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在“十一五”计划开局之年、我市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进行的,对于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依法行政,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环境,推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我先讲三点意见,等会儿,文杰、亚君同志将作具体的动员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
一、提
高认识,增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责任感
行政审批是政府实施行政管理,依法对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几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市多管齐下,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效率有了较大提高,机关效能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被台湾电子电机同业公会列为“大陆投资值得推荐的城市”。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现行行政审批体制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相比,仍有许多不相适应乃至很不适应的地方。必须充分认识到,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法治政府、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客观需要。这几年国内一些城市经济发展很快,苏州、无锡等原来与泉州发展水平相当的城市发展速度超过泉州,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城市改革步伐快,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好。综上所述,形势逼人,亟需我们加快对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制度、机制进行改革。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认真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项工作。
二、把握重点,全面推进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化行政管理体制的一项政府管理创新工程。今年省政府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已作出部署,要求该下放的权力要下放,环节要尽可能减少,尽可能把审批事项纳入中心管理。各级各部门要对照要求,狠抓落实,立足全局,扎实推进,努力提高改革的实际成效。我这里先强调几点要求。
一是方向要明确。就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大的方向要明确。今天我们进行的改革,着眼点应不在于审批事项多一项或少一项,而在于通过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为此,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同贯彻行政许可法、同治理商业贿赂、同推行政务公开、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提高机关办事效率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效应,实现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目标。
二是职能要转变。就是对什么事项要改革、什么事项要取消、什么事项要调整,要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来进行。做到“四个凡是”,即:凡是企业的事情,要交给企业去决策;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要让市场去解决;凡是社会组织能处理的问题,要靠社会组织去处理;凡是应该由政府办的事情,政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不折不扣地办好。前不久台风“珍珠”来时,我市绝大多数的部门和领导能切实负起责任,坚持在岗在位,坚持深入一线指导工作,责任落实、工作到位了,损失就减少了,这就是我们政府对人民必须负起的责任。但市效能办在抽查中也发现了个别县(市、区)、市直部门领导和值班人员不在岗在位,有些问题恰恰是因为不在岗在位、责任不落实造成的。
三是服务要到位。无论是精简审批事项、集中式办公、还是实行网上审批,都要围绕提高效率、围绕利民便民这一宗旨、目的来进行。为此,我们要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合理设置审批事项,加强审批“第一道门槛”建设,尽可能实行“保姆式”服务,努力使行政审批更规范、更便民、更高效,体现“阳光政府”要求。
四是效率要提高。黄省长在今年省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效率是执行力、是生产力、是竞争力,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既要强调落实、强调责任,也要着力提高工作效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方便企业、基层办事。我们要结合当前全省建设“效率年”和全市正在开展的绩效考评以及机关“岗位练兵”活动来推进改革,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提高公务员素质实现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通过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来促进绩效任务完成,体现机关效能建设和“岗位练兵”的成效。
三、加强领导,确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
前阶段,市委第178次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通过了市审改办编制的深化审改、推进网上审批的工作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服从大局,协同一致,全力抓好这项工作。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审改,“一把手”负总责。必须指出,审改不只是审改领导小组和审改工作部门的事,更是各审批部门的事,是各部门转变观念、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既要以改革者的角色推进改革,又要以被改革者的身份接受改革,自觉服从和维护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平稳推进审改工
作,实现审改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要积极配合市审改办抓好审批事项梳理、审批流程再造、进驻审批大厅人员选调、审改有关新项目操作的业务培训、派驻窗口人员的管理等项工作,着力把审批窗口建设成本部门服务群众的形象窗口、文明窗口。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外部监督和内部制约相结合的有效机制,规范审批行
为。要将审改列入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加强监督检查。要严肃纪律,对于审改工作中的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的不正常现象,坚决予以查处,确保审改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我们建设一个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精简高效政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我们要认真落实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上下齐心,知难而进,切实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件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抓实抓好,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奠定良好的体制、机制基础。
