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管理制度总结
中国古代管理制度总结
一、国家制度
(一)禅让制
传说中的部落组织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在封建王朝的更替中,大臣、武将以武力强迫皇帝退位的做法也被美化为“禅让”。
(二)世袭制
公元前21世纪,启以禹子的身份登上王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春秋战国时期萌芽
2.秦朝正式建立
3.西汉时巩固
4.隋唐时完善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实施,使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了。
5.北宋时加强中央集权。
自北宋以后,地方再也无力对抗中央。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基本解决。
6.明朝加强君主专制
明朝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君主专制。其中,废除丞相最终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八股取士极大败坏了学风;特务机构的设立成为明朝君主专制的明显特色。从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出现越来越明显的消极作用。
7.清朝前期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清朝入关后,为了削弱满洲贵族的势力、压制汉族官员,采取了许多极端措施,如大兴“文字狱”、设立军机处等,使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8.清朝后期的衰落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变革君主专制制度的呼声逐步高涨,君主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戊戌变法和预备立宪是将君主专制制度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度的实践;辛亥革命则主张废除君主制,实行民主共和。1912年3月,清帝退位,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二 中国古代人事管理制度
(一)、选官制度
选拔官吏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原则和方式。
1.奴隶社会选官制度
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世卿世禄制度。商鞅变法时废除了这一特权。
2.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
(1)察举制:汉朝时创设自下(地方官员推荐)而上(皇帝任命)选拔官吏的制度。察举的主要依据是才学和品德。
(2)九品中正制:曹魏时开始形成的由中正官发现和推荐人才再由皇帝任命为官的制度。中正官推举人才的依据是门第,该制度促使士族制度形成,造成士族地主长期把持政权。
(3)科举制:隋唐以后历代王朝实施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贞观年间增加
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科和殿试;开元年间,提高科举地位;北宋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前期承袭明代科举制,1905年清政府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制。
三 军事制度
(一)奴隶社会以国王为最高统帅,统军将领,实行文武不分,军政一体的民军制。
(二)春秋战国时期实行相对独立的以国君为中心高度集权化军事体制,实行凭兵符发兵和奖励军功制度。
(三)封建时期.隋唐“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的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有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面,但农民负担沉重。募兵制:唐玄宗时实行;国家招募士兵,供给衣食,免赋役;士兵为职业士兵,兵将间有隶属关系;五代辽宋夏金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关,长官为枢密使;设三衙(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枢密院与三衙分握发兵权与管兵权;清时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对女真族的兴起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汉军绿营兵制度。
四、地方行政制度
(一)分封制
西周时实行的政治统治形式,即周王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将望族功臣及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拱卫王室。结果巩固并扩大了周王朝的奴隶制国家政权。但分封制的存在,事实上使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后来随着各地实力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春秋战国的争霸战争,分封制瓦解。
(二)郡县制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即将全国划分为郡、县两级行政区。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命,代表中央管理地方。郡县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继承,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前期重要的地方制度。
(三)行省制
元朝时在各地设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机构,负责管理地方。从此,“省”成为地方行政区名称。省的划分为以后所沿用,清朝前期,全国划分为18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蒙古盟旗等。
(四)土司制度
元朝时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制度,即设立宣慰司等机关,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司长官,可以世袭但必须忠于朝廷。明清时期经过改土归流,逐渐废除了土司制度。
(五)编户制度
两汉实行编户制度管理百姓。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六)保甲制度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保甲法。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十家编为一保。保丁在农闲时练兵,平时种田、维持社会秩序,战时编入军队作战。保甲制度是—种兵民—体的社会组织制度。
(七)八旗制度
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五、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制度
(一)辽的蕃汉分治制度
在契丹族、汉族地区实行不同的管制和方式管理,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二)金的猛安谋克制度
将女真族划分为许多猛安谋克,其成员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是兵农合一的制度。
(三)建州女真的八旗制度
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武力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其编制按军事组织形式,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六经济制度
