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项目创优计划编制办法
工程项目创优计划编制办法
1、范围:集团公司各施工企业承建的新建、扩建项目。
2、编制说明:根据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的评选要求,适应集团公司评选优秀施工奖工程的需要,特编制本办法。
3、职责划分:工程项目创优计划由各施工企业派出的项目经理部负责在工程开工前编制,并组织实施;由各企业负责将拟报优秀施工奖的工程项目创优计划报送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部备案,并督促检查项目落实各项创优保证措施。
4、编制要求 :工程项目创优计划应包括工程概况、创优目标、创优措施、创优组织机构、工程进度等内容。
4.1工程概况及特点:工程概况应包括工程名称、工程规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开竣工时间、投资规模、主要实物量等;工程特点应突出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及施工中的特殊建设要求、施工难点等。
4.2创优目标:包括创省(部)级或国家级优质工程目标,单位工程合格率、优良率、器材检验率、焊接一次合格率、工程报检率报检合格率、外观检查一次合格率、消除质量通病、缺陷目标等。
4.3创优措施:包括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编制体系及锅容管特质量体系,职工教育、特殊工种培训、器材质量控制、建立例会制度监督协调体系运行,采取样板引路等创优方案,施工重点区域的质量公关、技术革新,全面实施工序报检制,QC小组建立及活动计划等。
4.4创优机构及责任人员:包括工程项目创优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与创优工作的相关部门的职责划分等。
4.5工程进度:主要指项目网络计划中各主要控制点的到达时间表。
4.6创优计划编制必须采用A4纸编制
5、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部企管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工程项目创优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创优管理制度
1.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建设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引导、推动和激励各单位、项目部采用“四新”技术和一体化管理,持续保持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水平、项目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积极、全面开展创建优质工程、“双优”工地、优秀项目经理(建造师),创建名牌工程,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下属分公司、项目部创建各级优质样板工程、安全文明样板工地和申报优秀项目经理等活动。
3.职责
3.1总经理为主管领导,负责有关创优活动的文件审批、创优规划审批;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工程部和综合管理办公室对集团公司创优活动的管理,以及实施检查、指导和监督。
3.2工程部为创建优质工程和双优工地的主管部门,负责工程创优和工地双优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分公司负责本分公司内工程创优和工地双优的监督管理工作,编制、申报创优计划;汇总、审核各项目部创优计划和措施方案;对优质工程进行审定和择优上报;对项目部创优活动进行组织、检查、指导和监督。
3.3综合办负责各级优秀项目经理的申报及管理工作。根据集团公司发展和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计划、安排开展优秀项目经理(建造师)竞赛、评比活动,向上推荐、申报优秀项目经理(建造师)或劳动模范。
3.4各项目部应设专、兼职人员,负责制定、上报工程项目创优计划,检查创优计划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做好创优工程项目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
4.方法和措施
4.1总要求
4.1.1加大集团公司创优活动的力度,引导创优活动深入发展,强化一体化管理,明确职责分工,统一集团公司创优项目申报程序,使集团公司创优活动制度化、标准化,确保集团公司创优目标的实现。
4.1.2创优的总体原则是:“符合条件的工程必须创优;创优工程一次成优。”集团公司开展创优活动,是以项目部为主体的活动行为,项目部要立足提高整体素质和质量总体水平,重在加强科学管理,严格过程控制,推动科技进步,实现一次成优;要创质量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精品工程。
4.1.3符合条件的工程是指工程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手续符合国家规定,工程的规模、数量或造价符合“创优”申报条件;其结构形式、建筑面积、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支出、“四新”成果的采用等符合各地政府管理部门的创优评审管理规定,具备合理工期和施工条件的各类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工程项目不列入创优计划。
4.1.4创优活动分为优质工程、“双优”工地和优秀项目经理,其中优质工程包括:创优良样板工程(包括市优质工程、省部优质工程、国家优质工程和创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工程);创建省、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良样板工地(简称“双优”工地)等活动和成果;优秀项目经理活动,申报优秀项目经理的前提条件是所承建的工程项目必须是被评为优质工程。
4.1.5工程建设各单位、项目部要树立质量品牌意识,大力开展市优良工程、省部优质工程和“鲁班奖”工程和“双优工地”创建活动。
4.1.6优良样板工程应当实行优质优价,优良工程增加费费率应控制在集团公司要求的范围内。
4.1.7创建优质工程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各省、市现行有关工程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现行规范、标准及设计要求;认真落实省市级、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做到预控有效,过程控制认真,质量验收严格。
4.1.8创优工程必须加强“四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鼓励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节能、环保技术。
