。新业态下,基于互联网的学习资源与学生之间是基于感情和交互行为的,缺少温度和情感体验的单向传递将不受欢迎,满足不了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学习资源将难以生存。
应对:“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办学转型
重视、适应和用好“互联网+”是职业教育的时代命题。拥抱“互联网+”,积极迎合互联网时代带来新要求,深化职业教育的内涵改革,尤其要在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和学习资源优化等方面进行系统变革。
开放办学,探寻基于共生与互助的多样合作。随着互联网时代校企“共生”关系的深化和“互助”关系的拓展,职业学校办学更加开放,在保持学历教育规模和质量的同时,积极融入行业企业的劳动力培训市场,通过与企业合作举办企业大学,与社区共建社区学院,发展远程教育,建设虚拟学校、网上学校,开发企业网络课程等途径,在学徒培养、员工入职培训、转岗培训、技术升级培训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准确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快速调整专业设置、培养规模、课程内容,实施学制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引进和培训成本,在协助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扩展职业学校的内涵与外延。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职业学校应从培养学生单一的岗位能力向岗位群能力,甚至全产业链职业能力拓展,将人才培养、培训和技术服务作为融入产业链的切入点,作为产业链上游的人才供给方参与到整个产业中。(甘肃技工学校)
转变理念,形成基于学生和教师发展的管理制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平台的完善,职业学校要逐步由“办学校”向“办平台”过渡,即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平台,而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由此,学校的管理重心要从服务学校的发展转向服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调整管理理念、机构设置、激励机制等。在技术层面,建设管理可视化、智能化、科学化的智慧校园管理体系;构建协同办公平台,动态呈现校园各项数据及工作进展;基于云平台技术开展智能化、人性化的信息推送、数据分析等服务;搭建身份认证、学习进程跟踪、教学进程监控等系统,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教师培训,提升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转变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时代,职业学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应侧重两大方面,一是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网络课件制作,提高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搜索、改造和使用能力;二是移动学习终端设备与软件的使用,提升教师远程操作计算机和学习终端设备的能力。其中培训形式尤为关键,教师只有亲身体验并实践才能形成上述两种信息技术能力,这就要求培训内容要基于现有的真实的学习内容,形式是通过教师的亲身体验和操作完成的。(甘肃职业中专)
资源改造,开发基于移动学习的信息化学习资源。职业院校开发了大量信息化专业教学资源,但使用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对学习者需求的考虑,因此必须及时完成对“教学资源”向“学习资源”的改造。一方面,改造要体现可视性和交互性,可将纸质文本转变为图表、动画或视频,在纸质教科书中或者在操作设备旁提供二维码,移动终端扫描即可拓展阅读材料或观看视频,从而将传统的“一维”资源改造成“三维”甚至“四维”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构建信息主动推送机制,将原来文本的、整体化的课程信息进行切割,依据教学进度向移动学习终端定时推送,改变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模式。
第三篇:公共自行车英文版
1.To buy an IC card First you have to buy an IC card and put on 300 yuan.There is a deposit of 200 yuan and the other 100 yuan is for rental.When you return the IC card, you can get your 200 yuan deposit back and what remains of the 100 yuan.The IC card can also be used on buses.2.Cost It's free to rent the bike for the first hour.After than it costs 2 yuan an hour for up to three hours.So two hours would cost 2 yuan and three hours would cost 4 yuan.Over 3 hours, each hour is 3 yuan.3.How to take the bike You should put the IC card on the machine until the green light is illuminated.When it emits a “Di~” sound , take the bike promptly.4.How to return the bike Push the bike into the machine and put the card on the machine.The green light will light up and you should hear the “Di~” sound.This means you have returned the bike properly.5.Inquiry If in doubt, put the IC card onto the machine again.Press 1 to check your money, and 3-1 is to check whether the bike has been returned correctly.
