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对市场刷卡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一、手续费是高是低,公婆各有其理
刷卡方便了消费,银行提供服务当然要收费,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到底该收多少,一时还争论不下。商家的声音是:“高了,我们承受不了。”银行的声音是:“这是银行的底线,否则很难达到盈亏平衡点。”目前人民银行对手续费的规定是:百货超市受理银行卡支付的费率为销售额的1,饭店、宾馆为2~~
3、境外卡为
3.5~~4。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各城市银行卡协会都以此为参照按本地情况制订手续费标准。在**POS刷卡手续费是0.3~~1,**国美几家分店一年刷卡金额在2亿元左右,按照0.5的费率计算,他们每年向银行缴纳的手续费就是100万左右。**苏宁电器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笔经济帐:按照20的平均刷卡率计算,销售额平均每天在30万左右,按照0.5的费率标准,每天要向银行交纳1500元的手续费。目前**公众商场公司的刷卡消费费率是不一样的,通常是0.3~~1不等,这个是根据各个公司、单位跟银行之间的协议而定。我们来看看中国移动通信**分公司的刷卡情况。在移动公司的售卡代办点我们看到排着长队的代理商的手中持着各个银行卡正等着刷卡消费,趁着其中一位代理商有空就了解了几个问题。代理商认为刷卡消费的手续费不是在自己身上扣无所谓;刷卡消费不用再带大量现金在身上方便、安全;营业员点钱花时间,刷卡一下就搞定了,快捷。可是他们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句话。对于本来就利润较少的商家来说,如果手续费过高,他们只有将这部分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样最终承担者还是消费者。再来看看各个银行的手续费率,中国银行1,农业银行0.5,华厦卡是0.5,信合一卡通0.5,其余的工行、建行、招行、光行、邮政、中信等等都是0.3。移动公司售卡代理点,平均每天销售额在100万左右,我们按0.5的费率计算,每天要向银行交纳5[本文来源于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请到xiexiebang.com]000元的手续费。**移动公司的各个直属营业厅:歇台子营业厅、大坪营业厅、解放碑营业厅、沙坪坝营业厅、还有沙坪坝移动商城等。每天60万的划卡收入,按0.5的手续费率,每天要向银行交纳3000元的手续费。而手机销售这一块,照30的平均刷卡率计算,平均每天的销售额在100万左右,按照0.5的费率标准,每天要向银行交纳1500元,这三项手续费加起**移动通信公司每天就要向银行交纳9500元,一年下来就是3467500元,这笔巨额的支出是多少商家都为之惊叹。大额消费中,刷卡率会越来越高,那么,0.5~~1的手续费对利润不高的行就是一笔巨额付出。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界人士对此另有说法:一台POS机的市场价格是4000元左右,打印用的签购单一套一式三份成本约在0.1~~0.11元,加上网络支撑费用,成套计算机系统和大量的清算人员,每收一笔单,收1的手续费,一笔1000元的单子就是10元手续费,如果不是发卡行,则只能拿到10元中的一元。这说明现在的手续费并不高。
二、央行刷卡收费新标准因行业而异
商家纷纷对刷卡消费说不,说明目前央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已经不符合市场的要求,一个令商家振奋的好消息是,央行日前宣布,将从2004年3月1日起调整现行收费办法和标准,相应的刷卡收费比例有所降低,收费结构也将更为灵活。央行的这项新规定是:对于超市、加油、航空售票等类型的客户,发卡固定收益及银联网络服务费比照一般类型商户减半收取,分别为交易额的0.35和0.05;对一般类型商户,发卡行和银联网络服务费为交易额的0.7和0.1,不再提出商户结算手续费不低于1和2的要求。使用POS机跨行交易时,对宾馆、餐饮、娱乐、珠宝金饰、工艺美术器类的商户,发卡行固定收益为交易额的1.4,银联网络服务费标准为交易额的0.2。对房地产、汽车销售类商户和批发类商户,发卡行固定收益为银联网络服务费比照一般类型商户办法和标准收取,但发卡行收益每笔分别不得超过40元和16元,银联网络服务费每笔高分别不得超过5元和2元。此规定公布后,国美总部的有关人员向记者证实,国美公司已与银行达成协议,恢复刷卡消费。永乐电器也在积极准备中。对央行的这个新规定,业内人士仍有意见。一位餐饮界人士向记者诉苦:银行给我们的提供的服务一样的,不该分行业收手续费。记者在对宾馆、珠宝行业的采访中都听到了类似的疑惑。
三、收费标准该不该因行业而异?