第二篇:在全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在“十一五”计划开局之年、我市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进行的,对于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依法行政,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环境,推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我先讲三点意见,等会儿,文杰、亚君同志将作具体的动员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
一、提高认识,增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责任感
行政审批是政府实施行政管理,依法对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几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市多管齐下,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效率有了较大提高,机关效能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被台湾电子电机同业公会列为“大陆投资值得推荐的城。
。为此,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同贯彻行政许可法、同治理商业贿赂、同推行政务公开、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提高机关办事效率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效应,实现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目标。
二是职能要转变。就是对什么事项要改革、什么事项要取消、什么事项要调整,要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来进行。做到“四个凡是”,即:凡是企业的事情,要交给企业去决策;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要让市场去解决;凡是社会组织能处理的问题,要靠社会组织去处理;凡是应该由政府办的事情,政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不折不扣地办好。前不久台风“珍珠”来时,我市绝大多数的部门和领导能切实负起责任,坚持在岗在位,坚持深入一线指导工作,责任落实、工作到位了,损失就减少了,这就是我们政府对人民必须负起的责任。但市效能办在抽查中也发现了个别县(市、区)、市直部门领导和值班人员不在岗在位,有些问题恰恰是因为不在岗在位、责任不落实造成的。
三是服务要到位。无论是精简审批事项、集中式办公、还是实行网上审批,都要围绕提高效率、围绕利民便民这一宗旨、目的来进行。为此,我们要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合理设置审批事项,加强审批“第一道门槛”建设,尽可能实行“保姆式”服务,努力使行政审批更规范、更便民、更高效,体现“阳光政府”要求。
四是效率要提高。黄省长在今年省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效率是执行力、是生产力、是竞争力,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既要强调落实、强调责任,也要着力提高工作效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方便企业、基层办事。我们要结合当前全省建设“效率年”和全市正在开展的绩效考评以及机关“岗位练兵”活动来推进改革,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提高公务员素质实现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通过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来促进绩效任务完成,体现机关效能建设和“岗位练兵”的成效。
三、加强领导,确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
前阶段,市委第178次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通过了市审改办编制的深化审改、推进网上审批的工作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服从大局,协同一致,全力抓好这项工作。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审改,“一把手”负总责。必须指出,审改不只是审改领导小组和审改工作部门的事,更是各审批部门的事,是各部门转变观念、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既要以改革者的角色推进改革,又要以被改革者的身份接受改革,自觉服从和维护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平稳推进审改工作,实现审改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第三篇:街道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汇报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某街道今年展开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建立廉政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对办理审批手续实行减化程序,提供最便捷的途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在思想上着力
7月17日下午,省政府召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某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在区政府组织下,在区分会场收看收听了此次会议。会后,某街道随即召开班子会议,传达这次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强调新形势下改革工作的重大意义,要以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总体目标,推动办事处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率先探索构建具有强大动力,充满活力和可持续竞争力的行政体制机制,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会上还总结了前一阶段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要求班子成员全面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这次省政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区既定方案规范行政审批制度,优化审批流程,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清理工作。
二、强化改革,在机制上着力
某街道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健全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失职追究制,努力打造审批项目最少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政策最优的投资发展环境。
(一)切实落实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对照省、市、区审批项目的变动,进一步清理、取消、调整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并在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依法进行动态管理,对不列入办事处保留行政审批项目的,一律不再受理,确保进入窗口部门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合法有效。
(二)建立办事服务承诺公开机制。以行政审批服务窗口为平台,推行集中受理、一站式服务、政务公开,实行行政权力“阳光”运作。凡需到街道服务窗口办理所有许可、审批、备案、服务事项,在街道纪工委的监督下都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实行规范化服务,对外公开需办事项内容、依据、条件、程序、时限以及办事结果、收费标准、责任人,做到操作规范、公开透明、责任明确。
(三)实行限时办理,承诺服务。对程序简便,可即时或当天办结的事项,即收即办,当日办结;对程序较为复杂或需时审批,不可当天办结的事项,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关于办理时限的规定办结。
三、强化督查,在问责上着力
