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报告
县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岳池县把全民创业促进就业作为富民强县、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培育创业主体,营造创业环境,培育和激发全民创业意识,吸引了一个个外出务工农民、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进行创业,掀起了全民创业促进就业的热潮。
截至目前,该县城镇新增就业798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4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01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创业吸纳就业“创业之初,我曾遭遇挫折,感谢政府的大力扶持,让我树立起积极的创业态度、正确的创业取向和诚实守信的创业理念,增强了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34岁的曾家方,曾是一名武警战士,2008年底转业回到地方,他拿出军人敢闯敢干的精神,在2009年下半年创办了“华信阳光”家具卖场。由于不熟悉家具行业的运作规律,家具卖场的资金链紧张,曾家方孤注一掷,卖掉了房子和车子。他的情况通过社区干部反映到县就业局,工作人员立即帮助他申请小额贷款,获得了一笔周转资金。此后,曾家方又通过上对口专业培训班,学到了实用的企业管理知识。经过几年的悉心经营,如今的华信阳光家具卖场已成长为拥有1500平方米、三层楼的大卖场,每月纳税2000多元,固定员工6人,曾家方的事业走上了正轨。
该县鼓励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宣传创业及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营造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办企业、创业带动促就业”的氛围。县财政加大投入力度,通过为普通高校毕业生免费保管两年人事档案,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让专业技术人员以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入股经营和收益分配,扶持他们创办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园等。同时制定了不同层次人群的培训方案,安排了培训专业设置和班次,对有自主创业愿望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进行创业理念培训,对现有非公有制企业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个体工商业主进行创业质量提升培训,对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复员退伍军人、城镇其他人员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对农民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经营知识培训。根据城乡创业者的需求,从参加培训、开业指导到提供贷款扶持、落实税费减免、后续服务等环节上实现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为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各类创业者给予职业发展的资金扶持,让帮助创业者实现了梦想。
同时,该县通过深入开展2013年就业援助暨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共有13000余名返乡农民工、“4050”人员、残疾人、失业人员等进行了求职登记,成功推荐就业1015人。
“现在每月工资能拿到3000元左右,做得好有奖金,逢年过节老板还会发红包,收入并不比在外面打工差。”返乡务工人员吴晓丽告诉记者,她以前曾在上海打工,因为没文凭和技术特长,月收入并不高,除去房租、水电费、生活费、通讯交通费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后来,她通过县人社局组织的招聘会,谋到了这份满意的工作。
职业培训助推创业成功
43岁的李友菊是原白庙镇铁木社的职工。上世纪90年代初,企业破产了,李友菊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她也曾随南下打工大潮到广东等地打工,后来为了照顾家庭,又回岳池摆过摊、卖过烟酒,也曾到餐馆洗过碗,收入仅能勉强维持家里的生活。2003年,夫妻俩在白庙镇开了一家小饭馆,由于缺少经验,场镇人口少,经营十分困难,夫妻俩只得关门,再次给别人打工。
2010年,积累了一些创业经验后,夫妻俩又在九龙镇体育路开了一家饭馆。“房租高,人工贵,每月除去各项费用后,利润很少。”李友菊回忆道。2012年,当听说县就业局在组织免费技能培训时,李友菊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李友菊根据培训学到的知识,对餐馆的定位、采购、菜品、人员管理等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改变,通过外树形象、内抓管理,餐馆目前经营面积已达300多平方米,营业收入每月可达12万多元,每月为国家纳税近2000元。“以前做事懵懵懂懂的,通过培训,该怎么做事一下就明白了。”李友菊说道,“感谢国家的政策好,没有这样的免费培训,我的餐馆就不可能做得这么好。”
在这里上班的郑春华以前在家带孩子,靠丈夫一个人工作。“日子总过得紧巴巴的。”赵春华说。为了改善家庭状况,赵春华经人介绍来到这家餐馆上班。“现在一个月能有近1400元的工资,被评为优秀员工还会有奖金。”赵春华高兴地告诉记者。据了解,餐馆现有员工13人,基本工资都在1300元以上,且每年都会定时增加工资。
今年以来,该县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创业培训作为工作重点,努力创建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为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发放《创业项目推荐手册》,聘请创业顾问,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创业者成功创业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创业培训人员422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0.5%,合格率达100%,创业成功率达50%以上。
第二篇:以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全民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全民创业
