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理论试题(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21:2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教育理论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教育理论试题》。

第一篇:创新教育理论试题

创 新 教 育 理 论 试 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

01.美国是最早研究与推广创造思考方法和创造技能的国家,它以两事为标志,第一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2.1941年,奥斯本出版的__________一书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一系列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03.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基本价值取向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创新教育的核心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4.创新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5.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指对__________的培养,对__________的培养,对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培养。

06.创新是分层次的,人们的创新活动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07.“创造”最早是上个世纪美国人吉尔福提出的,他指出,广义的创造是指__________,我国20年代__________先生提出了创新教育的主张。

08.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区别:其一,________________;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

01.简述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02.深化我市创新教育的原则是什么?

03.深化我市创新教育的途径是什么?

第二篇:教育理论试题

广东省专插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

(一)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2.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3.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因素是()A.人口的地域分布 B.人口的性别结构 C.人口的阶级构成 D.人口的年龄结构 4.人的生理成熟的标志是()A.性机能成熟 B.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C.个性形成 D.较稳定的自我意识

5.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A.个性差异 B.年龄特征 C.关键期 D.心理特征 6.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作用。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7.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8.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作用。

A.助手 B.从属 C.主导 D.顾问 9.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A.国家、地方、校长三级管理 B.国家、地方、教师三级管理 C.国家、校长、教师三级管理 D.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10.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指导书

11.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A.刹帝利 B.吠舍 C.婆罗门 D.首陀罗

12.《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3.形式教育论的主要倡导者是()和裴斯泰洛齐。

A.卢梭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1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A.卢梭 B.洛克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15.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A.杜威 B.华虚朋 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 16.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的是()A.道德行为习惯教育 B.政治态度和立场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 1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1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D.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19.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课外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D.劳动

20.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A.25% B.28% C.33% D.36% 21.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决定的。A.科技发展 B.社会生产力

C.政治经济制度 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22.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条件。A.后天学习和训练 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2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霍尔 B.华生 C.高尔顿 D.格塞尔 24.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25.文化发展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是()A.文化发展在前,教学内容变化在后 B.同步进行

C.两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D.教学内容变化在前,文化发展在后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班级授课制 27.教师 28.德育 29.个体身心发展 30.班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32.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33.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34.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35.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谈谈你的体会。37.论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8.在一堂观察玉米的课上,一位男同学凡是听见有人说发现了一条虫子,他都要跑过去观察。老师在课上并没有制止,只是在下课后,老师单独留住了这位男同学,请他帮助收拾玉米,然后问他是否对虫子很感兴趣,同时也指出了上课是不能东跑西跑的。最后老师拿了一本昆虫类科普读物借给这位男同学。

请评价该老师的教育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A 5.B 6.C 7.B 8.C 9.D 10.C 11.C 12.C 13.B 14.C 15.D 16.D 17.B 18.C 19.C 20.C 21.C 22.D 23.B 24.A 25.A

二、名词解释

26.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7.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8.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道德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29.个体身心发展是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30.班级是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照一定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三、简答题

31.教学的任务主要有:(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教学的中心和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增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2)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性是教学的重要特点。通过教学可以使受教育者明确应为谁服务,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3)发展受教育者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使其健康发展。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知识与正确方法,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康发展。(4)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教学任务之一是保持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预防和治疗心理异常与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完善个人人格。总之,教学作为一种途径,它体现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各项教育的任务。

32.(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能积极向上。

(3)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4)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5)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整,相互配合,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33.(1)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之间: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都是由国家规定,都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都是全国必须统一执行的。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它包括对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总的要求;教育目的仅是对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因此,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在学术上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有严格区别,但在实际中两者经常通用。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区别: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即无论何级教育、何类学校,都要按照这个总要求培养人;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培养人,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联系: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唯一的,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的。

34.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1)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2)对社会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泰勒认为,应包括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等。

(3)对学科的研究。

35.(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论述题

36.20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除文盲的运动。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等。

37.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他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集体全体成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的素质极为关键。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帅,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对教育对象个体来说,教师的职能可归结为“灵魂工程师”,但对教育对象群体来说,他更多的是班集体的缔造者、设计者。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提出相对理想的班级管理模式。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等构成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依赖于班主任的领导与组织,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来领导和组织班级。