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奖惩措施,确保窗口部门运作机制的正常运行。建立群众评议、举报投诉制度,强化社会和舆论监督。由街道纪工委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全面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对行政审批事项不全面、不具体、不符合实际的,督促重新修改提出;对行政审批办理落实不到位、办事时限不兑现、完成任务不及时的,责令限期落实整改,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对工作不负责任、不正确履行职责、失职失误导致工作滞后、落空,造成较大损失和不良影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以严明的纪律保障执行力。
某街道办事处
2012年7月20日
第四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XXX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工作总结
2006年,我区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重点,以做好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监督等为主要内容,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扎实有效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组织机构
区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依法行政工作。特别是今年以来,区主要领导曾多次在政府常务会议和区长办公会议上强调,要求全区各部门以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体系和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为目标,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对依法行政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成立XXX区依法行政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政府法制办,具体负责指导、督察全区的依法行政工作的落实。
二、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一)落实自治区、市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精心部署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规范和监督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根据自治区、市政府法制办的要求,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在XXX区行政执法机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按照“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的要求,分阶段、按步骤有条不紊的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以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XXX区依法行政工作。
(二)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本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能,认真梳理执法依据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变化较为频繁,区政府法制部门坚持把执法依据梳理作为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在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执法主体的同时,要求各执法单位将执法依据的废止、更新、颁布等变化情况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文本及时上报,对各执法单位的执法依据进行了再次梳理,确定依据311项。
(三)依法分解执法职责、量化考核目标
按照实行执法责任制的要求,各执法单位对执法职责进一步分解细化,落实到每个科室和执法人员,使执法权限、执法标准、执法程序、职责范围和执法责任更加明确。在此基础上,各部门制作了本单位执法程序流程图。通过流程图制作使人一目了然,既明确了执法内容、执法范围、执法种类、执法岗位职责、执法岗位标准和执法岗位依据,又使法律赋予的每一项职能都落实到各科室、细化到具体执法岗位,确保对考核目标的量化准确。
(四)建立配套制度,确保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到实处 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的建设是完善执法责任体系的基础。在区法制部门的指导下,各执法部门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如参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区各行政机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行政机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各部门相继制定了行政执法人员岗位责任制、行政执法程序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评议考核制度等配套制度,为行政执法提供了制度保障,切实做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用制度推动工作。
(五)健全科学考评机制,促进XXX区依法行政工作跃上新台阶
年初,根据自治区、市人民政府要求,区法制办积极与区考核领导小组协商,将区各行政执法部门的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各行政执法单位也制定了切合部门实际的考评办法和细则,使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真正受到监督和约束。
三、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结合实际开展调查研究 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行政许可事项的公示、档案管理、执法文书是否规范合法、配套制度的建立等。同时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实施主体是否合法、是否依法收取费用、是否履行监督职责等方面也进行了督查。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提出整改意见。对问题较严重的部门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并适时复查,做到了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从而规范了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如对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在现场执法中执法票据和区文化旅游局执法文书不规范等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尤其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隆湖经济开发区在交由XXX区管理后,存在事权不清,在推行执法责任制的工作中无所适从,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行政执法也只是变成了单一的说服教育,影响了该地区的行政管理效果。针对问题,区法制办与区编办联系,结合三定方案和市政府有关文件,帮助他们完成了执法责任制落实工作,也使隆湖经济开发区相关职能部门明确了职责和执法权限,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加强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执法责任制能否落到实处,依法行政的目标能否实现,最根本的在于能否建立一支政治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训练有素、精通业务的执法队伍。由于区划调整,XXX区政府执法队伍建设任务艰巨,原执法岗位上的人员调整较多,执法证件不是过期就是失效,而且相当一部分执法人员无执法证件。为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规范化的行政执法队伍,区法制办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协调,邀请自治区法制办的专家来我区为执法人员授课,举办了两期培训班,为98名综合执法人员换发了《执法证》,培训新上岗和无证执法人员130人,增强了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