无极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西距省会石家庄52公里,全县总面积524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213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人。无极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曾是战国初期廉颇戍兵屯田的处所,也是汉武帝刘秀中兴汉业的基地,是两汉时期北方望族甄氏家族的发祥地,与无极历史有关的成语“闻鸡起舞”、“枕戈待旦”、“先吾着鞭”、“多难兴邦”等至今广为传颂。无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密集。近年来,无极县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突破口,先后打造了七汲镇无公害蔬菜基地、张段固镇皮革化工、郭庄镇食用菌栽培、北苏镇马桥装饰板材等特色经济园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近就地转移率达80%以上。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着力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失业保险工作、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援助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无极县就业服务局连续多年获得“石家庄市就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7100人次,就业技能培训3504人,城镇新增就业21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9%,控制在全市要求的4.0%以内,连续几年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一、夯实基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坚持以《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和《河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为依据,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一
站式”就业服务机制,积极主动为求职者谋出路,想办法。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加大打击非法中介力度,依法对4家职业中介机构进行规范,并严把招工简章审批关,未经就业局审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招工信息。二是在抓好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劳务输出网络,依托乡镇劳动保障所、村劳务信息员,及时向各信息站传递信息2600余条,使劳务信息进村入户,做到家喻户晓。三是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举办劳务洽谈会,积极帮助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四是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开发社区服务、治安员、消防员、环卫工等80多个公益性岗位,尽最大努力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五是扎实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失业保险工作牵涉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以《失业保险条例》、《河北省失业保险管理办法》为依据,不断加强和完善失业保险工作,逐步将其纳入良性循环轨道。加大工作力度,挖掘扩面潜力,认真核实缴费基数,确保失业保险费应收尽收,做好失业保险金发放工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率100%。搞好失业人员跟踪服务,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
二、部门联动,大力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创业带动就业的浓厚氛围,无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创业工作,将创业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创业就业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明确目标任务
和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高校毕业生、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意愿和创业需求,多方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一是协调金融部门完善创业金融支持服务,加大小额贷款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在全民创业中的积极作用。2010年全县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近400多万元。二是协调工商、税务、土地等部门,实行创业证照、税费减免、场地扶持等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创业服务工作和服务平台建设延伸到最基层,加强创业项目推广,尤其是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容易实施的创业小项目。加强创业培训,推广国际劳工组织“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模式。四是利用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选树创业典型,营造全民创业良好氛围。就无极县而言,过去的下岗失业人员,大都是靠政府救济,安置就业,自主创业观念淡薄。要使他们走上创业之路,首先要解放他们的思想,转变观念。为此,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在县电视台、县政府网站开辟了“如何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大讨论专栏,开辟专栏对创业成功人士进行采访,在全县选树创业先进典型31个,通过他们现身说法,创业成功经验和成长历程,让“创业光荣”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让创业成功者成为人们争相传颂,争相学习的楷模。同时,在乡镇农村、街道社区开设创业培训班和创业知识宣传栏,努力消除“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等不利于创业的传统意识和观念,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者营造宽松和谐环境。
三、多措并举,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主发动机”作用