4.1.9创建优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应当按有关规定创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地。
4.1.10 项目经理应根据各级相关优秀项目经理评选管理办法中要求,积极获得相应业绩的机会,使承建的相应工程项目,均能符合优质工程参评条件。
4.2工程质量创优目标管理
4.2.1集团公司每年结合公司生产规模,下达的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制定集团公司创优工作计划,并把目标分解至二级公司(分公司),列入经营承包责任书,作为考核二级公司(分公司)的主要指标。
4.2.2二级公司(分公司)应根据公司下达的目标计划,结合本单位生产规模,制定工程创优计划,具体落实到项目部,层层签订责任状,分解指标,使工程创优落到实处。
4.2.3各工程项目部,应把《工程质量创优计划》于工程开工后两个月内报集团公司审批,并在工程部备案。未按时办理备案手续的,按集团公司相关条款处理。
4.2.4对工程规模符合创“鲁班奖” 条件的工程,二级公司(分公司)必须在承接到工程任务后及时把项目情况报集团公司工程部,对拟创“鲁班奖”的工程项目,由集团公司领导研究决定是否创“鲁班奖”。确定创“鲁班奖”目标后,由集团公司、分公司及项目部有关人员成立创“鲁班奖”工作小组,负责创“鲁班奖”工作的统一协调管理。
4.3创优工程的管理
4.3.1项目部应成立创优计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工程项目创优计划的具体实施工作;优质工程日常检查应根据建设工程特点,对照国家相关标准和各省、市相关规定,按照工程部位,系统检查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性能检测、质量记录、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观感质量等项目;“双优”样板工地的日常检查应对照各省市“双优”样板工地的检查标准进行检查;同时注意收集、准备相关文件资料。
5.6对于已下达创优任务的项目,未按集团公司要求制定工程创优计划并上报集团公司工程部备案的、未完成创优任务的项目,集团公司将在内部网站上进行通报批评,并对项目部及相关责任人进行按责任状中相关处罚规定进行处罚,并作为个人年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6附则
6.1本制度经集团公司批准后生效,自正式公布之日起实施。
6.2本制度由工程部负责编制、解释、培训和修改。
第三篇:安全生产执法计划编制办法
附件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计划编制办法
(修订征求意见稿 2017年8月2日)
一、总 则
1.为规范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计划的编制工作,科学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及《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规定》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根据授权、委托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组织或者机构(以下统称安全监管执法机关)编制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计划(以下简称执法计划),适用本办法。
3.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是指安全监管执法机关在1个执法内开展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安全生产其他执法。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是指安全监管执法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对生产经营单位遵守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政执法行为。包括计划检查、非计划检查两个部分。
安全生产其他执法,是指安全监管执法机关依法实施行政许可、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以及依法对有关事项督办、核查、— 1 —
备案等行政执法行为。
4.各级安全监管执法机关编制的执法计划应当相互衔接,避免在监管对象、内容和时间上重复或者脱节。
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编制的执法计划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根据授权或者委托开展行政执法的组织或者机构编制的执法计划,应当报授权、委托的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6.安全监管执法机关应当按照经过批准的执法计划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二、编制原则与考量因素
7.安全监管执法机关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提高效能的原则,编制执法计划。
8.编制执法计划应当综合考虑下列因素:(1)行政执法人员的数量;
(2)监管执法职责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的数量、分布、生产规模及其安全生产状况;
(3)道路交通状况、执法车辆和技术装备配备情况;(4)执法经费情况;
(5)重点检查的地区、领域、行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等事项;(6)影响执法计划执行的其他因素。
9.安全监管执法机关编制执法计划,应当测算本机关总法定工作日、执法检查工作日、其他执法工作日及非执法工作日。
(1)总法定工作日,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日和本机关行政执法人员总数的乘积。纳入计算行政执法人员数量的比例,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得低于在册人数的60%,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得低于在册人数的70%,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得低于在册人数的80%;授权、委托开展行政执法的组织或者机构不得低于在册人数的90%。
(2)执法检查工作日,是指安全监管执法机关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工作日。其数额,为总法定工作日减去其他执法工作日、非执法工作日所剩余的工作日。
执法检查工作日包括计划检查工作日、非计划检查工作日。①计划检查工作日,是指对重点单位开展重点检查、对其他单位开展一般检查的工作日。
②非计划检查工作日,是指为调查核实安全生产投诉举报、参与有关部门执法、完成上级交办的临时性执法任务预计所占用的工作日。
(3)其他执法工作日,是指下列工作预计所占用的工作日: ①实施行政许可;
②组织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