(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研究班级中的交往行为,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主任的重要使命之一。班主任应悉心研究班级的人际关系,指导学生的交往活动。

①要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研究学生的交往需要及能力的差异性,指导学生避免和解决冲突,建立积极的交往环境。

②设计内容充实、频率高的交往结构。形成一个相互渗透、交互作用的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的交往网络。

③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相互间充满信任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

38.这位老师的教育方法适当而且科学。

首先,这位老师注重保护学生的天性,善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发现学生上课有不符合课堂纪律的行为并没有进行制止和批评,而是给予学生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有观察虫子的机会。课后又借给学生昆虫类的科普读物,引领学生科学的学习,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有位专家说过:创新意识就是问题意识,来自于学生的好奇和怀疑,没有好奇、怀疑就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意识,就无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虽然只是教师一次微小的课堂行为,但是恰恰为学生的创造力打开一扇门。

其次,这位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课堂上学生的行为明显是错了,如果因为保护其自尊心而不加责备,必然会纵容学生再次犯错。可是如果当场批评又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很体贴的课后指出学生的错误,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又保护了其自尊心。

广东省专插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

(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2.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A.礼、乐、射、辞、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礼、乐、射、御、书、数

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现教育目的。A.教书育人 B.关心学生健康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4.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A.合理化 B.示范化 C.多样化 D.个别化 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6.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夸美纽斯

7.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A.引导性 B.间接性 C.简捷性 D.交往性 8.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A.专业型课程 B.结构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本位型课程 9.制订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C.学科顺序 D.课时分配

10.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A.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教育方针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教育方针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教育方针 11.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A.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B.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两者指的是同一件事

C.教育方针属教育政策范畴,教育目的属教育理论范畴,两者没有直接联系

D.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13.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4.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A.人口环境 B.社会生产 C.政治制度 D.自然环境 15.()是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和革命的因素。A.劳动对象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劳动者

16.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颜回的话反映了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17.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教学 B.政治思想教育 C.政治课 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 B.启发性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19.因材施教原则适用于()A.对教学内容“吃不饱”的学生 B.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C.一切学生 D.差生

20.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1.学校教育必须以()为中心。

A.课外活动 B.上课 C.实践活动 D.教学

22.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A.单纯书本,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 B.儿童中心论

C.空洞说教,单纯知识传授 D.单纯书本,排斥实践

2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A.内发论观点 B.外铄论观点 C.需要论观点 D.实质论观点

24.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综合论的观点 25.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A.合理化 B.示范化 C.多样化 D.个别化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课程 27.启发性原则 28.教育 29.课程设计 30.受教育者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1.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2.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有哪些? 33.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贯彻系统性原则? 34.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35.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评述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37.联系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与杜威教育理论的差异。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8.某中学对每年新入学的学生都要举办学习方法、学校课程、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讲座,并在拓展型、研究型、社会实践以及部分基础型课程实行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选择,学校将4至5个班级的学生作为一个“班级”,分成ABC层,几个班同时开展同一科目的教学活动,其余教育教学活动则在原行政班进行。各学习层次和教学班级动态组合,一个学期微调一至两次。

请用有关教学或课程理论对该校的做法进行评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C 5.A 6.A 7.B 8.C 9.A 10.B 11.A 12.B 13.C 14.B 15.C 16.B 17.D 18.B 19.C 20.A 21.D 22.A 23.B 24.B 25.C

二、名词解释

26.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我国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7.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8.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从狭义上讲,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9.课程设计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释。最狭义的理解是指制定某个学科的具体过程,而最广义的理解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

30.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在广义的教育中,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在狭义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

三、简答题

31.(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2.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33.(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34.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1)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和融合。(2)在课程内容上,重视教材的现代化和理论化。(3)在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4)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5)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

35.(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四、论述题

36.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是在教育目的观中,就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取向不同形成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价值观。

个人本位论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其基本观点是:

(1)个体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2)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3)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原则,其目标是培养“人”。