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业是扩大就业三大动力中的“主发动机”。实践证明,一人创业平均可带动3-5人就业,如能成功实现创办的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型,其倍增效应将会更大。同时,创业也是一种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形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创业公共服务。2003年在全县各乡镇、城区四个居委会建立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2007年全县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实现了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功能全覆盖;2009年成立了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完善创业咨询、创业扶持、小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今年上半年还将投入15万元,为11个乡镇和4个城区工作站,配足配齐办公设备和专职人员,实现全部联网,做到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基层平台的服务功能。二是建立免费创业培训机制,提升全民创业能力。将免费创业培训范围从最初的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扩大到包括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以及城乡所有劳动者,实现了“全民化”的普惠制免费创业培训。同时,紧紧围绕皮革、化工、装饰板材、制药、装备制造等5大特色主导产业,开展农民创业培训。目前五大行业中创业者高达1600余人,已形成创业规模、产生创业效应的有231家,带动全县8万多人实现就业。三是开展结对帮扶创业活动,推动重点人群创业。积极开展“深入千家走访、结对百人创业”活动,深入城乡居民家中广泛走访调查,积极宣传创业政策,了解创业需求,重点对有创业意向的城镇就业困难群体、返
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开展创业结对帮扶,实施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创业场地、创业贷款、创业政策、创业开办“六大帮扶”措施。同时建立创业帮扶长效机制,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及时掌握城乡劳动者创业意向,对有创业愿望的,发现一个,支持一个,帮扶一个。
四、结合就业援助活动,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
2010年,我们开展了多项就业援助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春季劳务洽谈会”、“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通过积极协调,为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创业农民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0余万元,为符合条件的4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36万元。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渴望成才,是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创业群体。在具体工作中,一是积极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参加培训,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质。二是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政策扶持。符合规定条件的大学生创业,可分别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困难家庭大学生创业,还可享受半年的失业补助金。三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指导。筛选一批前景好、入门易、收效快、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举办创业项目展示咨询活动,为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参考和指南。
此外,我们还采取以下措施,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首先,建立农民工档案。召开老乡联谊会、恳谈会、通报会等,-5-
及时与返乡农民工取得联系,全面掌握返乡农民工从业地点、行业、工种、特长、回乡原因及今后打算、需求等信念。其次,在政策衔接方面,创新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和工作方式,明确规定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可按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同时在技能培训方面,根据返乡农民工意愿,结合我县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建设项目需求,组织相应的创业技能培训,开展定向、订单式和岗前培训。通过扩大培训规模、延长培训期限、增加培训投入、提升培训能力,促进返乡农民自立创业和自主择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民就业创业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举措,推动无极县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贾振杰 苏江明)
2011年4月
第三篇:扶持全民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扶持全民创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山东省XX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XX市位于青岛市西海岸,现有辖区面积1846平方公里,辖22个镇(街道办事处),1016个村(居)委会,81.1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4.3万人,非农业人口36.8万人。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建立创业扶持基金,为农民和下岗失业职工创业发放小额贷款并予以贴息,引导广大农民和下岗失业职工自主创业,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为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创业扶持基金以来,全市累计发放扶持基金6.1亿元,扶持自主创业
1.6万人,吸纳带动就业5.3万人。