(一)秦国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
(二)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统一货币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唐朝:实行租用调制,鼓励农业生产,实行两税,国库充盈,人民安居乐业。
(四)北宋:推行青苗法,募役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五)明朝:一条鞭法,引进高产作物,促进粮食丰收。
(六)清朝:奖励垦田荒,推行摊丁入亩。
有关思考
一、正确认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的产物,是一种代表下层地主利益、维护封建统治的选官制度。同其他历史事物一样,科举制度也具有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积极意义:科举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是最早的考试选官制度,其始于隋胜于唐,成于宋衰于明,亡于清。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剥夺了士族地主的垄断官职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官员的素质,推动隋唐教育的发展,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考试制度所体现的公正、公平、公开和选拔性的原则总是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之一。英国工业革命后,借鉴中国的考试办法,推陈出新创设了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对今天人才选拔和考试制度的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消极影响: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明清时期。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尤其是关于命题范围及答卷内容的硬性规定,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这一弊端的出现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化的产物,是人为地僵化考试制度所致,并非考试制度本身使然。
二、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来考查,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古代史时期是君主专制制度,经过中国人民长期的近代化追求,到现代史时期终于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一)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古代封建王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君主职位世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调节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机构,实现对全国的专制统治。正因为如此,不仅皇室家族内部不断发生争夺皇位的斗争,而且权臣、武将、外戚也极力觊觎皇位,实现改朝换代,宦官、奸臣也寄生在皇权之上,作威作福。另外需要指出,中国的君主也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专制统治,这是与欧洲各国的君主专制不同的地方。
(二)近代对民主制度的追求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统治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之一。进入近代,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中国先进阶级开始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近代化追求,相继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所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一直没有很好地实施,只有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的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民主政权具有充分的民主色彩。
(三)现代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相继在全国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三、如何认识宦官专权问题
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宦官身份特殊,极易形成专权局面。通常情况下,皇帝勤政多才,政治清明时,不太容易形成宦官专权局面;而皇帝年幼,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时,则易形成宦官专权局面。宦官又多是统治阶级中最腐朽、最反动的代表,其专权则极易形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政治更加黑暗,进而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最终导致旧王朝覆亡。可以说,主要依附于封建专制制度产生、发展,又加速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腐败和王朝的灭亡。从历史上来说,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
东汉中后期后,多由幼主临朝,政权多落入皇太后为首的外戚之中。皇帝成年后,不甘于外戚专权局面,便依靠身边的宦官发动政变,这样,宦官在皇帝支持下形成政治集团而操纵政权。由于宦官没有社会基础,没有政治才干,因而导致政治更加腐败。比较正直的文人官吏和外戚集团进而反对宦官,宦官在皇帝支持下进行反击和镇压,因而导致了党锢之祸,使东汉统治日趋腐败,政局更加混乱。
唐代宦官专权是从唐中期开始的。安史之乱后,宦官因拥立有功而权力增大。后来又直接掌握了兵权,宦官开始有恃无恐的干涉朝政,连皇帝也任其摆布。
明代自永乐帝后,宦官权势开始增强。因为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皇帝为强化权力,而通过宦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控制。明代的特务机构,大部分是由宦官控制的;宦官还控制着一些经济部门;宦官通过充任监军等,统帅军队。正因为宦官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权势极大,所以明代宦官专权的程度和危害也更为严重。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都是权倾朝野的大宦官。
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作用,也经历了前后不同的变化。大体说来,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1)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1)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2)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3)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其危害尤为严重。从历史发展来看,唐朝以前以积极作用为主,使得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明清时期则以消极作用为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阻碍科学文化的发展,说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第二篇:中国古代绘画总结