这种教育目的观的可贵之处在于认识到了教育的育人功能,丰富人们对个体潜能及其价值的认识,突出了个体的地位和价值,强调教育应尊重人的需要,尊重人的价值,让人的个性得到解放等,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个人本位论者所说的人是离开社会实践的、抽象的人,忽视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把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完全对立、割裂开来,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全面的。此外,个人本位论把社会视做个体的简单集合,认为只要每个人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发展,社会就会达到完美,这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相反,强调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确定教育目的,个体的发展服从社会的需要。其主要观点是:

(1)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受到社会的制约,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

(2)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根本分歧在于: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的发展还是注重于社会的需要?个人和社会谁更重要?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在人与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各执一端,只是揭示了社会与个体关系的一个方面,夸大了一个方面,而忽视或缩小了另一方面,都把自己的出发点强调到了极端程度,尽管有合理的内容,但其结论却是不科学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上,两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失去一方,另一方就无法存在,我们不应把两者割裂作为前提来思考问题;所以,我们只有把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有机地、辩证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也才能将教育活动导向正确的方向。37.(1)首先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而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两者的差异是很显著的。

(2)他们的教育理论基础不同,赫尔巴特以伦理学、心理学为基础,而杜威的教育理论则以机能心理学、实用主义哲学、社会进化论为基础;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理论中各自的教育中心论差异显著,赫尔巴特主张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而杜威则主张以“学生”、“活动”和“经验”为中心,赫尔巴特强调传授知识,而杜威强调以儿童经验为基础通过活动进行学习。(3)他们的教育目的论不同,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学生养成道德,而杜威则认为教育除其本身的过程之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4)在课程论和教学论方面,赫尔巴特主张课程设置必须与儿童的兴趣、经验相结合;此外,还提出了著名的形式阶段教学理论,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而杜威在课程设置方面主张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并提出了五步教学法。综上所述,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学理论各有优缺点,我国的教育改革应努力从中吸取优点,摒弃缺点,为我所用。

五、案例分析题

38.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它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1)学校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将学生分层,确定了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兼顾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自身价值。(2)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综合性,避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改变了以往被动执行的做法。

(3)该案例面向每一位生动活泼、积极、乐观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评价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

第三篇:教育理论练习试题

第1题单选 下列关于臂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臂丛与锁骨下动脉一起通过斜角肌间隙

B.臂丛与锁骨下静脉一起通过斜角肌间隙

C.臂丛与锁骨下动、静脉一起通过斜角肌间隙

D.臂丛麻醉只可在腋窝处进行

E.以上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A

第2题单选 内囊位于()

A.八豆状核、尾状核和纹状体之间

B.豆状核、尾状核和壳之间

C.豆状核、尾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

D.豆状核、背侧丘脑和纹状体之间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C

第3题单选 女性输尿管的盆段在进入膀胱前,跨其前上方者为()

A.髂内血管

B.卵巢血管

C.子宫动脉

D.闭孔神经

E.闭孔血管

参考答案:C

第4题单选 心肺复苏用药时的首选药物是()

A.心三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利多卡因

参考答案:B

第5题单选 下列关于微循环直捷通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经常处于开放状态

B.血流速度较快

C.主要机能不是进行物质交换

D.主要机能是使一部分血流迅速通过微循环而进入静脉

E.在皮肤中较多见

参考答案:E

第6题单选 休克失代偿期的主要微循环变化是()

A.微循环收缩期

B.微循环扩张期

C.微循环衰竭期

D.毛细血管网扩大

E.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道开放

参考答案:C

第7题单选 支配三角肌的神经为()

A.腋神经

B.尺神经

C.肌皮神经

D.正中神经

E.桡神经

参考答案:A

第8题单选 行十二指肠引流术时患者应取什么体位()

A.仰卧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臀部垫高

D.左侧卧位,臀部垫高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C

第9题单选 下述哪项不是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A.下肢水肿

B.鼻衄、齿龈出血

C.睾丸萎缩及脱发

D.脾脏肿大

E.黄疸

参考答案:D

第10题单选 关于阻塞性肺不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患侧呼吸运动减弱

B.患侧语颤增强

C.患侧叩浊

D.患侧呼吸音消失

E.患侧听觉语音消失

参考答案:B

第11题单选 非特异投射系统()