第四篇:公共自行车统计表
题目选项
1.我知道宁波有公共自行车 2.我认为宁波自行车专用车道网线充足 3.我认为宁波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充足 4.我认为宁波公共自行车车辆配置充足 5.我认为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很安全
6.我认为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很方便(手续、可达性)
7.我认为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经济实惠 8.我认为使用公共自行车能快捷到达目的地 9.我认为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很舒适 10.我认为宁波有必要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
完全不同意 4(9.52%)5(11.9%)4(9.52%)5(11.9%)2(4.76%)3(7.14%)3(7.14%)3(7.14%)3(7.14%)3(7.14%)
不同意 0(0%)4(9.52%)3(7.14%)2(4.76%)2(4.76%)2(4.76%)1(2.38%)2(4.76%)1(2.38%)2(4.76%)
一般 5(11.9%)11(26.19%)9(21.43%)12(28.57%)4(9.52%)11(26.19%)6(14.29%)7(16.67%)12(28.57%)1(2.38%)
同意 12(28.57%)14(33.33%)20(47.62%)18(42.86%)23(54.76%)17(40.48%)19(45.24%)21(50%)18(42.86%)19(45.24%)
完全同意 21(50%)8(19.05%)6(14.29%)5(11.9%)11(26.19%)9(21.43%)13(30.95%)9(21.43%)8(19.05%)17(40.48%)
第五篇:西安步入地铁时代
西安步入地铁时代
“一进到地铁站,看到二号线的文化墙,看到墙壁上的朱雀浮雕装饰,我感到,这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地铁不一样,这是我们西安人自己的地铁。”7月22日,省人大代表叶广芩在体验二号线时,对地铁内饰的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竖起了大拇指。
西安地铁二号线原定9月28日开始试运行。记者得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二号线和市民们见面的时间有可能提前,“力争在今年8月底或9月初开通试运营”。
支撑起国际化大都市骨架
在二号线试乘活动中,记者看到目前全线各车站内部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基本结束。车站装饰以灰白为主色调,配以回形纹、朱雀等标志,装饰风格彰显西安“十三朝古都”的文化特色,既显示现代交通特点,又融合西安的历史文化,在体现古城地域风情的同时,不失现代气息。
西安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北客站至会展中心段)于2006年9月动工,全长20.5公里,最高设计时速80公里。
在张家堡站记者看到,车站内通风系统、站内电梯、检票轧机、自动售票机、地铁站台屏蔽门、各类导乘牌、车辆信息电子大屏幕等安装到位,工作人员正在做进一步调试,地铁二号线正在进行列车空载试运行。
据介绍,在车站内部装修上,对钟楼等大站进行了重点设计,着重突出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风格特色,乘客除感受西安的快节奏外,也能直观地领略这座千年古都的历史文化魅力。
按照规划,西安市将建设6条地铁线路。整个轨道交通线网共设16座换乘站、150座车站、10座车辆段、4座停车场和2处控制中心,整体呈“棋盘+放射式”网状结构布局。西安地铁网的建成将延伸城市规模,支撑起国际化大都市的骨架。
同时,从空间上将北郊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浐灞生态区、南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曲江新区连为一体,强化外围组团与中心城区的联系,促进边缘区和中心区的均衡发展,优化城市结构布局,带动沿线土地开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据西安市地铁办介绍,按照最初建设规划,西安市在2015年前修建轨道线网中的骨干线——地铁一、二号线。两条线路总长51.3公里,建成后形成核心城区客流主导方向的“十”字骨干,成为西安城市发展的新动脉。
西安地铁线网规划的6条线路均位于城市主要客流走廊,主要路段均处于饱和或超饱和的交通运行状态,仅靠地面公共交通无法满足客流需求。地铁线网建成后可将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铁路北客站、城北客运站、城西客运站、半坡客运站等大型客流集散点和长途客运枢纽串联起来,服务范围覆盖全市61个主要客流走廊和52个大型客流集散点,城区线网客流覆盖率将达到85.2%,承担居民出行总量的25%,占公交总量的50%,为市民提供便捷、快速、舒适和安全的公共交通服务,有利于改善交通出行结构,适应城市不断增长的运能需求,同时能有效提高城市客运系统换乘功能,实现一体化交通。
地铁二号线的通车,将是西安城市规划固有格局的一次提升,西安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基础设施从此具备重要一环。
千年古都从此提速
按照市地铁办计划,二号线运营初期拟投放14列车。首、末班发车时间分别为6∶30和21∶30。期间,车辆间隔为10分钟,单程运行时间42分钟。
从步行到以马代步,从坐在牛车上看风景到坐在汽车里等红灯,再到现在的地铁飞驰,最迟9月初,一些西安市民可以不再看密密麻麻的红绿灯,抛开车流蜗行的烦恼,体验掌控时间的快乐,千年古都从此提速。
难能可贵的是,西安地铁在推进现代化的同时,不忘古城的保护。据了解,西安地铁从前期规划研究选线,就请文物专家一起编制地铁文物保护规划。地铁隧道埋深在地下十几米,处在文化层以下,不会伤及文物,车站施工前,都进行文物普探,发现个别文物及时请文物部门保护处理。地铁公司对全线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并开展专题研究,包括施工方法、减震措施和维护结构,施工建设采取盾构方式。所以,地基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地铁建设的需要,对文物不会产生影响。由于地铁线路全部为地下线,可以很好地保护古城风貌。地铁共投资2577万元用于文物保护工程,经过工程实践证明前期设计的文物沉降指标符合工程实际,钟楼左线、右线最大沉降值低于指标5毫米,城墙南门、北门沉降值也都在允许的范围值以内。