刷卡消费毕竟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为,个别商家的逆市而动对整个消费体系来说无足轻重,也许只是对现存金融服务的机制敲响了一次警钟。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贺力平说:“国内现在的银行卡网络服务公司只有银联一家,缺乏竞争的市场无疑存在着垄断的可能性,如果只是一味强调1是央行的规定,那银行自己也是不求进步,其实从长斯的发展趋势来看,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定价肯定是要有灵活性和弹性的。”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美国银行收取的刷卡手续费在任何行业都采取统一标准,只是对不同种类的银行卡收费不同。在台湾等地,银行也是和商户协商,并没有强制执行的标准。银行有关人士对此的普遍态度是,央行的新政策已经大大让利于商家,而这个收费标准与国际市场通行做法较为接近,符合市场经济下激烈竞争的需求,各地银行即将执行此标准,至于是否还存在不
合理性,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查。
第二篇:大学生对市场刷卡消费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_调研报告
一、手续费是高是低,公婆各有其理 刷卡方便了消费,银行提供服务当然要收费,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到底该收多少,一时还争论不下。商家的声音是:“高了,我们承受不了。”银行的声音是:“这是银行的底线,否则很难达到盈亏平衡点。”目前人民银行对手续费的规定是:百货超市受理银行卡支付的费率为销售额的1,饭店、宾馆为2~~
3、境外卡为3.5~~4。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各城市银行卡协会都以此为参照按本地情况制订手续费标准。在**pos刷卡手续费是0.3~~1,**国美几家分店一年刷卡金额在2亿元左右,按照0.5的费率计算,他们每年向银行缴纳的手续费就是10xxxx左右。**苏宁电器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笔经济帐:按照20的平均刷卡率计算,销售额平均每天在3xxxx左右,按照0.5的费率标准,每天要向银行交纳150xxxx的手续费。目前**公众商场公司的刷卡消费费率是不一样的,通常是0.3~~1不等,这个是根据各个公司、单位跟银行之间的协议而定。我们来看看中国移动通信**分公司的刷卡情况。在移动公司的售卡代办点我们看到排着长队的代理商的手中持着各个银行卡正等着刷卡消费,趁着其中一位代理商有空就了解了几个问题。代理商认为刷卡消费的手续费不是在自己身上扣无所谓;刷卡消费不用再带大量现金在身上方便、安全;营业员点钱花时间,刷卡一下就搞定了,快捷。可是他们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句话。对于本来就利润较少的商家来说,如果手续费过高,他们只有将这部分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样最终承担者还是消费者。再来看看各个银行的手续费率,中国银行1,农业银行0.5,华厦卡是0.5,信合一卡通0.5,其余的工行、建行、招行、光行、邮政、中信等等都是0.3。移动公司售卡代理点,平均每天销售额在10xxxx左右,我们按0.5的费率计算,每天要向银行交纳500xxxx的手续费。**移动公司的各个直属营业厅:歇台子营业厅、大坪营业厅、解放碑营业厅、沙坪坝营业厅、还有沙坪坝移动商城等。每天6xxxx的划卡收入,按0.5的手续费率,每天要向银行交纳300xxxx的手续费。而手机销售这一块,照30的平均刷卡率计算,平均每天的销售额在10xxxx左右,按照0.5的费率标准,每天要向银行交纳150xxxx,这三项手续费加起**移动通信公司每天就要向银行交纳950xxxx,一年下来就是346750xxxx,这笔巨额的支出是多少商家都为之惊叹。大额消费中,刷卡率会越来越高,那么,0.5~~1的手续费对利润不高的行就是一笔巨额付出。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界人士对此另有说法:一台pos机的市场价格是400xxxx左右,打印用的签购单一套一式三份成本约在0.1~~0.1xxxx,加上网络支撑费用,成套计算机系统和大量的清算人员,每收一笔单,收1的手续费,一笔100xxxx的单子就是1xxxx手续费,如果不是发卡行,则只能拿到1xxxx中的一元。这说明现在的手续费并不高。
二、央行刷卡收费新标准因行业而异 商家纷纷对刷卡消费说不,说明目前央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已经不符合市场的要求,一个令商家振奋的好消息是,央行日前宣布,将从2004年3月1日起调整现行收费办法和标准,相应的刷卡收费比例有所降低,收费结构也将更为灵活。央行的这项新规定是:对于超市、加油、航空售票等类型的客户,发卡固定收益及银联网络服务费比照一般类型商户减半收取,分别为交易额的0.35和0.05;对一般类型商户,发卡行和银联网络服务费为交易额的0.7和0.1,不再提出商户结算手续费不低于1和2的要求。使用pos机跨行交易时,对宾馆、餐饮、娱乐、珠宝金饰、工艺美术器类的商户,发卡行固定收益为交易额的1.4,银联网络服务费标准为交易额的0.2。对房地产、汽车销售类商户和批发类商户,发卡行固定收益为银联网络服务费比照一般类型商户办法和标准收取,但发卡行收益每笔分别不得超过4xxxx和1xxxx,银联网络服务费每笔高分别不得超过xxxx和xxxx。此规定公布后,国美总部的有关人员向记者证实,国美公司已与银行达成协议,恢复刷卡消费。永乐电器也在积极准备中。对央行的这个新规定,业内人士仍有意见。一位餐饮界人士向记者诉苦:银行给我们的提供的服务一样的,不该分行业收手续费。记者在对宾馆、珠宝行业的采访中都听到了类似的疑惑。
三、收费标准该不该因行业而异? 刷卡消费毕竟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为,个别商家的逆市而动对整个消费体系来说无足轻重,也许只是对现存金融服务的机制敲响了一次警钟。
第三篇:大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组员:朱星月065015606 王晨露065015607 王玉 065015609 杜湾065015608
周诗雯 065015633
