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红色联盟向党旗致敬
参观红色联盟向党旗致敬
伴着风和日丽的日子,跟随我园几名党员教师,一同参观了位于杭州白云路的——杭州市南山国际创意产业园。
在创意产业园的参观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南星街道杭州市南山国际创意产业园红色联盟(下面称红色联盟)。整个产业园在南星街道党工委的帮助和引领下,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在创意产业园的参观过程中,我们发现园区设施简练,主题鲜明,整个布局有条不紊。同时员工的休息、健身、办公都十分的人性化;这不仅仅是对创意产业的扶持和指引,更是我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经济加速创意产业的开发与扶持力度。加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对实现大背景下的经济转型做出了表率,体现了我党和政府,对加快第三产业改革打造具有国际化都市的配套设施具有示范性的指引作用。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发挥基层党委的力量,深入企业、指引发展;也是我党实践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
根据“三学三思五问”理论普学活动的目标:让党员干部“学理论、学传统、学典型”,深入思考“如何增进与百姓的感情”、“如何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如何增强心中百姓的分量”,按照尊重民生、保障民权、凝聚民力、回应民意、贴近民心的要求,扪心自问“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我是谁”“如何做”,牢固树立孩子为本、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观,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打牢思想基础。
此次的参观,也是践行上城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红色品牌体验圈”的一次体验活动。通过参观走访,我们深刻的了解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实践社会主语价值观;如何成为“中国梦”的一块助力石。这是一名党员的伟大理想,也是践行党员义务和荣誉的最重要的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坚定不移的在党的领导下,践行“服务”价值体系。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优势;探索创新。
杭州市行知金陶幼儿园周福军
2014年5月7日
第二篇:奋斗的青春 向党旗致敬
奋斗的青春 向党旗致敬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工程系李杨
工作时雷厉风行,学习时一丝不苟,组织活动时有条不紊,服务同学时全心全意~~~这就是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工程系学生会主席——李杨
李杨,男,吉林省镇赉县人,系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工程系2011级学生,曾担任测绘工程系第十一届学生会主席,校思想政治部副部长,校武术协会会长。在大学期间,曾获得“2011至2012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11至2012学年二等奖学金”“2013至2014学年一等奖学金”,“2012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理论教师伴我成长”优秀征文一等奖”,连续两年荣获“沈阳市优秀大学生”称号,曾被评为“2011至2012学年“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12年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十佳团学干部”荣誉称号”“辽宁交专第五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优秀学员荣誉称号”,入校以来,他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能够妥善处理好学生干部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思想、学习、工作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的主要事迹如下:
一、在思想素质上,与时俱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013年6月13日,对于李杨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李杨同学在这一天光荣的转为预备党员。他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积极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定期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能够正确的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认真负责的完成组织交待的各项任务。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是党的培养使他有不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是学校的教育给了他更宽广的舞台,他应该为组织多做贡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知道自己距离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还有很大距离,他始终将朱镕基总理的一句名言作为激励,“无论前方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义无返顾,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一名平凡的学生党员的所思所想。
二、理论学习上,勤奋刻苦,展现学生党员模范性