③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监督核查、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等事项;
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 ⑤其他执法工作。
(3)非执法工作日,是指下列工作预计所占用的工作日: ①机关值班;
②学习、培训、考核、会议; ③病假、事假;
④调研、检查、指导下级安全监管执法机关工作; ⑤公务员法定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 ⑥参加党群活动; ⑦其他非执法工作。
非计划检查工作日、其他执法工作日、非执法工作日按照前3个的平均值测算。
10.上级安全监管执法机关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对下级安全监管执法机关所负责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抽查。
三、执法计划的内容
11.执法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行政执法人员数量和总法定工作日、执法检查工作日、其他执法工作日、非执法工作日;
(3)重点检查: ①重点单位范围、数量、行业领域; ②在执法计划中的占比; ③检查频次; ④时间安排; ⑤其他事项。(4)一般检查:
①一般检查单位数量、行业领域;
②在执法计划中的占比; ③时间安排;
④以随机抽查方式实施一般检查的相关情况; ⑤其他事项。
(5)关于其他执法工作、非执法工作及各类工作日测算的简要说明。
重点单位的范围、数量、名称及其所属行业领域作为执法计划的附件。
12.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中的计划检查,应当以重点检查为主,合理确定重点检查、一般检查的比例。重点检查比例一般不低于60%,一般检查比例一般不超过40%。
重点检查是指对重点单位(以规模以上企业为主,下同)实施的监督检查。一般检查是指对重点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实施的监督检查。
对下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抽查的,纳入执法计划的一般检查安排并注明下级安全监管部门名称。
执法计划应当列出重点单位的范围、数量、名称及其所属行业领域,并明确具体的监督检查频次。执法计划应当列出实施一般检查的单位范围、数量及其所属行业领域。
13.安全监管执法机关应当主要以随机抽查的方式实施一般检查,做到随机抽取被监督检查单位、随机选派监督检查人员,并依法公开监督检查结果。受监督检查人员的数量、专业能力等限制难以随机选派的,应当随机抽取被检查单位。
14.安全监管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将下列生产经营单位纳入执法计划的重点单位:
(1)安全生产风险或者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较高的单位: ①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在大型工矿单位、大型水源地、重要铁路和公路、水产基地和大型居民区上游的尾矿库,高压高含硫石油天然气开采单位;
②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烟花爆竹生产、批发单位;
③金属冶炼单位;
④存在放射性、高危粉尘、高毒作业以及其他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的单位;
⑤纳入执法计划的其他单位。
(2)近三年发生过造成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发生过群发性职业病危害事件的单位;
(3)发现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严重超标的单位;
(4)纳入安全生产不良记录管理的单位(不包括因吊销许可证、关闭等纳入不良记录管理的单位)。
15.执法计划应当明确对重点单位的检查频次:
(1)对安全生产风险和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较高的单位,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2)对近三年发生过造成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发生过群发性职业病危害事件的单位,或者纳入安全生产不良记
录管理的有关单位,一般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3)对发现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严重超标的单位,在其整改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监督检查的频次。
16.安全监管执法机关应当按照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监督检查重点事项的规定,结合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以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季节性、时段性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一项或者多项监督检查事项,按规定制定现场检查方案并经本机关或者执法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对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实施监督检查。
四、编制程序
17.安全监管执法机关应当指定一个内设机构专门负责编制执法计划。各内设执法机构根据其职责提出具体执法计划,由负责编制执法计划的机构统一审核编制。
负责编制执法计划的机构应当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广泛听取本机关其他内设机构及其行政执法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18.市、县两级安全监管执法机关初步拟订执法计划后,应当分别抄报省、市两级安全监管执法机关征求意见。省级安全监管执法机关制定执法计划时,应当听取市、县级安全监管执法机关的意见。
1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编制的执法计划,应当经本部门领导集体讨论通过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执法计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
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根据授权或者委托开展行政执法的组织或者机构编制的执法计划,应当经本组织或者机构领导集体讨论通过后,于每年3月31日前报授权、委托的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20.执法计划作出重大调整的,应当在30日内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履行报批和备案手续。