班级:护理156 前言: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目的: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所以这次我们小组做了有关这个的调查问卷,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调查结果分析:我们主要采用网络调查的形式,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对结果进行分析,首先调查总人数119人,其中生活费在1000-2000之间的占总人数72.27%,2000以上9.4%,500-1000占16.81%,500以下2.52%。有95.8%生活费来源于家庭。
生活费98.32%用于伙食,日用品77.31%,网购74.79%,学习57.98%,娱乐48.74%,通讯46.22%,其他20.17%。
有69.75%不认同大学生消费透支,则有18.49%认同,其他无所谓。
59.66%喜欢事先做好规划再进行消费,44.54则是能省就省,24.37%则是没有计划的消费。
对于现在社会中的消费观,72.27%认同经济实惠,17.65%认同高品质高要求,剩下的人任务能用就行。
对于名牌49.58%认为不需刻意追求实用就好,39.5%名牌太贵,条件允许再追求,10.92%认为品牌有保证,售后好,无可非议。
在理财方面,62.18%认识一点,会投一些钱到理财项目中去,34.45%没有理财观念。
76.47%每月网购1-5次,15.97%每月5-10次,每月10次以上5.88%,不网购的只有1.68%。
79.83%在网上购买衣服或配饰,75.63%购买日用品,53.78%购买书籍,52.94%购买零食,23.53%购买电子产品。
85.71%会将剩下的生活费存起来,5.88%会进行投资。
74.79%认为周围的同学消费状况正常,18.49%认为过高,6.72%认为节俭。
理想中的消费水平73.11%希望月末有剩余可供自己使用,13.45%能制定详细的消费计划,12.61%认为够花就可以了。
41.18%每个月没有消费计划,35.29%有时有,23.53%有。
63.03%偶尔有超前消费的情况,31.09%从没有消费超前的习惯,剩下的一直有。
57.98%的人从未用过借贷产品,36.97%的人用过花呗、白条、借贷宝,信用卡和分期购买都占5.88%。
67.23%有一点觉得自己的消费习惯需要改变,18.49%认为自己的消费习惯不需要改变,14.29%认为自己完全需要改变。
调查中的问题:就目前为止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消费是比较理性的。消费观念属意经济实惠,消费比较节制,考虑到家庭的情况和根据自己的生活费安排,但是网购次数偏多,许多同学喜欢网上购物。同时也有少部分学生花费毫无计划,随心所欲,花费过高,甚至有的同学追求品牌,借贷。导致消费差巨拉大,出现两极分化;奢侈品消费结构不合理,存在攀比心理;人际交往奢侈品消费增多(攀比心理作怪)。原因在于(1)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2)社会建设范畴中缺少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建议:(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一方面,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
其次,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它是个人消费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做出不理智的的消费选择的现象。往往是心血来潮、一时头脑不冷静,事后发现这种消费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需要。因此,在消费时,要注意保持冷静。最后,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是不断变化与改善的,我们的选择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3)社会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大学生的理财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持币的额度越来越大,支配金钱的空间愈来愈宽泛。然而,对于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绝大部分人还不能拥有更多的金钱,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欲望则越来越大。可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以及理财观念的淡薄,通常使他们对待金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科学理财更是知之甚少。学校方面:学校重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观念社会:学校可设立专门的理财教育课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进行辅导和培训,让他们早日树立正确科学的理财观念;对追求时髦和赶潮流的学生,应给予高度重视。家庭方面:家庭应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父母扩无私奉献助长了有些大学生奢侈浪费之风。过分溺爱,导致自理能力低下,过分依赖他人,做到勤俭持家。个人方面:强化大学生自身的管理和监控:钱要花在刀刃上;学会记帐和编制预算;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和理财原则;严禁杜绝攀比、追星、过分追求时尚与个性。