中国古代艺术鉴赏总结
生活在21世纪,距离最近的我们称之为古代的时间节点并不是很远,清末至今不过百年,环顾四周,似乎见不到丁点过去的影子。每当夜幕降临北京,这个千年古城,随便站在学校的一个角落,抬起头,看到的是等点亮的夜空和高楼。唯独走近皇城,在红墙边看着栋栋宫殿,才会嗅到些许古老的气息,忽然身边的一声刺耳汽车鸣笛,粉碎环境,告诉你,你生活在所谓的现代。
从我自身来说,古代对我而言好像只有一个个的传说故事,探索节目中的墓地金银珠宝,昏君的暴戾还有一个个的老学究。中华文化这几千年对我,对任何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对普罗大众有什么影响,我不知道,但我很好奇,于是我选了这门课,企图通过中国绘画的发展得以窥探历史的真迹。
第一堂课,老师说伟大的民族的自传包括记载行为之书,记载言论之书,艺术之书。仔细想想,从小的方面说,人的一生由他一生中说过的画,做过的事情,还有他一生的成果组成,民族亦是如此,而成果我们称之为艺术,是人,民族奋斗一生的结晶,更是尤其珍贵。人们为什么要欣赏艺术呢,艺术能够带给人什么?首先,能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虽然对于不懂艺术的人来说并不能说清楚一幅画一首歌好在哪里,但一幅画直觉能够让人觉得好看不好看,音乐好不好听,通过学习欣赏艺术,能够让人获得进一步的理解而不仅仅是主观上的好看好听美而已,不仅知道好还知道好在哪里,给人以成就感,也为创造美打下基础。其次,对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性能力都大有裨益。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反映生活,中国的艺术也带着中国人民生活的点滴,美好期望,世界观和社会的印记。对艺术了解程度深刻,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也了解了古人的生活习俗性格,可以从历史影响的角度加深对现在社会的理解。中华民族奉行中庸之道,忍耐细致,热爱自然,受儒释道的影响很深,这些都可以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里找到痕迹。从人类开始发展期,艺术也开始了它的征途。由于原始社会没有文字产生,绘画也就起了一定文字的作用,具有文字的功能和符号意义,反映了先民的社会生活信息和相关图腾,与其说是艺术,倒不如说是那时的人民生活的记录。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人纹彩陶盆”,其上的人形表现为符号形,手臂已经有摆动效果,并且有规律变化,是一种均衡的美。而鹳鱼石斧图形陶缸上的图像则进一步具备象征意义,线条饱满,表现力很强。稷神崇拜图则表明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崇拜。总的来说,从人类文明开始,绘画就开始作为一种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生活和心理。
到了夏商周时,随着手工艺规模的扩大,青铜器铸造工艺的提升,这一阶段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青铜器上,主要以对鬼神的表现居多。
造纸术出现之前,古代画的主要为帛画和缯画。湖南长沙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有独立意义的绘画,从此中国的绘画开始了它的发展。
中国绘画的发展分为三条线索,第一条是围绕儒家伦理教化观念形成的宫廷绘画艺术,第二条是以佛儒道互补的中国文化心理格局为主导的文人绘画艺术,第三条线就是带有楚文化奇幻热烈色彩的民间绘画艺术,这几种绘画形式各具风貌,相互联系影响,一同构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艺术长河的发端。
到了汉代,画像石得以发展,主要用于构筑墓室祠堂等,题材主要涉及日月天象现实生活历史人物故事。画像砖在汉代也得到了发展。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造诣很高,《女史箴图》是其代表作。谢赫的《画品》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论著。到了唐朝,欣赏阎立本的《步辇图》,让我感怀古人的技艺工巧。而宋朝的宋徽宗身为一朝之君居然为了画画不理朝政,还达到了很高的造诣,让人不禁感慨。
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故事则广为流传,前几年也为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做出了贡献,这大概就是艺术的力量吧。
到了明清的时候,封建统治到达顶峰,对人的控制和限制也越来越多,绘画上崇尚复古以达到安民的目的,但也有一些画家立意创新,不畏压迫。所以艺术有时候也常常被通知阶级利用,而真正的文艺力量并不会轻易屈服。
鉴赏课结课了,我问自己,你学到了什么,除了欣赏了一幅幅的名画,懂了点画的历史,还学到了什么。如果非要一个答案,我可以给出自己许多,学到了这个那个的,忽然想起前几天逛北航艺术馆,看着一幅幅的画,感觉着艺术的美,等到出来的时候,一天的疲惫和烦恼都忘记了,我想这就是艺术的力量,这就是我学到的吧,孤寂的时候,还有艺术陪着我。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总结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总结
虽然古代文论的学习只有短短的半学期,用老师的话说是“仿佛还没开始就已经要结束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门课产生的浓厚兴趣,或许这正说明了古代文论本身独有的气质。那是一种充满了独特的中国古老智慧的魅力,宁静,温和,博大,深邃。那种充溢的诗意的境界让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从先秦文论一直漫溯到明清文论,也稍带提及了近代文论的部分知识。它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东方美学的特点,它与中国古代绚丽多彩的文学创作是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不同体裁文学的批评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发展的结晶。
或许正是由于它的博大和深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感觉到无从捉摸,心里时常会有体悟甚至产生共鸣,但无法条理清晰地总结概括出来,会陷入“玄”和“虚”的境地。但我还是努力地罗列了一下,在我看来,中国古代文论主要在儒道释三家哲学的基础上探讨关于文学的本源、文学创作的构思、具体文学创作的方法、塑造文学形象的美学原则以及文学作品的风格美等问题。
一、关于文学的本源
中国古代关于文学的本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本于心,二是源于道,分别出于儒道两家的哲学观和文学观。
儒家认为,文学本于心。先秦时代流行的“诗言志”说,就其对文学本源的认识来看,即指文学本源于人心。代表正统儒家文学观的《毛诗大序》也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心动情发,借语言作为工具,这就是诗。
在我看来,中国古代讲文学的真实性,不是讲的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现实生活的真实,而是讲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在的心灵世界。
道家则认为,文学源于道。文学之源于道,应该是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文学的本源为具有宇宙规律意义的自然之道,二是指文学源于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亦即六经之道。后者可以传统的“文以载道”言之,这个“道”不是抽象的哲理性的道,而是具体地体现了儒家政治思想、人伦道德的道,亦即圣人之道。当然,此处我就出现了一个疑问,我想,圣人之道其实就是圣人之心的体现,和“诗言志”一样,那么此处不就又陷入了儒家的文学本源于人心了吗?