上述重大调整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对执法计划的重点检查作出重大调整的;(2)监督检查单位的数量增减幅度超过计划20%以上;(3)本级人民政府、上级安全监管执法机关和编制执法计划的安全监管执法机关认为需要报批的其他情形。
执法计划作出重大调整的,应当同时核定相应的工作量。21.执法计划进行部分调整或者变更的,安全监管执法机关应当及时制作有关文件,以存档备查。
五、附 则
22.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23.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开发区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计划编制办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 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办法》的通知
安监总政法〔2017〕1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的编制工作,现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2017年12月27日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的编制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全面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规定》等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监管部门)编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以下简称监督检查计划),适用本办法。
有关安全监管部门所属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队伍(执法总队、支队、大队等,以下统称专门执法机构),其监督检查计划纳入本部门监督检查计划统一编制。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以下简称监督检查),是指安全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有关生产经营单位遵守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采取现场处理、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措施的行政执法行为。
第四条 安全监管部门编制的监督检查计划应当相互衔接,避免在监督检查对象、内容和时间上重复或者监督检查缺位。
第五条 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经过批准的监督检查计划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章 编制原则与考量因素
第六条 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统筹兼顾、分类分级、突出重点、提高效能、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监督检查计划。
第七条 编制监督检查计划应当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一)行政执法人员的数量和能力;
(二)本部门监督检查职责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的数量、分布、生产规模及其安全生产状况;
(三)重点检查的行业领域及生产经营单位状况;
(四)道路交通状况以及执法车辆、技术装备配备和执法经费情况;
(五)影响监督检查计划执行的其他因素。第八条 安全监管部门编制监督检查计划,应当测算本部门总法定工作日、监督检查工作日、其他执法工作日及非执法工作日。
(一)总法定工作日,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日和本部门行政执法人员总数的乘积。纳入计算行政执法人员数量的比例,省级安全监管部门(不含其专门执法机构,下同)不得低于在册人数的60%,设区的市级安全监管部门不得低于在册人数的70%,县级安全监管部门不得低于在册人数的80%;专门执法机构不得低于在册人数的90%。
(二)监督检查工作日,是指安全监管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监督检查的工作日。其数额为总法定工作日减去其他执法工作日、非执法工作日所剩余的工作日。
监督检查工作日包括重点检查工作日、一般检查工作日。1.重点检查工作日,是指对重点检查单位开展监督检查所需要占用的工作日。
2.一般检查工作日,是指对重点检查单位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所需要占用的工作日。
(三)其他执法工作日,是指下列工作预计所占用的工作日:
1.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监管; 2.实施行政许可;
3.组织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 4.调查核实安全生产投诉举报; 5.参加有关部门联合执法;
6.办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登记、备案; 7.开展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 8.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9.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
10.完成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安排的执法工作任务。
(四)非执法工作日,是指下列工作和事项预计所占用的工作日:
1.机关值班;
2.学习、培训、考核、会议; 3.检查指导下级安全监管部门工作; 4.参加党群活动; 5.病假、事假;
6.法定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
其他执法工作日、非执法工作日按照前3个的平均值测算。
第三章 监督检查计划的内容
第九条 监督检查计划包括重点检查、一般检查两个部分的安排,以重点检查为主。重点检查的比例一般不低于60%。
第十条 监督检查计划主要内容如下:
(一)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行政执法人员数量和总法定工作日、监督检查工作日、其他执法工作日、非执法工作日;
(三)重点检查安排:
1.重点检查单位范围、数量、名称、行业领域; 2.在监督检查计划中的占比; 3.对有关重点检查单位的计划检查次数; 4.时间安排; 5.其他事项。
(四)一般检查安排:
1.一般检查单位范围、数量、行业领域; 2.在监督检查计划中的占比; 3.时间安排; 4.其他事项。
(五)总法定工作日、监督检查工作日、其他执法工作日、非执法工作日测算的说明。