A.由丘脑的感觉接替核弥散地向大脑皮质投射

B.向大脑皮质投射的区域狭窄,引起特定的感觉

C.受到破坏时,动物将出现角弓反张现象

D.受到破坏时,动物进入持久的昏睡状态

E.受到刺激时,动物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参考答案:D

第12题单选 女性正常排卵的黄体()

A.分泌孕酮

B.分泌雌激素

C.分泌黄体生成素

D.分泌孕酮及雌激素

E.分泌孕酮、雌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参考答案:D

第13题单选 杵状指最常见的疾病为()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慢性支气管炎

D.肺气肿

E.心肌梗死

参考答案:C

第14题单选 血液中除去血细胞的液体部分是()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E.血清

参考答案:D

第15题单选 肿瘤转移的基本方式,应除外()

A.直接蔓延

B.淋巴转移

C.血行转移

D.种植转移

E.神经转移

参考答案:E

第16题单选 脊髓的颈膨大位于()

A.C5~T2

B.C5~T1

C.C4~C8

D.C3~C7

E.C3~T2

参考答案:B

第17题单选 促胰液素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发挥作用()

A.内分泌

B.旁分泌

C.神经分泌

D.自分泌

E.腔内分泌

参考答案:A

第18题单选 酸类化学烧伤后,急救处理是()

A.中和剂冲洗

B.清水冲洗

C.肥皂水清洗

D.碱性液冲洗

E.酒精消毒

参考答案:D

第19题单选 屈肘关节的肌是()

A.三角肌

B.肱肌

C.肱三头肌

D.喙肱肌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第20题单选 一次神经冲动,自神经向骨骼肌传递时()

A.终板膜的通道对Na+和K+均通透

B.递质与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C.可被阿托品阻断

D.必须经总和后方才能引起肌肉收缩

E.既可引起肌细胞兴奋,又可使其抑制

参考答案:A

第四篇:2013年创新理论与实践试题

2013年创新理论与实践

1.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不代表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水平。

A对 B错

2.信息是创新的材料和依据,因为创新活动从本质上讲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加工。A对 B错

3.创新能力是指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创新思维加工,提出新想法、创造新事 物的能力。

A对 B错

4.联想思维是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A对 B错

5.技术移植法是一种正向思维的方法。A对 B错

6.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能成功、是否有价值,只有经过实践检验、评价才能确定。A对 B错

7.对科技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创新保护机制是知识产权制度。A对 B错

8.行政管理的核心是领导者,行政创新的核心是领导者的创造力。A对 B错

9.科学技术作为直接的生产力,对总产出能力的提高产生间接的作用。A对 B错

10.对于文化形成、文化创造来说,精神文化是基础和前提。A对 B错 单选题

1.()为科技创新提供知识方面的支持,提供精神方面的动力,也为科技创新提供适应的环境和氛围。

A文化创新 B科技创新 C制度创新 D理论创新 2.人才资源的开发中,政策性开发指()

A人才个体自身不断努力,完善和发展自身的素质和技能 B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培养人才

C制定恰当的政策,培育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 D合理使用人才,使人尽其才 3.()是善于组织、进行高效协调的能力,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化解矛盾,以形成整体合力。A决断能力 B沟通能力 C组织协调能力 D实践操作能力

4.()是把事物分成具体部分,认识各个方面的特征,进而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A综合能力 B分析能力 C推理能力 D判断能力 5.()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能力,存在于感知、记忆、思维等基本心理过程中。A记忆力 B思维力 C观察力 D注意力 6.创新思维方法不包括()

A逻辑思维方法 B非逻辑思维方法 C理性思维方法 D哲学思维方法

7.现代任何一项新创造或新发明,其中约()的内容均可通过各种途径从前人或他人已有的科学成果中获取。

A 64% B 86% C 80% D 90% 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9.行政创新的途径不包括()