看来,庄子讲的文学源于道,是指前者,即是指文学源于具有宇宙规律意义的自然之道。道家认为宇宙间万物皆源于道,文学自然也不例外,也是道的一种体现。所以,庄子认为一切文学艺术都只有达到了合乎自然之道的境界,才是最高最美的境界。他把音乐上的“天籁”、“天乐”、文学上能超乎言意之表的境界,作为文学艺术的最高理想。这种观点表现在后代的文学理论上,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所说的,人文的本质乃是“道之文”,这“道”即是指与天地万物根源一致的自然之道。
当然,道家也是不否认创作者的本心的,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儒家认为,创作是一个“人心→感物→文学”的过程,而道家则认为,创作需经历“自然之道→人心→文学”这三个阶段。
二、关于文学创作的构思
中国古代有关文学创作构思的理论,都强调作家在构思以前必须要具有“虚静”的精神状态。虚静,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人在认识外界事物时的一种静观的精神境界。
“虚静”说最初源于道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庄子则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去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进入“大明”境界。
道家在认识论上的虚静学说又被儒家所吸收和改造,荀子论虚静就不排斥知识学问,他所提出的“虚一而静”是和他的“劝学”相统一的。所以在文学理论上论虚静都是与知识学问并列在一起的,陆机在《文赋》中开篇时就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这里的“玄览”就是静观,就是虚静,而“典坟”就是指知识学问。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把虚静与“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并列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道家的虚静说又和佛教的空静观相融合。禅定去欲,则内心虚空,此即是虚静境界。内心虚空则能容纳万景,这样就能产生清丽的诗作。于是,文学理论批评中就有了许多以空静论创作的说法,如宋代苏轼在《送参廖师》一诗中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宋代理学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道学家论诗也很注重虚静。
由于儒道佛三家都强调虚静,所以中国古代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绘画、书法等艺术创作,均把虚静视为创作主体修养的最基本条件。我想文学艺术创作上之所以如此强调虚静,目的在于使作家艺术家摆脱名利等各种杂念的影响,以便充分驰聘自己的艺术想象,在构思中形成最优美的艺术意象。
三、关于文学的创作方法
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方法,有自己的民族传统特点,这就是重在言外之意,要求有“文外之重旨”,使文学作品能让人体会到“味在咸酸之外”,既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更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意境论的核心内容。刘禹锡提出创造意境的关键是要做到“境生于象外”,司空图要求诗歌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即是就其意在言外的特色而说的。
魏晋时期,曾经就语言和意义的关系问题进行过一场热烈的讨论,这就是有名的“言意之辩”。这一问题和玄学所讨论的中心问题,即哲学本体论问题,特别是人性论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讨论的中心是语言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关系,在这场争论中,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主张,一是“言不尽意论”,一是“言尽意论”。
“言不尽意论”的代表是嵇康,他从多个方面论证了言不尽意的正确性所在。“言不尽意论”在当时,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起了积极作用。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情在词外曰隐。”他也承认有言外之旨、词外之情。”陶潜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诗句。都是这种方法的表现。“真意”就是真实的意境、境界,它既是美学的,又是哲学的,在这里,意境和境界是一致的。在言意关系问题上,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提出了“得意忘言论”。他认为 言是通向意的桥梁,然而只有突破言的限制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和“言不尽意论”相对立的还有“言尽意论”。大概是认为任何意义都是需要具体的语言表达的,这里我就不具体论述了。
四、关于塑造文学形象的美学原则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形象塑造的美学原则,其核心是形与神的关系,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兼备。
东晋著名的画家顾恺之提出了绘画理论上的“传神写照”和“以形写神”说,后来这种绘画理论又被运用到了文学创作之中。唐代诗人张九龄在《宋使君写真图赞并序》中提出“意得神传,笔精形似”的主张,盛唐诗人的创作都非常重视传神的艺术美,杜甫就曾多次以神论诗,晚唐的张彦远和司空图则分别从绘画和诗歌创作的不同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美学原则。北宋的苏轼不仅在《传神记》中发挥了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论,指出必须描写好“得其意思之所在”的形方能传神,也就是说,只有抓住了最能体现对象神态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一般的特殊的“形”,并把它真实、生动地描绘出来了,才能够达到“传神写照”的效果。
曾在宋元明清的诗话中,就如何理解神似和形似关系的问题,引起了一场争论。但自唐宋以后,传神思想已进一步发展成为诗、文、小说、戏曲等各种形式的共同审美传统。
五、关于文学的风格美
中国古代文学的风格美,一般分为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大类,它渊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上的阳刚阴柔说。
早在建安时代,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章有“清气”和“浊气”之分,就已初见端倪。继之,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说作家个性中“气有刚柔”的差别,是形成文学风格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将诗歌的风格分为“沉著痛快”和“优游不迫”两大类,实际也是指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到了清代,桐城派的代表姚鼐则更明确地提出文学风格可以归纳为阳刚和阴柔两大类。”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虽是不同的两大类,但对于具体的作家和作品来说,则并不是“一有一绝无”,往往是“刚柔相济”的,不过是有所“偏胜”而已。作家的个性也是阴阳相济而有所偏,体现在文章中自然也就有了这样的特色。