第四篇:对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在当前尚且低迷,尚未完全复苏的经济环境下,消费问题被大家广泛关注.物价的连续上涨,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消费和需求问题.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 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 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 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 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对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从而拉开了层次,并且区分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我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 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1 理性消费是主流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只有个别家境较好的同学花费超过12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调查报告《对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Mp3、Mp4、手机支出,人际交往支出就可以看出)。
2.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据调查,在大学生中月消费最高的达到1200元,而月消费最低的不足350元。大学生月支出均值为523.7元。这其中有近乎100%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数码产品、电脑或手机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丰富大脑不惜钱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现在一些大学生为考英语四六级、读完本科读硕士,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他们出手大方,乐此不倦。
4.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例如,取样调查中大部分人根本没有打工经历,而且那些作过兼职的同学里面,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以“补充家用”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养和加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当问及每月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只有极个别同学有记账、储蓄的意识。
第五篇:大学生社会消费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郑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4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4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调查中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
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用,两三千元是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是一句曾在大学校园风靡一时的流行语。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跟风”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负翁”、“卡奴”等词也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代名词。
但是,中国理财网日前发布的《2007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总体趋于理性合理,大学生对自身消费有良好的把握。
和通常印象中的大学生“无节制消费”不同的是,调查报告指出,全国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总额主要集中在300~500元和500~1000元两个范围内。每月消费在300~1000元之间的大学生有74.7%。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每月消费性支出为873.33元。可以看出,大学生每月的消费总额普遍与家庭经济情况相匹配,并偏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调查显示,大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消费会呈现明显的社会化倾向。具体表现为交通消费、通讯消费、餐饮消费等消费水平普遍增高。
之前有报道称,大学生添置衣服、请客吃饭这种交际费用占了生活开支的一大部分,往往成为铺张浪费的主要来源。某大学生却不这么认为,他一个月基本开销800元左右。“找工作,总得置办几身拿得出去的衣服吧?简历也要精致。还要天天在外面跑,花钱自然少不了。另外和同学朋友联络感情、扩大人脉也是必须的啊!”
大学生的钱是从哪儿来?调查显示,高达88.2%的学生是从父母那里获取生活费用,但是大部分大学生都有打工经历。渴望经济独立的思想与绝大部分仍然依赖父母的现状成为大学生独特的矛盾。
事实上,大多数打工的学生经济状态并不窘迫,甚至普遍良好。在对于打工动机的调查中,“补贴日用”这一项只占第二位。更多的学生选择了“增长社会经验”这一项,占60.7%。
“大学生消费总体上是趋于理性的。大一到大四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财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老师认为,学生消费与周围环境的影响关系密切,往往是一个宿舍或者一个班级的环境都能影响到学生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