A扩大民主 B健全法治 C转变职能 D人治

10.()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的战略目标。A 2006 B 2008 C 2009 D 2010 11.从成功率来看,纯学术性基础研究能最终实现科技创新的概率只有()A5% B10% C20% D30% 12.()是有关创新的想法或设想,它是创新活动的先兆。A创新思想 B信息 C知识 D劳动

13.()创新活动的重点是实现创新成果的商业价值,把创新成果推向市场。A生产阶段 B市场阶段 C研究开发阶段 D设计或试制阶段 14.从文化类别划分,有()

A个体文化 B科学文化 C传统文化 D封建文化 15.从文化地理角度划分,有()

A海洋文化 B城市文化 C农耕文化 D本土文化 16.文化产业核心层不包括()A新闻 B出版 C广播 D网络

17.()继承和发扬了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理论,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主张。A孔子 B陶行知 C庄子 D荀子 18.最有效的知识是()的知识。

A自我控制 B自然科学 C人文科学 D哲学

19.()主张由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创新学习D引进学习20.()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A学校 B老师 C教室 D学习者 多选题

1.国家创新体系包括()

A大型企业集团 B高技术企业 C科研机构 D高等院校 2.根据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创新分为()。A学习创新 B自主创新 C模仿创新 D合作创新 3.人力资源的素质指劳动者的()

A劳动态度 B工作质量 C创新能力 D自学能力 4.创造性学习方法包括()A从“学会”到“会学” B从求知到求智

C从“占有”到“追求” D从面向过去到面向未来

5.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

A学会处理分歧 B运用头脑风暴法 C运用类比法 D运用结合法 6.创新思维系统由()组成。

A知识因素 B智力因素 C心理因素 D品德因素

7.英国科学哲学家贝弗里奇曾经从创造过程的角度将思维方式分为()A批判性思维 B想象性思维 C抽象性思维 D无控性思维 8.知识结构包括()

A扎实的基础知识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科学合理的知识布局 D广泛的邻近学科的知识 9.交流激励型交流激励创造规律有()

A交流激励法 B智力激励法 C竞技赛场激励法 D信息交合法

10.按照有意想象的内容的新颖性、独创性程度,可以将其分为()

A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1.创新包括的形式有()

A观点创新 B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C创立新的理论体系 D语言创新 12.理论创新过程的阶段可概括为()A准备和酝酿 B具体实施 C完成阶段 D反思和总结 13.行政管理创新常见的种类主要包括()A理念、观念创新 B政策、决策创新 C体制、机制创新 D语言创新

14.行政创新的实现途径主要有()A扩大民主

B实施权力下放 C健全法治 D保障民主权利

15.科学的决策原则是决策过程中的运行规律的概括和反映,主要包括(A信息原则 B预测原则 C程序原则 D合法原则 16.知识包括()两大类 A显性知识 B隐性知识

C社会知识 D书本知识

17.科技创新的特性包括()A复杂性 B不确定性 C高风险性 D高投入性

18.文化的本质属性是()A文化是学而知之的 B文化具有结构

C文化分隔为各个方面 D文化是动态的

19.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有()A重技术轻基础理论 B重理工轻人文 C重男轻女

D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

20.开放教育具有的基本特征是()A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

B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 C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和手段

D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

第五篇:教育理论试题 选择题2

1.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班主任的工作是从(C)开始的。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3.2007年1 1月10日,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A)A.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B.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C.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 D.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

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A.皮亚杰 B.斯陶布 C.章志光 D.柯尔伯格

5.“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主要说明教学中下列哪个选项的意义?(C)A.传授科学知识 B.反复练习巩固 C.发展智力、能力 D.加强“双基”教学

6.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B)A.集体形成初始阶段 B.集体形成正规化阶段

C.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发展阶段 D.健全班集体形成阶段

7.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8.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B)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9.“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讲的尖子生

10.教师将以往教学监控的过程和方式恰当地运用到与其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这表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D)A.由他控发展到白控 B.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 C.敏感性逐渐增强 9 ID.迁移性逐渐提高 11.“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c)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12.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13,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B)A.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

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14.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D)的认识。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C)A.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

17.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8.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D)很高。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19.“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C)的特祉。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20.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A)A.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

21.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22.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D)A.远距离感觉 B.外部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内部感觉