刚刚进入大学时,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节奏是他不知所措,他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在日后的学习,认真刻苦的他习惯了大学的学习方式,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学习方面的严格使他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多次的校级奖学金,并且自入学以来一直担任学生干部的他能够巧妙的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是他在学生中起到榜样作用。
在班级中担任团支书,在系里担任学生会主席的他,想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取得优异成绩,只能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无限制的挤压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娱乐时间,他常常因为工作的事情而占用午饭时间,每次路过篮球场时也只能羡慕的看着同学在挥洒汗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甜。可以说在学习上他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帮助他人,真正用言行体现着大学生党员的模范性。
三、学生工作中,踏实肯干,体现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
该同学自入校以来一直担任着学生组织和团组织的主要干部,曾担任校思想政治部副部长,多次策划学校的团建工作,与其他各系都有所沟通,工作耐心仔细,当有个别系、个别专业对团会不理解,不支持时,他都会耐心的与其负责人沟通交流,他曾组织过几次大型社区活动,如“学雷锋 送爱到社区”活动,组织全校的学生干部去看望养老院的老人,为老人们打扫卫生,给老人们带去快乐。
作为辽宁交专测绘工程系学生会主席,他积极配合老师,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测绘系学生会各部门工作协调进行,共同进步,同时在配合校学生总会的工作时,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篮球赛,拔河比赛,12.9长袍,迎新晚会,红歌合唱等众多活动,在测绘系老师的指导下,在他和其团队的努力下,测绘系的学生工作蒸蒸日上,在众多活动中都名列前茅,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当然,在做学生工作的同时,他也受到很多委屈,但他从来不拒绝批评的声音。批评是别人对他的关注和期望,批评也是他自查自省的动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补充了很多党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着自我批评,他认为:“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并没有区别,学生干部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要了解同学们的想法,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和端正的态度。真正的为同学们做一些好事、实事,帮助解决同学的难事。只有这样我们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才算的上合格,这样等到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们才能为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
四、社会实践上,积极参与,展现学生党员积极性
作用一名预备党员,他一直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参加学校社团,其中他对武术社团情有独钟,在大学期间除了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外,武术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喜欢传统武术并坚持训练,使得他在大学期间多次参加武术表演。武术协会在他的带领下,逐步壮大,成为协会中为数不多的特色协会,坚持每天有训练,每周有活动。
2013年9月,他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全程进行了赛事服务。自全运会志愿者选拔到全运会正式结束,他一直在忙碌。经历过层层选拔,他有幸成为全运
会志愿者,不断的培训他都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去对待。虽然志愿工作很辛苦,但是志愿者是全运会的另一道风景线,志愿精神就是无私奉献,他优秀的完成了此次服务任务并荣获“十二运金牌志愿者”称号。
青春因奋斗而美丽,人生因奋斗而精彩。正是凭着他自己坚定地信念,热爱生活的他将青春、智慧和力量融入了党和学校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他用拼搏奉献展示着当代大学生的无悔青春,诠释了当代优秀学生干部的绚丽风采。李杨同学身上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同学乐于奉献等精神,体现了新时期优秀大学生的价值追求。过去的点点滴滴已经成为记忆中美好的回忆,成绩只代表昨天。我们有理由相信李杨同学会一如既往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征程中留下另一段奋斗的足迹!
第三篇:向英雄致敬
向英雄致敬
——《地道战》观后感
几十年前一次次惨烈的的战争,使多少无辜的百姓死去,也有多少为抗战做出贡献的前辈们牺牲了,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地道战》。里面的情节让我始终难忘,日本人来中国侵略时,我们党带领的八路军跟村民们联合起来制地雷、挖地道设机关,在地道里跟鬼子打游击战,经过一次次艰苦的战斗,八路军跟村民们最终打败日军。
故事中儿童团里的“小战士”们那种不怕牺牲、机智勇敢跟敌人周旋的精神令人佩服,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日本人无情的侵略战争,使百姓们无家可归伤亡惨重,但他们一直坚持跟鬼子们战斗,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牺牲。每次看到他们汗水把衣服都湿了但还是在一直挖地道,我懂得了要坚持;看到一个个中国人面对死亡不怕牺牲,我懂得了要勇敢;当日本人轻蔑的嘲笑我们“东亚病夫”时,我懂了要团结起来一起把日本人赶出中国!