第十一条 监督检查计划中的重点检查安排,应当明确重点检查单位的范围、数量、名称及其所属行业领域以及计划检查次数。
重点检查单位范围如下:
(一)安全生产风险或者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较高的生产经营单位:
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场或者排土场边坡高度200米以上的露天矿山,建设在大型工矿生产经营单位、大型水源地、重要铁路和公路、水产基地和大型居民区等重要生产生活设施上游的尾矿库,高压高含硫石油天然气开采生产经营单位;
2.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
3.烟花爆竹生产、批发单位; 4.金属冶炼生产经营单位; 5.涉爆粉尘生产经营单位;
6.存在高危粉尘、高毒作业、放射性作业以及其他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
7.安全生产标准化未达标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落实不到位的生产经营单位。
(二)近三年发生过造成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发生过群发性职业病危害事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三)纳入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对象的生产经营单位;
(四)发现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
(五)发现存在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严重超标的生产经营单位;
(六)试生产或者复工复产的生产经营单位;
(七)其他应当纳入重点检查安排的生产经营单位。对重点检查单位的检查频次如下:
(一)对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重点检查单位,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二)对前款第四项至第七项规定的重点检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监督检查的频次。
安全监管部门承担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应当参照本条第二款关于重点检查单位范围的规定,将存在安全生产风险或者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较高等情形的煤矿纳入重点检查单位。
第十二条 根据本部门执法力量难以对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重点检查单位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的,应当在监督检查计划中作出说明,明确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所需要的,并在相关监督检查计划中作出合理安排。
对监督检查计划执行过程中新发现的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开展监督检查,或者纳入下一个监督检查计划的重点检查安排。
第十三条 监督检查计划中的一般检查安排,应当明确一般检查单位的范围、数量及其所属行业领域。
一般检查单位范围如下:
(一)本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的重点检查单位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
(二)对下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抽查所涉及的生产经营单位;
(三)其他应当纳入一般检查安排的生产经营单位。第十四条 安全监管部门应当采用“双随机”抽查方式(随机选取被检查单位、随机确定监督检查人员),实施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一般检查,因监督检查人员数量、专业等限制难以实施“双随机”抽查的,应当随机选取被检查单位;实施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重点检查的,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随机确定监督检查人员。
第四章 编制程序
第十五条 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指定一个内设机构负责编制监督检查计划。各内设执法机构、专门执法机构根据其职责提出具体监督检查计划,由负责编制监督检查计划的机构统一审核编制。
第十六条 设区的市级、县级安全监管部门初步拟订监督检查计划后,应当分别抄报省级、设区的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征求意见。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制定监督检查计划时,应当听取设区的市级、县级安全监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七条 安全监管部门编制的监督检查计划,应当经本部门领导集体讨论通过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监督检查计划经批准后,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报上一级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监督检查计划报批、备案时,应当一并报送上一个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相关数据。
第十八条 监督检查计划批准后,安全监管部门按照有关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治理,需对监督检查计划作出重大调整的,应当在30日内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履行报批和备案手续。
上述重大调整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重点检查单位的数量减少幅度超过计划10%,或者重点检查单位的范围作出变更的;
(二)监督检查单位的数量减少幅度超过计划20%的;
(三)其他需要报批的情形。
监督检查计划作出重大调整的,应当同时核定相应的工作量。
第十九条 监督检查计划进行部分调整或者变更的,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制作有关文件,以存档备查。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一条 根据有关人民政府依法决定或者根据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委托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具有行政处罚等权限)的组织或者机构,参照本办法编制监督检查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委托的安全监管部门批准,并于每年3月底前报上一级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编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0年10月29日印发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计划编制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工程项目奖励办法