23.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A—)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 D.少先队

24.公民对教育行政机关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依照(C)提起公诉。A.民法 B.刑法

C.行政诉讼法 D.教育法

25.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B)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26.欲盖弥彰,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D)A.投射 B.文饰 C.否认 D.反向

27.按认知与期待理论,(A)A.动机力量=效价X期待 B.动机力量=抱负X期待 C.动机力量=效价X目标 D.动机力量=抱负X目标

28.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C)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29.对流浪乞讨或者(A)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负责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A.离家出走 B.小偷小摸 C.逃学旷课 D.打架骂人

30.曹冲称象主要反映出的是(D)A.抽象逻辑思维 B.聚合思维 C.动作思维 D.发散思维

31.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2.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晨和晚上所受到的干扰是(C)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33.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D A.具体化 B.分析 C.系统化 D.抽象

34.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D)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操作整合 D.原型内化

35.情绪所反映的是(D)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6.实验室实验法具有较高的(B)A.信度 B.内部效度 C.区分度 D.外部效度

37.青春前期的最初标志之一就是反思能力的出现,反思能力是什么意思?(C、A.退回到自我中心的思维 B.主动性的发展

C.对自己心智过程进行思考的能力 D.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与他人合作

38.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B)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刻板印象

39.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A.耶克斯和多德森 B.苛勒 C.韦纳 D.多伊奇

4O.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D)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强化 41.下列哪个概念属于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D)A.图式,B.自我同一性 C.力比多 D.最近发展区

4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D)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43.(、)是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44.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A.能力 B.运气 C.努力 D.任务难度

45.属于成长需要的是()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需要D.认知需要

4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关系 D.无关系

47.MURDER策略中M指的是()A.心境 B.理解 C.回忆 D.复习

48.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A.皮亚杰 B.艾利克森 C.柯尔伯格 D.罗杰斯

49.()是美国最早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

A.华生 B.赫尔 C.斯金纳 D.桑代克

50.对()的探讨,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A.教师的教学 B.教师的课堂管理 C.学生的学习活动 D.教师的心理

51.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A.操作性条件作用 B.经典条件作用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52.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3-52 参考答案 BADAA CDCAC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问题 B.教育价值 C.教育事实 D.教育规律

2.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A.康德 B.培根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3.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 B.做到因材施教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学制

5.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微剑。两个全面“,即()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7.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8.发生在1 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的实质是关于()的论争。A.知识与能力 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C.分科与综合 D.知识与思想

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0,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A.练习法 B.实验法 C.试验法 D.实习法 2.陶仃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传授知识 B.增强技能 C.发展能力 D.教书育人

1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5.“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6.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17.启发性原则的提出要符合()A.教学的目的 B.教学任务

C.知识本身的特点 D.学生的认识规律

18.教师的表率作用的主要表现是()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19.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 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20.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A.集体形成初始阶段 B.集体形成正规化阶段

C.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发展阶段 D.健全班集体形成时期

1-20 参考答案:AADBD DCADA DBDBB CDADB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I).个別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A.观察力 B.想象力 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IO.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的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1-13答案:CDCBC ADDCB AD

1.下列哪一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A,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1 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D.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

2.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主要原因是采取了()手段。A.统计分析 B.测验 C.调查研究 D.口语报告

3.在()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A.可控制的 B.白日梦 C.自动化的 D.睡眠

4.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这种失眠属于()A.假性失眠 B.情境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

5.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的反映。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6.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可觉差异称为()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 D.最小可觉差

7产生咸仟的第一步是(;)A.转换 B.收集信息 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

8.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A.长时记忆,B.情境依存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工作记忆

9.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保持和提取。A.编码 B.回忆 C.再认 D.遗忘

10.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即()、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A.语义记忆 B.感觉记忆 C.工作记忆 D.情绪记忆 1.下面哪一点说的不是思维的特点?()A.直观性 B.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C,间接性 D.概括性 2.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13.每个概念都包含两个方面,它们是内涵和()A.例证 B.外延 C.名称 D.属性