以上就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大致总结,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文学思想远比这些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我也只能择取些许扼要,但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在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确实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我会继续学习,在古老的东方智慧里诗意地栖息。
第四篇:中国古代
中国近现代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探索的艰辛及启示
【内容摘要】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但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先后以失败告终。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关键词】近现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仁人志士;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启示
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致使中国人民除了继续遭受残酷的本国封建压迫以外,还遭受了外国帝国主义势力残暴的民族压迫。为了救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农民阶级
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中国的农民阶级开展了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其中典型的就是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对腐朽的封建王朝发起了猛烈冲击,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此外,它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口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为后来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但它们最终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都失败了。
启示一
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失败。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表明:在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中,由于缺乏先进的阶级力量和正确的理论指导,农民阶级无法承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反动统治的使命,中国出路的探索需要新的先进阶级力量和政党的领导。
地主阶级洋务派
l9世纪后半期,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号,发动“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启示二
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尽管地主阶级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本质上却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虽然有些微的成效,但是从本质和实际进程来看,洋务运动不可能承担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不可能真正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资产阶级维新派
甲午战争失败后,在新的民族危机下,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开展了百曰维新。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但是由于维新派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从而最终导致了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选择了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力求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他们的不懈斗争下,取得了推翻2000年之久的皇权专制的伟大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但好景不长,革命成果很快落到旧军阀手中,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落空了。
资产阶级激进派
辛亥革命失败虽然失败了,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于是爆发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启示三
中国资产阶级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武装,缺乏革命政党和武装力量的支持,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导致他们不可能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由于缺少一个深入的启蒙过程,人们不了解民主共和的精神,因而也无法建立组织
严密、团结战斗、坚强无比的革命政党。他们也不敢深入地发动群众,因而始终缺少广大群众的支持。辛亥革命时期和民国初年移植西方民主共和制度失败的实践表明,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不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仍需进行新的探索。无产阶级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同时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如何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29年的艰苦探索,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大踏步前进。
启示四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这一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革命理论的武装下,在社会主义这一新的中国发展道路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得以真正实现。
在四川大地震的救援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把抢救人员放在第一位的方针,“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不惜一切代价抢救震灾中的每一位幸存者,切实反映了尊重所有生命、注重心理关怀的人文思想和仁者态度。
结语