西安市地铁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陈东山告诉《当代陕西》,保护古城,他们的基本做法有三点。一是在线网规划阶段,避开所有的大型遗址保护区,线路的纵断面设计结构一般在15米以下,以避让地下8米文化层和降低振动对文物的影响。二是在地铁工程设计阶段,在钟楼及明城墙这些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域采取沿两侧绕行的方法,施工前对钟楼、城墙及城门洞进行预加固处理,轨道铺设采用国际上先进的钢弹簧浮置板减振道床,减少地铁运营期间对文物的影响。三是在施工阶段,加强对沿线文物的调查、普探。市文物部门根据地铁线路各站点设置情况,派专人及时跟踪监控。一旦发现文物,先停工保护现场,待妥善处理完后,再进行施工。
“其实外界对一些基本情况不太了解,就是有价值的文物大多出土于大型墓葬。我们地铁一、二号线路所处的位置在唐皇城中,就在当时的道路上,所以这些区域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大型墓葬。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方案,确保地铁建设与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工作和谐融洽。”陈东山说。
地铁是最环保的“绿色交通”,西安地铁建成后可以减少地面道路修建的规模,减轻老城的交通压力,改善人居环境,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环境风貌和整体形象,符合文物保护原则;轨道交通建成后,可以减少地面的人流、车流,特别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减少了对文物遗址的损害。
带动沿线无限商机
总投资近110亿元的地铁二号线,是西安发展史上迄今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回首建设过程,面对文物保护、交通疏导、湿陷性黄土地质、地裂缝等一系列难题,规划、财政、市政、交通、交管、园林、电信、电力、自来水公司等多个部门通力协作,抽调大量人力围绕这一工程运转,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从2006年9月29日开始,地铁建设就同800万西安市民联系在一起,共同克服各种困难,欣喜地等待着地铁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即将开通的地铁二号线也将带来无限商机。可以想象,通车后每一个地铁站点都将形成一个坐地的商圈。
一座城市的地铁不但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而且会影响沿线居民的居住和生活,这就是“地铁经济”。类比其他城市地铁对当地GDP增长的贡献率分析,西安地铁项目对地方经济的综合贡献率保守估算可达1∶7。结合当前三条主干线完成投资458亿元测算,通车后对西安地方经济至少可贡献3000多亿元。待所有规划线网建成,地铁势必将带动沿线商业、房地产及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西安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介绍,作为现代化的公共运输工具,地铁具有运输量大、经济实用、污染小等优势特点,顺应着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趋势,对拉大城市骨架、缓解交通拥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地铁三号线为例,线路布设从西南至东北,直接将西高新科技产业区、小寨商圈、大雁塔北广场、东二环立丰国际商圈、金花路轻工市场、胡家庙、辛家寨、浐灞半岛居住区、国际港务区等大型客流集散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这条最便捷、快速的连接通道,城区人口和城市功能向周边组团疏散,有助于活跃站点周边经济繁荣。
“地铁经济”还将提高西安的现代化水平。陈东山介绍,西安地铁服务肯定要高于现有公交和出租,服务标准将向民航、高铁看齐。为配合二号线通车,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已经组织了近400多名志愿者开展培训,在通车初期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导乘、咨询等服务,全方位满足市民搭乘地铁的出行需求。二号线试运营后,隧道、车站内将全部实现电信、移动、联通通讯信号和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市民在列车上打电话、上网都不会受到影响。
为确保行车安全,西安地铁更是做足了文章。西安市地铁办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二号线是西安地铁的首条线路,一旦开通就不能停下,更不能出事故,所以要抓紧做好以安全行车为重点的运营演练,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把故障隐患、事故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消除在开通之前。抓好行车组织调度,完善各岗位间的联动、协调机制,实现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确保开通万无一失。
西安地铁线网规划南至长安区韦曲,北至郑西铁路北客站,东至纺织城,西至咸阳森林公园,符合《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确定的“东连临潼,西接咸阳,南拓长安,北跨渭河”城市发展格局。
2009年,国家正式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后,西安重新修编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模拟增加到15条线路,总长约600公里。该规划拟于2040年前实施完成。在2030年前建成通车里程力争达到350公里左右,以满足国际化大都市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需求。去年初,国家批准了西安地铁建设规划修编,地铁三、四号线提前四年开工,到2017年西安将形成由6条线路组成的地下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