14.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水平。A.超常 B.弱智 C.中下 D.中等 15.一般说来,以下哪一类能力被认为不属智力范畴?()A.人际交往能力 B.学习能力 C.言语能力 D.运算能力

16.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不变

17.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A,水 B.饥渴

C.寻求水源 D.喝水

18.人格除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复杂性、功能性的本质特征外,还包括下面哪一特征?()A.两极性 B.动力性 C.统合性 D.遗传性

19.健康的概念是指(。)A.身体健康 B.生理无残疾 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20.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为该行为的()A.关键期或敏感期 B.行为学习期 C.习得期 D.发展期

1-20参考答案:ADADA DBCAB ADBDD ABCDA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A.自然科子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A.1-2 B.20-40 C.60—70 D.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了。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X X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A.增强 B.变化 C.成熟 1,.死亡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20参考答案:BCADA BBCCC BBBBA BBBBC

1.2007年1 2月1日,面向全民公开征求意见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公布实施,将原有的“五一”7天假期缩短为3天,增设的三个假期是()A.冬至节、端午节、七夕节 B.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C.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 D.祭灶节、母亲节、父亲节

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3.2008年第29届北京夏季奥运会火炬接力的口号是()A.“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B.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C.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D占燃火炬传递文明

4.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5.“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主要说明教学中下列哪个选项的意义?()A.传授科学知识 B.反复练习巩固

C.发展智力、能力 D.加强“双基”教学

6.精力旺盛、表里如

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哪种气质类型?(、)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7.作为一门学科规范教育学,通常以赫尔巴特的()为标志。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尔》

8.“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学记》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9.“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A.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 B.知比行重要 C,行比知重要 D.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

O.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A.教学 B.社会实践 C科学探究 D.课外活动 1.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D.心理差异

12.2007年11月10日,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A.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B.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C.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 D.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

3.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承担责任。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14.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2006.9.1 B.2007.1.1 C.2007.9.1 D.2006.1.1 15.《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1-15答案:BABDC ACAAA CBBAB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他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A.1 4周岁以下 B.1 4周岁以上不满1 6周岁 C.1 6周岁以上不满1 7周岁 .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 D.文字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的规定。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川、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1-10参考答案:CBDAA DCBBB

1.近代教育史上,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教子相长这一提法()A.最早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A.班主任工作 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 D.教日子生努力学习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上课 B.备课

C.课堂练习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A.唐代 B.清末

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 C.资本主义 : D.社会主义 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 B.问卷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1-13参考答案:BDABB CBCCA BBA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主动性

7.教材包括()A.教科书 B.CAI软件

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行的矛盾

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A.延展 [ B.必要补充 C.深化 D.变革

IO.“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1-13 参考答案:DABCD CDCBC DBD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A.《爱弥尔》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思力开师,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厂班缴」-作IT XIJ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1-10参考答案:DABAB CBDCD)20

下载创新教育理论试题(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教育理论试题(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前苏联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是()A.苏霍姆林斯基B.凯洛夫C.马卡连柯D.克鲁普斯卡娅2.夸美纽斯的教育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B.《教育论》C.《......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A.相对......

    《创新理论》教案

    《创新理论》课程教案 [教学单元] 第一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2)理解创新与创造,技术创新与发明,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的关系; (3)......

    理论教育

    张乃卫同志理论教育先进事迹材料张乃卫,男,汉族,47岁,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中共凤县县委书记。多年来,该同志始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以深入的理论宣传凝聚发展合力,以与时俱进的......

    新课标理论试题

    新课标理论试题(一) 1、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教材》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五大类; 《标准》在各个学段中,安排了数与代......

    田径理论试题[模版]

    田径理论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 、 2 、田赛 3 、径赛 4 、实效性 5 、经济性 6 、运动能力 7 、周期性运动 8 、技术质量 9 、内力 10 、外力 11 、步长 12 、步频 13 、后......

    体育理论试题

    1.健美操作为一项独立的体育运动项目兴起的时间是______( ) A 60年代初 B 60年代末 C 70年代初 D 70年代末 2.在竞技健美操比赛时,集体六人的场地面积是______( ) A 7×7㎡ B......

    国贸理论试题

    《国际贸易理论》考试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