一、鼓励全民创业,制定创业贴息贷款政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并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怎样建设新农村?选准切入点,找到突破口,是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关键。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第一要务”,农民增收是“第一难题”,2005年,在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创业和资产经营性的收入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农民创业意识谈薄,资金匮乏。对此,我们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结合本市实际,把解决农民创业“贷款难”作为促进农民创业的突破口。从2006年至今,市财政每年都拿出部分专项资金建立“全 1
民创业扶持基金”,对城乡居民创业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政府贴息,贴息贷款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扩大贷款规模,完善管理办法,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建立创业扶持基金,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社会公平、分类指导、便民高效、责任追究”的原则,切实做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其成为一项真正的惠民工程。
一是确定创业扶持基金的范围和贴息额度。2006年我市由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建立了“农民创业扶持基金”,当年,共扶持3359户农民实现自主创业,发放贷款1亿多元。随着贷款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贷款范围的扩大,2009年市财政将扶持基金的规模提高到3000万元,贷款额度也由原来的10万元提高至20万元,各镇(街道办事处)也配套了部分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全民自主创业,同时,贴息的范围又扩大到了持《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城乡低收入家庭居民、复员转业退役军人以及具有xx常住户口、有意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只要用于发展生产、自主创业的贷款均可以申请财政贴息。
二是确定创业扶持基金贴息标准。2006、2007年我市创业贴息贷款的贴息标准为90%。到2009年,随着贴息范围的扩大,贴息标准进一步细化,确定城乡居民创业贷款贴息年限为1年,投资回收期限长的可延长至2年。贷款3000元至10万元的予以贴息,其中第一年贴息50%,第二年贴息40%,贷款不足三个月
或逾期还贷的不予贴息。持证残疾人、在册城乡低收入家庭居民和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首次创业的,其创业贷款予以90%的贴息。
三是严格创业扶持基金的发放管理。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居民向创业项目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提出创业贷款申请,由相关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人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发放贷款,再向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贴息申请,对符合贴息条件的贴息对象报理事会办公室备案审核。由理事会办公室将贴息名单汇总至相关金融机构,并由市财政局于每月1日将当月贴息资金拨付到相关金融机构。
四是积极实施文明信用工程。在发放小额贴息贷款工作中,我们从改善农户创业金融环境入手,确保小额贷款的有效利用和回收,并将农民的贷款与创建文明信用户(村、镇)结合起来,到目前为止,全市共评出“文明信用镇”10个,“农村文明信用村”160个,评出“农村文明信用户”11万多户,占总户数的50%,凡被评为农村文明信用户的农户,由市农村信用社发给贷款信用证,对持证农户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制度。文明信用户的贷款利率国家规定浮动部分最高可下调30%,文明信用村的贷款优先安排,文明信用镇当年新增存款的80%在本镇发放使用,并适当提高该镇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比例,通过加强信用管理,实施文明信用工程,创业者贷款到期归还率达到99%以上。
三、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实现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互动
一是有效缓解了创业贷款难的问题。通过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较好地解决了城乡劳动者创业缺资金的实际困难,极大地激发了城乡劳动者的创业热情,我市海青镇唐村是远近文明的蔬菜大棚专业村,以前由于缺乏资金,大棚项目无法启动,政策出台以后,农民申请贷款建设了高标准无立柱大棚,以满足蔬菜生产的需要,20多农户得到贷款资金80万元后,立即动工建设,目前47个高标准无立柱大棚已经基本建成,投产后可增加农民收入100多万元。
二是农村经济由打工型向创业型转变。通过建立农民创业扶持基金,政府由以前单一的补贴农业生产环节向鼓励引导农民创办项目走向市场转变,促使农民由单纯的打工者转变为创业者,实现了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型。度假区王家台后村一村民去年申请创业贷款3万元开办家庭旅馆,可同时接待40人住宿、就餐,年收入可达14万元。宝山镇小窝洛村的几户农民通过创业贷款购买大型农机,成立了农机协会,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初步实现了共同富裕。
三是农民创业带动了就业的倍增效应。通过开展农民创业扶持工作,改变了原来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单一模式,开辟了一条农民转移就业的新渠道。有的农民创业项目规模扩大后,吸纳了几十名农村劳动力就业,真正形成了一户创业,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局面。我市王台镇充分发挥创业基金作用,依托全国
纺机工业基地优势,大力扶持农民发展“家庭工厂”,目前全镇“家庭工厂”达到860家,户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吸纳近2万名劳动力实现就业。
建立创业扶持基金,实施创业贷款贴息的政策,深受广大城乡创业者的欢迎,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创业项目和水平也在逐年提高,政府职能得到有效发挥,贷款银行积极性高涨,广大创业者在积极创业的同时也感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推动了全民创业工作的全面开展。