在抗战中有无数人为了和平,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是他们这些无名英雄用生命换回了我们现在的和平美好生活。每次与日军战斗我们党带领的八路军用落后的武器,但靠着聪明智慧还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最终取的了胜利。
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更要向那些英雄们致敬!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
第四篇:向环卫工人致敬
向环卫工人致敬
前几日在网上看到了一条比较“火”且令人气愤“火”的消息:一位无子无女的安徽老妇人带着孙女扫大街的环卫工人,突然间被辞退了,而且原因不明。
掩面而思,我有话要说。
一位老人家,没有躺在大街上行乞(用城管的话就是影响市容),也没有去找政府给自己一些“救济”,虽然学识不多,但她还是凭自己的双手谋得了一份环卫部门里扫大街的临时工作,不仅自己养活了自己,还养着父母双亡的孙女,该是何等的艰难!
环卫工作历来就是“脏累差”的代名词,君不见,每天清晨三四点钟他们就要起床扫大街,晚上十点后才能回家休息;君不见,大白天他们也得拿着扫把去流动式清理路人们随意丢弃的垃圾;君不见,严寒酷暑时他们也依旧如常。所以,工作的辛苦,身心的疲惫,劳动的价值在他们身上都一一完全体现了。让我们向他致敬吧!
也许大家都知道,环卫部门里真正从事这些脏累差活的全都是临时工,所以低工资也就相当正常了,还不到那些正式工的三分之一。现实生活让他们感到无奈,可也毕竟能为家庭带来一点点收入啊。
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一定有过这样的画面:一辆汽车飞速驰过,把刚下过雨的水坑里的泥浆溅到了环卫工人身上;路人走过环卫工人身边都捂着鼻子,而且还而带怒容;楼上的住户随意把垃圾往下抛或洒到环卫工人身上;甚至还有奔驰宝马撞到了环卫工人逃逸夭夭„„这一切都说明了环卫工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被人尊重,忽视了他们的工作价值,更是没有生命安全。
此时我又想起了春节假期时我手机上的一则彩信消息:大年初一,一位长沙市环卫工人为躲避寒风竟然蜷缩在路边变电箱里睡觉休息,这名环卫工人名叫范传辉,隶属长沙市岳麓区咸嘉环卫所。他说从事环卫工作半年来,从没休息过一天。
看,这就是我们的环卫工人的处境,真令人担心与心寒,我担心他们的健康,我心寒相关部门的不作为!
由于我工作上一些特殊原因,有时需要上早晚班,几乎每次都会碰到这样的特殊群体,当我们大多数人还在美梦中时,他们已扫完了大半个城市;当我们躺在舒适的床上其乐融融地看电视时,他们还在大街上劳作。但,他们依然是任劳任怨,不喊苦、不叫累、不说差,这样的人不正是像魏巍先生所说的类似的“最可爱的人”吗?
2012-03-05
第五篇:向阅读致敬
深圳曾经是一粒种子。它孕育于这个国家最切近的现实,也包裹这个国家最丰盛的理想。29年时间,种子生长为一座城市,种子里的理想延展为这座城市的气质。
这里也是一方田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这里觅到突破口,行政体制改革在这里积蓄破题的动能,不时地,这里还总冒出闪着光泽的观念。时代总能在深圳找寻到些什么。
如今,我们前往深圳,细细打量一项城市行为——阅读。我们相信,城市行为的背后,能够见到一个城市精神演化的轨迹。
2009年是深圳读书月的第十个年头。这个年轻的城市尚不满而立,它却用10年时间来办一件事,足见这件事的分量,也足见这分操持的恒心。如果说深圳是中国的试验田,读书月则是深圳的一块试验田。
这首先是一个社会技术问题。从一开始,读书月的运作就渗透着“有限政府”的理念,政府倡导、政府资助,但政府并不直接操办,而交由深圳出版发行集团这样一家企业,按照市场规律来承办。也是从一开始,读书月的执行团队就建立了均衡、高效的架构关系,政府部门、企业、媒体充分介入却几无掣肘。