五、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区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依法行政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个别执法单位执法主体不合格,部分执法人员存在不文明执法行为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抓好行政机关执法责任制的落实,继续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做好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备案等工作,使政府法制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XXX区政府办 2012年4月3日
第五篇: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主题的服务工作调
研
——2013省直“双服务”专项行动工作交流材料
省水利科技推广与发展中心 杜鹏飞
根据组织安排,我于今年参加了由省财政厅牵头,省委统战部、省发改委、省人力社保厅、省国土厅等9个省直部门、高校、金融单位参加的省直第六服务组,赴绍兴市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在各成员单位和全体组员的团结协作下,我始终珍惜机遇,认真学习,积极调研,主动参与,深入思考,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主题的服务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主题的服务工作基本情况
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审批效能,营造一流发展环境,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2013年3月1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浙江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省级联合审批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工作的通知》(浙委办传„2013‟7号)和10月8号省“双服务”集中汇报会精神,按照双服务组第六组整体的安排,我参加的第三小组于10月16日至18日赴上虞市、诸暨市进行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主题的服务活动,采取了召开企业座谈会、政府职能部门座谈会、走访行政服务中心、走访办理审批事项中的企业等服务形式,共召开座谈会4次、走访行政服务中心2家、乡镇分中心1家、走访企业2家,收集有关资料,摸清了上虞市、诸暨市行政审批事项改革面上情况。
二、调研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
1、上虞市自2000年以来,相继开展了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提高了行政服务效率,创优了发展环境,并进行了审改标准化建设。今年上虞市政府确定了“能减必减、能放则放”的工作要求,对全市涉及审批部门的所有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全市各部门(单位)积极行动,配合默契,按照审改工作开展的进程要求,完成41个涉及审批部门所有事项的清理和规范。根据事项清理结果和标准化建设要求,对发改局、经信局、规划局、工商局和建管局窗口牵头负责的联审联批“五联动”机制进行了重新梳理和优化完善,适当调整审批流程并由市府办发文明确,确保审批机制的顺畅高效运行。完善了多证联办、联合验收、前臵联用等审批机制,建立由牵头办理窗口一次性向业主收取所需全部材料,相关部门共享资料信息、同步审批办理、缩短承诺办结时间的联动式审批方式。
2、诸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每年突破一个重点,在职能归并和集中审批、提速增效和联合审批、创新方式和优化服务、简政放权和构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规范运行和全程代办等多个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今年三月份以来,诸暨市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手段,按照“合法合理、高效便民”的原则,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加、减、乘、除”四篇文章(做好“加法”文章,实现审批运行集中化;做好“减法”文章,实现事项程序简约化;做好“乘法”文章,实现项目审批效率化;做好“除法”文章,推进中介机构改革),认真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提速,努力做到行政服务效能最大化,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并于2013年8月份向省政府提出了“关于将诸暨市列为市场主体设立快速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请示”。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摸底和调查,了解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已经按省里的通知要求组织实施,半年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审批项目的动态管理、审批流程的优化、审批方式的完善、审批监督制度健全、政务服务中心的完善等等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企业和群众不断提高的服务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和问题,地方各级政府面临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1、设定行政审批项目法律、法规、文件规定的动态性与相关调整信息传递的滞后和不对称。如根据发改能源1381号文件,分布式项目发电业务的发电许可证可以豁免,但是相关部门认为审批部门没有明确规定;
2、行政审批项目申报资料设定有待优化简化。当前办事对象对部分审批项目繁多的申报资料和复杂的流程等方面意见还是有,比如申报资料原件,涉及到的部门都要求提供原件,而有些原件的数量毕竟有限;
3、受重审批轻监管的习惯影响,对于审批事项的监管和取消审批后仍需监管的事项,也存在只批不管和监管缺乏措施等现象,监管的制度和措施有待建立和完善;
4、网上审批拓展办事统一平台有待探索建立,提高办事效率。企业投资的项目审批流程过于冗长,如化工企业新上项目一般从市场调研到项目生产至少需要18个月,涉及到“浙江”两个字的企业名称核准预登记需要跑省会杭州两趟;
5、行政审批放权导致基层业务量过重,地方专业人员较缺;
6、土地审批过慢,影响到项目的投入;
7、涉及到环保等中介机构评审时间过长;
8、在基层的中介服务机构受到区域性、垄断性和排他性影响,竞争不充分,有些单位自身没有资质,采用挂靠形式,人员力量得不到保障;有些中介机构受到行业性政策保护等等。
四、意见和建议
通过参加“双服务”工作,我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行政审批工作是体现行政机关服务效能的重要窗口,行政审批服务效率与质量,体现政府服务形象,行政审批制度的不断完善优化到位,也是体现政令执行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鉴于一段时间以来就审批项目和办理时限已作了几次整合提速,故今后在项目缩减、效率提速的空间在客观上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在继续尽可能挖掘潜力,进一步整合项目、效率提速的同时,今后的工作着力点应放在探索加强行政审批制度建设和优化运作机制上。根据实地了解到的情况,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建议由省委省政府牵头建立全省性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建立审批流程图,明确流程、期限,实现联合审批和资料共享;
2、建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放权建立双向选择机制,由县一级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需要省级部门放权;
3、建议加大推进中介机构改革机制建设,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分开”的原则,分类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与单位脱钩,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建立充分竞争机制和追责机制;
4、建议建立全程代办机制,对列入市产业项目计划表所有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由指定的部门根据委托全面推行全程代办服务。
5、针对行政审批项目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的滞后,建议建立免责条款,解决审批人员的后顾之忧;
6、建议建立审管分离的机制,加强内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