第四篇:促进全民创业实施方案
促进全民创业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XX县促进全民创业实施方案》文件精神,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根据乡 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领导责任,统筹规划扩大就业,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机制,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加快全民创业步伐。
二、工作目标
以“造就百名小老板,带动千人大就业”活动为载体,全面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每年80人以上开展创业能力培训,扶持30人成功创业,培育5名创业带头人,带动100人实现就业再就业。优化创业环境,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体系,形成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三、工作内容
(一)加大创业培训力度
1.拓展创业培训对象。面向乡村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退伍军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返乡农民工、残疾人等对象开展各种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2.创新创业培训模式。丰富创业培训的内容和手段,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按照统一的SIYB创业培训技术标准组织教学,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辅资料,探索适合不同对象需求的培训模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性质,创造性地开展创业培训,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二)落实创业扶持政策
⒈鼓励劳动者积极参加创业培训。具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均可自愿参加SIYB创业培训,免费接受不少于3个月的后续服务。
⒉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积极探索建立创业培训、信用社区与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联动机制,扩大贷款范围,提高贷款额度,降低担保门槛,简化办理程序。
⒊认真落实优惠和扶持政策。工商、税务、城建、卫生、文化、公安、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广泛调查摸底,主动服务,积极落实国家有关创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三)降低创业门槛
⒈放宽创业扶持对象。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本乡户籍乡村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转业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均为鼓励自主创业的扶持对象。
⒉放宽准入领域和经营范围。法律法规未明令禁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一律向自主创业扶持对象开放;对行政许可的经营项目,自主创业扶持对象可自主选择和申请经营项目;对超范围经营的,只要不是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等行业的,且未造成社会危害后果的,在限期内改正其违规行为的,不予处罚。
⒊放宽经营场所。在符合规划、环保、安全生产等规定的情况下,允许以家庭住所为经营场所。个体工商户经批准的临时商业用房可视为有效经营场所。个体工商户进行工商登记时,房屋所有权证、购房合同、乡镇(街道)或村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临时经营场所(住所)使用证明》等均可作为有效合法的经营场所使用凭证。
(四)加强创业指导服务
1.搭建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覆盖各级联动的创业服务平台,为劳动者创业提供一切便利。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增设创业服务窗口,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小额担保贷款、项目支撑、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投资少、见效快、带动就业效果好的创业项目,建立项目资源库,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积极推介创业项目。
2.建立创业孵化基地。采取自建、租赁、资源整合等多
种方式建立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合理安排适合劳动者创业的经营场所,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场地的创业者提供一段时期的孵化和政策扶持,提高创业成功率。
3.建立创业指导专家队伍。建立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和创业明星、企业成功人士等社会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创业专家指导组,通过门诊、上门、电话、集中、一帮一等方式,为创业者提供持续有效的专业化、针对性服务。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为加强促进全民创业工作的领导,乡镇人民政府成立促进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乡促进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统一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安排部署促进全民创业工作。由XX同志任组长,XX同志任副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XX、XX、XX、XX、XXX等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XX,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营造良好环境。全乡各级各部门要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效能建设,规范行政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环境。行政执法部门一律不得下达定额罚款指标,不得干预企业正常经营,严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欺诈、不正当竞争和制假贩假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对回乡创办经济实体的人员,在人才引进、劳动保障、职称评定、员工落户、子女入学、政府奖励等方面实行同等政策待遇。