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施工奖罚办法
为强化项目部工程管理,进一步规范开发建设项目各阶段的管理工作程序,加强项目部对个承包人的监督检查管理力度,实现对工程 建设的全面控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推动项目部工程管理考核体制 的实施,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工程管理的事前、过程及 事后控制,规范管理程序,特制定此奖罚法。
一、评比奖罚制度及考查内容
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评比采取每月一次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即当月结束后,次月初进行评比奖罚。
检查组主要由项目部各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及分管领导组成。受考评单位:参与本项目部相关工程施工的所有承包人及甲方管理人员。考查内容:
各承包人的工程质量情况、安全和文明施工情况、工程进度情况。奖金来源:每月项目部设定固定保底奖金20000元,当月若不能满足奖励需要时,项目部则按实增加奖金,当月处以的罚款累积进入当月奖金,若当月剩余奖金大于或等于20000元,则直接将剩余的奖金作为下月奖金,若当月剩余奖金不足20000元,项目部则将其补足20000元再作为下月奖金。
二、具体奖罚制度 工程质量处罚制度
1.分项工程施工前无技术交底或不按技术交底施工,一经查出对相关 承包人处以100~200元罚款。
2.凡各承包人对所施工工程不进行全面自检或发生错检、漏检、误检、标准掌握不严、自检无记录或记录内容不详实者,处100~200元罚款。
3.凡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和甲方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隐蔽者,对相 关承包人处罚款500~1000元。
4.凡不按图施工、擅自变更,一经查出对相关承包人处500~1000元 罚款。
5.地埋管道的闭水试验和保温以及暖气打压不经监理或甲方验收的对相关承包人罚款500元。
6.各安装工程不按图纸设计进行预留预埋,事后乱剔乱凿者,一经发 现每处对相关承包人罚款200~500元。
7.技术资料整理不及时和管理混乱,与施工进度不同步;质量保证资 料不齐全,各种检验及验收、试验、试压资料及材料合格证、质量证 明单缺项较多造成工程竣工验收困难;资料填写不符合要求;资料涂 改和弄虚作假者,每发现一项对相关承包人处100元罚款。8.在建工程经甲方、监理等单位检查不合格且受到批评和处罚的工程,对相关承包人每处罚款500~1000元。
9.对于不合格工程各承包人不及时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彻底,达不到质 量标准,留有质量隐患的,或同一质量问题重复出现的,对相关承包 人罚款500~1000元。工程质量奖励办法 1.当月严格按照图纸及变更施工,无任何质量问题,工程质量优秀,并得到项目部,业主及监理部门一致认可的项目,且本月无罚款项,给予相关承包人奖励500~1000元。
2.当月工程技术资料及时,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各种检验及验收、试 验、试压资料及材料合格证,资料填写符合要求的项目,给予相关承 包人奖励500元。
3.当月项目部各相关技术人员及领导所管理的工程,1、2项均完成的,将对相关人员按200元/单位工程给予奖励。安全和文明施工处罚制度
4.承包人必须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一定数量安全管理人员,明确 安全负责人,无安全员的,对相关承包人处罚款200元。
5.必须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并配备相关的安全设施、设备 以及相应的宣传、标语和安全警示,否则处罚款100元。
6.没按现场平面布置图规定要求堆放材料、机具、设备,材料存放没 按规格、大小、长短、品种存放,砂浆和砼搅拌机四周没挂密目网密 封等,没按本细则要求堆放料具和没设防尘维护的,每发现一处处罚 100~500元。
7.相关安全资料应按照项目部制度及时上报,未及时上报的,每次罚 款100元。
8.各承包人应对进场出场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具做好台账,并及时上 报项目部,一经发现未及时上报的,罚款50元/人(台)。
9.现场检查若发现有重大的安全隐患,首次给予警告,勒令限期整改。10.对于已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未限期整改,且重复出现的,根据情节情况,酌情给予一定处罚(具体处罚内容参照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所下发的处罚单)。
11.如发生安全事故,各承包人应在最短时间上报项目部,如不及时逐级上报,除对工程执行安全事故罚款10000~20000元外加罚5000元。12.项目部管理人员自身未做好安全防护,给施工现场造成安全隐患,或未及时制止不安全施工行为的,每次处罚50元。安全和文明施工奖励制度
1.当月无安全事故,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安全及文明施工工作到位,且不重复出现和新增安全隐患的承包人给予奖励500元。2.项目部管理人员每发现一处安全隐患给予奖励50元。
工程进度处罚制度
1.施工人员和机具组织不合理,数量不足以保证工程进度的,每次处罚500元。
2.各承包人未按项目部规定的时间及时上报周计划和月计划,每次处罚50元。
3.周计划和月计划应按业主节点要求及实际情况合理上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进度按月考核,如发现当月其单位或单项工程实际进度拖后1~3天,对单位工程罚款1000~3000元;拖后3~7天,对单位工程罚款3000~5000元;拖后7天以上,将根据不同情况对单位工程罚款5000~20000元。(因特殊原因造成施工进度滞后除外)4.根据实际情况,未合理安排足够加班人员和加班时间的,每次处罚100元。
工程进度奖励制度(当月出现质量事故的承包人不适用此制度)1.合理组织安排人员机具,按照业主节点及各项计划按时完成进度,月检是给予奖励1000元。
2.合理组织安排人员机具,超节点完成任务,工程进度提前的,根据提前的具体时间长短给予奖励1000~2000元。
3.当月人员组织合理,加班人员和时间安排到位,结合工程进度实际情况给予奖励500~1000元。
4.项目部相关专业人员,积极及监督协调,月检时保证工程按节点完成的,给予奖励500元,提前完成的,给予奖励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