其次,这是一个战略决策问题。深圳把“文化立市”确立为城市发展战略,直击未来城市竞争“软实力”的核心。在经历高速经济增长后,这座城市开始潜下心来,从“物质的深圳”向“精神的深圳”转型。毋庸置疑,对于人类精神和文化,书籍是最佳物质载体,阅读是最佳行为载体。
在更高层面上,这是一个政治伦理问题。举办读书月,提倡全民阅读,标志着这个城市的政府对自身所负担的公共责任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和定位。“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已融入执政理念,并且通过丰富的书籍选择(引领全国风气之先的深圳书城)、便捷的阅读条件(打造“图书馆之城”)等日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达到了与社会普世价值的结合。
10年读书月,活动达2000余项,其中有太多故事:领导干部礼贤下士,普通市民受益于文化贤达,来自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在这里透彻感受到阅读的尊严与魅力„„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说: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套用之:评说一座城市,看它选择向什么人颁发荣誉、向什么行为表达敬意,是最深沉最真实的一项指标。
深圳选择向阅读致敬,向读书人致敬。
这样的选择,意味着深圳在向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致敬。所以,在这座城市里,你能听到关于古希腊以降人文精神之核心的讨论,甚至有人会用苏格拉底式辩论来比照书城内举办的读书文化活动。
这样的选择,也意味着深圳在向珍贵的传统价值理念致敬。都说深圳“无根”,其实这里有客家围屋,如鹤湖新居、大万世居,围屋前保存着道光、咸丰年间的旗杆石,当年族中子弟中举人、进士后,会竖旗杆以彰荣耀,这便是此地古民崇文重教的明证。
中国许多古老宅院的门前都悬挂着四字匾额,“耕读传家”。深圳人说,我们是从耕读社会演进到工读社会——工业兴市、文化立市。曾有人提议要在深圳搞一个作家宣言,但深圳人自己说,在城市最核心的区域建世界上单层面积最大的书城,这本身就是一份文化宣言。
1996年深圳书城建成开业,与著名的地王大厦毗邻,处于当时全城最贵的地段。2006年中心书城开业,紧邻市民中心,又是目前深圳的最佳地段。曾有遍游巴黎、伦敦、纽约等城市的香港学者感慨:这是在CBD,中央商业区,地皮昂贵,深圳能够在这个地方建书城和图书馆、音乐厅,这是大手笔,是深圳可以引以为荣的事情,这代表了政府的眼光。也有美国规划师称赞:中心书城之于深圳的意义,类似于卢浮宫之于巴黎的意义。
这座城市选择了与书有关、与文化有关的公共建筑作为中心区的地标。如今从邓小平塑像所在的莲花山顶望下去,寸土寸金的城市北中轴上,生长出一个巨大的“文化院落”:莲花山是北厢房,市民中心是正厅房,博物馆、少年宫和筹建中的当代艺术馆、城市规划馆是东厢房,图书馆和音乐厅是西厢房,中心书城则跨中轴线,坐落在院落正中——好一个书香门第。
这样的选择,还意味着深圳尽管只是一座新兴城市,却已对城市文化的类型有了独立而明确的主张。深圳人意识到,不能泛泛而谈文化繁荣,有的繁荣,甚至可能是灭亡的先兆,比如南宋,比如罗马帝国末期。深圳提倡的,是一种力量型、智慧型、创新型的城市文化,一种刚健的城市姿态。
第十年的读书月,主题是“城市推崇阅读,阅读改变城市”。深圳人的自我期许是,让深圳因阅读而成为一座受人尊重的城市。
这也许需要一个并不短暂的过程。但效果已初步彰显。今年读书月期间,第二届世界知识城市峰会将在深圳举行。这一国际性学术会议将评选“全球最受尊重知识城市”。无论深圳是否受颁这一奖项,举办峰会本身,便是缘于这座城市的文化实践与知识城市的理念高度契合。
阅读是一粒种子。深圳以虔敬之心埋下种子,我们见证这番耕耘,拭目以待下一个更厚重的10年。这座城市将因它的选择而接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