(三)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广泛宣传鼓励支持创业的政策规定,积极宣传创业的好典型、好经验,为创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五篇:县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纪实
今年以来,岳池县把全民创业促进就业作为富民强县、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培育创业主体,营造创业环境,培育和激发全民创业意识,吸引了一个个外出务工农民、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进行创业,掀起了全民创业促进就业的热潮。
截至目前,该县城镇新增就业798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42人,就业困
难人员再就业801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创业吸纳就业
“创业之初,我曾遭遇挫折,感谢政府的大力扶持,让我树立起积极的创业态度、正确的创业取向和诚实守信的创业理念,增强了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34岁的曾家方,曾是一名武警战士,2008年底转业回到地方,他拿出军人敢闯敢干的精神,在2009年下半年创办了“华信阳光”家具卖场。由于不熟悉家具行业的运作规律,家具卖场的资金链紧张,曾家方孤注一掷,卖掉了房子和车子。他的情况通过社区干部反映到县就业局,工作人员立即帮助他申请小额贷款,获得了一笔周转资金。此后,曾家方又通过上对口专业培训班,学到了实用的企业管理知识。经过几年的悉心经营,如今的华信阳光家具卖场已成长为拥有1500平方米、三层楼的大卖场,每月纳税2000多元,固定员工6人,曾家方的事业走上了正轨。
该县鼓励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宣传创业及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营造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办企业、创业带动促就业”的氛围。县财政加大投入力度,通过为普通高校毕业生免费保管两年人事档案,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让专业技术人员以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入股经营和收益分配,扶持他们创办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园等。同时制定了不同层次人群的培训方案,安排了培训专业设置和班次,对有自主创业愿望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进行创业理念培训,对现有非公有制企业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个体工商业主进行创业质量提升培训,对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复员退伍军人、城镇其他人员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对农民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经营知识培训。根据城乡创业者的需求,从参加培训、开业指导到提供贷款扶持、落实税费减免、后续服务等环节上实现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为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各类创业者给予职业发展的资金扶持,让帮助创业者实现了梦想。
同时,该县通过深入开展2013年就业援助暨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共有13000余名返乡农民工、“4050”人员、残疾人、失业人员等进行了求职登记,成功推荐就业1015人。
“现在每月工资能拿到3000元左右,做得好有奖金,逢年过节老板还会发红包,收入并不比在外面打工差。”返乡务工人员吴晓丽告诉记者,她以前曾在上海打工,因为没文凭和技术特长,月收入并不高,除去房租、水电费、生活费、通讯交通费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后来,她通过县人社局组织的招聘会,谋到了这份满意的工作。
职业培训助推创业成功
43岁的李友菊是原白庙镇铁木社的职工。上世纪90年代初,企业破产了,李友菊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她也曾随南下打工大潮到广东等地打工,后来为了照顾家庭,又回岳池摆过摊、卖过烟酒,也曾到餐馆洗过碗,收入仅能勉强维持家里的生活。2003年,夫妻俩在白庙镇开了一家小饭馆,由于缺少经验,场镇人口少,经营十分困难,夫妻俩只得关门,再次给别人打工。
2010年,积累了一些创业经验后,夫妻俩又在九龙镇体育路开了一家饭馆。“房租高,人工贵,每月除去各项费用后,利润很少。”李友菊回忆道。2012年,当听说县就业局在组织免费技能培训时,李友菊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李友菊根据培训学到的知识,对餐馆的定位、采购、菜品、人员管理等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改变,通过外树形象、内抓管理,餐馆目前经营面积已达300多平方米,营业收入每月可达12万多元,每月为国家纳税近2000元。“以前做事懵懵懂懂的,通过培训,该怎么做事一下就明白了。”李友菊说道,“感谢国家的政策好,没有这样的免费培训,我的餐馆就不可能做得这么好。”
在这里上班的郑春华以前在家带孩子,靠丈夫一个人工作。“日子总过得紧巴巴的。”赵春华说。为了改善家庭状况,赵春华经人介绍来到这家餐馆上班。“现在一个月能有近1400元的工资,被评为优秀员工还会有奖金。”赵春华高兴地告诉记者。据了解,餐馆现有员工13人,基本工资都在1300元以上,且每年都会定时增加工资。
今年以来,该县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创业培训作为工作重点,努力创建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为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发放《创业项目推荐手册》,聘请创业顾问,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创业者成功创业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创业培训人员422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0.5%,合格率达100%,创业成功率达50%以上。