通过学习中国近代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我深刻地了解了国情,坚定了信念: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国家富强做出了不朽的牺牲,使我深感肩负的重任。当代社会要求我们有开阔的眼界和博大的胸襟,又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迷惘,不惶惑。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是这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信年轻的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不断完善自己,一定能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第五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总结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总结
(1)我国古代的变法或改革的含义
改革或变法,是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进行全部或部分(某些环节)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2)重要改革与变法
奴隶社会有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封建社会先后有战国时期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北宋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等。(3)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主要类型
①按性质划分主要有: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少数民族易“旧俗”兴“汉法”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②按目的划分主要有:富国强兵、争当霸主——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克服统治危机——王莽改制、“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克服时代弊政、顺应统一趋势——周世宗改革;顺应时代潮流,维护统治——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按结果分主要有成功或失败两大类型。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周世宗改革等效果显著;王莽改制、“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虽成效不一,但最终都没有逃脱失败的结局。(4)我国古代改革的本质与规律
任何变革,从本质上看,都是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本不适应,这就必须对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根本的改革,具有革命性。改革的成功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如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而这类改革引发的斗争往往是新旧阶级间的斗争,异常残酷,常常伴随着流血冲突。另一种是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需要在维护根本制度的前提条件下,对统治政策进行局部的调整,具有改良性质。这种改革往往涉及到对封建国家、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利益进行再分配,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等保守派的反对,容易失败。改革引发的斗争属于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权益争斗,如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等。(5)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如王莽力图改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遭到失败。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时代潮流,大获成功。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等。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措施与用人是否得当等。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增加人民的负担与困苦。⑹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的规律认识与启示:
规律认识:王朝初期改革比较容易成功,中后期则常常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①新的封建王朝大多是在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农民起义猛烈冲击陈章旧制,旧秩序土崩瓦解,为新王朝的改革破除了阻力。而王朝中后期,政治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根深蒂固,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势力盘根错节,保守顽固势力强大。②王朝初期,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而王朝中后期要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情况下,进行某些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调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③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皇权作保障,而中后期改革的主将则缺乏这种权威。
启示: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②革除社会弊端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③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④改革必然涉及某些阶层的特权与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的,甚至充满了尖锐激烈的斗争。
关于重要社会改革的规律与认识
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改革,从狭义上讲,主要有姜尚改革、齐桓公改革、晋文公改革、七国变法运动(以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和金世宗改革等;从广义上讲,凡是统治阶级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的调整,都称得上改革。
2.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发展势力、挽救危机、巩固统治、适应形势等;改革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分配、赋税征收、荒地开垦、水利兴修、发展军力和废除旧俗等方面;改革的结局是或取得完全成功、或彻底失败、或取得一些成效但最终失败了。
3.革除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革弊标新要有远见卓识,要坚决彻底。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中还要注要用人。
4.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反之,则阻碍历史前进,加剧社会矛盾。
5.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的,甚至充满了尖锐激烈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